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量孕线十字星:儒家的经典和道德(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8:57:01
关于[儒家的经典和道德(一)]的字幕:
  • 同学们,大家好!上一次我们讲了儒家的起源和发展,儒家的经典和道德今天我们要讲儒家的经典和道德。
  • 严格地讲儒家的经典和道德是没有办法分开的,因为儒家的道德在它的经典里面都提到了,我们之所以要分成两部分来讲是因为它的经典和它的道德各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 我们要把这个过程就是形成它的经典和形成它的道德,它这个过程不完全相同的,所以我们不得不分成两部分来讲。在孔子时代起,以及孔子的后学(他的学生)和后代的儒家,在他们的努力之下,
  • 中国的学制慢慢地分成了一个阶段,小学阶段大学阶段一个是小学阶段,一个是大学阶段,这个小学和大学不能和我们今天相同,不能比,我们今天的小学阶段和大学阶段
  • 那是国家所规定的一个教育制度。儒家所谓小学分阶段它是从8岁的时候起,8岁的时候起做些什么事呢?小学阶段: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等礼节。开始就是做家务劳动,清理家庭卫生,打扫卫生,除了打扫卫生以外
  • 还有一种应对、进退,邻居来了,熟人来了,亲戚来了,父母不在他要接待,或者父母在后堂,他首先要接待这些客人,看是什么样的客人,从礼节上怎么样来接待这些客人,
  • 他有一个洒扫、应对、进退,都要学习这些最基本的为人处世的一些道理。大学阶段:学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阶段呢?大学阶段那就要学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就是高一级的学习阶段了,
  • 我们用今天的话来讲,小学阶段是确立一个人他的地位,在家庭的地位,在社会的地位,明确自己所应该尽的义务和责任,也就是说确定自己的人格,所谓人格就是自己的位置,
  • 自己在家庭占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在社会占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养成一种自尊心、自强心、自信心,这是为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所谓大学阶段那就是高一级的阶段了,那就要养成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
  • 所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养成爱国家、爱民族这么一个自觉心、自信心和自强心,小学阶段大学阶段所以这两个阶段实际上它是不能分开的,因为它发展各有不同,所以我们简单地
  • 把它分别地说明一下。现在我们就开始讲儒家的经典,所谓经典那是天经地义的,一种规章制度,典章制度,那是具有很崇高的地位的,
  • 儒家的经典在当时孔子时代还没有形成经典,没有形成这样一个崇高的地位,只是孔子用这些经典来教育自己的学生,作为一个教材,它还没有成为一个治理国家的神圣、很尊严、很庄重、很高的带有法律性质的这样一个地位,
  • 孔子时代这些书与孔子有关系,他作为教材,他经过整理这是没有问题的,至于说是他自己写的《春秋》《易经》《诗经》《书经》《乐经》《礼记》只有一部《春秋》,这是他写的,
  • 另外,其他的《易经》、《诗经》、《书经》、《乐经》、《礼记》,这都不是他写的,这都是他的前人(写的),或者是在孔子之前这个书就存在,或者在孔子之后才慢慢地存在,
  • 这个是我们要讲清楚的,在孔子时代,我们讲《易经》、《诗经》、《书经》这些书都不能称经,就称为书,所谓经就是织布用纵线和纬线
  • 这个意思,最初的解释,织布必须有经线和纬线,这个布才能织成,织成一匹完整的布匹。治理国家也有一些典章制度,也有些风俗习惯,各方面汇集一个整体的文化才能治理国家,
  • 孔子时代那是春秋时代,从社会上来讲是不断地战争,私有财产有发展了,生产力也有发展了,各方面有发展,人民在某些方面,重视私有财产的人,
  • 有私有财产的人比较多一点了,特别是重视个人的才能和智慧比起过去来那要重视了,过去所有的土地那都是天子的,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没有个人的,
  • 从个人来讲都是被统治的地位,天子说要怎样办就怎样办,一切的规章制度、典章那都是天子说了算,以他的利益为利益,以他家族的利益为利益,如何巩固他的家族的利益,如何巩固他自己的权力那就怎么做,
  • 普通的人、庶民不管你是怎样都很难有自己的意志,所以说个人从人格上来讲,定位来讲,自己没有办法定位。只有孔子以后,用私人讲学以后,个人就可以定位了,
  • 所谓定位就是定自己在家庭和国家所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才把自己看作我是这个家庭的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国家什么地位,才谈得上自尊心、自信心、自强心,否则的话连我的性命都保不住,那我还有什么个人的意志在里面呢?
