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踵而至能形容事物吗:他们从黄海之滨回来…… | 知青风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13:49
他们从黄海之滨回来……——下放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故事本报记者 王小月  镇江知青为纪念下放新曹农场三十周年,在新曹农场场部建造的知青纪念亭和知青纪念碑。  下放临海农场的镇江知青当年自编自导自演的优秀文艺节目《四个老汉去估产》。  石耘和其他知青当年在盐业组一起学习的场景。  当年下放临海农场知青在去劳动的路上。  如今的刘玉宝在自己的公司检查货架上的商品摆放。  日前,镇江知青回访新曹农场。图为纪念镇江知青赴新曹农场四十周年座谈会。

  据了解,1969年3月7日,是我市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知青下放。当年3月8日的《红镇江报》报道了当时的盛况:“……镇江市举行了欢送大会。大市口广场锣鼓喧天,红旗如林,三万多革命群众和红卫兵小将迎着喷薄而出的朝阳来到这里,热烈地欢送奔赴黄海之滨落户的知识青年……会后,四千多革命知识青年精神焕发,英姿勃勃,手擎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胸配金光闪闪的毛主席宝像,高唱着毛主席语录歌,迈着雄健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码头。沿途受到数万群众夹道欢送。”

  本报记者 王小月
  今年3月7日是镇江知青下放射阳临海农场(即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一团)和东台新曹农场(即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七团)四十周年纪念日。
  在新曹农场场部的花园里,有一个纪念镇江知青下放三十周年的“知青亭”。亭旁的“纪念碑”写道:“一九六九年三月七日,镇江市二千七百多名高、初中毕业生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下放到黄海之滨的新曹农场(原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七团)‘扎根农村闹革命、屯垦戍边保海防’。他们忠于革命的理想,挥洒辛劳的汗水,耕耘在这片盐碱地上。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里,在磨炼与彷徨的矛盾中,度过了近十年的战天斗地生活,贡献了美好的青春,也使他们获得了深刻的思想,奋斗的意志,朴实的感情,艰苦的作风。值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十周年之际,当年的‘兵团战士’自发捐款,在新曹农场的支持下立碑纪念,以示他们离开了这片广阔天地,却魂系这方热土,珍惜这段历史,并以此昭示后人。”这篇碑文言简意赅,深刻反映了当年知青下放后的思想、生活和情感。
  十多岁下放的知青,现已年届花甲。当年他们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大返城回到镇江,面临着第二次创业,大多数人成为普通的劳动者,也有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为纪念知青下放运动,记者采访了当年下放临海农场和新曹农场的三位“兵团战士”。
  
