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放电影怎么下载:“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特别收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11:51

ta.pepo.cn/data/group/sy/attachment/20081002/633585594725625000.jpg" border="1"> ta.pepo.cn/data/group/sy/attachment/20081002/633585594725625000.jpg" border="1"> ta.pepo.cn/data/group/sy/attachment/20081002/633585594725625000.jpg" border="1">

 


 

 

                  前几天去首博参观了“中国记忆”展,推荐大家抽空去看看(10月7日结束),外地朋友如果没空来也可看看偶办的“图片展”_

    这次展览聚集了全国55座博物馆169组件镇馆之宝,生动地勾勒出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轮廓。强烈推荐“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的几大亮点:

  1、太阳神鸟金饰: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镂空图案,四只飞翔的神鸟,首尾相连,围绕着太阳,表达出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而这件作品却产生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后期,它被定为中华文化遗产标志,当之无愧。

  2、铜史书:1967年出土于陕西的史墙铜盘,上铸的18行284字明文,为我们生动阐述了西周文王至穆王的重要政绩和徽氏家族的历史。

  3、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为了奥运,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特别派出了由一位将军所带领的队伍来为奥运喝彩,这是中国的强大军团。

  4、T形帛画:1972年湖南兴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的这幅T形帛画不仅展示了一个美好的梦想,它的制作工艺也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5、金缕玉衣:出土于徐州狮子山楚王墓,是目前国内出土的金缕玉衣中玉质最好、玉片数量最多、工艺最精的一件,共使用玉片4248片,金缕1576克,花费10万人工完成,是汉代规格最高的葬服。

  6、错金银牛形铜灯:在汉代众多青铜灯具中,这件作品可以说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之作,即便用现代人挑剔的眼光来看,点燃的灯散出的烟雾也被通过牛身中注入的水所吸引循环后才释放,可称得上环保,人与自然更和谐,难怪它被南京博物院列为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7、击鼓说唱俑:已有太多的人为这尊2000多年前的滑稽夸张的乐观精神所感染,已有太多的人看到他而忘却了烦恼,手舞足蹈的造型,夸张而不失本色。这一次,他更像是一名中国拉拉队的队员,为奥运健儿们在鼓劲。

  8、纸本欧阳询《梦奠帖》:作为唐初书法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所留下的真迹,目前所知仅存4件,而来自辽宁省博物馆的《梦奠帖》9行78字被元代郭天锡誉为“世之欧行书第一书也”,是不朽的经典。

  9、宋·绢本设色《洛神赋图》: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可推曹植《洛神赋》,《洛神赋》一出,“洛阳纸贵”。但这幅摹顾恺之《洛神赋图》的宋·绢本设色画同样是无价之宝。来自辽宁省博物馆的这幅作品,充分反映了“高古游丝描”这种中国绘画的绝技。

    好啦,下面就贡献一下偶拍的饕餮大餐——“中华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图片展

 

 

笛子的鼻祖——贾湖骨笛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约公元前6000年)
尺寸:长22.7厘米
1987年河南省舞阳县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所藏

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该骨笛是用鹤类长肢骨管制成。磨制精细,7孔。在第六孔与第七孔之间有一小孔,经测音可以发两变音,应为调整第七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值得注意的是,该墓出土有两件形制相似的骨笛。据测音研究,它们是一雌一雄,印证了中国自古雌雄笛的传统。此笛经试奏,证明是一种竖吹骨笛,也是后世竖笛或洞箫类乐器的祖型。当时的人们利用此笛吹奏出有节奏的音符,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神灵的尊敬。

 

中国最早的“太阳神”——太阳神纹石刻

新石器时代·城背溪文化(约公元前5800~前4700年)
尺寸:高105、宽20、厚12厘米
1998年秭归东门头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太阳神”石雕像。先人用写意的手法雕刻出一位身躯修长、两手下垂、双足分立的人,头顶上刻着有23 条光芒的太阳,腰部两侧的圆点似行星在宇宙中运行。此人代表着中国主管太阳的神。万物生长依赖太阳,太阳崇拜在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其信仰形式。此石雕像就是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区的人们对太阳崇拜的产物。

 

双鸟朝阳纹牙雕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约公元前5000~前4000年)
尺寸:长16.6、残宽5.9、厚1.2厘米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是一件象牙雕刻的“蝶形器”残件。正面有阴线雕刻图案:中间为一组同心圆,象征太阳;外圆刻有光芒,象征太阳的光和热;两侧对称雕刻昂首相望、面向太阳的凤鸟,表现出双鸟背负太阳运行的主题。在图案两侧对钻有6个小圆孔,以便于捆绑或悬挂之用。在我国古代关于太阳的神话中,鸟是太阳飞行的载体,《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汤谷上有一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鸟。” 

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
尺寸:高16.5、口径39.8厘米
1955年西安半坡村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葬具,为儿童瓮棺的棺盖。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括成圆形,额上涂成黑色,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嘴旁、耳旁各有相对的两条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而人面鱼纹则可能是代表人格化的独立神灵——鱼神,鱼是丰产的象征,表达了原始居民祈求丰产、种族繁衍的愿望。有的学者根据《山海经》中巫师珥两蛇的记载,认为人面鱼纹表现的是巫师珥两鱼。寓意为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

 

龙的祖型——玉猪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公元前4000~前3000年)
尺寸:长16.8厘米、宽11.5厘米、厚2.8厘米
1974年在巴林右旗羊场乡额尔根勿苏村征集
内蒙古巴林右旗博物馆藏

    墨绿色玉琢磨而成。猪首双耳竖起,两眼相对圆睁,吻前伸,口微张,鼻间有阴刻皱纹。龙体蜷曲无足,像蛇身,首尾相接处缺而不断,背部对穿一个供系挂的小孔。此物一般用作祈求吉祥和护身符悬挂在胸前,反映了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安的企盼;也是代表某种等级和权力的祭祀礼器。在远古观念中,猪为“水兽”,是祈天、求雨等祭祀活动中的常客。古谚又有“猪乃龙象”的说法,认为中华民族图腾“龙”起源于猪,由猪向龙的演变过程。在原始人想像中,至高无上的龙也能像猪那样给他们带来财富和兴旺,把龙头描绘成猪头,象征农业丰收,风调雨顺,财富增多和氏族的兴旺。

大地为宗——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前2250年)
尺寸:高8.8、直径17.1~17.6厘米,重6.5千克
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反山12号墓出土
浙江博物馆藏

    这是迄今出土体积最大、纹饰最繁缛的一件玉琮, 被誉为琮王。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中有对钻圆孔,内圆外方,俯视两端如玉璧形。转角布列简化神徽纹,四个柱面上下各有一神徽纹。古代“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琮是一种祭祀地神的礼器。按天圆地方之说,玉琮内圆外方,分别象征天、地,寓意天地贯穿,可能是巫师沟通天地的法器。

 

陶器上的人类童年画——彩绘鹳鱼石斧纹陶缸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
尺寸:高47、口径32.7厘米
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陶缸可能是某个部落酋长的瓮棺。其上绘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柄石斧的画面:石斧和鱼,用黑色线条勾勒轮廓;鹳则直接用色彩涂染形体,并以浓重黑线勾勒眼睛以突出神采。这种绘画技法类似后世的勾勒和没骨。关于画面表现的主题,有学者认为鹳和鱼是两个氏族的图腾,而石斧是身份和权威的象征,鹳啄鱼表现了两个氏族之间的故事;也有学者认为“鹳鸟衔鱼”形象为古史传说中的“鸛兜”(颛顼的后裔)。 

神秘的符号——八角星纹彩陶豆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400~前4100年)
尺寸:口径26厘米,足径14.5厘米,通高28.4厘米
1978年山东泰安县大汶口出土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豆为盛食器,也是祭祀用的礼器。此豆口沿上用褐、红彩绘对顶三角形与若干线条相间组成的图案,腹部用白彩在深红色陶衣上绘有5个方形八角星状纹饰,纹饰构图对称,色彩对比强烈,堪称我国彩陶艺术珍品。关于彩绘八角星纹,在安乡汤家岗出土白陶盘和凌家滩文化中的玉鹰上也刻有类似的纹饰。有学者认为这类纹饰有表现光芒四射的太阳,四射的八角也寓意着无际的天空,中间的方形象征着大地,取天圆地方之意,表现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天地自然的敬仰。

 

原始集体舞——舞蹈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约公元前3300~前2050年)
尺寸:高12.5、口径23.8厘米
1975年在青海同德县巴沟乡出土
青海博物馆藏

    此盆为细泥,以黑彩在内壁绘两组舞蹈人像,分别为11人和13人,头饰较宽大,下着裙装,手拉手,再现出约5000年前舞蹈艺术的直观形象,这也是迄今出土舞蹈人物最多的一件彩陶盆。舞者都着统一的服饰,以统一的动作手舞足蹈,连头上的辫子以及尾饰甩的方向都一致。这说明舞者的动作、节奏、韵律都是统一的。这种牵手踏舞的形式,可能就是后世盛行、并一直流传至今的歌舞形式“踏歌”的滥觞。这是对文献所载原始舞“令凤鸟天翟舞之”, “以致舞百兽”等资料的形象说明。

 

