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山丹丹红网:《罗山条约》:一部关于“五七干校”的小说 [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20:09:11
   《罗山条约》:一部关于

“五七干校”的小说
    
文/解玺璋             耀平兄把他的小说《罗山条约》(征求意见稿)送给我,我读得热血沸腾,灵魂出窍,感觉很像当年读了王山的《天祭》,说来也有不同,王山的小说更像小说,而耀平兄的小说更像历史。于是,出了窍的灵魂无所归依,忽忽悠悠竟跑回书中描写的那个年代去了。现在流行穿越,莫非我也要穿越一把?不过,那可是个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老爷太太、少爷小姐被赶下舞台,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年代,看来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先被人唾弃,视如敝屣,扫地出门的东西,现在又被某些人当作宝贝拣了回来,视为上宾,供奉起来了。

        言归正传。《罗山条约》与穿越无关,它是一本描写“五七干校”时期孩子生活的小说。五七干校是怎么回事儿?这里需要做一点解释: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看了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简称“五七指示”。文革中,大批国家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放劳动,在各地办了许多农场,称为“五七干校”。当时,许多家庭都是全家搬迁,那些半大孩子也都跟随着家长,离开北京,奔赴地处边远山区的干校安家落户。小说中写到的河南罗山五七干校,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部分。

        小说就写了这样一群从北京来到罗山的年轻人,他们都是当时的中小学生,这时,文革已经进行了三年多,他们把文革中的“恩怨”又带到罗山来了,说是“恩怨”,其实都是些孩子之间的鸡毛蒜皮,又赶上一个无法无天的时代,能打碎的都打碎了,能废除的都废除了,能破坏的都破坏了,你能指望一群正在青春躁动中的青年男女做什么和怎么做呢?小说中就写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绪,他们的向往,他们最初的爱恋和失恋。为什么又叫《罗山条约》呢?不是国与国之间的,也不是此一集团与彼一集团之间的,而是来自罗山七所五七干校的几百个孩子,这一天,他们在龙山脚下拉开架势,所有人都亮出自己的家伙,一场流血的争斗眼看就要发生。但转眼之间,竟然化险为夷,罗山七雄签下了一纸“条约”,发誓从此不再争斗,代价是,老大任天亮献出了一只胳膊。

        这样说显然是把《罗山条约》所包含的复杂性简单化了,其实,这些孩子的故事也许只是个线索,当然是非常重要的线索,但随着这条线索的展开,还带出了成人世界的某些场景,我们因此看到了文革当中更加精彩的成人的表演,孩子的世界也许是无序的,但却是纯洁的、透明的,因而也是美好的;成人的世界却不然,他们要复杂得多,也丑恶得多,肮脏得多。这不是,或不仅仅是个人道德问题,而应该是社会历史问题,也可以说是那一代人的历史局限性吧。书中有意思的地方,还有关于罗山历史的梳理和叙述,作者好像信手拈来似的,不经意间提起来,忽然就把笔触伸向了几千年前,不仅增加了叙事的趣味性,也使小说获得了一种历史感。

        不过,其中最有蕴含的还是关于罗山在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重要地位的描述,或许更能看出这些孩子的来龙去脉,历史渊源。罗山地处大别山脉,这里是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也创建于此,它还是后来中原野战军活动的核心地区,这些孩子就是他们的后代,他们的根就扎在这里,他们身上延续着红色的血脉,在他们身上,总有一种建功立业,舍我其谁的豪情以及一剑平天下的伟大而空洞的理想。他们从小所受到的教育也是一种精英教育,这是他们的可悲之处,也是他们的可爱之处。难得的是,小说还写到了抗战期间发生在罗山的一场阻击战,这是整个武汉保卫战的一部分,有了这部分叙事我们会觉得,罗山的历史因此更完整,更全面,也更深刻了。

        总之,这是一部读过以后令人难忘的小说。耀平兄有意请我给它找个婆家嫁出去,但一直未能如愿,几家出版社都担心它的敏感,而宁肯退避三舍,怕也是缘分未到。最近听说这部小说就要出版了,很为耀平兄感到高兴。他嘱我作一篇序,我也只有勉力为之,因此写下了这些感受。

 (2010/08/18雨霖修改转载/编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