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hat会议视频: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详细)(一、二)(三)+肚脐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22:02:41

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详细)(一、二)(三)+肚脐养生  

2011-05-31 22:37:29|  分类: 中.医.养.生.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fzx《【引用】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详细)(一、二)(三)+肚脐养生》本文引用自福慧子《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详细)(一、二)(三)》
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详细)(一、二)(三) 本文引用自叶落凡尘《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详细)(一、二)》

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一)

一、足部反射区分布规律

    足部反射区排列是有规律的,基本是与人体大体解剖部位相一致。是按人体实际位置上下、左右、前后顺序精确排列的。将双足并拢可以想象看到的足是个屈腿盘坐并向前腑状的投影人形(见图1)。其足拇趾及各趾相当于人的头、颈、面部反射区,内有大脑、小脑、垂体、三叉神经及眼、耳、鼻、舌、口腔、牙齿等反射区,足底上部相当于胸腔,内有肺脏、气管、心脏、甲状腺、甲状旁腺、斜方肌等反向区;足底中部相当于上腹部,内有大肠、小肠、膀胱、生殖器官(女为卵巢、子宫,男为前列腺、睾丸)等反射区;两足内侧相当于脊椎部分,从足趾至足跟方向有颈、胸、腰、骶椎及尾骨各部分反射区(见图2);足外侧相当四肢部分,足底内有肩、腰、肘、髋、股、膝关节等反射区。


   图1  足部反射区与人体脊椎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2  足部反射区分布规律示意图
 
二、足部骨骼和足部关节
 足部骨骼
    人有双足,每足有骨骼26块,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三部分(见图3)
    1、跗骨  每足有跗骨7块,分近侧与远侧两排。足跗骨较粗大且砌合紧密。
近侧列跗骨包括跟骨、距骨和足舟骨。远侧列跗骨由内侧向外依次为内侧楔骨(第一楔骨)、中间楔骨(第二楔骨)、外侧楔骨(第三楔骨)和骰骨。
    2、跖骨  每足有跖骨5块,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第1~5跖骨,构成足掌跖部的前半部。跖骨分近端、远端、足背跖和掌跖面。跖骨分头、体、底3部,第五跖骨底外侧分突向后,称为第五跖骨粗隆。
    3、趾骨  每足有趾骨14块,趾骨分近端、远端。拇趾为远节和近节,其余各趾均为3节,分远节、中节、近节。
足部关节
    距骨与下肢小腿部的胫骨、腓骨下端构成踝关节,胫骨侧(内侧)为内踝,腓骨侧(外侧)为外踝。跖骨与趾内间构成跖趾关节。第一跖骨与第一趾骨近节趾骨的近端构成第一跖趾关节。第二趾第一节趾骨和第二节趾骨间构成第一趾间关节,第二和第三节趾骨间构成第二趾间关节(或称远侧趾间关节)(见图3)。
足底面                      足背面
图3  足部骨骼和足部关节示意图
 
三、足部反射区
1、大脑
    部位    位于双足大拇趾第一节底部肉球处。左半大脑反射区在右足上,右半大脑反射区在左足上(见下图4)。
    功能    平肝潜阳,清头明目,镇静安神,舒经通络。
    主治    头痛、头晕、头昏、失眠、高血压、脑血管病变、脑性偏瘫、视觉受损、神经衰弱、帕金森氏综合症等。
    手法    由上向下按摩3~5次。
 
2、额窦
    部位    位于双足的五趾靠尖端约1cm的范围内。左额窦反射区在右足上,右额窦反射区在左足上(见下图5)。
    功能    清热疏风,通络止痛。
    主治    前头痛、头顶痛,眼、耳、鼻和鼻窦的疾患。
    手法    拇趾尖自里向外方向刮压3次,其余各足趾各点按3次。
 
3、小脑、脑干
    部位    位于双足拇趾近节基底部外侧面。左小脑、脑干反射区在右足上,右小脑、脑干反射区在右足上(见下图6)。
    功能    疏风清热,通络止痛。
    主治    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及小脑萎缩引起的共济失调、帕金森氏综合症。
    手法    由上向下按摩3~5次。
 
4、垂体
    部位    位于足底双拇趾趾腹的中间偏内侧一点(在脑反射区深处)(见下图7)。
    功能    调节内分泌,平衡阴阳。
    主治    内分泌失调的疾患、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脾、胰腺、功能失调等,小儿生长发育不良、遗尿、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
    手法    由上向下深入定点按压3~5次。
 
5、三叉神经
    部位   位于双足拇趾第一节的外侧约45度角,在小脑反射区前方。左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右足上,右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左足上(见下图8)。
    功能    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    偏头痛、眼眶痛、牙痛、面神经麻痹及面颊、唇鼻之诱发的神经痛等。
    手法    由上向下按摩3~5次。
 
6、鼻
    部位   位于双足拇趾腹内侧延伸到拇趾甲的根部,第一趾间关节前。左鼻的反射区在右足上,右鼻的反射区在左足上(见下图9)。
    功能    通利鼻窍。
    主治    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衄、鼻窦炎、鼻息肉、上呼吸道疾患等。
    手法    由足跟端向足趾端按压3~5次,或由足外侧向足内侧方向刮压3~5次。
 
