重复构成作品:我们家的理财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25:01
一简介

俺今年30有2,结婚4年,儿子一岁半,双方父母身体健康。
结婚前我是没有存钱概念的。那时候挣的少(月入1200),花的可不少。举例说明吧,夏天晚饭是基本上不在单位食堂吃的,基本上都是8、9点钟上大排挡,有时若干人,更多时候自己一个人,一盘毛豆,一份炒饼,一瓶啤酒,日子真是不亦乐乎,开销是从没算过。
另一个例子,谈女朋友(现在的领导)时,去她家总是打车,距离基本上是东五环到西五环,无论天气多好,无论时间多充裕,连眉头都不皱就伸手拦车。
那时候,最有钱的一次是上重庆出差了一个月,回来后翻我的工资卡,天,居然有3000多!不几天那笔钱就不知所终了。
到2000年底结婚时候,我的工资卡上节余金额数量级是百元,幸亏那时做了个项目,到手了2w多,否则,这辈子我都抬不起头来嘿嘿
该交代领导了。她是一个,可以说除了每月200元饭费外几乎一分钱不花的主(现在连这200都省了,每天从家带饭)。她是大夫,职业要求不许带首饰,不许化妆,嘿嘿,我简直觉得就是她自己制定的这规矩。。。
到结婚时她帐户上有大约是13W(严正声明:不是红包之类,她从没收到过,他们科没这个传统。这里面连她上学每年的奖学金都包含了)。
结婚时候我们的资产是她的13W+她家陪嫁了3W+我家给了3W+加上我挣的2W,共计约21W。
结婚我们开支是:3000婚纱(现在认为不值,那玩意儿就新鲜一阵,我们大约2年多没碰它了);冰箱彩电洗衣机;两张床2000+4000(那时候就想她家人我家人来住,所以买了两张,呵呵);桌子1000;布艺沙发4000;请双方家人吃饭3000(她家在北京没有亲戚,我家,更在千里之外)。共计约2W。
结婚后我们资产是19W。
那时候开始考虑理财了。
我认为首选当然是股市,那时候大盘2200多点,那时候股市神话遍地流传。
领导发言了:行,给你3W,赚也是它,赔也是它
结果是。。。不用我说了吧,嘿嘿

二痛改前非

结婚后,理所应当的,财权交领导。但我家领导在这方面可以说是白痴,结婚前钱交给她妈,结婚后工资就让它躺在存折里,现金往抽屉里一塞,谁用钱告诉对方一声自己取,若干个月后上银行存一次。领导也知道自己的弱点,说,我们设个流水帐吧,这样也知道钱花哪去了。我在读研期间用过VFP,理所当然的承担起了开发账本程序的工作。
我们的账本功能很简单,录入收入、支出,按年按月统计。
但是人一忙,经常忘记按时记帐,经常是事后补登(关于记帐,以后我会专门谈谈)。这样,年底一对帐,好家伙,帐面居然比实际多出了7K,也就是说花了7K而没有记帐!!!
这一点我心知肚明,因为婚后虽然我改了不少毛病,但依然是大手大脚(例如几乎出门必打车且从不入帐嘿嘿),这7K里面至少我胡乱花出了6K。
我装做无辜的样子蒙过了领导,但这次对我触动很大——6K啊,不是个小数目!我们还盘算着买房,儿子。。。
这以后我彻底改变了大手大脚的毛病,家庭算慢慢步入正轨。

