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交易:我国1992年和2003年两次通货膨胀的比较研究(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39:18

我国1992年和2003年两次通货膨胀的比较研究(上)

(2009-07-29 17:07:48)转载 标签:

通货膨胀

财经

分类: 新闻摘要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固定资产投资骤然升温,引起建材价格猛涨。据当时亲历人员描述,深圳地区的红砖4毛一块,水泥700块一吨,钢筋5000块,17年之后的今天价格都望尘莫及,还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中国的经济这种打摆子一样的发展方式何时才能有所改变?

   来源:理论月刊

    摘要:1992年的通货膨胀和2003年的通货膨胀是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两次通货膨胀,但其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调控方式、方法却不尽相同。通过对这两次通货膨胀的比较,便于我们根据通货膨胀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紧缩性宏观调控措施,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一、通货膨胀表现形式的异同

  (一) 经济增长率

  1992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契机,我国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举扭转了自1989年以来低速徘徊的局面。在199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3%的基础上,1992年经济增长率越过两位数,达到14.2%;1993年经济增长再次加速,第一季度为15.1%,第二季度为16.4%。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四“热”,即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紧”,即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一“乱”,即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日趋紧张,形势非常严峻。政府被迫于1993年6月实施紧缩性宏观调控措施,以使超过潜在增长率(指一个国家应该能够达到的经济增长率)的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

  随着1998年以来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实施和世界经济的回暖,进入2003年,我国经济结束了多年来“七上八下”的增长格局,步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9.9%,由于受“非典”疫情的影响,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降为6.8%,第三季度恢复为9.1%,第四季度高达9.9%,全年经济增长为9.3%,为1998年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年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出现了粮食生产相对不足,煤炭、电力、石油、运输紧张等瓶颈约束和资源约束现象,表明经济增长已接近潜在增长率上限(10%)。中央政府审时度势,见微知著,于2003年下半年开始实行紧缩性宏观调控措施,抑制经济的过快增长。就在经济一再“被调控”的背景下,2004年第一、二季度经济增长又分别高达9.8%和9.7%,全年为9.5%,经济增长过快已成事实。

  (二) 物价上涨率

  伴随着经济的过快增长,从1992年10月份开始,物价上涨幅度逐月加快。1993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8.4%,3月开始突破两位数,5月份为12.5%,其中35个大中城市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同比上升19.5%。上半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3%,农村上涨11.5%。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4.7%。物价快速上涨主要是由于投资需求过大,使得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造成的。1~5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1%,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43%,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建设项目造价大幅度提高,导致下游企业产品价格不断攀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11.2%,严重影响农民增加农业投入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7.2%,以及居民消费价格大幅度上涨,使部分职工和离退休人员难以承受。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4.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21.7%,创下建国以来的最高记录,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已威胁经济的平稳增长和社会稳定。

  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涨1.2%和-0.1%,2004年则分别上涨3.9%和2.8%;价格先行指标上涨加快,2003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3%和4.8%,2004年进一步上涨6.1%和11.4%。生活资料价格指数同比只上涨了0.6%,粮食和食品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20.7%和7.2%。经济运行已进入轻度通货膨胀区间,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危及经济的正常运行。

  (三) 城镇登记失业率

  在1992年通货膨胀时期,199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到经济“软着陆”的1996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了0.4个百分点。就业弹性系数由1993年的0.074上升到1996年的0.135,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提高。2003年全国城镇就业增加85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2004年城镇新增就业980万人,登记失业人数为827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2%。就业弹性系数由2003年的0.103下降到2004年的0.101,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降低。

  综上所述,1992年通货膨胀期间,经济增长率1992~1995年分别为14.2%、13.5%、12.6%和10.5%,均超过潜在增长率8~10%的上限。CPI上涨率分别是6.4%、14.7%、24.1%、17.1%,均超过1~5%区间的上限。这表明我国当时已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比较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5~6%,就业压力并不大。虽然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所上升,两者关系仍和菲利蒲斯曲线相一致,但就业弹性系数提高了。2003年开始的通货膨胀却不同,2003~2004年经济增长率接近10%的上限,分别为9.3%和9.5%,物价上涨率仍在1~5%的运行区间,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是轻度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成反向变动,但就业弹性系数下降了。

 二、 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异同

  (一) 经济发展阶段

  1992~1995年的通货膨胀发生在市场经济建立的初期,当时我们仍处在短缺经济时代,社会有效需求还不能得到充分满足,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很大,通货膨胀率高,引发经济全面过热。20世纪90年代中期走出短缺经济后,绝大部分商品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不大,导致2003年以来物价上涨率仍在5%之内,没有出现全面的大幅度的物价上涨。经济增长率仍没突破10%,经济生活并未出现全面过热而只是局部过热。

