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哥的白牡丹》:系统养生视域内的道家养生:杨朱养生智慧杂谈(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9:13:21

系统养生视域内的道家养生:杨朱养生智慧杂谈(5)

蒋成博

三、全生-全真中蕴含的养生智慧。

杨朱思想的核心及全貌,主要表现在其“全生-全真”人生观中,其“贵己-为我”和“乐生-重生”人生观,可以视为“全生-全真”人生观的一个组成部分。

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出语孟孙阳。孟孙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禽子默然有间,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禽子曰:“吾不能所以答子。然则以子之言问老聃、关尹,则子言当矣;以吾言问大禹、墨翟,则吾言当矣。”孟孙阳因顾与其徒说他事。

杨朱说:“伯成子高不肯用一根毫毛去为他人谋利益,抛弃了国家,隐居种田去了。大禹不愿意以自己的身体为自己谋利益,结果全身残疾。古时候的人要损害一根毫毛去为天下谋利益,他不肯给;把天下的财物都用来奉养自己的身体,他也不愿要。人人都不损害自己的一根毫毛,入人都不为天下人谋利益,天下就太平了。”禽子问杨朱说:“取你身上一根汗毛以救济天下,你干吗?”杨子说:“天下本来不是一根汗毛所能救济的。”禽子说:“假使能救济的话,干吗?”杨子不吭声。禽子出来告诉了盂孙阳。孟孙阳说:“你不明白先生的心,请让我来说说吧。有人侵犯你的肌肉皮肤便可得到一万金,你干吗?”禽子说:“干。”孟孙阳说:“有人砍断你的一节身体便可得到一个国家,你干吗?”禽子沉默了很久。孟孙阳说:“一根汗毛比肌肉皮肤小得多,肌肉皮肤比一节身体小得多,这十分明白。然而把一根根汗毛积累起来便成为肌肉皮肤,把一块块肌肉皮肤积累起来便成为一节身体。一根汗毛本是整个身体中的万分之一部分,为什么要轻视它呢?”禽子说:“我不能用更多的道理来说服你。但是用你的话去问老聃、关尹,那你的话就是对的了;用我话去问大禹、墨翟,那我的话就是对的了。”孟孙阳于是回头同他的学生说别的事去了。

杨朱的这种人生观,实际上是“我一毛不拔”以及“人一毫不损”两种观念有机结合的产物,其结果必然是一个人人珍爱自己、人人珍爱他人、人人珍爱天下的和谐世界。孟子论杨朱,单取其“我一毛不拔”之说,而舍去其“人一毫不损”之说,不仅不未得杨朱思想全貌,而且是断章取义的。

《淮南子》进一步阐明了杨朱“全生-全真”人生观。《淮南子·汜论训》说:“夫弦歌鼓舞以为乐,盘旋揖让以修礼,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而墨子非之。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而杨子非之。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也。趋舍人异,各有晓心。故是非有处,得其处则无非,失其处则无是。丹穴、太蒙、反踵、空同、大夏、北户、奇肱、修股之民,是非各异,习俗相反。君臣上、下、夫妇、父子,有以相使也。此之是,非彼之是也;此之非,非彼之非也;譬若斤斧椎凿之各有所施也。”

这段大意是,以弹琴唱歌击鼓跳舞算作“乐”,用回旋周转作揖谦让来讲“礼”,用丰厚陪葬长期服丧来送别死者,这些都是孔子所提倡的,但墨子是反对的;互相亲爱、推崇贤能、敬崇鬼神、不信天命,这些都是墨子所提倡的,但杨子是反对的;保全本性的真纯,不以外物拖累形体,这些都是杨子所提倡的,但孟子是反对的。这真是各人的取舍各不相同,每人只知道自己的想法和心思。所以确定是与非是离不开一定条件和环境的,处在一定条件和环境里是对的,离开了一定条件和环境就变得错了。丹穴、太蒙、反踵、空同、大夏、北户、奇肱、修股这些九州之外的国家,他们的是非观念各异、习俗相反,君臣上下,夫妇父子,也都按一定的礼节相处、支使。在这里是正确的,到那里就可能是错误的;在这里是错误的,到那里就不一定是错误的。这就好像斧刀椎凿各有各的用处一样。

在杨朱看来,“全生-全真”即“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反之则不能“全生-全真”,不能“全生-全真”,其余都是空谈。

综上而论,杨朱思想中蕴含的养生智慧,主要体现在“贵己-为我”、“乐生-重生”和“全生-全真”三个部分。因“贵己-为我”而“乐生-重生”,因“乐生-重生”而“全生-全真”。所以,我们不应用“一毛不拔”的偏见概括杨朱的思想,而应把它作为世人对杨朱思想曲解的历史产物。

基于此,我们将杨朱的思想的核心内容概括为三点:“敬养自生”、“敬养他生”和“敬养众生”。人人皆“敬养自生”,便可由“敬养自生”而“敬养他生”,由“敬养他生”而“敬养众生”,最终达到自生、他生及众生合和一体的和谐境界。这正是我们系统养生孜孜以求的东西。

2011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