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广告《我是谁》:泰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6:20:59
第一类:列入国家级、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泰宁梅林戏
从有关资料显示,自清乾嘉年间朱口梅林有了戏班以后,泰宁各地农村纷纷兴起看戏、学戏、办戏班的热潮,其深度和广度令今人感叹。全县的10个乡镇全部都有办戏班的历史,大的城镇有戏班,偏僻的如双坪、善溪、半岭这样的小山村也办戏班。当时人口只有四万多的小县,前后办了25个戏班,这种现象,实属少见。
解放后,民间办剧团有两个时期比较热火。一是解放初,翻身农民对久违多年的戏瘾所爆发的热情;一是“文革”后的一段时间。这些团从人员组织、演出剧目到各种设施都较以前正规和优越。特别是城关业余剧团,其阵营强大、行当齐全、剧目繁多、演出效果好,为泰宁梅林戏剧团的创立起了很好的基础作用。(见附表1、2、3)
一、历史渊源
泰宁历史悠久,人文发达,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公元958年建县,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曾有“一门四进士、隔河两状元、一巷九举人”之盛况,历史上共出了2位状元、54名进士、101位举人,朱熹、李纲、杨时等历史名人曾在此读书讲学。正因为这里一度文声鹊起,民间兴起的文艺活动极其繁荣。在雅、俗文化交融的特定环境下,戏剧及传唱文艺的产生有其必然性,梅林戏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明清时期,泰宁的梅林村村民,每逢大事即邀请徽班来村里演戏助兴。由于村民酷爱戏曲,平时也进行一些以道士腔为主的演唱活动,很是活跃。
清朝乾隆年间,泰宁县朱口梅林村有一寡妇周氏,家境富裕。有一年过生日,聘请浙江的徽班来家连演数日为其贺寿。后来周氏为了能常看到戏,筹钱聘请徽班艺人为家乡子弟传艺。从此,梅林乡人以学戏为一大乐事,在梅林及邻村,人人都能唱几段梅林戏。当时流传一首民谣:“梅林十八坊,十个子弟九担箱,敲起叮咚鼓,唱起摩郎腔,茅担抬石臼,抬到段中央,搭起土戏台,唱到大天光”。此后代代相传,先后成立民间各类职业和业余班子,其中“福庆班”、“火贤班”曾名盛一时,演出市场远拓至浙江温州及江西各地。
解放后,民间业余剧团活动频繁,1959年泰宁首届文艺会演,朱口业余梅林戏剧团演出的传统折子戏《报花名》参加会演后,引起了县里高度重视,并以此曲牌编排了《敬酒》,参加省文艺调演,引起省里专家及省文化局领导重视,福建省戏研所派专家赴泰宁,组织人员挖掘整理出散落民间的脚本800多个、音乐曲牌100多个。1960年成立梅林戏剧团。文革期间大量资料被烧毁。1980年恢复梅林戏剧团。1983年梅林戏剧团又组织人员到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对梅林戏曲牌、声腔进行对比考据、调查研究,编写成一本《梅林戏音乐集》,该集收录了梅林戏曲调100余个。1992年梅林戏剧团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在被选拔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新编梅林戏《贬官记》获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黎秀珍获优秀表演奖;1996年《关公怒》获省第20届戏剧会演剧目奖、导演奖、编剧奖;2002年《求骗记》获省第22届戏剧会演剧目奖、导演奖、编剧奖、音乐设计奖。2004年小戏《冤家》获首届“国际小戏艺术节”银奖。
二、基本内容
梅林戏保留了徽班早期的艺术特色,吸收了闽西北山歌小调、道教音乐,风格粗犷、多样。早期的梅林戏唱词、道白采用本地土官话。伴奏乐器有文、武乐,文乐有:胡琴、三弦、琵琶、月琴、大梅花、小梅花、竹笛。武乐有:大鼓、战鼓、叮咚鼓、太平鼓、平锣、小锣、大小铙、钹等。
(一)分类  梅林戏按类别可分为:仪式戏、彩头戏、册戏和本头戏。
1、仪式戏。
(1)开台。闽西北地区每逢新台落成都要举行开台仪式。有文开台、武开台两种。文开台:在新台四根主柱及台后中各插铁叉一把,由演员扮鲁班上场,左手握五尺,右手持斧头。祭三牲五果,杀雄鸡取血抹舞台和柱上,鲁班画符念咒祈神,以五尺碎台上阳下阴上覆置的碗、瓦。鲁班收场,黄连官紧接上场。耍鞭游走场上四角,五鬼由台后出场往台下跳,往所在地水口方向奔跑,五神将从后绕出,拔台上铁叉紧随五鬼呐喊驱至水口,以示鬼邪已净。武开台除以上仪式外,另加钟馗捉鬼介。
(2)祭台。旧台重建翻新要祭台。祭台仪式有《黄连官》,由演员饰黄连官持双鞭上,往台上四角耍鞭介,用草纸燃火,念咒画符,杀雄鸡以血祭台,燃炮绕台前后一圈,作神灵附身语介后收下。
(3)扫台。在农村演出完毕后要扫台。扫台仪式戏有《黄连官》、《状元送子》。《状元送子》由五人扮状元及四侍卫上,唱“寒窗苦读”、“衣锦还乡”词。状元及夫人抱婴儿上。在农村演出,有新婚未育者,抱婴儿回家过夜,求人丁兴旺。
2、彩头戏。彩头戏主要用于婚娶寿节、迎神赛会等民俗活动。泰宁民间自古崇文尚儒,每有迎神赛会、新屋新庙落成,则邀请戏班演出,演出的彩头戏剧目均有针对性。贺寿演出的剧目有《王母拜寿》、《东方朔偷桃》、《郭子仪拜寿》等。新婚祈子则演《状元游街》、《观音送子》等。逢年过节百姓希冀年丰人安则演《打八仙》、《天官赐福》、《魁星点斗》、《跳加冠》等喜庆戏。
3、册戏。又称折子戏、小戏,作为演出前的加演内容,多是截取剧中精华部分,单独成戏。小戏中也有部分现代综艺节目,如《梅林谣》、《看大戏》、《上清溪》等民俗表演,现专业梅林戏剧团为适应时代发展,编排了这些短小而富有情趣的综艺小节目,节目保留了早期音乐,融合了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4、本头戏。又称正戏、正本戏。本头戏分为单本、连台本。按体裁分为:传统历史戏、才子佳人戏、民间生活戏。解放后,成立梅林戏剧专业演出团体,逐渐增添了新编历史戏、新编故事戏。
