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dyland滚动的天空:妇女主任晚年的真实生活写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0:47:22
  【广东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商品化水平迅速提高。但是,社会保障体系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导致许多老年人晚年生活贫困,不敢生病。本博文通过一位妇女主任晚年的真实生活写照,透视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的重视,把农村建设成为幸福、和谐的美好家园。】
 

  巧遇英姑
   上礼拜在老家,无意中遇见童年时代的村妇委会主任英姑。她今年76岁,比我妈小一岁。记住小时候,她们就像姐妹一般,无话不说。另外,她的大儿子跟我是小学同学,丈夫是我们小学的教导主任,兼音乐老师,所以,我对他们家的情况非常了解。
   这次,因为我妈得了病,我在宁波开完学术会议,特别推迟回英国的时间,火急火燎地赶回老家,帮助哥哥嫂嫂,给妈妈安排住医院和做手术。妈妈手术非常成功,我回家向父亲汇报情况。没有想到,英姑几天不见我妈,也风风火火的赶到我爸的住所,打听母亲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
   76岁高龄的英姑还是哪么健谈,当年英姿飒爽的样子,仿佛又出现在我的眼前。所不同的,是她的头发白了,人瘦小了。想当年,她和我妈是村里有名的劳动模范和典型的贤妻良母。而且,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人都生了三个‘和尚’,没有闺女。在哪贫困的年代,生男孩,必须有房子,才能取上媳妇。否则,儿子再聪明能干,父母为人再好,取媳妇就成了当母亲的最大心病。
   因为,我小时候经常听到母亲和英姑成天唠叨她们头痛的大事,也就是他们的三个‘和尚’儿子长大了怎么办?所以,我对英姑的印象,比对村里姨妈辈的任何妇女都更加深刻。
   这次,在我爸哪里见到英姑,虽然有点意外,但却非常亲切。没想到,一见面,她就拉住我的手说,‘原来是老三回来了?你是不是回来照顾你妈啊?我刚听到你爸说你妈住院了。她活蹦乱跳的,强台风都刮不倒她,怎么说病了就病了呢?’
   没有等我开口,她像连珠炮一样接着说,‘你当年一上大学,我们村里人都高兴,我跟你妈更高兴,全村2000多人,四年才出了你一个本科生啊。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一上大学,你妈就不用再为你取媳妇的问题担心了。我可不同,三个儿子,没有人考上大学,所以,我还必须为他们取媳妇操心啊!’
   快人快语的英姑,一说话,没有人能够打断。可是她接下来说的,却让我感动和思绪万千。我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位当年的妇女领袖,学校主任的太太,在改革开放了33年的广东省,还过着让我难以置信的生活,这才是我写这一博文的唯一动机!
   我下面讲的,完全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在当今农村,而且是在城市化、工业化、商品化非常高的广东农村,却是一个到处可以看到的故事。只不过,我以往回家,没有认真注意到如此细微的生活情节。因为,我两个哥哥他们的生活条件都很好了,加上村里富人太多,大楼一栋一栋的盖了起来,所以,我认为村民们的日子都很好过了呢。
   可是我错了,大错特错了。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是富有了,广东作为最富的省份,更加富有了。但是,就算在广东这样的地方,老人和穷人的日子却还非常艰巨。这种艰巨,暴露了国家保障体系的漏洞,暴露了国家政策的漏洞,也暴露了基层政府的无作为。做为经济学者,我觉得有责任,通过这个真实的故事,提醒大家,尤其是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改善老人的生活,改善穷人的生活,否则,中国作为世界强国是有严重缺陷的。
   改革前后的变迁
   英姑实际上是外乡人,嫁到姚家村。当年,她的丈夫英俊潇洒、多才多艺,是村小学的教导主任和音乐教师。英姑性格泼辣,为人大方、慷慨、热心,人也长的小巧玲珑,大大的眼睛、瓜子脸、长长的辫子,称得上是农村里的出色美女。而干起活来,风风火火,从不计较辛苦,为生产队做出突出贡献,一步一步的,被大家选为村妇女委员会主任。