三关于记帐

现在看来,是记帐的经历使我从感性上认识了聚沙成塔的道理。这里我详细介绍下我家的记帐经历。
如前所述,我们是在领导的提议下开始记帐的。第一年是一笔流水帐:每月收入若干,支出若干,按年按月统计。经过实践检验,这种记法的特点是:收入绝对不会少记,支出肯定有漏项:)
针对这种情况,领导又提议了:我们再记一本帐吧,这笔帐把我家的每个资金单位(例如一个存折、家里抽屉的零花钱等等)记录在案,针对每个资金单位的每笔收支一定要记录。
两笔帐的记法不同。例如买台电脑花4000元这件事,在第一笔帐上简单记录为:支出4000元,在第二笔帐中则可能记录为从存折A中支出2000元,从存折B中支出1000元,从家庭零花钱支出1000元。
记这笔帐的实际意义是:如果说第一笔帐反映了我家理论上有多少钱,那么这笔帐就反映了我家实际上的资金数。
这笔帐的用处是:由于有些钱是通过划卡的方式进、出的,一般情况下自己并不了解实际上有多少钱,只是到了年底登了所有的折子才发现原来竟然有7000元的窟窿。有了这笔帐,自己随时知道理论与实际的差别。
用同时记两笔帐的方式,我们实践了近三年,两年来累计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是2000元。我们都很满意。

四关于存钱

结婚后,我换了份工作,工资多了起来。现在家庭月收入1.2w-1.3w(不算跟我们同住的父母的近2K退休金,父母用它支付我们五口人的日常开支),开支又很少,又打算买房,存钱就摆在了面前。
前面说了,领导在钱方面比较弱智,另外一方面,女人拿钱出去上银行总不是一件令人放心的事,第三,我家的记帐程序是我编的,可能是界面不甚友好吧,领导总不怎么会用嘿嘿嘿嘿慢慢的,家里的钱就由我来管了
开始的时候只有上银行一条途径(股票是不敢了,基金也被殃及,国库券,周期太长了)。经过一段实际的总结摸索,跟银行的交道是这样打的:每月初先上中行,取出领导的工资,再上工行取出我的工资加上以现金发放的奖金,共约是1W多,存入定期一本通,期限是3月转存3月。然后上建行把老爸的退休金提出来给老妈(异地支取,需付0.5%手续费,真黑),供这个月家庭的开销。
处理这些事情每个月花费我半天时间,不象坛子里有些大虾说的浪费精力什么的。
3月份开始,知道建行代理华夏现金增利货币型基金,看宣传页,上网查询后,认为值得投资。投入了1W,给我带来约2。3%无税的年受益且象活期存款一样支取方便(严格的说,比活期差点,是T日提出支取(术语叫赎回)请求,T+1工作日方可拿到现金)。
上网查询,发现工行代理的南方增利货币型基金,受益更达2。7%,又投资了2W。
这里说说我了解的基金的情况,与各位分享。
一般说来,基金分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分别投资于股票、国债企业债券、银行业务。其风险与受益依次降低。
股票型基金是高风险高受益的基金品种,我以为,现在应该到兜底的时候了。这个月的工资来后我动员领导投入1W(领导对股票还是怕井绳嘿嘿)。
不过我不认为股票型基金适宜长线投资,原因嘛是因为我们的上市公司质量差,诚信差。这些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投入这1W,我的策略是赚了就撤。
债券型基金中风险中收益,不多说。
货币型基金投资于短期拆借协议存款等银行业务(老百姓平时碰不到边的),所以它基本上不会亏,但受益也不会太高(华夏现金增利基金成立时基金经理预测年受益2。5%),但还是比银行高许多,而且免税,最重要的,存取方便。我计划把我家的半数存款转移到这里来。

五房子(1)

下面该说说房子,这个截至目前我家投资(大部分只能理解为投入资金而已)最多的项目了。
先介绍一下我家现在的财政情况:现金资产10W(包括定期存款,国库券,货币型基金),三座房子,一座104平3室1厅自己住,一座单位分的2室无厅空着,一座欠银行10W的1室1厅用于投资,每月带来900收入。
从结婚开始我们就计划着买房子。那时看了很多楼盘,参加了很多房展(还挣回来了半年的报纸一本北京行车手册嘿嘿)。看来看去,那些楼盘总如水月镜花一样遥不可及。
经过分析我们的目光转向了二手房。

