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担当负责苦干实干: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有困难不上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52:54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一部分 内容简介

  为什么有的人在职场中能如鱼游水,而有的人却总是四处碰壁?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实现成长,而有的企业却举步维艰?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成长持续,而有的企业却是昙花一现?

  这正是《有困难不上交》要回答的问题!本书通过有趣的寓言、鲜活的日常故事和典型的企业案例,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我们工作或生活中一个看似平常但意义深远的发展道理:抛弃依赖,有困难不上交。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一部分 作者简介

  博阳,著名法学专家,企业战略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行政学院特约高级公务员培训讲师,中国律师协会资深专家顾问。

  作者曾在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们大学学习并任教。多次作为国家学者,出访南洋、牛津、伯明翰大学。个人在司法建设、企业战略管理、政体建设等领域,出版有专著30多部,发表相关论文有200余篇。

  曹玮,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在员工管理与培训,市场营销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已出版有《六步攻占区域市场》(2006)等多部著作,现任某大型进出口企业总经理,兼任其他近10家企业管理顾问。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一部分 要成功,就要敢于拥抱困难(1)

  第1章困难总是与成长相伴

  还是让我们从上文中的成功人物开始吧。

  俞敏洪是新东方的创办人。正是新东方公司在美国上市,造就了俞敏洪这个亿万富翁。后来,就有人说他是中国最成功的老师,也有人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对于俞敏洪自己来说,把这两个角色结合在一起,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

  新东方是国内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声名赫赫。1993年,俞敏洪从10平米的办公室开始,8年后的今天,他所创办的新东方学校是全国外语培训的第一品牌。十几年来,它帮助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实现了出国梦,众多莘莘学子借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对于创办新东方的俞敏洪来说,当初并没有给自己定下这样重大的使命。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败得很惨,英语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那时俞敏洪并没有远大的志向,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就是他的梦想,而高考在当时是离开农村的唯一出路。尽管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俞敏洪仍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坚持学习。

  1979年,俞敏洪所在的县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他便挤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学习外语。住在30人一间的大房子里,俞敏洪的感觉就是进了天堂:可以一整天都用来学习了,可以在电灯下读书了。到了第二年春节,俞敏洪在班里的成绩已经进入前几名。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1985年,俞敏洪毕业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接下来是两年平淡的生活。不久中国出现的留学热潮,让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国的想法。1988年俞敏洪托福考了高分,但就在他全力以赴为出国而奋斗时,美国对中国紧缩留学政策。以后的两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大减,再加上他在北大学习成绩并不算优秀,赴美留学的梦想在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诸东流。

  至此,为了谋生,俞敏洪到北大外面去兼课教书,后来又约几个同学一块儿出去办托福班,挣出国的学费。1990年秋天,俞敏洪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遭到了迎头一棒:因为打着学校的名头私自办学,北京大学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为了挽救颜面,1991年俞敏洪被迫辞去了北京大学英语教师的职务,不得不离开北大,他的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无天日的地步。

  不过,正是这些折磨使他找到了新的机会。随着俞敏洪对出国考试和出国流程的了如指掌,以及他对培训行业的越来越熟悉,俞敏洪开始在一个叫东方大学的民办学校办培训班。具体做法是,该学校出牌子,他上交15%的管理费。这一年他29岁,而他的目标则是挣一笔学费,摆脱生活的窘境,然后像他的同学和朋友一样到美国留学。

  于是,他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个桌子,放一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班”正式成立。令人尴尬的是,第一天仅来了两个学生。而这两个学生所看到的,只是“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那么大的牌子,俞敏洪夫妻俩和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登记册也一个人都没有。后来,尽管俞敏洪使出了浑身解数,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让两个学生留下钱后,夫妻俩的高兴劲还没过去,这两个学生又回来了。因为他们觉得心里不踏实,又把刚交的钱要回去了。

  俞敏洪似乎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然而,凭着一股执着和不懈,尽管困难重重,一段时间过后,俞敏洪的培训班渐渐有了起色。随之,俞敏洪萌生了自己办班的念头。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一部分 要成功,就要敢于拥抱困难(2)

  1993年,在一间10平米透风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用俞敏洪自己的话说,最初成立新东方,只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活下去,为了每天能多挣一点钱。作为一个男人,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龄,整个家庭无家可归,连家徒四壁都谈不上,自己都觉得没脸活在世界上。当时俞敏洪曾对自己说:只要能赚到十万元钱,就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了。

  可能让俞敏洪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如今的新东方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务机构,在全国拥有25所学校、111个学习中心和13个书店,大约有1700名教师分布在24个城市。外语培训和考试辅导课程在新东方营业收入中所占比例高达89%,是该公司最主要的营业收入来源和增长动力。

  “激励型”是学生们对俞敏洪授课风格的总结,这其中,他常常用到的例子就是自己的经历。后来,俞敏洪个人被媒体誉为无数渴望创业的青年学子心中的崇拜偶像,更是无数渴望留学考GRE和考托福一族的学习导师和精神教父。

  俞敏洪说,“新东方精神对我而言,是我生命中一连串铭心刻骨的故事:是在被北大处分后无泪的痛苦,是在被美国大学拒收后无尽的绝望,是在被其他培训机构恐吓后浑身的颤抖,是在被医生抢救过来后撕心裂肺的哭喊;新东方精神对我而言,更是在痛苦之后决不回头的努力,在绝望之后坚韧不拔的追求,在颤抖之后不屈不饶的勇气,在哭喊之后重新积聚的力量。”

  类似的人物和故事还有多少,我们在这里根本无法讲完。失败的经历几乎是众多企业领导者共同的体验,唯有战胜它们的人才能轻松走下去。但是,他们都凝炼出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要成功,就要先拥抱失败。

  2越想放弃越不能放弃

  许多历经挫败而最终成功的人,他们感受“熬不下去”的时候,比任何人都要多。但是,即使感到“已经熬不下去”时,也“咬咬牙再熬一次”,虽然是愈战愈败,但依然愈败愈战,终于在最后一刻,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所以,我们切记:越想放弃越不能放弃。正如著名作家歌德所说:“不苟且地坚持下去,严厉地驱策自己继续下去,就是我们之中最微小的人这样去做,也很少不会达到目标。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一部分 要成功,就要敢于拥抱困难(3)

  因为坚持的无声力量会随着时间而增长到没有人能抗拒的程度。”当然,通常所说的“毅力”、“坚忍”是容易的,但“坚忍”的强度是否足够,只有一个指标——最后的效果。中国古语说过:“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废井。”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往往只隔着一层薄纸——是否有足够的韧性与耐性。

  当然,每遇到一次挫败,就动摇一次信心,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成功者与普通人的不同,就在于其动摇信心的同时,也会说服自己再次树立信心。

  伟大的开国者孙中山致力于推翻满清政府,在全国多次发动起义,但屡屡失败,最后他被别人讥笑为“孙大炮”。但他还是坚持初衷不改,继续号召同志坚持。终于,随着武昌城头的一声炮响,满清统治随之瓦解。

  越想放弃越不能放弃,其力量体现在方方面面。很多时候,坚持就是取得最后成功的根本。如同哈维并非第一个提出血液循环理论的人一样,达尔文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进化论的人一样,哥伦布也并不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人一样,洛克菲勒更不是最先开发石油的人一样。但他们都是最能拓进、最能坚持到最后的人,所以惟有他们获得特别的成功。

  所以,人们习惯拿人和竹子相比,也是“一节一节成长”。人在每过一道“坎”时,都会充满颤抖般的战栗和紧张感,只有将力量集中到一点上来,我们才能顺利闯过去。闯得过去就意味着你上了一个台阶,闯不过去也就意味着成长的失败。

  正因为如此,人生的“关键”时刻,往往就是生命的紧张和痛苦汇集到一起来的时候,我们必然会比平时感到加倍艰难。不过,有志于成功的人会将此视为好事而不是坏事,现实的众多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许多成功人士都说,如果缺少生命颤抖般的战栗和挣扎感,那就意味着你还没有触及成长的关键点,最终难以有所成就。

  鉴于此,我们就要勇于承担那种“建设性痛苦”。

  有这样一个故事: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讲座,邀请邱吉尔前来演讲。当时,他刚刚带领英国人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他是在英国人最绝望的时期上任的。赢得了这样的胜利,他此时的声誉可谓登峰造极。于是,新闻媒体在演讲前的3个月就开始炒作,大家都对他翘首以盼。

  这天终于到来了,会场上人山人海。大家都准备洗耳恭听这位伟人的成功秘诀。不料,邱吉尔的演讲只有短短的几句话:“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我的讲演结束了。”

  丘吉尔说完就走下了讲台。当时的会场上鸦雀无声,一分钟后,便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所以,后来就人说,“这是一个何等震撼人心的总结啊!”

  对比今天,有志于收获和成功的我们,切记不要抱怨我们周围的不如意。在你最想放弃的时候,恰恰是你最不能放弃的时候!只要我们精心呵护,我们播下的种子总会有收获的那一天。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一部分 人生如牌,要精心打(1)

  心理学上有一个“自我暗示效应”。其规律可用下面这个小故事表现出来:

  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如何从失败中获得勇气与原则,答案是:我们的眼里只看到碌碌无为的人,我们就碌碌无为;我们的眼里只看到意志坚强的人,我们就意志坚强!