  • 谈不上了。过去在天子统治一切的时候,天子说要你的生命,要你死,你就得死,要你坐牢就坐牢,毫无商量的余地,我举一个历史上最浅近的例子,
  • 秦穆公,这是在春秋五霸的时候,天子的权力衰落了,五霸打着“尊天子”的旗号来争夺霸权,其中有一个秦穆公,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宋襄公、秦穆公五个霸主,他们都是打着天子的旗号
  • 来争夺权力,所以提出了“尊王攘夷”,其中那个秦穆公,我们就讲他的意志,完全是靠自己的意志来行事的,他有三个臣子,他很信任他们,关系也很好,他死了之后他要埋葬坟墓的时候,不仅有人殉葬,
  • 他甚而对他的三个很亲近的臣子讲,我死以后,我希望你们三个人也要跟我一块去,这是什么话呀?这三个臣子没办法,所以秦穆公死了以后,这三个臣子只好走进他的坟墓一起和他埋葬,这在《诗经》上有一篇有记载的,
  • 这三个臣子生命到了那个地步的时候,自己毫无商量的余地,感到恐惧、战栗,所以我们讲这个经,这个经在孔子时代还不称经,就称为“六义”或者“六书”,
  • 有六种书,《易经》、《诗经》、《书经》、《礼记》、《乐经》、“诗、书、易、礼、乐”加上孔子的书,书是孔子自己写的《春秋》称为“六书”,还不称为“六经”,
  • 因为这个时候儒家独尊的地位,代表中国文化主流的地位还没有确定下来,还需要完善,还需要系统,还需要能够表现自己儒家的尊严的地位,辉煌、独尊的地位,从理论上讲还没有完成,
  • 但是书里面的内容明明是提到了,不是说没有,有,但是还没有系统化,还没有把它理论化,使人读了这几部书就很容易掌握儒家的精神,这个在孔子时代还没有,这是后来逐步地形成的,慢慢地形成的,
  • 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一个地方。儒家经典这几部书有两种,在当时的这个经,在孔子时候没有形成,
  • 到后来成为经了,提高到经的地位了,今文经古文经这个经分今文经和古文经,今文经就是用汉代的文字记录下来的,或者是前面的前一辈学者,
  • 后来的人跟着前一辈的学者把他们背诵的那些经典记录下来,是用当时的文字记录,所以称为今文经。还一种古文经,古文经是后来发现的,不是当时就有的,后来怎么发现的呢?
  • 山东有一个鲁国的王,他要扩大自己的宫殿,他的宫殿大概和孔子的家相邻,我们讲过孔子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个私学的创始人,
  • 他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学生有3000多人,成名的、闻名于后世的有极大贡献的就有70多人,孔子死后他的学生都守灵,在他的坟墓前面来守灵,守三年的丧,甚而有的学生守六年的丧,有的学生
  • 把自己家乡里边的树移过来栽种在孔子的坟墓旁边,形成了后来的所谓“孔林”,这位鲁国的王叫鲁恭王,他因为要扩大自己的宫殿,就把孔子的房屋拆掉了,拆掉的时候,
  • 发现墙壁里面藏的有很多经典,一些古书,称为古文经,不是用当时的汉朝的文字写的,而是用汉以前的文字写的,这是这一个发现,这是在当时儒家成为“独尊儒术”的时候,
  • 古文经虽然流传了,但是,当时已经是被一位学官的国家教育机构里面太学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这些太学生们学习的正式的课本,那都是今文经,还不是古文经,
  • 古文经是以后,又出现了几个大学者,其中有一个叫郑玄,这位大学者他不仅是对今文经有研究,对古文经也有研究,他也精通今文经,也精通古文经,所以他比别人专门只知道一部经,或者是《易经》或者《诗经》
  • 或者《书经》,他的学问的基础就宽广得多了所以他能够用今文经和古文经比较,得出自己一些比较独特的见解,很有深意的见解,儒家所以儒家的学术
  • 才得到这样的一个学者的力量,不仅他一个,还有其他一些学者的努力,所以能够发扬光大,能够真正成为中国的文化当中的一个主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那就是中国民族精神的脊梁骨,中国的民族精神、
  • 中国民族的文化,一根直立的脊梁骨。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汉族在当时虽然在人口上它是多数,
  • 在文化上有时候是处于强势的地位,但是其他的民族它也有文化,它在其他方面有时候在政治上、在武力上它有时候很强大,你比如在汉朝的时候蒙古民族当时称匈奴,那比汉朝就强,汉朝开始建国的时候,
  • 常常受匈奴的欺侮,没办法,甚至连汉高祖、汉高后都是受屈辱,被匈奴包围在平城这个地方,只好受屈辱,没办法,中国的人口是多数,
  • 但是在武力上有时候不如人家,不如其他的少数民族,但是为什么汉族的文化后来能够在中国全民族文化当中占主要的地位呢?占核心地位呢?这就说由于孔子以后,历代儒家的钻研、
  • 系统发展、理论化,这样慢慢地才形成汉族文化的特殊的异彩。今文经古文经我们讲今文经和古文经,
  • 当时在孔子的时候,古文经是以后斗争,独尊的时候是今文经占主要地位,占统治地位,古文经因为不为官方所承认,后来因为出现了很多学者在那里研究,最后也不得不承认了。
  • 今文经和古文经从内容上来讲,书本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但是有不同,研究方法、研究的角度不同,今文经是讲儒家孔子的微言大义,
  • 什么叫做微言大义呢?就是说从某一个字,这句话里面某一个字、某一句话表面上看好像很容易懂,或者是不太容易懂,但是仔细研究起来里面含有深刻的意思在里面,
  • 很重要的带有哲理性的东西在里面,微言,虽然是一字一句,片段、大义,但是它里面有很深刻的含义,所以今文经是讲微言大义的。古文经研究的角度不同,它是讲训诂学,
  • 所谓训诂就是这个字从字形上来讲,从字音上来讲,从字义上来讲,古今它是变化,不同的,这个变化是怎么变的,
  • 从变化里面可以看出这个社会的变化,人民风俗习惯的变化,人民心理的变化,它着重的是从这方面研究。(这是)今文经和古文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