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吉他琴弦型号:办一所适合优秀人才成长的学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8:21:55

办一所适合优秀人才成长的学校

     邻水中学实验学校  冯仁春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这两个“大力”标志着民办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教育规划纲要》把民办教育定位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赋予了民办教育以极为光荣的历史重任。

 邻水中学实验学校是广安市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她在特殊的背景中诞生,在希望中起步,在争议中前行。她享受着民办公助学校的优惠政策,承载着各级领导的厚望,也承载着无数家长的希望。学校的建立,弥补了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不足,满足了老百姓对教育多元选择的需要,在教育改革方面做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纲要》的制定又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要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探索出适合优秀人才成长的途径和方法,把邻水中学实验学校办成一所适合优秀人才成长的学校。

一、用明确清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做引领

一所知名学校,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办学目标。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办学目标是“创建广安领先,四川一流,全国知名学校”,育人目标是“培养能够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中国人”。理念和目标体现了《纲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一核心。学校的全方位工作都统领于这一目标之下,有序推进,逐步实施。

二、用一流的硬件条件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做支撑

为了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我校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办学”的要求,围绕绿色环境打造和文化氛围营造,强力推进生态校园、文化校园、数字校园与和谐校园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阶段成果。

我校先后投资近350万元,规划、建设了校园绿化、美化设施,并按照“一片一主题,一年一重点”的建设思路,做到了“草绿传真情,花开有心意”,整个校园“全年绿树成荫,四季鲜花盛开”;与此同时,学校还投资近300万元,围绕“理念文化、标识文化、橱窗文化、墙壁文化、廊道文化、室内文化、校刊文化、网络文化”等重点,狠抓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如今,学校已实现“雕塑会说话,墙壁可对话,期刊承载心里话,网络交流真心话”的建设目标。装备精良,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厅、功能室、网络、监控、广播、电视、空调、公寓等设备设施走在全市前列;图书丰富,按计划每年装备新图书近七千册,订阅报刊杂志近三百种,学生素质发展环境得到了全面优化。

三、用一流的优质生源做基础

为落实学校提出的办学目标,我们将学校教育定位为优质教育,也可以说是精英教育,因此我们对学生是有选择性的。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我们选择根据文化素质的高低作为招生的主要依据,每年坚持搞奖学金考试。我们也允许学生中途转学,给予优秀学生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权利。为了更好的吸引优秀学生,我们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帮助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完成学业。

四、用一流的教师团队做保障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我们学校在全省范围内选调部分优秀在职教师,在各师范院校选聘部分优秀毕业生,基本完成了教师团队的组建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采取多种途径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作为优质教育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实施“师表工程”。以师德修养为重点, 培养教师“四种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合作意识、服务意识),引领教师弘扬“团结协作,积极向上;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勇于争先,敢当第一”的四种时代精神

二是实施“青蓝工程”。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子”、“师带徒”“新教师过关课”“新秀杯教学竞赛”等传统活动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以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培养目的,实现“年轻教师13年成熟,35年成才,58年成名”的培养目标,使新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三是实施“名师工程”。学校每年按计划派部分教师到省内外名校考察学习或聆听名师讲座,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也请著名专家到校面向全体指导,以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学校通过“名师论坛”“名师优质课展示”等平台,引领更多教师成为县、市知名教师。

四是实施“奠基工程”。 在教师中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引领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历提高培训,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为教师的终身发展、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是实施“创新工程”。学校要求教师高扬“个性化的有效性教学”旗帜,深入开展“三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坚持创建“自主课堂”、“本真课堂”、“探究课堂”,真正凸显学生学习主人翁地位,使学生自主获得新知,从而夯实必备的文化素质基础。要求教师在学生作业上做创新改革,将作业分成“巩固性、开放性、养成性、实践性”等四类,

改变传统作业巩固知识的单一目的,使作业成为学生拓展思维、培养良好习惯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为配合“三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作业创新的有效推进,学校还结合学科教学特点,组织编印了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三分课堂达标练》,《“情韵”创新写作》、《金口才》、《数学创新思维训练》、《少儿舞蹈教程》、《少儿绘画指南》等校本教材,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高效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要求教师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学校组织初中教师送教到小学或到高中听课,加强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教学有机衔接的研究,改变各阶段教育脱节导致的费时多、效率低的现状。

五、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作载体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活动是学校的生命。我校在抓好养成教育的同时,注重特色德育活动的组织开展,在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是关注理想前途,开展励志修学活动。

为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自己的成长定位高远目标,我校与清华大学励志修学营组委会合作,五年间,共组织近1700名师生走进首都,开展北京励志修学营教育活动。通过听专家或高考状元报告、参观清华北大校园、对话清华北大优秀学子、攀越万里长城、感受古都历史沧桑等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成才梦想,帮助学生提前思考人生,定位人生。 

(二)是关注探索精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校每年都定期组织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移到工厂,参观水泥厂生产流程;把实验室搬到野外,分析华蓥山卡斯特地貌特点;把生物教学移到生态园林,采集制作鹞子岩植物标本;把环保教育移到自然,关注护城河水质污染。活动中,学生自主取样、实验、记录,并形成报告,切实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关注世界眼光,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为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我校尝试开展了国际交流活动。2010年2月,我校39名师生走进日本,开启了我校办学史上的首次国际交流之旅。在与日本青少年的友好交流中,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增强了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四)是关注口语交际,开展英语冬夏令营。