光绪年间,梅林戏班子表演流派出现了北、南两派。北派组班地区有泰宁城关、朱口、上青、龙湖、新桥等乡镇,吸收了浙江婺剧、江西弋阳腔唱腔及表演风格,剧目繁多,上演剧目多宫廷戏、三国水浒故事戏。唱腔高亢、粗犷。演出市场较广,西达江西鹰潭、抚州,北至浙江江山等地。
南派活跃于大布乡、梅口乡、下渠乡等地,唱腔及表演上保留梅林戏早期风格,以民间生活戏、才子佳人戏为主,表演风格委婉,感情色彩浓厚。演出市场主要在泰宁邻县明溪、建宁、将乐、永安、连城等地。建国后,国家成立梅林戏剧团,风格统一,兼收并蓄。
(二)剧目文本
1、传统剧目:梅林戏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据1960年统计,共有八百多个,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失传或文革期被焚。剧目以历史剧为多。其次是才子佳人戏和民间生活小戏。根据目前演出和收集整理的传统的剧目有:《飞龙带》、《蓝腰带》、《乾坤带》、《鸳鸯带》、《门栓记》、《雌雄鞭》、《双贵图》、《青石岭》、《高王过关》、《金蝴蝶》、《哭监》、《青阳剑》、《白玉茹》、《阴阳镜》、《碧桃花》、《栏相阁》、《汉五阳》、《铁方梁》、《清官册》、《古城会》、《太平春》、《满门贤》、《刘备借云》、《金山寺》、《黄鹤楼》、《老少夫妻》、《潘洪砸印》、《蟠桃会》、《加寿图》、《八卦图》、《寿阳光》、《木门道》、《黑风帕》、《朱砂印》、《太公钓鱼》、《白门楼》、《合银牌》、《阴阳河》、《凤凰山》、《兰学士》、《回龙图》、《节孝图》、《下南唐》、《七星剑》、《黑风山》、《降天雪》、《玉金亭》、《翠花园》、《吴汉杀妻》、《珍珠塔》、《恩义缘》、《卖草屯》、《杀惜》、《摇钱树》、《龙凤配》、《安禄山》、《三打白骨精》、《三司会审》、《玉麒麟》、《活捉三郎》、《白蛇传》、《李大打更》、《走南阳》、《周瑜归天》、《泗州城》、《双金牌》、《大金镯》、《凤仪亭》、《二度梅》、《青风山》、《万花船》、《绣花球》、《冯之秀哭监》等200多个,这些剧目多属手抄本,有些较难分清哪些是传统剧目,哪些是新编(创)剧目,哪些是代表剧目。
2、新编剧目(1970-2005):《迎新人》、《红枫崖》、《金鸡高唱》、《一家亲》、《阳光大道》、《红花满园》、《护笛》、《翠竹满山》、《赶猪》、《禾苗青青》、《农村在召唤》、《辣椒正红》、《抢时间》、《公社新书记》、《祝您健康》、《艳阳天》、《追排》、《买兔》、《三官判案》、《山高雾重》、《江日彩西台审国母》、《风流女电工》、《关公怒》、《半枝如意》、《邹应龙》、《刘二婶回村》、《难咽的苦果》、《认儿子》、《贬官记》、《这笔钱该怎么花》、《抗争》、《张仁和》。
(三)演出团体
梅林戏演出团体过去俗称“班子”,自清乾嘉年(1775-1820),朱口镇梅林村周氏创建第一个梅林戏班子(四季班)后,全县10个乡镇都相继办起班子,截至解放初期,全县共有非职业和职业班子26个,从业人员1200人。根据班子发展区域及传承派系,划分为南北两路:
1、南路有大田乡的“金福班”、“银福班”,下渠乡的“四季班”、“大福班”、“永兴班”,梅口乡的“吕家班”,大布乡的“四季班”、“福善班”、“福庆班”、“福顺班”,龙安乡的“垅前班”“张家班”;
2、北路有龙湖镇的“四季班”、“童家班”,朱口镇的“四季班”、“山皮班”、“草鞋班”、“福庆班”、“火贤班”,上青乡的“四季班”、“半岭班”、“德兴班”,新桥乡的“福仙班”,城关镇的“长兴班”、“双福班”、“德顺班”。到民国末年因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有许多班子都相继解散,艺人流落乡间。
解放后,全县各乡镇又兴办起十九个梅林戏业余戏班,再度兴起了梅林戏热潮,1960年4月1日泰宁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了第一个国家专业梅林戏剧团。
(四)传承谱系
梅林戏是一个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它的传承发展并不是一脉相承,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自清乾嘉年(1775)梅林村周氏创办首个原始梅林戏班“四季班”后,各地也纷纷效仿办起了“四季班”,在艺术上皆以梅林村的“四季班”为模式。光绪年后,各地戏班不断吸取多种艺术养分,使梅林戏艺术得到很大发展,而逐渐脱离“四季班”模式,另创新班,形成了北以朱口、龙湖、上青、城关,南以大田、梅口、下渠、开善、大布、龙安,南北两路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传承派系。
梅林戏创办人周氏——北路:1代,艾承礼——2代,艾顺全——3代,艾言其、吴胜——4代,艾火贤、周老三、肖合林、王寿章、丁石苟——5代,肖松祖、廖根财、周凤娥、谢应基——6代,黎秀珍、邹开荣、江三妹、涂美媛、叶细娇——7代,钱学莲、郭红缨、张卫民、冯有才、肖文龙——8代,黎观前、许庆学、肖选良、魏绪兰、冯  敏、林世娟。
南路——1代,李贤钦——2代,李会标、廖松木——3代,廖善应、廖仁华、李木发、李成秋——4代,廖有明、李林发、李火旺——5代,李成恩、李金昌、李美良、李祥钦、李祥贞——6代,李忠昌、李公伯、李学良。
(五)脚色行当
梅林戏早期角色行当有三生(老生、小生、武生)、四旦(头梁旦、二梁旦、三梁旦、老旦)、二花(大花脸、二花脸)、加一丑(小花脸),合称“十个子弟”。清光绪年间(1875年)“福庆班”将行当发展为“五门、十七行头”,即生行(老生、正生、文小生、武小生、娃娃生),旦行(头梁旦、二梁旦、三梁旦、金榜旦、茶盘旦、彩旦、老旦、武旦),花脸有(大花、二花),丑有(小花、三花、)。各行当都有固定的表演程式和要求,这些行当分类延续至今。