   在大跃进年代,在文化大革命年代,在抓革命、促生产的年代,她总是带领全村的妇女,冲锋陷阵,为男人们分忧,为儿童们创造学习的条件。她是村里有名的妇女劳动模范,得到许多村民的支持和爱戴。她为人爽快,可亲,因此,她的朋友特别多,母亲就是她最亲近的一位好姐妹。
   可惜的是,改革开放前,不管大家如何拼命的劳动,每年的收获成果,都远远不够充饥。从我董事起,直到1978年上大学之前,我每天除了上学,就必须在下课后和周末帮助家里搞些副业,帮助妈妈把日子过下来。当年,父亲的工资每月只有40多元,虽然比哪些没有现金收入的村民好的多,但是,父亲每月给母亲的工资远远不能养活一个7口之家。就算我们的辛勤劳动,每天的肚子,还是经常处于饥饿或者半饥饿的状态。
   英姑的丈夫工资比我父亲少很多,而家里的人口却一样,可见,她的日子比我妈的日子还要难过。总之,她们这一代人就是这样,不仅要相夫教子,还要在生产队里埋头苦干,甚至带领大家天天下地,帮助男人们把地种好、把谷子收好晒干。这样的妇女生活,没有坚硬的骨头、坚强的意志、超人的吃苦精神,是很难想象的。
   我们村坐落在粤东地区揭阳市渔湖镇。1978年以前,人口大约2000人。老村屯四面被榕江的两条支流盘绕,形成一个‘小岛’,岛外都是水稻田和其它农作物。在我上大学前,所有的村民都以种植水稻为生,政府禁止一切非农生产活动和自由市场。全村分为8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大约80-90户人家,水田100亩,人均只有3.5分地。每年种两季水稻,一季冬小麦或者地瓜。
   每季水稻收割后,固定向政府上交一定的公购粮,剩下的按人头和社员一年所得的工分,进行分配。遇到丰年,广大社员不会挨饿。遇到灾年,社员的口粮往往吃不到一半的时间就断了。有的年份,在下一季水稻收获之前,许多家庭早以断吹。我母亲掌握了这一规律,每年在水稻收获的时候,都提前买一些粮食屯起来,加上每天精打细算、量米下锅,我们家才基本上避免了青黄不接的断吹状况,而且,还不时的借米给一些断吹的家庭度过难关。
   1978年邓小平主张改革开放,尤其是农村的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潜力和热情,加上国家大力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尤其是化肥、农药的生产,使农村的土地单位生产力迅速提高。大约到了1985年,我们村里的粮食问题基本解决了,农民再也不会饥饿了。同时,由于政府允许发展经济作物、发展非农生产、允许出外打工,农民的日子一天天的好起来了。到了90年代初期,不仅粮食问题解决了,农民的饭桌上开始出现鱼、猪肉、鸡蛋和其它高质量的食品。用通俗的话说,农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
   到了90年代末,我们村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水稻生产彻底消失,农业生产只保留一些水果和蔬菜,村民的粮食全部靠市场提供,自己基本上没有生产。与此同时,农村出现了三大转变:一是,大量的农民建设新楼房,尤其是向环绕老村屯的两条小河的外围发展,原来的老村屯只剩下老人和外省来的人口居住。二是,全村的农民办起无数的小型企业,主要是生产出口的玩具、服装、金属材料、包装、印刷、五金,还有零售商店,等等。当地的劳工不够用,外来的劳工成为村办企业的主力军。三是,原来的生态环境完全被破坏和改变。
   原来美丽如画的农村景象一去不复返了。原来环绕老村的河水,清澈见底,可以游泳,可以喝,可以洗衣服。现在的河水,被野草、污泥、工业和生活的污水充斥。原来多种鱼和水生物灭绝了,河水成了毒液。土壤,也被工业废水和不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毒害了。原来清新的空气,成了有害的气体,在慢慢的威胁着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
   从物质生活上看,老百姓的生活有了明显的进步。原来几百户人家,有上百个大学生到外面读书,就业。留下来的,有几户人家成了千万、甚至是亿万富翁,几十户人家成为百万富翁。连最普通的农民,只要不生病,只要肯工作,就能过上温饱,甚至小康的日子。盖新房子的家庭占所有家庭的90%以上,盖多层楼房的家庭占总户数的百分之20%以上。家家户户有电视机、手机和洗衣机,有数十家庭已经购买了小轿车。
   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却没有解决,也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农村转型的纠结
   回到我和英姑的谈话。
   我问,‘英姑,你的三个儿子情况如何,他们日子过的好吗?你有多少孙子了?现在情况怎样?’
