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都股份涨停预测:如何理解“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山东财政学院教授王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1:17:16
如何理解“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山东财政学院教授 王蔚

 

    由于所处历史背景不同,现代人与古代人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不同。古代人认为对的东西,现代人则可能认为不对;而古代人所不齿的东西,现代人则往往觉得好的不得了。我们不能要求2500前的人与我们有相同的观点,同样,我们也不能用现代人的观点去评判古人。我说这段话是因为牵扯到一段公案,是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如果用现代人的(法治)观点看,孔子那段话那简直是大谬不然,不可理喻。好多人借这段话攻击孔子,认为孔子是以法治国理念的敌人[1]。如果我们从2500年前的情况出发,就觉得这问题很好理解。事物本身就是那样,无所谓对也无所谓错,错对都是相对的,只不过是依据的标准不同。标准换了,对的可能成为错的,错的也可能成为对的。我们对于“攮羊”问题,也应当作如是观。
    我们先看“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出处。
    在《论语微子篇》当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1)有直躬者(2),其父攘羊(3),而子证(4)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作者: 124.132.57.*  2007-10-15 08:13   回复此发言  
2 回复:如何理解“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这里有必要对一些关键词作一个简单的注释: (1)党:乡党,古代以五百户为一党。 (2)直躬者:正直的人。直身而行者; (3)攘羊:偷羊。攮的意思是有因而盗。 (4)证:告发,检举。
 把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这样的: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这里出场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叶(SHE)公,一个是孔子。据朱熹《论语集注》讲,叶公,楚叶县尹沈诸梁,字子高,谮称公也。意思是叶公不应当被称为公(不够资格),但既然《论语》当中称之为“公“,就当“公”对待吧。

从对话中,我们知道,叶公对于攮羊的态度与孔子是不同的。叶公认为,在叶公那个地方(吾党),父亲偷了羊,儿子出来揭发,是一种正直的行为。而孔子则反驳说,我们那个地方不是这样(异于是)。如果我们那地方发生了同样的事,父亲应当为儿子隐瞒,儿子也应当为父亲隐瞒。这才是所谓的直。

 在讨论孰是孰非之前,我们先对两位先生的说话语境进行一下分析。

 关于“吾党”。一般的理解,“吾党”指我的家乡,即叶公的家乡;但也有的学者指出,“吾党”也有可能指叶公治下,指叶公当官的地方。无论是叶公的家乡,还是叶公的治下,有一点是必须明确,即叶公是怀着一种赞赏及炫耀的口气来谈论这件事(其子证之)的。至于说“吾党”是不是真正发生了“攮羊”这回事,也许只有叶公一个人知道。叶公可能亲自处理过,也可能是道听途说,也可能是叶公为了探听孔子的态度,而杜撰了这样一个子虚无有的故事。
作者: 124.132.57.*  2007-10-15 08:13   回复此发言  
3 回复:如何理解“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叶公作为一个地方的最高行政(司法)长官,认为“其父攮羊,其子证之”是一种正直行为,是一种好的德行。这种正直行为,这种好的德行,当然有利于刑治的推行。自古以来,关于治国,有两种基本的手段,一是靠刑(法),一是靠德。我们从《论语》中知道,孔子并不赞成以刑治国,孔子是赞成以德治国的。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老夫子的意思是说,如果为以刑罚的方法治理国家,老百姓会尽量地是做到不受刑罚,但不会有羞耻观念;而如果以德行政,用“礼”去约束百姓,则老百姓可能会自觉地约束自己,且会有事非判别能力。当叶公与孔子讨论“攮羊”时,孔子已是一介平民,处于平民地位的孔子当然不会站在官府的角度上去思考与理解“攮羊”问题。

 在2500前,中国人的生活被框定在家与国中。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家族与家庭生活对一个人来讲是极端重要的。毫无疑问,没有家就没有国,有了家才有国。家庭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怎样强调也不过份。《论语》认为人生中有“五伦”,即存在着五种基本的关系。夫妇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君臣关系。这五种关系中,家庭关系就占了三种,且是最基本的关系。因此,家庭关系对于一个人来说,在那个时候的重要性比现在要重要得多。家庭既是生产单位,也是消费单位,人的整个生活与家庭无法脱离与无法分开。在这种情况下,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维持家庭的平安、和谐,就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事情。孔子是赞成直道而事人的,孔子是讲父亲而子孝的,孔子并且强调在处理父子关系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因为只有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才有可能使父子关系处理好。在《论语里仁篇》当中,孔子这样讲,“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孔子认为,做儿子的本份,对你认为父母做得不对的事,可以婉转的劝谏。但父母实在不听你的,也就罢了。但还要注意,就是不能因此消弱对于父母的孝敬,要“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孔子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在孔子那个时代,家庭关系极端重要。如果没有和谐的家庭关系,生产、消费甚至社会生活都可能陷入混乱。
作者: 124.132.57.*  2007-10-15 08:14   回复此发言  
4 回复:如何理解“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了解了这样一个大的背景,我们再来讨论“攮羊”问题,就很容易了。首先,我们必须注意这个“攮”字,馕的意思是有因而盗。这说明,父亲盗羊是有原因的。这种原因,叶公没有讲,我们也不可能猜出到底是什么原因。也可能在父亲“攮羊”之前,父亲曾经被攮,也可能父亲穷的揭不开锅,逼得没有办法了,才出此下策。不论怎么说,是有因而盗。这一点我们必须清楚。了解这一点,意思是提醒读者,这位父亲不是惯偷,不是以偷盗为职业。这一点我觉得很关键。我想,孔子作为一个聪明人,作为一个思想家,其态度对待偶尔一次的“攮”与对待以偷为职业的盗,应当是不一样的。我想,如果是对于惯偷,孔子肯定也会赞成“证“之。第二,发生“攮”羊之后,我想按照孔子的一贯思想,应当是内外有别。对外要“隐”,子为父隐,家丑不可外扬;第二是“几谏”,委婉地提醒父亲,这样做不对,促使父亲觉悟。我认为,这种处理方法应当是最为恰当的。既维护了父亲的颜面,也维护了家庭的安定团结。如果父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自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岂不是更好!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博奕论。我们不妨用博奕论的观点来分析两种不同处理办法的后果。第一种,其子证之。“证之”以后,父亲或被罚,或被收监,或在“吾党”抬不起头来。直接的后果可能是家庭解析,父子反目。虽说儿子得了直躬者的称号,受到官府的称赞,所谓的社会正义得到了保证,但就这个家庭来讲就已经不是从前的家庭了。而以前是没有社会保障的,这个家庭有可能因为父子反目而分崩离析;二,子为父隐而又谏之。在这种情况下,父亲的颜面有可能保住了,并且父亲很可能在儿子的劝说下自首。家庭关系维护了,社会正义也得到了伸张。当然,也有可能父亲不去自首,社会正义得不到伸张。但即使得不到伸张,也没有关系。因为这是“攮羊”,是一次偶然的行为。

 上面拉拉扯扯地写了这么多,也不知说明白没有。有一天我的一位研究生问过我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正面回答。上面这段文字也算是对那位研究生问题的答复吧。

 

 2007.5.10下午5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