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保证金业务:[出谋划策]假如开一个书店,我们可以怎样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14:49:45
“模式越简单越好”,这句话我也很赞成。
  但你如何理解“简单”这个词呢?
  当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出现后,人们都觉得它“很简单”,但在此之前,人们看起来却觉得很复杂——为什么?因为人们看到的是问题,而不是答案。
  “简单”是由复杂中产生的,在你找到简单之前,你也许要尝试一些“复杂”的东西,从中找到某个很好的突破点,然后再集中火力。
  如果是初创业者,那么我一再说过:书店很可能不是一个好项目。为什么呢?一个是因为大势;另一个是因为即便有新的模式,探索这种模式所需要的成本也高。
  谁看到我有说“要把兴趣和商业挂钩”了。
  举个例子,假如(注意,我说的是“假如”)我去开书店,那么我宁愿去开儿童书店,但是儿童书,帝哥可以作证,我是真的没有兴趣啊。不过如果开了这么个书店,那么我会尽力让自己对此感兴趣起来,然后成为该行业内的专家。
  
  既然说到兴趣了,那么就多说两句。
  为什么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呢?
  因为其逻辑是这样的(我们限定在商业范围好了):
  第一, 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及其所涉及的范围),通常相对来说更熟悉。
  第二, 熟悉的东西,创业成功率会高一些。
  第三, 做任何生意,都要致力于成为专家。(为什么要成为专家?也是说要非常非常非常……熟悉。)
  第四, 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有更大的可能去钻研。
  第五, 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这句话本身就是一种带有适用范围的“哲理”——事实上,几乎所有“哲理”都带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出了这个范围,“哲理”便不成立了。
  兴趣是否和商业挂钩,其前提条件是看这个兴趣的商业模式是否成立,而不是兴趣本身。如果商业模式成立,那么又是兴趣,太好了,赶紧做!如果不成立,那么就不要做。
  所以,所谓的“千万不要把兴趣和商业挂钩”这句话是对的也是错的。如果商业模式成立,为什么不挂钩?
  这就如同我是否去北京,取决于我是否想去,而不是因为去北京的机票多么便宜一样。
  至于“否则不久以后你会发现这个不在是兴趣”,更是无稽之谈,随随便便就有很多反驳的例子——当然也会有很多支持的例子,所以不如改成“否则不久以后你可能会发现这个不再是兴趣”,加个“可能”二字,避免把话说的那么绝对,才不算是“误导”他人啊 “商业的本质是盈利。”这句话我也赞成。
  但既然说“本质”了,那么我说“本质”为什么不能理解了呢?
  买书的人,会有很多本质的需求,其中最多的一种是“需求知识/信息”(其他的,比如买回家装饰之类暂时不论),那么就可以知道:书(纸质书)是载体,需求知识/信息才是本质。
  那么,我们就可以不局限于载体本身,而致力于满足顾客的需求。
  举个例子,假如女朋友对男生说:你看我是不是胖了?这个问题是表象,如果仅仅就表象回答,实事求是地说:嗯,是胖了不少。那么女孩会感觉难过。如果你了解女孩的想法,知道他需要的其实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希望被肯定,那么你就会有另一个回答。
  好了,你懂了。但下一次女孩问你:你看我是不是有很多皱纹了?
  表象改变了,你又不知道如何去回答了,是不?其实本质没有变,还是希望被肯定、被赞美。
  回到书店的事,买书、看讲课视频、听讲座、报培训班……都是手段、表象,其本质都是“需求知识/信息”。
  
  但是,“买书”这个行为,对应的有很多的需求,这也是进行“细分”的原因,选择其中某一类需求进行满足,并且给予深度满足,可能便是书店的一个出路。
  甚至,假如开书店,可能的一个方向是:“书”反而成了一个配角,主角是服务。这个模式,现在看很复杂,等将来出现了,你就会觉得是那么的简单而又理所应当了。
  你如果将思维局限在“书店”这个名词上,那么就很难“跳出这个盒子”。如果跳出这个名词看,其实哪里有“书店”,哪里又没有“书店”呢!(注意,这是个叹号)
书店的一个出路,从“卖书”(或租书)转到“提供阅读服务”,这种“阅读服务”可能包括:提供好的阅读环境(沙发、饮料),提供阅读的指导(告诉他有哪些适合他的书),提供阅读的交流(开一些交流会),提供一些市面上所没有的知识/信息(比如打印出来一些内部资料),举办一些讲座(有的人不擅长以读书的方式获取知识)……
  给点明了一个方向
  -----------------------------
  这个“方向”是有风险的,因为这种模式需要操作者的能力相当高,并且对行业有比较深度的了解——就像我前面说的:如果开儿童书店,一定要对儿童的心理、儿童书的种类、流行等等等等都很了解。
  当然你可以边做边学,但这对学习能力要求也相当高的。
  