决定买二手房是因为翻看了二手房的报价。

都说房地产投资能增值,最不济也能保值,那么今天的二手房就是曾经的新房啊!它为何越卖越便宜了?当初购买它企图保值的人岂不大失所望?房子这个东西,怎么也跟电视一样,还要折旧?
想了几想,又翻了翻资料,终于明白了:在国外投资房产能保值不假,可是一到了中国,又有了自己的国情,使得房子也成了电视机一样的耐用消费品!
原因何在?
房地产房地产,一个要素曰房,一个要素曰地。房者,消费品也,其户型、结构都是随时代不同而流行不同,所以有户型落伍这一说。地者,不可再生之资源,绝对没有过时落伍贬值之虞。
没有查到国外的APARTMENT是如何情况,只查到在国外,HOUSE本身是不值钱的,他们的HOUSE一般都是木结构甚至纸结构(您看电视里,米国一发大水刮大风,那HOUSE成片的倒)。值钱的是那块地皮。米国法律说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所以我一旦拥有了那块地皮,没有我的许可,任何人包括政府,不能以任何理由(包括堂而皇之的比如危改)剥夺之。其投资房地产,可是说7成投资在地3成投资在房(我胡绉的比例)。因此其房地产投资是可以保值的。
反观国内呢,比例却是10成的房,0成的地。你购买一栋房子,等于从政府那里租界了一段时间(50年或70年)的土地使用权。由于是新兴的政策,谁也说不准50年或70年之后会是怎样,但是有很大的可能是今天买的房子50年之后将变成NOTHING!假如房子价值50万,那么这种情况是不可想象的:第49年零364天房子仍值50万,一觉睡醒来那50万蒸发了!!!可能的情况只能是:该房子以每年1万元的速度折旧!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趋势,不排除会在短期内价格上涨。
想明白了这些,我也收起了买房投资保值的幻想——买房跟买彩电冰箱一样,就是为了消费,为了住,投资是需要谨慎对待的。

如果买新房,那么用句时髦的话说,我是弱势,天晓得那房价里包含了多少开发商的利润成本广告公关成本,我得为不知道什么人买什么单。
而买二手房,这些成本就被一手买家消化的差不多了。

好,开始操刀。
我买了两套二手房,一套是在网上找的,一套是朋友的N次方介绍的。能以合适的价钱买来二手房,对方必须要么有钱,不在乎这俩子儿,要么急用钱(趁人之危嘿嘿)。
第一套房子就是现在住的房子,南3环外300米,97年的房,104平,3室1厅,16层的5层,东北朝向,成交价36。5W。
之前我也在网上找过不少(我不去中介,要掏钱,嘿嘿),而且看了5,6家房子,均不满意:要么对方象骗子,要么小家子气,搂着自己70平的房子恨不得卖出100W(嘿嘿我以后要是卖房子也这样)。就在一个礼拜天下午我从SOHU找到了这个房子的信息。打电话过去,一位女士接的,马上约好去看房子。
双方第一感觉都不错,那是一对50多的夫妇,慈眉善目,保养的很好;我们俩呢,我就不说了,我领导,一股知识女性的气息,又挺着微微鼓起的肚子(那时候正怀着我家阿哥),对方后来说,你们俩,一看就让人放心。嘿嘿嘿嘿
房子看了,还不错,木地板立邦漆。网上报价38W,我问还能便宜吗,对方说最少37W。后来电话里我说36W,她说再加点,我把家具都送你。最后约好36。5,对方赠送空调2,洗衣机1,床1,电视柜(整面墙那种)1,沙发茶几一套。
我们需要贷款,对方同意(好人都让我遇到了嘿嘿)。还了两年,总算把贷款还清了。
后来知道,对方是有钱人,在东2环买了140平的新房子搬走了,把旧房子处理掉。看产权证,这套房子当初成交价56W。
直到现在我们过节还跟对方打个电话,我叫她阿姨。

房子(2)

