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伤逝读后感500字:《鸾音去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6:11:15

  

鸾音去迷

  文昌帝君、勇笔王奇谋主着 

鸾音去迷 目录

< 恭接着书玉旨 >

< 释迦牟尼佛 序 >

< 太上老君 序 >

< 阿弥陀佛 序 >

< 南天文衡圣帝 序 >

< 前言 >

< 前言之复披 >

< 概论 >

< 幻觉 >

< 专注之迷离 >

< 道子 >

< 鸾仪 >

< 灵动现象 >

< 灵动的认知 >

< 次第精进 >

< 修法 >

< 蔽障 >

< 神游太虚 >

< 迷信 >

< 偏见 >

< 九转金丹 >

< 愩与拗 >

< 谈玄论虚 >

< 定静之间 >

< 法流之争 >

< 练坐 >

< 教争 >

< 着相 >

< 意气之争 >

< 口业 >

< 入魔 >

< 德业 >

< 自以为是 >

< 共业 >

< 会灵 >

< 尊礼 >

< 幻惑 >

< 道心释疑 >

< 修身养性 >

< 着相 >

< 捷径 >

< 定性 >

< 劫数 >

< 着魔 >

< 魔心 >

< 魔相 >

< 南天福德正神论谈 >

< 桓侯大帝论谈(一) >

< 桓侯大帝论谈(二) >

< 天上圣母论谈 >

< 文昌帝君 跋 >

注:本书由懿敕拱衡堂扶鸾著作 欢迎翻印 广种福田

恭接玉旨开着新书

本堂主席关 登台

圣示:今夜恭接玉诏,诸生接驾勿失礼仪!命本堂福神十里外接驾,命本堂

   城隍五里外接驾,其余神人排班候驾。

钦差太白仙翁 降

诗曰:沙盘现字见神工。鸾笔诗文普化宗。

   济度黎民开觉路。从兹德泽倍丰隆。

圣示:吾赉诏来堂,神人俯伏。

   钦  奉

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诏曰:

朕居凌霄,时怀庶民,以苍生济度为念!查尔懿敕拱衡堂设堂之本以皇母懿  

 旨开堂普化,以神设教,而以儒为宗,期期扶鸾,鸾音不断。台疆一地,

 以尔堂之鸾门普化建功尤深,承继尼山道脉遗徽不辍。开堂至今,著书不

 下廿册,以此普度众生,有目共睹。

朕心大悦,今再敕旨一道,聘由文昌帝君为主着仙师,着由己卯年八月初六

 日起,每逢星期五鸾期,命由懿敕拱衡堂正鸾生勇笔王奇谋为主着正鸾,

 书颜曰「鸾音去迷」。以此一年为期,书成普化,再为论功升赏。

 钦哉勿忽,叩首谢恩!

天运己卯年八月初六日

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 降

 序

  台疆一地,近代以来,鸾门应运弘兴,一以助道推行,二以济度众生,

鸾笔大转法轮。今日不止台疆一地,因鸾门普传法义,而使道气沛然,扩及

全球,各地莫不因鸾书之普及而使大道传布愈广,提振道气,宗风所及,众

生礼佛敬神愈加虔诚。究其所以,乃因鸾门以沙盘木笔感召诸天仙佛降驾,

以诸天圣神仙佛慈悲,法义真理传布,藉文字成书,而启迪众生,有缘善众

由鸾书中仰沐诸天圣神仙佛之威灵显赫,进而产生虔敬之心,当然可以由鸾

门肩负诸天圣神仙佛与众生之间结缘之桥梁。

  众生之所以尚在轮回,众生之所以尚在沈沦,大都灵心蒙蔽,自力无以

济度。佛之所以住世,众生有所需求,佛必感而应之;如今众生之所以不能

济度,乃在执迷,有幸天降宝书《鸾音去迷》,在以仙佛之慧觉去除众生之

执迷,相共正觉,此为天心之仁悯,亦为末法众生之福音。

  际值著书之初,为众生勉叙数语,一则为赞宝书篇幅,再则是为序!

释迦牟尼佛 序于新社懿敕拱衡堂 

  

太上李老君 降

 序

  欣闻天心慈悯,降着宝书鸾音,以祛除世人沈迷。由鸾门木笔恭请高真

著书,以证道高真之智慧为世人开示迷津,恰如回春圣手对症下药,可予病

人沈痾起色,日渐康复。而今素负盛名之鸾堂恭承大命著作本书,当可红花

绿叶相得益彰。此书一出,凡尘黎庶定必大受裨益。鸾门以介于人天之道场

,当可使所有宗脉之行者,因鸾门之广结善缘,包罗各宗法义,而使行者更

能因此受益而圆融,此在著书之始,已可预期矣!

  书之将着实有莫大因缘,一则台疆道风兴盛,二则道脉广泛,世人难免

目眩神移,修行过程自然有所波折,因而以鸾音破除行者之迷、世人之执,

因此书之著作自然因缘大事。唯述论之书难免聒躁,几近教条,若无诚悦耐

性以浸淫论点之意境,则阅书流于走马看花;不但浪费阅者心情及时间,更

辜负上天之慈悯。

  因而,著书之初,甚愿世人明白,此书之可受益匪浅,涵蕴尤深,有幸

阅之,将乃千载缘机,藉于书前而提醒世人,并以为序。

太上李老君 序于新社懿敕拱衡堂 

  

阿弥陀佛 降

 序

  著书在教化,教化在引迷;鸾门以善书普化众生,引导正信,破除执迷

。台疆一地道气兴盛,鸾门著书普化之功宏伟且巨。

  今时众生虽然得受诸家法教,个个发心于大道行持,但是根器却也在凡

尘色相染着中日愈泯落不显,兼而道魔并降,自性佛魔互动,众生不能开悟

,比比皆是。有幸得道福音,不幸智慧不明,因而此时众生可谓时时陷入迷

海之中,虽有心正信,不知如何由循。天降宝典,针此著书,以鸾音破迷,

契引众生慧性共行觉途,实为众生之幸!因而著书之初,三教上圣高真无不

寄予厚望,各予抒怀赞襄,意在共勉!众生莫以吟风弄月之杂咏以视是书,

应知著书有其用意,细研详阅,必有所得!

  际值著书,愿用数语而勉众生!并以为序。

阿弥陀佛 序于丰原懿敕拱衡堂 

  

南天文衡圣帝关 降

 序

  善哉!诸圣仙佛之赞叹,彰显著书之可贵。

  际值叔世之秋,天降大道处处可得与闻,但修行者亦因大道宗脉之杂支

旁流,无以自清,乃成众生善慧者可以摒除而不受影响,中下根器者却或多

或少受此影响,修持道路上起伏波折,实可痛心!尤以鸾门之门生,因在法

义以及行持中,与重在戒律修行之宗脉不同,兼且广纳兼蓄,因而鸾门门生

自然容易有根器之落差。若再以鸾门之与各宗脉广结善缘,接触频繁,则门

生容易因此而受不善法义影响乃成自然之理。虽然诸圣仙佛之赞叹意仅在襄

赞著书之可贵,但以鸾门之一斑而广推各宗脉,则修行者隐藏法教之迷歧,

将为严重之危机。加上际值功利主义之现实,工商社会人心已处在紧绷之际

,若再加上沉重之法义迷昧,更容易使行者偏入歧途。放目环视,今时行者

有此误导现象,可谓严重危及修行之根基。

  幸有天心慈悯,兼有丰原懿敕拱衡堂之神人用命普化,乃针此而著书。

书已开着,吾勉世人,莫因说理烦躁枯乏无味而忽视本书,天降宝典必有其

振衰起蔽,以起振聋发瞶之用意,深愿世人勉而阅之!阅而研之!以此所得

助益修持。谨在著书之初,以此为序。

南天文衡圣帝关 序于丰原懿敕拱衡堂 

  

文昌帝君 降

 前言

  鸾门之成为宗教一脉,其特色乃「以儒为宗,以神设教」。所谓以儒为

宗,即乃以儒家之忠孝人伦道德为宗旨;所谓以神为教,即乃揉合各大教门

之圣神仙佛,藉砂盘木笔以传真诸天圣神仙佛之训文而启迪世道人心,借以

劝人向善。因此,鸾门以文字因缘而与各阶层众生广结善缘,是故,代天宣

化而济度苍黎是为鸾门所肩负之职命。

  唯自古以来,鸾笔之传真即有一层神秘面纱掩盖,因为鸾门之正鸾生可

以是学问渊博之学者担任,亦可由士农工商任一行业之人担任,更可以不分

乾坤二道,甚至目不识丁之老弱妇孺担任,其关键就在鸾门煅乩之心法而已

。鸾门之煅乩心法无它,只是将一个凡人之灵体煅炼至可与神灵融会而自如

,即可砂盘运动木笔而传真圣训;然则就在此一煅乩心法之玄妙,可使一凡

夫俗子由煅乩圆满之后,一跃而成可以神人合一之神使;因此至今许多修行

之人以此为架构而衍生许多似是而非之法门,并称之为可通鬼神、知造化,

俨然陆地神仙;是以许多行者之修行有所偏歧,实与鸾门心法之不甚明了大

有关连。

  既然鸾门之心法是以造就一位凡人短期可以成就神人合一之境界,与诸

大正教中即已有所记载之通力或先知等能力实为异曲同工,无所诡异之处,

只是后人之不知,或予断章取义,或予强加附会,甚至有自创新义等等,乃

致鸾门正鸾心法受喧染及至扭曲成不入正教之后天法门。实则鸾门煅乩心法

有其先天上严格之要素,虽然任何人均可能煅炼鸾门心法而成正鸾生,但在

煅乩之前却必须由鸾堂之主神考核其人之夙世因缘(当然亦包含领命下凡之

先天根器者),再呈疏于南天主管司神鉴核,会呈金阙择聘主煅仙师,一切

就绪后,尚须准正鸾生之自我修行发心,然后精进。纵然四九煅乩功成,准

正鸾生煅习有成,但在往后的过程中却仍然是一条漫漫长路。

  所谓人之所以是为凡夫俗子,乃因个人自我太重,即为佛家所云之我识

难除,此一识神过重则容易使正鸾生不能神人合一。浅举一例而言:若此正

鸾识神过重(为何此正鸾会识神过重,是未煅乩前?或煅乩后?往后再阐述

),则彼在有所偏好之际,如美色、权势、财利等有此机会则藉识神用事,

不能神人合一之义正辞严、精辟理论,只是藉神名义遂其私心而已。以一位

受过正法之煅习,一旦私心自用尚有可能识神用事,则未经正法煅习之人,

一旦能有通力,则其识神之重不言可知。上天有鉴于此,因而特颁本书,乃

在用以解开众生之迷,不以妄言诳测之自创新义,并自陷迷津。

  书之着,吾忝为主着仙师,乃特阐述数语以列篇首,并为阅者之指引。

文昌帝君 降

 前言之复披

  鸾门以鸾成为宗脉,一则鸾笔传真诸天圣神仙佛之妙谛真诠以启悟众生

,再则鸾门之鸾期以诸天圣神降鸾挥鸾,以圣神仙佛之慈悲恻隐乃挥鸾济世

,救度众生之苦厄。因此,鸾门不论劝化以及济世均与众生可以广泛结缘;