  美国历史上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一天晚饭后,他跟家人一起玩纸牌游戏,连续几次都抓了一手很差的牌,他开始不高兴地抱怨手气不好。妈妈停了下来,正色地对他说道:“如果你真要玩牌,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样!”艾森豪威尔愣了愣。

  他的母亲又说道:“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是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求得最好的效果。”

  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番教导,从来没有抱怨过命运。相反,他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命运的挑战,竭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情。这就是自我暗示的功效。就这样,艾森豪威尔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家庭走出,一步一步地成为中校、盟军统帅,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4任总统。

  所以说,人生就好比打牌,我们不可能处处都能得到好牌,我们能做的就是将手里的牌精心打下去,即使那手牌再差再糟糕,也应该努力打出自己的水平。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去打,差牌未必就会输。

  3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既然失败是成功之母,要获得成功,那就先拥抱失败吧。正如有人所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成功,只有永远的失败。而即使是面临着失败,对于有志于成功的人来说,也只是成功的暂时停止,并不是失败的真正到来。

  其实,有时候短暂的失败,也是自然规律起作用的结果。一旦认为失败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那就没有真正的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所以,我们说: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一部分 人生如牌,要精心打(2)

  一个人看到了蝴蝶正奋力地从茧子中挣脱出来,由于茧子的口太小,它努力了很久还是进展甚微。这个人以为它被卡住了,就拿剪刀把口弄大了一点。蝴蝶终于破茧而出,但是它的翅膀又干又小,躯体也是干瘪的。

  其实,从生命学上来说,蝴蝶从茧中挣脱的时候,它会分泌液体,使翅膀丰满,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它就不会飞。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我们人类。据统计,凡是剖腹产的婴儿得肺炎的概率高达80%,而自然生产的小孩却只有不到10%。这是因为,在自然生产中,小孩从母亲的身体里分娩出来的时候,受到挤压,这时候对孩子的肺,以及对身体机能的发育,都是有帮助的。而实行剖腹产,实际上就是人为地消除了这一自然过程,导致婴儿对外界的抵抗能力降低。

  所以,看似帮助了蝴蝶的好人事实上帮了倒忙,因为他的帮助让蝴蝶再也飞不起来了。对于我们人类,剖腹产有着类似的性质。

  联系到我们的现实工作来说,有时候短暂的失败,就是自然规律起作用的结果。一旦失败是成长规律的一部分,那就没有真正的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了。有人也将之称为“蝴蝶定律”。

  蝴蝶定律的本质,在于揭示了一个基本的道理,失败是我们成长的必须经历,也是成长规律的一部分。因此,成功总是通过失败,通过痛苦来体现的。而在失败的过程中也不能提前终止痛苦,甚至不能替代。

  有这么一个故事:

  故事说的是艾科卡带领克莱斯勒走出困境的一个小插曲,但却令人回味。一天,一位项目经理把辞职信交给当时的CEO艾科卡·李,表示要对自己所领导项目的失败负责。艾科卡拒绝了,他知道这位项目经理还会在汽车行业继续工作。他说:“我不希望这100万美元的学费替别的汽车公司交,把教训记下来,这是我们的财富。”

  所以说,有智慧的成功者都会懂得,能力的提高往往不是从成功的经验中来,而是从失败的教训中来。这就像蝴蝶定律所揭示的基本道理一样:一切成功与失败,都源于对规律的尊重与探索。

  曾经广为人知的王安公司,其文字处理机是计算机走向PC的关键一步。然而,王安公司却看不起PC。后来,当PC很快成长起来后,并把王安公司赖以生存的“2200型”和“文字处理机”挤出市场后,他予以了有力反击。王安公司生产出了性能可靠、速度超过IBM产品3倍的PC,王安再次赢了。可是,王安却又固执地不愿在软件上与IBM兼容。三年后,IBM个人电脑标准成为工业标准,王安公司自此陷入不振。

  有媒体也曾经报道说,王安自己多次表示:“我是公司的创始人,我要保持我对公司的完全控制权,使我的子女能有机会证明他们有没有经营公司的能力。”

  对于现代的职场和商场来说,不管是违反技术发展的规律,还是违反企业的经营管理规律,最后终将走向失败。所以我们说,天才是可能的,但天不可能改变自然规律也是真的。

  现实中,既然失败是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那为什么有人能够把失败转化为成功,而有的人却会被失败打倒呢?这是因为,前者懂得“人不可能不失败,也没有永远的成功”;后者却不懂得尊重规律,因为“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违反了规律,你赢了都会输”。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一部分 岂能把问题推给别人(1)

  不把问题推给别人,是敢于面对现实的重要表现,优秀员工都是如此。但是,实际工作中,仍有许多人习惯于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推给别人。

  当然,有的时候这些员工也会向同事请教,但更多时候是推给上司。他们往往做出一副苦恼的样子,把问题带进上司的办公室,然后低着头等待上司提出解决办法,等他们离开时,并没有带走问题,而是把问题留在了上司那里。

  负责精神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对那些容易解决的事情负责,而把那些有难度的事情推给别人,这种思维常常会导致他们工作上的失败。

  还是先看一个著名的人物是如何做的吧。美国总统杜鲁门上任后,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摆了个牌子,上面写着“Bookofstophere”,翻译成中文是“问题到此为止”。其根本意思就是说:“让自己负起责任来,不要把问题丢给别人。”

  另一个则是小人物的故事。克里·乔尼是一位火车后厢的刹车员,因为他聪明和善,常常面带微笑而受到乘客们的欢迎。一天晚上,一场暴风雪不期而至,火车晚点了。克里抱怨着,这场暴风雪使他不得不在寒冷的冬夜里加班。就在他考虑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逃掉夜间的加班时,列车长和工程师接到报告:火车发动机的汽缸盖被风吹掉了,不得不临时停车。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因为几分钟后,将有一列快车要从这条铁轨上驶来。唯一的自救办法就是红灯示警,让那列快车停下来。于是列车长赶紧跑过来命令克里拿着红灯到后面去。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一部分 岂能把问题推给别人(2)

  克里心里想,后车厢还有一名工程师和助理刹车员在那儿守着,便笑着对列车长说:“不用那么急,后面有人在守着,等我拿上外套就去了。”列车长一脸严肃地说:“一分钟也不能等,那列火车马上就要来了。”“好的!”克里微笑着说,列车长听到他的答复后又匆匆忙忙向前部的发动机房跑去了。

  可是,自以为是的克里没有立刻就走。他认为后车厢里有一位工程师和一名助理刹车员在那替他扛着这项工作,自己大可不必冒着严寒和危险,那么快跑到后车厢去。于是,他停下来喝了几口酒,驱了驱寒气,这才吹着口哨,慢悠悠地向后车厢走去。

  不幸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克里刚走到离车厢十来米的地方,才发现工程师和那位助理刹车员根本不在里面,他们已经被列车长调到前面的车厢去处理另一个问题了。情急之中他才加快速度向前跑去,但是,一切都晚了。

  瞬间,后来的那辆快速列车的车头,撞到了克里所在的这列火车上……

  后来,人们在一个谷仓中发现了克里。然而他已经疯了,在凭空臆想中叫喊着:“啊,我本应该马上就去!……”克里最终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由此可见,回避问题不仅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相反,还可能因拖延而使问题变得严重,甚至不可挽回。正如一个著名的企业家所说:“职员必须停止把问题推给别人,应该学会运用自己的意志力和责任感,着手行动以处理这些问题,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

  《有困难不上交》 第二部分 困难就是机遇

  第2章困难在哪里,机遇就在哪里

  如果真能换个角度看困难,那么困难对于优秀的职场人来说,就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这是因为,只要换过了角度,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个障碍或者困难,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它们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所以,很多在困难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在回顾自己的过去时都会动情地说,我们真得感谢“困难”。

  就像下面的这个寓言故事一样:

  一天,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整个森林。”天神听了,微笑地问:“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管我的能力再好,但是每天天亮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叫声给吵醒。神啊,祈求您,不要让鸡在天亮时叫了!”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于是,狮子跑到湖边找到大象,看到大象正在气呼呼地直跺脚。狮子问大象:“你干嘛发这么大的脾气?”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钻进我的耳朵里,我都快痒死了。”

  狮子心里暗自想着:“原来体型这么巨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毕竟鸡鸣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骚扰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他幸运多了。”

  狮子离开了大象,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况,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神并无法帮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后只要鸡叫时,就当作鸡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如此一想,对我还算是有些益处。”

  就像狮子一样,生活中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心的事,我们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在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平的,就像“狮子和大象”的故事一样,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

  果真这么想,对于我们来说,每多一次困难,就是上天在给我们免费提供了一次机遇。

  《有困难不上交》 第二部分 “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1)

  “人人都想真理站到自己这边来,就是不想自己站到真理那边去。”“最危险的瞬间往往发生在成功的瞬间。”这些话都在时刻地提醒着我们职场中人,不要力图“没有问题”,因为,最大的问题,可能恰恰是“没有问题”。

  其实,就象上文中指出的一样,困难与问题固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烦恼和痛苦,但是,其存在的过程和最终的结果,更能对我们创造和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遭遇问题、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祈求在自己成功或辉煌之后就没有问题,更不能祈求生活中没有问题!就象许多人所提倡的“方法总比问题多”一样,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辩证的。

  遭遇困难和问题,是人生的必然。它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烦恼和痛苦,但另一方面也对我们的成长、发展、创造赋予了许多积极意义。所以,对于一个身处职场中的人来说,不要力图“没有问题”。因为,最大的问题,可能恰恰是“没有问题”。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大学毕业生在一家著名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讲述了自己在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中的经历。

  这位大学生成绩很好,毕业后到一家大型企业去应聘。人事部对他的资料和面试表现十分满意,很快就被正式录入财务部工作。由于部门里只有他一个名牌大学生,大家对他很尊敬。这本来是正常的事,他却因此不知不觉产生骄傲情绪,任何时候都是一副“我很能干、没有问题”的派头。开始时财务经理好心地提醒过他,他却总是一笑而过,并不当真。

  一次,财务经理让这位大学生凭证录入原材料明细账。这本来是件极为简单的工作,1000多张凭证他两天也抄完了。但他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了,言语之间颇有微词。不久开始核对总账时,他竟惊奇地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对不上账。即使在这个时候,他也不是细致的检查自己的工作,而是开始怀疑总账有误。

  于是,他再一次自信地找到财务经理,用极其肯定的语气告诉他自己没有错,应该是总账错了。财务经理则要他再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的账目,却被他拒绝了。看到这种情形,财务经理就亲自来复核,很快就发现了他做帐时出现的一个致命错误。尽管这位大学生也感到很羞愧,但最终还是被辞退了。

  《有困难不上交》 第二部分 “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2)

  走时,财务经理与他谈了一次心:“小伙子,你很聪明,但不能聪明得过了头。你很傲气,这可以理解。但工作需要的不是傲气,而是脚踏实地。别小看一个数字的错误,公司可能由此遭受巨大的损失,这个责任由谁来负?我的年龄足可以做你的父亲,本来我可以原谅你,但是我想如果不让你遭受一点挫折,你就很难吸取教训。希望你从此不要盲目地说‘没有问题’,凡事多想想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好或不够!”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尤其是在这个越来越讲究职业操守的时代,以这种“没有问题”来敷衍工作的人,只会越来越不受到欢迎。而事实上,许多无法挽回的失败,正是由于某些人“没有问题”造成的。

  众所周知,巨人集团曾经是中国极为引人注目的高科技企业,依靠开发电脑软件,巨人曾经创造出了年利润以500%的速度增长的奇迹,“巨人”一下子成为珠海高科技产业的样板。其创始人史玉柱也一度光环不断,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他自己也宣称“巨人要成为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巨人的决策层开始走上了盲目扩张之路。如当时全国正值房地产热,巨人决定抓住这一时机,进行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一加再加,最后要拿出12亿元,兴建巨人大厦,计划盖成全国最高的大楼。正是这次思维的不断膨胀,同时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巨人公司的资金陷入了困境,到1996年不得不宣告破产。