  石耘:态度决定人生
  
  石耘在新曹农场是一位知名人物。她的头上不仅有许多荣誉的光环,也曾经历“跌入谷底”的折磨。回城后她又从头开始,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为自己谱写出精彩的人生。
  19岁的石耘刚到农场不久,就主动要求到当地最艰苦的盐业组锻炼,这一去就是5年没有回过家。盐业组在海堤外的茫茫海滩上,人烟稀少,缺医少药。她和另几个女孩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舍不得穿球鞋,光着脚丫来回几十里路挑灰、晒灰、跳进盐池踩灰。她们还要坐在池边烧盐,三天三夜不能停火,不能离开。高强度劳动的同时,她们还组织农工学文化,帮盐场里的人看病打针,日日夜夜奔波忙碌。石耘回忆说:“那时真的很想睡觉,有几次骑自行车到团部开会,骑着骑着就睡着了,车子一下子栽进路旁林子里或路边的河塘中,摔得浑身是伤,有时自己气得坐在地上哭。”
  1969年底,团部首次评选先进,石耘被授予“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先进分子”荣誉称号。1970年,她光荣参加兵团首届“积代会”和“四好连队,五好战士”代表大会,并作为20多个团中唯一一个在大会上发言的知青代表。1971年2月,《新华日报》大篇幅地对她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然而正当她锻炼成长时,万万没想到被镇江有关部门打为“5·16反革命分子”。1971年9月2日这天,她带了本《毛泽东选集》袖珍合订本,在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被带回镇江关押起来,而且一关就是14个月。
  “那是一种‘从天到地’的感觉,之前还是先进,一下子被套上了‘反革命分子’的帽子,滋味儿真不好受。”没有自由的日子非常折磨人,当时一些人熬不过去就自杀了。石耘也想过自杀,但最终坚定的信念和乐观开朗的性格使她放弃了这个念头。14个月后,她回到盐场继续劳动,直到1973年6月才被平反。第二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授予“江苏省首届先进知识青年”荣誉。
  人生能有几个10年,能有几个充满青春活力的10年?1978年,石耘和同是知青的丈夫大返城回到镇江。一切从零开始。刚回到镇江,石耘被分配到大市口土产制品商店工作,经过两年党校学习,她于1986年到市大鹏商业总公司担任总经理。面对公司旗下的各家商店亏损的状况,石耘当时承受的压力非常大,她对自己说:“要干就得干好,知青就有这股拼劲。”
  石耘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在镇江首创“租赁制”,将公司旗下27家分店全部租赁出去,总公司只负责抓食品安全和商品价格。她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又新成立了物资公司、果品批发部和废品公司,使公司扭亏为盈。她还通过分成制、经理承包责任制,并募集到3840万元的资金,逐步搞股份制,使大鹏商业总公司成为市内第一家准上市公司。当时镇江城里流传着一句路人皆知的广告语:“要想家庭电气化,请到大鹏五交化”,可见大鹏公司的生意相当红火。
  有付出才有回报,荣誉再次回到了石耘身边。1989年,她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1994年3月,国务院确定镇江作为全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时任市财政局副局长的石耘,对医保制度的建立和推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城30年来,石耘不仅为镇江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努力工作,也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色彩。目前退居二线的她依然发挥余热,在市慈善总会为慈善事业出一份力。她现在不仅可以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还考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评价自己在农场的那段日子,她说:“农场的10年给我以后的人生做了铺垫,那被关押的14个月让我走向成熟。态度决定一切,人一定要认清自我,善待人生。”
  
  刘玉宝:人生需要吃苦
  
  看到“刘玉宝”这名字,不要误以为这是位男同志,她是位话不多、很低调的女强人。刘玉宝小学毕业后,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她没有继续上学。1969年,扎着两根麻花辫的她才16岁,跟随知青的大部队到达临海农场。虽然当时个头小,身体弱,但刘玉宝很能吃苦,在大田劳动不久,因疲劳过度,急性阑尾炎突发住院开刀。后来她被调到畜牧组养猪。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那些进口的猪又肥又大,我不敢靠近它们。刚开始还被它们吓得到处跑。”由于吃不饱,加上营养不足,刘玉宝的身体非常虚弱,很容易生病。
  挑秧、插秧是临海农场的基本农活。“城里的小伙子、小姑娘哪里会做这些事情啊,但是在那里,就必须得做。”刘玉宝说,在农场的日子真是太苦了,很多时候自己都不愿再回想。以前她挑秧的时候,赤脚在稻田里一泡就是一天,脚趾为了扒住稻田里的淤泥,每一步都很用力地踩着,小腿上还不时有吸血的蚂蟥,脚指甲也都泡烂了,只好坐在田边哭。农场没什么东西吃,有一年端午节机会难得,她一口气吃了很多粽子,结果吃伤了。
  1979年“大返城”后,她被分配在蔬菜公司水产门市部,每天凌晨2点钟就要上班提货,由于她吃苦耐劳,半年的时间就被升职为柜长。刘玉宝用下班时间学会了驾驶,1983年调到市工商联工作,做了5年的建联纺织门市部经理。1988年,她“下海”了。她认为凭自己下放多年的吃苦精神,能够打拼出一片天地。
  没有过多的失落感,因为她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刘玉宝每天清晨4点到南京夫子庙进货,然后用个竹匾子摆上小商品,再系根绳子挂在脖子上,在一百、鼎大祥、东门广场等地推销小商品,并保证当天的货当天卖空。刘玉宝说:“吃过做知青的苦,我也不感到难为情,那时候一天可以赚几十元,生意很好做。但就像做贼似的,一看到城管来了,鞋都来不及穿,就赶快往巷子里跑。”为了节约成本,从夫子庙到南京火车站,从镇江火车站到销售地点,她全部靠自己背货。刘玉宝的丈夫告诉记者,妻子生孩子刚满月就去南京进货了。由于常年劳累,她又因腰椎间盘突出而住院开刀。1999年,她用自己辛辛苦苦赚的60万元注册了京联商贸超市有限公司,帮助20多名下岗职工再就业。
  虽然年纪五十多岁了,刘玉宝壮心不已。她正筹划在牌湾开家分店,再为下岗职工提供一些就业岗位。同时她还打算走出国门开拓南非市场。一路走来,刘玉宝深刻体会到,人要成功就一定要吃苦,也正是那10年的知青生涯,练就了她艰苦的创业精神。
  