  如果是初创业者,还是模仿已有的成熟模式为好。
  
  Wish我真厚道,自我表扬一个,hohoho~ 你能模仿的,别人也能照搬。不好,不好。我们的民族是最善于模仿的。
  创业,创业,没头脑没想法是怪难来。
  学习的能力,很重要;实践的能力更重要。
  听了这一番觉得走出新模式,是需要资金来实践的,在实践中摸索新模式。
  -----------------------------
  妹子啊
  我说的“模仿”,是指成熟的模式、成熟的市场。
  比如儿童书店,实际上北京有很多,因此去看看他们怎样经营的,然后学习就好了。
  但我的那些想法,的确是一种“思维发散”,道理上存在这样的可能,能不能落地我自己也不知道。如果摸索,对于缺乏资金的初创业者来说很难承担的。
  
  逆势不如顺势。
  跟着趋势做更容易做起来。
  趋势,比如说:
  
  趋势1:电子商务。
  以淘宝店为首的电子商务必将对实体店的销售造成冲击,继而可能引发连锁的影响(比如可能会影响到实体店房租价格)。
  在一些偏远省市可能还没有显现出来,但终将如此。
  想想也很简单,购买力就那么些,网上抢走一部分,实体肯定销售额下降。
  所以,假如你已经有那么一个生意了,还不错,你一定要关注电子商务,想着如何把自己的生意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正如马云所说:将来无所谓电子商务与否了,将来所有的生意都是电子商务。(大意)
  那些不能紧跟形势的小老板们,尽管眼前看似不错,将来必将被淘汰。
  ——那么,假如说,你成立一个专门帮助小老板们进行电子商务转型的小公司,未尝没有机会。(这种投入相对来说比较低,因为主要是卖知识、卖服务,不用购置太多的硬件,业务多了再增加人手。)
  
  趋势2:人工上涨。
  现在已经显现出来了人工上涨的迹象。很多小饭馆,根本招不到人,因为他们给出的薪水在打工者看来太低;但小饭馆又很难给出高的薪水。
  未来,必然发展到美国的样子——服务业价格很高。
  所以,所有能够取代人工或者人工外包的方法,都将受到老板的欢迎。
  人工外包,比如说这么一个例子,有的公司专门为一些饭馆(应该是有点规模的饭馆)洗碗碟,洗完后将碗碟包装好送回去。这样对于饭馆而言,省却了雇洗碗工的费用;而该洗碗公司,因为规模化,可以上专门的洗碗机器(如果有的话),或者即便是人工洗也要比单个饭馆雇人合算很多  卖书有个什么不好的地方呢?
  ——书的价格是固定的。
  也就是说,无论你装潢再好、服务再好、人长得再帅……都无法将一本书的价格卖出超过书的定价。
  (在我说的某个为大企业提供“读书参考”的企业,也只是将书价提升了10%而已——但你要想想他的客户都是些世界五百强之类,平时花钱如流水的主啊。)
  有将书价定得很高的,但这是在最开始的出版时,而对于书店来说,不具备定价权。
  
  一件女装(或女鞋),谁也说不清楚它到底“值”多少钱,卖100可以,卖1000还可以。(在质量达到一定的水准基础之上)
  一杯饮料,在小卖部买是3元钱,到了KTV就可能是10元钱,而到了大酒店则可能上涨到几十元钱,消费者还挺乐意。这样,企业就可以把服务、装修等附加价值打进产品价格中,提升产品价格来获得溢价。
  但书呢?只能按照定价走,可以打折,但无法将价格提升上去。
  
  这很不好。
  Wish我很不喜欢。
  “薄利多销”,是建立在“多销”的基础之上的。比如批发,肯定能够“多销”,因此单品的利润低也是可以忍受的,甚至只要能够周转率上去,还很有发展前途。
  但如果“薄利”而不能“多销”,就是一出悲剧了。
  也就是说:如果低价不能带来更高(而且是相当高)的销量,那么绝对绝对绝对……(此处省略9997个“绝对”)要避免进入低价竞争的行列。
  而如果不能提供差异化服务,那么在卖书上,陷入价格竞争不可避免了。
  我这里的新华书店,不打折。我每次都是去那看好书后,然后去卓越、当当上网购,七折左右,还免邮费。(其实我最先尝试的就是找电子书,电子书没有才去网购的。)
  ——这就可以看出我们一直强调的两个冲击:电子阅读,网购。
  其余的小书店,比如席殊,非会员九折,会员八折。还是比不过网购。
  
