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针气压表 制动:乌撒卫不是“小云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45:54
其四、乌撒卫不是“小云南”
  据《元史》地理志:“乌撒者,蛮名也。所辖乌撒、乌蒙等六部。后乌蛮之裔,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为部名。至元十一年始附,十三年立乌撒路。”乌撒路包括现在云南镇雄县和贵州威宁县;到了明朝,改为乌撒卫,就是现在的威宁县。至于云南宣威市所宣称的乌撒卫,据笔者调查,宣威、威宁、镇雄,皆位于滇、贵交界处,文化相同,自古便属于一个区域,只不过是现代行政区划不同而已,在这里不需要加以区分。
  据《蓬莱县志》记载:“元末,胶东屡经战乱,百姓多被杀戮。县内人口多为明洪武十五年(1382)和永乐二年(1404),两次由乌撒卫(今云南镇雄、贵州威宁一带)移来。” 蓬莱刘家沟村《刘氏族谱书》载:“吾刘氏世传为云南鸭儿湾村人也,厥后迁青州西关柳树下,绵绵延延遂成巨族。有明年间,因徙民至登,卜居于城东之三十里埠,入蓬莱民版。”蓬莱王格庄村《蓬莱王氏谱系》载:“蓬莱王氏族繁,年代久远,究系何姓之王,多无可考。本支望出琅琊,而系黄帝之孙,则信而有征。先祖于中原之乱南迁,称为流民。元末明初常遇春洗山东,明初乃大量向山东移民。本族来蓬始祖王泰、王山、王通、王臬兄弟四人,即系明初洪武间,由云南乌撒卫大柳树下村,移民蓬莱县城里乡王家山庄也。”
  由此可见,胶东许多居民确实是经由云南乌撒卫搬迁过来,乌撒卫的位置也没有错的。问题是,乌撒卫在当时有多少居民,可以如此大规模地向万里之遥的胶东移民?
  据调查,乌撒卫所在的贵州威宁、云南镇雄等地,由于地处云南通向中央的交通要冲,所以才设置了乌撒卫这样的军事管理部门。乌撒卫有多大?据记载,当时“周二里三分,高二丈,无池;城区面积0.33平方公里,设东南西北四门及与之相对应的四条主街。”这么小的城市规模,加上地处云贵高原大山深处的农村腹地,怎么可能有如此大的移民规模,以致于胶东和东北大地上“试问先祖在何处,路人皆指‘小云南’”呢?
  根据作者对山西洪洞大移民的研究,洪洞移民绝大部分都不是洪洞县人,而是广泛分布在平阳(今临汾)、泽州(今晋城)、潞州(今长治)、汾州(今汾阳)等地,洪洞只不过是当时一个办手续的地方和移民起始点。但由于背井离乡那一时刻给人造成的影响太深了,所以人们只记住了洪洞大槐树以及树上的老鸹窝,反而把真正的故土在一代代的口传言教中给逐渐淡忘了。为此,笔者有理由确信,当时的乌撒卫只是类似山西洪洞一样一个政府设立办事机构办理移民手续的地方,而真正的移民地并不在乌撒卫。那么,真正的“小云南”到底在哪儿呢?
其五、“小云南”浮出水面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对地名进行了一番研究。譬若如今的“山东”,在历史上一直是个区域名,指的是崤山以东,除秦国以外的其它六国。元代的时候,今山东全部都属中书省,属中央特区的腹里。直至明代,“山东”一词才正式与今日山东区域大致相当的一个省的行政区名。那么,今天的云南省与老百姓口中的“小云南”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据了解,“云南”之名出自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225年),当时汉朝在大理附近设置了一个云南县。之所以叫云南县,是因为汉武帝梦见吉祥彩云于白岩,县治在彩云之南,故名“云南”。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杀高定,降孟获,会师滇池”,设置祥云郡,治所就在云南县,此后300多年里,云南县一直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937年,南诏亡,段思平建大理国后设云南睑、品甸睑。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行省,改云南睑为云南州,属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降云南州为云南县,在今祥云米甸一带设土司世职12关长官司,隶大理府。直至1914年,因云南县名与云南省名相重,借“彩云南现,人以为祥”之意,改云南县名为“祥云”。可以说,在元朝“云南省”出现之前,“云南”一词一直指的是以现今云南省祥云县为中心的十余个县。史学家称之为“古云南”,而民间仍称祥云县为“小云南”。至今,祥云县在当地仍被称作“云南城”,城郊15公里的古官道上仍有云南驿。
  原来,“小云南”在今天的祥云县附近!
  祥云县附近自古以来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是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上这里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曾在此出现过南诏、大理等与中央政府地位不相上下的国家。自唐代起,开始有大量汉人移居该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特别是五代十国及宋元时期,外族入侵,中原汉人纷纷南迁,再加上云南历史上曾经是中央政权流放犯人的地方,造成了汉人聚集和北方文化的南移。也就是从那时起,今天的贵州、云南等地,尽管地处西南,但无论从语言上、文化上都更倾向于北方。
  朱元彰统一中原后,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至十五年(1382年)闰二月,发动了有名的“明攻云南之战”。原来,元顺帝退出大都(今北京)以后,盘踞在云南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故元梁王和土酋段氏,仍忠奉蒙古国。十四年九月初一日,朱元彰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师30万南征云南。先征曲靖,再攻昆明、乌撒,最后攻克大理(云南),至此平定云南全境。其后乌撒各部发生复叛,均被官军镇压。乌撒地处云南、四川、贵州3省交界处,为当时的一个军事重地。平定云南以后,明朝政府为开发西南,巩固边防,开始在云南屯兵。据史料记载,当时驻兵以朱元彰家乡凤阳籍士兵为主。在历史经验上,得胜者往往喜欢在战胜后徙其民于它处以防再叛,再加上中原人口匮乏,据此可以认定,胶东众多“小云南”籍的人氏与上述提到过的蓬莱王氏、台湾李敖先祖一样,在其时被强制移民到了胶东。
  从云南到胶东,背井离乡,迢迢万里,期间跋山涉水,历时一二载,备受饥饿、劳累、疾病困绕及军士折磨,不知最终能活着到达目的地的占多少?此次移民,可谓艰辛之至,悲壮之至!
  从公元前109年到1914年,祥云县这片土地以云南称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今天的祥云县,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在祥云县附近,拥有大量的文化古迹和旅游胜境,众多灿烂辉煌的考古发现和水目山、茶马古道、古云南城、美军飞虎队机场等都是著名的景点,附近的大理苍山、洱海、龙华寺、大理三塔、蝴蝶泉等都极具特色。喜欢寻根问祖的朋友,不妨在阳春三月,到祥云去看看,说不定还能查找到先祖活动的踪迹呢!
 