(六)舞台美术
服饰 梅林戏早期的服饰较为简朴,蟒袍官衣虽然绣金线和团花角花,但花纹较简单,改良靠及宫装披肩的穗子都用麻条制作,小衣小裤,打衣,打裤都用土布制成,民间小戏多则为开襟布服,后期戏服以京剧相似。化妆较原始有独自特点,旦角一般都是梳头、不打底色,只是眉心一点红、两颊一抹红、嘴唇红一点,小生点“观音痣”,故有“眉心一点红、唇中红一点、两腮一抹红、三点红一线”的说法。
化妆  净角勾脸,用红、黑、白、绿、金五色,红色为忠勇、黑色为耿直、白色为奸诈,绿色为鬼魂、精怪,金色为神佛。所勾脸谱皆色彩浓厚线条细腻,特征明显。梅林戏传统脸谱有数十种,有说明性的,如《擒庞德》的庞德,在印堂上画一条鱼,说明庞系鱼精,善水战,《徐策跑城》的薛刚,在印堂部位画一支手,说明薛母怀薛刚时,常腹痛,以手捂之,因此薛印堂上留开飞翅形,左目小而平垂,以象征龙凤眼保朝纲,还有直接体现人物身份个性的,如《门栓记》中的黄鳝精,红底色的脸上画一条黄鳝,从右眼内下角始绕至印堂,由印堂再绕右边脸,不画眉,眼眶稍染黑色眼脸上各点了点,鼻孔画红内圈、白外圈、口中衔两根獠牙。包头均有黑纱扎在额头两边,小生扎成“人”字形,老生额头加一横。老生、小生、武生,三梁旦根据剧情需要常用打油脸和抹黑来烘托剧情。
道具  砌未、文房四宝、茶具、酒具、刑具、灯笼等小道具,均自制或代替,大道具均用一桌二椅,及一扇六折屏风,灵活使用,如《双贵图》的王氏“推磨”,设一桌代磨盘,用腰刀代替磨把,演员右手握刀柄,左手按刀尖,刀尖贴桌面,绕桌走动表演,若表现“棺材”则将两张长条凳平放置,凳面的两端各用一官带(玉带)圈连使两条长凳成一体,再将红色官衣盖上即成代用棺材。又如“探监送饭”,在下场门设一桌、桌上放置一椅、探监或送饭者隔椅的空隙与桌左侧的囚禁者进行表演。
舞台装置  梅林戏早期舞台装置较简单无大幕,布景都是用一桌两椅和屏风代用。城墙用一块碎布片连成,以示城墙砖土之形,纹帐用两幅红布制成。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舞台装置设施及配备逐渐改善。
(七)表演程式
老生 梅林戏老生的表演独具特色,出场时三步跨至上场门,(九龙口)整冠时五指朝天理髯,在台中,左右掏手两边望方入位,老生的表演对指法及步法要求极严,指法有单指、双指、剑指、手指多下垂、近似木偶表演,步法有踏步、跨步、蹉步、跣步、垫步、跪步、云步、十字步,演出时多用蹉步和跺步。
旦角 旦脚的表演科介要求“高不过眼、手在胸前,行不动裙,言不露齿”,上下楼的科介生、旦均有“上七下八”之诀,即上7步,下8步,(花脸行因性格鲁莽一般无此规定)。 旦脚上轿动作表演时两手轻轻掀开轿帘,双目基右稍顾(加小锣二击)随着微扭腰肢,别有情趣。
丑角  要求“出手五指分、扇子扇脑门,一步一个丁、矮步要下蹲。”
其他  梅林戏“洗马”的程式。按顺序先拉马上、栓马、取水,接着泼水于马身、用朝板(道具)梳马髯两边,再梳马尾,然后取饲料、装鞍、拿走食料,解栓上马、留马、下马。梅林戏的起霸亦有不同,有“双掏手”与“腋下两边”,“扎盔头”,“扎腰带”,“抖靠旗”等动作。
(八)特技
梅林戏有不少传统特技,如“耍獠牙”“吐火变裙”“挺僵尸”“变脸”“吸鼻”“下高”“耍叉”等。如《门栓记》中的门栓精、(二花)。将獠牙二根衔入口内,用舌根部耍动,獠牙有进有出左右上下翻转耍各种变数,又如《活捉三郎》中旦脚的“吐火变裙”,在案上设一火盒,旦脚上喷煤油至火,火燃,旦脚在“撕边”的伴奏中绕经桌后,来抽裙带;“一击锣”送出时,外裙现。在火焰燃烧中裙子变了颜色。《芦花荡》中的周瑜“变脸”,由“福庆班”毛敦姑饰,当周瑜挨魏延一鞭后,甩盔翻身。用气使脸由红变青,堪称一绝。武戏里的“耍叉”特技,是由4人或5人耍,4人耍站四个台角,5人耍则一个居中,每人持一把叉,对角互相抛接,称之为“满天星”,“下高”则要求有极深厚的功底,“火贤班”中的周老三(艺名)在叠起的两张桌子上放上一把椅子、椅子上再倒竖一张板凳,从板凳端翻下落地无声。
(九)唱腔、道白
唱腔 梅林戏的演唱,有独自特色,采用大嗓起音,小嗓落音,每句唱腔的尾声都有“伊”的拖腔和滑音,具有浓厚的山歌即娱神韵味,花脸唱时,喷口冲力大,节奏强烈,老生的唱腔,旋律变化较多,声调高昂,板眼分明。丑行唱念结合,讲究字句清楚节奏鲜明。
道白 梅林戏的道白,生旦采用小嗓,其它行当皆用大嗓,有韵仄,讲的是福建西北客家土官话。
(十)演出场地
梅林戏早期的“四季班”、“山皮班”是一个利用农闲时选择节庆日、神庙会、农商交流会,在本县各乡村演出的非职业戏班,清光绪年间由于“福庆班”、“福善班”等职业戏班的兴起,演出区域扩展到福建整个西北地区以及福建的南部地区。演出场所以祠堂内戏台为主,也有部分临时搭建的戏台(俗称土台子),据调查全县各乡镇村里,有二十三个祠堂建有古戏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泰宁县专业梅林戏剧团,演出区域达福建西北山区、福建东部、南部沿海以及广东、浙江、江西等省、市、县市区,演出场地主要以礼堂或剧场为主,也有部分是祠堂或用金属器材搭建的流动舞台。
三、基本特征
梅林戏较好的保留了徽派艺术传统,有其古朴粗犷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艺术特性,有广阔的群众基础和流传地域,300多年来,保存和传承状况较为良好。
1、徽派艺术嫡传,历史渊源久远。  在徽班进京前一百多年的乾嘉年间,泰宁的梅林村就有正统的徽班传人口传身教地授徒学戏,从此,一发不可收,泰宁人看戏、迷戏、学戏、演戏热潮愈演愈烈。“处处办戏班,村村有戏台,传人代代有,弟子四乡来。” 除了解放前夕全县几乎未听锣鼓响外,泰宁戏曲舞台什么时候不是红红火火?资料显示,梅林戏那数百个传统剧目,那原汁原味的音乐声腔,那粗犷的表演程式,那原始古朴的服装、道具、化妆及舞台装置等等,无不体现出徽班艺术的真实传承。