  卖书的第二个“不好”的地方是:对于书的消费者来说,“读书”往往是个相对比较“痛苦”的过程。
  如果花钱吃喝,虽然花钱的过程挺心痛,但消费产品的过程至少很愉悦。
  买衣服也是,穿在身上也挺美滋滋的。
  但读书呢?除了“纯消遣”和少数“嗜书”的人外,绝大部分情况(尤其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读书)下,“读”的过程都是“痛苦”的——书缺乏足够的感官刺激。
  能够刺激人类欲望的,通常都是好项目。
  正如我前面所说,最赚钱的,是黄赌毒。
  仅在卖书而言,如果允许,那么色情小说肯定好卖——不过也“竞争”不过色情电影之类,书籍仅仅是“一维”的刺激(想象),而电影、游戏之类,则具有更多的刺激源(视觉、听觉、想象),更强的刺激(色彩、运动、互动……)。
  所以,减少“读书”的“痛苦”性,便是一种需求。
  
  按理说,很多知识在书上都有,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各色培训班呢?
  第一, 培训班的效率更高。
  第二, 培训班的教学方式多样——不像看书那样枯燥。
  第三, 相当多的人不擅长通过自己看书来获取知识。
“薄利多销”有什么不好?就在于要面对的顾客太多了。
  因此,但凡要走“薄利多销”者,其交易过程必然很“流程化”,如果在单个顾客/产品上耗费的时间、精力太多,那么是亏损的。
  但对于某些行业,比如服务业,“薄利多销”很容易加大工作量,无形之中增加了成本。
  换句话说,如果低价,那么一定要让交易过程变得简单、快速、流程化(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顾客);如果不能,那么就不要选择低价。如果两者都不能,那么就换行业/项目。
  此外,“低价”很容易陷入“价格竞争”,尤其是一些SB的价格战。
  
  如果单论产品本身,那么有其物理成本在(包括物流等等),是可以用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描述其价值的大小。
  但如果加上“感觉”、“体验”这些主观性因素,那么“厚薄”便很难描述清楚了。
  比如“原子笔”,(当时)其成本不足1美元,杰克售价12美元,这对于一杆笔而言的确是“厚”了,但如果考虑到顾客买这种笔所带来的全新体验(顾客感觉很好),那么便不算厚了。
  ——去准确定义“厚薄”实际上没有太大意义,关键在于:这种“体验”、“感觉”并没有实际的物理成本,这就是其所带来的“溢价”。
  提升某项服务,物理成本10,价格提升100,那么其溢价就是90。
  
  从顾客的角度看,顾客买一件产品(或服务)时,其觉得“贵贱”实际上在于“感觉值不值”。
  如果感觉值,那么即便掏出几百几千,他也乐意;如果感觉不值,那么即便是十元钱,他也不愿意掏。
  (在定价方面,是“高价”还是“漫天要价”其实也是很主观的。)
  这种“感觉值不值”的时机,分为两个部分:购买前,购买后。
  购买前,靠的是宣传、营销、品牌。
  购买后,靠的是顾客在消费过程中所带来的体验。这个过程,也是企业很好的施加影响的过程 例子:
  一个朋友开的童鞋淘宝店,走的是低价路线,一双童鞋也就赚10元钱不到,还常常和顾客谈判上一两个小时。
  ——顾客要么问题多,要么就是讲价。
  这样下来,单位时间内赚到的钱其实很少。
  
  “溢价”最容易产生的几个时刻:
  1) 垄断。顾客不得不买。就如同以前电信对安装固定电话所收的几千元的装机费。
  一般人很难指望上“垄断”,但在某个时刻,在局部地区有可能形成短暂的垄断(包括下面所说的“取脂”)。比如在泰山顶上的饭菜——你不在这吃也没有办法。
  当有政府力量支持时,最容易产生垄断——强迫性的购买。
  2) 取脂。新产品进入市场。
  (某些时候,则需要以低价抢占市场。所以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3) 情感。
  包括了太多的感性因素,比如设计、品牌等。典型的例子是女装。
  4) 定位在高端。
  这种,虽然能产生溢价,但一般很难做到“多销”。但正如“厚薄”是相对的,“多少”也是相对的,利用网络可以将自己的看似狭窄的顾客群扩展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5) 品牌效应。
  6) 整合。
  因为为顾客解决了问题,所以顾客的成本也减少了,企业赚的钱也多了。
  