  俞怀保:创业需要勇气
  
  俞怀保和所有的知青一样,经历了那段特殊的日子。回城后已是四十多岁的他,放弃了安稳的工作,做出了下海经商的大胆选择,也许正是他的勇气成就了他别样的人生。
  1975年11月,已在东台7年的俞怀保转到镇江上会地区插队,两年后,他进入镇江机床厂做机械维修。每月34.5元的工资只能解决一家3口人的温饱。但是孩子经常问他:“别人家都有洗衣机,为什么我们家没有”“爸爸,你看,对面人家买电视机了,我们家什么时候买啊”……俞怀保只好教育孩子说:“只要你好好学习,一切都会有的。”每当这个时候,俞怀保的心里都不是滋味,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他终于鼓起勇气,决定下海经商。俞怀保现在想起在机床厂工作的日子,还引以自豪地说:“我从来没做过机械修理,可第一年到机床厂工作我就被评为‘生产能手’,此后每年都是‘先进工作者’。”
  其实俞怀保对自己下海经商并没有把握,那时厂里领导还找他谈话,做他的思想工作,家人也不理解,但他为了家人为了孩子,最终还是决定闯一闯。1992年,俞怀保投资15万元在市图书馆旁开了一家“紫光阁酒楼”。说起这15万的来历,俞怀保感动不已:“这笔钱是很多朋友三千元、五千元、一万元借给我的”。凭着自己的智慧,他在“下海”第一年就赚了20万元,除了将15万债务全部还清,为了感谢朋友帮助,他用剩余的5万元给每个朋友家里装了一部电话。当时电话不像现在这么普及,每部电话安装费还要3800元。
  俞怀保开了酒店后,知青情结不能忘怀。这一年,大多数人家里没有电话,他为了搞知青聚会,专门到市电视台做了播出3天滚动字幕的广告,还在酒楼门口拉起了横幅,请知青免费聚会。以后每逢3月7日这天,他都会停业让知青前来聚会,就是希望大家共同记住相识与共患难的日子。1992年至1996年,俞怀保的酒楼生意相当好,他力所能及地救济农场的农工和困难知青。酒楼用工也尽量用下岗职工,人数最多时达到了40多人。他说,我当知青和刚回城时也经济困难过,一个人能力有大小,机遇也不同,自己有能力时就要想到患难时的农场农工和知青朋友。
  后来酒楼要拆迁,2006年俞怀保又再次创业,做起了绿化管护的生意。他在丹徒区承包了谷阳大道上的一块绿地,雇用10个人管护,还请了专家做绿化管护的顾问。如今俞怀保也成了半个绿化专家了,他笑着说:“本以为种植花草很简单,没想到这里边科技含量多着呢。”
  想起在农场的日子,俞怀保告诉记者,当年下放时,自己一顿能吃2.5斤菜饭。有一次吃圆子,他一口气吃了32个,现在无论如何也吃不了那么多了。他感慨:时间过得真快,一晃40年过去了,想想当时的愿望真简单,挖土方、挑河都是为了填饱肚子。但是知青生活教育了我们,人生不要放弃,面对困难首先要有勇气,没有爬不过的山。知青回城后都是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我们经历过知青生活,有种知青精神,这也是我们人生与他人不同之处吧!”
  (公培青  裴楚江  照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