  这真正地印证了本节开头所说的“最危险的瞬间往往发生在成功的瞬间。”

  我们在工作的实践中,每个大的失败,其前面也往往会有一个几乎同样大小的成功。而无数的事实也不断地证明:成功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并因此种下了危机的种子。

  日本八佰伴公司的负责人和田一夫,在半个世纪中将一家乡下蔬菜店,建设成为在世界各地拥有400家百货店和超市、年销售额突破5000亿日元的国际流通集团,旗下多家公司的股票在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马来西亚上市,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被称为“世界的和田”。就是这样的一位人物也同样经受过令人彻骨的失败经历。

  1990年,和田一夫将八佰伴集团总部移到中国香港,后又移到上海。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和田一夫也开始盲目地骄傲和自信起来,不断地盲目扩张。随之而来的就是危机的悄然到来。1997年,八佰伴集团的核心公司——日本八佰伴公司——出现经营危机,负债1600亿日元,公司不得不宣布破产。和田一夫也因此一贫如洗,不得不租屋而居。

  后来,年过70的和田一夫设立了一家经营顾问公司,他谈得最深的一个教训就是:“我在经营企业最困难时,往往会做各种各样的努力去克服困难,但在事业成功时却会骄傲自满,造成判断失误。因此看来,事业取得最大成功时风险也最大:失败是人生财富,成功是最大危机。”

  现实中,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过于盲目自信而栽了跟头的人更是比比皆是。这些人也都无一例外地认为——“没有问题!”所以,才有思想家说出了“人人都想真理站到自己这边来,就是不想自己站到真理那边去。”

  《有困难不上交》 第二部分 经过炼狱,才能走向天堂

  “只有来自底层的人,才能把信念传到精神的顶峰。只有经过炼狱才能打通走向天堂的道路。”这是罗曼·罗兰的一句名言。

  天堂象征着美好,而炼狱则意味着磨难。将其放之于现代的职场中,有人如此总结:一个人内在的潜能,在逆境中才会得到最大的激发;一个人向上的能力,往往也在与各种侮辱、痛苦的搏斗的过程中壮大的。

  的确如此。有过类似经历的成功者也大有人在。

  物理学家巴克拉就是其中的一个。在上中学时,巴克拉就对科学实验感兴趣。通过别人的介绍,他被允许到一个实验室观察和研究,工作人员都很喜欢他。曾经有一个暑假,他几乎天天都在那里度过。他暗自下定决心,将来要当个出色的物理学家或化学家。

  然而,就在暑假结束的前一天,巴克拉遇到投资该实验室的工厂老板的长孙。这家伙不但不让他到这里来,还给了他重重的一记耳光。最令人气愤的是,那些平时对他很好的工作人员,也都换了一副面孔,不但不替他主持公道,居然还要求巴克拉的父亲去向老板的孙子道歉!

  巴克拉为此气得生了一场大病。父母安慰他:“人家仗势欺人确实不对,但你不要因此而丧失了信心。你有超人的理化才能,世界那么大,相信你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出成绩来!”父母的话给了巴克拉极大的激励。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做出巨大的成就来洗刷这一奇耻大辱。

  很快,巴克拉25岁时便出任英国科学院教授。没有想到的是,当年侮辱过他的那位工厂主的孙子,竟然成了他的学生。巴克拉并没有和他计较,但对方却心存羞愧,只听了一堂课,就转学走了。

  28岁时,巴克拉发现了每种元素都发射一种X射线的特征光谱。为此,他获得了19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巴克拉的成功,证实了一个很朴素的道理:生气不如争气。

  巴克拉的成功,还证明了一个成功学的道理:“每个障碍都激发坚定的决心,盯住恒星的人不会改变主意。”

  事实上,许多成功者在没有成功前,也都遭遇到歧视、侮辱和不公对待。即使自己是多么伤心、多么愤怒,他们也都明白最好的做法就是自强自立,以实际行动来证实自己不可轻视。

  所以说,如其害怕困难,不如将之视为我们成功路的一点磨难,那么,我们所遭遇的问题和困难,就会成为真正地转化为我们成长的契机。

  《有困难不上交》 第二部分 把问题转化成机遇

  前文已经指出了:困难往往被看成阻碍任务完成的最大绊脚石,人们总是想方设法逃避它。但那些优秀的员工却有不同的答案:问题和困难意味着机遇。这是所有优秀员工的最基本的观念。

  既然问题和困难是一个很好的成长契机,那么在工作中,每当优秀的员工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他们总会这样想:“这里面藏有什么样的机会呢?”

  对于优秀员工来说,无论所面对的问题难度有多大,他们所做的,首先是坦然地接受“问题和困难”,然后对这个问题作出冷静、清晰的分析,并施以积极行动,让隐藏在问题和困难背后的机会浮出水面。正因为这样,每当问题到来时,那些有志于成功的人们总会说:“感谢上帝!又有巨大的机遇等着我去发现了。”

  卡耐尔·桑达斯是肯德基炸鸡的创始人。随着6岁时父亲的去世,卡耐尔曲折的一生开始了。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补贴家庭支出,他开始当起农民,进行田间劳动。卡耐尔性子暴烈,是个不实现自己的愿望绝不罢休的人。这种固执的性格,总成为他与别人争吵的原因,他为此不得不多次变换工作。

  一开始,他经营一家汽车加油站,但不久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加油站倒闭了。第二年,他又重新开张了一家带有餐馆的汽车加油站,因为服务周到且饭菜可口,生意十分兴隆,但是,一场无情的大火却把他的餐馆烧了个精光。他最终还是振奋精神,建立了一个比以前规模更大的餐馆。餐馆生意再次兴隆起来,可是,厄运又找上了门。

  由于加油站前的那条道路变成背街背巷的道路,顾客剧减。65岁时,卡耐尔不得不放弃了餐馆。然而,卡耐尔并未死心。他想到手边还保留着极为珍贵的一份专利——制作炸鸡的秘方。于是,他决定卖掉它。

  为了卖掉这份秘方,他开始走访美国国内的快餐馆。他教授给各家餐馆制作炸鸡的秘诀——调味酱。每售出一份炸鸡他将获得5美分的回扣。5年之后,出售这种炸鸡的餐馆遍及美国及加拿大,共计400家。而此时的卡耐尔已经70多岁了。

  到本世纪初,肯德基炸鸡的连锁店在美国本土和海外的总数已有近万家。这就是对“困难和机遇”最好的诠释了。

  所以说,只要我们时时刻刻不忘记逆境思维,那么,即使暂时陷入了深渊,我们也不会感到惊慌失措。

  J·K·罗琳本是一个命运不济的人,但她却最终完成了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

  大学毕业后,罗琳在伦敦漂泊,靠打零工糊口。一次,她去曼彻斯特寻找大学时的男友,却未能找到,只好乘车返回伦敦。在火车上她闷闷不乐,当她看着窗外那可怜的黑白花奶牛时,她想到有一列火车载着一个男孩去巫师寄宿学校的情景。于是一个灵感一闪:一个小男孩在得到魔法学校邀请前,并不知道自己就是个巫师。

  由于没有带纸笔,她只好闭上眼睛,把浮现在脑海中的每个想法和细节都记住。回到家,她再把在火车上所想到的写在一个廉价的小本子上。很快,这样的小本子就装满了一鞋盒。于是,她决定要写书。

  后来,罗琳与葡萄牙的一名记者结了婚。但很不幸,最终丈夫抛弃了她,她带着出生仅4个月的女儿去了爱丁堡。在妹妹的帮助下,靠政府的租房补贴租赁了公寓的一间卧室,她便在厨房的桌上完成了第一部作品的手稿。随后,罗琳就利用她妹夫公司的一个咖啡厅继续她的创作。每当女儿熟睡的时候,就是罗琳专心创作的时候。

  1997年6月26日,罗琳的第一部作品终于出版了,一问世就引起了轰动。这就是畅销书科幻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紧随其后的1998年、1999年、2000年和2003年,这个系列小说的后四部陆续推出,最终在全世界迅速形成了一股“哈利·波特”热潮。

  如今,罗琳的作品已被译成60多种语言,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销2亿多册。

  有过类似经历,能把问题当作机遇的成功者远不止于此。而事实上,即使身陷问题深渊,只要我们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利用逆向思维,就会发现:将自己逼入绝境的困难和挫折,正是开掘无限潜能的绝佳机会。所以,从问题中发现并把握住机遇,就能变不利局面为有利局面。

  《有困难不上交》 第二部分 风险和机会就在转瞬间

  风险和机会就在转瞬之间,有风险的地方才会有机会存在,风险越大机会就越大。实践表明,在任何事业中,把所有风险都消除掉的话,自然也把所有潜在的机会都丢掉了。

  所以,为了自己的成长和成功,我们必须明白,就象困难中孕育着机遇一样,风险中同样孕育着机会,敢于正视风险、敢于冒险,那无疑就更容易抓住成功的机会。

  日本的大都不动产公司创始人渡边正雄曾是一个小商人,他发现不动产业是个有前途的行业,想去经营。可是,他一没资金,二没经验,于是他决定去大藏不动产公司去工作,以便学习经验为自己创业打下基础。但是大藏公司不愿接受他,无奈之下,他自愿提出在大藏公司免薪打工一年。

  渡边免薪打工之举,看起来好像不算什么,但对于十分贫穷的渡边来说,却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就是在这一年中,渡边拼命工作,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和经验。正当大藏公司准备高薪聘用他时,他却离开了。不久,他千方百计筹得了一些资金,开始从事经营房地产生意。

  创业之初,有人向渡边推荐土地,那是一块有几百万平方米、价格便宜的土地,当时人迹罕至,没有道路,没有公共设施,但这块土地却与日本皇家御用地邻近,能让人感觉好像与帝王生活在同一环境里,能提高个人的身份,满足人们的虚荣心。

  在这之前,这块地向所有的地产公司推销过,没人愿意买。渡边倾力筹借资金,先付部分押金果断地把地买了下来。同行们都嘲笑他是傻瓜,亲戚朋友也为他的冒险担心。渡边毫不介意,而是紧紧地抓住这个机会不放。