氏族守护神——陶鹰尊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约公元前4300~前3600年)
尺寸:高35.8厘米
1985年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尊为盛酒器。器物造型与鹰的形状浑然一体,如一只蓄势待发的鹰。鹰的两腿空心,尾巴下垂落地,自然地形成“三足鼎立”,既加大了容量,又具有稳定性。新石器时代以鸟类造型的陶器目前仅见此一件,是原始制陶工艺的杰作。用鹰作器型可能与人们对鹰的崇拜有关,这种动物矫健、凶猛,使当时的人们对其产生敬畏、崇拜。1993年北京首次申奥时,萨马兰奇亲自挑选七件能代表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物,送往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展示,陶鹰尊便是7位“使者”之一。

 

中国上古陶器的巅峰之作——蛋壳黑陶高柄杯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尺寸:高22.6厘米、口径9厘米
1975年山东日照东海峪龙山文化遗址出土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因胎壁薄如卵衣,故名“蛋壳陶”。此杯上部为宽口沿的杯身;中部为柄,柄两端细,中间圆鼓中空,有透雕,好像一个含苞待放的花蕾,其内放置一粒陶丸,将杯子拿在手中晃动时,陶丸碰撞笼壁会发出轻脆的响声,杯子站立时,陶丸落定能够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设计十分巧妙;下部是覆盆状底座。杯和柄分别轮制后粘接而成。整体形态纤巧细致,雅致高贵,器身光洁细密,非常规整,是当时最高级的一种饮酒器。
 

 

铜爵

夏(约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尺寸:带流长14.5、高13.5厘米
1984年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铜爵为酒器,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青铜容器。该器采用复合范铸造而成。形体轻薄,长流尖尾,三足高尖且外侈。长流和尾的造型,加强了重心,使之平衡,且又对称美观。整体造型纤秀简洁,舒展空灵,如同凌空飞翔的鸟,体现了古代匠师的聪明巧思。此爵以其棱角分明的长流、束腰修长的身姿呈现出金属器所特有的神态,成为时代最早、器形最美的青铜器典型代表。

 

中国最早的体系完整文字——刻辞甲骨

 
商后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长18.4、宽11.7厘米
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研究所藏

    中国古代占卜时多用龟甲和兽骨。其中龟甲称为卜甲,多用龟的腹甲;兽骨称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卜甲和卜骨,合称为甲骨。使用甲骨进行占卜,要先取材、锯削、刮磨,再用金属工具在甲骨上钻出圆窝,在圆窝旁凿出菱形的凹槽。然后用火灼烧甲骨,根据甲骨反面裂出的兆纹判断凶吉。甲骨上一般契刻有占卜的文字甲骨文。这块甲骨上就有刻辞,记载了癸亥日占卜求雨的事情。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列为“通向商代文明的五道门径(分别为甲骨文、传统历史文献、青铜器、考古学、理论模式)”之一。它打开了观察3000年前黄河流域人们生活的窗户。

礼神酒器——铜猪尊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长72、通高40厘米,重19.75千克
1981年湖南湘潭县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尊为酒器。此尊以猪的形象为整体造型。猪背上开椭圆形口,设盖,为酒的出入口。盖上铸小鸟增加情趣,疏密相间的纹饰更显高贵,可见当时设计者的观察写实能力和制作者技艺的精湛;前后肘部有横穿的圆孔管,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此器盛满酒之后,一个人难以搬运,有此管孔,可以穿系绳索,供人抬举。尊盛酒后,难以倒出,应配备有取酒的勺;口两侧有獠牙,从动物进化的角度看,不属于家养,而是一只孔武有力的野公猪。以野猪作为铜尊形制,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中仅此一例。商周时期的象生动物具有表意的功能及象征的意味,艺术地表现了人们的原始宗教观念。 

犀角形酒器——龙纹铜兕觥(sìgōng)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通高19、长43、宽13.4厘米
1959年山西省石楼桃花庄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兕觥为盛酒器。《诗经》屡见其名,如《卷耳》:“我姑酌彼兕觥。”初多以犀角制作,此器是作为礼器而以铜仿犀角之形。此件兕觥前端龙首,盖面饰有逶迤的龙体,与前端的龙头相衔接,浑然一体。口部两排锯齿形牙的间隙可注酒。器物的功用与龙嘴巧妙结合起来,构思新颖。器身两侧饰夔(kuí)龙纹和鼍(tuó)纹,头部均向后方,与盖上的龙形方向相反,交错变化,使纹饰更加生动。口沿两侧的贯耳可系绳悬挂。如此造型的酒器迄今仅此一例。

三星堆出土的蜀国始祖神——纵目铜人面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高85.4、宽78厘米
1986年四川广汉市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人面中空,大嘴微张,两只耳朵好像鸟翅膀一样向外伸展着。额头上有一个奇特的装饰,是用补铸法安装上去的夔(kuí)龙。整个面具表情威严肃穆,表现手法夸张,将人兽自然有机的融合一体,创造出具有通天法力的神灵形像。据史籍记载,先秦时期第一代蜀王蚕丛,“其目纵,始称王”。一般认为它是蜀国始祖蚕丛的形象。而其两颊上下各有一长方形穿孔,推测此像可能是蜀民嵌于宗庙内木柱之上供奉。

千年奇“脸”——人面纹铜方鼎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通高38.5、口长29.8、宽23.7厘米
1959年湖南宁乡黄材寨子山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鼎为饪食器,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该器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以人面作为主体装饰的方鼎。器腹四面各高浮雕人面,虽大小不一,但五官部位、脸部表情如出一范,可见铸造者拥有十分高明的技巧,也许当时已经掌握了放大缩小的技术。人面写实逼真,表情肃穆,给人以庄严神秘的感觉,这可能是中国南方3000多年前商代人的面貌写真,而其耳上有云勾角状物,下有手爪形饰,又有人认为这是古代文献中的“饕餮”形象。鼎腹内壁铸有“大禾”二字铭文,“禾”字如谷子抽穗时的植株形象,结合器壁的人面形象,有认为是对祭祀、祈祷谷物丰收的一种纪念。

商代宫殿的缩影——铜偶方彝

商代宫殿的缩影——偶方彝
商代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250~前1192年)
尺寸:通高60、口长69.2、口宽17.5厘米,重71千克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彝为容酒器,因形似两件方彝联成一体,故称偶方彝。通体以云雷纹衬地,以浮雕技法表现了饕餮、鸱鸮(chī xiāo)、夔(kuí)龙、大象等动物形象。在器体的长侧边缘口沿,各七个缺口,是专为放置酒斗而设计的。四面斜坡状器盖,斜脊线及坡面中线上均铸出扉棱,盖脊有二钮,便于启合彝盖。器底铭“妇好”二字。整器看去极似商代宫殿的“四阿”式屋顶,是商代宫殿建筑的缩影。

狞厉之美——龙虎纹铜尊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器高50.5厘米,口径44.9厘米,重约20千克。
1957年安徽阜南县阜南月儿河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尊为盛酒器。龙虎纹铜尊以圆雕、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装饰方式,组合成严整的画面。肩部有3条蜿蜒的游龙,龙首突出于器身之外。腹部为一首双身的虎,口衔一文身、屈四肢的裸体人形,虎首突起成圆雕。器表纹饰凸起,器内跟着凹进,这种铸造工艺在长江中游地区较为多见。相同的虎噬人形象见于殷墟妇好墓所出的妇好铜钺和四川省广汉三星堆遗址1号祭祀坑所出的龙虎纹铜尊。其含意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是饕餮食人的形象,或认为虎非食人而是护人。龙虎尊铸造精良,造型完美,是商代青铜艺术的杰作。

“亚醜”国的见证物——人面铜钺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通长32.7、宽34.5厘米,重4.6千克
1965年山东青州苏埠屯1号墓出土
山东省博物馆藏

    钺是古代的兵器,也用作刑具或仪仗用具。这件钺厚重精美,钺面透雕出张口怒目的人面形图案,显得狰狞威严,令人生畏。在人面两侧,各有铭文二字。有研究认为其为“亚丑”两字,并推测这里可能是“亚醜”的家族墓地,“亚醜”是今青州市境内商代最为强大的方国,是商的重要同盟者。此钺主人有可能是仅次于方伯之类的人物。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金饰

商后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外径12.5、内径5.29、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
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成都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整器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周围等距分布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4只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4只鸟首足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有研究认为其外层4鸟代表四鸟负日,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内层12道芒纹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这是古代蜀人崇拜太阳的物证,也许当时古蜀人已经掌握了岁、时、月的概念以及形成的原因。太阳神鸟图案表达着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而且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正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磬中之王——虎纹石磬

商后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长84、宽42厘米
1950年河南安阳殷墟武宫村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罄为打击乐器。这是迄今发现形体最大、艺术精美的商磬。謦分为特磬和编磬两种:单个为特磬,编磬由若干个磬组成。这枚虎纹石磬是单件,即特磬。用青灰色石料制成,一面以细双线刻一伏虎图案,瞪目张牙的虎形与器形浑然融为一体。据测定,此磬有5个间阶,可演奏不同乐曲。发音浑厚洪亮,音色近似青铜,并有较长的延续音。古代磬多用于祭祀。《尚书·益稷(jì)篇》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表现了先民敲击石磬,举行大型祭祀舞蹈的场景。 

