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ython的毕业设计: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年会·2011论坛文字实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7:07:49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年会·2011论坛文字实录

2011-12-17 09:42:57 来源: 网易财经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年会·2011论坛(上午)

时间:2011年12月17日上午

地点:汉华国际酒店三层

内容: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感谢各位莅临由中国信息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年会2011论坛。

面对工业经济在增速平稳运行的大趋势,我们选择在这个时候问道2012。

本次年会分两场论坛,本次大会关注的细分一体包括宏观经济对产业发展有何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如何选择。

本次年会邀请到众多专家学者,产业领袖来为我们答疑解惑。在本次大会正式开始之前,请允许我介绍出席大会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周子学。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与检测协调局肖春泉局长,工业信息化部骆铁军副司长,行业新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炎军先生,阿里巴巴云计算公司,云计算业务总监张敬先生,以及来自主办方的领导,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院罗文院长,还有来自地方的朋友和领导,同事还有众多的新闻媒体朋友,让我们用掌声表现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首先让我们有请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发言。

罗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中国经济和信息华年会2011论坛在这里举行,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欢迎。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的深度不断加大,为未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我们面对严峻的挑战。面对刚刚闭幕的工作会议,为我们明年的信息化和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国经济和信息华年会2011论坛,既是对中国工业经济在即将过去的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动向,两化深度融合,以及战略性新野产业发展做出研讨和分析,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畅所欲言,同时也希望大家对本次论坛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未来的经济和信息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罗院的致辞。下面我们进入大会的主题演讲阶段。首先让我们有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周子学总经济师做演讲,有请周总。

周子学: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上午好。按照主办方的邀请,我谈一谈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战略新兴产业的概念以及和这个概念相关的两个问题,第二个战略新兴产业的政策和产业布局,第三个是关于技术和市场培育方面的一些看法。

2012年马上就到了,这一年是宏观经济密度比较大的一年,2012年国际形势的判断可能比较有共识,就是不是很景气。国内应该说还是不错的,尽管是各方面的因素也比较复杂。对于工业来说,一个是增长问题,一个是调整结构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可能是相互促进,在一定意义上相互又有一些不完全一致。

今年的宏观经济是力度比较大,也许在明年的上半年,尽管宏观经济在一些灵活性,前瞻性方面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它的周期会影响到上半年,所以上半年应该是一个相对来说,因为今年下半年在后几个月逐月的下降,明年可能会有一个缓慢的相对平稳的这样一个上半年,下半年要是我们措施得力的话,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前景。

对于工业的具体,可能是两个方面,结构调整,一个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一个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两项任务同时抓住,对于明年的增长就有一个比较可靠的保证。

今天我30分钟主要谈一谈战略型新兴产业,以国务院的文件为标准,已经有一年时间了,2011年11月份发布了34号文件,这之间有一个非常长的酝酿时期,这是应对危机大家达成的一个共识。这一年多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在这个地方不能一一的列举,我把它放在三个问题中来给大家汇报。

关于概念和相关的问题,这个概念我没有必要自己重新定义,有现成的,国务院于培育和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决定是这样定义的,战略型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领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它是一个产业,这个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为基础的,它要对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起带动引领作用,它又是知识密集,物质消耗比较少,成长的潜力大,它不仅是个技术问题,还是个产业问题,我们认为它也是一个产业经济的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

因为今天中国经济与信息化的一个论坛,所以在这个地方谈这个问题,确实是比较切合主题的。

在这样一个定义,它说到了一些产业的特征,这就带来了后面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什么呢,所谓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它是不是另起炉灶的一批新产业呢,这是我们从一开始就讨论的问题,经过这一年多的时间,我认为多数的人已经达成了共识,是这样一个理解,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两个方面,一种是它是现有产业的一个演进,它不是完全脱离现有产业纯粹新的产业,这种产业也可以举出非常多的例子。

比如说互联网再继续延伸,往物联网方向去演进,比如说普通的我们现在大多数人还在用的手机,现在向智能的移动终端去演进,还有普通的机床,车窗,向智能的加工中心演进,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指的传统产业向新产业去演进,形成一个新的产业,这是战略型新兴产业一种类型,或者是一种形态。

另一种形态,的确有相对来说是一种新的一个含义,我们把它理解为是对原有产业的一种替代,这两种都存在。像这种在电子信息领域表现得非常突出,有很多中间的过度产品,不到一两年时间就会被老的产品所淘汰,它好像是一个完全崭新的愿望出现。

比如说新材料替代原有的材料,这有的是革命性的,有的完全跟原来不一样的,这纯粹就是新产业。比如说MP3去取代原来的磁带,光盘,像移动通信这样的一个领域里面,它的过度像BB机,它兴旺的时候,在中国也就是三年到五年不到的时间就没有了。在高新技术产业,在信息技术这个领域里面,确实有很多革命性的替代性的产业出现。怎么理解战略型新兴产业,我觉得从这样两个方面理解,可能比较全面一些。

带来的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来划分新了老它们之间的区别。完全新的是重新定义,慢慢要标准化的问题,对于传统产业的演进,这就有一个难以区分的问题,假如把它区分清楚,我们怎么主攻它,怎么去考虑扶植,去支持,去培育,这就是很大的问题了。划分新老产业,这可能是一个难题,我们一年来一直在思考。

我们对2015年战略型新兴产业要达到8%占GDP,2020年要占15%,这个类似于两个山头,总司令部这两个山头必须去占领,我们现在已经走到哪了不太清楚,我们要把走到哪搞清楚,就把这个目录用起来,比如说2011年年数据出来以后,把它划分清楚,这是第一个用途,要心中用数。

第二个用途,有是这样一个比较扎实的目录的工作,我们下一步怎么去扶植它,怎么去培育它,产学研怎么去用它,就是有具体的可供产品的服务内容,这项工作意义非常重大,也解决了我们提出来的怎么划分新老产业的问题,这是关于概念带来的两个问题。

第二,关于政策和产业布局,战略型新兴产业提出来了,要作为我们下一步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工业转型升级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两大块,一个是提升传统产业,就是演进过程,里面包含了新兴产业,还有一个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这两大任务都涉及到战略型新兴产业,所以国家确实是很重视的,一年多的工作,在国家层面处理了工作小组,设立了战略型新兴产业专项资金,今年已经先期启动,几十亿的钱已经在陆陆续续的拿到了。

所以今年的工作还是力度很大的,并且还制定了重点领域的规划和实施细则,跟工业口特别相关的,一个是产业分类研究工作已经完成,还有就是在信息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这四大领域里面,我们已经有了重点的领域规划,在物联网,集成电路,光辐,航空,航天,环保装备,生物医药等12个细分领域的规划也已经差不多,这是在国家层面的。

我们看一下在地方,其实这项工作得到更大的地方政府的非常高的积极性,地方做了很多的工作,因为我也做了一些调研,全面这些工作接触到的,确实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更高,他们加强了组织领导,多数的地方省一级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有的设在发改委,有的设在工信厅,结合地方的力量,他们都明确了发展的重点。31个省市区都确定了发展重点的领域,划分的标志不太一致,有的是9大战略型新兴产业,有的是6大,7大都有,跟中央有些区别。

地方也编制了发展规划,制定了实施意见,像上海,江西,只编制十二五规划,安徽广西制定了发展意见,相对来说国务院叫决定。

还有加大重大工程和前期的储备,像北京市提出了干什么都很清楚了,地方还加大了地方财政,很多地方政府都安排了地方的专项资金,像江苏这些财力比较雄厚的都是20亿以上的,这仅仅是在省一级的层年,对战略型新兴产业也非常高,这项工作在政策层面慢慢的得到了具体的落实。

我们预计2012年将是这些政策的全面启动和推进的一年,因为着项工作它是十年的目标,整个十二五,十三五,都会是工业领域里面的重点。所以估计明年会出现国家的规划集中发布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个应该说是必须发布的,要不然十二五都第二年了,所以这个按目标是今年发布的,或者是最近这段时间就要发展出台的。