刚买下这套房子没半年,朋友的N次方介绍我另一套房子,新房,南4环内400米,一室一厅不到60平,东北朝向,6层中的5层,对方刚买了房子就要出国急用钱,要价18W,要求一次付清。我们手头有8W(包括变卖股票所得,嘿嘿幸亏变卖了,否则更惨),问小舅子借了10W(还的时候要给他利息,死活不要,我买了两条内存送过去嘿嘿)。房子马上过户,给银行做抵押贷款10W还了小舅子。
10W贷款10年还,月供1K,房子出租月如900,基本上平衡。
紧接着第三套房子来了,单位分的,不到60平,80年代的房,南北向,6层中的4层,靠近南5环,6W。
这套房子至今空着,如果出租能租到5,600,我还不想现在租,一则,单位的房子,左邻右舍都是一个单位的,谁都不愿意自己的隔壁租给了陌生人,我根基又浅,先缓缓再说;二来,我想让我父母将来住那里(跟我领导到底是两家人,关系再密切,免疫系统是要工作的,排斥反应是不可避免的)

房子(3)

这里接雪儿妹妹的话。其实让父母住南五环那个房子我是这么考虑的:我上班在那附近,中午上父母那里吃饭,儿子跟爷爷奶奶住,上我们单位的幼儿园。我们周末过去。跟领导商量过这个事情,领导说免谈。不为别的,她舍不得一周见一次儿子。
所以催生了我的下一个目标:在我们小区,最好在我们楼里,最最好是我家隔壁再买一套房子给二老住。
我家隔壁房主也不住这里,房子出租出去了,我猜测他们要卖的。如果买下来,我们在楼道安个防盗门,嘿嘿嘿嘿嘿嘿后
但是我不能找他们,我不能主动,否则就被动了。大家知道我现在上网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上SOHU,SOUFUN,5I5J找出售房子的消息,没事的时候也上物业坐坐嘿嘿
还真找到我们小区一家卖 房子的。挺逗的,那家在二楼,在阳台上挂出了斗大的字:此房出售。打电话过去一问,120平,要62W,黑!
在网上也找到过我们小区买房子的,价钱也基本类似。
我能接受的是80平,30W。不过这个目标看来不好实现。
说到网上的房子,嘿嘿,那可真是什么鸟都有。拣件事说说。
我刚买下现已出租出去的房子的时候,我在我爱我家公司登记了房屋出租。心里不踏实,我又上网找人租。
找到一个帖子,说想租南2环到南5环的房子的。电话打过去。对方倒也老实,说我是中介。我想中介就中介吧,我爱我家不也是中介吗。对方详细的询问了房子的情况,约好第二天(周末)带人来看。
第二天电话先来了。问我有没有电视空调,我说没有,不过可以配,但价钱要提高。对方好像还不算太坏,怕我真花了冤枉钱,忙说你先别着急买,看了房子再说。我心说我也没说马上买啊。
这时候对方的真面目露出来了,问我能不能付介绍费。我说别的地方是出租方给中介付费,但北京,普通住宅出租是承租方付费的,一般一个月房租。对方说现在行情变了,房子不好租了。我说打住,不给。对方说一点都不给?我说一分都不给,对方说那我们不能介绍人给你了,我说你自己留着吧。

我这几次买房子的经历是可遇不可求的。一年多了,我几乎天天找,再没遇到合适的房子。
我算过一笔帐,如果认为是投资,我这三套房子的受益分别是:
我们自己住的房子:36.5W,总共办下来,包括贷款利息是39W,如果出租,租金1。6K(5i5j说的。我一直不甘心,认为他们故意压低房价,好让房子租出去他们赚介绍费。小人之心嘿嘿),物业取暖费每年5。5K,那么年毛年受益是(1。6K*12-5.5K)/39W=3.5%。房屋还有65年土地使用权,那么每年折旧1/65=1。5%。投资受益2%。
租出去的房子,投入共19W(没计算利息,因为贷款还没还完),月入0。9K,物业年交0。3K,由于是燃气取暖,费用承租方自理(所以这种房不好租)。年投资受益:(0。9K*12-0.3K)/19W-1/70=4%。
单位分的房子,嘿嘿,10%,不能拿它说事。
所以,如果要以房产作为投资对象,我认为:
一,投资2手房。我的房子都是以新房价格的60-70%买下的。如果是一手房,您算算,投资受益多少。
二,投资小户型。对于民宅,房屋面积翻番,房屋价格也翻番,但租金绝对不可能翻番。