2、曲目丰富多彩,艺术特色鲜明。  梅林戏主要是观赏戏剧,观众很在乎戏曲的观赏性,戏的“本头”应不断更新,不能老“炒旧饭”。所以戏班往往都是一边演出,一边排新戏,日积月累,不断丰富。根据1960年统计,有名目的“本头”和小戏达800多个(一半以上失传),解放后,各剧团上演的传统剧目也有120多个,且大部分是表现帝王将相的历史剧。为了让戏迷过足戏瘾,每晚都要在演出正本戏之前加演“折子戏”,开场时,还要根据东家的需求先演“彩头戏”,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精彩的节目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
从项目的“基本内容”看出,梅林戏的行当齐整,角色配套。具有严格、鲜明的戏曲程式,以及古朴、粗犷的艺术风格。要求演员身段和基本功扎实到位,才能完成世代传承的独特技艺。音乐声腔,博采众长,丰富多彩,既有高亢、悲壮,适合表演帝王将相的西皮,也有适合表现才子佳人和风趣人物的委婉、哀怨、优美、柔和的下江(二簧),既有传统的徽派调式,又有民间传唱的山歌、小调和道士音乐。
3、群众喜闻乐见,流传地域广阔。  梅林戏因民俗活动而兴起,依民俗活动而生存,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演出市场。不论在文化艺术活动缺乏的过去,还是文化艺术门类繁多的现在,戏剧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必须,迎神赛会要看戏,做寿、乔迁、添喜、高中点几出戏给乡亲们看看,作作快活,已是很多地方约定成俗的积习。而梅林戏恰恰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意愿,能给人增添气氛和带去快乐。
由于梅林戏的艺术魅力,不少地方的戏迷,看戏不过瘾,就组班学戏。很多地方专门划出戏田,作为养戏班或请戏班的资费。泰宁过去人口仅4万多,戏班却办了二、三十个,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临近的将乐、明溪、建宁等县的一些地方也来泰宁请师父,购戏担,组团学戏。
资料显示,历史上泰宁土戏班演出的足迹遍及全县乡村、遍及临近县市,解放后的梅林戏剧团更是走出福建,进入江西、浙江、广东。近年来,县梅林戏剧团年均演出300场以上,观众达30余万人次,演出收入达30多万元。
4、项目保存得当,传承势态良好。 从历代戏班的传承和发展,以及现在梅林戏剧团的现状来看,项目保存仍较完整。特别是解放后各级党和政府对梅林戏的关注和重视,梅林戏艺术不断地发扬光大。然而,不可否认本项目的老艺人已存世不多和“文化大革命”造成严重损失的事实。我们必须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继续挽救和挖掘濒临消亡的艺术精华,更好充实、完善本项目,让这一古老戏剧艺术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四、主要价值
“梅林戏是由经江浙赣入闽的中原文化(徽调)和闽越部落上古文化(山歌、巫术、道教音乐)交汇碰撞的一道绮丽的火花。这两大碰撞的产物能在群山阻隔的群山里保存得如此完美,实在是一种难得的文化艺术的标本。”专家如是说。内容丰富、唱腔优美、特色鲜明的梅林戏除了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科学研究价值外,它对于泰宁及所有观众来说,其思想教化、文化传承、愉悦身心的功能和作用不容忽视。
1、传承徽派的历史价值。  戏剧界把徽戏作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对于至今仍较好地保存了徽派艺术特征的梅林戏,在研究徽派艺术,追溯徽派艺术原型,探寻中国戏剧史等方面,无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一个县级小剧种能积累数百个传统剧本,一百多个以徽调为主兼容地方山歌、小调的戏曲曲牌,确非易事。此外,它那古朴粗犷的表演程式,朴素“唇中红一点、眉心红一点、两腮红一点、三点红一线”的化妆,独具一格的“藏獠牙”、“吐火变相”、“吸鼻”、“挺尸”等艺术特技,都是留给我们后人宝贵的文化遗产。
2、兼收并蓄的艺术价值。  一件艺术品如果不具备它固有艺术魅力、艺术特性和艺术价值,要流传几百年而兴盛不衰是不可能的。梅林戏源于徽戏,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不断地兼收并蓄,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在舞台语言方面,始终使用本地土官话而不使用泰宁方言,扫除了语言障碍,这将大大地增加了它的观众群和流传地域。在音乐声腔方面,它巧妙地吸纳了江西土戏(后称赣剧)、江西弋阳腔(旧时几个相同类型的戏班曾搭班演出)的精华,又揉进地方山歌、小调和道士音乐,使得梅林音乐更优美、动听,且更容易表现诙谐、活泼的小戏、折子戏。在舞台表演程式方面,它又严格遵循传统,保留本身固有的艺术程式,保留了它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独特性。
3、喜闻乐见的愉悦功能。  戏剧艺术的三要素,剧本、演员、观众。梅林戏的剧本多为师父口传身教,台词、唱腔、台步、手势一成不变,不许走样,从大本头到折子戏,从彩头戏到开台、扫台的仪式戏,一概如此。过去,梅林戏演员的演技水平不是很整齐,但是能够出县、出省流动演出的戏班,大都有那么一两位名角压台,如历史上的艾火贤、吴胜等曾颇有名气。  梅林戏,它来源于群众、扎根于群众,它本来就是山民农闲时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农村中的农民多是先看人家演戏,看多了入迷了,就有人牵头自己办班请师父教戏。其他的群众便从戏班学戏看起,一直看到开台演出,一场不拉。从剧情到动作、从唱腔到念白无不熟悉(有些人也会成为候补演员),观看时可与演员同念同唱,甚至还能指出演员的错漏之处。那情景,真可谓台上台下全民同乐啊!
