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长上下影十字星:追随大师的心灵游泳:读《回家之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3:32:54

茹阿达纳特?斯瓦米 ,《回家之旅》。封面的背景是金黄色夕阳笼罩的世界,群山流水中矗立的庙宇塔寺高大而坚毅,如同瑜伽内涵的恢弘,又像是作者在这段旅程中的决绝执着,吸引着读者共同探寻那远方的圣地。

《回家之旅》是茹阿达纳特?斯瓦米作为一个顶级瑜伽大师写就的自传。斯瓦米出生于1950年的芝加哥,七十年代以后正式开始他的灵性大师生涯。当这位已经为人类服务了四十年的心灵导师回首往事,最让他心怀激荡的,不是他在全世界救助过多少儿童与难民,也不是他怎样用精妙的语言洗涤了无数人的心灵,更不是他在宗教学、社会学、哲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是当他年少困惑时,如同最叛逆的少年所做的那次离家旅行。

当了解了这本自传的时间段,我们才能开始探寻作者的初衷。斯瓦米和其他真正的智者一样,并无意在老迈之际留下自己的丰功伟绩供后世景仰,这也是为什么他曾经多次拒绝写作一本自传或者回忆录。2005年,作者的朋友、另一位斯瓦米——巴克提?提尔塔?斯瓦米去世前夕劝说茹阿达纳特?斯瓦米:“这不是你的故事。这是一个讲述神如何带领一个年轻人进行令人惊奇的旅行,帮他探寻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秘密的故事。不要吝啬。把给予你的分享出来。”这段话最终促成了《回家旅程》的诞生。斯瓦米开始重新回忆自己迈进瑜伽世界的最初感受,这段翻山越岭的漫漫征程带给他身体上的苦痛以及心灵上的震撼。

谁都不会否认,人在短暂的一生中,从来都不会停止对世界和内心的追问,而少年时期的人生困惑则显得至关重要。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比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都有更多的怀疑,世界有太多的地方让他们反感甚至愤怒,他们的不满太多却又无力改造,往往因为细小的偏差,他们的人生会误入歧途。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少有人去回答他们为什么或者为他们指出一个方向。1971年时,瑞奇就是这样的年轻人,二十年的人生已经让他的心里聚集了太多的疑问:为什么在美国人们还是会以奇怪的的眼光看待犹太人,甚至如伙伴丹尼所说的“恨”?为什么他要在摔跤场上为了荣誉忍受伤痛也给别人伤痛?我是谁?要到那里去?他开始反叛社会,“我开始寻求一种超越财富、名声、社会流行时尚的生命目标。当我得知就在几公里之外,美籍非裔被像奴隶一样囚禁在贫民区,还怎么能对田园诗般的海兰德公园感到满意?当老朋友们被迫加入令人恐惧的越战,我还怎么对一块儿摔跤奖牌感到满足?被这些问题困扰着,我和朋友们一起,质疑着被我们所熟知的生活构架”。 成为斯瓦米之前的瑞奇带着人生的迷茫和无所依附感离开了家,开始了历时两年的旅程。

《回家旅程》的名字有着双层含义,既指斯瓦米从美国出发又回到美国的实际旅程,更是指他心灵的回归,回到本该属于它的那个“家”的旅程。这本书是斯瓦米对所有大众的心灵指导,但似乎对年轻人有着更多的关照。对于年轻人,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一个普通的名人自传,如同书里20余万字的内容一样,分量极重。斯瓦米或者瑞奇,让自己尽量贴近二十岁左右叛逆少年的真实状态。因为作者知道,尽管已经过去了四十年,但是现在的少年的内心与当时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无本质的区别,如果他想在引导此类少年的心灵上发挥一些作用,这种设身处地的方式再好不过,因为几乎没有人在这个年龄段,能心平气和地听长者们居高临下的教诲。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回家之旅》通篇的描述中,斯瓦米从来都没有忘记过自己写的是二十岁出头的瑞奇。在记述过程中,瑞奇和朋友对当时美国青少年的“反主流文化运动”很感兴趣,瑞奇参与在公园举行的支持马丁?路德?金的民权运动,瑞奇迷恋披头士的摇滚乐,瑞奇在旅行之初曾经有一段时间在欧洲吸食大麻。斯瓦米在带着深厚情感回忆往事的同时,似乎是特意告诉那些年轻的读者:“或许你们现在有这这样那样的痛苦与惶惑,但是不要担心,你看,当年的我不也是一样的吗?”不过,这样的写作方式当然不是目的,当《回家之旅》吸引年轻人认真阅读,斯瓦米的终极目标依然还是通过自身的心灵成长历程来给人们以启示。