7、颈项
    部位    位于双足底大拇趾根部。左侧颈项反射区在右足上,右侧颈项反射区在左足上(见下图10)。
    功能    疏经通络,柔颈止痛。
    主治    颈部酸痛、颈部僵硬、颈部软组织损伤、高血压、落枕、颈椎病及消化道疾病。
    手法    沿拇趾根部,向内侧推压3~5次。
 
8、眼
    部位    位于双足第二趾与第三趾中部与根部(包括足底和足背两个位置)。左眼反射区在右足上,右眼反射区在左足上(见下图11)。
    功能    清肝,养肝,明目。
    主治    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老花眼、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和眼底的病变。
    手法    压趾根部敏感点,点压3~5次或由足外侧向足内侧方向刮压3~5次。
 
9、耳
    部位    位于双足第四趾与第五趾的中部和根部(包括足底和足背两个位置)。左耳反射区在右足上,右耳反射区在左足上(见下图12)。
    功能    补肾,开窍,聪耳。
    主治    各种耳疾(中耳炎、耳鸣、耳聋等)及鼻咽癌、眩晕、晕车、晕船等。
    手法    压趾根部敏感点,点压、按压3~5次。
 
10、肩
    部位    位于双足足底外侧,小趾骨与跖骨关节处,及足背的小趾骨外缘与凸起趾骨与跖骨关节处。左肩反射区在右足,右肩反射区在左足(见下图13)。
    功能    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止痛利节。
    主治    肩周炎、肩颈综合症、手臂麻木,习惯肩关节脱臼、髋关节疾患。
    手法    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按刮3~5次。
 
11、斜方肌
    部位    位于双足底眼、耳反射区下方宽约1指的横带状区域(见下图14)。
    功能    舒筋通络,祛风除湿。
    主治    颈、肩、背疼痛、手无力、酸麻、落枕等疾患。
    手法    从外向内方向刮压按摩3~5次。

 
12、甲状腺
    部位    位于双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以及第一跖骨远侧部连成带状(见下图15)。
    功能    调节激素分泌,平衡阴阳。
    主治    甲状腺本身的疾患(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大等),能促进小孩长高,治疗心脏病、肥胖症等。
    手法    由足跟向足趾方向压推按摩3~5次(注:拐弯处为敏感点)。
 
13、甲状旁腺
    部位    位于双足内侧缘第一跖趾关节前方的凹陷处(见下图16)。
    功能    补肾养肾,柔肝养筋。
    主治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低下、佝偻病、低钙性肌肉痉挛、白内障、心悸、失眠、癫痫等疾患。
    手法    在关节缝处定点按压3~5次。
 
14、肺、支气管
    部位    位于斜方肌反射区后方,自甲状腺反射区向外到肩反射区处约一横指宽的带状区域。支气管敏感带位于肺反射区中部向第三趾延伸之区带(见下图17)。
    功能    补肺益气,清热解毒。
    主治    肺与支气管的病变(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哮喘等)、鼻病、皮肤病、心脏病、便秘、腹泻等。
    手法    由足外侧向足内侧方向压刮按摩3~5次。
 
15、胃
    部位    位于双足底第一跖趾关节后方约一横指幅宽(见下图18)。
    功能    降逆和胃,养气止痛。
    主治    胃部疾患(如胃炎、胃溃疡、胃胀气、胃肿瘤、胃下垂等)、消化不良、胰腺炎、糖尿病、胆囊疾患等。
    手法    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按摩3~5次。

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二)


16、十二指肠
    部位    位于双足底第一跖骨近端,胃反射区之下方(见下图19)。
    功能    理气和胃,养气止痛。
    主治    十二指肠疾病(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憩室等)、腹部饱胀、消化不良等。
    手法    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按摩3~5次。
 
17、胰
    部位    位于双足底第一跖骨体中下段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交汇处(见下图20)。
    功能    降糖清胰。
    主治    胰腺本身的疾病(如胰腺炎、胰腺肿瘤等)、消化不良和糖尿病。
    手法    由足趾向足跟方向定点按压3~5次。
 
18、肝
    部位    位于右足底第四、五跖骨间肺反射区的下方及足背上与该区域相对应的位置(见下图21)。
    功能    舒肝利胆,清热解毒,补益肝血,平肝潜阳。
    主治    肝脏本身的疾患(如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肝功能不会等)、血液方面的疾病、高血脂、扭伤、眼疾、眩晕、指甲方面的疾病、肾脏疾患等。
    手法    自足跟向足趾方向按摩3~5次。
 
19、胆囊
    部位    右足底第三、四趾间划一竖线,肩关节反射区划一横线,两线的交界处即为胆囊反射区(见下图22)。
    功能    清热化湿,利胆止痛。
    主治    胆囊本身的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肝脏疾患、失眠、惊恐不宁、肝胆湿热引起的皮肤病、痤疮等。
    手法    定点按压3~5次。