换言之,鸾门之门槛永远为众生而无高低之设,是以只要世人有心即可入门

,或修行,或行善。唯,有此方便之大门,虽然使得众生只要有心即可入门

,却因广泛包容而衍生诸如各人认知不同理论之冲突,甚或各种教义不能融

会。在此表象之外更深藏鸾门重于外行功德,轻忽各人之内涵自修,因而产

生许多似是而非之修行方式,甚或曲解之法义,进而有偏差,甚至岔入岐途

,及至入魔现象。诸此种种,不能一概视为鸾门之偏差现象,但终究于鸾门

之以鸾笔为鸾期,近似于神通之显现乃易于引动根器不佳或者浅薄者之效仿

,甚至由于个人客观因素,诸如累世业债以及智慧不显等造成如此现象。再

者鸾门之广为包容,有者入门之前已有道学之初基,及至受惑于鸾门之显现

神迹乃执迷于此,终致偏歧,总为事实现象。是以故,鸾门应运数十年以来

,无可讳言颇多行者受此影响而有偏歧却是普遍存在之现象。

  但是,鸾门藉由诸天圣神仙佛降鸾开示之真诠妙理,却也造就无数修行

者成为普化大道之贤才,职是不能因噎废食。鸾门应运有此定数,亦有在此

时之法轮大转中贡献一定之力量。于今天降宝典,乃要世人明悟鸾门诸般现

象,与世人甚或修行者之间之利弊,使世人得受鸾门之德泽,有如春风化雨

之学,而导正普遍存在有所曲解之现象。

  著书之际,吾忝为主着仙师已有前言,却觉意犹未尽。唯愿众生莫以赘

述为烦,实要世人阅书之初,知书之旨趣,而能有意研阅,是所至愿!因而

再作赘复,志为篇首,再以为前言。

文昌帝君 降

 概论

  著书之体裁,大都由著书之作者选择而拟定纲略,再由此架构分枝布叶

;但大都在书之大纲拟定后循此而发展,其中间或因须加斟酌加减比重论述

重点,而后加以审衡删除。

  今此本书之著作,将采取散文式各篇独立之意旨,由吾以当前修道子之

修行途径为观察点加以论述;换言之,即乃即兴式,事前不以纲略为铺叙架

构,如此有一优点,即是随时可以加重每个环节之比重,而不用顾及须要包

罗各个层次。并且吾更拟以此而加入可以汇整问题,而以问答式著书。诸此

种种,乃在避免鸾书述理流于枯燥而教条化,能使阅者因此而生阅书兴趣,

更可以因时利导,随时翻阅数篇,加以回味,避免章节之关联而成阅书之负

担。

  再者,既以散文为式,因而不免字斟句酌,以求文词藻丽,不免流于文

章卖弄。但此中好处,却可以从中学习文章之结构、词句之修饰,或可为有

趣于写作文章者之参考书,进而使阅书者浏览之余,书之意旨烙于脑海,时

日虽久,未必无用。

  总而言之,鸾门著书意在化度世人,今日更以「鸾音去迷」之书名,则

其意涵尽在不言中。吾当更愿世人,不论三教九流及至各阶层人士,尽皆愿

意接受本书。语云「开卷有益」,此乃吾著书之所盼!

  

文昌帝君 降

 幻觉

  曾有鸾门道场在举行扶鸾仪式之际,正值道家张天师降鸾,砂盘木笔传

真之圣训乃是天师开示降伏鬼魅之符咒,此时外堂效劳生个个聚精会神,聆

听天师开示之妙论。但是在整个道场,除了虔诚肃穆庄严之气氛之外,却隐

含了若有若无之诡异现象,因为有一二位效劳生脸上除了专注的神情之外,

尚加杂有一丝丝迷离的色彩,因而使整个道场除有汇聚的道气外,尚有所吊

诡之处。

  一般而言,所有六部生在虔诚专注心志之下,应无所旁骛,就因为一二

个人心思不定,致使整个道气有所迷离。而这一二位心思迷离者心中所思索

的问题,不但不是俗务,反而是道学有关的问题。其中一位象是听见有人在

其耳边诉说着什么,另一位却是听见他们堂中所奉祀的吕仙祖在开示。整个

问题的存在是这一二位的心理问题。

  在道场仪式进行中,所有人专注虔诚恭接仙佛圣驾降鸾,因而在专注之

中凡人潜能自然而然激发。但是所有人都能没有异常,为何独独这一二位会

有异常,这就是心理建设不够!因为在鸾门的门生长期以来接受到仙佛的显

化,因而不自觉的潜意识中已深植仙佛之显化无所不能。再加上自身在专注

中,有时眼、耳、心等识觉较敏锐,因此稍有风吹草动,则加以判定为仙佛

之显化。实则门生之人应当明知鸾门长期不断,并且是最庄严隆重的事情即

是扶鸾仪式;因而在扶鸾之际,怎会有其他仙佛不顾礼仪在客神扶鸾之际而

作踰越的事情?在人间礼貌上已说不过去,何况在仙家?因此可以有个结论

,就是这二位效劳生是自身之幻觉,而其幻觉之凭据是以为自身的根识灵窍

比他人更开(或者是自以为自身修行到比其他人更精进或更好之法门)。另

者,就是误以为仙佛的显化也在自己身上,但是却完全没有去深思所假设的

这些理由是有什么动机来支持?因而世人在面对这些现象应当以理智去分析

,以智慧去判断。

文昌帝君 降

 专注之迷离

  修道之行者在发心与意志上大都无可挑剔,因为对于修道必须有所志趣

才会去亲近以及行持。但是有所志趣而行道却并非即是等于可以成道,因为

在修行的过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难关须要修行者去克服;因而这个过程形成

许多阻障,打退了许多行者的志趣与发心。

  浅举例子而言:在各宗脉的行者当中,有一条简单的戒律-持斋,这个

斋字即已引发诸如「只戒心斋而不戒口斋」,意即只要心地仁善又何须拘泥

于吃素斋戒?如此使得许多人因此而有所借口。实则心斋不只于心地良善,

而口斋更不止于吃素而已;心斋之仁善要起于「起心动念」,而更实践于「

言行举止」;口斋除了实践于吃素之外,更要上溯于起心动念,而戒口欲之

望。因此在整个戒律中均有由内而外,由外而内之涵蕴深意。再诸如修行者

之执着,有分成蛋类、乳类,以及烟草、葱蒜,以至酒类是荤是素?两皆有

者支持,乃又形成争议!非止于此,更有甚者执着于修行法门,悉皆以为我

所修行为高,其他皆为低下,因而形成教争谤道。在修行者心中除了对修道

之志趣以外,可能一切都可以成为争执之议题;因而修道的过程不但不能萌

生智慧,反而愈修愈迷糊,也因此打退了许多修行者之善慧发心。

  如今各宗脉之修行大抵有以练坐之功,或者道家之养生炼气,或者佛门

之禅坐见性,更有鸾门及至一贯道之修子或以静坐练灵,或以静坐定心,诸

如这般修行悉皆无误,却错在修行者之各自执着。有者以为静坐不但无法静

心,反而导致走火入魔;有者以为光是打坐,不事行持,何能成道成佛而加

以贬斥!不论基于何种理论悉皆有所根据,是有人因静坐而入魔,也有人静

坐一生而无所成,但是这只是其中少数而已,因为各自的行持不对,导致入

魔。静坐乃是在凡人紊乱复杂的脑神经运作下,将脑与心分开,亦即脑神经

运作不息,但心神却使之沉稳而平静;只不过修行者在屏息制念之下,中枢

脑神经仍然运作不停,乃使其他识根更为敏锐,因此往往误执灵通而入魔,

一生坐工无功,只是不知如何明心见性而入禅机,或者炼气聚灵以培元固本

,终致无功。

  总而言之,修行之路本就在磨练凡躯,以净夙世业累,若不能在修行过

程谨慎,修行漫漫道程绝非一蹴可及,若执于修行之立见其效,则注定道程

不进反退!

文昌帝君 降

 道子

  所谓道子,泛指于修行者,亦即有心向道而修之行者;相对于佛门之所

谓「众生悉皆俱有佛性」,道子之意涵稍有狭隘而专指于修行者。但是如今

在佛法谓之末法时期,各宗脉则谓之末世之时,大道虽然普传,随处俱皆可

以接受福音,可谓道风鼎盛之期。际兹如此,本应随处可见道子精勤于修道

才是,实则不然!道风鼎盛是事实,有颇多行者精勤于修道亦属事实,然则

却也有颇多修行者虽在修道,实际上却不甚了然何谓修道?许多人接受福音

,亲近大道,甚至颇有志趣皈依于道场,但是却称不上「道子」,此何以谓

?简单而言,即是不知「修道之真义」在哪里?既然不知修道之何谓,焉能

称上道子?

  颇多在道场中行持之人,知道修道是要解脱生死大事,不再受囿于轮回

;换言之,即是要灵性永生不灭。原则是无误,但是过程却有偏差。所谓修

道之不再轮回,大原则是如此,但是在灵性永生之过程间却必须藉由修道,

使凡俗之根性彻底改变。在修行者与众生之分别即是在「修道」,而所修何

道?即乃不出人间道德、教法、戒律,如此基本上始谓之「行者」。所谓行

者,顾名思义即乃实践,因而人间道德、教法、戒律不去实践又如何可以行

?是以在修行路上必须奠定此一道德礼仪、戒律规范,才能称作「初行者」

,等到具备初行者后再谈精进修持。

  但是精进修持却又使许多初行者有误执的现象。昔人在修道中谓之「得

道」,是必须智慧大开,成为一个悟觉者;要使智慧大开必须从经典教义中

去了悟,从中使心性能够不受凡俗根性之困扰,藉着昔圣先贤的悟觉心得而

提升自身的智慧;换言之,即是「悟理」。但是许多初行者却执于许多所谓

通灵神力等现象,欲由此而修道(如此并非绝对错误,但却要视教法而定,

譬如道家即有符咒、法术等修行,但其中却要有配套之修行,如严格之戒誓

)。因而,真正道子应从悟理修行,庶免在修行过程中出现自身之修行路线

与大多数人分歧。

文昌帝君 降

 鸾仪

  鸾门「以儒为宗,以神为教」,既是以儒为宗,则鸾门教化不出儒教纲

领;而儒教之重礼在儒书之中随处可见,因而鸾门礼仪实出于儒家礼教。唯

儒宗礼范几千年以来已因时代变迁,人心随之变迁,因而将儒家礼节视为繁

文缛节,因而一再精革。虽然若干符合现代人之生活习性,却已失儒宗范礼

,连带使鸾门宗承于儒礼之仪轨都有所失佚。然则鸾门处于今时为人天普化

之桥梁,愈来愈多精修之行者投入鸾门效劳,协助大道普化,如此道场之运

作,使有志于修行善慧依止于门下,若不将鸾仪重新发扬,去芜存菁,符合

现代生活习性,而无伤大雅之事可省,否则一切必要礼节实须再现;因为礼

节之表现,乃为人处世之第一步。

  所谓修行在使自身灵性解脱桎梏,乃必须自我修涵,使自我之心性符合

礼节,一则处世,再则自性之修养,大有助益于自我之戒律;因而修行之路

若无人世间之礼仪,则漫谈大道玄妙,实有本末倒置之嫌。佛家重戒律,修

行勤念佛,但是佛规礼仪庄严肃穆,无非用此表现礼佛修道之隆重;既然如

此,则一切宗脉当亦如是。鸾门修子之如一盘散沙,即乃鸾仪不振。鸾门普

化众生,可谓与众生接触紧密,若不能将鸾仪谨慎制定推动,则与一般众生

相同,进而缺少自律戒心,乃使自性容易旁骛分心,而在修行路上不进反退

  综此而论,鸾门修子既然身负代天宣化、普度众生之职命,进而宏扬圣

教,推动法轮,传布大道福音,则自身之仪轨礼节,当然必须实践。如此,

外可以引度众生依止,内可以自心规戒,不受外力所紊乱,进而确确实实成

为一个修行者。

  

文昌帝君 降

 灵动现象

  有许多修行者在修行某一阶段中,或多或少隐隐约约中有灵动现象,或

者是本灵之运动现象,或者是意识之幻觉现象,更甚至有躯体不由自主之运

动(这一现象包括有二种情形:其一,气动。其二,心识驱使躯动),不论

何种运动现象,其间包含正与误的现象。

  首先必须了解为何会灵动?不论任何宗脉在修行的过程中,绝对无法脱

离定静的修行,举凡念佛、持咒、禅定、静坐,甚至鸾门排班参鸾、一贯道

开班法会等等。许多修行者在定静的情况(或者环境)中凝肃心神,人之精

神意念在通常的情形大都是紊乱,或者涌泉而分歧;换言之,人之心神在意

念作用下,因有运作的力量,而不能察觉外力或者自力的作用,于是怪异现

象就不容易产生。一旦进入心神凝聚的状况下,相对因运作的力量减轻,内

外力的干扰增强,于是超越自身控制力的现象接踵而至。譬如:鸾生之排班

,在心神凝肃情形中,意念减轻,心灵进入安宁状态,加上心中若有先入为

主之成见,或不正确之理念,因而怪异现象大都或多或少的产生。尤其修行

者在练习坐工之际,这一现象尤其强烈。因为静坐本身不但凝肃心神,更强

力约束躯体,在身心强力约束中受到外力或自力的牵引,甚至干扰,当然相

对增加,在此情形下,灵动(或者气动)于焉产生(唯灵动与气动不可混为

一谈,此在后述)。是以由此可知,灵动现象是在修行者约束身心之情形下

容易产生。

  接续所论是「灵动之损益」。一般修行者有人认为灵动是不正确之现象

,吾据以上之述论,当然可以说持此论点者,其观念错误;亦有者认为灵动

现象是正确现象(因有吾上述之分析),但吾亦不认定为正确。严格来说,

灵动现象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却绝非所有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不论任何