作者从瑞奇变成斯瓦米,用了两年的时间,他也穿越了世界版图上的大片区域。从美国开始,经过卢森堡、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希腊、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终于到达了他心目中的圣地——印度。旅程开始不久,他就身无分文,靠搭顺风车和好心人资助继续自己的探索。在这过程中,斯瓦米经历了各种身体和精神的折磨。在雅典,因为没钱住青年旅馆,他与朋友“转而采用那时许多没钱的旅客常用的方法——在政府血库捐血……他们把我们捆在桌子上,用注射器抽血。我们几乎昏过去了”。在土耳其,当地正遭受瘟疫的袭击,“人们在痛苦中的尖叫和呻吟划破使人身心疲惫的黑暗”。斯瓦米用切身的感受描述了各种令人震撼的场景,在让读者了解了旅程见闻的同时,阐释着一个道理:人们在获得真理或者方向之前总要忍耐别人没有的伤痛,恰如母亲为了得到孩子的欣喜而承受的剧烈阵痛。这道理看似普通却很难付诸实践,而斯瓦米的故事却有着激励人心的效果。

由此看来,这段经历的传奇性已足以让《回家旅程》吸引读者,但斯瓦米无处不在的心理自述则注定了这本书不同于其他任何一本。它不肤浅,它直抵人心。作者用类似意识流的方式写下每一次心灵的震颤和情感的摆动:“我发现自己又一次站在了叉路口……一条道路上我会有一个美丽的伴侣;而另一条我要独自前行,把全部的精力献给神”。“但命运又带我来到十字路口。一条道路允许我继续保持我所想象的自己,一个美国男孩,来自某个家庭,被期望完成学业,得到学位,曾经加入反主流文化运动。另一条路会把我导向需要完全改变的领域”。“已经有许多伟大的导师以不同道路的知识和经验启示了我……我在他们所有人身上看到了灵性的美好……我应该去向哪个方向”?这些问题包括了他在亲情、友情、爱情上的选择,包括了他在全心全意的奉神和怎样进行日常生活上的迷茫,读者可以清楚的看到他心灵变化的每一根脉络。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也正跟随斯瓦米的脚步,让自己的心灵在这一次次的疑问与解答的过程中得到净化。在他的带领下,我们能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港湾,让自己的心在经历过风雨以后,回到那个最适合它的“家”。

斯瓦米总是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沿途的风景。在他的笔下,意大利佛洛伦萨的教堂“阳光透过花玻璃照耀着巨型的椭圆穹顶,给大理石圣像笼上一层柔和的光幔。被蜡烛环绕的圣坛在阳光的抚摸下烁烁生辉”。爱琴海沿岸“红色的太阳落入大海。波浪上覆盖着一层金色的光纱,浪花摇曳、轻舞”。喜马拉雅山脚下“有斑纹的鹿嚼着绿色的树叶,青草、灌木,同时紧张地四下张望着,担心有捕猎者。色彩绚丽的鸟飞来飞去,搜寻嫩芽、昆虫、浆果,眼镜王蛇匍匐在地上、树上,准备吞噬猎物,却没有看到不远处,猫鼬从身后悄然潜来,想要撕碎它”。这些场景在书中静谧而美好,如同他用来看这个世界洁净温和的目光。他在告诉读者,尽管世界有苦难,但生活和大自然依然如此富有魅力。

瑜伽在肢体动作的练习上有着会与不会、熟与不熟的区别,但人的心灵却是相通的。茹阿达纳特?斯瓦米用《回家之旅》这本书把瑜伽大师从神坛拉到了现实与大众之中,用他的经历和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心灵之道,希望人们可以净化内心、热爱生活。他用四十年的积淀带读者领悟了一段迷人的人生历程,理应给人们更多的心灵启迪!

《回家之旅》 【美】茹阿达纳特?斯瓦米 著 新世界出版社 2012年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