  实施“溢价策略”的要点:
  1) 一定要给消费者一个充分的高价理由。
  2) 并且,反复地、通过不同的方式宣传这个理由!
  3) 提升“品质感”!
 按照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将顾客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对价格很敏感的人。他们基本上不在乎其它的要素(比如服务、卫生之类),只要便宜,就购买。
  这类人,人数要比第二类多。一个问题在于:很多低端创业者往往出自这个群体,因此也更倾向于用“低价”来竞争。争夺这部分顾客,非常容易落入价格的“红海”中,辛苦,但赚不到钱。
  第二类,是对价格几乎完全不敏感的人。这些人“不差钱”,他们不会太刻意去为“便宜”而付出更多的努力,尤其在一些他们看来低价的产品上。(一个人的财富越多,其敏感的价格线也就越高。)
  这些人,更在乎的是“服务”、“质量”、“便利”……上。
  尤其是便利,他们几乎没有什么耐心去等待。
  第三类,就是处于中间的数量最大的群体。
  这部分人,对价格的敏感介于前两类之间。对于即使同一类产品的价格,他们也有时敏感,有时不敏感,几乎取决于商家的营销。
  甚至,他们的敏感有时是混乱的,常常出现“省小钱、浪费大钱”的情形,他们的“节俭”和“浪费”往往同时发生:比如为了贪图一时的便宜而购买了低质产品(这点很像第一类人,但第一类人是没有办法,只能如此;而他们事实上是有选择的能力的)。
  可能比较好的定位是:争取第三类群体中,比较靠近第二类群体的那些人。
  或者是直接服务于第二类。
  但绝对不要定位在第一类人身上。(在创业初期,你有什么办法能比别人更降低成本呢?规模?不可能。最简单的思路也只能是用一些低劣的原料了——这种赚钱法不长久,更难以扩大。) 
我觉得做生意的大概分这么几种:
  第一种,最低级的,杀鸡取卵型,做生意总是动一些小心眼,用一些差的料甚至是病猪肉之类,标准的“奸商”,很快就覆灭掉,或者至多是个维持。就算能赚钱,也只是短期行为——因为做得越大,越会成为致命伤。
  第二种,略高一点,维持型。不那么“奸”,但也赚不到什么钱,多半赚的是自己的辛苦钱,没什么想法,维生而已。大部分生意人处于这个阶段。(如果单论盈利,可能还不如前一种。)
  第三种,再高一点,“稳健型”。经营得当,眼光比较长远,在自己的一片地区打下了名声,有稳定的比较高的收入,但仍然比较辛苦——也许会发展,但总是感觉缺少点“跳跃思维”,走的是传统的发展线路。
  第四种,再高一些,“跳跃型”。稳一步,跳一步——基础打得差不多了,立马就可以快速发展。采用一些跳跃式手段,比如融资、加盟连锁之类。
  第五种,最高的,“一步登天型”。自己有项目,拿出策划书(或者团队),然后找风投,直接做大。
  此种类型,未必要比第四种“高级”,也可能只是个人偏好,但无疑,如果可行,那么第五种的速度是最快的。
  此外,还有一些,比如加盟骗局,虽然也是“杀鸡取卵”,但骗得比较多,铺的面也广。
  比如某人,他做事可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对周围出现的竞争对手也很重视,也狠抓自己的菜品和服务之类……但是!一个有智慧、有眼光的人会挑选自己的对手,如果把周围的那些小店当作竞争对手,那么自己也就只能是这个档次了 工资薪酬只是一个方面,如果劳累度过高,员工也会感觉不满意。
  所以,首先,要降低工作的复杂度,不能什么钱都赚的。(最简单的一个,不能上太多的项目)
  第二,参考潮帅的对员工的“绑定”的方法。(至少,你不能让员工连娱乐的时间都没有。更不能要求员工像你一样“拼命”。)
  第三,给予关键人员股份。对于其他人员,要给予他们“希望”。(就如同潮帅所说的“阶梯”职务,会给员工以更多的希望。)
  第四,要分流顾客。将高峰期的顾客分流出去。
  第五,不要走完全的“低价”路线,低价意味着量多,意味着工作量的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