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以锻造为生的小说:(四)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提升服务“三农”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51:19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隶属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广东省农垦机务学校,1984年改建为广东农垦管理干部学院,1993年易名为广东农工商管理干部学院,2000年改制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授权,省政府审批的全国首批38所职业技术学院之一。目前,学院涉农专业在校生1600人,累计毕业生达7600人,为广东农垦和农村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涉农专业办学特色
    概括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学院农科专业形成了以下特色:
    (一)紧紧依托广东农垦和珠三角园艺产业带,实施场校合作办学。坚持一个专业同一个行业标杆企业深度合作办学的思路,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与农垦企业合为一体,以广东垦区320万亩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为依托;园艺专业、园林专业以广州芳村和顺德陈村花卉生产和销售基地为依托;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以广州珠江饼业企业和广东燕塘乳业有限公司为依托,以田间、工厂车间为课堂,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实现校园有农场(工厂),农场(工厂)有课堂的“场校合一”的教学环境建设新模式。
    (二)实施全程实践,实现“学做合一”。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参加项目化的实训,以半工半读的形式直接参与学院生产性实训中心以及企业的生产过程,带薪顶岗,通过在生产中学习,在学习中耕作,做到“且耕且读”。
    (三)构建突出南亚热带产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广东农垦现代热作产业的甘蔗、橡胶、剑麻、热带果树等四大主业为导向,面向热带作物种植、加工、农产品贸易与企业管理岗位能力培养建设课程体系,着力以垦区热带作物的核心生产技术为主线,紧密贴近生产实际。依据热带作物农时来设计课程流程,尤其是实践课,做到“以农时教学”。
    (四)强调绿色理念,构建“从田头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着建立健全“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及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依据绿色食品标准,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岗位工作要求为主线,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涵盖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管理、贮运、农产品质量检测、市场流通等整个产业链条。
    (五)注重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培育作物种植大户为目的,以小型农场、小型园艺场的经营管理为内容设置经营管理类专业课程。
    (六)“至土至洋”,侧重外向型农业人才培养。为适应广东农业和农垦外向型农业快速发展和珠三角外向型现代园艺产业体系建设的需求,注重学生外语和外贸相关能力的培养,加强双语教学,增加国际商务、实用泰国语、商务英语会话等相关课程。
    二、发展涉农职业教育主要做法
    (一)对涉农专业的学生每年提供一千元的奖学金、为到广东农垦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提供5000的奖金等相应措施吸引学生就读涉农专业。
    (二)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依托广东农垦企业,构建校园有农场,农场有课堂的“场校合一”教学环境,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逐渐形成了“跟农时”、“聘农师”、“符农岗”、“务农事”的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三)校企深度融合,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按照“生产性、先进性、示范性、开放性”要求,共建设29个校内实训室,并建有一栋1200?的现代化温室,十栋标准化塑料大棚、一栋200?的学生花卉超市;同广东农垦科技中心合作建成一个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投资400万元的食品质量检测站;与广东省南亚热带农业科技示范园茂名园区合作建设实训校区;与206家企业合作,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校外实训基地等。几年来,累计投入建设经费1496万元用于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四)“外引内培”,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学院积极实施“名师战略”,加大专业带头人培养、提高与引进力度,强化骨干教师的培养,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加强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提高了队伍的数量与质量,努力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目前学院涉农专业现有专兼教师76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3人,有11人被聘为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组专家,30多名教师具有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
    (五)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近5年累计培训农垦农场技术管理骨干5900多人次;开展热带农业生产科技攻关、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咨询服务,并针对广大垦区职工和热区农民开展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选派骨干教师深入垦区农场开展技术咨询服务;面向农民工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仅为增城市培训农民工就达2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