 
20、腹腔神经丛
    部位    位于双足底第二、三跖骨之间,肾与胃反射区的周围(见图23)。
    功能    调理三焦,提高痛阈。
    主治    胃肠神经官能症、肠功能紊乱、生殖系统疾患、更年期综合症等,对失眠亦很有效。
    手法    围绕肾反射区两侧,由上向下按摩5~6次。
 
21、肾上腺
    部位    位于双足底第三跖骨与趾骨关节所形成的“人”字形交叉的稍外侧(见图24)。
    功能    补肾填精,活血祛风,搞休克,搞过敏。
    主治    肾上腺本身的疾病(肾上腺机能亢进或低下)、各种感染、炎症、各种过敏性疾病、哮喘、风湿病、心律不齐、昏厥、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等。
    手法    定点按压3~5次。
 
22、肾
    部位    位于双足底第二、三跖骨近端的1/2,即足底的前中央凹陷处(见图25)。
    功能    补肾填精,壮阳,温经通脉,醒神开窍,清热利湿,利便通淋。
    主治    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结石、肾肿瘤、肾功能不全等)、高血压、贫血、慢性支气管炎、内折、斑秃、耳鸣、眩晕、水肿等。
    手法    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按摩3~5次。
 
23、输尿管
    部位    位于双足底自肾脏反射区至膀胱反射区之间,约1寸长呈弧线状的一个区域(见图26)。
    功能    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泻火解毒。
    主治    输尿管结石、尿道炎症、输尿管积水狭窄、排尿困难、泌尿系统感染等。
    手法    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按摩3~5次。

24、膀胱
    部位    位于内踝前下方,双足内侧舟骨下方,拇展肌侧旁(见图27)。
    功能    清热泻火,通利小便,解毒。
    主治    肾、输尿管、膀胱结石、膀胱炎及其他泌尿系统的疾患。
    手法    由足内侧向足外侧旋压3~5次。
 
25、小肠
    部位    位于双足底楔内到跟骨的凹陷处。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反射区所包围区域(见图28)。
    功能    消食导滞,健脾行气。
    主治    小肠炎症、腹泻、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心律失常、失眠等疾患。
    手法    快速、均匀、有节奏地从足趾到足跟方向按摩3~5次。
 
26、盲肠、阑尾
    部位    位于右足底跟骨前缘靠近外侧(见图29)。
    功能    抗炎。
    主治    阑尾炎、下腹胀气等。
    手法    由足趾向足跟方向,定点按压3~5次。
 
27、回盲瓣
    部位    位于于右足足底跟骨前缘靠近外侧,在盲肠反射区的上方(见图30)。
    功能    导滞,通便,消食。
    主治    下腹胀气、回盲瓣功能失常。
    手法    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按摩3~5次。

 
28、升结肠
    部位    位于右足足底小肠反射区的外侧与足外侧缘平行,从足跟前缘至第五跖骨底的带状区域(见图31)。
    功能    行气,通便。
    主治    结肠炎、便秘、腹泻、便血、腹痛、结肠肿瘤等。
    手法    由足跟向足趾方向按摩3~5次。
 
29、横结肠
    部位    位于双足底中间第1~5跖骨底部与第1~3次楔骨(即内、中、外侧楔骨)、骰骨交界处,横越足底的带状区域(见图32)。
    功能    导滞,通便,去泻。
    主治    便秘、腹泻、腹痛、结肠炎等。
    手法    从右至左方向按摩3~5次。
 
30、降结肠
    部位    位于左足足底第五跖骨底沿骰骨外缘至跟骨前缘外侧,与足外侧平行的竖带状区域(见图33)。
    功能    导滞,通便止泻。
    主治    便秘、腹泻、腹痛、结肠炎。
    手法    由足趾至足跟方向按摩3~5次。
 
31、乙状结肠、直肠
    部位    位于左足底跟骨前缘的带状区域(见图34)。
    功能    清热,补虚,通便,消炎,通血。
    主治    直肠炎、直肠癌、便秘、乙状结肠炎、结肠炎等。
    手法    由足外侧向足内侧方向按摩3~5次。

 
32、肛门
    部位    位于左足底跟骨前缘直肠反射区的末端,约近于足底内侧拇展肌外侧缘(见图35)。
    功能    消痔,止血,通便。
    主治    直肠癌、肛周围炎、痔疮、肛裂、便血、便秘、肛门脱垂。
    手法    从足外侧至足内侧方向定点按压3~5次。
 
33、心脏
    部位    位于左足底肺反射区下方,第4、5跖骨头之间与肩关节反射区平行(见图36)。
    功能    补气,益气,生血。
    主治    心脏疾病(如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衰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及高血压、失眠、盗汗、舌炎、肺部疾患等。
    手法    由足跟向足趾方向定点按摩3~5次。
 
34、脾
    部位    位于左足底第四、五跖骨之间,距心脏反射区正下方一横指(见图37)。
    功能    健脾化湿,统摄血液,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主治    发热、炎症、贫血、高血压、肌肉酸痛、舌炎、唇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皮肤病、增强免疫力及抗癌能力等。
    手法    点按3~5次。
 