  随着战后的日本经济不断恢复发展,人们的收入增加了,大家逐步对城市的噪音和污染感到厌恶,对大自然满怀憧憬。渡边买下的那块山地正好充满了泥土的气息和宁静的景色,加上渡边乘势在报刊上大肆宣传那里的优美环境,招引一些富裕阶层前往订购别墅和果园,而一些经营耕作的庄稼人,也看到那里有民房出租和有耕地租用,大部分前来定居和从事种植蔬菜果树。

  过了一年左右,渡边就把这块几百万平方米的山地卖掉了八成,他一下子就赚到了50亿日元。他利用赚来的钱投资修建道路、整地,并将剩下的二成土地盖成一栋栋别墅。又经过了3年时间,渡边的那块山地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别墅城市,渡边所赚的钱也达到了数百亿日元之多。看似有着巨大风险的一块山地让渡边成功了。

  后来,渡边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我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我敢于冒险。我在选择一个投资项目时,如果别人都说可行,这就不是机会——别人都能看见的机会不是机会。我每次选择的都是别人说不行的项目,只有别人还没有发现而你却发现的机会才是黄金机会。尽管这样做冒险,但不冒险就没有赢,只要有50%的希望就值得冒险。”

  所以,我们才说,在现代公司里,一个人的才华和能力,只有通过冒险,通过克服一道道难关才能锻炼和展现出来。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没有危机感的人、不愿参与竞争和拼搏的人,平庸和失败将是他唯一能得到的。

  《有困难不上交》 第二部分 莫让平凡变平庸

  第3章只交结果,不交“困难”

  平凡的人安于平凡的生活,却在做着不平凡的努力。而平庸的人不安于平凡,却因为放弃努力,不得不过平凡的生活。

  平庸是一个老迈的词汇,这个世界上不该存在平庸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是如此幸运:时刻都有超越平庸的时间与机会。所以,现代职场人就要“超越平庸,选择完美”。这是一句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格言。

  一个以消极心态面对平凡的人,将是一个真正的平庸者,永远是这个世界的看客,最终一无所有。也有无数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马虎虎的习惯,以及对手头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终致一生处于社会底层,不能出人头地。

  评价一个人是平凡还是平庸有两个出发点,一个是社会认知,一个是个人认知。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平凡与平庸的差别在于是否对社会做出了贡献。在社会这个大机器上,你可以做一颗小螺丝、一块小钢板或者一个仪表盘,只要你是有用的,为社会的发展尽了微薄之力,那在社会看来你就是有价值的。虽然你不是其中的关键零件,不是英雄,但是,少了你,是不行的。平庸的人,他的存在与机器运转无关,他自成一体,自己转自己的。他的所作所为,对社会而言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贡献。

  一个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如果埋下头去做一个平凡的人,努力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就能迎来明天的成就。所以,管理大师们常说,使一个人平庸的原因只会是他的心态。

  这就像在一场田径比赛中,没有人认为最后一名是平庸的,因为他在奔跑,他的血液沸腾着,他的目光是灼热的。我们也几乎很少看到比赛中的最后一名满脸羞愧,因为他以同样的尊严与热情跑过了终点。

  与之相对的,则是连上场跑一跑的勇气都没有的人,一个以消极心态面对平凡的人。这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平庸者,其悲哀就是他将永远是这个世界的看客,最终一无所有。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终生都奔跑在从现实赶往梦想的路上,他们可能皓首穷经终未得志,但奔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伟大。所以说生命的魅力就是在这奔跑之中,享受了生命,就是享受平凡。

  其实,平凡和卓越只有一线之隔。在平凡中日复一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为平凡;而在平凡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即为卓越。所以,没有人注定平凡,也没有人生而卓越,不同的只是面对生活的态度。积极使人平凡变卓越,消极让人卓越变平庸。

  如果将一个人比喻为一台发动机的话,那么智商、天赋及知识只是这台发动机的额定功率。而输出功率有多大,却取决于这个人的热忱、投入度和行动力。

  虽然平凡的人不一定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对他自己而言,能在生命过程中把自己点燃,即使自己是根小火柴,只能发出微微星火也就足够了;而平庸的人也许是一大捆火药,但他没有找到自己的引线,在忙忙碌碌中消沉下去,最终也只能变成一堆哑火药。

  所以,现代的职场人都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一名杰出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平庸的工匠,应该永远带着热情和信心去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从平凡走向卓越。

  《有困难不上交》 第二部分 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决定一切,人生需要一个良好的态度,它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也可以破坏人的一生。

  “态度决定一切!”这是美国已故大演说家、“成功学家鼻祖”罗曼·文森特·皮尔的一句名言。如今,它在所有职场人的心目中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工作是一个人需要付出努力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而工作态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当我们在餐厅里吃饭时,服务员的态度很重要;当我们享受生活时,追求、热爱生活的态度很重要;当我们困窘时,保持希望的态度终将会带我走向黎明;当我们成功时,保持永不骄傲的态度很重要;当我们失败时,保持永不被打败、对成功有希望的态度很重要,等等。

  知名艺人刘若英在回答一个记者“为什么表演得如此出色,有什么秘诀”时,回答道:“做每一件事情的态度良好,可以当做是人生最后一次做这件事来对待,你一定会成功。”

  有这样一个能给人启示的小故事:

  1872年,有一个医科大学毕业的应届生,他在为自己的将来烦恼:像自己这样学医学的人一年有好几千,面对残酷的择业竞争,我该怎么办?

  要争取到一个好的医院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难上加难。这个年轻人没有如愿地被当时著名的医院录用,他到了一家效益不怎么好的医院。可这些并没有阻止他成为一位著名的医生,并使他创立了世界驰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

  他就是威廉·奥斯拉。他在被牛津大学聘为医学教授时说:“其实我很平凡,但我总是脚踏实地在干。从做一个小医生开始,我就把医学当成了我毕生的事业。”

  生活中,人的缺陷往往决定于自己的态度。就像对于两个生活态度完全相反的残疾人,他们的人生就会大有不同。或许一个经历了几十年奋斗后终成千万富翁,也许另一个只能平庸的活着。

  所以,都是上帝创造的生命,态度却决定了不同的人生。特别是对于现代职场人而言,影响自己一生的根本性因素就是我们对工作的态度。

  当然,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你有努力工作的心态,每个公司都会为那些平凡而努力的人提供机会的。如今,所有追求高效的企业或组织,都会有一种竞争机制,不会让那些碌碌无为的庸人长期厮混于此。

  有人说,如果你要了解一个人,那么首先要看看他的朋友是什么样的。这话的确是有道理的。可以这样说,要看一个人能否达成自己成功的心愿,只要看他工作时候的精神和态度就可以了。

  《有困难不上交》 第二部分 借口是失败的温床

  富兰克林说:“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其引申意义就是,今日事应该今日毕,否则可能无法做大事,也不太可能成功。可是,将今天该做的事拖延到明天,而即使到了明天也无法做好的人,却占了大约一半以上。

  一个人对待学习生活、工作的态度是决定他能否做好事情的关键。首先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这是最重要的!所以应该常抱着“必须把握今日去做完它,一点也不可懒惰”的想法去努力才行。然而,现实环境中有很多人在工作中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为遇到的问题开脱,并且养成了习惯。这是很危险的。

  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能听到这样的一些借口:上班晚了,会有“路上堵车”、“手表停了”的借口;生意赔了,会有“对手太精明了”的借口。这些人从不在自己的身上去找原因,也不去立刻设法杜绝问题的再次发生。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养成一个习惯:不去做现在可以做的事情,却下决心要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去做。久而久之,这些人便心安理得地不去马上采取行动,同时还安慰自己,说自己并没有真正放弃决心要做的事情。职场中这样做的人,都是一些缺乏毅力的人,最终都将一事无成。

  如果你现在担心将来的境况,担心将来能够做什么工作,不清楚自己将往什么地方走,那么,你不妨记住:我体现勇气的机会来了,现在重要的是走出第一步。

  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

  安东尼是一个部门主管,每天醒来就一头扎进工作堆里,忙得焦头烂额,寝食不安,整个人都快要崩溃了。于是,安东尼去请教一位成功的公司经理。

  来到这位公司经理的办公室时,安东尼看见他正在接听一个电话。听得出来,和他通话的是他的一个下属,而这位经理很快就给对方作出了工作指示。刚放下电话,他又迅速签署了一份秘书送进来的文件。接着又是电话询问,又是下属请示,公司经理都马上给予了答复。

  半个小时过去了,终于再也没有他人“打扰”,这位公司经理于是转过头来问安东尼有何贵干。安东尼站起身来说:“本来我是想请教您,身为一个全球知名公司的部门经理,您是如何处理好那么多的工作的,但现在不用了,您已经通过您的行动给了我一个明确的答案。我明白自己的毛病出在哪儿了,您是现在就把经手的问题解决掉,而我却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先接下来,等一会儿再说。结果您的办公桌上空空如也,而我办公桌上的文件却堆积如山。”

  实践表明,拖延时间的心理,只会使我们在“现在”这个时段更加懦弱,并期待于幻想。也就是说,我们总是希望情况会有所好转,但却始终无法成功。如果利用“现在”做一些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或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我们就永远不会厌倦工作和生活。

  不为拖延找借口,我们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开始”,即使心存恐惧也要这么做。不要认为整个工作的程序马上都能够全部设计出来,因为每一步工作都是最伟大工作的开始。

  歌德说:“把握住现在的瞬间,从现在开始做起。只有勇敢的人身上才会赋有天才、能力和魅力。因此,只要做下去就好,在做的历程当中,你的心态就会越来越成熟。只要能够有了开始,那么,不久之后你的工作就会顺利完成了。”

  喜欢拖延时间,就意味着虚度光阴、无所事事,而无所事事就会使我们感到厌倦无聊。看看那些取得过最佳成绩的人,他们都是没有时间议论别人的,也没有时间闲着,他们总是忙于自己的实际工作。

  总而言之,一个人、一个团队能否在自己的事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秘诀就在于从现在开始,不要把事务拖延到一起去集中处理,而是行动起来,立刻去做好正在经手的每一件事情。

  《有困难不上交》 第二部分 成功是结果而不是意图

  更为重要的是,结果和成功之间也有着相应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成功都是小成就相加的结果。

  这是因为,人在一年中,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天天地改变和进步,持续稳定地储备每一天的成就,十年下来,就有可能创造出当初连自己想都想不到的成就。

  成功指的是结果而不是意图,是行动而不是幻想。当然,成功的乐趣始于梦想,以及一种改善生活本身的欲望。对于许多成功者而言,他们的梦想起初只是一种模糊的渴望,慢慢地梦想凝聚成推动他们上进的力量,更充实成为具体的目标。许多人由于混淆了这一点,而使得梦想并不能成为真正的目标,也就谈不上实现了。