旧时,农民曾是“世上只有务农好,半年辛苦半年闲”。这些闲暇时光大都是岁时节庆、迎神赛会之时,加上归亲嫁女、高中升迁、添丁寿诞等等,乡间民俗活动种类繁多,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剧团忙的不亦乐乎。这些民俗活动既为戏班提供了生存的机会和条件,也反过来把戏剧内容和思想感情渗透到了民众之中。
4、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梅林戏对泰宁的文化传承、民俗风气以及思想教化等方面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帝王将相的历史戏(如《天门阵》、《破洪州》等)教给人们尽忠报国的道理和勇气,情节戏《碧桃花》等教人善辩“真善美”与“假恶丑”,众多情节戏灌输了“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的理念,当然,其中也包含了那些读书做官和听天由命的封建礼教。戏中不断地宣扬“养儿就要读书,读书就能当官,当官就能享福”,更加深了泰宁历来崇尚儒学,读书做官的思想,且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保持至今,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戏剧语言对人们的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如对于“鸟语国”的福建人推广普通话本是难事,然而,对听惯了“土官话”的泰宁人来说,早在解放初便张口就来,只是仍带“土官话”味儿罢了。还有,礼尚往来、人情世故、是非曲直、婚丧嫁娶等等,总爱往戏里面靠,遇到事情也总爱搬戏剧人物做教材。              (参考县梅林戏剧团“非遗”申报材料)
附表1:     泰宁县城乡古戏台情况统计表
乡  镇
辖  区  内  古  戏  台  情  况
备   注
杉城镇
城关:江西会馆、城皇庙、李氏宗祠、江氏宗祠
长兴冯家祠堂、
朱口镇
天主堂、梅林艾氏宗祠、音山萧家祠堂、石辋萧家祠堂、
龙湖镇
黄厝黄氏宗祠、官田
新桥乡
岭下黄氏宗祠、萧氏宗祠、大元戴氏宗祠
上青乡
上青妈祖庙、黎树坪妈祖庙、黎家祠堂、际下萧氏宗祠、半岭萧氏宗祠
大田乡
上田杨氏宗祠、料坊廖氏宗祠
下渠乡
大湖罗氏宗祠、大坑丁氏宗祠、王坑郑氏宗祠
梅口乡
弋口忠靖庙
开善乡
儒坊江氏宗祠、侯王庙、洋坑杨氏宗祠、余上江家祠、许坑杨家祠、
大布乡
双坪李氏宗祠、善溪廖氏宗祠
龙安乡
附表2:泰宁县解放前各乡镇地方剧团情况一览表
乡镇
自然村
办团时间
剧团负责人
演员人数
主 要 演 出 剧 目
演 出 地 域
备  注



城关
1924--33
艾火贤、谢应基等合作
专业
“四带”、双贵图、单贵图等
邵武将乐归化建宁江西南片
与5同
洋川村
1933--57
本村
25人
五福山、天门阵、兰香角、上管誥、勾仙洞等
邻近村镇
下猛坑
1948--52
本村
35人
全家福、三岔口等
邻近村镇
长兴村
1949--50
本村冯庭贵
20人
三岔口等
邻近村镇



梅林村
清.乾嘉
农闲班山皮班
不详
不详
本村十八坊
梅林村
清.同治
各村开办小班
不详
不详
朱口一带
梅林村
清.光绪
老''福庆班"
专业
朱口、城关等
梅林村
1924--33
新“福庆班”
专业
“四带”、双贵图、单贵图等
邵将归建江西
与1同
龙湖
龙湖村
1943--
黄忠宜
24人
翠花园、青峰剑等
龙湖神下一带
渠高村
1946--
邱模庆
32人
碧玉簪等
邵将建及本县
新桥
岭下村
1936--
黄火应
19人
回龙阁、下南洋、断桥、双贵图等
黎川泰宁将乐建宁邵武等



半岭村
清末
德兴班
格上村
清末
上青曾组团学戏的有坑边江源杨梅戈下东山墟上南山大坪际下小坑三浪溪上地下地杨家地等


上田村
1925--31
杨世麟
不详
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建泰边界地区
料坊村
1925--31
邹显光
不详
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建泰边界地区



大湖村
1948--49
不详
26
不详
大布龙安大田
王坑口
1932--35
廖绍求郑禄则
24
不详
大布龙安等
仕坑村
1937--
不详
25
不详
梅口开善等
下渠村
1941--
不详
不详,每年7、8月本地演出
另,大渠村、红地村、王西坑等村先后都办过农闲班剧团,多在本地做娱乐演出。
梅口
弋口街
民国时
不详
20多
拾玉镯、霸王别姬、牡丹对药、小放牛、王氏推磨等
本地
吕家坊
民国时
不详
20多
本地
开善
儒坊村
1926--
江丁枚
36人
百花图寿阳关火焰山珍珠塔打金枝翠花园双贵图等
城关、归、宁、将、建等


双坪村
民国时
不详
20多
20多本大戏及折子戏
本地周围及归
、宁、建等
坚持到
现在
善溪村
民国时
不详
20多
龙安
张家地
民国时
不详
不详
附表3:泰宁县解放后各乡镇民间剧团情况一览表
乡镇
自然村
办团时间
负  责  人
人数
演   出   剧   目
演 出 地 域
备   注



城关业余剧团
1951---80年代末
城关文化站
不定
打渔杀家、三岔口、卖草屯
双贵图、黑旋风李逵等
城关及阵属各村
洋川村
1964--78
本村
不详
沙家浜等
本村



朱口村
1951--今
本村
不定
报花名、百花赞、
本镇及邻村
赴市汇演
梅林村
1983--
艾德仁艾模怡
不定
几十本古、现代戏
邵、将、归、建、泰等地
演400多场
车上村
1983--
本村
不定
孟姜女、虹桥渡等
本村及邻村



龙湖村
1966--85
童顺林、黄种田、童本良、
童高祥等
20
珍珠衫碧桃花、对珠环红灯记、花田错、配婚记、小姑贤、白尼庙、状元劝妻等
本镇各村及邵
武、泰宁、将
乐的部分地区
白石村
1954--
叶水明邱汉章
36
梁山伯与祝英台等3本
本村及邻村
杨家坊
1982--83
叶春接
23
狸猫换太子、鸳鸯带等6本
邻近县界村镇
坳头村
1961
丁宗铭
22
珍珠塔、寿堂关、碧桃花等
本村及邻村
新桥乡
新桥村
1951-今
本村人
不定
先送荷包后送鞋、红灯记
邵归建泰等地
上青乡
上青村
50年代
本村
不详
不详
半岭村
50年代
本村
不详
不详
下渠乡
新田村
1952--53
本村
不详
不详
龙安、大布等
大湖村
1983--84
本村
不详
不详
开善、大田等
开善乡
儒坊村
1963--
本村
不详
不详
本地
洋坑村
1963--
本村
不详
不详
本地
梅口乡
弋口村
50年代
本村
不定
上民校、双脚踏双船等
本地