跟这个规划目标相配套的各项政策,也会陆陆续续的出台,这个地方我说到的大部分都是财政方面的,或者是资金方面的,投资方面的,很多金融方面的政策也要出台。

我们最近正在做具体的项目的时候,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分配目录的时候,现在像银监会这些部门已经跟我们探讨,把这个用起来,把具体的分类目录用起来,明年他们在金融的支持方面就要有目的的往这些方面去做工作。所以财税金融这些方面也会有很大的动作。

还有就是一批重大的工程,重大的项目,将会相继的开始实施,因为最后落实可能要变成一些大工程,一些大项目,这样的话来带动那些具体的项目的落实,所以战略型新兴产业的政策已经就绪,明年会有一个大的出台。

这个产业将来在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产业布局,这个可能也是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比较多,不能展开来说太多,我只能笼统的说这么三个,一个考虑在工信部发展的可能性,战略型新兴产业有七大类,它很不一样,对区位的要求也不一致的,也不能硬性做,但是有些地方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硬是把它做成了,这个例子也有。像重庆,原来他们的定位很清晰,重庆这样的地方做软件是合适的,涉及到大物流的可能性就不太方便,因为它那个地方是个山城,交通,航空是可以的,公路交通相对差一点,他们觉得做软的比较容易。但是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实际上他已经变成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基地,已经把很多的公司纳入到他这个区域里了,这就是他们创造出来的条件。

还有要考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战略型新兴产业里面涉及到新能源的,有涉及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这些,这些产业它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地方区位的关系也是着重要去研究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里面的像数据的,信息内容的集聚区,一点到了集聚的程度,消耗的能源是非常巨大的,能不能让他们到中西部,让那些地方的能源从原来的煤炭的外运,变成前一段考虑的是用特高压的手段,把电能输送出去,这当然也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再到现在用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的思维,可能就会考虑把IDC,把数据的集散地放在能源的集聚区,让这些能源变成比特流传出去,这些地方的产业布局,我想在社会管理方面,将来也是要有巨大的信息量的。这是每一个地区发展的时候,都需要信息化,都需要集聚一些信息内容,他们备份的时候,就考虑到往中西部能源集聚区去发展,所以要考虑能源和资源的利用问题。

还有布局的问题,就是各个地区根据自己的特征,根据自己的优势,根据自己的现有的禀赋来思考,来考虑。当然总的也是国家要拿出一个总体的布局。

中央可能有一个具体的比较综合的想法,各个地方把你的想法拿出来和中央对接,对接上的就集聚力量,一起发展,假如有的不能完全一致的,地方可以发展你自己的,中央对这块可能就不给予支持,这样来滚动的,或者调整的一步一步往前走,把这个产业扶起来,把整个工业信息结构经过5年,10年得到一个全面的提升,和结构大的调整。

第三是技术和市场的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它必须要有重大的技术突破,这是定义里面就决定的,要有国际竞争的优势,是真正的产业制高点,要不不能构成一个战略型新兴产业,不能说是一个新兴产业,是一个制高点。战略型新兴产业还必须能迅速的成长为资助产业,这也是国务院文件决定的。

沿着这样一个总的原则,对于战略型新兴产业来说,就要考虑技术问题和市场问题,新的产业它能创造一批新的市场,不管是演进新的还是替代新的,都要考虑新的市场的空间,新的市场是有一个培育期的,有的说是半年一年,有的是两三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把这个市场培育出来。新兴市场的培育需要产学研共同努力,任何一方不可或缺,因为这里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应该产学研用共同努力。

新市场要通过示范的项目来实现,这也是很重要的。你是新的东西,人家不接受,可能要有一个体验型的,或者是你做出一些让人感受一下的空间,我觉得像广东,广州家电的体验中心什么就做得非常的好,政府投了好多的钱,企业也一起努力,在那个地方出一些新东西让大家体验,最后为社会所接受,最后形成一个新的产业。

所以对于新市场,新技术的培育,现在我们确实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的。从政府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对战略型新兴产业形成的一些规律,特征的认识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认识还不足,还有一些急于求成,盲目跟风,产业雷同的现象还非常突出,表现为地方,或者地方和地方之间,听到一个说法的时候,大家都在轰轰烈烈,先把这个做起来再说,先等待着来招商引资等等,没有冷静的分析,或者看着周边其他的地方在做,他自己也就做了,因为没有深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就是内涵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一个是刚才说的目录先进行了定义,在规划方面现在按国务院文件七大类,四个重点的方向,但是你具体的范围,具体的内涵,还要进一步把它界定清楚的问题。一些地区也提出了自己的新的说法,就是自己的定义,有的是六大,有的七大,有的八大,九大,各种说法都有,他们领域有的是相对宽泛,特色也不是很鲜明,重点不是很突出,这样的问题还是存在,我觉得应该中央先统一,经过一年已经共识有达成,但是还要继续做工作。配套的政策还要进一步的细化落实,我们需要在体制机制,财税,金融,产业政策等多方面配套的来推进,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环境,为战略型新兴产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从国际竞争态势来看,产业竞争的主导构架很多都不在我们中国企业手中。我举一个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例子,这一两年时间,研究最多的大家都在研究云计算,物联网这些,我个人也这样认为,可能云计算是目前来说最靠谱的一项,假如说云计算仅仅是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确实是最能在未来,最能形成大产业的,甚至会引起产业分工格局变化的这样一类技术,物联网同样是未来前景非常好的,这个已经大家讨论得很多了。

陆风(音)他是把移动计算这样的一个新的体系,这现在是进入一个很有前景的一个竞争态势之中。移动计算现在已经进入了系统竞争的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三大体系,他们的构架平台都是用智能终端加上核心技术,再加上服务支撑这样构成一个大的平台,第一是苹果,它的相对自己完全,从产业链,生态链上,完全自己从头到尾来构架的,但是它会有一些软件和芯片,是委托别人做的,他形成了现在在世界上做得最牛,最出色的一个体系。

第二个就是谷歌和摩托罗拉正在谈兼并的问题,他自己也是从核心芯片到软件,有自己的一个体系。

第三个就是微软和诺基亚,三星做的,构成了三大体系,来竞争未来的移动计算这样的一个新的市场空间。移动原来是通信领域,计算原来属于计算机领域,现在这两个大的市场,因为芯片技术和软件技术的突破,互相补充,使得他们走到了一起,变成了一个颠覆性的新市场,这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中,也是前清非常好的,非常闪亮的未来市场空间。

在这样一个领域,在中国的一个体制构架中,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大的产业格局的调整,也看到了非常大的企业之间的较量,我自己有这样一直认为,在第二代,甚至第三代通信范围里,应该说欧洲处于一个强势地位,而美国是相对弱的,但是倒过来在计算领域,那是美国的天下,加入这三个体系形成将来真正三分天下的时候,这里可以看出来领头的都是美国的企业,可能在移动计算新的市场空间面前,欧洲已经没有主导位置了,像我们中国,日韩,同样是这样。

所以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我们的企业在核心技术上,依然没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如果中国的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不能定义一个大的系统,构架系统,只能成为某些系统,某些大的体系的廉价的兼容产品的提供商,他们不仅很难在产品创新上领先,甚至连创立和保持品牌的空间都会大大压缩,所以从陆风专家这些分析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让我们很焦虑的事情。

所以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只是喊口号,不能泛泛的在浅层面看问题,我们要看到它真正是一个什么问题。

移动计算这样一个新市场面前,最大的移动终端的企业,变成了被别人当小伙计了,我们还有什么地位?我们将来只能是一个给人做加工了,怎么附加值提升?怎么去在这个战略型新兴产业占一个位置,这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所以我们提出一个努力的方向,首先就是要支持联盟型的创新,刚才我说的三大体系只有苹果一家是来构架的,其他的几家都是相互帮衬的,都是联盟型的,到这个时候没有联盟,创新已经很困难,何况我们还没有这样足够大的跨国公司,我们有一些小一点的跨国公司已经长成,这样就要当盟主的位置,力争在一些领域取得突破,创造一些新的产业出来。