35、膝关节
    部位    位于双足外侧第五跖骨与跟骨之间凹陷处,为足后跟骨之三角凹陷区域(见图38)。
    功能    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止痛。
    主治    膝关节受伤、膝关节炎、膝关节痛、半月板损伤、肘关节病变等。
    手法    膝关节反射区分膝前、膝两侧和国窝三部分。先由足跟向前上方呈弧形按压3次后,再在国窝处,定点按压3~5次。

 
36、生殖腺(性腺)
    部位    位置之一位于双足底跟骨的中央;另一位置在跟骨外侧踝骨后下方的直角三角形区域。女性此三角形的直角边为卵巢敏感区,此三角形的斜边为附件(输卵管)敏感区(见图39)。
    功能    补肾益精。
    主治    男女性功能低下、男女不孕症、月经不调(月经量少、量多、经期紊乱、闭经、痛经等)、前列腺肥大、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并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手法    卵巢敏感区和足跟中央处做定点按压3~5次。
 
37、放松腹部
    部位    位于双足腓骨外侧后方,自足外侧踝后起向上延伸四拇指的带状凹陷区域(见图40)。
    功能    补肾益精。
    主治    痛经、月经期紧张、月经周期不规则、男女腹部冷痛、性冷淡以及其他生殖系统的疾病。
    手法    自外踝关节后方起向上推压3~5次。
 
38、髋关节(外髋)  股关节(内髋)
    部位    位于双足踝下之弧形区域。外踝下为髋关节,内踝下为股关节(见图41)。
    功能    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    髋关节疼痛、股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肩关节疼痛、腰背痛等。
    手法    沿外踝和内踝关节下缘向前向后推压3~5次。

 
39、腹部淋巴结
    部位    位于双足外侧踝关节前由距骨、舟骨间构成之凹陷之部位(见图42)。
    功能    扶正祛邪,增强机体免疫力。
    主治    各种炎症、发热、囊肿、肌瘤、免疫力低下、癌症等。
    手法    按压3~5次。
 
40、盆腔淋巴结
    部位    位于双足内侧踝关节前,由距骨、舟间骨构成之凹陷部位(见图43)。
    功能    扶正祛邪,增强机体免疫力。
    主治    各种炎症、发热、下肢浮肿、踝部肿胀、囊肿、肌瘤、免疫力低下、癌症等。
    手法    压入骨缝中出现胀感,按压3~5次。

 
41、胸部淋巴结
    部位    位于双足背第一跖骨及第二跖骨间缝处(见图44)。
    功能    扶正祛邪,增强机体免疫力。
    主治    各种炎症,发热、囊肿、癌症、肿瘤、乳腺炎、乳房或胸部肿块、胸痛、免疫力低下等疾患。
    手法    沿第一跖骨外侧由近心端向足趾方向按摩3~5次。
 
42、平衡器官(内耳迷路)
    部位    位于双足足背第四、五跖骨间缝的远端1/2区域(见图45)。
    功能    平肝益肾,调理阴阳。
    主治    头晕、晕车、晕船、美尼尔氏综合症、耳鸣、内耳功能减退、高血压、低血压、平衡障碍等。
    手法    定点按3~5次。
 
43、胸(乳房)
    部位    位于双足背第二、三、四跖骨形成的区域(见图46)。
    功能    清热解毒,抗癌护胸。
    主治    胸部疾患、肺部疾患、食道疾患、心脏病、乳癌、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囊肿、胸闷、乳汁分泌不足、胸部受伤、重症肌无力等。
    手法    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按摩3~5次。
 
44、膈、横膈膜
    部位    位于双足背跖骨、楔骨、骰骨关节形成的带状区域,横跨足背左右的部位(见图47)。
    功能    降逆和胃。
    主治    打呃、膈肌痉挛引起的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等。
    手法    自横膈膜中央向两侧刮压3~5次。

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三)

45、扁桃体
    部位    位于双足足背拇趾第二节,肌腱的左右两旁(见图48)。
    功能    消炎,增强体质。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本身的疾病(扁桃体肥大、化脓等),可有消炎、增加防御能力和抗癌之功能。
    手法    直按压3~5次(注意不要向趾端方向挤压)。
 
46、下颌
    部位    位于双足拇趾第一趾骨关节横纹下方的带状区域(见图49)。
    功能    消炎,活血,止痛。
    主治    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牙痛、下颌发炎、下颌关节炎、打鼾等。
    手法    由足内侧向足外侧方向按摩3~5次。
 
47、上颌
    部位    位于双足拇趾第一趾骨关节横纹上方的带状区域。
    功能    消炎,活血止痛(见图50)。
    主治    龋齿、牙周炎、牙周病、牙龈炎、牙痛、上腭感染、上颌关节炎、打鼾等。
    手法    由足内侧向足外侧方向按摩3~5次。
 