阶段会产生灵是绝对正确。以浅显之譬喻而言,人皆有欲望,理智坚强或者

道德理念为重之人,会克制欲望,却有人放任欲望。因此,灵动现象是人在

身心约束下正常反应之一种现象;但是这种现象,自身仍然可以控制。

  灵动之控制不止于正确与否,更关系到修行者的进境。以坐工灵动而言

,在坐工过程中,人之身心受到强制约束,这是一种自我之意识作用,但是

更深处的潜意识却会反抗这一种强制力量;因而两股力量的冲突,人之心中

会去平衡,因而采取折衷方案,一方面继续接受约制,一方面又放任抗拒,

因而产生身驱之晃动,此即所谓心识之驱动。若是以心中成见或是外力牵引

,则躯体之灵动更是顺理成章;因而修行者在克服灵动现象就必须展现自身

的意志毅力。

  但是灵动现象有真有假。一般而言,灵动现象在初行者有益无害,纵然

是受外力牵引,影响也不大;但在精进修行者而言,不但是停滞的退步,更

有可能因灵动的现象而使灵神受伤。以静坐举例而言,初行者求得能够定下

心来静坐,所以谈不上灵神的运动,但是进入定静中,不但躯体的静止,更

是灵神的复甦,此时灵力加强,有灵动现象者,因已失去躯体的保护,因而

灵神的受伤可谓随处皆是。

  综合如此论点,在灵动现象应该视阶段性而处置,否则一律加以控制才

是,因为灵动过甚,可以导致入魔。(下期再论)

  

文昌帝君 降

 灵动之认知

  基本上修行者如果在进修中有灵动之现象,绝大部份属于个人意识之影

响,亦即先入为主之观念有所左右。此一现象之因素当然有特殊法门之修行

者例外,如正鸾或者宗脉中神使等。诸如此中特殊之因素,如今医家之学理

研究,有一门专门研究人之心识现象,通俗而言即是「心理学」,曾经透过

实验访谈而归划出,人之有超常行为,绝大多数属于心理早有成见,亦即有

先入为主之观念,而潜意识中有此意念一旦受到诱因即可能仿效之。曾有此

类学者认定能有超常行为者其神经质甚于平常人,因此而认定人有受先入为

主之观念而模仿某些异常之言行。

  吾举此为例,乃是强调在此种因素之下,灵动亦是由此心理因素下形成

。许多修行者在道场中、在宗教领域里,耳目所见闻当然免不了有超常之事

迹,如正鸾之扶鸾,如武乩之借窍、如通灵者之知前测后等等,因而潜意识

中已种下修行之过程中有诸如此类之超常现象,一旦自身面临客观因素成熟

,譬如在静坐中潜意识之发酵作用、譬如在庙会中诸如武乩起驾之启发等等

因素,俱皆可能引动此一作用,因而在大庙会中可见许多平素不会灵动借窍

之平常人,亦可能类似灵动起驾等现象,所以灵动之现象与个人之心理因素

绝对是相对成比率。

  然而也因为完全是心理因素,因而容易产生不正确之观念,如果久执而

成迷,则后果更加不堪设想,因为本身既已认定灵动现象是理所当然,则在

进修中放任此一现象;更甚者本无灵动现象,受心理因素之影响反而让自身

灵动,久之执误为正。此一心理因素下,使心识完全不能自主,因而偏歧入

魔接踵而来。吾在此举一例子而言,世人在运动中有一吊单杠运动,一般直

上直下是标准动作,但却耗力,因而有人取巧以摆浪式而上,可轻松而为之

;此一摆动之取巧,即在摆动乘其晃动而顺势,故可较轻松。灵动亦有此作

用,行者在静坐之坐工会有心神不宁不耐,心浮气躁,加上体躯之约制,因

而容易定不下心,因而灵动之作用即抒解此一紧张心态。但是久而久之却认

错为对,使此一摆动认知为正常现象,因而在行者基本认知中已有偏歧,加

上人之神经对于有节奏般之摆动易受其牵引,心神一旦受到外力之干扰则不

堪设想其后果。

  述论至此,世人当知灵动现象基本上是一种弊多于利之现象,而此一现

象与个人心理认知有绝对之关连,亦即自身绝对可以加以控制,所以修行者

一旦遇上它,可以如吊单杠般稍微取巧,加以利用,但绝对要适可而止。

文昌帝君 降

 次第精进

  所谓「次第」,即是顺序之意,凡事按部就班而依序推进,如此才能完

善而周备。在任何领域之中次第之顺序非常重要,譬如在运动界,每一个选

手的培训均有针对其专长而有计划的加以培训。而每一个选手在平素的训练

之中,虽然有其不可测知或者无以避免之挫折,如身体潜能之发挥、肌肉筋

骨之锻鍊,若能依教练之指示,按部就班的训练,当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挫

伤。一旦贪功躁进,不知依训而进,则其间产生之伤害,当然倍为增加。每

一个选手都有颠峰状况,但是在达到颠峰状态的过程,若不审慎而次第的加

以激发潜能,当然不但无法快速到达颠峰状态,反而容易产生损害;是以此

一「次第推进」则是帮助自身进入最佳状态,有计划性的推进。

  再譬如求学问者亦如是,大学章句中有云:「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

。」其意即是古来求学之人,均是按部就班而求进步。如今之人更是仔细而

审慎加以区分而次第累进,从幼儿园之加以启蒙,再进入小学,从拼音而识

字,再进入中学加以分门别类,再提升至高等学府之专科教育,使人之一生

求学时期,由次第学习而至成人完备学识。

  所举二例,即是阐明在任一领域中欲求完善到达颠峰状态,次第提升之

过程非常重要。修行者更是如此,在修行过程中必须依序精进,任何法门均

有初行、精进、加行等区分。譬如鸾门每一个鸾生之初行,即是排班效劳,

再渐渐提升精进之修行。一贯道修子亦如是,初求道者必须多参加法会,学

习前贤之风范,以及接受仙佛之训诲,次第而参加精进班。一般佛门在家弟

子亦如是,先行礼佛、念佛,再求精进修行。因而诸家所教化众生,虽然法

门不一,但其次第精进之修行却无疑义。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若不审慎次第

而修行,则如盖房屋之建筑结构不予扎实,结构或地基偷工,或梁柱减料,

如此不产生严重后果才怪。

  综此而论,每一个过程加以审慎而周详的计划,包括针对个人潜能、志

趣,均在考虑之内而定出来的程序,依序渐进,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文昌帝君 降

 修法

  每个修行者大都以为修道是将修法与修行合而为一,实则其中仍然有所

差别。修道、修行、修法是在宗教领域之内,但是其中的差别,仍然有其事

迹可予分判。

  修道-古来至今,修道之目标是要舍弃此一皮囊,而使灵性永生不灭,

亦即超脱轮回。

  修行-有者宗脉是以苦行为修道之初行,但有许多修行却不以修得永生

不灭为目标,诸如古来有许多武家与鍊气士等,大都以修行为解除此一皮囊

之束缚而显现潜能。

  修法-在各大宗脉之中,法力之显现或多或少世人皆有体验或目睹,因

而修行法力竟然成了修道子潜意识中一个欲望,因而使得修道子误认修道必

然与修法成了等号。实则古来迄今,有许多法脉之所以广收门人修法,并不

全然是以修道为最终目标,并且也有衍生旁门左道之法。

  修子之所以在行持过程中,一者因心理建设未臻成熟,亦即在教理之研

析中尚未到达成熟阶段,就如青少年与儿童之心理尚未成熟,容易受到似是

而非之道理所误导;因而对于修法竟自认定在修道过程中是必然现象。二者

,修子因受他人言行影响而启动自身之欲望,因而假性之配合,亦即自我意

识之驱动,使修道过程中若有巧合现象则加以归诸于修法之窍门。

  在修道子心中,首先必须厘清,修道是在提升智慧之开悟,从智慧分判

宇宙万象之假相蒙蔽,再辅以内性之修持,如此可谓修道。并可以从人生过

程中打破轮回的根障,绝不可以将修行过程中,修道的智慧、修行的意志、

修法的特殊必然性之将其混为一谈。有此体认后,在修行过程中每个精进阶

段,不论是遭遇任何情况,都可以有因应之道。

  

文昌帝君 降

 蔽障

  世人有所根障,心而有所执,举凡文字、智慧及至根器;其所以有阻障

,佛家谓之夙世造作诸般业所成,道家则以善恶终有结算时。不论世人之阻

障是自身阻障之智慧、事物认知之理念,甚至运途顺舛,均在于人之生将有

其定数之阻障表露无遗。

  心之执,执于见闻,执于有无,执于体相,诸此种种造成心障。由此一

执,因而识性作用、根障并起,于是其言行自然偏差;是以佛家以空破除众

生色相之分别心;孰料佛家之中又起有无之议,因此可见只要是人,根障不

除将永远受其蒙蔽。

  在各宗脉之修行人而言,初行之际只要照本宣科,行礼如仪,跟着先进

的脚步走,大致上尚无偏差;可是,愈深入精进,则人性中所蕴纳的阻障则

愈显明;因而常可见修行至某一个阶段的修行人比初行人的遭遇多有离奇严

苛等;一言以蔽之,世人之阻障已产生作用。

  然则知道这个根障的由来以及害处,却又对它欲避无方,欲抗无力,将

能如何是好?许多行者将它归诸于考关也对!许多人将它视为磨练精进之前

的必然程序也对!克服它,道程精进;被它所克服,则退了道志,如此严重

的后果,修行人当然不能轻忽。所以在初行的阶段就必须谨慎,戒慎恐惧于

它的存在,以及何时均有可能产生作用,以此心境,使一心能够高度警戒,

减轻它的爆发力与时机,可以帮助修行者去抗御祛除它。

  蔽障在人而言,彷如眼失明、耳失聪、口瘖哑,是一种残障的伤害,所

以必须在心执诸相这一功课上痛下苦工;因为心有不执则玲珑心窍,自然可

以穿透蔽障而看清一切。

  

文昌帝君 降

 神游太虚

  道家修行有「阳神出窍」,与佛家之神通中「智证通」颇有相似之处。

所谓「神游太虚」即乃修行者在身心俱皆进入定静之中,灵神逸出躯体,进

入第二空间,而此一灵神与躯体分开之后仍能自主,不受外在力量所干扰,

由出窍、神游、回窍而不受损伤。

  昔时道家修士灵神出窍之最大目的在于访游道家洞天福地,拜谒上圣高

真,以求道家上乘妙术,因而将灵神出窍定名为「神游太虚」。职是之故,

道家修行者在灵神出窍之前,心里深处早已深植往谒道家圣地的潜意识,一

旦灵神出游则循此意念而往游圣地是无疑义。由此延伸,在修行者心中潜在

意念亦必主宰灵神意识当可确立。

  然则许多修行者却只知有灵神出窍之境界,却大多不知其所以,因而道

听涂说,加以自行附会,描绘出不实之愿景,一旦有类似情景出现,则加以

断定已灵神出窍。所谓类似情形,须知人之心神在定静之中本来就可以产生

超常之敏锐,再加上似是而非或者是似对还错的修练法门,因而容易接受到

身外的力量或者讯息,因此就容易有类似灵神出窍的现象。佛家将人之灵神

定为中阴身,乃在皮囊死去后另一空间之生存体,在中阴身与躯体分开后,

凭光(善)与暗(恶)而分投六道。在道家则将灵神之自主与修行划上等号

,可以在修行过程中灵神自主,一旦在修行过程中可以让灵神出窍,则此一

灵神即是躯体之另一分身;因而道家修士在修炼过程中尤其重视此一灵神之

修炼,亦即所谓元神、元胎、丹等名词,即在指于此项修行。

  但是许多修行者大都以为灵神出窍,必须有繁复的仪式或修行,实则不

然,因为人本身就是灵神与躯体合而为一,可一可二,分可各自自主,合可

共存共生,只在如何运用,一旦接受道家修行法门,灵神出窍则非难事,若

是无特殊法门,由初行奠基而修行到达阳神出窍当然就是一辈子的修行工夫

,并不能朝夕可蹴。所以修行者必须了解一切出窍均非正确,一旦到达神游

太虚的境界,不是神仙也是地行仙了!