   英姑,‘我有5个孙子孙女,老大老二各两个,小的自己走了,他老婆嫁了别人,留下一个小孩我看着。老伴前年得了病,没有钱治,只能让他快点走了。’
   我说,‘老师走了,我都不知道。他不是有公费医疗吗?怎么说没有钱就医?’
   英姑,‘嗨,他的病严重,因为他在世时不是国家编制,医保的比例太低,好多万啊,保他几天命,这些小孩生活怎么办?他坚持不去住医院,说不要浪费钱了,80岁,够了。’英姑说完,我心酸,眼看她的眼睛发红,泪水没有掉出来。英姑就是英姑,坚强的妇女主任!
   我问,‘姑,那你现在生活好吗,身体好不好?’
   英姑,‘我是天天乐呵呵的。跟你妈一样,身体不好,但是,能挺住。我的牙齿5个没有了,吃饭有问题。那天,我狠了心,花了250元,补了5个假牙,每个50元。好贵啊,50元一个,我一下子就来5个,250元。我说,不怕,只要能吃饭,250元就250元吧。现在好了,这5个牙齿能用到我闭住眼睛就不亏了。’
   我第一次听一位老太太说花了250元做假牙是件如此大的事情,她把250元说了数次。显然,250元对她来说,是个大数目啊。我听的心里嘭、嘭、嘭的跳,因为,我刚刚拿了好几万块钱给爸爸,说是为妈妈治病和营养用的。没想到,同样是一个老太太,她把250元说的哪么重。
   我再问,‘姑,那你现在的生活费用如何解决?’
   英姑,‘我两个儿子,每人每月给我100元,总共200元。我老伴的养老金我可以得250元,加起来450元。不够用,所以,我每天到工厂给人家打点杂工,他们每月给我200元。这样一来,吃饭的钱没有问题。有时,我还有钱买一条排骨。不过,排骨越来越贵,每个月买一次可以,买多了不行。我就买一小块猪肉,过去,3块钱可以买一小块。现在,3块钱,人家不肯下刀,一小块肉最少5块钱了。不过,猪肉买不起,鸡肉比较便宜。3元钱可以买一块鸡肉。’
   英姑接着说,‘我最大的问题就是,今天这里痛,明天那里痛。腿痛时,我买一块药膏帖一帖。牙齿痛,我自己到外面找点青草药。就这样,过一天就是一天,也是乐呵呵的嘛。’
   英姑自然面对人生,坦坦荡荡,非常乐观。但是,在我眼里,我看到了一层无奈。在英姑要离开的时候,我硬是塞给了她200元钱,说,‘姑,给孙子买点糖吃吧,我出去这么久,没有见过你,不过,我妈也是天天说到你的。这点钱,你不能不要,是我孝敬你的,不成敬意。’
   她说,‘其实,你妈每年都给我买一些东西,我过意不去啊。’我说,‘这哪里话,你们年轻时都不容易,现在能互相关照,既是缘分,又是福气,你保重身体。有什么困难,一定找我妈我爸帮忙,不能客气。’
   结束语
   英姑跟父亲告辞走了。我问父亲,‘英姑的生活为什么这么苦啊?’
   父亲说,‘英姑这样的情况在村里不算苦、也不算特殊。许多老人都是这样过的。身体好还好,但是,她们都近80岁了,最怕的是得了病。我们村有位近90的老人,你也认识,他6个孩子,每人每月给50元,没有其它任何收入,每月300元是很难过的。一斤米3块,一斤排骨30块,一斤菜2块,还有煤气、水和其它费用,他们不能生病啊。一生病,就给孩子们带来大麻烦,所以,他们一有大病,就是等在家里,不肯住医院,为的都是小孩啊。因为,务工的小孩收入不高,日子不宽裕。一人得病,全家贫困。英姑家前几年出了两个病人,花了很多钱,还救不了,连眼睛都哭肿了。’
   中国政府在农村搞医保、社保和老人养老金,对减少贫困起到一定的作用,对减轻老人的生存压力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这些社保、医保和养老金,数量远远不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在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同时,如何解决贫困问题,还是一个艰难的命题。我希望,透过英姑的故事,各级政府能够制定出更加有效的社会保障政策,为彻底消除贫困,尤其是老年人的贫困,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