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 鲁迅在线阅读:一个不幸家庭的心路历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21:08

一个不幸家庭的心路历程

噩梦由此开始……

这是一个看上去很普通的家庭,跟一般家庭没太大差别。母亲在一家图书馆工作,父亲沉默寡言,不多言语,他们有一个正值花季的儿子。在众多人眼里,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然而,在这幸福的背后,却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儿子“宁肯呆在学校臭烘烘的厕所里,也不愿意回家”;被邻居和同事们公认的“好母亲”,却被心理专家称之为“恶母亲”;是什么使花季少年徘徊于高楼之上,想一死了之?是什么使一位“好母亲”几近疯狂,长期虐待孩子?是什么让一个普通的家庭冷若冰窟、寒气逼人?关于这个家庭的故事,央视12频道“心理访谈”栏目作了专访


一桩不满的婚姻   

有人说,爱情是婚姻的纽带,家庭是婚姻存在的基础。在这个家庭里,小寒的母亲对自己的婚姻心存不满,暗自抱怨。小寒的妈妈说:“我感觉我们家庭气氛也是比较压抑,因为他父亲也是非常内向的,也不爱说,我们两个始终就是交流的不太好。然后在赶上他那个学习状态也不好,所以他爸爸的情绪也非常低落,他就一个月不跟儿子说一句话。”小寒的母亲对自己的婚姻并不满意,夫妻间的交流不太好,再加之小寒“学习不好,调皮捣蛋,迷恋网络”,性格内向,不多言语的爸爸内心愈加苦恼,经常跟家人斗气——不说话也就习以为常了。我们不难想象:同在一个屋檐下,“一家人一个月相互不说一句话”,这是怎样的煎熬!即使是再正常的人,也会被逼疯的。


对于小寒而言,“家”是监狱,是魔窟,是恐惧,是他极不情愿提及的字眼。从小到大,家在小寒的记忆里,要么如死一般的沉静,要么就是父母对他无休止的咆哮和毒打——家是令人心寒的地方,小寒宁愿呆在学校臭烘烘的厕所里,也不愿回去,就是因为这样的家太可怕。小寒很清楚,从出生那天起,他就注定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因为妈妈曾说过,她“一直想要一个女儿,没想到却生了个男孩”。加之夫妻感情不合,夫妻间交流不畅,工作的不如意,家庭的不理想,孩子的不争气……仿佛都因小寒而起,小寒成了母亲发泄不满的工具。

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因为对自己的婚姻不满,小寒的母亲一心想生个女儿,她几乎做梦都想这件事。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捉弄人,喜欢跟人开玩笑,想什么偏不来什么。从胎儿七个月做B超,确定为男孩子起,小寒的母亲就整天生活在苦恼之中,她成天哭泣,一直到孩子出生。应该说,做母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然而,她这个母亲做得很委曲,很痛苦,很不情愿。她不满意自己的家庭,不满意自己的婚姻,想生个听话女儿,给自已做伴,弥补婚姻家庭的缺憾,没想到天不随人愿,最大的愿望也在无情的现实面前破灭了。

因为母亲极不情愿生下这个小男孩,所以,从小寒一出生,他的苦难生活也就开始了。还是在月子里的时候,小寒就成了妈妈不满情绪的发泄筒,只要一哭闹,就会招致妈妈的打骂。我们简直难以想像:一位母亲怎么可能忍心对襁褓中的婴儿大打出手!小寒就是在这样的毒打中一天天长大。记得在小学二年级时,仅仅因为一次作业没有写完,妈妈就“当着老师和全班同学的面,把他的两条胳膊掐得又青又紫,使得小寒整整一个夏天都只能穿着长袖衬衫。”因为长期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打骂像家常便饭般地陪伴在小寒左右,渐渐地,小寒厌倦了回家,厌倦了父母,他开始寻找比家更温暖的去处。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小寒迷上了网吧,经常为上网吧而逃学或晚回家。每次都少不了被爸爸和妈妈痛打一顿。铁棍、火钳、皮带……什么顺手就捡什么打,有一次,爸爸为解心头之恨,居然骑在小寒身上乱打一气,妈妈居然也动手“助阵”!

噩梦般的童年
童年是人生中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刻。小寒的童年是在打骂声中艰难度过的。长期的打骂和虐待,让小寒变得坚强起来。有一次被妈妈暴打之后,他狠狠地对母亲说:“即使饿死,我也不回去!”这是小寒第一次公开顶撞母亲,母亲火了:“居然敢顶撞我了,你小子的主张大了。”小寒说:“未成年人保护法说,不许虐待青少年!”母亲一听,更来气了。下令让小寒把未成年人保护法抄下来。倔强的小寒就动手抄写《未成年人保护法》,没曾想,这勾起了母亲更大的火气——这小子居然敢公开跟她叫板!她拿起孩子的书本,在小寒的脸上又一顿乱抽,没几下就把书给抽飞了……

小寒说,上初中之前,他闭上眼睛,一想到“爸爸妈妈”这个几个字眼儿,脑海中浮现的除了巴掌就是拳头,小寒开始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爸妈亲生的孩子。如果不是亲自聆听这个案例,我也不敢相信,小寒的故事会是真的!