周武王伐商的见证物——利簋(guǐ)

西周武王时期(公元前1046~前1043 年)
尺寸:高32厘米
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簋,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多用作礼器。这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也是西周初年金文中叙述武王伐商的唯一珍贵史料。腹内底部铸铭文4行32字,大意为:武王伐商,甲子日凌晨岁星正当其位,宜于征伐;战胜商朝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军队驻地赏赐贵重金属铜给有功之臣——利,利就用铜来铸造宝器以作纪念。铭文载武王伐商的时间是甲子日;再有是从开战后第八天,就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说明战争持续时间不长。这些与文献《尚书·牧誓》、《逸周书·世俘》所载相吻合,都载周武王在甲子日征伐商王。 

蜀国君王的酒器——兽面象首铜罍(léi)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尺寸:通高69.4、口径21.8厘米
1980年四川省彭县竹瓦街窖藏出土
四川省博物馆藏

    罍是盛酒器,《诗·周南·卷耳》记载:“我姑酌彼金罍”。金罍指的就是就是铜罍。彭县窖藏罍往往成对,大小、形制、纹饰大体相似,可视为列罍。列罍应与中原地区的列鼎制度相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能够拥有高规格列罍的人,应是蜀国的君王,据研究当是杜宇氏蜀王。窖藏的原因当因杜宇氏蜀王被开明氏蜀王取代。罍的双耳为立雕象首,扉棱四出,华丽优美。

以人扛着的调酒器 ——鸟盖人足铜盉(hé )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尺寸:高34.6、身径20.6-21.8厘米
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盉是调酒器,也是温酒器。西周时期《季良父盉》的“盉”字像手持麦秆以吸酒。王国维《说盉》:“盉乃和水于酒之器,所以节酒之厚薄者也。”此盉乃扁椭圆体曲流形盉,盖为圆雕的振翅鸟形,以熊形链与器相连。器足塑造得形象生动,两个裸体的半蹲人形,身前倾,两人负重时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晋侯墓地31号墓与晋献侯稣墓(8号墓)属夫妻合葬,为晋献侯稣夫人的墓。对墓主人人骨进行测年分析,认定其时代为公元前814年至前797年。此盉体现出晋国精湛的青铜工艺水平。

藩屏周室的力作——虢(guó)季子白盘

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前782年)
尺寸:长137.2、宽86.5、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
传陕西宝鸡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虢季子白盘是周宣王时期的青铜重器。盘是盥洗器。内底有铭文111字,记载虢季子白征伐北方民族的一次战争,杀死五百名敌人,活捉五十名俘虏,周王为其设宴庆功,虢季子白作盘以为纪念。西周初年分封诸侯,文王之弟虢叔始封宝鸡,后东迁三门峡地域,虢季子白就是虢氏家族成员。宝鸡市东南是丰镐的西大门,三门峡境内有交通要塞函谷关和必经要津“茅津渡”,对于周王室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虢季子白的军功和虢氏家族所居之地看,西周初年的分封制,确实起到“以藩屏周”的重要作用。

  

玉组佩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尺寸:通长2米(共204件),最大璜长15.8厘米
1993年山西天马曲村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大型组玉佩为西周首创,由多件玉器串连组成悬于身上的佩饰玉。主体多以璜、牌形饰、管、珠等串连而成。据研,大型组玉佩的使用范围有可能仅限于公、侯等诸侯国国君及其夫人或有相应封号的贵族。此玉组佩由204件各色玉饰组成,长2米多,可从头一直覆盖到脚。组佩中璜的数量达45件,将多璜组玉佩的形制推向了中国历史的极致。这件国宝拥有者为2000多年前的晋穆侯次夫人杨姞。

 

龙蟠虎踞壮威严——龙虎四环铜鼓座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尺寸:残高29、直径80厘米,重约100千克
1980年安徽省舒城县孔集出土 
安徽省博物馆藏

    承载鼓的座架。鼓是用于战争、祭祀乐舞等活动的乐器。《国语·吴语》中有:“载常建鼓,挟经秉枹,万人以为方阵。”从水陆攻战图像上看,建鼓作为军乐器,常与丁宁共同使用。 此器造型奇特,口沿作虎和龙盘绕一周,虎张口作吼啸状,龙独角上翘,形象生动。古代文献记载龙为水族之长,虎是山兽之君,龙虎集于一身,显示出此鼓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击鼓发声,似乎是龙吟虎啸。鼓座形体巨大,同类器罕见。器身满饰蟠虺纹,线条流畅。外壁铸有铭文两周,因锈蚀严重,难以辨认,从出土地点看应是舒国之器,也应是舒国高级贵族所使用的物品。

 

一器二用的食物箱——曾侯乙铜冰鉴

战国前期(公元前475~前338年)
尺寸:高63.2、口径63厘米
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铜冰鉴为方鉴内套方尊缶,方鉴底部安有弯形栓钩,正好插入缶足穿眼,把缶稳住。其中一只栓钩还装有倒钩,栓钩插入后,倒钩即自动倒下卡紧,使缶不能摇动。灌酒挹酒不需打开鉴盖,只用打开缶盖,设计巧妙。方鉴四面和四角各有一条攀附状的龙作耳,龙尾部又有小龙缠绕,并附有两朵小花点缀其上,状貌十分俏丽,铸作精细,是失蜡法铸造的较早的典范作品。盖内铭刻“曾侯乙作持用终”。方鉴与方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可置冰块于其中冰冷食物,又可置木炭以温烫食物。既是最早的“冰箱”,也是最早的“烤箱”。

守护灵魂的神物——木雕双头镇墓兽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尺寸:高170厘米、座长46、宽46厘米
1978年湖北荆州天星观1号楚墓出土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由实心方木底座,兽和头部插两对成年鹿角组成。背向的双头曲颈相连,两只兽头雕成变形龙面,巨眼圆睁,长舌至颈。鹿角向两翼张开,气势雄伟,增加了镇墓兽的神秘感。镇墓兽的造型,可能与身披熊皮,头套面具,执戈举盾,到墓圹内以戈击四角,驱逐鬼怪的方相氏有关。镇墓兽的头上安装鹿角或木制鹿角,是鹿角具有某种神异之力,对死者在冥界生活起到保护作用。东周时期的楚墓流行使用镇墓兽,应与他们对地府的认识有关。镇墓兽在楚地出现后,向外流传,后来各地都出现了镇墓神物,五代以后逐步消失。

浪漫的人鸟合体雕塑——漆凤鸟羽人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尺寸:通高65.6、宽34厘米
2000年湖北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出土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圆雕羽人、凤鸟和蟾蜍,羽人的双臂、鸟尾及凤鸟的双翅、后尾为分件雕刻,用插榫与生漆一道粘接。浮雕羽人、凤鸟和蟾蜍的身体特征和部分纹饰的轮廓,羽人头顶有孔,说明上面还有已缺失的部件。蟾蜍代表月亮的精神和生命,凤鸟是飞翔于天地间的神鸟,羽人又是变化莫测的神人,三者结合,呈现出一幅人们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美好图画,是东周漆器中是最具创意的一件。其羽人又与文献记载中楚人所在的荆山“其神状皆鸟首而人面”相吻合,是楚人浪漫思想与探索精神的真实再现。

瑞禽献食——凤鸟莲花漆豆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尺寸:通高25.9、盘径24.8厘米
2000年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出土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盛放腌菜、肉酱或调味品,与鼎、簋等组合为成套的祭祀礼器。此豆由盘、凤鸟与蛇身分件制作,再用榫卯连接和生漆粘接而成,如凤鸟衔着食盘敬食。被凤两爪抓的蛇尾细长上翘,顶住鸟尾,起支撑作用,说明楚人已能较好地运用物理学中受力平衡原理。这件豆除造型奇特外,其上的彩绘也是表现出楚文化浪漫诡奇的特点,在凤鸟背及尾上,以虚幻手法展现龙、凤、蛇、蟾蜍等物竞天择的动物世界。楚人这种高超的制漆匠心和技艺,预示漆器制作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调动军队的凭证——阳陵错金铜虎符

秦(公元前221~前206年)
尺寸:高3.14、长8.9厘米
传山东临城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阳陵虎符是秦始皇调动军队的凭证。虎的左、右颈背各有相同的错金篆书铭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阳陵为秦郡名,即今陕西高陵县。虎符能分成左右两半,要调动军队时,皇帝将右一半交给差遣的将领拿去和带兵将帅手中的左一半扣合完整,验证可信,方能调动军队。虎符盛行于战国、秦、汉,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一个兵符不可能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直至唐朝,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恢复使用虎符。


                                                                                                   

ta.pepo.cn/data/group/sy/attachment/20081002/633585594725625000.jpg" border="1"> ta.pepo.cn/data/group/sy/attachment/20081002/633585594725625000.jpg" border="1"> ta.pepo.cn/data/group/sy/attachment/20081002/633585594725625000.jpg" border="1">

 


 

 

 