我们做产业目录的时候,有一个动态性的概念,我们做出来的产业目录,说不定明年后年就要淘汰一批,进来一批,因为这是新产业,因为它不断的出现新的替代,这才是这个产业的本质特征。

所以支持联盟型创新这才是最重要的,重点的像基础材料,像光电的工艺,像核心的芯片,零部件,还有系统构架方面的大思路,产业将来的大思维,创造出来新的构架就要全力以赴的把它做成,你拿出你最大的优势和别人的优势互补,你越有大的优势越多,占有得越多,越能做领头者,否则只能给人当伙计。

第二就是要实施重大的科学成果的转化计划,加快规模化发展,重点要推动实施一批重大的创新。

第三,加强重点产业专利的布局,创建一批新的产业基地,这个产业基地我们已经做了若干年的工作,明年将会大大的加强,包括中央和地方一起投入比较大的资源,把基地培育出来,使得这个新兴市场一开始就有一个极具的区位。

在基地,园区里面要加强公共平台的建设,这也是区域、平台、园区,它区别于非平台,非园区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它有公共服务平台,使得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到这个园区来以后,他通过平台给他提供的服务,降低他的成本,实现他创新发展的一个空间。

我的三个问题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每年周总的研究就能引起产业界的热烈讨论。感谢周总的精彩演讲。

第二位演讲嘉宾,让我们有请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与监测协调局局长肖春泉演讲。有请。

肖春泉:尊敬的周总,尊敬的罗院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感谢大家给我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探讨经济运行的问题。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十分复杂,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危机发酵,美国的金融泡沫了破裂了三年以来,经济上一直是一蹶不振的状态,再一些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的压力非常大,世界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因素,这些应该都影响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稳中求进的基调,就是在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上,力求在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方法和改善民生方面有新的进展。

在这样大环境下,工业经济怎样在不平衡中找平衡,怎样在进退两难里找主动,这个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一条是积极探索新的监测方法,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里面都提出来,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经济运行工作怎么应对这些变化,只有自己摸索。

分析工业经济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执行了有计划,按比例的方针,在那种情况下,无论是宏观分析还是微观分析,其结果差别是不大的,现在不同了,我国经济出现了比较大的分化,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行业与行业中间,上游下游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等等,比如说今年以来,电子工业就比较困难,而采矿业则不然,石油开采,煤炭开采,效益非常好,这种情况就如同豹子身上的斑点分布不均匀,变成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现在的形势非常复杂,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互相交织,工资调整,放贷规模,物流,电力供应,以及国内外政策取向等等,都对经济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每一个因素对各类企业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例如电价调整对铁合金企业敏感,国外经济危机汇率调整对对外型企业敏感,这种复杂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改变经济运行方式方法,提高科学分析,使之与客观世界相适应。

第二,努力查找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因素。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了这个问题,究竟哪些在工业领域里面属于不协调,不可持续,不平衡,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的查找,有些需要在工作中进行探讨。

比如说能源的总量问题,我们回顾一下2010年,化石的消化量一个是煤炭和石油,2010年全球69亿人消费了原煤73亿吨,人均是1.06吨,其中我国是13.4亿人,消费了原煤33.9亿吨,人均2.53吨,国外55.6亿吨,消费了39.1亿吨,人均703公斤,我国的人均消费为国外的3.6倍,原油由于时间关系就不耽误大家时间了。

再一个从煤炭的储量看,去年末全球探明储量为8609亿吨,人均125吨,我国的煤炭可以使用34年,国外可以使用191年。

在一个投资拉动问题,我国固定投资占国内生产宗旨的比重,90年25.5%,2000年36.4%,07年55.6%,08年57.3%,09年67.%,10年达到了69.8%,这与能源控制目标就出现了问题。

还有一个消费问题,90年全球平均居民消费率为60%,低收入国家为77.8%,中等国家是60.3%。

我国大多数工业企业产品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是经济效益与产量并不相称,比如钢铁行业91年至95年累计产钢4.3亿吨,销售收入1.15万亿,利润844亿。2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技术进步速度很快,按照目前的价格计算,这些技术进步,应该说可以降成本1000块钱一吨钢。按照将近7亿吨钢,光这块应该是几千亿了,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的钢铁工业现在仍然处于亏损的边缘,我们的技术进步没有变成创造财富的能力,而是变成了提高国际市场进口铁矿石价值的能力。

再一个外贸问题,贸易是商品交换,是把产品变成货币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内贸、外贸都是一样的,外贸是国家间互利互惠,互通有无的一种贸易形式,贸易的出现是因为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的,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缩小,外贸的比重逐渐缩小,随着国家规模的扩大,对外贸易依存度应该逐步缩小,但是由于我们的贸易顺差大,企业挣来的外汇要换成人民币,银行只能增加货币发行给企业,银行叫外汇占款,实际上就等于增发人民币,这也是我们通货膨胀的因素之一。

还有一个物流问题,我国大宗商品物流,主要是煤炭,冶炼物资,水泥等,2010年我国各类运输方式货运量是324亿吨,比09年增长14.8,高于GDP的增速,和危机前的2007年比,增长42.2%。

从公路运输看,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也一直在思考,从2008年开始,我国公路运输爆炸式增长,2010年公路运输量达到4.34万亿吨公里,比09年、08年、07年分别增长16.7,32和2.82倍,从07年还比较低的,到08年一下就上来了,过去由平均运距上升到170多公里。由于工业布局不合理,大量重物资开始在公路上长距离流动,消耗了资源,导致了交通堵塞,破坏了公路设施,今后我国物流量的增长,高于GDP增长的态势究竟能多久,我不能把全国960平方公里全修成路。

再一个就是行业间发展问题,行业间的发展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但是最近的情况表明,差异化的发展,过度的差异,导致了许多行业,许多企业,许多地区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分化,而这些分化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这就不正常了。经济运行调节监测要查找这些分化,分析分化的原因。

工作岗位的提供与工作岗位的需求问题,整体看,我国劳动力比较充足,但是近来情况有所变化,一方面有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有的岗位招不到人,说明我国劳动力结构问题已经出现,劳动力需求结果是由供应结构主导的,劳动力供应结构是由人才机构主导的,两者之间应该相辅相成,但是现在两者不协调的问题已经开始显现,工业结构调整同时也必须进行劳动力结构调整,两个结构调整能否协调,也是十分重要的。

上述是列了八个问题,这里面可能还有更多,我只是仅仅初步思考,说到底这些问题都是结构问题。

和大家报告第二个,按照新丝路,加强和改进运行监测协调工作,要加强和改进经济运行分析,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较快运行,应该围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认真查找影响因素,提出政策建议。加强和改进分析,按照苗部长的要求,首先要打开行业分析,与外部相关联的各项条件为重点,勾画出一条影响经济运行因素的脉络,就跟刚才周总设计的那个新兴产业的一个整体框架似的,应该有个整体框架的思考。

比如说供应与能源的供应问题,工业与固定资产投资的问题,工业与进出口问题,与财政金融的问题,与物流的问题,与环保问题,工业与各行业之间,以及行业上下游之间,工业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与可增加供应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要研究行业规律,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内在规律,对外部条件的需求也不一样,受外部条件的影响也不一样,只要掌握内在规律,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建议。比如说原材料工业与投资行业密切。

三是宏观于微观相结合,经济运行分析没有微观就没有高度,没有微观就没有立足点,在当前分化严重,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情况下,我觉得既要窥一斑也要知全豹,我们今年经济增长速度并不低,由于个别行业增长幅度很大,掩盖了许多行业,比如说电子工业利润下降的情况,所以大多数企业感觉并不好。