  曾经有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后来,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于是,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这说明每个人都希望用自己的能力来证明自身价值。只有遭受过连番挫折的人,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结果进行的。没有结果,过程就变得虚无缥缈,无所依靠,从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举世闻名的国际巨星史泰龙,在尚未成名之前,其实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小子。很多人只看到史泰龙最终的成果,却不知道他们在成功前,曾经经历过多少次的失败。但是史泰龙没有放弃,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好莱坞的明星。于是,史泰龙就去拜访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把自己的电影剧本给他们看,并告诉他们自己要演戏中的男主角。

  那时,好莱坞总共有大约500家大大小小的电影公司,史泰龙逐一去拜访过,但是没有一家电影公司愿意录用他,他总共经历了1855次严酷的拒绝和冷嘲热讽。

  最后,总算有一家电影公司的经理被史泰龙的精神感动,愿意采用他的剧本进行尝试,并聘请他担任自己剧本中的男主角,这部片子就是《洛基》!史泰龙一炮打响。也正是从此开始,他演的每一部片子都十分卖座,奠定了他国际巨星的地位。

  很明显,在“好莱坞明星”这样一个结果面前,史泰龙不是想要,而是一定要,即便经历了1855次失败,也最终力求成功。与之相比,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正是由于没有成功的决心,仅仅经历了一两次挫败,就灰心丧气了。

  冲天的金字塔也是由一块块石头累积起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大成就都是小成就累积起来的。还是前面的那句话,十年的成功,来自于每一年的成功;每一年的成功,来自于每个月的成功;每个月的成功,来自于每一天的成功!

  所以,假如我们每天多一点点的努力与付出,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可十年下来,那股势力就绝不可小看了。果真如此,那么你的成功将会是一般人难以预测的。别做可有可无的人对于一个处身于现代职场中的人来说,成为企业或组织中不可替代的一员,是每个有志于实现自我成长或成功人的共同心愿。所以,我们不妨问一问自己:是否解决了一个或几个棘手的问题,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否做了几件业绩突出的事情,让你的领导和其他人十分欣赏?也就是说,你给没给上级所需要的“结果”。假如你还没有,又不愿补课,那你就会成为企业或组织中可有可无的人,直到你被淘汰的那一天。

  《有困难不上交》 第二部分 别让自己成为“可有可无”的人

  就像我们在前文中所说,积极和热情是克服困难的前提。但是,现代职场中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将其有效地融入到团队之中。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在团队中主动贡献,总是让团队为了他必须特别费心协调,就算他能力再好,也会变成团队进步的阻力。

  就像在现实场景中,同样一份工作,由不同的人来干,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的人很有活力,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创造出许多辉煌的业绩,这使得企业管理层对他刮目相看。而另一些人,做事懒散,对工作冷漠处之,既难以取得上级的认可,自己的潜在能力也无所发挥。

  显然,职场中的你如果不关心工作,上级自然对你也会丧失信心,进而让你成为企业里可有可无的人,这时你也就等于取消了自己继续从事这份职业的资格了。

  有这样一段对话:

  一位做计算机的工程师在公司人事缩减时被裁,他难过极了。“我又没犯什么错,”他沮丧地问同事,“经理为什么把我裁掉?”

  “大概是你哪里做得不够好。”同事A说,“还记得上次他要你指导业务部门使用计算机,你坐在那里没事做时刚好被他逮到?”

  “什么,我没事做?那时大家刚好都没有问题,我才自己上网的。我不是照样在一旁待命,有人发问我不也是马上就去?”他反驳。

  “就是啊!”同事B附和,“经理留下来的另一个工程师,那天帮另一个部门的人修计算机,修到整台计算机坏掉,经理没裁他,竟然是裁你,真说不过去!”

  “你有冒犯过谁吗?也许是别的部门的人说了你什么坏话。”同事A又问。

  “会不会是上次那个无理的主管不满意你的态度,记得吗?”同事B说,“他不会用计算机还自作聪明,后来把自己计算机弄坏了,还将责任推到你身上。”

  “但那次经理为我说话,他明白当时是主管的错。”工程师回答。

  他们徒劳无功地讨论了一个多小时,同事A终于说:“哎,不服气你去问他嘛。”

  “可是,”他犹豫了起来,“这样好吗?没看有人这样做过……”

  “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去自取其辱,”同事B附和,“裁员还会有什么理由?何必挑明了让大家尴尬?”

  “但是问清楚了,真有错,下次可以做得更好不是吗?”同事A说。

  同事A的话让这位工程师回家想了好多天,一直耐不住心里的不满和疑惑,终于决定亲自找经理谈一谈。

  “我只是想了解一下这次裁员的原因。我知道这次为了精简公司编制,总得有人给裁掉,但我很难把裁员的原因和我的表现联想在一起。”他将在心里排练好久的话一口气全讲了出来,“如果真的是我的表现不好,请经理指点,我希望有改进的机会,至少在下一份工作上我不会再犯一样的错误。”

  经理听完他的话,愣了一下,竟露出赞许的眼神:“如果你在过去的工作中都这么主动积极,今天裁的人肯定不会是你。”

  这回换工程师愣住了,不知所措地看着经理。

  “你的工作能力很好,所有工程师里你的专业知识算是数一数二的,也没犯过什么重大过失,唯一的缺点就是主观意识太重,缺乏合作精神。如果团队中某人不懂得主动贡献,团队总是为了他必须特别费心协调,就算那个人能力再好,也会变成团队进步的阻力。”经理反问他:“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办?”

  “但是我并不是难以沟通的人啊!”工程师反驳。“没错。但如果你将自己的态度和同事相比,以10分为满分,在积极热心这方面,你会给自己几分?”经理问。

  “我明白了。”工程师说。原来自己是个“可有可无”的员工。

  “你有专业能力为基础,如果你积极热心,懂得借着合作来运用团队的力量,你的贡献和成就应该会更大。”接下来的半小时,工程师虚心聆听经理给他的建议。他非常庆幸自己没有假设某个被裁员的原因,躲起来怨天尤人,也很高兴因为不耻下问,明白了自己的缺点在哪里。

  不仅如此,经理很高兴看到他如此上进的一面,几天后亲自打电话介绍他另一个职位,比原来的工作还好。

  如果这位工程师在被裁员后躲起来怨天尤人,就不可能通过经理的协助看到自己的缺点。好在他学会了合作的第一前题:主动关心别人的需求。而当别人感到被关心时也会付出相对的善意,分享自己的资源,就像这位工程师的经理愿意介绍他到另一个更好的职位一样。这就是合作最大的益处。

  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忘了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合作关系。一个人可以聪明绝顶、能力过人,但若不懂得以积极热心来培养和谐的合作关系,不论多成功都得付出事倍功半的努力。

  而在现实职场中,不积极热心的人在团体中只会做好被吩咐的工作,愿意付出的人就算能力有限,却能带动团体,集结众人的力量,使工作加倍顺利地进行。

  所以,有志于职场成功的人,必须牢记:千万别让自己成为企业里“可有可无”的人!

  《有困难不上交》 第二部分 想办法才会有办法

  “实在是没办法!”“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样的话,你是否熟悉?是否你的身边就经常有这样的声音?

  如果你向别人提出某种要求时,得到这样的回答,你是不是会觉得很失望?而当你的上级给你下达某个任务,或者你的同事、顾客向你提出某个要求时,你是否也会这样回答?当你这样回答时,你是否能够同样体验别人对你的失望?

  一句“没办法”,我们似乎为自己找到了不做的理由。但也正是一句“没办法”,浇灭了很多创造之花,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是真的没办法吗?还是我们根本没有好好动脑筋想办法?

  生命的科学认为,人的智力提高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只要你能够战胜对艰难的畏惧,并下决心去努力,你就能越来越多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越来越智力超群!

  无数的实践表明,要想做“困难”的终结者,面对压力和困难,就要主动想办法,想办法是有办法的前提。如果让脑袋放假,即使我们是天才,遇到问题时也会一筹莫展。

  几年前,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沸腾。大家不仅为中国的国力得到承认而高兴,而且,也为北京得到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的机会而自豪。但是,在1984年以前,奥运会并不是个个国家都想争取的香饽饽,相反,敢于申办奥运会的国家没有几个。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举办奥运会是赔钱的。

  到了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是一个转折。这次奥运会,美国政府不但没有掏一分一文,反而盈利2亿多美元,创下了一个奇迹。而创造这一奇迹的人,名叫尤伯罗斯,是一个商人。

  开始时,尤伯罗斯并不愿意接受这项任务,经不住再三相邀,他最终才答应。尤伯罗斯将整个奥运活动与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做了通盘的考虑,终于想出了很多点子让奥运会赚钱。其中最绝的点子是将奥运会实况电视转播权进行拍卖,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最初,工作人员提出的最高拍卖价是1.52亿美元,这在当时已是个天文数字了,但立即遭到了尤伯罗斯的否定,他说:“这个数字太保守了!”

  他敏感地觉察到了人们对运动会的兴趣正在不断高涨,奥运会已经是全球关注的热点。电视台利用节目转播,已经赚了不少钱。假如采取直播权拍卖的方式,势必引起各大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价钱会不断抬高。果然不出所料,结果单电视转播权一项就为他筹集了2亿多美元资金。

  又例如,以往的奥运会万里长跑接力,都是由有名的人士担任,但尤伯罗斯一改这种做法,表示谁都可以跑,只要身体够棒,另外出钱就可以,每1公里按3000美元收费。这真是一个破天荒的想法,会有人花钱买罪受吗?

  没想到,消息一公布,报名的人竟然蜂拥而至。1.5万公里的路,收费收了4500万美元!

  这次奥运会给尤伯罗斯带来了空前的声誉。回首成功,他感到非常自豪:有想法就有突破点。假如畏难,怎么能够创造出这样辉煌的业绩呢?

  法国数学家、哲学家彭加勒曾经说过:“出人不意的灵感,只是经过了一些日子,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后才产生。没有它们,机器不会开动,也不会产生出任何东西来。”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嘲讽那些以为可以不经艰苦思索就能获得灵感的人:“诗人马特尔坐在地窖里面对着六千瓶香槟酒,可就是产生不出诗的灵感来。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会光顾他。”

  而我们平时也最喜欢讲一句话:“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其实,这往往是在特定时期、特定人物的状况。真要有好的点子和想法,就应当付出更多的努力。

  所以,为了做一个“困难”的终结者,就让我们开动自己的脑筋想办法吧,别让我们的智力机器生锈!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三部分 克服困难的办法就是找办法

  第4章“困难”虽多,方法更多

  工作不在于你怎么做,起决定作用的是你怎么想。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维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即思维决定行动。一个善于和勤于思考的人,总是能找到完成工作和克服困难的最好办法。这样的人,必将成为团队或企业的中坚力量。

  有一次,一个教授带学生去工厂参观学习,在一个制造齿轮的车间里,有一台机床加工出来的齿轮轮齿表面总有不正常的划痕。但是,加工齿轮的轮齿的机床很复杂,原因又在哪里呢?