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错金银牛形铜灯

东汉(25~220年)
尺寸:通高46.2、牛身长36.4厘米
1980年江苏扬州邗江县甘泉2号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这是一件精美的牛形铜灯,与早期铜灯相比,设计更为合理,制作更为精美。除具有一般铜灯的烟尘导管装置外,圆形灯盘上可推移开合的灯罩已由原来的封闭型变成镂孔透光型,能更好地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通体遍饰精细的龙、凤、虎、鹿以及各种神禽异兽等错金银图案,作品线条流畅飘逸,工艺相当精湛,是汉代众多青铜灯具中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这类象生形灯具在汉代十分流行,巧妙利用形体本身的有机部分作为导烟管,如人的手臂,牛的双角,凤、雁的颈等,反映出汉代人为防止燃油灯对室内造成污染的环保意识。

汉代的高层建筑——绿釉陶楼

东汉(25~220年)
尺寸:高216、基座边长82.8厘米
1990年河北省阜城县桑庄汉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陶楼由台基、门楼和五层楼阁组成,是一件仿木建筑的陶制模型器。绿釉为低温铅釉,它以氧化铅为主要熔剂,以铜为主要着色剂,经过700℃的氧化焰焙烧后,呈现出美丽的翠绿色,极富装饰感。东汉时期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各地豪门大族为加强防范,常自行兴建大型塔楼,有的高达九层。高楼的盛行,一是军事守卫的需要,便于观察敌情。同时也与汉代崇尚高台有关,汉代神仙学家公孙卿说过:“仙人好楼居”,认为仙人都是住在高楼之处,故汉代贵族豪强热衷修建高楼。由于东汉时期丧葬制度趋向世俗化,古典礼俗的冥器绝迹,才出现了反映贵族豪强和庄园地主生前享用的物品冥器进行随葬。这种汉代楼阁式建筑明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与风俗,再现汉代楼阁式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龙舞凤鸣——彩绘龙鸟纹漆盘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高5.5、口径25.8厘米
1992年湖北省江陵市高台汉墓出土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汉代盛食器。木胎斫制。外髹黑漆,内髹红漆,盘内以浅红、深蓝、金黄彩绘龙纹,间饰三只凤鸟。龙的形态均作曲线形,似蟠非蟠,似绕非绕,均作升腾滚动状。三鸟均为黑色轮廓,内圈中央的一只作站立状,昂首曲颈,长腿短尾,神态悠闲;另外两只遥遥相望,一作鸣叫状,一作行走状。全器色泽鲜艳,花纹绚丽,构图饱满,形象生动,颇具艺术魅力。漆盘上抽象的龙纹和凤鸟纹形态和表现手法已趋于简化,变得规范,所绘抽象云龙,形象洗练夸张,是极为抽象的写意之作;凤鸟工笔细绘,生动逼真,是仿生的写实之作。整幅画面龙舞凤鸣,相辅相成,和谐美观,极具西汉漆器的装饰风格和特点。

坐席豹为镇——错金银镶嵌铜豹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高3.5、长5.9厘米
1968年河北省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藏

    铜豹身躯用金银错出梅花状豹斑,二目镶嵌玛瑙。兽昂首侧扭,前胸宽阔,两肋生翼,臀部浑圆,足如钢钩。集威武勇敢、矫健敏捷于一身,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豹体内灌铅,使其更加稳重。古代无桌椅,地上铺长席,人们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长席四角均须用重物压住,防止卷缩,这种造型美观的铜豹在西汉早期应作镇席之用。

两千年前的滑稽艺人——击鼓说唱陶俑

东汉(25~220年)
尺寸:高 55厘米
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汉代民间极为盛行说唱表演。这件陶俑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挟鼓,右手举槌作击鼓说唱表演,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汉代这种说唱艺术称为“俳(音排)优”,史书记载:“击鼓歌唱,作俳优”。《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俳优侏儒,倡乐可狎(xiá)玩者也。”在汉代,往往以身材矮胖、相貌滑稽的侏儒充任表演者。陶俑虽为手工捏塑而成,但其神态生动、鲜活逼真,它仿佛从二千年前的历史尘埃中走来,带给我们汉代社会的音容笑貌,让人忍俊不禁,过目难忘。

香汤沐浴日日新——云龙纹漆盘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高13、口径72.5厘米
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汉代沐浴用具。虽经历两千年仍然光亮如新,红黑色彩对比强烈,纹饰清秀华美。外底有朱书文字“轪侯家”,表明它归汉初长沙国的轪侯府所有。古时称洗发为沐,洁身为浴,而沐浴之法,使用匜勺之类浇水沐浴,下有盘承接;沐浴之水是经现代科学证明具有美容之效的淘米水——稷粱之潘汁。这件大盘便是用来盛接沐浴之水的。古文献记载有在沐盘上刻铭自警,且语意双关,寓意深刻。《礼记•大学》记载商代开国之君成汤在沐盘上刻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通往天国之路——T形帛画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文物尺寸:长205、上宽92、下宽47.7厘米
装裱尺寸:长235、宽142厘米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为葬仪中用以表示招魂、导引后随葬的旌幡。画面所描绘的内容自上而下可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天上部分绘有人首蛇身的蛟龙、金乌、蟾蜍和玉兔、奔月的嫦娥等天国的神话传说。金乌指代太阳,所谓“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即指此;人间部分绘有墓主人辛追在3个侍女的陪同下,正在飞升天国的路上,以及家人在祈求死者灵魂升天的祭祀场面;地下部分画着神话中的鳌鱼和异兽守卫死者的灵魂。帛画以有序的层次展示了汉初人们观念中的宇宙图景,其主题思想,一般认为是“引魂升天”,但也有人认为是“招魂以复魄”,使死者安土。

汉代规格最高的葬服——金缕玉衣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长174、宽68厘米
1994—1995年江苏省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江苏省徐州市博物馆藏

    这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工艺最精的玉衣。全部用新疆和阗白玉、青玉组成,包括头罩、前胸、后背、左右袖筒、左右裤管、左右手罩、左右脚罩等十余部件,共使用玉片4248片,金缕1576克。需10万人工才能完成。按照汉代的丧葬制度,玉衣是必需的丧葬品,因为汉人相信金玉可以保持尸体不朽。但只有帝王才能使用金缕玉衣,而此件玉衣的主人是第二代楚王刘郢客,即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之子。刘交深受刘邦之子、汉文帝刘恒宠信,致使其几个儿子贵比皇子,故刘郢客死时能穿金缕玉衣。同时也说明西汉时期象征地位和等级的玉衣缕质的使用并未形成严格的制度。

 

财富的梦想——铜摇钱树

东汉(25~220年)
尺寸:通高198厘米
1990年四川省绵阳市何家山二号汉墓出土
四川省绵阳博物馆藏

    摇钱树整体由基座、树干、树冠等共29个部件衔接扣挂而成。以铜管作树干,插在浮雕天绿、辟邪纹的陶座上,五组枝叶分插在树干套管上,树顶一人正将玉兔捣成的不死“神丸”置于雀嘴,树枝上满布铜钱,树叶上还饰有西王母长生不老神仙故事及乐舞杂技者形象。树叶婆娑,满布铜钱,似乎只要摇动树干,铜钱就会哗哗坠落,故名为“摇钱树”。摇钱树在东汉的墓葬中常有出土,人们在树上挂满铜钱,编绘神仙故事,祈盼它能像果实那样可以不断地“开花结果”,希望能像神仙一般长生不死。“大地有泉皆化酒,长林无树不摇钱”,墓中随葬摇钱树,表达了汉人渴求财富的愿望。

公出有从骑——铜马

东汉(25~220年)
尺寸:长37、高39厘米
1969年于甘肃省武威雷台汉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是车马仪仗俑中的随从马俑。马健壮肥硕,昂首嘶鸣,抬腿欲进,翘尾而立,富于动感,栩栩如生。武威雷台汉墓发现了中国境内数量最多、阵容气势恢宏的铜车马仪仗俑群,由38匹马,1头牛,14辆战车,17个手持长戟的武士俑和28个奴婢俑组成,而引领这支仪仗队伍的是气势惊人、脚踏飞燕的铜奔马。奔马身后有小吏领队,斧车前导,骑马武士俑护卫,高官要员乘轺车跟随其后。“公出有从骑”,出行车骑数量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作为地方官的墓主人显然是僭越,反映出东汉以来地方武装势力增长而出现的群雄割据局面。

 

北方牧民写真画——畜牧图壁画砖

魏晋(222~420年)
尺寸:长35、宽17.3厘米
1972年嘉峪关市新城第五号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画面为一个身着窄袖短袍的边境牧民,正守护着一群羊和马,畜群悠闲游走,自由自在,描绘了河西地区古代少数民族在荒原上放牧的情景。这种砖画是将字画绘写在砖块上烧制而成的,用笔简洁奔放,线条潇洒随意,色彩运用朴实简练,表现手法独特新奇。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地处丝绸之路中段交通要冲,又是小月氏、鲜卑、氐等族与汉族杂居的地方,草原广袤,牧草丰盛,畜牧业发达,这幅畜牧图形象地再现了“河西畜牧为天下饶”的景象,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体现。

情意缠绵人神恋——绢本设色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东晋(317~420年)
尺寸:纵26.3、横646.1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绢本设色,《洛神赋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绘画名作(该图为宋摹本),是以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题材,描述曹植渡洛水时与洛水神女相遇而恋爱,终因人神路隔而无奈分离的动人故事。《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但也有人认为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该图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洛神赋》的内容,对人物心理刻划的成功及善于表达情感内容的精深造诣,反映了东晋时期中国绘画的新发展。图中人物画的线描如“春蚕吐丝”,后人称这种技法为“高古游丝描”,为人物画技法十八描之一,对后世的中国画线条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