48、喉、支气管
    部位    位于双足背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关节靠拇趾下方区域(见图51)。
    功能    调理气血,泻火清音。
    主治    气管炎、咽喉炎、咳嗽、气喘、感冒等。
    手法    定点按压3~5次。
 
49、腹股沟
    部位    位于双足背盆腔淋巴腺反射区上方约一指宽距离之处(见图52)。
    功能    温肾壮阳,回疝。
    主治    生殖系统方面的病变、性功能低下、前列腺肥大、抗衰老等。
    手法    压揉3~5次。
 
50、前列腺、子宫
    部位    位于双足跟骨内侧踝骨之下方的三角形区域(见图53)。
    功能    补益肾精,活血养宫。
    主治    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尿频、排尿困难、尿道疼痛、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发育异常、痛经、子宫癌、子宫下垂、白带过多、高血压等疾患。
    手法    由足跟端向上推压或压刮3~5次。
 
51、尿道、阴道、阴茎
    部位    位于双足跟内侧,自膀胱反射区向上延伸至距骨与跟骨之间隙(见图54)。
    功能    消炎解毒,通淋利尿。
    主治    尿道炎、白带增多、生殖器官系统疾病。
    手法    由足内侧缘斜向足踝后方向,滑按3~5次。
 
52、直肠、肛门(痔疮)
    部位    位于双足胫骨内侧后方与肌腱间的凹陷中,踝骨后方起约四指幅宽之长度带状区域(见图55)。
    功能    宽肠,通便,止血,消痔,解毒。
    主治    痔疮、直肠癌、便秘、直肠炎、静脉曲张等。
    手法    自内踝骨后方向向上推按3~5次。
 
 53、颈椎
    部位    位于双足弓内侧,拇趾第二趾骨远端内侧1/2处(见图56)。
    功能    舒筋活血,和脉。
    主治    颈椎病、颈项僵硬或酸痛、落枕等疾患。
    手法    从拇趾向足跟方向按压3~5次。
 
54、胸椎
    部位    位于双足弓内侧,沿第一跖骨下方至与楔骨的交界处(见图57)。
    功能    活血,通脉。
    主治    背痛及背部各种病症,胸椎间盘突出及胸椎各种病变。
    手法    由拇趾端紧压跖骨内缘向足跟端推压3~5次。
 
55、腰椎
    部位    位于双足弓内侧,第一楔骨至舟骨之下方,上接胸椎反射区,下接骶骨反射区(见图58)。
    功能    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    腰背酸痛、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从骨神经痛以及腰椎之各种病变。
    手法    由拇趾向足跟方向,紧压足弓骨骼内缘推压3~5次。
 
56、骶骨
    部位    位于双足弓内侧,从距骨下方到跟骨止,前接腰椎反射区,后连内尾骨反射区(见图59)。
    功能    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骶骨损伤(挫伤、摔伤、跌打伤等)、便秘。
    手法    由拇趾向足跟方向,紧压骨骼内缘推压3~5次。
 
57、内尾骨
    部位    位于双足跟骨内侧,沿跟骨结节向后方内侧的一带状区域(见图60)。
    功能    活血,通络,消痔,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尾骨受伤后遗症和生殖系统疾患等。
    手法    由骶骨反射区后方,向足跟方向按摩,拐变处向上停顿并加压至发胀,再由足跟向跟腱方向按摩,压刮3~5次。
 
58、外尾骨
    部位    位于双足跟骨外侧,沿跟骨结节向后方外侧的一带状区域(见图61)。
    功能    活血,止痛,消痔。
    主治    坐骨神经痛,尾骨受伤后遗症和生殖系统疾患等。
    手法    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按摩,拐变处向上停顿并加压至发胀,再由足跟向跟腱方向按摩,压刮3~5次。
 
59、肩胛骨
    部位    位于双足背第四五跖骨的近端1/2位置,与骰骨关节连成一叉状(见图62)。
    功能    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    肩周炎、颈肩综合症、肩胛酸痛、肩关节活动障碍(抬举与转动困难)。
    手法    由足趾向近心端按至骨突处,左右分开反复3~5次。
 
60、肘关节
    部位    位于双足外侧第五跖骨和楔骨之关节凸起范围(见图63)。
    功能    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止痛利节。
    主治    肘关节外伤、脱臼、网球肘、肘关节酸痛、膝关节痛等。
    手法    定点按压3~5次。
 
61、肋骨(内肋骨、外肋骨)
    部位    位于双足背第一楔骨与舟骨之间区域为内侧肋骨反射区;在第三楔骨与骰骨之间凹陷区域为外侧肋骨反射区(见图64)。
    功能    平肝止痛。
    主治    肋软骨炎、肋膜炎、肋骨之各种病变(如胸闷、胸痛、肋骨受伤等疾病)及肩痛等。
    手法    定点按压3~5次。
 
62、从骨神经
    部位    位于双足内、外踝关节沿胫骨和腓骨后侧延伸近膝、月国窝位置(见图65)。
    功能    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    从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膝和小腿部疼痛、糖尿病等。
    手法    自足远心端向近心端缓慢压推3~5次。
 