李生请示:听说道家之灵魂出窍,有阳神出窍与阴神出窍,这二种有何同异

     之处?

圣示:所谓阳神出窍乃道家语,是道家术法修行之高层境界,其意有二。有

   者认为阳神即灵魂,阴神是生魂(亦有者认为是魄)。另者认为阳神

   是修行者所练之元胎。二派说法悉皆可对可错,所谓阳神出窍即必须

   修行至某一境界,灵与体可分开,始能行之。实则人就是灵魂与躯体

   之合成,因此所谓阳神与阴神之分,即指练法之正确与否。

  

文昌帝君 降

 迷信

  所谓迷信,意指凡人将不能解释之现象归诸于神迹,相对于科学而言,

将尚未逻辑之理论凭借直觉而加以判断,亦能斥为迷信;因此,许多有识之

士将迷信归纳为村夫愚妇所专有之言行现象。

  然则宗教领域中本就蕴藏许多神秘事迹。自古以来,不论中外各大宗脉

,流传许多神秘事迹,有者被歌颂为伟大的神所显现的灵异,有者却被斥为

无稽之谈。为何同是不可思议之神秘事迹,待遇却如天壤之别?这其中当然

不脱人为因素,有些事迹经过当时素孚众望之宗教人士所认定而加以鼓吹,

当然深入人心而认定为理所当然之神迹;反之,当然被斥为无稽之谈;因而

其中判定,在人为因素中有颇重的比率。由此认知所谓「迷信」,实则亦是

为人所强加诸于某一现象之名词而已。

  在宗教领域、在修道过程、在人生延续中有许多不可思议的现象,可以

将之归诸于神迹,也可以将之斥为迷信;此所以科学家与宗教家相对立;此

所以知识分子与择善固执者相对立,在其中的分判就只在对此一现象的认知

而已。在昔日,民智尚未普遍开化之前,在宗教道理尚未普传如今日之时,

任一神秘现象人们将之归诸于神迹。时日的流逝,后人吸取前人的学习心得

,相对亦将此种心理吸纳,因而深植此一现象,即是神秘力量的理念。虽然

有者已能剖析其现象之原动力所在,但人心总是先入为主,因而产生疑信参

半的心理,所以才会有同一事件,有二极的待遇现象。浅举一例而言,在无

形界中人人怕鬼,为何怕鬼?因为鬼会害人。实情却非如此,所谓鬼仅是人

死后三灵中其中之生魂或觉魂,并不具备破坏力或危害力,只有灵魂才有较

大之力量。但是人死后,灵魂大都在地狱之中,因此人所见乃属飘渺之生、

觉之魂而已。人们不但不用怕它们,它们反而畏惧人身之阳刚,是以才有人

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许多人也都明白此一道理,却因沿袭已久之怕鬼的

老旧观念所影响,才会人人怕鬼。

  综此而言,世间事有许多是可多方面去参酌,不用在事物的一面去下定

论,所谓迷信不正也是一线之隔而已。

  

文昌帝君 降

 偏见

  修道子在修行过程中,这个偏见不但是一种心理执着的定见,更有可能

是一切不实的所见;影响所及,不但使心念的认知有偏颇误导,甚至扭曲,

若再有不实之所见,则由偏见而入魔仅是一步之差而已。

  世间人之所以称为凡夫俗子,是因为只要世间所能产生的劣性恶行,人

都有可能沾惹不去,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端凭各人理智道德,甚至喜恶去

压抑克制它。纵然是道德存心、理智坚强的人,在身外的名利、物质、声色

,以至身内的习性、嗜好等等,都有沾染凡俗之气的空间;有此隙缝,世人

可能在不知觉中已染着凡俗之气,甚至受它主控犹然不自知。因此,人生过

程中本就是以此生命而努力去祛除这些染着。

  在修道子而言,已具体的将凡俗之气祛除,但是经过一个阶段,又要面

对另一个阶段。在修行过程中,许许多多的修道子,因宗脉的传承,因教法

的异同,因道理的传布,产生不同的认知,外有此执,若再加上自身已有习

性之偏颇,那么在修行过程中,不论是共修或者自修都容易产生瓶颈,甚至

导致挫折感。

  昔时佛家禅林宝剎大道场,常常举行辩经大会,将经典疑义经由各自修

行心得提出辩证;如此一来,公信有之,学不及者得之,学有及者授之,不

但愈辩愈明,并使整个道场向心力团结,使有偏见者显现无遗而及早防杜。

因而在佛教教法之传承有脉络可循,并绵延不断。但在其他宗脉则少有如此

盛会,而在其中之修行人,每有瓶颈不是自求多福,即是往外发展,无法将

此问题妥善解决,如此产生良莠不齐之素质,进而使其中少数有所偏歧之修

行者愈行愈远。若再加上因心理建设不够周全,或者动辄倡言灵异现象,不

论是自性祟乱,或者外魔招引,如此不使行者堕落偏歧才是怪谭。

  因此,修道子当必须从自我检视,是否有所偏执着,首在由一切虚幻怪

诞不谈作实践,杜绝心理之偏见、眼睛之偏见、脑海之偏见,如此可以潜心

清净,以求道理的开悟,智慧的提升。

文昌帝君 降

 九转金丹

  道家修炼有丹鼎一脉,修行要旨以人身精气神、以奇经八脉之气行,辅

以阴阳二气,在人身中气凝成丹,而可破体飞升,舍此皮囊而登仙路。但是

丹道之修行仍然隐藏许多变量,若由此而修行者,不能恪遵法要修行,轻则

伤身,重者丧生,其中关键即在九转金丹此一环节上。

  所谓九转之数仅乃其一基数而已,可以九九八十一,亦可至千零八之数

。但在此数之过程,即是行者气行周天为一转,使周身经脉可以畅通无阻,

及至九转丹成始有进境,否则俱在初行境界而已。

  修行过程既要气转成丹,则其牵涉人体之承受负荷,以及所能激发之潜

能。譬喻壹千贰佰CC之马力,却要使其发挥壹仟伍佰CC之马力,当然无

法达成。每个人潜能不一,聚气行气之际,进展当然各异;因而修行者第一

不能比较,第二不能心浮气躁,第三必须持恒勤劳耐性,如此才有资格修习

此法。因为气在人身相对必须受此身所影响,而行气最忌上述之三种心态行

为,所以一旦犯之,必然受其所害。

  炼气而后炼丹,不但在初行有此禁忌,在过了初行之后仍然有颇多禁忌

。人身气行既驯,欲成金丹必须藉助天地精华,如此一来,非止于人身之修

行而已,尚要通晓天文地理,知其契机始能吸纳;因而在此进程中,可说是

修行此一法门至关重要时刻。在时序的变化中,在时间显现阴阳之气当中,

在修行的地方中,俱是必须谨慎小心,以免欲得天地精华之际,反受天地秽

浊所害。在此一过程中是漫漫长程,因人而异,有者藉明师指导,有者藉药

物加力,有者加倍勤修,不一而足;但是克服此一关,距离成丹虽是不远,

却不能不小心,因为时时刻刻皆有受外力干扰而前功尽弃,过此一关即是丹

成道得,可以登仙,有者是借刀兵、水、火、风等劫数而舍皮囊,有者即是

白日即已飞升。

  综此而论,修行此一法门,不论在那个境界,都必须谨慎于个人修行之

心态,气行所必要知悉之准则必须确切遵循,才可避免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文昌帝君 降

 愩与拗

  所谓「愩」,乃是愩高。子曰:「愚者好自用。」意乃人有自以为是之

心。

  在鸾门修子中,一者杂收广纳,因而各宗脉之行者均可入于鸾门;不若

佛道之行者,有其单一而一贯之收容;形成只要有心于参鸾奉圣、修身行道

,均可是鸾门门下。再者,鸾门宗义着重于劝化向善,较少及于内性之修涵

,或可言鸾门重行功德,轻于苦行之修持,因而产生智慧之隐匿,或者不显

。更有甚者,鸾门与各宗脉之互动频繁;换言之,鸾生可容易接触各宗宗义

,在广杂而不精,一知而半解,鸾生容易自以为是;因而,在鸾门修行中,

鸾生容易遇上事理不明而又自以为是,自以为是则久而成习,积非成是,于

是形成错误观念。若有少数行者之异能显现,积非成是,从此自傲,愩高之

心油然而起。在有所能显现异能之行者,如此心态更加明显。

  所谓「拗」者,好的方面是择善固执,坏的方面就是积非成是。有者拗

性是一种脾气,但是多数人植因于自以为是,因而,「愩」与「拗」基本上

是一种执着,执于我、执于法、执于其相,乃渐行渐远,背道而驰。在鸾门

的修行之中,所最欠缺是一种自律,原因来自鸾门属于普化道场,因而勤于

劝人,疏于正己。再者又因鸾门与各宗交融,不论正邪均有入于鸾门而显现

异能,见闻者相处则积非成是之染着,以致鸾门下生有所偏歧。三者鸾门戒

律不若佛道之严苛,其弊在鸾门修子以平辈共修,不若佛道之师承督励,因

此律戒之松散亦属造成鸾下散漫之现象。

  总此而言,鸾门修子当知既入道场,虽因属性之不同,律戒有异,但是

任一宗脉均是「师父引进门,修行靠自己」,必须能自律自励,庶几有成。

  

文昌帝君 降

 谈玄论虚

  在诸家修子中,应以鸾门修子之言论容易涉及玄虚,因为鸾门本身是以

「儒宗神教」为宗旨而传承道脉,儒家思想是在鸾门为主流,但因以神为教

,乃又并承诸天圣神仙佛之教化,因而难免有不同之教义、不同之教化,更

有不同之显现。兼而鸾门诸教兼容并蓄,广开方便之门,从而鸾生可以有更

广泛空间接触任何教义,于是鸾门之修子有谈经论典、有谈佛修道、有谈忠

论孝、有谈仁论义、有谈礼论节,但是更多谈玄论虚。

  从儒家思想中「子不语怪力乱神」,可以看出鸾门内中的矛盾处,既以

儒为宗,即不应怪力乱神;但以神为教,显化奇迹在所难免。基本上,这个

矛盾亦是导致鸾门修子自我矛盾之处,是以在各大宗脉中颇多宗脉将鸾门贬

斥,将之喻为乃鬼灵所掌控之地。实则鸾门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亦是道脉长

远,久而不断,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弊端乃在前述所说之矛盾而已。

  以鸾门传教之首要仪式-扶鸾而言。在扶鸾过程中以「神人合一」为最

高境界;换言之,神人通力合作是达成此一境界,臻于完善不可或缺之动力

,因而人在此仪式中占举足轻重之比率;所以鸾门之传教是否能将道脉导正

,此一正鸾是不可或缺之动力,譬喻此位正鸾好以显化示人,则此一宗脉将

可能处处显示神通奇迹。若此正鸾以教化道理,以修持为崇尚,则可带动道

脉,遏止玄虚之舞弄。

  综此而言,鸾门较偏向于正鸾之崇拜,则如一般宗脉以修行有素之高僧

大德为崇拜,其理是相同;差别在正鸾是藉仙佛灵力加持提升;而一般宗脉

则是个人努力修持以引导宗脉。在此际鸾门肩负天人普化之桥梁,在道业中

是一股不可忽视之力量,甚愿鸾门修子善自检视自身之弊病,而能见贤思齐

于其他宗脉,共为普化圣命而贡献。

文昌帝君 降

 定静之间

  佛家讲空灵清静,道家讲无为清静,实则任一宗脉之修子,在定静工夫

上都不可轻忽,由佛道之说法上可以印证。

  为何修行必须着复位静工夫?首先必须了解到人之思绪在七情六欲之翻

腾起伏间本就紊乱而广泛,而竟日在功名利禄的营求中,整个思绪都是高亢

而无所休止,如此容易使人心神疲惫,所以修行者必须借定静以遏止思绪广

泛遐驰,更必须借此休养心神,才能使心神有空间去嚼味教义;但是一般行

者却在定静中产生迷离现象。

  所谓定静在空,或者清静,都是同一现象,即是要涤除俗虑,使身心在

安适祥和,如此才不致遭受外力干扰。但行者在定静的过程中,有人藉念经

、持咒,以求一心不乱而定静。有人藉静坐而使心神定静,但不论是任何方

法而行,在定静现象产生一切敏感现象是必然,因为人之眼耳根障在定静之

中可以更加敏感,或者本身业障,或者外界干扰,甚至自性之迷离,均会使

眼、耳、心、意等产生比平素更加敏锐之感应力,或者可以说是在定静之间

,人之超潜能异力会容易发挥,而在眼耳意识之察觉敏锐,但心识之判断却

无法正确无误,则使所见闻知之假象误导心识;于是定静之中许多光怪陆离

的现象产生,许多行者误以为是定静之所得,却不知是误执之现象。在一般

行者应该体认:定静不等同于灵通;定静使心神处于安祥,有助于心志专注

;一切在定静中所见闻知,绝大多数是不正确。

  综此而言,行者必须认知所谓「定静」之意义,循此而行持,则在修行

路上可以减少几分偏差的风险。

  