北国奇珍——鸭形玻璃注

北燕(407~436年)
尺寸:长20.5、腹径5.2厘米,重70克
1965年辽宁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器呈淡绿色玻璃质,半透明,注口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得放稳。造型如此生动别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经电子探针检测,为钠钙玻璃,与罗马玻璃的基本组成相似,这种玻璃器可能是经由“丝绸之路”从东罗马帝国进口的。玻璃注以吹管法成型,器胎较薄,粘贴玻璃条以饰细部,而吹管玻璃形成法是公元前1世纪时古罗马帝国的伟大发明,以这种技术制成的各种玻璃器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被统治者们视为珍宝,秘不示人。关于鸭形玻璃注的用途,目前尚无定论。

酒壶上的希腊神话——鎏金银壶

约3~6世纪
尺寸:高37.5厘米
198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北周李贤墓出土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藏

    波斯萨珊王朝风格的酒具。壶腹上部饰一周莲瓣纹,中部浮雕三对男女形象,下部浮雕涡纹和怪兽游鱼图案。酒具上图像主题表现的应是希腊神话故事。壶的形制沿用萨珊王朝金银器风格,把上塑造中亚巴克特利亚人头像,应为中亚巴克特利亚地区制作。这件极为精致的银壶由西域传入,当时习惯称为“胡瓶”。中原发现最早的胡瓶是十六国时期,北朝至隋唐已很盛行,这时期胡人及骆驼的塑像和画像中,常见携带或悬挂着胡瓶,反映出中国与异域诸国经济贸易与文化的友好往来非常频繁。

东西方的交流使者——骑驼陶俑

隋开皇十七年(597年)
尺寸:高45.5厘米
1980年山西省太原市斛律彻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骆驼高大健壮,双峰间驮着装满丝绸、珍宝之类的沉重皮囊。皮囊上坐着正在持饼进食的胡商。该俑是中亚或西亚商人劳碌奔波于丝绸之路的真实写照。中世纪的中国具有超强的综合国力和丰富的物产,吸引了无数胡商千里迢迢来到中原。“沙漠之舟” 骆驼,以其默默无声的千年负载,成为“丝绸之路”当之无愧的象征。胡商以这种特殊的运载工具,背负宝石、香料、玛瑙而来,又满载丝绸、瓷器、茶叶而归,异域的礼俗、宗教和文化也随之纷至沓来,胡风礼俗、胡乐歌舞成为盛极一时的长安风尚。他们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作出了特殊贡献,并播下了友谊火种。

瓶美酒香——三彩双龙耳瓶 

唐(618~907年)      
尺寸:高28.5、口径6.6、底径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以两个对称的双龙衔住瓶口为柄,造型优美高雅,制作相当精致。这种器型是在晋朝鸡头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吸收了西域胡瓶的特点,始见于北朝,盛行于隋、唐。当时自铭“传瓶”,有白瓷、青瓷、三彩等品种,唐代主要流行于东都洛阳一带,巩县窑烧制双螭瓶的重要产地之一。陶瓷器上的龙多为雕塑龙,而龙的地位因象征皇帝而日益尊贵,当时宫廷有严格规定,除皇帝以外任何人不准用龙纹作装饰。这件三彩双龙耳瓶器型端正,保存完好,属唐代三彩瓷器的精美之作。

东方的始祖神——伏羲女娲图绢画

唐(618~907年)
尺寸:纵184、上宽85、下宽75厘米
1965年新疆阿斯塔那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捐画绘伏羲在左,左手执矩,女娲在右,右手执规,人首蛇身,蛇尾交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构图奇特,寓意深刻,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这种图像在吐鲁番地区古墓中多有发现,一般出自夫妻合葬墓,用木钉钉在墓顶上,少数则折叠包好放在死者身旁。伏羲女娲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和人类的始祖,据说伏羲教导人们从事生产,女娲教导人们婚姻伦理。他们手持规矩,既是生产工具,也是社会秩序的象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杂志《国际社会科学》1983年试刊号的首页插图就是一幅吐鲁番地区出土的伏羲女娲画像,因其与人类生物遗传结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双螺旋线结构非常相似,题名为“化生万物”。

绝世唐琴—— “独幽”七弦木琴

唐(618~907年)
尺寸:通长120.4、琴额宽20、琴肩宽21、琴尾宽15厘米
传世品
湖南省博物馆藏

    琴面为桐木,琴底为梓木,通体髹栗壳色间朱红漆,断纹较多,琴背肩部中央刻狂草“独幽”,龙池下方刻方印“玉振”,琴尾刻名家题诗、题字。琴体色泽典雅,琴徽似玉非玉。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必修的四门功课,而琴居四艺之首。琴,今称古琴或“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孔子、蔡邕、嵇康、苏轼等都是弹琴名家。古人常用琴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琴音的神圣高雅,坦荡超逸,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唐代是古琴文化的黄金时代,唐琴无论音质、形制还是历史价值,都堪称古琴中的至宝。“独幽”七弦琴为晚唐古琴标准器,是传世不多的唐琴之一,又明末清初曾为王船山珍藏,弥足珍贵。

流传有绪的墨迹珍本——纸本欧阳询《梦奠帖》

唐(618~907年)
尺寸:纵26.5、横34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梦奠帖》共9行78字,内容为书写史事,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公元557-641年)所作。《梦奠帖》保存南宋“绍兴装”,后有元代郭天锡、赵孟頫诸家跋,阐明此帖与当时其他欧书作品笔意一致。郭天锡说到,“此本劲崄刻厉,森森然若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折,浑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书第一书也。” 此帖用墨淡而不浓,且是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 欧阳询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该帖堪称大家的经典之作。

急雨旋风气若虹——五色笺张旭《古诗四帖》卷

唐(618~907年)
尺寸:纵29.5、横195.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古诗四帖》墨迹本,系五色笺草书。前两首是梁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岩下一老公和四五少年赞》。无款,明董其昌定为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书。后人多沿此说,但也存争议。该作集中体现了张旭草书的风格特点。通篇布局大开大合,大收大放,在强烈的跌宕起伏中,突现了雄肆宏伟的势态。其用笔圆转自如,含蓄而奔放,随着感情的渲泄,笔致似有节奏地忽重忽轻。线条或凝炼浑厚,或飘洒纵逸,点画与线条的合谐组合,构成了一幅自然生动、雄伟壮阔的画卷,是狂草书法的经典之作。

天下第一行书——绢本王羲之《兰亭序》(摹本)

唐(618~907年) 
尺寸:纵24.5、横65.6厘米
传世品
湖南省博物馆藏

    绢本,《兰亭序》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公元321-379年)于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和一些文人举行“修禊(xì)”宴会上,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当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此比喻堪称绝妙。可惜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现流传于世的《兰亭序》为唐人摹本。因这卷唐摹《兰亭序》所用的是绢本,绢色虽陈旧泛褐,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是极为珍贵的摹本。

                                                                                                   

ta.pepo.cn/data/group/sy/attachment/20081002/633585594725625000.jpg" border="1"> ta.pepo.cn/data/group/sy/attachment/20081002/633585594725625000.jpg" border="1"> ta.pepo.cn/data/group/sy/attachment/20081002/633585594725625000.jpg" border="1">

 


 

 

 

佛家供物——定窑白釉龙首莲纹净瓶

北宋(960~1127年)
尺寸:高25.1、腹径10、足径6.7厘米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
河北定州博物馆藏

    净瓶为佛教徒使用器物。仿佛塔造型,腹部饰仰覆莲瓣纹,颈中部附一相轮状圆盘,器身一侧塑龙首流口,其造型非常少见。此瓶制作精细,釉质莹润。净瓶属于佛教僧侣出行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供饮水或净手之器,后也成为佛前供奉之物。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继唐代的邢窑之后兴起的一大白瓷窑系。窑址位于今河北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

如玉之作——官窑葵瓣式青瓷碗

宋(960~1279年)
尺寸:口径18.2、底径5.4、高5.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碗如花瓣,口沿与腹部随花瓣而起伏,这是北宋以来较常见的式样,圈足较小但不失稳重。釉色月白,开片。官窑是继汝窑后专设的为宫廷烧造御用品的瓷窑,有北宋、南宋之分,北宋官窑窑址至今尚未找到,南宋修内司、郊坛官窑已在今杭州乌龟山、老虎洞分别找到窑址。官窑产品追求玉质感,釉面润泽。因为宫廷垄断,产品存世极少。

宫中陈设之珍——官窑贯耳青瓷瓶

南宋(1127~1279年)
尺寸:高23、口径8.3×6.6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宋室南渡临安(今杭州)后,先后在修内司和郊坛下设官窑,以供朝廷所需,分别称为修内司官窑、郊坛官窑。两个窑址分别在今杭州市凤凰山下的老虎洞和乌龟山找到。器型多仿商周青铜器的尊、鼎、炉、觚等陈设瓷和祭祀用礼器,这件南宋官窑贯耳瓶即仿古代青铜器造型。端庄典雅,胎薄体轻,釉质肥厚光润如玉,开片如“蟹爪纹”。口沿及棱角处因釉较薄而露出胎色。南宋官窑代表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