四是加强要素保障协调,为了提高经济运行的平稳性和协调性,加强对地方工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工作领导,促进资源配置向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节能减排等方向配制,仅仅跟踪能源,资源等生产资料和粮食棉花等大宗商品态势,密切关注企业用工,用地,物流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变化对工业运行的影响,加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时提出政策性的建议,确实抓好重要生产要素的协调,注意协调好能源与能源供应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五是团结协作开始工作,打开行业分析,每打开一个行业,数字量和工作量就会成基数增加,几年来各单位,比如说赛迪,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今后我们希望各方面联起手来,会同各相关协会,在监测方法,系统建设,建立模型等方面一起努力,共同开创运行监测中的工作。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肖春泉的精彩演讲。下一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骆铁军司长。有请。

骆铁军:尊敬的周总,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也借机会介绍一下我们原材料工业和新材料发展,就像周总概括了新材料的发展,并且指出新材料的发展,既有新的产业,也有从传统产业怎么提升发展新材料。我从两个方面,一个结合我们已经基本制定完成的几个行业的十二五规划,介绍一下传统的原材料在新形势下的结构调整。第二部分介绍一下七大新兴市场原材料行业我们的发展设想。

原材料工业包括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黄金,稀土七个行业,占全国工业增加值33%,从业人数占工业的30%,是国民经济的支撑产业。众所周知,传统行业像原材料,我们概括一句,大而不强,因为许多行业已经连续十年,甚至是还长,在世界上总量一直都占有领先,但是还是大而不强,主要就是我们借助创新和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比较少。

我们总结了几个不足,一个是落后产能仍占相当比例,能耗高,污染严重仍是突出问题,大部分说我们从事的工业是两高一资的行业,但是现在有所改观,所以我们自己用很少对外说这两高一资,但是大家都这么用。

第二个问题就是产业布局不合理,虽然这几个五年计划有了一些布局的调整,但是随着新兴市场和中西区域的不同发展,所以原料和市场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体现了几个大工业的布局都不合理,因为原材料工业是大工业,像钢铁,石化,这是真正的资本性投资项目,所以它对区域的经济,GDP,和交通运输都带来了很大的应该,所以布局是大问题。

再一个产品和质量亟待提升。这也是我们十二五规划几个行业所说的,我们一个新的观念,我们要实现升级,并不是满足需求,我们所有的行业基本上已经满足需求了,大部分超过百分之百,所以都是进出口,但是是在低层次的满足需求,因此我们十二五规划提出来要实现升级。

再一个就是集中度比较低,集中度在别的行业可能不明显,在原材料行业,像钢铁,建材和石化,它是明显的有一个集中度对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里体现出我们研发能力不够,领头人员少,缺乏自己开发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在所有行业原材料里面都体现出来了。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原材料行业制定了一个总体发展思路,就是以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调整改造,升级换代来立足国内需求,控制总量,着力推进,兼并充足,淘汰落后,节能减排,优化布局,这实际上是我们的主要业务,我们说现在企业效率一低,要改变这个,我们觉得两个最关键的问题,一个就是要向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变,第二个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是中央定的,这是作为十二五重要的支撑。

我下面介绍一下我们原材料工业在十二五期间的结构调整重点任务。第一是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我们觉得是原材料行业首要的一个问题,我们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创新品种,提高质量,进一步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像石化要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和中间体,还有专用化工品,钢铁我们提出来,要全面推进钢材品种质量的标准提升,这是作为我们产品调整的重中之重,而少部分企业,去攻高精尖的产品,这样就把钢铁的等级要提升一下。

有色主要发展轻质,高强,耐高温,耐腐蚀的产品,建材重点发展安全,环保,节能,防渗漏的这些新兴材料。新材料也是原材料的发展重点,后面我还要详细介绍。

还有就是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十二五其实很多的争论最后得出,但是关于节能减排在原材料行业没有争议,大家达到的都是非常一致的,虽然我们十五,十一五,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新形势下,像国家提出来节能减排,现在也是考核约束性目标,要降16%,我们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定的20%,我们原材料能耗和污染的大户,我们把这个基本上也是定在,按行业分也是20%上下,但是达到这个难度是相当大的,因为潜力这几年已经充分挖掘了。

第三是加快推进兼并重组,这是原材料里面行业里面比较显著的,像我们高司长管那个轻工,但是我们原材料集约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对限制盲目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把这个也作为我们的重点,这也是我们部为主,主要推进的工作之一,并且我们部里提出来,是要按照市场化运作,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的。一开始我们几个行业讨论十二五规划,还提出来企业为主导,后来我们部里几个领导说,心里还是要企业主题。

第四,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实际上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主要是要考虑资源,能源,环境,交通运输,市场需求,还有现有产业基础和行业统筹兼顾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节能减排来推动这种优化布局的调整,主要解决目前的北油南运,和北方南运这些问题,这是比较大的问题。

钢铁我们重点向东南沿海布局,当然各个省也提出来自己应该怎么调,比如我去江苏,我们今后要往连云港走,江苏就是保持总量不增的情况下调结构,我们国家重点是引导性的,就是东南银海,现在各地搞煤化工积极性非常高,但是它有资源集聚地,另外要水也比较多,而且有的品种还要和大工业后续的消费市场紧密相连,所以这是考虑的主要几个因素。

再一个就是城市钢厂搬迁,因为我们这些钢厂对城市的污染很大,下一阶段这些厂搬迁也是十二五的一个主要方向。怎么搬迁?我们提出来既要服务服从于你城市的发展,就是城市是不是非要你搬迁,第二你搬迁承担得起还是承担得不起,再一个充分考虑人的安排,之所以搬迁,一个是满足城市对环境的需要,再一个就是解决人的问题,像首钢搬到几百公里之外的,我们认为是无法效仿的,首都可以消耗两万多就业,别的地方不行,短期可以,长期不行。所以这个问题要分出不同的层次来。

第五是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由于我们国家这几年高速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原材料行业的产量快速发展,因此对资源的消费提出更高的要求,像钢铁,有色和石化,这种原材料都超过50%以上是依赖国外进口的,有不少是60%。我们提出两个,一个是国内加大勘探力度,再一个就是走出去,我们一定要走出去,还不是光开发矿石资源,和简单的一次原料,更好的是什么,因为我们国家发展到这种程度,资本有富裕,一定要输出,你作为国际化的企业,你要向国际走,就要在国际投资建厂,所以要延伸产业链,这是基本上消除对原料的过分从国外依赖,也避免国外的贸易保护,所以这个至于开发国内资源和走出去相比,我们苗部长特别强调,这是下一个层次的问题。我在不同场合也说我们这个观点,大家也是有不少同志认可的。

大家看到了,传统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它的数量基本满足需求了,再一个国内的能源和环境的约束已经非常大了,特别是而且二氧化碳也和能源的消耗作为考核的约束性目标,因此原材料行业的发展,今后的重点一定要向新材料转,现在最难的难题,就是新材料找出一个什么新材料,有量大面广的一个带动作用,这个现在找起来也是挺难的。所以后面新材料到底怎么发展,可能通过国家相关机构统一协调,也依靠我们不断的研究,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往下走才能凸显出来。所以发展新材料,就是解决我们长期在产业链处于低端,实现快速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实际上欧美债务危机出现以后,长期低迷,各国都要发展新兴市场,包括新材料作为主要的方向,大家都把新材料定位为今后努力的发展方向。

国务院新兴市场决定里面,定义了七个产业,有三个产业像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还有四个产业是支柱产业,现在我们部里做着四个半的主要产业的规划。新材料在国务院的决定里面,定义了四大类,一个是新兴功能材料,这里面主要包括稀土功能,还有特种玻璃,还有工业陶瓷,再一个就是结构材料,这和传统工业是紧密相连的,实际它是一个是产品升级的问题,再就是复合材料,像碳纤维,我们上回部里为主,在哈尔滨搞了一个国际新材料博览会,我看各地展览的比较多的碳纤维是一块,再就是锂电池。