六其乐融融的家庭也有插曲

各位大虾对我家的情况可能已经有所了解,小日子过的还将就,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源头不算小,这点很重要。
第二,开支不算大。父亲的退休金供我们日常开支(这点雪儿MM批评我了,我会在下篇文章里做解释),之外的开支是:ADSL包月+电话费每月150,我的手机费每月200,领导手机费大约20(没详细算过,去年国庆买的133手机,送的话费一直没用完),儿子奶粉加罐头每月200,水电气大约每月350(按这两个月算的,夏天比较费电)。其他就是不定的开支了,例如父亲8月刚回家一趟,给带了2000;趁五一打折给领导家换空调,花了1000;父亲有时会冲动型购物(只给孙子,偶尔捎带我们俩,冲动,买回来特兴奋,然后特后悔。嘿嘿,我跟领导,还有我妈,也不说他。没统计过具体冲动了多少钱了,只知道我家有儿子两张床(一张是刚有小家伙时人送的),三辆推车,两张自行车后座的座椅,汽车无数,球无数),也会花出去些钱,还有我跟领导偶尔逛超市也会买些东西(超市真不是个好东东,潜意识感觉东西白拿,看看单价也不贵,出门结帐,最少100,一般200。好在我跟领导都忙,两三个月上次超市,所以也没特别在意节约这笔开支),还有就是偶尔请客了,人情了什么的。其他没有了,我们俩都骑车上班(她20分钟我40分钟),她带中饭,我单位管中饭。
根据去年的统计,我家平均每月开支近2000,不算房屋贷款,也没包括父母的退休金的开支。
第三,我们有了初步的理财概念。这也很重要。每家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采取合适的理财,生活方式,这实在太重要了。

理好财,还是要靠自觉,靠责任感,靠相互信任。我们家的情况大家知道,领导在财务上是挂名的,记帐程序是我编的,要花钱,太容易了。嘿嘿,这里透露一个。有认识我领导的别声张啊,我请客嘿嘿。
结婚快4年了,领导很优秀,但时间长了就觉得日子太平静,也太寂寞。终于在网上偶遇一佳人(领导说过,不许上网聊天。但她从不有意无意看我上网干什么),该说的电话里都说了,该信骚扰的也骚扰了(你经历过一月短信500吗?我有),该看的也都看了(嘿嘿,YELLOW,YELLOW),于是约好见面。临见面我退缩了,想起了领导的好,想起了领导对我的信任,想起了我的家庭,想起了我的儿子。。。真的,什么都想到了,什么都在说我没事找事。跟她说了抱歉我回到了我的生活。
日子一样过,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但是对于我,不一样了,真的不一样了——我是个人,该承担责任的男人。

七我家理财原则,或曰过日子原则

感谢各位GGJJ的支持,看着留言心里好舒服好有成就感嘿嘿

接下来该收官了,谈谈我家的理财原则,或曰过日子原则。理财和过日子放在一起说,因为它们是密不可分的。

先谈谈我的父母吧。
他们都出身农村,但家庭背景截然不同。
姥姥家有着浓浓的亲情味道,我从小在姥姥家长大,姥姥待我这个外孙好过亲孙子,她的逻辑是我是别人家的孩子,寄养在她这里就是放心她,她必须对得起人家的这份信任。
而奶奶家,爷爷不是亲的,爸爸从小历尽人间苦难但还认为孝为先。爸爸后来当兵了,提干了,每月40余元,还要交饭钱服装被褥钱。他不给妈妈一分钱,但要给奶奶20元。后来爸爸的一位上级去奶奶家里,那个爷爷问他,爸爸拿多钱,上级开玩笑:他呀,100多呢!后来爸爸回来,那个爷爷居然恬着脸,是的,恬着脸,他真开的了口,说,你100多,哪怕只给我们50呢!
妈妈在婆家受尽了苦,各位在城里可能想象不出来。不细述了。总之,妈妈现在提起那时候还气的胃疼。
环境造就了这样的爸爸:自强,过分的自尊,极有责任感,偏执。也造就了这样的妈妈:罗索,细心。两人共同的特点,对后代有着伟大无私的爱。