大布乡
双坪村
延续至今
本村
不定
不详
将建泰农村
善溪村
延续至今
本村
不定
不详
同上
(注:以上3表根据1985年各乡《乡志》材料摘录)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大源傩舞
一、历史渊源
大源傩舞,起源于北宋初年,这个村严氏老祖宗做了大官,据《泰宁县志》名人表上记载:唐五代,姓严名续字安上,籍贯泰宁县新桥,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任尚书左仆射兼中书待郎(宰相衔)。传说这个村的傩舞是由他带来的,当时叫“和藩舞”原来就为了娱神娱人,谐趣逗人。后来又增加四人抬一个塑像,傩舞人围着塑像起舞,这个塑像是严续的恩人叫赵元德,传说严续在朝为官,由于官场斗争,相互倾轧,身处逆境的严续,被官兵追捕,幸得一禁官赵元德将他密释,幸免于难,后避过风头,严续再度出山,仕途飞黄腾达(官居宰相衔)。严代子孙为了纪念恩人赵氏,将塑其金身,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跳傩舞是以示祭祀。
大源傩舞,在闽赣边界一带广为流传。但新桥乡流传较为普遍,有上大源、下大源、长岭、蓬坑等村,其中以大源村的傩舞最为有名,虽形式与舞步雷同,但非全似,具有浓厚的风土特色。解放前,每逢新桥街迎神庙会,以大源为主的数支傩舞队,陪同菩萨出游。如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迎妈祖,五月迎五谷神,十月十五迎将军神(即赵元德塑像)。可看到一支支傩舞队,沿途表演,热闹非凡。现大源傩舞队,每年仍有春、秋两季祭祀活动(农历五月、十月)。上世纪50年代本县多次举办汇演或调演,都有大源傩舞队参加,并多次荣获各类奖项。1998年参加三明市民间民俗文艺调演,取得极大成功,荣获优秀演出奖。近几年,先后参加了省、市、县、乡组织的民间文艺调演或大型艺术活动,如客家祭祖庆典、民间民俗文艺调演,庆祝香港回归的大型踩街活动等均获得好的成绩。省、市、县电视台都相继宣传报道了这支农民傩舞队。2001年9月浙江卫视制作了全国卫视旅游节目――古傩新编。1999年“5.1”,2001年的“10.1”黄金周期间分别在大金湖野趣园和“大金湖水上赏月”活动为游客演出,今已成为泰宁大金湖旅游一大“看点”,深受游客喜爱。2003年6月被福建省文联、福建文艺者协会收为“福建省民间艺术成员”团体单位。大源傩舞队于2005年6月参加了在南昌举办的“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演出,荣获银奖及优秀表演奖,6月20日赴京参加CCTV新闻部举办的中国“魅力名镇”展示表演。
大源傩舞的发生、发展经历了唐、宋、元等朝代的形成期;明、清至民国的兴盛期;建国初至“文革”的转折期;“文革”期间的沉寂期(傩面具、服装、道具被当成“四旧”全部烧毁,傩舞活动停止)及改革开放后的挖掘抢救、推陈出新、弘扬振兴期。
二、基本内容
1、概述  大源傩舞表演内容丰富多彩,动作古朴悍猛奔放。在远古“仰韶文化”中就发生了原始傩舞,泰宁作为古越族,先民傩文化的遗存,大源的傩舞因其形神兼备,舞姿原始古朴奔放,表演前要到祠堂烧香告祖,祈求演出平安,后才去表演,极具原始特征。傩舞表演者头戴假面具引舞,笼罩着原始宗教气氛,其特点是神性强于人性,而形象基本上是人禽(畜)合体,幻想色彩极为浓烈。其基本内容:一是表现一些部落宗族所崇奉的天帝之间的联盟或战争。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和顷怀恩人、祀奉先祖、崇教神佛的祭祀仪式。二是它直接产生于劳动过程,与音乐、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人们劳动过程中动作和调节劳动步调的场景,舞蹈中发出嗨嗨的声音,起着协调和组织劳动的作用。
确是如此,傩舞蹈中的“蹈卦”“游行”“磨磐旋转”“对阵”等动作,就反映了原始社会劳动、生活、战争的场景。三是先民们为了驱疫赶鬼祝福、招财进宝、就产生了“伏魔降妖”“魁星点斗”“跳财神”等庆典欢乐的舞蹈。四是它以人类主体的抗争和顽强的生命活力,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蕴含着浓烈的生命意识和生存意识。“金童玉女”手捧“玉如意”“蟠桃”“金元宝”走在舞队最前引路,他们是美丽善良的化身,天真纯洁的偶像,手捧之物更形象地显露出吉祥如意、长命宝贵的象征。五是当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就体会到鸿福齐天、歌舞升平、河清海晏的盛年景象。六是人物各有特色、形象生动,表现出内容丰富的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人们表达美好愿望、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形式。其动作简朴、刚劲、保持较多的原始韵味,可称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民族文化的精典。
2、场所  大源傩舞的应用较为广泛,它渗透进宗族祭祀民众生活部份领域。如祈丰年、庆丰收,迎神庙会,会庆活动,赛事活动,文娱联欢等,均邀请傩舞队参加。
祈丰年、庆丰收表演,在舞台进行;缅怀先祖,崇教神佛的祭祀活动,在祠堂庙宇进行;迎神庙会、会庆、文娱联欢等活动则踩街表演。
3、表演形式  舞台表演:以敬献“如意”、“元宝”、“蟠桃”等舞蹈动作,象征人们对上天赐予的回报和对上天的虔诚,祈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万事如意的降临。
踩街表演:以“穿插”、“对阵”、“磨盘旋转”等为主要动作,结合民间杂技,展示地域文化和传统民俗。
祭祀表演:主要在祠堂、庙会进行,以缅怀先人,祀奉列祖列宗、崇敬神佛为主,有驱邪纳吉、祈求平安的象征。
大源傩舞表演以古朴、悍猛奔放的动作为主的队形,最前面两人头戴“金童”“玉女”面具,双手不时更换着“金元宝”或“玉如意”或“蟠桃”等道具,在前引路,随后两人头戴弥勒佛面具,手持木鱼有节奏地敲击挥舞前行,对后面舞队进行指挥跳跃、敲击等动作。可多可少(八、十六、廿二均可),每人头戴面具,形态各异,有的狰狞恐怖、有的眉清目秀、上身赤脯,下身着裙,脚穿草鞋,手持绘有太极图案的小鼓,一手持一根鼓槌,敲击跳跃前行,随着木鱼声的指挥,击打出不同鼓点和队形动作的演变。如蹈卦、游行、对阵等鼓点、动作的变化;如猫咪洗脸,伏魔降妖、魁星点斗、王恩晒尸、磨磐旋转、叠罗汉等舞蹈动作的转换。紧跟其后的为尺板舞队(人数不限)亦戴面具,不同的是手持两根长约30公分的尺板,与前面鼓队,遥相呼应相互配合,敲着尺板,跳跃前行。再后面是行乐(锣鼓)文乐(丝竹)队伍,最后是一面绘有太极图案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字的大旗。行乐敲出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文乐所奏乐曲主要有“大开门”“红绣鞋”“夜不宿”等传统曲牌。整支傩舞队主要由前头两个木鱼声控制指挥,其鼓点的快慢强弱变化均由其指挥,协调统一。