文昌帝君 降

 法流之争

  所谓法门无高下,只在勤修为,许多修行者喜欢比较修行法门之高下,

就好比许多敬拜神明的善信喜欢将自己所奉祀的神明,或常去上香庙宇的主

神认为至高无上的心态是一样,不但是着相,更是一种偏见;肇因在于许多

人都以自我为中心,连带的亦将自身所修行的法门认为至高无上。

  当然俗语说:「癞痢头的儿子还是自己的好!」普遍存在如此想法是无

可厚非。但在修行者的心态却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一者,除了着相之外,

更因此执着的偏见而攻讦他人,不但产生自身的口业,更可能因此形成不同

意识之争;二者,这种比较心之外,将会连带产生依赖心,这种依赖心又植

基于所谓优越感,因为若自认为自身所修行的法门是至高无上,是优越于其

他法门,那么自身就会产生怠惰,不能时时刻刻精进勤修。只依赖于法门之

优越而疏忽自己之勤修正是修行者的致命伤。儒贤曾参夫子以此惕励,乃以

勤能补拙,是以修行者当须见贤思齐。

  鸾门心法在诸家宗脉之修行者而言,有加以赞叹者,有人以鸾门可以神

人合一而传真圣训、普化众生加以护持;有者加以贬斥,有人以鸾门设坛请

神,砂盘扶乩,是低层次灵界的作为,非属高层次灵界的显现,因而加以贬

斥。不论如何观点都有失之客观。鸾门扶鸾属于神人合一无可疑义,乃是至

高无上之心法;而有人为因素,是以使此一完善境界受到人为因素之侵蚀破

坏,因而显得美中不足。所幸鸾门心法在传承上尚有严格之最后一道把关-

由上苍批定赐旨,是以鸾门心法才不致于流诸浮滥。

  总此而言,修行者必须体悟,修行即在于时时刻刻自己在修、在行,而

修行的法门则在其次。西谚有云「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修行在正确的法

门,不论高下,终有悟证的境界,不必要造成口舌之争,于道业无益,徒损

道心而已!

  

文昌帝君 降

 练坐

  修行者在任何宗脉大多数均有练坐者,因为练坐属于自性之修持。不论

属于炼灵或者炼气,在练坐初期是在定静下工夫,可使自身在万念杂陈之中

取得自性定静的契机,进而使自身循此契机而可得定静工夫,再逐渐修行于

较深心法,是以多数练坐者绝多部份先以定静为目标。

  在坐工的过程,因为人之思维不停,使心神紊乱是多数人无法克服之难

关,因为人之念头在脑海中起伏是植因于平素间的生活过程;换言之,思绪

是一个流程,转动是正常程序,使它停止当然事非容易。一旦强制它,就会

产生两极化,一者是「故障」,一者是「收发自如」。因此,练坐在制心工

夫上,即是要使思虑可以从不停的流程中可以收发自如。但是在过程中必须

谨慎,莫使操之过急而产生故障,即是思绪不但不受控制,反而在练坐之际

有如万马奔腾,则将入魔象无以自拔。

  世人必须要在练坐之初,先行学习如何定静,再逐渐进入心法之门,在

任何宗脉均是如此。佛家讲禅坐,入禅定而得禅机。道家讲养生,由坐息而

使精气神饱满而达长生境界;炼气士欲求「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亦是先

由定静而后炼气,才能使心法之修习无碍。

  总而言之,练坐不但是修行者一个自修之契机,亦属法门之桥梁,但必

须谨慎于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文昌帝君 降

 教争

  台疆一地虽然道风蔚盛,但也因为道风昌盛,各宗脉蓬勃发展,因此任

一宗脉大都拥有举足轻重之影响力,其结缘信徒动辄百数十万,因此信徒之

间因信仰理念之不同,乃产生互相攻讦之现象。

  前几不久,甚至有两大宗脉之中坚行者,互相出书攻讦一方,指为另方

剽窃教义;另方指其出言不逊,断章取义,有失僧格;因此愈骂愈凶,导致

一般信众不知所从。实则佛道同源,各个教义虽然出自各教圣者之言行,但

各教圣者住世之修行,其道源又有何殊异?因此在如今教争,只是突显行者

自修之不够而已!当然护教之心是每个行者可嘉可勉之赤诚,由此当可鉴知

其向道之忠诚。可是,这些优点不该表达于攻讦他教,如此影响,不但使自

身陷入造业,更使自身之修行日趋偏执。

  偏执是人性之劣根,在修行者为患更深。如在单纯教义之实践中,仅属

个人修行之停滞,为害尚小;但若属于宗脉相争,而其人又恰好身居要职,

那么为害就深且大,使广大信众陷入迷茫不知所措之境。原本护教之诚,反

成祸教之患,更不论尚有自身形象修行之害处。所以修行者切莫因不认同于

他教,或自身之意志偏执等之因素而动辄攻讦他教,如此是宗脉之幸!亦是

广大信众之幸!

  

文昌帝君 降

 着相

  「着相」一词本为佛家语,相对于空。佛家讲空,要求门下行者一切皆

空,举凡情缘、嗔怒等等人之七情六欲悉皆勘透看破,而使心境空寂,才能

生出智慧。但是一个凡人面对开门七件事生活所需,加上人际相处之繁复情

事,心境已被外缘所牵,因而心中所执,因人而异。年轻人执于情爱,壮年

人执于功利,中年人执于名禄,老年人执于亲情,举凡是人,难免因处于群

居社会之中,心境各有所执,因而必有其着相不舍之处。

  在各宗脉行者之中,鸾门下生着相最深,因为鸾生俱属在家行者,亦是

火宅众生之中可以圣凡兼顾之行持;但是圣凡兼顾有其好处,相对亦是弊病

丛生,虽然可以在家业无须放弃而可修行,但亦因此无法戒律于高深层次之

修行;更因为凡业兼顾,与各行业人士接触染着本深,又无严律为戒,因此

鸾生可谓只比一般众生略知道理而已!

  其次为一贯道修子,一贯道中因以层层节制、一脉相传之布道方式,因

而规戒较成规模,俨然大宗脉,但其弊点即在高层次之领导。中坚修子因大

都承受老前人之耳提面命,因而耳濡目染之下,亦已接受其老前人等之固执

不化之习性;因而一贯道中不乏对老前人等以下之领导前贤尊敬有加,但有

所不满于前辈之领导方式,敢怒不敢言,积悒既久,导致出走而投入其他宗

脉。

  再次为佛家修子,佛门以空众与在家众兼容并蓄,受佛家妙谛熏染者,

修行意志大都坚定不移;但因佛家缁众规戒颇严,产生有出世之相,使人误

以修行出世是属消极,而缁众亦因此产生自高于众生之心。唯佛家讲众生一

切平等,僧众乃代佛传法,是为师者,众生敬之,自己却不可自高。

  再次则为道家行者,道家在台疆应以正一派为代表性,道家之法大都佚

失,仅余天师一脉在台疆传布。道家之士有流于以神迹炫于世人,因此一般

众生认为道家即是道士,如爬刀梯、为人做丧、驱邪制煞而已;实则道家心

法之深奥,由「道德经」、「清静经」之中,俱已显露无遗。

  是以故,人有其心境之不同,各有其劣性,因而在修行过程中,实有必

要自省而愓励。

  

文昌帝君 降

 意气之争

  人之劣性,大抵潜伏心识深处,轻易不显露,只有在自身无法节制或者

疏忽大意之下,才会流露出蛛丝马迹。

  实则人在许多事物场合中,不经意中都会有企图心之显现,譬如在功名

利禄的竞夺中,纵然标榜无所野心,却难掩失落感;有者因为攫取无望;有

者是不便参与,但是总难免有其欲望之显露,如此即为人性之弱点。因而,

在人生过程中历经许多挫折磨难,却也无法使此劣根之性尽为提升,去芜存

菁,以致人性之沉沦有其负面影响,亦即两极化;有者受挫,痛定思痛,可

以奋发重新;有者却日愈沉沦,自暴自弃。

  道场中虽然都是在修学道理的过程中精进,可是人性潜藏之劣根仍在;

换言之,亦即虽然在修学大道的过程,行者仍然是一个凡夫之身,所以许多

凡夫在道场中修学大道,自然难免显露人性之私,因而冲突随之而起。

  在道场中最为常见即是意气之争,有者以理念不合而起意气,有者以愩

高之心而与他人起冲突,更有以自身认定之标准而与他人起冲突。不论任何

情形,道场虽然是传法之圣地,但在修学大道的过程中,却是由许多凡夫所

组成,是以道场是非之衍生虽属难免,却招致一般众生所诟病,因而道场中

人实在有必要从自身之劣根性修涵,庶得自身可以不成为道场中害群之马,

进而提升道场神圣之形象。

  

文昌帝君 降

 口业

  修道之人在修学大道的过程当中,口业是一项阻碍精进、毁败道心的考

关。由于口业的造作,致使道程添加变量的案例实在不可枚举,因而有必要

在此提醒诸家修道子。

  人有通病「口无遮栏」,虽然是属于急性子的人所常有的毛病,但是有

些人虽然不是急性子,平常也能谨言慎行,但是在某些场合,或者特殊环境

中,有时也会率性出言,或者是为抒发心中积悒;或者是为展现自身广闻博

识,更有因此一逞口舌之快,因而有心无意之中造下不知口业之祸根。

  道场之间、各家修子之间,言语本是互相沟通、切磋心得的工具,却因

各自理念,或者认知深浅不一,反而使得言语成为争执的工具,互相攻讦,

更有因此心怀不忿,因此口出不逊者,诸此种种均可导致修子之道程阻滞。

  通常一个修道子在道学上求智慧之提升、求道理之开悟、求道学之精进

,举凡身心之言行思绪俱在修涵之内。因而,在道程中无法守住「不造作口

业」这一关,可以表示这一位修道子的肤浅,因为口业之造作,不但突显自

身修涵之不足,更因此引起各修子之间的争执。一位精进的修道子,遇上与

自身理念不同,或者修行理念法义有所不同时,绝不会妄自批判,一定会先

行了解他人修行理念以及法义之好处,然后加以理解,不会先去否定他人而

径自肯定自己的修行;如此不但突显自身的修涵,更可以突显修行人的智慧

,更可以从中得到他人修行法义的心得,并且避免无谓的争执。

  在此修道子应该认知,口业虽然只是一种经由人脑所主控而操作,表达

出自身的意识,但它所代表的意义却是一个人的智慧、道学、修行的深浅,

更关系到自身的慧根、因缘果报。一个小动作牵连却是如此广泛,修道子能

够不谨慎吗?