逃不出的“劫”

有个成语叫在劫难逃。在这样的家庭里,在这样的母亲面前,小寒想走出阴影,亲近阳光,开始全新的生活,几乎成为一种奢望。

上学是每个孩子都盼望的,因为学校里有快乐的伙伴,朗朗的书声,开心的游戏,甜甜的歌声。不知从何时起,学校也成了小寒的恐惧之地。从小学到中学,小寒换了好几所学校。在小寒所读过的几所学校里,他感受得最多的,不是温暖,而是歧视、羞辱。
小寒回忆说,有一次,他没有写完作业,老师让他挂个牌子在全校各个班挨班游行,牌子上还写着:杨寒不完成作业!那种耻辱的感觉,让小寒现在想起来依然不寒而栗。令人同样费解的是:正是这样一个心态扭曲的老师,在小寒妈妈的眼里却是个极负责的好老师!然而,那样的羞辱已经铭刻在小寒的骨子里了,他在任何人面前都抬不起头来了。

升入高中之后,妈妈给小寒换了一所新学校,目的是想让小寒“有一个全新的开始,”读到这儿,我开始另眼看待这位母亲了——因为她毕竟开始为自己的孩子着想了。然而,这位母亲接下来所做的事情,却大大地倒了我的胃口。她把小寒所有的缺点,包括过去所做的一切不光彩的事情(比如:逃学、进网吧、不爱学习,不写作业等等)毫无保留地告诉给了新来的班主任。按小寒妈妈的话说,就是:“对老师负责,让老师了解孩子。”在这位母亲眼里,小寒依旧是一无是处的坏孩子,找不到一丝优点。人的第一印象太重要了,老师还没有跟孩子接触呢,家长已经给新老师呈上了这样一盘菜,老师会怎么看这个孩子,小寒在老师眼里的“第一印象”能好吗?老师还会特别地关照孩子,给孩子重新开始的机会吗?母亲的这一“招”,如当头一棒,打得小寒晕头转向;更似一盆冰冷的脏水,浇得小寒透心凉;还如一把咸盐撒在了小寒流血的伤口上,令孩子痛苦不甚!

真的令人难以置信——世间竟有如此糊涂之母亲!因为有了这样的“前奏”,即使换了新的学校,小寒也无奈地再次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放弃!

面对这样的母亲,心理专家周正教授都感到无言了。这是自心理访谈开播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专家对咨询者的叙述不做任何评论。

是啊,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啊!有这样的母亲,有这样的家庭,有这样的成长环境,孩子想不学好都由不得自己!

迟到的醒悟

通过小寒的成长经历和不幸遭遇,我们也看到了一张被完全扭曲了的母亲的面孔。

听听周正教授的分析:你对自己的事业不满意,婚姻不满意,自己的形象也不满意,你很多不满意。事业不满意,是领导给的,你不敢打领导;婚姻是丈夫给的,虽然不满意,但你打不过丈夫;自己的形象是父母给的,可你也不敢打父母。你把你所有人生的积怨、不满全部都用在这个最弱小的,还不了手的,你想怎么收拾怎么收拾的这个小生命上去了,你的儿子可能并没有犯什么错,但是你总是这么去宣泄。你是母亲,却比犯人对你儿子还厉害——把孩子逼到厕所里都不愿意出来。现在二十一世纪了,人类自从这个世界上有地球以来,哪有一个孩子说家是监狱,厕所是最好的。

    专家认为,让崔女士和儿子近二十年的互动方式一下发生转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通过这次访谈能妈妈开始反省,就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就在节目录制完一星期后,《心理访谈》栏目收到了崔女士的来信,信的第一行写着“真诚的忏悔”几个字,她在信中谈到:

    ……专家毫不客气地指出了我的阴暗面,使我感到震撼,夜里我被自己吓得失眠了,脑海中我恶魔般的狰狞面目怎么也挥之不去!我会谨记专家的教诲,加倍补偿儿子缺失的母爱,让儿子蜷缩扭曲的心灵得以舒展滋润,也使我那颗麻木冷漠的心得以复生……

    收到信后,主持人拨通了小寒的电话。小寒说:妈妈已经当面向他读过了那封信,他很感动,他也希望父母真的能由此改变,他很想体会一下他从未会体会过的家的温暖。

让我们为这个不幸的孩子祈祷吧!企盼噩梦之后是黎明!