63、臀部
    部位    位于双足底跟骨结节外缘区域,连接股部反射区(见图66)。
    功能    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止痛利节。
    主治    臀部疾患(外伤、疖肿等)风湿病、坐骨神经痛、偏瘫等。
    手法    按压3~5次。
 
64、股部
    部位    位于双足底外缘结节,后连臀部反射区,上接骰骨与第五跖骨连接处的带状区域(见图67)。
    功能    舒筋通络,祛风除湿,止痛利节。
    主治    风湿痛、坐骨神经痛、股部疾病(外伤、扭伤、疖肿等)、偏瘫等。
    手法    按压3~5次。
 
65、上臂
    部位    位于双足底外缘结节腋窝反射区的下方,第五跖骨的外侧的带状形区域(见图68)。
    功能    舒筋通络,祛风除湿,止痛利节。
    主治    颈椎病、肩周病、臀部受伤、偏瘫等疾患。
    手法    按压3~5次。
 
66、闪腰点
    部位    位于双足背第二跖骨与第二楔骨关节的两侧凹陷中,即肋骨反射区后方(见图69)。
    功能    益肾健腰,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    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等。
    手法    定点按压3~5次。
 
67、血压点
    部位    位于双足颈反射区的中部(见图70)。
    功能    调整血压、平衡阴阳。
    主治    高血压、低血压。
    手法    定点按压3~5次。
 
68、食道、气管
    部位    位于双足底第一跖内与趾骨关节上下方,下接胃反射区(见图71)。
    功能    消肿止痛,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主治    食道肿瘤、食道炎症、“梅核气”、气管的疾患等。
    手法    按压3~5次。
 
69、腋窝
    部位    位于双足底、足背的肩关节反射区下方,呈香蕉状,从足外缘斜向上行至于第四、五跖骨间隙的远端(见图72)。
    功能    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止痛利节。
    主治    颈椎病、肩周炎、腋部淋巴结肿大、上肢酸麻痛。
    手法    由足内向足外侧方向按揉3~5次。
 
70、头、颈淋巴结
    部位    位于双足各足趾间的趾骨跟部呈“凹”字形,足底足背两面都有(见图73)。
    功能    扶正祛邪,增强机体免疫力。
    主治    治疗跟、耳、鼻、舌、口腔、牙齿等疾病,还可治疗颈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肿大及免疫力低下。
    手法    各点揉按3~5次。
 
71、舌、口腔
    部位    位于双足拇趾第一节底部内缘,靠在第一关节下方,毗邻血压点反射区的内侧(见图74)。
    功能    生津利咽,利喉舒舌,消肿止痛。
    主治    口腔溃疡、口腔唾液缺少、口干、唇裂、唇燥、口唇疱疹等。
    手法    由外向内侧缘刮压3~5次。
 
72、牙齿
    部位    位于双足各趾的两侧(见图75)。
      Ⅰ     第一切牙(门齿)反射区在拇趾,位于拇趾远节和近节的关节处,远节为上牙反射区,近节为下牙反射区。
      Ⅱ     第二切牙反射区在第二趾内侧,远节和中节的上半部为上牙反射区,中节的下半部和近节的上半部为下牙反射区。
      Ⅲ     尖牙反射区在第二趾外侧,远节和中节的上半部为上牙反射区,中节的下半部和近节上半部为下牙反射区。
      Ⅳ     第一尖牙反射区的在第三趾内侧,远节和中节的上半部为上牙反射区,中节的下半部和近节上半部为下牙反射区。
      Ⅴ     第二尖牙反射区在第三趾外侧,远节和中节的上半部为上牙反射区,中节的下半部和近节上半部为下牙反射区。
      Ⅵ     第一大磨牙反射区在第四趾内侧,远节和中节的上半部为上牙反射区,中节的下半部和近节上半部为下牙反射区。
      Ⅶ     第二大磨牙反射区在第四趾外侧,远节和中节的上半部为上牙反射区,中节的下半部和近节上半部为下牙反射区。
      Ⅷ     第三大磨牙(智齿)反射区挟于第五趾(小趾),远节和中节的上半部为上牙反射区,中节的下半部和近节上半部为下牙反射区。
    功能    生津敛液,舒筋活络,固齿,消肿止痛。
    主治    牙痛、牙周病、牙周脓肿等。
    手法    按揉3~5次。
 
73、声带
    部位    位于双足背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间缝,第一跖骨近端处(见图76)。
    功能    散风熄风,利咽舒舌,消肿止痛。
    主治    声带息肉、失音、声音嘶哑、气管炎等。
    手法    按揉3~5次。
 
74、子宫颈
    部位    位于双足足跟内侧踝骨之后方,尿道、阴道、阴茎反射区之延伸部位(见图77)。
    功能    益肾兴阳,调经止带,利水消肿。
    主治    子宫颈炎、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白带过多等。
    手法    按揉3~5次。
 
75、失眠点
    部位    位于双足底跟骨中央,在生殖腺反射区上方(见图78)。
    功能    益肾,安神宁心。
    主治    失眠。
    手法    定点按压3~5次。