文昌帝君 降

 入魔

  入魔一词,只是概略描述之形容词罢了!实则各家修子着魔之相不一,

亦有其特殊之因由。譬如:炼气之人因气岔而导致躯体之伤害、脑力之退化

等。再譬如:入魔之人有者因受外灵干扰,亦即一人有二灵,浅显如医家所

云「双重人格」一般,二个灵体相争主控一个躯体所产生之异相等。再譬:

如自性之变异,从一个可以受理智道德规范的心神转换成不羁与恶质的心神

等等都是。如今俚俗有句话说:「修道修到头壳坏去!」这句话所代表的意

义就是一种入魔的现象。

  修行正道怎会入魔?那么会入魔就可以肯定不是修行正道,这是非常浅

显,也是百分之百可以肯定的事实;因为正道已经在人世间流传不知多少年

岁了!如果会使人头壳坏去,这个「道」绝不可能传承下来,所以一定是自

己的修行有误才会入魔。

  在各家修子当中,会有入魔现象的有二种行者。一种是在练坐的行者,

因为练坐的时候,自身的灵神非常脆弱,有如初生小婴儿一般,一旦受到外

力干扰就容易受伤;而受伤的情况最多,而且常见的现象就是着了魔相。第

二种行者就是不按部就班的修行,喜欢追寻异端、异能之行者,因为这一类

的修子大都理智不甚深固,并且心理认知尚不周全,也可以说这一类修子智

慧的显现尚不明显,所以在修行上喜欢故作惊人之举,因而自身容易错乱,

或者受到外力之干扰。

  总而言之,入魔是修行者一个可怕的噩梦,也是修行者留在人间一个可

笑的笑话,所以修子们必须审慎的去看待这个问题,摒除不必要的心态,认

真的去寻求真理与智慧,才不会被这个噩梦缠扰。

  

文昌帝君 降

 德业

  在道场中修行,德业是一种必修的课程。有者认为德业属私德,是个人

品行操守的表现,不涉及于公德,但是修道之人有别一般凡俗之人,即在于

是否凡俗习性之轻重,因而德业之不足,则修道之人何异于凡俗之人。

  自古以来,修行之人有许多在道业上有某种精进的天份,或者是领悟力

、或者是实践心,更有者是在引领群伦精进中扮演关键角色,但是却败在德

业不足。

  人有傲骨是一种内在意志之不屈,但若是人具傲气,则易偏执愩高。在

修行过程中可以有傲骨,可以以得能求修大道为傲,却不能以自身已得特殊

法义,或者修行有所精进而自傲。人之意志往往流于一线之隔而已,一旦自

傲容易变成自满,人心自满则一切将开始停滞,所以在修行过程中必须谨慎

于此。古来高僧大德,以迄近世以来,许多修行者在德业不足下,以一个精

进修子却流露出凡俗习性,则如此修行对于度化众生的影响将是广泛深远。

  总而言之,修道在道业的领域中,必须注意及自身的德业,如此外可以

为众生做表率,内可以净化自身的心灵,使修行的精进更完善。

  

文昌帝君 降

 自以为是

  一般人都有自认自身的思想行为多属正确,都比他人优越,即是佛家所

云八识中,仗因引缘之第七识执自我,因而在知识领域中,或者为人处世中

,此一以自我之意识,当然排除他人超越自身的认知;是以故,人自执是为

通病。

  在道家修真之士亦有自我不断之行者,偏执在各大教门之行者,以迄一

般凡俗之人身上随处可见,但是在一般人身上最多也是一句「自以为是」做

评判,影响尚不大。在修行者其影响所及自身误执,若再加上影响其他修行

者,如此可能导致整个宗脉的兴衰,至少也可能影响到宗脉中部份修子的修

行,不能不加以注意。

  自我既然是每个人内心中一种自我肯定、或者是一种自恋的症结,因此

在理论上自身并不自知,至少是默许自身此一意念之放纵。所以基本上每个

人对于他人对自身的不肯定将加以严厉排斥,如此时日既久,排他的优越成

为自身的执着,影响到理性智慧的判断。误执即是自以为是的延伸,如此修

行不入歧途者有几人?

  儒者对于此一自我之审判是以「愚者好自用,贱者好自专」为描述,其

自以为是之言行在儒道释诸大宗脉中,对人性之通病都有深刻之认识,也都

有循导之良方,可惜人在累积的习性中难以接受善诱,才会因循沉沦,使此

一通病主宰人之知识智慧领域。

  吾在此提醒修子们克服此一通病最简易的良方就是「谦虚」,虚怀若谷

可以广纳深涵,再慢慢加以细嚼吸收,如此获益良多。

  

文昌帝君 降

 共业

  人生历经无数轮回,每个单元或多或少都会累积不善因业,如此直至这

些业因形成一股力量,就是果报的显现。

  所谓共业,顾名思义即是共同的业因,那么相对的也就有共同的果报。

一般而言,共业大都形成在有亲属关系的人身上,譬如夫妻的共业、父母、

子女、兄弟、姊妹们的共业,因为亲属的形成已经筑基在恩怨的前因,所以

他们比较容易形成共业。

  在道场中修行的修子们也有共业的因素。在修行道场中,许多的精进道

子会以修行次第精进为目标,较少旁骛;但是一个团体中却有必要有行政人

员,虽然这些行政人员仍然是修行者,但却必须负责团体的运作,因此产生

行为的偏差因素,造成道场的修子与众生之间的因果互动。虽然这是行政人

员的个人行为偏差,但若是他的运作是为道场而运作,如此就有形成共业的

条件。换言之,道场修子从公而言,有共同担负成败的业因,若是从私而言

,当然就不会形成共业的条件。

  道场修子承担共业并非一概即是不好的现象,共业并非就是恶业,善因

的共业仍然是道场修子在无数轮回中互相提携精进的动力。在无数的单元中

曾经是道场中的修行者,在若干单元之后堕落,有可能即是凭借此一共业的

动力而出脱。

  总而言之,共业亦可说成共同的圣业,因此成败的动力是属于活性而互

动,因此勉诸修子,善自珍惜。

  

文昌帝君 降

 会灵

  迩来有不少宫堂以「走灵山」会灵,号召修子共修,究竟此一会灵是否

有此玄妙,或者会灵是何意义?有此兴趣者不可不研。

  所谓「会灵」是会何灵?大致上是自身之灵神与灵地之神交会,亦即有

朝圣之意义。另有者以自身之灵神在钟灵毓秀之地可得加持,谓之「会灵」

。更甚者有云,至某地可得某上圣高真佛菩萨之加持而会灵,对修行大有帮

助。不论如何说法,基本上修道子到灵山之地走走有益无害,只是有否如此

玄妙倒是未必。昔时修真之人喜欢寻觅钟灵毓秀之洞天福地修行,是取其山

川灵秀以及清静无染,若谓此一洞天福地必有上圣高真佛菩萨降驻,却是未

必。因此,走灵山会灵基本上立意良好,一则可以凝聚修子共愿共修,再则

到钟灵毓秀之地走走,亦可涤除凡尘俗虑,有助心神清净。然则为何有小部

份修子走灵山会灵会有感应,事实上这一部份的修子灵窍大都较开,容易敏

感受到灵界讯息,因而就会比一般修子较得到感应。

  总而言之,修行路上在「走灵山」会灵,这种修法并非全无好处;但细

究之下,却弊多于利。因为修子灵窍易开,虽然可以感应到灵界讯息,相对

的也容易受到灵界干扰;因此,会灵若无正确而修行有素的修子领导护法,

那么资质较浅的修子就容易受到干扰,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所以修子在修行

路上,必须谨慎小心,切莫一时大意而有所损伤。

  

文昌帝君 降

 尊礼

  儒家重师道,师以授业解惑,乃能启迪愚蒙,化育贤良,因此师道之尊

严,儒家不轻言弃。佛门有序次尊礼,佛徒分九众,大致以出家众与在家众

。出家众之比丘、比丘尼在相遇问候之际,所探寻者并非以生辰年月而序齿

,是以受俱足大戒之戒蜡而分尊卑,亦即以受戒之时日而分长幼,有时年月

日时,甚至针影一线之差即论长幼辈序,可见以入道修行之先后而分辈序是

为佛徒所慎重之事;因此在修行者必须深知师道之尊严,礼序之不可轻。

  重师重礼亦即重道,世之修子均知道之宝贵。虽然道由天降,却是人传

,亦即有赖先进修行者之传承宏扬,世人始知道之可贵;所以今日知行修道

,却是先贤明师印证所得而传承,今日步履其迹,自然必须感恩于心。

  修子修道虽在求得开悟,但是谨遵礼序却是自身德性之修涵,知礼而行

,必然谦虚,「谦受益,满招损」古有明训,因而修子必须在修行过程中,

精进道程之际,礼序亦必谨慎。一则显现修行者之风范,再则以此而约束自

身潜藏不拘之野性,是以各家修子有以戒律而强制心性之放荡,其理相同。

  

文昌帝君 降

 幻惑

  所谓「幻惑」,简而言之,是要入魔未入魔之际,也可以说是自身意识

尚清晰,可是却有迷离混乱的现象。

  许多修子会有这种现象,尤其在鸾门以及神坛宫堂修行的修子们,最容

易也最常常出现这种现象。由这种现象出现在鸾门道场以及神坛宫堂,而不

出现在佛门或者一贯道道场之中,可以知道这种现象与修子的修行方向有关

。佛门与一贯道道场有严密的说法,道场法会密集开示中,修子的道理勘悟

比较容易提升智慧,使一些假象不容易主宰心神;而鸾门以及神坛宫堂则因

接触广泛,容易受外在假象所影响。再者佛门修子、一贯道修子或以念佛礼

忏为主,或以拜佛度人为主,少有涉及其他,比如静坐、练灵、求神通等事

,因而也可以减少灵神幻惑的现象。

  一般修子在修行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均会接受到灵界讯息,而在修行尚未

得有开悟或者智慧明净的情况中,无法判定灵界讯息来自何处?是否正邪?

更甚是无法确定讯息之虚实,因而在自我主观意识中即加以认定自身已有神

通,可以通达灵界,如此将因误判而使自身愈陷愈深。有者所接受到的讯息

,其荒诞不经的程度,听闻者为之喷饭,因此使人误以为修行者有此荒诞言

行,进而影响众生望道而退。

  在幻惑现象产生中,最普遍也最常见而影响深远的就是修子接受到讯息

,自称某某仙佛,或者要你如何如何。一旦你接受此一讯息,此后便无翻身

之日,将受其控制。实则所谓接受到灵界讯息)包括听到声音,或者显相)

,有可能都是自身的幻觉,因为自身在修行已经有先入之成见,以为修行必

然会有神通或者灵异现象,一旦此念生根,那么幻觉就容易产生。

  总而言之,修行者必定要求得道理的开悟,智慧的提升,才可以避免不

必要的干扰。

  

文昌帝君 降

 道心释疑

  修行者在漫漫道程中无可讳言将会面对许多诸如魔劫考关,甚至人生过

程中起伏,均会影响修行者之道心精进。在许多道场中绝对有一部份道心坚

诚、修行精进的修子,但是在道场中也很容易看到这些菁英的修子们退了道

心、毁了道基,甚至败了灵根。究竟道场中为何留不住坚心的修子?除了人

为因素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在修子的自心体认。

  道场之所以成为道场,即是在凝聚共修的愿力,由传布福音而普及于众

生;换言之,道场除了修行之外,尚需肩负传布福音、广播法益的使命;因

而组成这一道场的每一份子必须从投入这一道场伊始,即已深刻体认自身使

命、职责,甚至能力,而后评估决定自身在道场所贡献的力量。

  许多修子身入道场是要修行精进,没想到却因人际相处之困扰,不但没

有精进修行,反而增加烦恼,因而退了道心;有者身入道场是要求得特殊成

就,久之无成,因而退了心志;有者身入道场是为满腹理想与理念,却因不

善表达而造成怀才不遇。人生百相,本是因缘际遇,各有不同。但道场之团

体不同于一般社团,在于道场组成份子有共同理念与愿力,即是修行与普度

众生。在如此完善理念下,不同阶层、不同地方的人们共聚一堂,如此缘份

可是千载累积而成。语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如此萍水相逢之缘已要如

此深厚之缘机,何况共处道场之中,缘机之深厚又岂是三言两语可以道尽。

因此修子们身入道场之中,不论面对如何事情,当要珍惜如此缘机,切莫轻

易退了道心、毁了道基!

  

文昌帝君 降

 修身养性

  所谓「修身养性」,乍看之下有若儒家之学术思想,实则此一修身养性

已包含儒道释三家修法之精要。儒家以读书为风尚,因此学子重品德自是无

庸赘言。道家重炼气,炼气首要在养性,若心浮气燥则无以炼气,因而俗性

不予收敛磨平,则在道家炼气之学已无入门之资格。佛家讲慈悲,礼佛利生

,若行者不知自身之修涵,则何以体会佛家之胸怀?因而简单四个字已包含

儒道释三大教门之心法,只看世人如何去体会与实践而已?