再一个就是共性的基础材料,我们把这个进行分解,提出来六大新材料领域,这里面再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新材料一个是产业体系初步建立,这是我们通过建国几十年不断的努力,所以我们体系建立起来了,新材料定义的时候,这是最难搞的,不像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就是非化石能源,太阳能等等,新材料特别不好定义,现在我们全国的规模大约是6500亿,这五年每年以20%的速度在增加,并且一些部分材料,像带尼合金,非金,一些材料已经通过企业的攻关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所以我们总体思路,发展新材料,就是以加快材料工业更新换代为主,以提高新材料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发展新材料。

我们也提出了个目标,产业规模达到两万亿,年均增长25%,产业结构要培育10个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新材料销售收入超过150亿的龙头企业。所以我们部长要求我们要和各个省市对接,看到这几个省市有什么特点,我们还是要突出重点。

一个是特种金属材料,一个是稀土功能材料,这里面一个是声、电,发光材料,高比容,电容器,从现在看,前几年也说,但是现在的要求和以前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区别,最近我们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再就是稀有材料,今后怎么继续向深加工发展,这也是一个重点。

再一个就是半导体材料,我们现在多晶硅不少主要是为了能源行业,为了光电转化的,今后电子级的我们的水平还很低,再一个大尺寸单晶硅片,再一个有色的影像框架,还有一些电磁屏幕材料。

再一个就是高端金属结构材料,一个是高品质的特殊钢,这就是为海洋平台,军工,还有核电,还有造船都需要一些新的材料,比如说核电,关键的材料现在的一些材料,我们基本上进口的,这样块我们要加快发展。国际现在一些船的板,今后油藏板不用刷了,我直接就是耐腐蚀的油藏板,2013年就投入使用了。

再一个新型轻合金材料,一个是高铝合金,再一个是镁和钛,这是两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

再一个就是第三个先进高分子材料,主要是一些具有独特物理化学领域应用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特种橡胶,工程橡胶和其他高分子的材料。

其他特性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先进的陶瓷,碳化硅陶瓷,今后这是在一些高的耐磨,还有现在核潜艇今后防爆破的,它都是非金属的一些材料。

再就是特种玻璃,这是两个方向,一个就是现在新型的节能要求我们发展用的玻璃,再一个就是新型电子和信息相符合,相要求的一些高性能的玻璃。

再就是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比如石墨,说起来是很圆倏地东西,它对耐润滑也是很大的一块。

再就是高性能复合材料,就是用比较便宜的和比较高档的两种材料结合起来,又能提高性能,又能降低成本。像大家比较清楚的风电的叶片,再一个高压的气瓶,复合导线一类的。

第六是前沿材料,像纳米材料,智能材料,超导材料,这实际上大家可能以前也都接触过,这里比较细了。所以具体做起来,还要今后我们通过继续深入,不断深化。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再次感谢骆司长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高延敏先生。有请

高延敏:尊敬的周总,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这次年会。下面我就消费品的可持续发展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第一,我国消费品的范畴,这个很广,比如说我们看一下国际,美国的工业标准分类体系消费品它是有耐用品和非耐用品是这么两大类,中国的消费品应该可以分这么几个领域,比如说耐用消费品,快速消费品,还有文化休闲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包括汽车,家电,服装,电子产品都是耐用消费品。

快速消费品最多的大家日常的食品,烟草,日化等等。

文化休闲消费品,一些旅游渡假用品,户外运动用品,还有体育用品,工艺美术品,玩具都可以放在这一类。

无论哪一类范畴,消费品都是按照人们的需要来发展的,生产的方式也是从最早的手工业到现在的机械大工业生产。

随着消费水平和层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消费品生产能力品种质量,品牌和服务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第二个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中国消费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一些绿色发展,绿色战略,低碳发展,健康发展的一些战略,甚至提出智能发展,这样使我国消费品的发展环境和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要想继续维持我国消费品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应该是我们国情要求我们这样做的,因为我们处在城镇化的进程之中,东中西部差距比较大,消费品的制造向中西部转移也是我们的选择之一,也是转变消费品粗放式发展的一个要求,我们也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高素质的劳动力的比重,突破低附加值为主导的生产模式,研发制造知识型,智能型的中高附加值的消费品,保持我国消费品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个问题绿色制造是中国消费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绿色制造是实施是消费品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制造业提醒绿色制造技术,发展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设计等,基础技术生产出保护环境,提高资源效率的绿色产品,现在有些说法叫绿色汽车,绿色冰箱等等。

另外现在看来,在国际上绿色的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强烈,如果你不推行绿色制造,你不生产绿色产品,这样将来会在国际竞争中被淘汰,未来要使消费品可持续发展,应该必须大力推进绿色制造。

第四个方面,就是设计创新是中国消费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提高创新能力,不仅仅是我们说的技术创新,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设计创新,要高度重视设计创新的价值,从产品的角度来看,设计创新是最有实效的创新,设计创新它可以投入低,见效快,也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企业竞争的又一个利器。

产品的外观设计,包括一些环保设计等等,这些都是创新设计的重要方面,优秀的设计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韩国把工业设计作为第二核心技术。比如说大家都熟知的苹果产品,实际上不仅仅是乔布斯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还有艾维(音)和他一起创造的,他的贡献不仅仅是为苹果公司,而且为设计行业奠定了一个基本的方向。

品牌是产品附加值的标志,品牌是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中国消费品品牌在国际影响力的产业规模很不相适应,出口产品中绝大多数都处于价值链的地段,因此我们要创建自己的品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百年品牌。大家也知道,要创造和坚持一个品牌,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尽管有大的形势,有好的政策支持,但是要真正做出自己的品牌,还得靠企业自己练好内功,你要有做好品牌的决心和信心,另外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做好品牌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也建议我们有些行业,有些企业,也应该注重一下品牌的分级管理,尽管你品牌可以带领,可以专卖,可以进卖场等等,但是因为市场需求的差异化,品牌在分级管理方面应该迈出更大的一步,应该高中低档产品需要对应不同的品牌。奥迪和夏利都是一汽集团的,但是有不同的品牌,比如手表,有叫北京牌,一个上海牌,你不可能有一个牌子用到底,所以品牌的分级管理还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第六个方面,加快实现中国消费品可持续发展,需要有7个方面明显的转变,第一个方面,要由追求市场最大化,向追求品牌影响力去转变。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导向的战略,确实符合国际环境,符合中国阶段性发展是非常适应的,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有弊端,比如说很多企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单纯靠产量而不是靠品质来竞争,使我们的多数消费品都是中低档产品,尤其低档产品为多,没有技术含量,很容易被对方仿制,这样的发展更强化了产品的配套能力,压低了制造成本。所以我们很多企业追求的是市场最大化,大家可以想一想,很多这样的企业,事实上也成为了可能,但是我们在学资本论,首先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这应该说是有一定中国特色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我们应该对品牌的追求应该多样化。我们中国的企业品牌发展水平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国内的品牌可能有一度有一些名气,但是能够长久维持下来很少的,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资源对我们来说都是有限的,应该开发核心产品,提升我们自己品牌的影响力,推动具备条件的产品向世界品牌进军,追求品牌影响力最大化的目的,就是要创造极高的知名度,要相当高的信誉度,以及比较大的市场份额,最终来追求很大的市场经济效益,这是第一个转变。

第二,要由低的准入门前向高的准入门槛转变。工信部出台了很多的准入条件,下一步大家会看到我们会跟进一些准入条件,再搞一些准入管理制度,甚至包括我们正在制定的铅酸电池也是这样,对很也,对健康发展会起到一些非常积极的作用。

第三,要由生产中低档产品向高中低档产品转变。我国不能总是生产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消费品,但也不可能完全放弃所说的低端环节,必须坚持切入价值链中高档的这些产品入手,同时继续占据价值链低端的产品,低端并不低于产品质量低,一定要在保证产品质量上继续保持我们低端产品。

因为我们目前还有三级,四级市场,我们的农村也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但是农村的居民收入还是很低,农民除了关注消费品的耐用性和实用性,一些低廉的价格仍是农村消费市场第一要素。应该制定出农村消费者接受的价格,他们选产品价格往往成为购买商品的首要因素,但是这个现象也逐步在转变,很多农村消费者也在不断的买一些消费升级的产品。