肚脐养生

本文引用自阳光《肚脐养生》
    脐,位于腹部正中央凹陷处,是新生儿脐带脱落后,所遗留下来的一个生命根蒂组织,属于中医经络系统中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穴。神阙穴是全身361个穴位中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

  对神阙穴名含义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处;另一种是指神气通行出入的门户,为胎儿从母体获取营养的通道,并维持胎儿的生命活动。

  人体先天的禀赋与这个穴位关系密切,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

  肚脐皮薄凹陷,无皮下脂肪组织,皮肤直接与筋膜、腹膜相连,很容易受寒邪侵袭,但同时也便于温养,故神阙穴历来是养生要穴。

  温养肚脐,可鼓舞一身之阳气。神阙穴邻近胃、肝胆、胰、肠等器官,通过对神阙的温养,还可以治疗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痛、胃下垂、顽固性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脱肛等病症。

  保暖肚脐

  肚脐是最怕着凉的地方。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作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皮肤较薄,敏感度高,具有渗透性强、吸收力快等特点。因屏障功能较差,在人体又属相对虚弱之地,易受凉而染风寒。

  睡眠时更要注意脐部的保暖,以免引起腹泻或感冒。尤其对于年轻女性而言,特别是经期女性,血管处于充血状态,穿露脐装最易因受凉而使盆腔血管收缩,导致月经血流不畅,时间长了会引起痛经、经期延长、月经不调等。

  此外,穿着露脐装会使腰腹部裸露,容易受冷热的刺激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病菌的入侵,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而且脐部肌肤较娇嫩,易于受损,脐眼又容易汇集污垢,如不小心也会引起感染。

  自制肚兜

  将药物研成细末,制作一些保健肚兜,也可达到护脐、保暖、除病的目的。

  1. 治胃寒痛:荜茇、甘姜各1克,甘松、山萘、细辛、肉桂、吴茱萸、白芷各10克,大茴香6克,艾叶30克,制成肚兜,日夜兜于胃脘部,每月换药一次,连用3~4月。

  2. 治阳痿:巴戟天、淫羊藿、金樱子、葫芦巴各10克,阳起石12克,柴胡6克,做成肚兜,佩带于脐部,每10天换药一次,每晚用热水袋敷药兜15~30分钟。

  3. 治慢性前列腺炎:红花、桃花、乌药、萆各15克,车前子、金钱草、败酱草各20克,刘寄奴、白花蛇舌草各30克,制香附18克,做成药兜,佩带于脐部,每15天换药一次,每晚用热水袋热敷药兜15~30分钟。

  揉按肚脐

  按摩脐部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吸收,大便溏泻者可调,秘结者可通。方法:仰卧,两腿弓起,先以右掌心按于脐部,左掌放于右手背上,顺时针轻轻按摩36圈。然后,换左掌心按于脐部,右掌放于左掌手背上,逆时针轻轻按摩36圈。

  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掌心左下右上叠放贴于肚脐处,逆时针做小幅度的揉转,每次20~30圈,也可起到温养神阙穴的作用。

  经常坚持揉按肚脐,可以健脑、补肾、帮助消化、安神降气、利大小便,加强肝脏肾脏的新陈代谢,使人体气血旺盛,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有促进和调整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灸肚脐

  古时有不少“灸脐”使人健康长寿的记录。保健灸可用“艾卷”或“艾炷”施行。其中用艾条灸肚脐,是日常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保健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把艾条(中药店有售)的一端点燃,放在距离肚脐处皮肤2~3厘米处悬灸,持续时间为10~15分钟。因为艾条本身就有温通经脉、理气祛寒的作用,用它灸神阙,可发挥刺激穴位和燃艾温热刺激的双重作用。

  “艾炷”灸是用艾绒做成的一个蚕豆大“宝塔”状艾粒,放在皮肤穴位上点燃,或在“宝塔”下面垫上姜片或盐末等,称为隔姜灸、隔盐灸。神阙穴的隔盐、隔姜保健灸法,可间隔进行,每月10次左右,以每晚9点灸之为佳;一般每次可灸3~5炷,即点燃3~5个小“宝塔”,每次以感到局部温热舒适、稍有红晕为度。

  灸此穴可以提高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达到抗病强身保健的作用,具有温阳固脱,苏厥救逆,补中理气之功效。《医学入门》中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高血压患者或容易上火生疮、饥饿状态的人,以及饭后2小时内最好不要灸。

  灸神阙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可能会烫伤局部皮肤,所以我们还可以用热水袋热敷来代替艾灸。但水温不宜太高,感觉温热舒适即可,热敷期间若水袋温度降低就应立即更换。

  药物敷脐: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

  肚脐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如敷以黄连粉、牛黄粉能退热;檀香、细辛粉调酒敷可缓解心绞痛;用珍珠粉、丹参粉敷贴能治失眠;砂仁、枳实敷可调治消化不良。