大源傩舞队,面具各异,舞姿粗犷风趣。弥勒佛――二人,相传弥勒佛管天下,非常太平,取太平盛世之意,且其法无边,为鼓队指挥,有猫咪洗脸、魁星点斗、王恩晒尸等动作36式。
四大天王、护法天尊――四或六人,由尺队扮演,有伏魔除邪镇恶之能,取平安之意,为队伍先锋。以扭步、跳跃为主,表演挑四方开八门,金钟罩、罗汉伏虎等动作。
风、雨、雷、电、水、火诸神――六、八、十二人均可,各人持一小鼓,以步跳跃为主,是人们心目中面目狰狞、心地善良的“钟馗”式降妖除魔的正义化身。有对鼓、挤鼓、簇鼓、登鼓、蹈鼓及蹈卦等列队舞蹈动作。
金童、玉女――二人,手执如意,元宝、蟠桃等吉祥物,他们是更美丽、善良的化身,天真纯洁的偶像。有送福、献宝、祝寿之意,表达庆祝祥和、丰收喜悦等人间美景。有踱官步、矮子步、叠罗汉及童子献宝等舞蹈动作。
鸣金、擂鼓天兵――三或五人,大鼓一面、钹各一对,击打响曲,起烘托气氛和壮大声威的作用。
4、道具  大源傩舞所用的道具:面具、鼓、尺板、木鱼、旗幡。
傩面具是傩文化特征,制作材质有木、皮、泥、石、布、纸等多种。大源傩舞面具是用樟木雕刻彩绘而成,不怕虫蚀,不易腐朽,善于保存。面具艺术风格多种多样,鬼神人兽,造型各异,或威严肃穆、正义凛然,或古朴稚拙,典雅文静,或凶煞狰狞、妩媚风趣,显示出特有造型美。面具分类:弥勒佛、四大天王、护守天尊、风、雨、水、火诸神、金童玉女、鸣金擂鼓天兵等。“玉如意”、“金元宝”“蟠桃”各一对均以硬木材质雕刻而成。大红旗一面,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
5、乐器  大鼓一面:鼓面直径86公分,肚径100公分,高65公分;小鼓20面:鼓面直径32公分,肚径36公分,高13公分;大钹2对:直径36公分;大锣2面:直径36 公分;尺板6对:硬木材质制作而成,长30公分,宽约40公分;唢呐2支,京胡1把,二胡数把,笛子2支。以上乐器均购买,不会自制。
三、基本特征
大源傩舞自北宋初年形成来,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其动作简朴,刚劲,靠传承人口传身教,保持较多的原始韵味,具有“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民族文化精典的特征;
2、该队的吉祥图案和吉祥物,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大鼓、小鼓均有太极图,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太极图形象化地表达了阴阳轮转相辅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极源的哲理。太极图形展现了一种互相转化、相结统一的形式美,发展成中国民族图案所特有的“美”的结构。绘太极图用意有二,一是用其派生万物本源的含义,黑白二色代表阴阳两方,阴阳化合而生万物之意。二是图案生动优美,极受民间喜爱,所以太极图就成为该傩舞队的吉祥图案,民间喜爱“玉如意”是该队的吉祥物,极具民族性特性;
3、道具乡土气息浓厚,木鱼、鼓、尺板等尤其演员所穿草鞋,没有丝毫艺术加工,就是当地土得不可再土的稻草编的草鞋,都是乡间人们常见之物,给人一种亲近感觉特征;
4、武乐、文乐的巧妙设置,从铿锵有力的锣鼓到悠扬悦耳的丝竹之音,人们仿佛从欢腾热闹的场面一下子带到歌舞身平的清静境界,使人有“曲终余亦甜”的感觉。舞队在跳跃时那咚咚的浑厚鼓声与尺板各各的清脆声,结合得惟妙惟肖,从而构成多种乐器和谐共存的特征;
5、大源傩舞,衣着道具,舞步不像一些舞蹈那么繁复、华丽,而显出一种特有的简约美和质朴美,从而构成憨厚简朴特征;
6、长期伴随民俗活动产生和发展,为迎神庙会、宗族祭祀,文艺表演等活动,而形成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
7、大源傩舞对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客观事物,采用状形、达意、传情、描事等舞蹈动作,而构成多种的欢快、跳跃的舞步,从而形成摹拟性特征。
四、主要价值
具有上述特征的大源傩舞,是闽赣边界一带最古老、流传最久、保留最完善、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是福建省三明地区的优秀民间文艺,挖掘、抢救、保护大源傩舞,其主要价值有三。、
1、历史价值:大源傩舞正在濒临流失,傩舞老艺人仅存一二,在该周边地区,仅存这一支老傩舞队,傩舞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就永远不能复活了,中国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如果现在不对文化进行全面普查,20年后,我们可能连现在一半都看不到。”挖掘、抢救和保护,将带动和促进该周边地区民族民间文艺的弘扬和发展,对大源傩舞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2、文化价值:大源傩舞自北宋初年传入,原为“和藩舞”经千年传承发展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民俗舞蹈,大源傩被誉为民间舞的“活化石”。
该舞是原始农人(乡民)为祈求风调雨顺,保一方水土,一方百姓平安祛灾祈福的仪式,舞蹈面具凶神恶煞,鼓声震天,动作刚劲奔放,粗犷古朴,给人以既恐怖又神秘,既惊奇又振奋的艺术感染力。
3、实用价值:发掘、抢救、保护大源傩舞对新桥乡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促进人们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泰宁旅游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促进作用。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大源赤膊灯