弄花盆玩——钧窑海棠式花盆

宋(960~1279年)
尺寸:高14.7、口径24.5、足径8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胎体厚重坚硬,底部有两孔。这种考究的花盆由官窑为宫中专门制作,可见当时重“盆玩”之乐。盆内壁施月白色釉,外壁呈玫瑰紫色,釉层厚润,上有如同蚯蚓走过的泥纹。底刻有楷书“重华宫”、“金昭玉翠用”,以及“四”字。钧窑位于今河南禹县,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釉色以月白、天青、天蓝色为基调,因釉料中含氧化铜,烧成后可于青蓝中呈现紫红及其他千变万化的“窑变”釉色。据考证,“重华宫”是南宋孝宗传位后所居之名,后清乾隆帝所居之处亦称此名。此款为清代造办处玉作匠后加刻,由此可见这件花盆曾是清重华宫的陈设器。

燎熏炉炳明烛——青白釉镂空香薰

宋(960~1279年)
尺寸:高14 、口径12.7厘米
1995年南京江浦星甸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藏

    宋人熏香有颇多讲究,除居室用香炉外,还有用于熏衣被的“卧褥香炉”,“绣床渐满,香球无数”,在家时可置于衣被中,出行则携于袖中。宋时皇室宗族入内时,妇女袖中常自持两个小香球。北宋刘敞作有《戏作青瓷香球歌》,可见瓷质香球是人们常用之物。南宋有诗曰:“手束柔荑调雁柱,袖翻纹锦出香球。”此香炉晶莹温润的釉色、熏盖的镂雕缠枝牡丹造型配上优雅的清香,无不突显宋人的清新脱俗。

古代妇女身份等级的标志——凤凰牡丹纹金霞帔坠子

宋(960-1279年)
尺寸:高8.5 、宽5.7厘米
1980年南京中央门外幕府山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藏

    这件霞帔坠子呈悬胆形,用两块镂空金片拼合而成。整个造型玲珑奇巧,透雕凤凰与牡丹纹饰十分精致美观。霞帔是宋代以后出现的一种新款服饰,是贵妇礼服的一部分。唐代已见其名,但那时指披巾,因其色彩艳丽,犹如霓虹彩霞, 故称“霞帔”。福建南宋黄升墓出土有宋代霞帔实物,其形制是两条绣满花卉纹的细长带,长带尖角一端相连,形成“V”字形。穿用的方式,是将两条长带搭在肩头,在颈后以线相缝连,而尖角一端垂在身前,下坠一个“帔坠”作为装饰。这一形制自宋代沿用至明代。帔坠有金、玉、银等不同质地,妇女身份越高,所佩帔坠越精美。

马背民族的风情物——鎏金银鸡冠壶

辽(916~1125年)
尺寸:高26、底长21、宽16厘米
1979年内蒙古赤峰洞后村窖藏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壶把为鸡冠形状,壶盖与壶身以银链相连。壶身形似马镫,又称皮囊壶,其源流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皮质容器,易于捆扎固定,方便携带,适合于游牧民族生活使用。盖面錾刻对称的四瓣花纹,外沿錾刻8个四瓣花朵;壶颈四周錾有牡丹纹,壶身两面錾刻精巧,均在菱形图案中錾刻一只花鹿,鹿前后各錾刻山石、灵芝、海水,犹如仙境,纹饰部位鎏金。纹饰、制作工艺与唐代中后期相近,体现了契丹民族与中原地区的交往和文化交流。此壶是已见辽代金银器中之精品,是目前发现的惟一一件辽代银质马镫壶。

 存亡者之魂气——鎏金银面具

辽(916~1125年)
尺寸:高21、上额最宽处19.3厘米
内蒙古敖汉旗新地乡英凤沟辽墓出土
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藏

    银面具出土时覆盖于死者面部,保存完整。用薄银片制成,面部轮廓清晰,眉骨突出,双目闭合,双唇紧闭,神态安详。耳下及鬓两侧有孔,可系结。契丹贵族死后,面部往往罩一件面具样的金属片,躯体则用锦彩络缠或用银铜丝网络络住。这是因为契丹人相信金属面具和网络可罩护尸体,存亡者之魂并且保护尸体不朽,可以死而复生,与汉代使用“玉衣”的丧葬习俗相同,也是契丹贵族厚葬风尚的反映。

神秘的西夏文字——木刻雕版

西夏(1038~1227年)
尺寸:长10.4、宽24、厚2.3厘米
1974年宁夏贺兰县宏佛塔出土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西夏雕版印刷业发达,目前出土的西夏文木雕版有单面字和双面两种。根据文字大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大、中、小号字版。西夏文字是仿照汉字而创立,笔画繁复,有比较完整的构成体系和规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西夏的立国者元昊精通汉语,但对西夏文字的创立非常重视,命令重臣野利仁荣创制了六千多个西夏文字,被作为“国字”推行,因此,它在西夏国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的使用在整个西夏时期从未间断过。西夏灭亡后,仍有西夏后裔在一定范围内延续使用至明朝中期。此木刻雕版为中字号雕版,两面均刻有文字,字体方正秀丽,刻工细腻有力。

大金国皇室马车装饰物——铜坐龙   

金(1115~1234年)
尺寸:高19.6厘米、重2.1千克
1965年黑龙江金阿城出土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据《金史·舆服志》载,金世宗完颜雍在大定六年(1166年)重新审定皇帝所乘坐的车,规定将本朝以前所用之金辂(皇帝乘坐的大型豪华车辆)轼上坐龙改为凤,表明铜坐龙实物曾用于皇室御用专车座前扶手的横木上。又据记载,大辇顶轮上有银莲花、坐龙。可见,此类铜坐龙还曾被用在马车的顶轮上。可以认定,铜坐龙应该为金代皇室御用马车上的装饰物。它集龙、麒麟、狮、犬形象和特点于一身,设计构想及雕塑水平高超。现在,其出土之地黑龙江阿城市以之作为城市市标。

炎夏的幽宜——磁州窑虎形瓷枕

金 大定二年(1162年)
尺寸:高12.8、长39.6、宽19.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枕以虎为造型。猛兽为枕可镇妖避邪、早得贵子。唐代韦后的姐姐出嫁后便用豹、熊形枕,以辟魅求子。金代器物纹饰常出现虎、豹、鹿等,也与其民族“秋捺钵”(秋天狩猎)的生活习俗有关。此枕将虎的威猛及水鸟的灵巧和谐地组合一起,体现了工匠的丰富想像力。枕底有墨笔行书“大定二年六月廿六日张家”11字,应是买主随手写下的。瓷枕为夏季寝具,宋代瓷枕上有题诗为:“久夏天难暮……一枕最幽宜。”磁州窑为我国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以白地黑花装饰为特色,画面活泼自然,笔法简练豪放,图案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官窑所缺乏的奔放、洒脱的自然之美。

 

着元代服装的秦朝将军像——青花蒙恬将军图玉壶春瓶

元(1271~1368年)
尺寸:高30、口径8.4、足径8.8厘米
1956年湖南常德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玉壶春瓶为酒壶的一种,古代粮食酒常冬天酿造,春天饮用,故多以“春”为名,唐代司空图“玉壶买春”便来源于此。《水浒传》记有:“酒保取过两樽玉壶春酒,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同时也用于插花,有“玉壶先春”之说。青花瓷虽始于唐,但成熟于元,这件玉壶春瓶不仅造型优美,青花呈色纯正艳丽,反映了当时元青花的烧造水平。纹饰取材于元代流行的杂曲人物故事,再现了秦朝镇守北方的蒙恬将军的威严气概,但是人物服饰、道具都为元代风格。

误作插花的酒瓶——四爱图青花瓷梅瓶

元(1271~1368年)
尺寸:高38.7、口径6.4、底径13厘米
湖北省武汉市博物馆藏

    这种瓶的造型特征是小口、丰肩、深腹,因口小只能插梅枝,故后人名为梅瓶。实际宋元时期这种瓶有自己的专称——经瓶,有瓶上书“清沽美酒”、“醉乡酒海”,表明此用于盛酒。上面一般有盖,盖如覆杯,可能也兼作酒杯用。此瓶瓶身、肩部饰凤穿牡丹;腹部饰青花“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瓶身描绘了四位中国古代高士的闲情逸致及恬静的自然环境,所绘人物形神兼备,特征鲜明,衣纹用笔潇洒自然,陪衬的景物结合主题,四组画面均可谓情景交融。白釉泛青,色彩青翠艳丽,是罕见的元青花精品。

精彩的元代杂剧——青白釉镂雕戏台人物枕

元(1271~1368年)
尺寸:高18厘米
1981年安徽省岳西县出土
安徽省岳西县文物管理所藏

    枕身为雕塑彩棚戏台,四面各有演出场面,戏台内塑有人像十八尊之多,前有主人与侍从,两侧、背后有菩萨、八仙及童男、童女,塑工精细周到,人物形象各异,无一雷同。众多演员正在演出一场戏剧,反映了元代戏剧流行的社会风尚。瓷枕镂雕精致,集建筑、舞台与瓷塑艺术于一体,表现出元代戏剧艺术的面貌及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工艺,是珍贵的艺术品,也是研究元代戏曲的重要资料。

