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海塞尔支持苹果吗:我国1992年和2003年两次通货膨胀的比较研究(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9:38:15

我国1992年和2003年两次通货膨胀的比较研究(下)

(2009-07-29 17:15:02)转载 标签:

通货膨胀

财经

分类: 新闻摘要 三、宏观调控方式和方法的异同

  (一)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

  针对1992年开始的通货膨胀,政府从1993年下半年着手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并以货币政策为主。这次通货膨胀的治理,政府却采用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面对的都是通货膨胀,政策选择的宏观调控政策类型却不同。

  1. 经济冷热程度的差异。上次宏观调控,政府面对的是经济的全面过热。从1992年开始,经济增长率超过10%,物价上涨越过两位数,投资和消费双膨胀,社会总需求严重大于社会总供给。有鉴于此,政府必须采取紧缩型的财政货币政策,以使过热的经济降温。但又加上“适度”二字,力求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既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又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避免了以往经济发展大起之后的大落现象。这次宏观调控开始时,经济只是局部过热或者是过热的苗头,政府及时实行宏观政策从扩张型到稳健型的转向,防患于未然。从这个意义上讲,稳健型政策也就具有了“紧缩”的含义。

  2. 调控时的经济体制基础差异。上次通货膨胀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短缺经济时代,经济波动剧烈。市场机制刚刚建立,内在稳定器的作用较弱,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实行从紧的宏观调控措施。这次通货膨胀发生在21世纪初期,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短缺经济结束,市场机制较为成熟,内在稳定器作用明显,政府干预力度应该降低。这是实行稳健政策而非紧缩政策的原因。

3. 财政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调节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功能,但调节范围和重点有所不同。财政政策侧重于调节经济结构,货币政策侧重于调节经济总量。上次宏观调控针对是经济总量过热,政府因而采取了以货币政策为主的紧缩型宏观调控措施。在政府1993年6月实行的16条调控措施中,大部分是货币政策,涉及整顿金融秩序和加强金融管理。这次宏观调控针对的是结构性的经济过热和轻度通货膨胀,因而实行以财政政策为主的稳健型宏观控制措施,拉长经济的上升阶段,调节经济结构,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二) 着眼改革

  两次紧缩性宏观调控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力求以改革消除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隐患,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创造条件。

  1992年宏观调控期间,在实施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同时,出台了财税、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物价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改革和加强宏观调控的近期效应和长远效应结合起来。特别是,这次物价涨幅的持续回落,是在连续三年提高粮食定购价的同时实现的。这是通过改革促进发展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最好例证。

  2003年的稳健型宏观调控政策本身就包含体制改革的内容。将生产型增值税调整为消费型增值税,提高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体制基础,加快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变。完善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推进国有企业和金融体制等改革,消除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因素,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三) 调控手段

  政府调控一般有三大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上次宏观调控时,不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开始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在此轮调控的初期,也采取了较多的直接行政手段,如通过从严审批新开工项目、严格控制社会消费增长等办法。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尽快治理当时混乱的金融秩序。但随后逐步转向采取较多的间接调控手段,如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市场性货币政策和从紧的财政政策进行调控,达到控制总需求的目的。如在政府1993年出台的16条调控措施中,有14条属于经济手段。

  在2003年宏观调控开始,政府注重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运用,减少国债投放、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回收基础货币、提高存贷款利率等。同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如开展土地市场治理、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清理在建项目等。

  (四) 调控方式

  1992年宏观调控时,在政府做出宏观调控的措施后,雷厉风行地贯彻实施,并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仅仅用了三年时间,中国就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双高”的危险境地,平稳地走到了高增长、低通胀“一高一低”的安全地带,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

  2003年宏观调控一是见事早、动作快的调控。早在2003年第一季度,中央就觉察到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所以,2003年6~9月,国家从规范房地产发展、土地管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面相继采取了措施。二是调控方式是渐进性的,由冷静观察、温和预警到逐步加大力度。2003年8月中旬和10月下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别就钢铁、建材、有色金属、汽车等行业投资过热问题发出“黄色信号”,希望引起各方重视。2003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特别强调,“对新出现的苗头性和局部性问题,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采取果断措施,努力加以解决”。总体上看,这次宏观调控力度掌握得较好,用的是“点刹”而不是“急刹”。三是区别对待。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既严格控制钢铁等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和盲目发展,又切实加强和支持农业等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既坚决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发展;既从宏观上把该管的管住管好,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由于采取了有保有压的调控,经济保持在适度增长区间内平稳、较快、持续增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得以延长。四是注意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灵活性的结合。2004年以来在保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微调,既控制了通货膨胀,又防止了通货紧缩,表现出较高的调控艺术。

  四、启示

  我国的1992年、2003年两次通货膨胀都是由投资需求过大引起的,因此,防止通货膨胀也应该从控制投资需求入手。投资需求过大直接导致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紧张,“瓶颈”制约加剧,迫使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对失调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近年来,房地产热、开发区热、汽车热、电子产品热是拉动投资需求的重要原因,是造成产业结构失衡的“罪魁祸首”,对此要时时加以警惕,防患于未然。

  深化改革,构筑经济平稳运行的体制基础。无论是转变政府职能和经济增长方式,还是调整经济结构,都需要深化改革。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切实将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避免对经济事务的过多干预,实现政府职能的“归位”。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消除企业的投资冲动。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明确投资主体的责任,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的投资体制,根除“投资饥渴症”。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启动消费需求,构建促进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作者:陈颂东)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