  在「太上无极混元真经」中有明确记载:「先修人道,再接地道,而后

进入天道。」此一次第进程揭橥修行者对于人道之体认必须深刻而明确,而

所谓人道亦即修身养性而已。古代有所谓侠义之士,其人以所行所事,打抱

不平,除暴安良,不能不谓是行正,但却不能视为守法之士,因为侠以武犯

禁,挟技凌人即以强凌弱,何况私斗本就律法不容!修行者亦如是,得到大

道心法若不能自身严格戒律,何啻挟武犯禁!更甚者,挟武技若不能严加律

己,稍有偏执私心则流于暴虐。修行者若得心法,在修行过程中,则如挟武

技者,必须从内心深处以德行为修涵目的,律己而宽人者符佛家利生之慈悲

,当然可以精进到深体三教心法;反之,在修行过程中放纵自己,不知严律

,那么不论得到如何精深之心法,或者如何殊胜之妙谛,在修行过程中时时

踰越世俗道德礼范,至多也只能修成一个散仙而已。

  是以故,奉劝诸家修子,切莫以为修身养性只是各家老生常谈而已,实

则它是成就究竟境界的最基本条件。

  

文昌帝君 降

 着相

  所谓「着相」,乃佛家禅语,意指染着凡尘色相,着了皮毛之相,即是

人身习性之通病。

  修行者要修行究竟,必须将皮囊之习性澈底改变,否则皮囊染着,灵性

何以清净?又如何深入究竟?但是凡俗习性受到红尘色相之牵引,虽然是修

行者,却也未必能够避免。譬如:凡夫俗子开门七件事,民生是大事,因而

心中充满饱腹之欲望,自然难免陷入争名夺利的事件。譬如:官场中人为稳

固既得利益,必须抓紧权位,因而逞尽机锋,尔虞我诈,用尽心机,因循成

性。譬如:人生百相,悉皆由心而造,心入红尘,百业牵扰,因而在人生过

程中,劣性自然一一显现;因而佛家指众生着相,即指众生之心所欲求而显

现之现象。

  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虽然藉由修行的过程,可以勘透许多身外事物,

也可以藉由修行的过程提升智慧而抑制欲望而显现理智,但是人之为人,心

中所求因人而异,是以着相之事物亦因各人所好不同而有所执。

  儒家以人之深好而谓之成痴,譬如爱花成痴,譬如爱书成痴,亦即与佛

家之着相意义相同。修行者或有因所修行法门之不同而可以勘破某些事物,

但习性之所执、内心深处之所好,却多有疏忽;虽然如此,着相尚属小事,

但是以修行究竟之道而言,却可能导致阻滞于究竟之境之门外,所以修行者

在修行过程中,亦当时时审视自身是否着相了!

  

文昌帝君 降

 快捷方式

  修行的路程是一条漫长而又坚毅不挠的道路,不论佛道之殊胜法门,譬

如:佛家之净土法门,虽说是简易之易行道,但是却仍然必须恒持于念佛、

礼佛。譬如:道家之术法,虽然修法有成,仍然必须有外行功德来成就,再

藉兵解皮囊成就登仙。再譬如:鸾门正鸾,虽在未修行之前已得上乘妙法,

但仍然必须以代天宣化、普度众生之功德而成就正果。诸此种种,均可突显

修行是滴水穿岩,必须累积深厚的功行以及长时间的修持,没有快捷方式可

以直达究竟境界。但是许多修行者却抱着侥幸心理,总认为有殊胜的快捷方

式而成就,因而在修行的过程中,失去智慧、失去正信,一心已偏离正道,

所以容易为魔障所侵扰。

  每个修行者必须认清,修行是结合慧根与意志的漫漫长程,是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绝无跳级式的精进,举凡有所谓的快捷方式悉皆妖言惑众;如此

,修行者就能脚踏实地的努力修行。

  世之行者必要切记,所谓快捷方式即是避开通关大道,虽然可以缩短些

许距离,但险阻必多,因为快捷方式少行人,必藏险象,在修行过程中,欲

求快捷方式可谓踏入入魔的第一步。

文昌帝君 降

 定性

  定性乃在世人因久受红尘百态之牵引,而使心志不定,所以容易动摇意

志,或者偏离善良良知。佛家戒律则乃在约束人之放荡心志,譬如:酒易乱

性使人神智不清,故而戒之。譬如:葱蒜本是草本植物,并无性命,为何忌

食?只在葱蒜易使心性浮动,因而戒之。是以,修行者须知安定心性在修行

路上的重要。

  各家修子因法门之殊异,各人修行心志以及历程多少有所不同;但是既

曰「修道」,此一大前提绝对相同,无非性命之净化与升华而已。既然如此

,人在红尘百相之间互动牵掣影响,因而人之心性大同小异,并且「宽于律

己,苛于待人」,因此造成放纵自己,甚至不想约束自己,存在侥幸心理;

由此日愈偏差,导致自身心性不定,容易受外界影响。试问修道子在修行路

上与一般众生心性无异,如何修持性命之妙谛?况且修行路上除了一般仪轨

是以身体力行外,尚有许多必须倚赖智慧、意志去勘悟、去实践,若果不能

定性,最基本之自律都做不到,如何去发心护持实践?更遑论要精进修行奥

妙之法理!纵然有幸得到奥妙法理,心性不定,或偏离正道,或退志不前,

更甚者擅用妙法入于歧途,是否攸关修行大业?如此可见定性对一个道子的

重要!

  在此勉诸世人,在家行事深思熟虑,以求周全;在道场安定心性,以期

道程精进。

  

文昌帝君 降

 劫数

  所谓「劫数」,意指天灾人祸与诸般事物牵掣互动形成之伤害。昔人对

天灾无力抗御,动辄无奈感慨「劫数难逃」!今时有人对突发之伤害亦喟然

「劫数难逃」!实则劫数之定义严格而言,是指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有藉天

地精华,或者仗因托缘了结因果,诸般藉助外力而引动天地之气变化,形成

劫数;亦有以修行法门之殊异,虽然可以提升自身之灵力,却因此引动外界

之变化而形成劫数。譬如:古来修行有素而得正觉正道之佛道上圣高真,有

借兵解、天劫而飞升,有借魔考苦难而成道。诸此种种,俱皆明白显示劫数

是修行者成道之前的一个过程或者是考关。

  修行在现今宗脉林立中仍然是法门各异,但是一些玄虚神秘的法门大都

已经湮没,只有佛家之密乘、道家之炼气、符籙,以及鸾门之砂盘,尚隐然

有神秘现象;如若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排除这些神秘法门,如此只有从悟理

开智慧而修行,以智慧之开悟可以避免形成天劫。但是在修行过程中,夙世

轮回所累积的因果,在修行过程中仍然可能形成一股伤害之动力。譬如夙世

杀业沈重,点滴积累,虽然夙世亦有慧根,因而此世在福音广布中有幸修行

,可是杀业冤债一股怨戾可能随时准备反噬,因而形成劫数的动力。是以,

修行者对于劫数是一个进退成败的关键!如何在修行中化解劫数的侵噬,是

所有修行者必须正视的问题。而最容易也最直接的方法有二:不修神秘法门

是其一,透澈因果及早消弭是其二。

  甚愿所有修子一帆风顺于修行道程! 

  

文昌帝君 降

 着魔

  所谓「着魔」,佛道二家之释义略有不同。佛家所谓「着魔」乃为人性

之偏差,亦即人性湮失而成魔性。道家则有以练法、炼气有所闪失,招致入

魔现象;若再加上外力所干扰,譬如受灵界干扰,包含累世冤亲以及无祀游

魂等;昔日更多受符法所害。诸如此类偏离人性之常轨而成着魔现象,因而

佛家、儒家大都以不言不语怪力之事而专注于智慧之修涵。

  时至今日,诸家法门林立,已不似昔日修行者简单区分佛道二脉而已。

修行法门之殊异,虽然蔚成鼎盛道气,但也因为法门繁多,行者易受影响,

乃致修行路上反多荆棘,随处可见。如今之行者,因目炫神惑于法门之众多

,稍有不慎,轻者退失道心,重者着了魔象,因而在修行过程中,必须慎重

于心志以及理解教义,遵循正确方针而行,如此可以避免不必要之闪失。

  「着魔」,不论是佛家之所谓自性成魔性,或者道家之练法、炼气不慎

而造成,人身的健全是修行的必要条件。在修行任一法门之前,必须善保有

用之身,因为人身有如保护罩,使灵性无所受损,一旦保护罩有所缺失,灵

性受侵袭自然难免。

  

文昌帝君 降

 魔心

  所谓「魔心」,相对于「佛心」,自然属于违背天理人性的常轨,是以

不容于世俗之常见,乃谓之魔心。

  在修行者而言,并非只具有精进坚诚的道心即可避免出现魔心,反而每

个修道子亦是个个具有魔心,只是被道心所约束制伏而已。在医家而言,魔

心即如医家谓每人个个具备叛逆与反弹的个性,只不过在一般人而言,演变

成家庭社会事件。在修道子而言,则是牵动整个修行过程。譬如道子魔心显

现,则在道场中好异端、逞邪能,或者亲近乐于标新立异,因而容易不循正

法行持而趋近极端;影响所及,不但自身道程受影响,亦连带影响他人。

  如今道场林立,虽然正本溯源不出五大正教,但旁支流脉随着时代演进

而激增,有者断章取义,有者别出心裁;若果是一本代天宣化广布福音之大

宗脉还好,如果以之愚弄世人,别有用心,则其所标榜之教义则流于哗众取

宠,或者以之眩惑世人;因此,有志修行者可能因此受误导,一旦误植似是

而非之教义,则道心约束不住魔心,将因此毁败大好根基,因此世之修行者

切要谨慎!

  佛心、魔心同是一人之心,如何入佛去魔,端在平素严谨约束自心。

文昌帝君 降

 魔相

  现今有许多人,不论是有无神论者,或者有无修行者,或多或少隐藏魔

相。所谓「魔相」,简而言之即是悖离的风貌。一般人纵然心术不正,或者

心思有所邪恶,但都是偷偷摸摸而行,不敢公开而行;因而,在言行中如果

不能接受礼俗道德的规范,不能接受众人的纠正,进而我行我素于罪恶边缘

,甚至悖离道德礼俗的规范,如此已是显露魔相。

  如今世道人心或者汲汲于功名利禄,或者奔波于生计,因此,生活中充

满机锋,充满紧张气息,如此心神紧绷之中,已是由人性而显现魔性的一面

;若加上天、地、人因素的外来力,如此整个转变人性,是一种自然的现象

  在人世间最常见的魔相是一种医家所谓的双重人格,亦即在某种特定的

时空下,会显现平常不易显现的另一种性格。俚俗之语最简单了,即是所谓

的「不正常」。一句「不正常」道尽魔相的内涵;因为人性即是在仁爱的范

围之内,而人性之外的暴戾即是人性进入魔性的过程。

  许多人将一个人的不正常言行归咎于受外力的干扰,话是不错!但却只

见表面不见内里。因为每个人的人性与魔性是仅仅一线之差而已,但是在因

果业报中,受到因果业报而成为二个灵识争战的结果是一种例外。在许多案

例中可以见到一个人的灵识受到另外一个灵识的操控,因此医家才有双重性

格的判读。

  世人必须从自我的省视中去发掘魔性的潜在,然后针此加以克服,使人

性演变魔性的过程如绝缘体般隔绝,那么外来的因素最多只能干扰一个人的

躯壳,就可以使人免于入于魔相的情况。

  

文昌帝君 降

圣示:今夜吾聘请南天福德正神降莅本堂,以正神在红尘地方掌理人间福报

   ,在鸾门之中更是与修子在第一线有所沟通,当可为修子心声之喉舌

   ,并增光本书之篇幅。

 南天福德正神论谈

南天福德正神 降

圣示:稽首参礼,见过文昌帝君,以及拱衡堂诸圣神。今夜吾应邀附诸骥尾

   ,能得与帝君晤谈著书,吾深为荣幸!

帝君曰:正神太过谦虚!想南天福德正神掌理天下福德庙祠可谓最大正宗,

    人间福德祠之数目胜过任何一位尊神,信徒遍布三教九流,上、中

    、下各阶层人士俱皆举香敬祀,尤其鸾门之中福神掌理人间阳事,

    城隍掌理人间阴事,可谓各道场左右二大支柱之一。所以今夜吾诚

    聘正神,就人间修子之迷昧事提出探讨。

正神曰:帝君客气!吾乃为道场诸圣之马前卒而已,岂敢居功!不过看尽众

    生苦难,修子疑惑不明之事,倒也有感而生!今夜有此机缘,自当

    贡献绵薄。

请问帝君:「如今末法之时,佛门大力倡导净土法门,不知其余宗脉是否也

     有类似净土之归宿?因为吾眼见许多宗脉之修子,因归宿问题而

     退了本身道脉护持之心志,而转入他宗修行;虽然不失道心,但

     在各宗脉发展道务总有缺憾!」

帝君曰:正神所言甚是!佛门有诸佛大菩萨之大愿力成就净土,引领众生依

    止归宿,在其余宗脉仍然有之。譬如一贯道之「理域」,譬如鸾门

    之「南天」与「东天」,均有依止归宿之净土,只是名相不同而已

    。佛徒修行净土法门,是由净土之本尊佛菩萨接引,而其余宗脉则

    是由天律明定标准而往生,言虽殊异,实则相同。佛徒修行净土法

    门,佛菩萨之契引愿力是关键,如此修行过程与他宗修行过程大同

    小异。

正神曰:如若帝君所言,为何在修行净土法门之行者,会认为比其他宗脉之

    依止归宿更为究竟?