一、历史沿革
泰宁新桥的大源村,从宋代开始就有闹灯的习俗,流传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因为这里的灯没用灯笼,所以也叫“赤膊龙灯”。相传先人住在大山里,为了防御山林野兽在村里出没,晚上常要举着松明火把绕着村子巡逻、游走,后来逐渐演变发展成了“灯”。
历史上,除了“文革”一度停止,一直延续至今。
二、表演内容形式及特点
每年过年,村民们就会早早的把龙头供奉起来,到了闹灯这天,村民都要到族长那里领取蜡烛,每户一板灯领六支特制蜡烛。
大源“赤膊龙灯”有两条,上大源、下大源各一条,“龙头”、“龙尾”用上等硬木经能工巧匠精雕细刻、油漆而成。“龙身”由数十块甚至上百块(每户一块以上)长2.6米,宽22米的杉木板,木板两头开一圆孔,用杂木棍插入两块重叠的木板圆孔中,加上木栓互相连接而成,木棍的上面栓缠上红布带,一律右手捏着木棍,木板上不设置灯笼,只插上特制的蜡烛和线香。两条龙灯,上大源的一条为“公龙”,下大源的一条为“母龙”, “公龙”的龙头插齿烛7支属阳,肩烛4支,取四季顺利之意,龙头共11支烛,寓意新的一年一切从头开始;“龙身”木板上均分插上6支蜡烛,两端各插一束香共6支,寓六六大顺之意;“龙尾”插9支烛,寓长远长久、长发其祥之意;“龙肩”插书有“圣令”字样小红旗一面,为奉“天帝旨决”视察。“母龙”的龙头齿烛6支属阴,肩烛4支,寓四季发财之意,合起来10支,则是十全十美之意;“龙身”木板上均分插上5支蜡烛,为五谷丰登;“龙尾”亦为9支,寓长长久久之意,“龙肩”插四方小旗一面,为奉“天帝”之命出游。
下大源《戴氏宗谱·艺文篇》中《桥灯行》记述“上元天色浑如洗,风静云闲月愈美,傍晚家家庄烛桥,饱餐趁早接桥尾……”,这是写每年元宵节傍晚该村村民在月儿初上时连接桥灯的情景。天一黑,三品铳响后,打起闹灯锣鼓,开始出灯,只有“龙头”齿烛是点燃的,在鞭炮、锣鼓声中由宗祠出发,然后各家鸣炮相继出灯,村民们扛起自家插好蜡烛、线香的灯桥,到指定“水口”外集中。龙头在前,龙尾在后。龙身由百来户村民的桥灯组成,串连龙身的顺序是按先前抓阄定下先后的。各户把木板串连起来,才把蜡烛、线香点燃,随着一声“起灯了”号令,全部右手提灯行走,在夜色朦胧中,远处望去,宛如一条数百米熊熊烈火的“火龙”,蔚为壮观。龙灯向预定的社庙、文塔、家庙、祠堂顺序前进,直至村内,稍事休息,再沿乡间小路在田间、村庄以及各家门前游走,所到之处鞭炮香烛相迎,祝福不断。闹灯到最后,在大块的田间排成“福”字、“寿”字等造型,形成高潮,祝福所有人在新的一年里快乐幸福、健康长寿。
三、服饰道具
赤膊龙灯与其他桥灯不同之处,在于灯的造型,别处桥灯扛在肩上或举灯,而赤膊灯则是倒提在手上;别处桥灯用灯笼罩着蜡烛,赤膊灯不用灯笼,而用“风吹不怕,雨打不灭”的特制蜡烛;灯的盏数也不一样,上大源用六盏,下大源用五盏。所以道具也有如下差别。桥灯的灯板更长,除了两头连接孔外,中间仅有距离相等的六个插蜡烛的小孔。蜡烛是由一户世袭传承的专人制作,配方及制作方法保密。连接木棍稍微短一点,连接插销栓在下端,木棍上方还有一插销,用来系扣红布带,以便手提灯板行进。
四、舞蹈音乐
起灯、游灯至结束,仅用桥灯锣鼓,以锣鼓点子控制舞灯节奏。
全国民间文化之乡
——上青桥灯
一、历史沿革
桥灯是泰宁形式最普遍、地域最广阔、参与人数最众多的一种群众文化活动。从北边的新桥到南面的大布龙安,从东面的开善到城西的大田,村村镇镇都有舞桥灯的习俗。只是灯桥的长短不同,有的一米五六,有的两米多;每板灯桥的灯笼个数不一,有的2个、有的3个、有的4个;参与的人数及桥灯的长度因地而异,小村落人数少,几十桥灯,一两百米长。大的乡镇出灯的人多,数百桥灯笼,排了几里路长,如最富盛名的上青桥灯;有的加有龙头龙尾,如上青、新桥,大多地方不带龙头龙尾,如大田的蚯蚓灯及一些小村落。
相传最早始于大唐盛世,这一简单的迎灯活动就流传到了上青乡。并沿袭到现在。“文革”时期一度停止后,再行恢复,近年来,闹灯活动越发兴盛。
二、表演内容形式及特点
上青的桥灯磅礴、大气,有着很高的工艺水平和欣赏价值。做桥灯虽然并不很复杂,但工艺要求都十分讲究而精细。要选用上好的杉木做成灯桥,用上等竹子材料做灯笼。龙头和龙尾至关重要,要单独制作,村民灵巧的手剪出龙鳞后,用胶水贴好。龙头做成后,要由村里德高望众老人给龙头点眼,在龙头书写“王”和“山”字。
上青的桥灯一般每户一桥,做好的灯桥一般都是由各家各户自己保管,而龙头龙尾则保管在寺庙中。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好客的上青人都会邀请四邻八乡的亲朋好友前来做客,每家每户都会做特色小吃暖菇包子、油酱豆腐来招待客人。一则是过上元节,二则是观看桥灯出游。
正月十四、十五的傍晚,村民在鼓乐声中请出龙头龙尾,放在街道的中心位置,而后一桥一桥接上。大的村庄有100多桥,小的村也有20多桥。举龙头之人很讲究,要在本地有影响力的、德高望众之人才能举。前四桥也有讲究,大家都礼让给身强力壮的、家里有福气的人来举。龙尾一般由年纪较大的人来举,因为他们稳重,不出风头,不计功名利禄。
出灯之前,要进行一番傩舞表演。表演完后,闹灯人每人肩扛灯桥,手扶木栓,敲响锣鼓,由老龙开路,桥灯随后,先到村前社公庙前舞一圈,接着进村一家一户地舞。每到一家,户主便要燃放鞭炮迎接。游罢全村,各村的桥灯都汇集到乡集镇一起闹灯,以示团结一心。热闹之后,在老龙的引导下,桥灯开始到山岗田塍上转悠,这是一场集体的狂欢。
三、服饰道具
1、服饰  没有严格要求,一般不穿易燃衣物,为防滑,过去多穿草鞋,现在多穿球鞋。
2、道具  灯板桥、桥棍:用上好杉木制成,20厘米宽,1米多至2米,因地制宜看这地方习惯用几盏灯笼,视灯笼多少而决定灯板的长短,如上青以4个灯笼为一桥,桥板中间留4个灯笼位子,并插有固定灯笼的篾弓和插蜡烛的铁管。桥板两头各打一个插木杆的榫孔。桥棍为1米来长的木棍,上端凿有插木片的插销,用以栓在桥板两头圆洞,连接固定两板桥灯。
3、灯笼:用细篾丝编制成圆柱形,外面糊上红、白、绿薄纸。灯笼里面点蜡烛。
4、龙头、龙尾:用竹篾扎制大型龙头和龙尾,糊上白纸绘画色彩并贴上鳞片,安上灯泡当眼睛,再由村里德高望众老人给龙头点眼,在龙头画上“王”和“山”字。
另外,还有锣鼓乐队、标有什么单位的灯牌、备用蜡烛及“背蓝姆(接受礼品或捐款)”的人等。
四、舞蹈音乐
桥灯音乐较为简单,大多只带锣鼓队,上青的桥灯锣鼓具有浑厚感和震撼力,“嗵 嗵嗵  嗵 嗵-,嗵 嗵嗵  嗵 嗵-······”老远就能听出是上青桥灯到了。
五、传承状况
桥灯闹起来火爆热烈,制作简单,花费很少,再加上俗语“灯”与“丁”谐音,灯多就是丁多,迎合了农村追求人丁兴旺的传统心理,所以村民们闹桥灯的热情都很高,传承也较为简单,只要有劳力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