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做好准备的成语:中小学古诗词分类选读(9)——闺情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0:19:27

中小学古诗词分类选读(9)——闺情篇  

2010-12-22 16:17:10|  分类: 诗词歌赋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引用

轻舟 中小学古诗词分类选读(9)——闺情篇

九、闺情篇

月子弯弯照九州

 

南宋民歌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注释: [1] 同罗帐:指住在一起。 [2] 飘零: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

凭栏人·寄征衣

元  姚燧

欲寄征衣君不还,不寄征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构思巧妙,紧扣女子内心,刻画深刻。

 

送衣曲

中唐王建

去秋送衣渡黄河,今秋送衣上陇坂。

妇人不知道径处,但问新移军近远。

半年著道经雨湿,开笼见风衣领急。

旧来十月初点衣,与郎著向营中集。

絮时厚厚绵纂纂,贵欲征人身上暖。

愿身莫著裹尸归,愿妾不死长送衣。

背后一句体现的是征人多裹尸而归,而思妇多等不到丈夫回来就死了。他还有一首诗,写一位妇女知道丈夫已经死了:“妾身虽存如昼烛,夫死战场子在腹”。白昼点烛,有跟没有一样,非常沉痛。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作者介绍] 王昌龄(约698-756 ),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唐代诗人。

[ 注释]

1 .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 .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 .但使:只要。

4 .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陇西行

晚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春闺怨

 

晚唐 李频

 

红妆女儿灯下羞,画眉夫婿陇西头。

自怨愁容长照镜,悔教征戍觅封侯。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解】

1、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

2、凝妆:盛妆。

3、悔教:悔使。

4、陌头:小路口。

5、夫婿:丈夫。

6、觅:寻找机会。

7、封侯:建立功勋,封侯拜将。

【评析】:

这是闺怨诗,诗眼是一个“悔”字。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题称“闺怨”,一开头却写她原是天真浪漫不知愁为何物,似乎故意违反题面;第二句写她淡妆浓抹登翠楼赏春;第三句急转,写她忽见小路口柳色而勾起情思(杨柳依依,所以古时有折柳送别的风俗。看到杨柳新绿,令她想起当初送别夫婿的情景了。而路口柳树绿,新婚夫未归,青春虽美好但稍纵即逝;第四句写她的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恨当初怂恿丈夫建立功勋、封侯拜将。丈夫不在身边自己精神空虚,再打扮还有什么意思?

春怨

唐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快赶走树上的黄莺,

别让它在枝头长啼;

啼声会惊破我好梦……

害我梦不到那辽西。

 

这是春闺望夫诗。正面似写儿女情,实则却写征妇怨。诗意连绵,环环相扣。首句写“打起黄莺”,次句写“打起”的原因是“莫教啼”,三句写“莫教啼”的目的是不使其“惊妾梦”,四句又写“妾梦”是到辽西会见丈夫的。如此连绵反复,句句相承,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读来余音满口,韵味无穷。

 

金昌绪: 临安人

1、辽西:东北辽宁省等地

 

相关链接:

 园  其  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 注释]

①吴钩:一种宝剑的名称。

②关山五十州:唐代当时大约有50 个州在藩(f ān )镇(掌管当地军政、民政、财政事务的机构)控制之下。

③凌(l íng )烟阁(g é):唐太宗曾在长安凌烟阁上画开国功臣24 人的画像。

④若个:哪个。万户侯:古代封侯要封赏给一定户数的人家,万户侯是封赏最多的。这句是说有哪个书生能成为万户侯。

[ 解说]

     李贺是一位有远大理想的诗人。他在这首诗里表达了为国建功立业、平定藩镇叛乱的宏伟志向,不想只做一名书生。

己亥岁感事

 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这是描写安史之乱后的战争战乱殃及江汉流域,兵荒马乱、生灵涂炭的现实。只可惜这种原本无乐可言的艰辛樵苏之“乐”,如今也不可复得。“  一”与“万”、将军荣与“万骨枯”强烈对比,令人触目惊心。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都无不体现着一将功成靠的都是无数鲜血与生命所铸成的。

 

风渐起,吹皱秋水,也吹翻着历史的画册,一页又一页地往前翻,白骨蔽野,血流成河,有又多少功成名就的将军的成就不是踩着千万百姓的尸体建立起来的?

 

历史已成过去,然而,战争却并未结束。有硝烟的是战场,没有硝烟的是官场与商场;杀人于枪林弹雨之中的是战场,杀人不着血迹于无形中的是官场与商场。

 

真的很难理解,总有那么多的政府官员热衷于形象工程,置万千百姓的利益而不顾;总有那么多在开放后的富豪的发家资本,是靠着血腥的原始积累。

 

置多少百姓的利益而不顾,就有多少百姓时常呼天不应、叫地不灵;沾满了多少的血腥,就有多少的人为这血腥在付出惨重的代价。

 

马克思的一段“名言”来形容资本家追逐利润的贪婪:“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 %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 %,就会活泼起来;有50 %,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 %,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 %,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本来总是以为这是马克思在形容西方资本家用词,真的很难想像也适应我们的国情。而许多的官员为了所谓的政绩、膨胀的私欲,不惜一切代价为那些贪婪的人营造着环境,让他们滋生,让他们杀人于无形。

 

本来修来的一条道路是让大众走的,可偏偏滋生那么多的拦路虎;本来一条道路可以走上数几十年的,可偏偏过了春天到不了冬天路便塌陷了;本来种花植树是希望能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可偏偏刚发芽扎根便要更换新的品类;本来建设一座大楼是可以坚固上百年的,可偏偏住不到数十载便成了危房。

 

有硝烟的战场是可怕的,没有硝烟的战场更可怕。

 

总有一天,所有的人们都会醒来的,“将军荣”与“万骨枯”不再会有任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