  教授对这种机床的传动机理比较清楚。他想了想,并对传动中每一个环节都加以分析,很快就找出了问题,认为是将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安装反了。把机床这部分打开一看,果然如此。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教授不仅熟练地掌握了这种机床机理的知识,而且能够把它应用于实际,准确地找出了这台机床加工出来的齿轮的轮齿有划痕的原因。这就是寻找方法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克服困难的办法就是找办法,而且,只要去找,就一定有办法。”罗斯福8岁的时候,长着一副暴露在外而又参差不齐的丑牙,谁见了都觉得好笑,所以他总是畏首畏脚,个性内向,不善交际。

  当他在课堂上被老师提问的时候,总是站在那里两腿直打哆嗦,牙齿颤动着说出一些含混不清的答案,几乎没有人能听懂。当老师让他坐下时,他才如释重负。

  尽管如此,罗斯福从来没有把自己看成一个可怜虫,从未自暴自弃,从不以自己的这些缺陷来作借口使自己疏懒下去,也从未觉得自己不可救药,而恰恰是缺陷激励着他去奋斗。

  于是,针对自己的缺陷——他努力加以改正,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改变,他就极力加以利用。在演说中,他学会巧妙地利用他的沙声、利用他那暴露在外的牙齿,这些本来足以使演说一败涂地的缺陷,后来竟都变成了使他获得巨大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善于动脑子分析问题并能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金钱买不到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各种问题的困扰。所以,老板们迫切需要那种能及时化解问题的人才。

  一家建筑公司在为一栋新楼安装电线。在一处地方,他们要把电线穿过一根10米长、但直径只有3厘米的管道,而且管道是砌在砖石里,并且弯了四个弯。他们开始感到束手无策,显然,用常规方法很难完成任务。

  后来,一位爱动脑筋的装修工想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主意:他到市场上买来两只白老鼠,一公一母。然后,他把一根线绑在公鼠身上,并把它放在管子的一端。另一名工作人员则把那只母鼠放到管子的另一端,并轻轻地捏它,让它发出吱吱的叫声。公鼠听到母老鼠的叫声,便沿着管子跑去找它。它沿着管子跑,身后的那根线也被拖着跑。就这样,穿电线的难题顺利得到解决。这位爱动脑筋的装修工,也因为善于解决问题而得到老板的嘉奖。

  在现实的职场上,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职员,你就一定要尽力使自己具有创新思维的特征并避免被灰尘蒙蔽。所以,在对待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时,就要尽一切可能寻找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法。

  美国有一位叫鲁托的制瓶工人,有一天他与女友约会时,发现她穿的裙子十分优美。于是,鲁托从她的裙子发现了一个机遇,裙子膝盖上部分较窄,腰部显得有吸引力。鲁托想,把玻璃瓶设计成女友的裙子那样,一定会大受欢迎的。因为而现有的瓶子设计不太美观,也容易滑落。

  于是鲁托每天观察玻璃瓶的外观,并思考改进的办法。经过他的反复试验和改进,最后制造出这样一种瓶子:握上瓶颈时,没有滑落的感觉;瓶内所装的液体,看起来比实际的份量多,而且外观别致优美。

  鲁托所设计的玻璃瓶被可口可乐公司看中了,最后以600万美元买下鲁托这项设计的专利。鲁托这位穷工人因善于发现机遇,很快成为百万富翁。而可口可乐公司自从1923年买下这项专利后,至今仍在使用这种玻璃瓶。

  天无绝人之路,无路可走的人总是那些不下工夫找办法的人。在每个人的工作中,都会碰到一些被人视为畏途的困难和障碍,成功者都会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妥善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坚强地面对问题和困难,积极地寻找办法,努力地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三部分 世事洞明皆学问(1)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原本有许多美妙的东西,只是我们的心灵太匆忙,太浮躁了。没有好好地去品味,去把握它。

  有一个恶行重大的囚犯,一人关在独居房中,整天看不到其他人,也无法和任何人说话,三餐都是由墙上的小洞送进来的。

  有一天,一只小蚂蚁爬进他的牢房。他看着蚂蚁四处爬动,因为穷极无聊,就把它放在手掌上把玩,喂它一两粒米饭,晚上则把它关在自己的茶杯里。这时,他突然发现自己活了这么多年,从来不懂得欣赏蚂蚁的可爱,不觉怅然若失。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当中一定有许多我们未曾发现的奇迹,它们应该说就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里,一如冷冬里的阳光,因天气的寒冷而被我们忽略了它的暖意。

  请看一个故事:

  某大公司招聘职业经理人,应征者云集,其中不乏高学历、工作经验丰富的人。但为了避免请托之累,最后,老板决定由亲自面试改为委请总经理进行最后的6名应征者。可是当面试开始时,主考官总经理却发现考场上多出了一个人,就问道:“有不是参加面试的人吗?”

  坐在最后面的一个男子站起来说:“先生,我在第一轮被淘汰了,但我想参加一下面试。”所有的人都笑了,就连站在门口为客人倒茶水的老头也忍俊不禁。

  总经理不以为然的问:“你连考试第一关都过不了,又有什么必要参加这次面试呢?”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三部分 世事洞明皆学问(2)

  这个男子说:“因为我掌握了别人没有的财富,我本人就是一大财富。”大家又一次哈哈大笑了,认为该男子或许是头脑有毛病,或许是狂妄自大。这位男子继续说:“我虽然学历不算太高,也没担任过重要职务,可是我却有着10年的工作经验,曾在12家公司任过职……”

  总经理插话:“虽然你的学历和职称都不高,但是工作10年倒是不错。不过你换了12家公司,这可不是一种令人欣赏的行为。”

  “先生,我没有主动要换工作,是那12家公司先后倒闭了。”男子回应说。

  在场的人又是一阵大笑。一个考生说:“你真是一个地道的失败者!”

  男子笑了笑:“不,这不是我的失败,而是那些公司的失败。这些失败积累成我自己的财富。”男子继续说:“我很了解那十二家公司,我与同事努力想挽救,虽然没有成功,但我知道错误与失败的每一个细节,并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这是别人所学不到的。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而我,更有经验避免错误与失败!……”

  男子停顿了一会儿,又接着说:“我知道,成功的经验大部分相似,容易模仿,而失败的原因却各有各的不同。用十年学习成功经验,不如用同样的时间经历错误与失败,所学的东西反而更多、更深刻。我认为,别人的成功经历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而恰恰是别人的失败过程却是我们不可多得的财富!”

  说完这些,这位男子做出转身出门的样子,又突然回过头:“这十年经历的十二家公司,培养锻炼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的敏锐洞察力,举个小例子吧——真正的主考官,不是您,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伯……”

  男子的话让在场所有的人都感到惊讶,目光转向老头。倒茶老头在惊讶之际,很快恢复了平静,笑了笑:“很好!你被录取了,因为我想知道——你是如何知道这一切的?”

  这名男子能从倒茶老头的神情、气质、举止等看出他是这家公司的老板,说明他是一个观察力很强的人。这个故事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错误和失败并不是100%的,错误和失败多了,只要懂得去总结整理,就是一笔财富,因为可以让我们学会去避免同样的错误与失败。同时,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明白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深厚内涵。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三部分 不要让依赖制约你成为优秀

  是的,拖延和依赖一旦经常出现,那么,它就会成为一个可怕的坏习惯。所以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才告诫那些希望超越自我的优秀员工:“坏习惯必须改掉,因为它会妨碍你取得绩效。”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它具有一贯性。它通过不断重复,使人们的行为呈现出难以改变的特定的倾向。就像一句古老的箴言:“习惯就像一根绳索。每天我们都织进一根丝线,它就会逐渐变得非常坚固,无法断裂,把我们牢牢固定住。”

  有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曾经是个大烟鬼,烟抽得很凶。在一次度假中,他开车经过法国,天降大雨,就在一个小城的旅馆停了下来。吃过晚饭,疲惫的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清晨两点钟,盖蒂醒来。他想抽一根烟。打开灯后,他很自然地伸手去抓桌上的烟盒,不料里面却是空的。他下了床,搜寻衣服口袋,一无所获,他又搜索行李,希望能发现他无意中留下的一包烟,结果又失望了。这时候,旅馆的餐厅、酒吧早已关门,他唯一希望得到香烟的办法是穿上衣服,走出去,到几条街外的火车站去买,因为他的汽车停在距旅馆有一段距离的车房里。

  有烟瘾的人大概都有这种体验,越是没有烟,想抽的欲望就越大。于是,盖蒂脱下睡衣,穿好了出门的衣服,在伸手去拿雨衣的时候,他突然停住了:我这是在干什么?