同时我们也适当考虑对高端的需求,对于比如说高端的机械手表,珠宝,休闲运动自行车,化妆品等等奢侈品的需求,中国已经是奢侈品的消费的主要市场,据说已经排到第二位了,占到全球份额的四分之一。

第四个转变,要由低的环保投入向高的环保投入转变。这个大家都很清楚,尤其像去年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有些限电等等,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很多企业自觉不自觉的都在更新一些设备,当然是一些耗电低的节能环保的设备,所以这些方面应该是我们阶段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五个转变,要由注重技术创新向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并重来转变。我一直在建议创新有两个创新,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模式创新,技术当然从技术层面,模式创新这里有多个层面,包括你的运作方式,包括你的市场能力等等,所以说我们单靠投资和增大规模肯定是不可以了,应该是在创新方面,当然要多种创新,消费品多数都是微利行业,都有一些相对过剩,需求也很稳定,多数产品我们都得到了大家的喜爱,行业的增速也平稳,同质化竞争还是比较严重的,行业利润率也维持比较低的水平,所以我们需要一些模式创新。

大家可能对家电比较熟悉,我们在家电卖场可以看到有的小的洗衣机非常之少,对婴儿,特殊人群使用,这些应该说它并没有技术上有多大的创新,完全上市场上,或者销售模式,或者其他方面的创新。

苹果的产品最大的特点,简洁,干净,时尚,背后也在播乔布斯的专辑,乔布斯创造了肖春泉:期待但说不出的产品,确实有这个感觉。

第六个转变要由质量标准规范的执行一致性差,向质量标准规范执行一致性好转变。一个方面,对国内消费品企业而言,大家对出口转内销的产品钟爱有佳,因为出口转内销的产品确实好于国内的产品,原因大家都是很清晰,所以这些企业制造和检验产品的时候,如果是内销,实行的标准是同一个,只不过标准要低一些,如果外销标准就高一些,产品用于出口可能认真一些,销往国内就降低水准,所以说国内的标准比出口的标准低,造成了这样的结果。这是对消费品来讲最不可持续的一个表现形式,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对外资消费品企业而言,有的洋品牌进入中国以后,逐步走了本土化路线,管理中国用的质量,标准,规范,与国外管理的标准规范不一致,在采购,生产,销售环节存在一些漏洞,造成个别洋品牌出现问题,多数洋品牌一般都是品质比较良好的,所以这方面我们要加强监管,特别要消除针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存在两种产品质量规范的不良现象,产品质量规范的执行,一定要有一致性。

最后一个转变,就是要由诚信以及社会责任弱向诚信以及社会责任强转变。一个国家政权的真正强大,不仅仅取决于财力,而是诚信。市场经济的前提是信用经济,诚信也应该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要想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就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不管你愿意与否,因为有很多眼睛在盯着你,日本有句名言,要求信用是无形的资产,英国也把信用当成最大的资本,总之企业诚信建设,不仅仅关系自身的兴衰成败,更关乎社会的成败。如果全社会每一个人都以诚信,守信用为荣,难道我们中国消费品一定会可持续发展发展,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进步,我们的民族将会更加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繁荣富强。最后预祝本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高延敏的演讲。下面有请刘颖(音)为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理事会成立仪式致词。

刘颖: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们在中国经济和信息华年会2011论坛召开之际,迎来了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理事会的成立,我在这里表示诚挚的谢意。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理事会从筹建开始,为企业家硬件联谊乐园,得到了众多地方政府和企业单位的认可,理事会组建以来,工信部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领导给予了很多的关心和支持,也得到的全国工信领域的支持,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邵为民(音),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世容(音),等等,对理事会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理事会会在新的一年来,依托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更好的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支持,为理事会成员单位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在此再次向支持和参与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理事会的政企领导表达最诚挚的感谢,我们会努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得更好。谢谢各位。

主持人:接下来是一个正式的授牌意识。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先生为我们两位代表授牌。大家用掌声祝贺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理事会的成立,感谢大家。谢谢。

各位听众,我们再次回到演讲环节。云计算是会引起产业分工格局发生变化的产业,我们现在请出这个产业中一位企业代表来谈谈他们的看法。接下来有请IBM全球战略新兴国家云计算总经理寇卫东演讲。有请。

寇卫东: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上午好。

云计算是目前所有CIO最关心的课题,这是第一位的。我们再来看看云计算在制造一批新兴IT的大企业,刚才周总在上面讲到一些例子,比如说(英语),谷歌,安卓,(英语),这些都是云计算的新兴市场,我举一个例子,(英语),它在2002年的时候,他的收入是2200万美金,最近几个月的时候,他已经达到19.4亿美金,你可以看到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他翻了多少倍。我们再看股票,在09年的时候,他的股价是25美金,今年高位的时候,两年多的时间,已经到了160多美金,翻了6.4倍,每年的增长是多少倍的增长,这不光是他一个,许多云计算公司都在快速的增长。

我们刚才各位领导讲的苹果,可以看到它后面iPone,实际上后面是云。

在北美一个很大的视频租赁叫(英语),我在美国的时候,先是租带子看,后来租CD,在2004年的时候是60亿美金,到去年的时候他就倒闭了,原因是出了新的公司,新的方法,我们再不租磁带,CD看了,直接可以从网上看了。比如说一个(英语)的公司,他直接就可以到网上。这样就导致这样的公司在不到几年的时间就消亡了。这样对我们国家的产业,将来会带来一个颠覆性的变化,比如说DVD的产业,我们在长三角,珠三角生产DVD的厂家可能就消亡了,我不能需要DVD了,通过网线就可以得到你任何信息,我要什么DVD。这是大产业的一个变革。

所以非常赞同周总讲的,云计算带来的是一个大产业的整合,大产业的洗牌。

我们再来看美国,美国政府全世界的最大的IT的买主,他每年在IT技术花费800亿美金,在今年7月份,计划在四年内要关掉40%的数据中心,今年年底的时候他要关到195个,明年要关373个,这就是云计算,他要把政府的服务搬到云上去。他要节省钱,现在美国欠债14万亿,这个钱怎么去省,一个方面通过整合,他可以把很多的政府的服务,通过云计算来服务。比如说美国的农业部,他们最近把4600名员工的服务搬到云上了,剩下他要把其余的员工的服务业要通过云计算来做,其他的部委也在跟进,慢一点的就是涉秘的单位,但是其他的都在往上走,因为云计算会带来很大的变革,你可以从美国政府可以看到。

云计算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IT的问题,所以很多的云计算不同的定义,比如说在美国的国家的,相当于我们科学院,他叫(英语),它把变成资源池来共享。你懂了四个字就知道云计算的核心,一个是消费,一个是交付,云计算开创了一个IT消费新的模式,你原来需要去建数据中心,现在是买,现在我需要这些IT资源,我到网上去租,一个买字到租字,反映了IT的一个新的消费,它是一个新的消费方式,我不需要在买了,租就可以了。

第二个交付方式,原来要建这样的数据中心,在自己家里建,现在我是通过网络直接获取,所以从建设到网络交付,这是IT新的交付方式。所以云计算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IT全新的消费和全新的交付方式,这是最核心的。这是为什么云计算不同于原来的等等的技术,它是新的商业模式。

云计算的特点有三个,第一是虚拟化的资源和快速的预制,很多东西它变成资源池,大家可以用,把很多的资源作为共享,另外它很快能够预制,原来我们要建一个数据中心,至少得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现在我要一些计算资源,可能在十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就搞定了,这是一个快速预制,是别人做不到的。

第二,标准化IT的产品和菜单式的服务。我现在需要多少个刀片服务器,需要多少网络,你可以按菜单式去订,而且它可以弹性的扩展。如果我的业务好了,我就多租一点,业务不好了我少租一点,所以弹性的扩展是它另外一个好处。