帝君曰:因为净土往生是以不再下世,实则距离「成就究竟」尚要多久时日

    往生者不知;而其余宗脉则是往生者先成就较为低等果位,再下世

    继续行功立德,仍在轮回之中。距离成就究竟之境,一则是以出世

    修行自身为前提,另则是以自身先行超脱凡身,再以入世普度众生

    为修行功果,两者虽然殊途,却是同归于修行究竟之境,只是出世

    者可以减轻轮回而迷昧之风险。

正神曰:那就是以各人之愿力为出发点?

帝君曰:正是!

正神曰:在各家经典中,只有佛门经典明载有净土名相以及所在,其余所在

    好像没有,可否请帝君明示?

帝君曰:佛经明载净土法门,一贯道也有,如理天,如三关中紫阳关即是诸

    神进修之净土。道家经典中许多记载洞天福地即是鸾门往生者。地

    府聚善所、南天修行所、东天修真阁等等俱皆视为佛门之净土,只

    是修行者尚不明其所在或其意义而已。

正神曰:那么鸾门行者是否可以如佛门行者一般修行净土法门?

帝君曰:当然可以!只要誓愿往生南天,依循天律善恶功过,只要善多功重

    者往生日,天神引领往地府注籍而上升南天。

正神曰:正是!正是!吾南天有办公署所,除了接引一般善人之外,也有引

    领鸾门行者之记载,只可惜历年来实在不多,甚为可惜!但愿日后

    能有更多鸾门行者誓愿往生。

帝君曰:感谢正神今日所提出问题及开示,想必有所助益修子。

正神曰:不敢!吾自当为众生略尽绵薄之力,吾先行告退。

帝君曰:可!今夜著书至此。 

  

文昌帝君 降

圣示:今夜吾聘请桓候大帝降莅道场,以此请益大帝为本书开示。

 桓侯大帝论谈(1)

桓侯大帝 降

圣示:哈哈!哈哈!今日应文昌帝君之邀,略谈吾代天巡狩,眼见天下修子

   之奇异心态,以供修子借镜。

文昌曰:今夜能得大帝降莅,实为荣幸!想大帝代天巡狩,云游天下,众生

    百相自在眼下。尤其各宗修子在修行路上有所疑惑不明者,大帝一

    一了然,尚请不吝教示。

大帝曰:哈哈!帝君过于美誉,吾粗人一个,怎有如此细心?只不过世间有

    人过于执相,因而产生许多道中疑惑事项,吾略知一二,借此而谈

    ,欲求有助修子。帝君如此客气,吾受之有愧!

文昌曰:大帝所见为何?可否开示?

大帝曰:修行路上有人愩高、有人执着、有人迷信、有人纷歧,此乃人性通

    病,尚有可解,只怕在修行过程中不知自省,一昧自以为是。在修

    行过程中,未能先求通彻智慧,反而一知半解中加以认定自行所谓

    之真理;因此差之毫厘,将谬误千里,导致修行路上愈行愈偏。

文昌曰:请教大帝!如此修子陷于如何景况?

大帝曰:有人离经叛道、有人标新立异、有人断章取义,长久以来人为意识

    之祟弄,导致许多真理烟灭,是以在修子的修行过程中,必须谨慎

    !

文昌曰:然则如今宗脉林立,许多修子投身各宗修行,在各自立论的环境里

    ,如此现象好像无法避免。

大帝曰:正是!正是!因此许多修子误假为真,误执为是,产生一种别人可

    以立论,我也可以立论,最多大家争相攻讦,更因此造成乱象。

文昌曰:是有如此现象,令人忧心!不过是真理恒流传,愿此现象能有消弭

    良方。另外大帝是否尚有其他开示?

大帝曰:修子容易遇上灵神问题,因为在修行路程上,以修养身命而提升灵

    性智慧,难免会有奇异现象,因而有修子将此现象归诸通灵,实则

    有人因此而灵性错乱,导致众生视修道为不可思议之迷离情事。

文昌曰:若果修子能够谨记孔圣人之训示,将修道是以修身养性为基准,再

    由力求智慧之明彻,不由玄虚为目的,如此可以避免先入为主之成

    见,往后道程就可以避开这些困扰的现象。因此,吾拟以一句话奉

    劝修子:「心在修明,通彻则达;所求皆妄,尽是空虚。」并且强

    求不遂,反增困扰。今日因贵堂法会在即,就此止住,下期再谈。

  

文昌帝君 降

圣示:本书之着将近完成,诸贤生迩来接连法会,著书陆续完成,行功立德

   ,可喜可贺。今夜吾仍旧聘请桓侯大帝降莅,探讨识神用事,以及入

   魔现象之分别。

 桓侯大帝论谈(2)

桓侯大帝 降

圣示:哈哈!哈哈!诸生又幸会了!在此护持,诸生可觉心情舒怡,法轮转

   动,普度众生,吾颇为欣慰于诸生之辛勤护法。今夜再应文昌帝君之

   邀,谈论人之识神以及于入魔现象之异同,愿有裨益于众生之修行。

文昌曰:大帝驾莅开示一番,修子自然受益无穷,吾在此先行致谢!

大帝曰:帝君客气!人之识神其实执相甚深,因此,鸾门正鸾最怕识神用事

    ,譬如:正鸾其人有财物之纠纷,假借神意,则其言论偏差,后果

    不堪设想。再譬如:正鸾生性好渔色,假借神意,则败道毁行,后

    果严重。更譬如:正鸾生生性急躁,不能忍行,假借神意,则谬误

    百出,影响众生行道信心。如此均为识神用事之后果,帝君意下如

    何?

文昌曰:大帝所言甚是!然则鸾门正鸾最怕识神用事,一般众生以及修行道

    子是否也有识神用事?

大帝曰:有!一般修子仍旧具有牢不可破之识神。在修行过程中,灵神作用

    常自以为是神迹,因而自以为是;因此,会产生不可思议之迷离言

    行,正如吾适才所言,识神即是执相甚深。

文昌曰:那么识神用事与入魔之异同何在?

大帝曰:入魔分别在于自性之入魔道,或者受外力祟弄干扰。如果是前者,

    则是识神所致,后者则是间接造成。

文昌曰:大帝此话怎解?

大帝曰:因为识神在我人灵性中,主控躯体之思维,一旦自身神识偏差,产

    生悖道之言行,愈执愈深,终致于常人迥异之际,如此识神用事与

    入魔则是一体两面之同一事项。如果是受外力牵引,神识受外力操

    控而导致言行迥异常人,如此是神识不能自主;换言之,即是有二

    个思维个体,因此谓之间接促成。

文昌曰:修行之人在修行过程中,时常因为修行的精进,灵神次第摆脱凡躯

    之束縳,即是佛家所谓之诸业渐净,因而六根灵敏增强,才会有感

    应力的显现;然则相对也会因此误执为许多神迹现象,愈陷愈深,

    终致不可自拔,造成魔性现象。既是如此,要如何避免此一现象?

大帝曰:识神之自主很重要,因为人之识神即是包涵心识,心为一身主宰,

    所以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宗教观、人生观,诸此种种,使识神是一

    个智慧之主体,可以避免魔性的侵袭。

文昌曰:大帝开示甚是!正鸾生得鸾门法要,却怕识神用事,乃以严誓束縳

    之;修行者怕识神用事,则以智慧成熟之。感谢大帝一番开示,为

    本书生色不少!

  

文昌帝君 降

圣示:今夜著书,吾敦聘天上圣母降莅,以作开示。

 天上圣母论谈

天上圣母 降

圣示:稽首!今日荷蒙文昌帝君之邀,参着宝书,实感荣幸。吾仅就修子修

   行过程中,入魔现象略作抒论。

文昌曰:圣母乃为道家老君之虚空传授之得意门徒,得紫府仙籙而救世,并

    以此得道登仙,定有精辟论断以?明修子。

圣母曰:帝君高抬,吾当为修子尽一绵薄,以期修子在修行过程中减少阻障

    。

文昌曰:感谢圣母慈悲!

圣母曰:修子在修行过程中,最容易使心性转化,容易导引修行入歧者,莫

    过于修法、练坐、炼气,因为修法、练坐、炼气,均须入于定静之

    中,或潜心习法,或定静心神,或调驭气行,在如此景况中,内者

    自性自主之力减弱,亦即理智暂时退却(智慧不明者,则已有偏离

    之基本动力,更容易自性迷幻)。当修子进入这个修行阶段时,最

    容易出现幻像,或者误执于假相,譬如风吹草动,执为天籁神音;

    或者眼帘印像执为神迹显现。更有者在此阶段,时有闻听异香奇景

    ,如此心性导入假相之中愈修愈远,当是入魔前兆。

文昌曰:圣母所言甚是!然则修行基本上是佛家所谓之净业,道家所谓之激

    发潜能。人之六根久受尘障,一旦修行之际,本就可以提升灵敏程

    度,如此是否有矛盾?

圣母曰:绝无矛盾!因为修行在某种程度上,如眼、耳、鼻、心等可以更加

    敏锐,将之延伸深入灵界是没有错;但是人之身躯本就是一个沉重

    包袱,将灵神清明完全蔽障拖累,欲得回复清朗境界,若无特殊法

    要,或借助外力,不可能一蹴可及。当在修法、练坐、炼气之际,

    必须长期去转化凡躯,譬如脱胎换骨,试想以达摩祖师之智慧修行

    ,犹要面壁九年,何况一般凡夫俗子。因而在修行过程中,首要戒

    慎于外界之干扰,避免产生自心之误导,更要认知于修行是日积月

    累,不是修行就必定会有神迹,如此在自性中先筑起一道坚固之心

    防,对外更可以抗拒外力之干扰。

文昌曰:圣母精辟剖析,吾尚有疑问请教,如果修子在修行上述法门之际,

    如果有什么不妥,如何分辨?或者避免?

圣母曰:修法、练坐、炼气,不论佛道各家宗脉,绝对重视明师之引导与护

    持;换言之,若有修行上述法门之修子必须遵循着前贤的脚步修行

    ,因为资深修子有可能安然度过一些疑难问题而有所心得,如此后

    进修子自然可以轻松避过一些麻烦。

文昌曰:感恩圣母一番开示!吾等今夜著书至此。 

  

文昌帝君 降跋

 跋

  书着有所释义;书成愿有寿世!

  本书之着经年,虽然颜曰「鸾音去迷」,吾亦仅将鸾门为架构而延伸诸

家修子修行之路。不论各家宗脉之修子,修行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疑义不明

,有者悟理方面之窒碍,有者修法之偏离,更有自心彷徨无主,诸此不一,

本书无以概全包罗。然则事有大小,吾择其重大而普遍存在修子心中之疑事

而阐着,即是期盼帮助多数修子。愿在神人付出辛苦著书而完成后,书之颁

行对天下各家修子有所帮助,衷心期盼各家修子不以门户之见而有所鄙弃,

愿能以平常心而阅书;不以将之视为教中法义,亦可视为人生常识,多所见

闻,提升智慧,岂不圆融。

  书已成,吾仅以数语,志为书后之跋!

文昌帝君 跋于懿敕拱衡堂

天运庚辰年七月二十七日 

 

 鸾音去迷 详情链接:http://www.goon-herng.tw/book10.htm

懿敕拱衡堂 善书名录:http://www.goon-herng.tw/six-d.htm

善书图书馆 :   http://taolibrary.com/

更多资料下载链接1 : http://iask.sina.com.cn/u/1601828511/ish

更多资料下载链接2 : http://iask.sina.com.cn/u/1805208835/ish?folderid=0&page=0

更多资料下载链接3 : http://iask.sina.com.cn/u/1618185531/ish?folderid=0&pag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