祭祀仪礼的瑞玉——玉镇圭

明 万历(1573~1620年)
尺寸:长26.6、宽6、厚1.1厘米
1965年北京市定陵万历皇帝墓出土
北京市定陵博物馆藏

    玉圭是古代重要的礼器,被广泛用作“朝觐礼见”标明等级身份的瑞玉及祭祀盟誓的祭器。《周礼》记载圭有多种形制、多种用途,现在考古实证材料还不能予以证实。明清时期的帝王大典和重要礼仪中,仍然使用玉圭。定陵是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与皇后的合葬墓。共出土玉圭8件,形制相似,纹饰各异,此玉圭系其中之一。据文献记载,弦纹圭是帝王在朔望视朝,降诏,四方朝拜进贡、上表,大臣朝觐等场合使用的。

皇宫药库——黑漆描金龙纹药柜

明 万历(1573~1620年)
尺寸:高94.1、长78.9、宽57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为明代宫廷御药房所用药柜,原存太医院御药局御药库。黑漆地,正面及两侧饰描金双龙戏珠图案,背面及柜里饰描金松竹梅蝶纹,四足镶铜下脚。其双开门内有八方旋转式药屉8O个,每屉盛药一种;两侧各有长屉10个,每屉分3格放药,屉面贴泥金标签,写有药名,全柜能放药140种,柜下有三个大屉供放置取药工具及方剂。柜背有金泥书写的“大明万历年制”款。药柜制作精美实用,拆卸开启方便。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而且反映了当时医学、药学以及中药贮藏的发展水平。

 

皇亲国戚的玩物——嵌宝石龙首金带钩

明 正统至成化年间(1436~1487年)
尺寸:长17.5、重248克
北京永定门外南苑万通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带钩是古代男子服饰中用于勾束腰带的实用装饰物,隋唐以后多成为玩赏品,有铜、铁、银、玉、金多种质地,其中金玉最珍贵。这件带钩选用了最贵重的材料黄金、宝石,造型设计新颖,装饰华丽富贵,具有皇家的奢华和气概。它出土于明宪宗皇帝的舅子万通棺内。万通为万贵之子、宪宗皇帝朱见深最为宠爱的女人万贵妃之弟,生于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卒于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年)。万贵本为山东诸城县衙里的一名小吏,仗着女儿在皇宫中的地位,一家人鸡犬升天,过上奢侈豪华的生活,死后也以大量的金银珠宝随葬。此件金带钩即是墓主生前使用之物。

  

藩王的薰香器具——玉香筒    

明 万历至崇祯年间(1573~1644年)
尺寸:高14.5、直径3厘米
1982年江西南城县明益定王朱由木夫妇合葬墓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香筒即为香薰,亦名香笼,是人们生活中的实用品,又是可供欣赏的艺术品。基本造型是细长的直筒,上下各有一个扁平的盖顶和承座,主体部分镂空花纹以散发香烟。筒内有一枚小插管,用以插直燃式线香。香筒是明代颇具特色的香具,延用至清。该香筒出土于江西南城明益定王朱由木(1588~1634年)墓中,筒体镂雕精致,纹饰华美,菊花瓣瓣,梅花朵朵,簇拥绽放。蟠螭穿花,姿态各异。花缠蟠螭,浑然一体。其雕琢粗犷,技法高超,图案生动,纹饰浑厚,具有典型的明代琢玉工艺特点。

雕漆工艺的顶峰之作——“张成造”云纹剃犀盒

 

结婚用的交杯酒具——青玉英雄合卺杯

明(1368~1644年)
尺寸:通高9.9、双连径8.4、单口径4、足径7.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合卺,为古时成婚的一种礼仪。合卺杯就是婚礼上新婚夫妻喝同心酒的酒具。此杯为青玉,玉质显旧,微有沁色。双筒相连式,均圆口,圈足。口边阴刻回纹。腹部饰带尾的谷纹,下部为仿战国漆器云纹和斜线加勾纹。鹰熊夹于双筒之间,鹰在上,熊在下,熊四肢着地,垂首。鹰双爪攫熊耳,双翅分开贴于两侧筒壁,鹰双角,双耳,尖喙,尾部透雕一兽首。器物上的“鹰”“熊”为主体纹饰,寓“英雄”吉意。至明清时期,此种器物已成为宫廷珍贵的陈设品。

白如凝脂,素犹积雪——甜白釉暗花瓷梅瓶

明 永乐(1403~1424年)
尺寸:口径5.4、底径11.5、高27.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梅瓶最早也是盛酒的器皿。甜白釉器以明代永乐窑生产的最为著名,其中以薄胎暗花者最珍贵。甜白瓷胎体极薄,明人诗句赞曰:“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尤言其轻、薄、透,由此可见其工艺制作难度极高,属于御用瓷器。永乐白瓷大多薄胎,釉极莹润,能照见人影,有明显的乳浊感,给人以温柔甜净之感,所以称为甜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之誉。甜白瓷的诞生,为青花、釉里红的彩绘做了很好的衬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景德镇甜白釉的烧制成功,为明代彩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开一代未有之奇——青花缠枝莲纹瓷盖罐

明 宣德(1426~1435年)
尺寸:口径17、底径15.7、高1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宣德青花瓷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已达到了最高峰,成为中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此罐形制朴实饱满,主题纹饰为莲花组成的缠枝莲,画面清新明快,为宣德青花瓷器精品。缠枝纹又名“万寿藤”,寓意吉庆。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缠枝纹约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

贺寿礼瓶——五彩八仙祝寿瓷梅瓶

明 万历(1573~1620年)
尺寸:高35.4、口径5.2、底径12.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梅瓶纹饰繁密,分上下三层,肩部为缠枝花卉,中层是主体纹饰八仙祝寿,南极仙翁持如意坐于古松之下,东方朔、铁拐李、吕洞宾等人依次庆寿,人物形象生动活泼。下层为海水江崖。嘉靖、万历时皇帝崇尚道教,八仙庆寿题材常用于瓷器装饰。明万历五彩器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为明代之冠,其特点是着色浓艳,花纹繁密。这件五彩器是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结合,用色较为含蓄,少用红色,青花纯正,制作精细,为五彩瓷器中的精品。外底署红绿彩花押款。

“瓷圣”何朝宗的佳作——德化窑观音像

明 弘治十七年至万历十年(1504 ~1582年 )
高20.9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观音像是德化窑的常见题材之一,此尊观音像是闻名中外的瓷雕艺术大师何朝宗 (1504 ~ 1582年)的杰作。他的瓷雕作品, 在1 6世纪的“东西洋”市场上, 被视为“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人们“不惜以万金争购之”。他雕塑的形态各异的瓷观音,以德化瓷细腻的质地和独特的象牙白展示其静美柔曼的风韵,朴素典雅 、衣纹流畅、表情传神、形象逼真,在日本及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中, 被人们奉为神物至宝, 在西欧人眼中, 被视为“东方艺术之精品”。此尊观音塑像距离佛典教义已经很远,她成了人们赋予想像和期待美善与圣洁的化身。

道教大神——鎏金铜玄武

明永乐(1403~1424年)
纵63、横44.5、高47厘米,重73.8千克
湖北武当山征集
湖北省博物馆藏

    玄武即为古代“四灵”之一。四灵中的苍龙、白虎、朱雀分别是三种动物,只有玄武是两种动物龟蛇纠缠的形象。到北宋,道家为避天尊圣祖玄朗神之讳,改玄武为真武,成为道教大神。至明代,明成祖朱棣以一藩王而征伐天子,决意以北统南,不得不乞灵于天神,玄武为北方之神,故对玄武神特别尊奉。明朝各大小衙门一律建玄武庙,而在南方民间信仰玄武尤烈。此鎏金铜玄武原藏于道教圣地——湖北武当山的“金殿”,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铸造,工艺精湛,为我国古代金属铸造技术的杰作。

中医教学模型——针灸穴位铜人

明(1368~1644年)
尺寸: 高86.5厘米
湖北武当山征集
湖北省博物馆藏

    针灸穴位铜人是中国古代供针灸教学用的,是青铜浇铸而成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目前最早的人体经脉模型,是绵阳双包山西汉墓出土的漆木人。而针灸穴位铜人始于北宋天圣年间,明清及现代均有制作,成为学习针灸不可缺少的教具。北宋针灸铜人为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宋仁宗诏命翰林医官王惟一所制造,有2具,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铜人表面镂有穴位,穴旁刻题穴名。宋天圣针灸铜人后因战乱被遗弃而下落不明。明清两代,公私铸造铜人很多,习铜人穴已成了针灸医生的基本功。此件铜人表面有经络腧穴,但下半身造型欠准确,是不多见的明代铜人之一。