第三点,灵活的价格。原来你买了这个计算机都得花这么多钱,可是现在我用多少花多少钱,所以价格的模式是另外一个很大的特点。

云计算最底层是基础架构作为服务,就是我们这些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是作为服务的。第二层是软件平台,支撑环境做服务的,第三层就是应用作为服务的,就是软件作为服务,就是(英语)这三个层面。

云计算为什么会带来一个大的变革,我们人类社会发展,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发展的话,原来农业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己种了粮食自己吃,自己织衣服自己穿,自己做鞋子,自给自足,到了工业化就规模化了,分工细致化了,服务专门化了。我们国家很多大的国企,他们做的是一个信息的农业社会,自给自足,包括我们的建筑行业,制造行业,可能是一个信息的原始社会,因为他们IT的环境实在太差了。所以我们云计算带来的是我自己建了系统,不光自己用,其他各行各业的人全社会的用,信息产业变成规模化了,不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

第二,分工具细致化了。

还有服务的专门化。实际上云计算给我们带来就是这三化。这是为什么云计算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的最根本的东西。

我们来看云计算为什么是中国的机会,我们中国的地域位置分散很大,而且我们想统一的管理,这就造成了困局,我们不可能像西方一样投资一步一步建,那样效率是很低的。所以我们要跨越式发展,云计算也给我们国家带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

我今年7月份在成都的时候,我们原来有个全国的酒业大会,很多的名酒,其中有一个厂家就在讲,我现在全国有2000多个县,我这个系统怎么建?你的客户的信息,订单的信息,销售的信息,等等信息怎么掌握?所以传统的IT系统是非常难的,可是用我们云计算的方法是非常好办的。云计算是给我们中国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机会。比如说我们的房地产行业,建筑行业,制造行业,流通行业等等,都可以应用。

目前大家炒云计算比较热,中国有它的发展优势,我们中国是政府作为巨大的推手在推,各个城市都在推。我前一段时间到新疆,他们要做天山云,不光服务新疆,还要服务中亚这块,到鄂尔多斯,也要建成北方的大云,各个城市都要建云,但是这是我们的优点,国外不会有政府做大推手的,这是我们的优势。

另外我们有很多的大国企,我到一个北京的大国企,他们在北京有总部,他们有好几百台服务器,做云可以把他现有的服务器提高,而且他还可以减少人员的成本,可以发挥它更大的优势的地方。我们还有民企,很多也是在做这方面的事情。你可以看到,我们的国企,民企都在做云,我们可以看到这是我们国家的优势。

中国也有云计算发展潜在的风险,我们现在很多地方圈地,盖房子,实际上云计算变成一个房地产项目了,这是一个极大的风险,他盖了房子没有东西。

第二我们在规划云计算中心的时候,很多的领导就拍脑袋,根本没有想到他做云计算干什么,要支撑什么应用,做哪些服务,所以这个事先要规划好的,不能到时候瞎抓的,要不然建了干什么。所以一定要应用跟得上。

另外我们很多领导并没有考虑到现在云计算面临的四大挑战,对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比如说电,我们一旦建云计算中心,就是成千上万台服务器,这要耗电的,不是每个城市都有电的,所以怎么能够利用资源,我们很多西部资源的城市,把煤变成电,电变成信息,这个非常好的思想,不是每个城市都适合建云计算的,你有没有电,电的耗能是非常大的。

第二是网络资源,我们很多城市网络速度根本跟不上,我们很多小城市,没有网络资源做保证,你怎么做云计算?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三就是可靠性,你原来做云计算中心,你自己家里做,你有问题影响一家,你现在是影响整个社会,它的可靠性是很大的问题,还有它的占用空间的资源,你的拥有成本计算了没有,所以我们要考虑到,英文叫(英语),整个你社会的应用成本是多少,这个要考虑的。

最后一个挑战,安全。安全是三层问题,就好像我们当时的银行存钱一样,200多年前我们中国人怎么存钱,就是银子放在罐子里在院子里埋起来,后来出来票号,后来变成银行,开始银行的时候存钱不保险,万一丢了怎么办?所以一个要有技术上的保证,我们要保证技术上使安全有保证,第二要制度法律上保证,你赔了钱,比如在美国有6万块钱的保险,你银行倒闭了,他也要赔你6万块钱美金。我们中国的银行也是,他有这样的制度保证你。

还有观念的转变。现在没有发了工资放在床下的吧,基本上都是在银行里。所以安全这三层也是很重要的。这是目前我们遇到的风险,我们需要警示。

IBM我们在全球都在帮助客户,比如说我们在10年我们做了200多个成功的私有云,我们在公有云,在全国七个大的中心都是运行的公有云。你可以看到,我们正在全球做了。我们每天云在线的交易是450万,现在有管理到100多万的虚拟机,在全球有各种各样的案例就不讲了,它里面有私有云,有公有云的,有混合云,这个在全球铺开做了。

而且我们从最近10月份,我们刚刚发布了三个层面的产品线来支撑我们的云,比如说我们在基础打造你这个云平台的方面,我们有云的基础,我们的(英语),比如硬件的基础平台,软件的平台,来帮你建这个云。

第二我们云的服务,有不同的云服务帮助你做云,比如我们在自己内部就用,我们全球有160多个国家,40多万员工,我们现在开会都是用协同协作云,我现在在单位是新兴国家,主要管战略联盟的云计算工作。我们一上线开会的时候就是8、900人开会,谁在现场我可以直接和他对话,所以协同协作云已经开始用了。人事的管理原来都是靠打电话,现在开窗,一个人可以支持4、5个人,打字回答问题。云在本身已经完完全全铺开用了。

另外我们在应用方面,IBM是全球最大一家的SAS应用的公司,在线的和B2B的商务,专门在网上销售的,到B2B交易的,最后我们在云上面做交易的一个商务公司,你可以看到在SAS层面。比如我们又买公司做云上的市场(英语),云方面的知识产权管理,在云分析我们一系列的动作,可以帮助大家做这个事。我们最近也和政府合作,要在中国建这样类似的东西。

你可以看到IBM也提供很多云的服务,我们在无锡做了三朵云,一个在无锡可以开网上商店,卖东西,另外一朵云支持中小企业的,高新区新多中小企业,他要开发新的产品,你直接可以上云要你的计算资源。另外一个是智慧分析云,可以做你的财务报表。另外就是桌面云,终端不光是个人电脑了,你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你现在数据都放在电脑上,丢不起,将来都放在云上,只是个终端而已。所以我们桌面云也是IBM一直推的,我们当然也有其他的云的管理。

在全国我们也做了很多的案例,比如无锡,中国化工集团,在东瀛以及中国移动,联通,电信,还有首都工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我们都做了很多的案例,一直在落地。云现在扎扎实实在中国做了很多的案例。

IBM在这块全方位的,我们不但在最基础的硬件平台,我们从主机,到网络在支撑,我们有开发团队在做(英语),在SAS有很多的应用,我们有专门的咨询团队,各个行业的咨询团队帮助大家做云。所以也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能够听我的演讲,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寇总。我们看到的云计算产业最明显的进步,是产业链雏形出现,我们也看到的真正的云计算应用的艰难落地。我们选择一家企业代表来给我们讲述云计算的应用。有请杭州新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炎军,有请。

金炎军:尊敬的周总,罗院长,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好。

今天我想讲一个云计算的落地的应用。其实云计算很热,但是我们在实际落地中,确实也做得很艰难,这是我们实际做的一些经验。

我的题目是云计算在行业监管的应用。云计算技术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成本,云计算给我们带来成本的下降,还有就是弹性,我们可以快速的部署一些东西,比较大的可以马上部署出来。还有就是我们在Saas这个层。还有加快可靠性各方面的有保证。我们通过云计算这个平台,怎么样把软件的升级改造,怎么样在中国快速的体制法律变化环境中,监管软件的变化,如何利用云计算做到按需定制的方法。

云计算它在运用过程中会有一些东西聚集现在,我因为是个使用者,我假定云是安全的,弹性的,我们现在网络能不能支撑得住,安全性够不够,这是我们用户在考虑的问题。它汇聚了计算能力,数据的,它创新了一种模式,我提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就是(英语),我下面会解释的。