回到正题,说理财。自从二老知道我贷了20余W买房子就心神不宁,起了不厚的家底(家里条件也就是93年后好了起来。之前姐姐上自费,每年1K多的学费压的二老喘不过气来)给我们送来说赶快还了人家的钱,还主动提出用他们的工资支付生活费,不要他们就走。我跟领导开导他们,没那么严重,现在流行这个,超前消费。没有用。
去年贷款还完了,经请示领导,我通知二老,以后每年给你们户头存3W,省的你们想出去旅游什么的还要找我们要钱,开不了口。他们说好,反正这钱是你们的。
其实给他们存钱我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没跟领导汇报也没跟二老讲。
扯远点。从法律上讲,跟我关系最进的是父母,领导,儿子。其中父母和领导是毫不相干的人,只是因为我的关系扯在了一起。如果,我哪天不幸了,那么他们就要按各自的轨迹走自己的路了。按照法律,领导能得到我家财产的3/4,父母得到1/4(各位自己算算,我不在了,我家财产作为夫妻共有财产一分为二,其中我那50%用于继承。领导和儿子得其中的50%,父母得50%)。按照我父母的,特别是父亲的脾气,那1/4也不要了,留给孙子,别苦了孩子。只要你让孩子放假来我这里看看我。。。
唉,不说这些丧气话了。为了不出现这种结果,我只有好好的活着嘿嘿(这次笑不出来)。为防备那万一,还是给他们存些钱吧

总结:第一个原则,亲情是第一的。

父母来我这里住近两年了,老家的房子就空下来了。前些天大伯的女儿托姐姐问父母,能不能把房子给他们俩住,他们现在在外面租房子,一年3k多,他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不如把钱给我们。
我想这样挺好啊,妈妈在婆家受苦的时候,就是大伯大妈不顾奶奶的漫骂来帮妈妈,反正我们也不住,不如给堂妹住呢,亲戚嘛,也不要钱了。
但是爸妈不同意堂妹住。亲自打电话给堂妹:一,我们随时可能回去;二,虽然买下了,但仍是一个单位的几十年的同事,给外人住怕人说闲话。
我从妈妈那里问出了真正的理由:一,请神容易送神难。难道那房子就永远归他们了?如果以后要赶他们走,那得罪人更狠,还不如现在说NO。二,肯定还有别的亲戚也在踅摸着那间房子呢,给了我堂妹会得罪更大一片人。

这是我从父母那里学到的第二个原则:不做无谓的善人,要学会说NO。

我岳父岳母也是不错的人,但是岳母有个坏毛病:肚子里搁不住事。她耳朵不好,嗓门挺大,成天骄傲的跟任何人念叨:我儿子一年挣20几W。所以当我们还完房贷的时候我告诉领导,不要告诉她家人。不是怕给他家用钱,是怕岳母跟人念叨:我闺女2年买下了30W的房子。

这就是第三个原则,夹尾巴做人,别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你很有钱。即使我以后真的有钱了,我只开捷达富康。

第四个原则,别为理财而理财,幸福的生活才是第一位的,不要太苛刻自己。

这话和前面提到的省钱的似乎有些冲突,其实处理的好,并不矛盾。
一切都在习惯。
领导不施粉黛不刻意讲究穿着,可能有些MM觉得她亏待了自己,可是她不认为,职业的关系,她一直都有这种习惯。
刚开始不打车的时候我难受极了,特别是如果赶上在雨中凛冽寒风中等20分钟车的时候,无名的业火就往我脑门冲,不知道是冲谁发的火。可是当我习惯了坐公交车习惯了自行车上下班,也就不觉得亏待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