  盖蒂站在那儿寻思,一个所谓有修养的人,而且相当成功的商人,一个自以为有足够理智对别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离开旅馆,冒着大雨走过几条街,仅仅是为了得到一支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力量竟如此惊人的强大。

  盖蒂很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吃惊。没多会儿,他下定了决心,把那个空烟盒揉成一团扔进了纸篓,脱下衣服换上睡衣回到了床上,带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胜利的感觉,几分钟就进入了梦乡。

  也就是从此以后,保罗·盖蒂再也没有抽过香烟,而他的事业却越做越大,成为世界顶尖富豪之一。

  其实有烟瘾,对任何人来说也并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但保罗·盖蒂却坚持改变,这是因为他意识到了习惯的巨大力量。他深深地懂得,一位理智、成功商人居然会为一支香烟六神无主,如果是在进行一个重大决策,这个习惯则会影响他的判断。所以说,一个人要是沉溺于坏习惯之中,就会不知不觉把自己毁掉。

  生活和工作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好的习惯使我们受益,让我们很自然地去做某些事情,而无须在意志方面付出巨大的努力;坏习惯则是我们行动的障碍,还腐蚀着我们的意志力,我们很容易受它的控制,成为它的奴隶,意志坚强的人也不例外。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一些坏习惯,能否改正也就是卓越和平庸之间的分界线。诚如奥利弗·克伦威尔于17世纪初期曾经说过:“不求自我提醒的人,到最后只会落得退化的命运。”这样的追求是永远都不该停止的。

  对于我们现代的职场人来说,要想成为优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一些良好的习惯,不论是竭力挖掘自己的天赋,还是在工作中倾注热情。同时,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坏习惯则会制约优秀员工从优秀走向卓越。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三部分 越是学习,工作才越有保障(1)

  在风云变幻的职场中,脚步迟缓的人瞬间就会被甩到后面。而要想改变这些,学习的力量有效且巨大。换句话说,我们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职场上站住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职场中永远的佼佼者,否则,就有可能被列入公司裁员的名单之中,被淘汰的命运说不定哪天就降临到我们的头上。

  即使我们是工作数年的“资深”员工,也不要倚老卖老,妄自尊大,否则很容易被淘汰出局。那时候即使你是老板眼前的红人,他也会为了公司的利益,舍你而去。

  我国台湾的资深音乐人黄舒骏在这方面就感受很深。处在流行工业最前线的唱片圈10年来,每年都有前赴后继的新人,以数百张新专辑的速度抢攻唱片市场,稍不留意就被远远地抛在后面。黄舒骏觉得:“老不是最可怕的,未老已旧才是最悲哀的事。”所以,“我是个容易忧虑的人,每天都觉得自己不行了”。面对推陈出新的市场,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不被抛出轨道,这样的忧虑是进步的动力。

  美国职业专家就曾指出,现在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需5年就会变成低薪。就业竞争加剧是知识折旧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5周岁以下的从业人员,职业更新周期是人均一年零四个月。当10个人只有1个人拥有电脑初级证书时,他的优势是明显的,而当10个人中已有9个人拥有同一种证书时,那么原有的优势便不复存在。

  管理者们也曾预言,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要死的人,另外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所以,不懈怠的学习才是百战百胜的利器,学习应该是自己一生坚持的事情。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三部分 越是学习,工作才越有保障(2)

  一个颇有魄力的总经理在公司的经理会上说了这样一番话:

  “如果现在公司命令你担任技术部长、厂长或分公司的经理,你们会怎样回答?你会以‘尽力回报公司对我的重用。作为一个厂长,我会生产优良产品,并好好训练员工’回答我,还是以‘我能胜任厂长的职务,请放心地指派我吧’来马上回答呢?

  “一直在公司工作,任职十年以上,有了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的你们,平时不断地锻炼自己、不断地进修了吗?一旦被派往主管职位的时候,有跟外国任何公司一决高下、把工作做好的胆量吗?如果谁有把握,那么请举手。”

  发现没有人举手后,他继续说:“各位可能是由于谦虚,所以没有举手。到目前,很多深受公司、同行和社会称赞的前辈,都是因为在委以重任时,表现优异。正是由于他们的领导,公司才有现在的发展,他们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进修,不断地磨炼自己,认真学习工作要领。当他们被委以重任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带来出色的成果。”

  所以说,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真正优秀的员工清楚,只有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地学习,磨炼自己,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满足公司发展的要求。

  在职场上奋斗的人的学习,有别于在学校的学生的学习,缺少充裕的时间和心无杂念的专注,以及专职的传授人员,所以更应该积极主动。

  年轻的彼得·詹宁斯是美国ABC晚间新闻当红主播,他虽然连大学都没有毕业,但是却把事业作为他的教育课堂。最初他当了三年主播后,毅然决定辞去人人艳羡的主播职位,决定到新闻第一线去磨炼,干起记者的工作。

  他在美国国内报道了许多不同路线的新闻,并且成为美国电视网第一个常驻中东的特派员。后来他搬到伦敦,成为欧洲地区的特派员。经过这些历练后,他重又回到ABC主播台的位置。此时,他已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又广受欢迎的主持人了。

  如果我们有心,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可以避免因无知滋生出自满,损及自己的职业生涯。所以,不论是在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学习的脚步都不能稍有停歇,要把工作视为学习的殿堂。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三部分 学习传教士的热情和执着

  热情,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本质,它深入到人的内心,真诚的热情是最能打动人的。所以,比尔·盖茨说:“一个好员工,应该以极大的兴趣和传教士般的热情和执着去打动客户,了解他们欣赏什么,不喜欢什么。”

  拿破仑·希尔说: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是很多的,而居于这些因素之首的就是热情。没有热情,不论你有什么能力,都发挥不出来。显然,传教士在这方面的确给我们做出了较好的示范。

  由于热情意味着与人为善、友爱、关心、尊重、真诚、友谊、理解、微笑……所有这些,都是赢得顾客好感的因素,所以,热情能够感人,由热情散发出来的生机、活力、真诚与自信,就会感染顾客,引起顾客的共鸣。

  耳熟能详的张秉贵是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一名售货员,他的成功就在于以服务热情著称。有一次,有个上级领导想了解一下情况,便来到他的柜台前,张秉贵主动问:“请问,您要点什么?”领导做不悦状,回答说:“我要的东西多了,你能给吗?”张秉贵仍然满面笑容,接着问:“您买点什么?”领导又假装不高兴地回答:“我不买东西看看还不行吗?”

  张秉贵并没有生气,而是觉得自己问话有漏洞,便又改口道:“请问您看点什么?”这位领导终于满意地露出了笑容。

  所以,热情作为一种精神状态是可以互相感染的。如果你始终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客户面前,那你的客户一定会因此受到鼓舞,而你的热情也会像野火般蔓延开来。你的热情也就能感染和打动客户。

  对于一个员工来说,像传教士学习热情和执着,就在于与你的客户交谈如何使用产品时,你需要以极大的兴趣和传教士般的热情和执着打动客户,了解他们欣赏什么,不喜欢什么。你也必须清醒地知道你公司的产品有哪些不足,或哪里可以改进。

  例如,在微软公司的价值观里,热情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一条。他们要求员工每天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一天的工作,并坚信自己的一丝一毫的努力都将是对科技事业发展的贡献,都将对千万人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一个人喜爱他的工作时,你可以一眼看出来。他非常投入,其表现出来的自发性、创造性、专注和谨慎,十分明显。而这在那些视工作为应付差事、乏味无聊的人那里,是根本看不见的。

  一些员工讨厌自己的工作,希望一切都快些结束,他们根本就不明白,为什么别人能充满热情,干劲十足,自己却总是觉得什么都单调乏味。而那些充满乐观精神、积极向上的人,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神情专注,心情愉快,并且主动找事做,他的事业也越做越大。

  李开复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们看到,微软的员工都很渴望参加一些全球性的公司内部会议,这些会议尤其对新员工具有强大的震撼力。每个人的周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一起交流,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技术近乎痴迷的狂热和对客户发自内心的热情,这样的会议通常是在大家的欢呼、甚至是眼含热泪的情况下结束的。这些场景会激起你同样的感情,每个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

  就像一位微软人所说:“没有这种热情,你在和客户交流的时候就很难说服他们。这种热情就来自于我们所说的内在的东西。在微软工作,热情与聪明同等重要”。

  美国最成功的女企业家玛丽·凯是由做推销员起家的。热情使她走向了成功。在今天的商界,“玛丽·凯热情”已为世人所熟知,她的热情也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只要见过玛丽·凯的人,都清楚她满腔热情的感染力有多大!在她的面前,你会感受到她身上那股奔放洋溢的热情。

  说到这里,如果我们能换一种心态看待工作,不再把它看成糊口的工具,我们就会发现,人生最有意义的就是工作,人可以通过工作来学习,可以通过工作来获取经验、知识和信心。所以,有志于实现自我成长和成功的职场人,就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共同用热情来融化我们的工作吧。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三部分 成功需要一些“野心”

  第5章做一个迎“难”而上的职场人

  古罗马的皇帝和哲学家说:“一个人的价值永远超不出他的雄心。”所以,野心不是贬义词,它是人们对成功的欲望和渴求,没有野心我们就会目光短浅,就会安于现状缺乏开拓。有两句很好的广告词:“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没有野心,就是没有目标,那是我们没有目标,连自己的人生目标的方向,都无法确定的人那里会成功。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法国一位大富翁在弥留之际写了一个遗嘱:我曾经是一位穷人,在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我把自己成为富人的秘诀留下,谁若能猜出“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他将能得到我留在银行私人保险箱内的100万法郎,这是揭开贫穷之谜的奖金,也是我在天堂给予他的欢呼与掌声。

  遗嘱刊出之后,有48561个人寄来了自己的答案。这些答案,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绝大部分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金钱;有一部分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又有一部分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技能;还有的人说穷人最缺少的是帮助和关爱,是漂亮,是名牌衣服,是总统的职位等等。

  在这位富翁逝世周年纪念日,他的律师和代理人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了银行内的私人保险箱,公开了他致富的秘诀: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

  在所有答案中,有一位年仅9岁的女孩猜对了。为什么只有这位9岁的女孩想到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她在接受100万法郎的颁奖之日说:“每次,我姐姐把她11岁的男朋友带回家时,总是警告我说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于是我想,也许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穷人缺少成为富人的野心。这个答案几乎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观念。过去穷人被告知翻身的秘诀是“积德”,现在人们更多是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功到自然成”等等教诲中成长,这种教化在端正心态稳定社会方面功不可没,但在另一方面却在无形中泯灭了本来就不多的野心和野性。

  事实上,野心正是一种创业的美德。想想我们为什么喜欢电影《飘》中的斯嘉丽,不正是因为她的野心、她永不屈服、永不认输的精神吗?

  美国诗人爱默生说:“没有抱负,你将无所追求。不努力工作,你将一事无成。回报不会自动送到你手上,而需要你去努力赢得它。知道怎么做的人能一直找到工作,而同时也知道为什么做的人就会成为自己的老板。”

  当然,有野心但不可被野心迷失了双眼,更不可被野心推动着自己向前走。如果是自己在推动野心,那么这种自主的行动将会带领人们走向事业有成;如果是被野心推动、不由自主地向前,那么野心将会将一个可怜人推下悬崖,或推落进地狱。

  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就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所以他才能创建一个有野心和进取精神的联想。不过,柳传志总是把联想的野心委婉地说成雄心壮志。因此,想用柳传志作自己榜样的职场人,至少要成为一个有野心的人。

  野心不仅是穷人致福的诀窍,更应该成为所有人探求成功的利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古人尚且发出这样的吼声,今天有着聪明才智的我们岂能庸庸碌碌无动于衷?如果你渴望成功,那么请你先问问自己:我有成功的野心么?