历史悠远无法考证.

0

  • 2009-3-8 18:34
  • 回复
221.213.20.*

4楼

叹!原来我们是兄弟!
  • 2009-6-24 22:31
  • 回复
218.24.181.*

5楼

据我祖辈讲,小云南就在山东。当时是讨伐吴三桂的军队胜利后,形势比较太平,不需要太多的军队,山东东部因连年战争人因稀少,讨伐云南王吴三桂的军队就被安置到山东从即墨到潍坊淄博那一带务农,由于这些人在云南的时间比较久,有一些不同当地的习俗,加上住的比较集中,所在村子起初就被当地人称为小云南。就像大连旅顺水师营一样,因为清朝时从天津征来几万建港工人建设旅顺港,他们集中住的地方被当地人称为“小天津”,后来军港建成后北洋水师搬到了那里,人们又逐渐把那里叫成水师营,而小天津的名字尽管离现在才一百多年,大连本地的人知道的也不多了。 后来从小云南为了表示自己虽然也是山东人但来源又有不同,就自称老家“小云南”。  在东北自称老家是小云南的有部分是正宗的满族和蒙古族,这说明小云南的形成应该是在清初的事,而不是明朝。而从山西过来的可能性极小,因为如果从山西过来山东的称老家是小云南,那从山西移民到别的地方去的人也应该称老家是小云南。但是只有山东人这么说,说明小云南只能产生在山东。
  • 2009-8-7 15:02
  • 回复
218.24.181.*

6楼

从体质人类学角度看,胶东和徽北凤阳的人在身高、头型、骨盆等方面差异较大,所以小云南人不应是徽北凤阳人
  • 2009-8-7 15:29
  • 回复
222.174.60.*

7楼

我是闫氏后人请问你是我网号是503096713
  • 2009-11-23 06:09
  • 回复
119.191.54.*

8楼

据傅氏族谱《墨邑城南埠上二崂轩存版》载:守德公在创修谱稿谱续中云:吾傅氏居埠上自小云南乌撒卫明永乐年间徙居於此。算来已500余年。是否这‘乌撒卫’与‘大槐树’都是明代官府,强制性移民,所设的移民点呢?请知情者赐教!谢谢!
  • 2010-6-6 10:31
  • 回复
  • 胶东人云南迁来,经不起推敲,纯是扯蛋。希望认错祖宗的人,自省一下。胶东大姓,姜,于,宋,随,崔,孙,唐,宫,迟,丛等等姓都是宋朝前的土著。姓孙的全国山东最多,竟也有自称来自云南的,你到云南打听一下有几个姓孙的。还有臧姓也是典型山东姓,也自称来自山西洪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