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渐构设计广告作品:王安忆《长恨歌》随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7 02:01:31
       长恨歌随感

(《长恨歌》小说、电影、电视剧之我见)

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发表于1995年,获得过矛盾文学奖,2005年改编成电影,2006年又拍成35集电视剧。故事的梗概是1946年代,上海一出身于普通职员家庭的女中学生王琦瑶,正当豆蔻年华,一则天生丽质,二则命运安排,成功参加上海小姐的竞选并成为第三名,踏上了进入达官贵人上流社会的阶梯。基于人性的弱点,王琦瑶放弃了深爱着她的程先生,投入了年长二十多岁的政界要人李先生的怀抱。王琦瑶在李先生的呵护下,虽然是关在金丝笼中的一只寂寞的小鸟,却还有着一线希望,兴许能最终进入上流社会的厅堂。笼中的小鸟不能知道暴风雨的来临,随着1949年的天翻地覆,李先生作了旧时代的殉葬品,王琦瑶也从此掉入社会的底层,原来赖以上爬的与李先生的关系瞬间成了会要命的绞索。王琦瑶尽量撇清过去的痕迹,“潜伏在了平安里这条上海普通的里弄里。 王琦瑶的幸运在于她仍然生活在旧上海的“个人”的社会中,新社会无所不在的“组织”与她无关,她不用写思想汇报,不用参加三反五反,反右,四清,甚至文革也与她无涉,反倒可以悄悄地在家中和那些旧社会的“垃圾”们玩麻将牌,还能瞒过充满革命警惕性的街道居委会大妈们。如此的世外生活一直到伟大领袖没能万寿无疆,“走资派”重新开始走动,社会又开始重温十里洋场的旧梦。在这期间,王琦瑶的同学、朋友蒋丽莉追求所爱的人程先生不得,于1949年时离开了剥削家庭,参加了革命工作,再嫁给了革命干部,后40来岁就早早地就死于癌症。最悲剧的人物程先生,没能追求到自己心目中的维纳斯女神,又不能接受蒋丽莉的爱。最终没能躲过文革,孑然一身,跳楼身亡,是“垃圾”们的真实命运。

故事的结尾是80年代后,上海重新又成为时尚的城市,王琦瑶过去的那些追求时尚的经验又派上了用处。此时王琦瑶曾为过去的上海小姐的旧闻重新声名远传,这导致了新时代的瘪三“长脚”觊觎王琦瑶的“黄货”。其实这“黄货”是当年李先生对王琦瑶表示自己心迹的载体,此时反成了王琦瑶丧命的引信。上海小姐就此结束了她的故事,那个时代也慢慢的落下了最后的一点帷幕。

故事在小说、电影、电视剧中表现得各有不同。小说近于白描,写出了王琦瑶的故事,她的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某种辉煌。在社会大变革的年代,她的故事必然会打上时代的印记,每个人的历史都是某段历史河流的纵向剖面,所有人的故事加在一起就成了历史的那条大河。

电影将小说丰富的生活简化成了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的故事,用香港熟女代换了上海淑媛, 用九十年代的深吻代换了四十年代的深情。虽然电影只有短短的两小时,但也不是编剧、导演失败的理由。香港的编剧和导演们确确实实没能领会小说的精髓。

电视剧在小说的基础上更加成功,强化了故事的逻辑性和戏剧性;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重视“情”而不是“欲”;强化了故事的时代背景,通过电视画面让观众更加直接的感受到环境的变迁; 演员的外形,气质也较为符合剧情的要求。

电视剧对长恨歌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作了较大的改动,对王琦瑶大幅增加了家庭背景的介绍,小说中几乎没有描写王琦瑶的家庭,电视剧则全面描写了王琦瑶的家庭背景,母亲、父亲、外婆、弟弟。以此让王琦瑶的思想性格的来源有一个根据;对于聪明、秀丽的王琦瑶这个典型的上海淑媛既有进入上流社会的幻梦,又仍然保有传统道德观念的矛盾心态,用了更多的镜头予以表达,当然幻梦还是战胜了传统。再是丰富了李先生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是寥寥几笔带过,电视剧则赋予这个人物某种悲剧色彩,政治上是旧时代的忠臣,情感上为王琦瑶付出了真心;他的死虽然主要是政治原因,也有一点点可算为情而亡,(电视剧中是王琦瑶要李先生回到上海救程先生,因而被政治对手暗杀的。)让王、李之情博得些许观众同情。特别是探访王琦瑶外婆的邬桥之行,使他们间的真情有了一定的客观基础。对程世邸这个人物,则大大突出他的软弱及忠诚,并另赋予他留学英国的历史。与小说不同的是,王琦瑶并非对他毫无情义,而是由于两人的性格特点,一再错失机会,终成遗憾。最明白不过是在程世邸出狱后到邬桥去找到王琦瑶后,两人临别时,王琦瑶满含泪水,是希望程世邸说出那一个“爱”字来的,但他软弱得连这样的一点点担当都不能,终于是误人又误己。但他的忠诚和矢志不渝却博得观众的同情和泪水。对蒋丽莉这个人物,同样作了大量的改动,她的家庭背景从资本家改为国民党高官;性格上强调了她的直率,单纯,执着,过于理想化;加强了她和程世邸的感情纠葛,以及她对革命的崇拜;还增加了一段牢狱之灾的戏份;这些都大大提高了蒋丽莉这个人物性格的丰满程度。电视剧相对于小说,对49年后作了很大的改动,让观众稍稍可以窥见一点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通过严师母和康明逊一家,反映了资本家在上海的遭遇;通过王琦瑶及其周围的人,让观众看到了文革的疯狂;通过程士邸的迁移农村,修水利,为同事照模特照而被打成坏分子等等,看到了政治是如何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小说让王琦瑶死于非命,让王和老克腊间产生了真实的感情,让程士邸文革初期就跳楼身亡,而且都写得一笔带过。电视剧则将老克腊写成新上海的一个“白相人”,双方都是各有所图,并无真情实感,抛弃了那个累赘的张永红和长脚,让薇薇和父亲康明逊相认,和老克腊恋爱因王琦瑶而终止,因此而出国。丢掉了杀死王的长脚这个人物,改为一个诗意的结尾,让王和程这对精神恋人活到最后,在象征着旧上海生活的舞曲中渐行渐远,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

总之,小说长恨歌的精彩结束于平安里之前,在那以前有青春的绚丽,有感情的宣泄,有时代的巨变,各种人物在那样的时代潮流中激起的浪花。平安里之后,以前的精英们成为社会的边缘,只能追求生存的最低要求,远远离开了新社会的主流生活。新时代不好由作者的想象任意驰骋,过了平安里则为一马平川,再无奇峰峻石可以令人流连。电视剧长恨歌别于小说,以较多的篇幅,更复杂的故事情节,更丰满的人物描写,反映了旧时代的风云人物在新时代的生活细节和遭遇,让观众更仔细地看到了时代长河中的这一幅小小剖面。

“长恨歌”,谁人在恨?为何而恨?被恨是谁?掩卷仍然不得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