  对自己的野心有节制却又不泯灭,这样的人,就是有成为商业领袖禀赋的人。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三部分 自己的责任就要自己承担

  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是勇于承担责任的基本要求。美国西点军校认为:没有责任感的军官不是合格的军官,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是优秀的员工,没有责任感的公民不是好公民。

  实践中,缺乏责任感难免会失职,从小事就可以看出一个员工是否真的对企业有责任感。工作中,员工与其为自己的失职找寻借口,倒不如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职。因为,没有哪一位企业管理者会对没有责任意识的员工给予深深的信任。所以,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这也是考核员工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际工作中,如果我们敷衍塞责,找借口为自己开脱,就会让企业管理层觉得我们自己不但缺乏责任感,而且还不愿意承担责任。虽然没有谁能做得尽善尽美,但是,一个主动承认错误的员工至少是勇敢的,如何对待已经出现的问题,更能看出一个人是否能够勇于承担责任。

  玛丽大学毕业时,到了一个离家较远的企业上班。幸好每天早上7点整,公司会派专车到某个地方接送员工们上班。这天清晨非常寒冷,玛丽还想像在学校那样,要赖在床上再多睡一会儿,这样她就比平日晚了5分钟才起床。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5分钟让她付出了代价。

  7点05分她才去到那个车站,此时专车已经走了,她十分懊丧。正当她茫然无助之际,突然看见了一辆公司的天蓝色轿车停在不远处。她想起同事曾告诉她,那车是她们上司的车,于是她庆幸地向那辆车走过去,稍微犹豫后打开车门坐了进去,且有点得意。

  开车的是一位慈祥温和的老司机,他早已看见她,并对她说,她不应该坐这辆车。未等到她解释,她的上司已经拿着公文包飞快地走来并坐在了前面的习惯位置上。玛丽便告诉他说,班车开走了,希望能搭他的车子。她觉得这合情合理,因此语气也轻松随意。

  上司听后愣了一下,但当他很快明白了一切后,便坚决地说:“不行,你没有资格坐这车。”接着用无可辩驳的语气命令:“请你立刻下去。”

  玛丽一下子愣住了,她从没想过坐这车是需要身份的。她本想重重地关上车门拂袖而去,但很快就想起迟到在公司制度里意味着什么,而她又非常看重这份工作。于是,一向聪敏伶俐但缺乏生活经验的玛丽变得从来没有过的软弱。用近乎乞求的语气对上司说:“要是您不肯为我提供方便,我会迟到的。”

  “迟到是你自己的事。”上司冷淡且没有丝毫回旋余地的回绝。

  玛丽又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司机。但老司机看着前方一言不发。委屈的泪水开始在她眼眶里打转。然后,她在绝望之余为他们的不近人情而固执地陷入了沉默的对抗。僵持了一会儿,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上司打开车门走了出去。坐在车后座的玛丽,目瞪口呆地看着有些年迈的上司拿着公文包向前走去,他在凛冽的寒风中拦下了一辆出租车飞驰而去。

  老司机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他就是这样一个严格的人,时间长了,你会了解他的,他其实在为你好。”从这一天开始,玛丽感觉自己长大了很多。

  有意愿在职场中打拼的人都能明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己犯下了错误就应该自己想方设法去弥补,别人没有理由也没有责任为你分担;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别人身上,一切都要首先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行。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三部分 你越坚持,困难就越退缩

  你越坚持,困难就越退缩。“坚持”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有力武器,有哪件事可以不经坚持和努力就能获得成功呢?坚持是持久心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人生的重要品质。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败;如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的成功。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遭受了腐刑之后,发愤继续撰写《史记》,用自己的是对持最终完成了这部光辉著作。很难想象,如果他在中途对自己失去信心,不坚持写作,那么我们现在又能到哪里去阅读这本巨著呢?也就不可能吸收他的思想精华。

  国外类似的人物也大有人在,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成功就是建立在坚持之上的。他坚持把好的字句抄在纸片上,有的插在镜子缝里,有的别在晒衣绳上,有的放在衣袋里,以便随时记诵。一点一滴的坚持终于让他成功了,他成为了一代名人。

  比较来看,勇于坚持的人,他们不论做什么都会全力以赴,总是有着明确而必须达到的目标,在每次失败时,他们总是笑容可掬地站起来,然后下更大的决心向前迈进。而坚韧勇敢更是伟大人物的特征。没有坚韧勇敢品质的人,不敢抓住机会,更不敢冒险。一遇到困难,他们便会自动退缩,而一获小小成就,他们便会感到满足。

  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曾讲述过这样的一段亲身经历:

  每当里根失意时,他的母亲就这样说:“最好的总会到来,如果你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交上好运。并且你会认识到,要是没有从前的失望,那是不会发生的。”

  里根于1932年从大学毕业后,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当时里根计划在电台找份工作,然后再设法去做一名体育播音员。于是,里根就搭便车去了芝加哥,敲开了每一家电台的门,但每次都碰了一鼻子灰。

  无奈的里根又搭便车回到了伊利诺伊州的迪克逊。虽然迪克逊没有电台,但里根的父亲说,蒙哥马利·沃德公司开了一家商店,需要一名当地的运动员去经营它的体育专柜。由于里根在迪克逊中学打过橄榄球,于是就提出了申请。

  然而,里根仍未能如愿,他失望的心情溢于言表。母亲提醒他说:“最好的总会到来。”父亲借车给他,于是里根驾车行驶了70英里来到了特莱城。

  里根试了试爱荷华州达文波特的WOC电台。节目部主任彼特·麦克阿瑟告诉说他已经雇用了一名播音员。当里根离开他的办公室时,受挫的郁闷心情一下子发作了。里根大声地问道:“要是不能在电台工作,又怎么能当上一名体育播音员呢?”

  当失望到了极点的里根正在等电梯时,突然听到了麦克阿瑟的叫声:“你刚才说体育什么来着?你懂橄榄球吗?”接着他让里根站在一架麦克风前,叫里根凭想像播一场比赛。结果,里根被录用了。

  正是不懈的坚持取得了收获。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成功者,也都是靠坚持而造就的。就像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在坚韧勇敢者的掌握之中一样,当别人开始放弃无法再做时,他们却仍然坚定地去做,直到困难退缩。

  职场中的我们,工作和生活当然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我们更应该像生活中的强者一样,只有一次次地度过艰苦的磨砺,一次次在失败中站起来,困难才会害怕,成功也就会离我们越近。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三部分 困难其实不能足够持久

  困难可怕吗?可怕。但困难其实并不能持久。法国作家白郎宁说过:“有勇气去改变你所能够改变的,愿意接受那些你无法改变的东西,并明智地判断出你是否有能力改变它们。”

  有一个故事,在西点军校里长久地流传着,故事是这样的:

  一座城市在很寒冷的冬天被敌军重重包围了,情况非常危险,如果第二天援兵仍不能赶到的话,城市就会失守了。于是该城的将领派了一名士兵去寻找援兵救援。

  这个士兵连忙赶到河边,可是渡口那里却连一只船也看不到,然而以前总是有那么几只木船在那里停着的。原来由于这里战乱,船夫都躲回家里去了。可怜的士兵心急如焚,要是过不了河,不但他们所守卫的城市会失陷,他也将成为俘虏,被人耻笑。

  就这样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他又饿又冷,恐惧绝望,这一夜是那么地漫长,这个士兵认为已经毫无希望可言。这时又偏偏下起了鹅毛大雪,北风呼呼地吹着,他抱着马取暖,连抱怨的气力都没有了。他暗暗对自己说:活下来,再坚持一分钟,上帝啊,求求你再让我活一分钟吧!

  当他快要冻死的时候,天亮了。这名士兵惊奇地发现,河面已经结成了冰,他完全可以从这上面走过去,就这样,他过了河,找到了援兵,挽救了整个城市。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坚持’对成功的意义更大。”因此,只要你充分相信自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足够持久的,成功和失败只是一步之遥。

  实践中,每个人都会确定一个目标,要想实现你的目标,首先就得做到这些目标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必须确定自己的能力是否够格。千万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迷惑住,被假象所俘虏。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受到挫折时,要记住,总有云开雾散的时候。

  的确,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上确实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但这种困难不很多,比较多的是以为难以克服不可战胜,因而放弃了努力。

  于是,对于困难有人这样建议:困难就像扎得紧紧的一把筷子,要折断它是困难的,但如果把它分解开来,分成一双一双的,分成一根一根的,就很容易折断。

  换句话说,分解困难就是把困难最小化以消除畏难情绪。困难其实不能足够持久,不要视而不见,不要小看它,也不把它看大了。

  《有困难不上交》 第三部分 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

  包括职场人在内,每一个生命本身都是神奇的,每一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无数的奇迹,只要用心去做,一切皆有可能。

  何不学学蜘蛛?蜘蛛不会飞翔,但它却能够在相距丈余的半空中结成精巧的蜘蛛网。惊叹之余,你也许会问,蛛网的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如果你留意,你会发现蜘蛛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它们只是走了许多“弯路”:在一个檐头将蛛丝打结,然后顺墙而下,翘起尾部,一步一步地向前爬。它们必须小心翼翼,否则蛛丝沾到地面的灰尘、沙石或是别的物体上就会失去粘性,前功尽弃。

  蜘蛛爬过了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蜘蛛停下来,把丝收紧,就这样,相距遥远的两个檐头之间的第一根蛛丝完成了。然后,第二根,第三根……精巧的蜘蛛网就是这样织成的。

  蜘蛛织网不借助任何外来力量,除了坚韧的毅力和勤奋劳作,再也没有其他捷径。所以,蜘蛛让我们相信,在一个执著顽强的生命里,没有什么叫做“不可能”。

  有这么一个故事:

  美国华盛顿山上有一块岩石,上面立有一块醒目的标示牌,它告诉来这里的登山者,这里曾经是一个女登山者倒下死去的地方。这位登山者到这里的时候已是精疲力竭,她想寻找一个庇护所,其实距她仅一百步远的地方就是她苦苦寻觅的庇护所——“登山小屋”。但就在此时此地,她没能再坚持一下,永远地倒在了这个地方。如果她能再支撑一百步,进入“登山小屋”,她就能够活下去。

  对照职场和我们自己也是如此,许多人在就要到达终点的时候或者倒下了,或者放弃了。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在绝大多数时候,即使是精疲力竭,也总会有一点点力量支撑着,能够充分利用那一点点力量的人,往往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前人在总结经验时认为,成功者往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秘诀,他们只是能够比别人多坚持一分钟,多坚持这决定性的一分钟。

  所以,大师们都说,任何人的成功和卓越都不是注定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了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只要我们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开发自己的潜能,用心去做,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