十八岁少年的炼狱生活

 

2007年12月19日,央视CCTV-12频道《心理访谈》栏目播出了一期节目《我的炼狱生活》,讲述了一位十八岁少年(小寒)的不幸。

 

对每个人来说,家应该是温馨的港湾,浪漫的海滩。然而,对小寒来说,家却是一个“地狱一般的地方”。家对他没有丝毫的留恋或吸引,相反,他对家充满了厌恶感——他曾想到过跳楼,甚至宁可呆在学校的厕所里,也不愿回到家里。在这个家里,父母甚至可以一二个月不跟小寒说一句话。

 

这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母亲因为与父亲感情不和,总希望能生个女儿——因为母亲认为女儿会比较帖心些。在母亲怀胎七个月时,检查得知自己怀的是个儿子,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哭——而且一直哭到孩子出生。

 

在小寒满月时,这个可怜的孩子就因为白天睡觉,晚上哭闹,被烦燥的母亲痛打,这一打,就打了十八年。甚至,小寒的父亲也会骑在小寒身上打。母亲在老师和同学的面前,把小寒的手掐紫,让小寒整个夏天都不能穿短袖衣服上学。

 

在心理访谈演播室里,当说起自己和丈夫是如何“教训孩子”时,这位母亲眉飞色舞,津津乐道,丝毫没有一点心疼、愧疚的样子,她的冷漠、麻木,不禁令人为之心寒!坐在一旁的小寒把头埋得越来越低,越来越低。

 

坐在对面的周正教授实在看不下去了,等这位母亲说完之后。他告诉主持人:“我这期节目就不点评了,就留给大家去思考,去反思。”这是《心理访谈》栏目自开播以来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状况,节目临时中断。

 

等节目继续时,周正教授流着眼泪说:“孩子,我代表所有伤害过你的人,向你表示道歉!”看到这儿,我也无法继续再看下去了。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她的心为何如此冷酷?她还配为人之母吗?正在思忖间,听周正教授对小寒的母亲说:“你是世界上最恶毒的人!”我听后不禁愕然,随之大喊:过瘾!

 

小寒的母亲一脸惊愕:“我是个很善良的人!”她随之转过头问孩子:“我是个恶毒的母亲吗?”,孩子低头不答,把头埋得更低了。当主持人要求孩子:“必须回答”时,孩子才说了一句:“不知道!”

 

这位母亲继续为自己辩白:“我对别人很好的。唯独对孩子这样,是因为孩子不懂事的缘故。所以,才要打他的……”。

事实是这样吗?

 

让我们听听专家如何点评。

这位母亲对自己的工作不满,对自己的婚姻不满,对自己的长相不满,对自己的学历不满…..,而这些不满能够到那里发泄去呢?对工作不满但是打领导不安全(母亲自己说的),对自己的婚姻不满但是打不过丈夫(也是母亲自己说的),对自己的长相和学历不满更不可能自己打自己。那么,这位母亲的所有怒气、怨气能撒到那里去——只有家里那个毫无还手之力的孩子。于是,“打”就成了母亲与孩子之间唯一的对话方式。

 

在这个冰冷的家庭里,亲情淡失,母性冷漠,孩子成天面对的是父母的责骂和痛打,找不到心灵的栖息之地,难怪孩子“宁可蹲在学校的厕所里”也不愿意回到监狱般的家。在外飞累的小鸟,可以选择路边摇曳的枝条或电线小憩,身心疲惫,满目苍凉的少年,在哪停歇呢?哪儿才是孩子温暖的依靠呢?


  
一个女人的不幸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QQ空间心路历程的问题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请问这句话是谁说的?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出自哪本书? 莎士比亚在哪部作品说过,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的家庭却各不相同 请帮助一个不幸的女孩。 “幸福的家庭拥有同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是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中提到的?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个的不幸}请将托尔斯泰的这句话翻译成英文... 幸福的家庭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是托尔斯泰说的还是巴尔扎克说的?急用。谢谢。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出自哪位作者之手 请问:“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不幸”此话出自那部外国作品?是《安娜.卡列妮娜》吗? 女人在事业上的成功就注定家庭会不幸吗? 如何摆脱家庭不幸.遭人侮辱等一系列能驱人自杀的阴影 丁克家庭是幸福还是不幸 一个家庭的名 一个家庭的必要条件 QQ空间的日志怎么删啊?还有心路历程 爱上一个大男人主义的人,是幸福?还是不幸? 不幸的婚姻 我是不幸的,对吗? 17岁的不幸`??? 不幸的近义词是什么 不幸、笨拙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