存世稀少的宫廷用器——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耳炉

明 宣德(1426~1435年)
尺寸:口径14.7、底径12.2、高9.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是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烧制而成,它有着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魅力。此炉呈圆形,两侧附龙首耳,器形仿自青铜器“簋”的形制,“簋”原是商周时期的盛食器,后世作为香炉之用。通体在天蓝色地上,用红、黄、绿、白、紫等色珐琅釉填饰两周缠枝番莲纹,枝叶漫卷,花朵饱满,上下排列有致。该炉虽没有款识,但其胎体厚重、器物成型规整、番莲纹饰布局疏朗、掐丝活泼豪放、釉色纯正、釉质细腻等特征,与宣德珐琅器特点一致,为宣德时期掐丝珐琅的典型器物。

寿命无限的化身——铜镀金无量寿佛

明(1368~1644年)
尺寸:高54、 宽33 、厚25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无量寿佛,又名长寿佛、无量光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佛,代表着智慧,意思是光明无限、寿命无限,是藏传佛教中最常见的造像之一。藏传佛教中将阿弥陀佛具有的无量光与无量寿这两种神格分别制成两种造像来供奉,而且有佛装与菩萨装的区别。此尊为菩萨装无量寿佛造像。佛像头戴花冠,头顶高发髻,上身饰璎珞珠宝,下身着长裙,跏趺端坐,两手于脐下结定印,手捧长寿宝瓶。全身结构匀称,造型端庄大方,是藏传佛教艺术的珍贵之作。

福寿吉祥——青花桃蝠纹瓷瓶

清 雍正(1723~1735年)
尺寸:高39.3厘米、口径10厘米、足径12.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瓶身纹饰以桃树为主题,树上结桃实9个,桃花20朵,树下绘灵芝、竹子,空间绘蝙蝠5只。口、足际各绘双弦纹一周。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雍正朝官窑瓷器以造型端庄、做工精细著称。此瓶造型秀丽,构图疏密得当,工艺精巧。青花画风仿明永乐、宣德风格,以点染的重笔模仿铁结晶斑点,于清秀中显露出古朴刚劲之风。图案中的桃实、桃花、桃枝、蝙蝠、灵芝、竹子等在传统文化中均属于吉祥图案,寓意福寿吉祥。此瓶为雍正官窑青花瓷器的杰出之作。

大中见秀——青花花卉纹贯耳瓷瓶

清 雍正(1723~1735年)
尺寸:高55.4、口径12.1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瓶乃雍正官窑青花大器。贯耳瓶器形原仿汉代投壶式样,因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得名,流行于宋代,清代多有仿制。此瓶的双耳下设至瓶颈的中部,缠枝石竹、牡丹、菊、茶花、莲花纹集于一器,以简洁、洗练的手法来增强其清秀的表现力。纹饰繁缛,图案装饰性很强,釉面光亮莹润,玻璃纯净无瑕,质感强,是一件精致的宫廷陈设瓷器。

瓷有诗书画而雅——斗彩勾莲纹开光粉彩诗句花卉纹瓷瓶

清 乾隆(1736~1795年)
尺寸:高36.8、口径11、足径11.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瓶颈部两侧各凸雕一红蝠衔玉磬式耳。颈部、胫部以斗彩绘缠枝花作为辅助纹饰。腹部呈八面瓜棱形,分别以粉彩绘牡丹、芍药、梅花、莲花四花卉,与墨彩书楷、行、隶、篆体书乾隆御题诗相间隔。底有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斗彩瓷器发展到乾隆时期,在青花双勾轮廓线内填以粉彩纹饰是较为普通的装饰方法,但以斗彩和粉彩分别作局部装饰合绘于一器为乾隆时新创工艺,它能使瓷器更显富丽华贵。此瓶通体彩绘精细,图文并茂,融诗书画于一体,为彩瓷中的精细之作。

釉下双彩争辉——青花釉里红龙纹瓷背壶

清 乾隆(1736~1795年)
尺寸:口径3.4、底径5.9×8.2、高3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物为受西亚文化影响而出现的器形。此式瓶始见于明洪武御窑器,盛行于永乐、宣德两朝,时称抱月瓶,至明末不复出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有仿制品或略加变化,据《清档记载》,此壶已改称“马挂瓶”,为皇亲国戚骑马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用具。通体以青花绘朵云与海水江崖为衬,以釉里红绘正面龙戏珠纹为主。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这是乾隆时景德镇督窑官唐英奉旨精心烧造的贡御之作,传旨中特别要求“花纹清真,釉水肥润,颜色鲜明。”

大慈大悲的象征——粉彩观音菩萨像

清 乾隆(1736~1795年)
尺寸:通高28.7、底宽21.5厘米
首博博物馆藏

    观音菩萨是观察世间民众声音的菩萨,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灾难。此观音高髻,头顶的小化佛是观音的标志。双手自然下垂,结印,并各持一枝莲。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身斜披一羚羊皮,下着红色僧裙,具有鲜明的藏传佛教特色。藏传佛教之中,观音地位十分显赫。该像瓷质细腻,粉彩艳丽,从做工及风格看,都具乾隆官窑特点。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载,乾隆曾多次降旨景德镇唐英,要求烧造各类瓷塑,但成功之作甚少。

新创玻璃工艺的杰作——花料螺旋纹玻璃瓶

清 乾隆(1736~1795年)
尺寸:口径11、足径7、高20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该瓶以白色玻璃为胎体,外套色彩相间的螺旋纹,有红、蓝、白三色。其做法是:先以白色玻璃吹制成形,再用烧熔的色玻璃棒在胎体表面自下而上旋转成纹,三色相间,绚丽明快,有回旋流畅,富有韵律的视觉效果,令人耳目一新。它由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的玻璃厂烧造,采用了乾隆时期创造的一种新的玻璃装饰工艺——搅料工艺,其工艺过程比较复杂,类似于拧丝,需要经过多次的吹制、缠绕、充气、粘合方可制成。足底阴刻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分布周边的上、下、右、左处,习称钱币式款。具有同样装饰的玻璃瓶故宫博物院仅藏两件,珍贵异常。

彰显皇家气派的艺术品----雕漆“三国演义”故事纹瓶

清(1644~1911年)
尺寸:底径22、高5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雕漆是髹漆工艺之一,亦称刻漆。其工艺技法是在胎体上层层髹漆,少则几十层,多则百层以上,然后在漆上雕刻花纹。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清代雕漆纹样严谨细腻,极重刻工,雍容华贵,由于其造价高昂,多系皇家造办处产品。此件雕漆瓶造型古朴庄重,雕漆精细,整体满雕缠枝花卉,颈部对称开光,内雕花卉纹饰,腹部有并列圆形开光四个,分别雕有三国人物故事“千里走单骑”、“甘露寺”、“华容道”、“战长沙”,人物雕刻细腻传神,构图严谨,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堪称雕漆工艺的佳作。

风雅皇帝的文人情调——“乾隆宸翰”雕荷花石方印

清 乾隆十四年(1749年)
尺寸:高15.2、印文长8.4、宽8.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宸翰”是清乾隆皇帝常用的一方钤盖在自己御笔书画上的印玺。昌化石质,质地极温润。阳文篆书“宸翰”,意为皇帝翰墨。该印依据材质表面的不同色彩,进行巧妙构思,精心布局,把南国水乡的迷人景色刻画得栩栩如生。整个作品设计新颖独特,雕琢精微细腻,形象生动传神,被喻为“巨灵妙手,小幅丹青”,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属于乾隆宝玺中雕制最为精美的作品之一。印体四周,山石间有多处当时人的题记,书法灵动,词句隽永,极富韵致。据题款知此印制作于乾隆十四年(1759年),取材于西湖景色。

祈福禳安——金累丝嵌宝石如意

清(1644~1911年)
尺寸:长33、最宽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如意是供玩赏的吉利之物,源于爪杖,即民间俗呼“不求人”。其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目前所见古代如意,多为明清所制,而以清代最多,质地有金、银、铜、珐琅、竹木、玉等。此时的如意已无实用功能,而是作为承载祈福禳安、吉祥驱邪等美好愿望的陈设品。在清宫中,如意备受推崇。皇帝登基、大婚,元旦、万寿等节庆之日,天下最华美的如意纷纷被贡入皇宫。此如意金累丝制,首部隆起成三台,中央嵌松石,柄嵌宝石、水晶,间饰麒麟、寿字及云纹,柄身两侧饰团寿及珊瑚暗八仙,背饰蝙蝠、云纹,都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装饰题材,象征万事如意。

护佑众生的智慧女神——大白伞盖佛母唐卡

清(1644~1911年)
尺寸:纵125、横87厘米
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藏

    唐卡是指以彩锻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卷轴画,是藏文化中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内容多为藏传佛教题材。此唐卡为大白伞盖佛母,因其执物为大白伞盖而得名。据佛典记载,她具极大威力,能放大光明,能以佛的净德覆盖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她的护持。此幅唐卡上,大白伞盖佛母居中,身白色,三头,头上有小头,身体四周有无数手臂,每只手臂上又生一眼,手中都拿着法器;主臂的左手持有一柄白伞盖。脚下各种人物、动物是受其白伞盖庇护的众生。上方为其两种变化身,一为二臂像,一为八臂像,下方是她的三位护法神。整个画面人物线条工细绵长,动势优美自然,是唐卡中的精品。

 

 

汝窑青瓷盘(宋瓷之首,汝窑为魁)

万历皇帝随葬品——金翼善冠

清太宗皇太极的玉玺——篆文“天子之宝”

十二生肖

康熙赏玩款饕餮纹匏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