善于交际是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为拓展学生的交际领域,我校强力打造英语教育特色,为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聘请了专门的外籍教师,开设了外教口语课,让学生感知纯正的英语口语。学校还定期组织英语技能大赛,在竞技中,引领学生口语发展。学校还适时邀请“李阳疯狂英语讲师团”走进学校,为师生做疯狂英语口语强化训练。每年的寒暑假,我校还聘请外籍教师,开展寓趣味性、挑战性、参与性于一体的英语夏冬令营活动,截止目前,已累计组织8期,近3000余名学生参与。在学校英语口语角的带动下,学生开口说英语已像“呼吸一样容易”,口语水平和交际意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是关注心智健康,开展感恩系列活动。

“培养懂得感恩的现代中国人”是我校培育学生的基本要求。懂得感恩的人才是有责任意识的人,所以,我校强力打造了感恩教育特色,并形成了区域性的影响。“算感恩账、写感恩信、唱感恩歌、练感恩操、说感恩话、读感恩文、观感恩剧、写感恩稿、做感恩事、上感恩课、塑感恩墙、植感恩林、学感恩人”是我校省级科研课题《农村初中感恩教育实践研究》所探寻到的感恩教育实施途径和形式。感恩教育“五个一”系列活动已经编印为我校校本教材,提出感恩教育分阶段、分层次的要求,成为了我校德育活动的新亮点。“今天,你感恩了吗?”一度成为校园流行语。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和有效推进,和谐了家庭,和谐了社区,也促使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六)是关注成长体验,开展“名人”选塑活动。

“体验成功,畅享快乐”是学生成长的源动力。为更好地落实学生的“名生”战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优秀学生自信的成长,我校开展了“校园小名人”选树活动,成为了学校的又一亮点。校园小作家、小诗人、小歌手、小舞蹈家、小画家、小飞人等小名人应运而生,灿若星斗。其中,“校园小画家”周靖树提前被天津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录取;“校园小诗人”熊博宇(网名:诗绪博儿)凭借超凡的诗才,倍受全国著名的儿童音乐家李众、宋小兵的青睐,并受到特别邀请,走上央视荧屏,成为倍受关注的网络小明星。

(七)是关注个性发展,开展特长培训活动。

为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我校在抓好常规艺体活动的同时,还根据学生成长需要,适时开展了各类特长培训活动。科技制作、机器人大赛、奥林匹克竞赛、主持人培训等培训活动扎实开展,快乐了学生,张扬了个性,也打造了学校特色,为学校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

(八)是关注文明传承,开展了传统节日纪念活动。

为进一步凸显“现代中国人”特色,我校利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开展了系列的中华文明传承活动,成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亮点。清明节走进烈士陵园扫墓,祭奠烈士;重阳节走进敬老院慰问老人,表达孝顺;端午节话屈原,中秋节话团圆,并把孔子的生日确定为学校的拜师日,开展拜师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学生素质得以提升。

六、着眼将来,全力打造特色学校品牌

转眼间,邻中实验学校已走过六个春秋,第一个五年规划已圆满完成,学校也先后获得了“全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全国民办先进学校”、“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学校”、“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科研校”、“国家基础教育实验基地校”、“全国示范家长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校”、“四川省绿色学校”、 “四川省生态人居小区”、“广安市文明单位”、“广安市最佳文明校园”等众多荣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自信的邻中实验学校人借着《纲要》赋予民办教育的东风,已经按照《第二个五年规划》乘胜启程,正向“全力打造特色学校品牌”的目标坚实迈进。“设备现代化,办学国际化,管理精致化,特色品牌化”已经成为学校“二次”创业的基点和要求。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努力:

(一)培养拔尖人才,为高中输送优秀生源。

常言说:“不出远门,不知世界精彩。”2010年西安少年大学的招生考试敲醒了我们,我们与全国知名学校还有一段距离,尤其是在尖子生的发掘和培养上。出于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我校调整了战略,计划开设少年大学辅导班 在各年级各学科中开展奥林匹克知识渗透,利用特长培养的形式,强化数理化学科训练,促进拔尖学生和谐发展。为使这一目标尽快实现,学校将加强教师的奥林匹克知识强化,要求每个教师每期做一套奥林匹克知识的辅导资料,每班学生都能参加奥赛并有学生获奖。改变寒暑假作业的布置模式,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拟组织编写寒暑假自学辅导资料而不再布置巩固性作业。

(二)深化教学研究,打造教学特色品牌。

为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要求全体教师的教学必须遵循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教后学,以教导学;温故知新,会才有趣”。学校在“三分课堂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将在学科三分、有效三分、效率评价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努力加强其配套资料《三分课堂达标练》的修订与完善,让“三分课堂模式”成为我校对外交流的华彩名片。

(三)整合地域资源,开辟德育工作新亮点。

我们将借鉴沿海知名学校经验,整合校园周边红色旅游资源,加强学校校园电视台和小记者队伍建设,在学生参与中感知社会、磨砺意志和提高能力,形成地域性影响,从而开辟德育工作新亮点,打造新的德育特色。

总之,我们将本着《纲要》精神,发挥民办教育办学优势,以生为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大胆实施教育改革创新,把邻中实验学校办成一所适合优秀教师、优秀学生成才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