  (二) 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投资和消费的“双膨胀”是引发1992年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199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突破了1988年以来低速增长的局面,迅速增长到23.9%,然后一路攀升,1992年为44.4%,1993年为61.8%。投资的增长由国有经济投资和非国有经济投资双向拉动(见表1),直接导致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的全面上扬。同时,投资需求带动消费需求。

  居民消费增长率由1991年的13.2%上升到1992年的20.78%,1994年达到消费增长的高峰32.7%(见表2)。由于社会总需求过度扩张,而有效供给又不能相应跟进,拉大了社会总供需缺口,供求矛盾非常突出,商品价格飞速上涨,通货膨胀由此而来。

  2003年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过大的投资需求引起的,消费处于低迷的状态。在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9%的基础上,2003年继续增加到27.2%。到2004年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超过50%,创同期建国以来之最,其中中央项目投资仅增长12.1%,而地方投资增长却高达64.9%。2004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在2003年增长27.2%的基础上,增幅达43%,创历史新高。即使扣除一季度投资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也高达35.5%。而在1993年经济过热时,扣除投资品价格上涨因素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也只有35.2%。这就是说,2004年第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已经超过1993年经济过热时期的水平。与上次不同的是,在投资需求膨胀的同时,消费需求却没有相应的启动起来,消费增长率从2001年开始一路下滑(见表2),出现“投资热、消费冷”的局面。

  (三) 农业丰歉

  在我国,农业丰歉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凡是农业生产丰收的年份,经济就平稳运行,物价就保持稳定;反之,经济就波动,物价就上涨。上次通货膨胀前期物价上涨较猛,固然反映出社会总需求较多地大于社会总供给,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总供求的不合理。突出表现是粮食、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供应紧张,导致粮价、菜价首先上涨,接着与粮、菜有关的商品价格也上涨,从而带动整个物价水平大幅上涨。粮食和副食品价格的上升,成为物价上涨的“领头羊”。1994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21.7%,食品价格上涨的比重就在70%以上。

  1999年以来,由于退耕政策的实行、农业结构的调整、粮食价格的持续走低和大量农民外出务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连年减少,到2003年,已从1998年的17亿亩降为14.9亿亩,是建国以来的最低点,跌破了有关专家提出的粮食播种面积不得低于16亿亩的警戒线。2003年粮食产量跌破9000亿斤,为8600亿斤,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比产量最高的1998年减少了16%左右。粮食产量的下降导致2003年粮食价格上升20.2%,2004年由于粮食价格的上升推动CIP上升1.7个百分点。

(四) 净出口和外汇储备

  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影响物价的重要因素。在上次通货膨胀期间,外贸顺差较小,净出口并没有对物价上涨起什么作用。外贸顺差1992年只有43.5亿美元,1993年逆差为122美元,到1996年外贸顺差为122.4亿美元。外汇储备数额也不大,由此而增加的基础货币的投放量不会对物价上涨造成什么影响,到1996年底才超过1000亿美元,而这年经济实现“软着陆”。尤其是物价上涨最严重的1994年,外汇储备年底仅500亿美元(见表3)。

  2003年开始的通货膨胀却不同。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的增长严重依赖于外需的拉动,外贸依存度在70%以上,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逐年上升,导致基础货币投放量迅速增加,推动了物价的上涨。贸易顺差激增,主要是因为国内各种产品大量过剩,国内企业不得不在国外找市场。在这种背景下,国内价格仍有小幅上涨,意味着我国经济并非全面过热,而是结构性过热。

  (五) 通货膨胀前的经济环境与经济政策

  1992年通货膨胀之前,我国经济萎靡不振,处于三年紧缩性宏观调控之中。随着宏观调控方向的逆转,紧缩政策的放松,经济立即进入全面过热的阶段。1992年经济增长率突破两位数,高达14.2%,RPI1993年达13.25和1994年达21.7%(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的第四个高峰,也是建国以来物价上涨的最高峰),经济已难以为继,不得不进行被动的调整。

  2003年通货膨胀之前,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需求不足的困扰,经济持续低迷,政府从1998年连续6年实行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拉动经济增长。2003年,经济增长加速,全年增长9.1%(尚未超过10%的增长上限),物价上涨压力显现,部分行业投资过热。政府主动调控,未雨绸缪,以防止经济“大起”导致“大落”。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