我对行业监管做一个介绍,理想的一个行业监管模式是几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政府的监管,第二是自律,第二是行业协会,第三就是政府的机构,还有社会媒体舆论的监督。大家都有感受,一方面我们政府监管层面,因为我们是分散管理,可能中间会有缝隙,单项管理,无法自身,社会监督,没有机制。

我们把企业的应用,媒体的应用,政府的应用,大家都在云计算平台来汇聚,中间实现一个监管的应用,所有的用户,大家都可以通过(英语),他们不需要(英语)就进行了有效的分享,这种分享是类似这个模式,我们在实际运营中是这样尝试在做。这个模式成本比较低,这样一个手段它能够打破前面传统的监管的很多的不足。

如何改进传统的监管模式,通过第一平台,政府各个部门能够形成合力,社会的监督机制就会有一个常态的机制,我们媒体如何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都会有一个常态的机制。

因为共享了技术,通过Saas的方式,整个最后的服务成本会下降,着是很关键的,因为社会的管理资源有限。最后通过计算能力和数据的汇聚,为新的商业模式创造提供了机会,我是这么认为的。

我首先对云计算下,从政府的角度来看,通过云计算这个服务,实际上政府,向传统的监管型政府,向服务型的政府转变,这个图是以企业为中心的,我们传统的监管模式是以政府为中心的,在云计算时代,实际上可以以企业为中心,我在这里,我要干什么,我有什么东西,企业信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以及结果,这个结果就是政府部门要监管的东西。通过云计算这个平台,企业就在这个地方展现了,我在生产的时候也是这样展现的,政府部门通过云计算得到信息的获取。

企业在这里汇集了,政府的资源汇集到一起,通过政府的监管进行企业的细分,同时对企业真实有效性有了保障。它是整个企业的汇聚,来自于企业的监管,企业是共性的。因为在互联网上,在网络上面,效力是很高的,但是问题是诚信怎么办,信用怎么办?现在通过政府的平台坚决监管,让政府来保证这里面活动的诚信,我们打通产业链是非常关键的,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一个信任的问题,只有靠政府这个推手来做。因为通过政府的监管,把相关类似企业汇聚,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些企业做更有效的增值服务,企业可以更快速的做这些应用。这是我对这个模式的解释。

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在传统的模式中,企业的汇聚是个非常大的成本,通过政府的监管,这里面涉及到一个企业隐私保密的问题,它大大降低了上下游企业汇集的成本,成本的降低,对新产业模式的成功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是一个对能够做成毒品原材料的监管系统,这里涉及到我们中国30万家企业,部门有10几个,公安,药监,安监,这几个管得比较多一点。通过这几年从原来传统的IT模式,到云计算,我们现在做成这样一个状态,各类企业至少和监管相关的应用,已经在同一平台上应用,我们在整个过程中,提供了企业自己生产过程的管理,企业从法律上的管理,和上下游之间的沟通,这样的话企业的经营行为和政府的监管行为,通过云计算平台无缝的联系在一起,以前监管是比较辛苦的,现在服务就是服务,而不是我要卡着你不让你做的概念。

还有一个通过政府部门,公安管运输,药监是管监管,因为这是一个毒品要监管,因为它是相当严厉的监管的状态,它涉及到国计民生,又是涉及到多部门的联合,所以在监管上面,通过一个云计算平台形成了合力。我们构建了一个网上政务的平台,内部形成一个监察系统,内部怎么通过行政许可法来监察你的审批的效能,合理度,这样一个整体把我们监管模式就做出来了,就在云计算上面升级成为一个监管效更高的模式。所以我在上面已经构建了增值服务。

其实在中国做软件最大的问题,我们的政策变化很快,政策变,管理就变,管理变软件就要变,从我们软件提出项目,到最后实施,可能将近两三年的时间,中国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在云计算通过这几年时间效果非常好,我提出服务即软件的概念。我们本身就是维护这个系统,通过维护中我们发现新的管理的需求,通过我们的的引导,法律法规的制定,新的管理规则的制定,变成了新的管理手段,这样的方法可以与时俱进,通过实际效果,当一个社会问题发展的时候,当通过软件管理的时候,有效性会非常好。这

但问题是这个地方它有什么样的资金,经费的支持,下面我会讲到这样的一个思考。

云计算在行业监管中问题很多,目前脱节的,可能有一些商业或者政府做的云计算平台,我们实践中去用,发现这中间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没人解决,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如果我们自己建云计算平台,首先从监管从政府切入,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谁来发起,我做了,大家一起用,或者大家一起出钱,在体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二个,行政壁垒的问题,其实就是大家有些过程中协调的问题,权利分割的问题。

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的问题,还有信任的问题,还有非常否则的法律的问题,云计算确实降低了成本,成本怎么摊?那么多部门在用,怎么分?这没有一个很好的机制,如果没有成本摊销的机制,虽然它也能带来效益,但是也做不下去。

当我们想从传统走向一个新的东西的时候,与系统如果衔接不好,新的东西也会夭折。我们做的时候也出了一些成果,我们有一些解决的思路,第一没有办法,谁发起谁解决,我们启动云计算,我们如何套用政府的标准云,我们建一个纯粹的商业云去运用,商业云愿不愿意为你专业落地应用,做一些修整,这里有一个意愿的问题,其实也是成本的问题。目前我们还是谁发起谁解决成本的问题。

还有自由加入,不是我发起还是自由加入,我看能不能给你相关的部门,提供对你的帮助。

第三是内部信息机制,那么多信息,特别我们中国很多的事情在规划的时候,那么多信息汇集一起的时候,很多担心的就是信息泄露的问题,这些信息应该如何来使用?怎么来制约?我们做增值服务业是这样的,你用什么,我能给你带来什么,必须有一种机制,没有这种机制,很多企业就不信任,就没法运作起来。

第四,就是分阶段实现,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我们这个应用,原来没有云计算这样一个技术手段,现在开始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它确实能够解决原来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还有新的问题。

旧的系统怎么办?只能从数据进行对接,慢慢的把它往云的方面去移植。我们在公安禁毒这个方面做的,大家觉得我们做得越来越好,很多和我们一起做的,因为他们的服务,他五年前做的系统,很早就不能用了,要升级第二版,但是还没有做出来,这对国家的管理是不利的,大家看到了这些东西。用云的方式来解决,成本是下降的,服务效率是好的,慢慢的会往上移植。很多的公安部门就愿意往我们这个方面去移。我们确实也发现,我们目前的政府的机制,包括项目经费的机制,就是现在这么个机制,云计算的运用中,虽然是成本下降了,但是我们的机制还不足以支撑成本的化解,怎么办?所以我们设计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来摊销成本,我们提高社会主体的管理效益,把成本摊销到每家企业。通过新的商业模式来摊销成本,这个成本又间接的绕过了阻碍,因为你只有及时的去升级你的整个平台,你才能够产生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回过来才能支撑你的平台的发展,构成良性的循环。如果没有这个商业模式,这个思路还是走不下去的。

最后我想有个展望,我们国家行业监管来自于我们行政许可审批,涉及到几百万公务人员,所有的企业,国计民生都是在涉及。我想云计算它确确实实为行业监管提供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如果我们做得好,它能够给我们全社会,不仅说是产业的角度,它是对中国提高我们国家的监管能力,提高我们国家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包括提高我们整体的效能,是非常有帮助的。我想云就是最合适的一个平台。结果当然是提高我们的成本收益比,通过云计算这个平台,真真实实让数据的聚集变成可能,为我们商业模式的构建,很多的监管都是可以用这种商业模式做的。

而且这种模式目前是符合我们体制的,而且能够给监管有一种很大程度的改进,形成一种有利的促进。这就是我对云计算这个行业监管中的一些理解,应用和实践,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金总的演讲。本届年会的第一专题论坛就要结束了,下午我们将进行第二场专题论坛,再次感谢所有朋友的热情参与,我们下午再见。

(结束)

责任编辑:NF034(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