  慢性病防治:药物由中药防风、黄芪、肉桂各等份组成,碎成细末敷脐。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神阙,趁湿填入药粉0.5克于肚脐内,外贴胶布盖住药物即可。3日换药1次,5~7次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敷脐2~4个疗程。


  治疗高血压:吴茱萸、川芎各等份,碎成细末,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肚脐,将药粉5~10克放入肚脐中,外以麝香壮骨膏固封。3天换药1次,1月为1疗程。
 
       治疗风寒感冒:白芥子3克碎成细末,将药粉放入脐内,暖水袋隔布外熨脐部,取汗出(也可用电吹风加热)。

  治五更泻:可选用补骨脂、附子、肉豆蔻、五味子等药材混合,研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脐孔,连用7日为一疗程,可重复2~3个疗程。

  治呃逆:选用橘皮、半夏、丁香等,研成细末后用生姜汁调成糊状敷于脐孔,连用2~7天。

  治脾胃虚寒型胃痛:可选用胡椒、干姜、香附等,用黄酒调成糊状,连用2~7天。

  治小儿腹泻、消化不良、腹痛:可将药粉用黄酒或茶水调匀,贴于脐部,1~2天即可见效,有的甚至数小时内即可好转。遗尿的患儿,也可将药物同时敷于肚脐和关元穴,可以减少遗尿次数。经常感冒的儿童,用中药装袋后敷脐,坚持一段时间可以提高抵抗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TIPS:中药敷脐注意事项

  小儿大多不愿服药,害怕打针,特别是婴幼儿给药尤为困难。而小儿肌肤柔嫩,敷脐疗法作用迅速,无损伤,因此在儿科应用广泛。中药敷脐治疗操作很简单,清洗肚脐后平卧,取配制好的药末适量,用生姜汁或黄酒、蜂蜜、醋调成糊状,纳入脐孔,用纱布覆盖,透气胶布固定。一般保留6~12小时。

  皮肤敏感者可缩短时间,皮肤耐受性好的人可适当延长,但最好不超过24小时,一般可连用2~7天。急性病变、体内有湿热、肚脐有炎症或皮肤严重过敏的人不宜使用这种方法治疗。另外空腹或餐后也不宜马上实施中药敷脐。

  肚脐拔罐

  选大号火罐一个,应用闪火法,将火罐拔在肚脐上,15~20分钟取罐。肚脐拔罐可治疗哮喘、痢疾、久泻、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

  肚脐再配以足三里、膻中、大椎拔罐,每天或隔天一次,每次20分钟,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食欲,消除疲劳。

  气聚肚脐

  站、坐、卧均可,全身放松,双手掌重叠覆盖于肚脐之上,用腹式呼吸法,鼻吸气时腹部慢慢鼓起,意想自然界高能物质,进入肚脐,聚集在此处;口呼气时腹部下陷,意想高能物质向全身扩散。一呼一吸为一次,习练24次。长期坚持习练,可温阳补虚,还阳和中,消食导滞,对阴阳两虚,体弱无力,气短神衰有效。

  根据国外医生临床发现,从肚脐眼的形状可以看出身体健康与否。

  1. 向上形:肚脐眼向上延长,几乎成为一个顶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这种肚脐的人,应多留意胃、胆囊胰脏的健康状况。

  2. 向下形:应注意预防罹患胃下垂、便秘、慢性肠胃疾病及妇科疾病。

  3. 圆形:女性肚脐若为正圆形,表示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

  4. 海蛇形:为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征兆,要小心注意。

  5. 满月形:看起来结实丰盈,下腹有弹性,对于女性来说是卵巢功能良好的表征。

  6. 肚脐偏左:应预防肠胃功能不佳、便秘或大肠黏膜病变。

  7. 肚脐偏右:应注意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8. 肚脐凸出:当腹部有大量积水或卵巢囊肿时,肚脐就会向外突出。

  9. 肚脐凹陷:肥胖或腹部发炎时,如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肚脐会向内凹陷。

  10. 肚脐浅小:表示身体较为虚弱,体内激素分泌不正常,浑身无力,精神状况不佳。

         ~~~~~~~~~~~~~~~~~~~~~~~~~~~~~~~~~~~~~~~~~~~~~~~~~~~~~~~~~~~

       天冷不用愁 暖身有奇方
       本方出自古籍《砂盘点精》,方名《暖身神方》。
       使用本方后,就是在寒冷的冬天,穿很少的衣服也不会冷,用药处会有一股暖流冲向全身,让人红光满面,精神倍增。
       一、功能与原理:
       刺激神阙穴(肚脐),调动人体功能,舒筋活血,让血液流速加快,增加人体热量,从而达到暖身的目的。
       二、适用范围:
       14 岁以上男女均可,对年老者效果稍差。
       三、配方:
       花椒1g、胡椒4g、医用橡皮胶布一小块。
       四、制作:
       1:将花椒、胡椒研末,密封备用;2:把药末撒在胶布(麝香虎骨膏更好)上,即可使用。
       五、使用方法:
       将神阙穴(肚脐)周围洗干净,贴上胶布即可。贴一次7 天左右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