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 李蓉移植:萧冬连:“一线”与“二线”——毛刘关系与文革发起(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02:38

萧冬连:“一线”与“二线”——毛刘关系与文革发起(2)

发布时间:2011-12-16 16:02 作者:萧冬连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436次


  1月14日,毛泽东对各大区书记说:“1963年5月杭州会议写的第一个10条,为什么过了三个月,9月北京又搞出个10条,只有三个月,有那么多经验?!”毛泽东批评北京有两个“独立王国”,一个是指书记处,一个是指国家计划委员会。


  根据毛泽东的讲话精神,对文件作了大的修改,内容从17条变为23条。改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1月14日会议讨论通过,由彭真送毛泽东审阅后,正式发出。会议也就此结束。


  毛泽东在修改23条时,加进了严厉批评“四清与四不清的矛盾”和“党内外矛盾的交叉”提法的话。他写道:“这两种提法”“不说是什么社会里四清四不清矛盾,也不说是什么党的内外矛盾交叉。从字面上看来,所谓四清四不清,过去历史上什么社会里也能用;所谓党内外矛盾交叉,什么党派也能用;都没有说明今天矛盾的性质,因此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这段话虽然没有点刘少奇的名,但毛刘的争论事实上半公开化了。知情的中上层干部忧心忡忡,毛刘之间的分歧不同于毛泽东与彭德怀之间的分歧,这意味着党可能发生分裂。会议期间,朱德、贺龙等人找刘少奇,希望他顾全大局,要谨慎,要尊重毛泽东。会后,中组部部长安子文受政治局和书记处多数人的委托,面见刘少奇进言:“你们两位主席发生矛盾,下边就乱了,无论如何不能和毛主席发生矛盾啊!”


  刘接受大家的意见,主动找毛泽东谈话作自我批评,以后,又在自己的家里连续举行有部分中央领导人参加的党内生活会,刘少奇检讨了不尊重主席的错误,常委们批评了刘少奇。然而,两个主席之间的裂痕,已难以弥合了。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刘少奇表面上仍主持中央一线工作,但毛泽东已不再同刘少奇和书记处通气了。


  正是这次的分歧,使毛泽东下了在政治上搞掉刘少奇的决心。正如薄一波回忆说:毛刘分歧“埋下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种子。”1966年8月5日,毛泽东《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里,提到“1964年形‘左’实‘右’的错误倾向。”10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上讲:“引起我警觉,还是‘23条’那个时候。”1970年12月18日,毛会见斯诺。斯诺问:毛主席从什么时候明显感觉到必须把刘少奇从政治上搞掉?毛答:“那就早啰。1965年1月‘23条’发表。‘23条’中间第一条是说四清的目标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当场刘少奇就反对。”有一点是明白无误了,毛泽东多次讲“身边的赫鲁晓夫”,原来就是刘少奇。


  高层的分歧,下面并不知道。“23条”关于“重点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提法,当时也没有引起人们特别的注意,倒是“23条”关于纠正“左”的偏差的规定,如尽早解放一批干部、退赔可以减缓免、严禁打人、防止逼、供、信等,在实际中发生了影响。1965年1月25日,彭真在北京通县召开了一个10万人广播大会。彭真讲话调子比较温和,特别强调要团结95%以上的干部和群众,以及抓紧生产斗争问题。彭真的讲话录音由刘少奇、邓小平批转全国各地,起了降温的作用。“23条”下达后,各地纠正了““四清”运动中一些“左”的做法,解放了一大批干部。运动向平稳方面发展。在整个运动中,工农业生产一直是向前发展的。


  各地“四清”运动在抓紧进行,毛泽东本人却对这场运动不太感兴趣了。他认为四清运动、文化战线的批判,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而转向酝酿和发动“文化大革命”。到1966年上半年,全国结束“四清”运动的有694个县、市,占总数32%,正当各地部署第三批“四清”时,“文化大革命”运动兴起,“四清”运动实际上不了了之。


  从“吃穿用”计划到“大三线”建设


  毛泽东至少有三次,在谈到党内斗争时,同时提到要准备打仗。一次是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时,毛泽东突然提出:“要准备最后灾难。”“赤地千里,无非是大旱大涝,还要准备打大仗。”“还要准备党搞的不好,要分裂。”


  一次是1973年12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让批评“政治局不议政,军委不议军”之后,又突然提出“准备打仗,内战外战都来!我还可以打几仗。”“一打下来就可以分清,谁是真正愿意打的,谁是勾结外国人,希望自己做皇帝的。”


  再一次就是1964年6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在提出“中央出了赫鲁晓夫修正主义怎么办”之后,再次提出要准备打仗。


  不过1958年和1973年那两次是说说而已,并没有认真,诉诸行动。1964年这一次不同。准备打仗的思想演变为一次影响深远的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首先是改变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关于“三五计划”,1963年初,李富春领导国家计委就提出了一个初步设想,其基本目标是“集中力量解决吃穿用。”不过当时讲“三五计划”时期是1963~1967这五年。到了8月,中央决定再用三年(1963~1965)进行调整。“三五计划”时期就推到1966~1970年。计划目标不得不作重新考虑。拟定三大任务:一是大力发展农业,基本解决吃穿用问题;二是适当加强国防建设;三是加强与农业与国防有关的基础工业。虽然作了这些调整,仍然是一个“吃穿用计划。”


  1964年4月25日,军委总参作战部向中央提了一份报告,认为我国经济建设在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一是工业过于集中;二是大城市人口多;三是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在大城市附近;四是所有水库的紧急泄水能力都很小。所有这些一旦遭到突然袭击,将酿成大灾难。报告建议国务院组织一个专家小组,研究可行性措施。


  这份报告引起毛泽东高度重视。1964年5月11日,毛泽东听取计划领导小组“三五”计划汇报。毛泽东概括地讲了他的想法:国民经济有两个拳头、一个屁股。农业是一个拳头,国防工业是一个拳头,基础工业是屁股。要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留有余地。这“两个拳头、一个屁股”的说法,也还是形象地肯定了李富春提出的三大任务。


  6月6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在谈到要改变计划方式之后,毛泽东提出要进行备战。他说:“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的危险。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不晓得它什么时候要打仗。”随后,他提了要搞三线工业基地。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要有军事工地,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有了这些东西,就放心了。“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快,攀枝花搞不起来,睡不着觉。”毛泽东风趣地说:“你们不搞攀枝花,我就骑着毛驴子去那里开会;没有钱,拿我的稿费去搞。”


  所谓一、二、三线,是对中国地理区域作的战略划分。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后方内陆地区为三线。三线有两片:一是云、贵、川、湘西、鄂西为西南三线;二是陕、甘、宁、青、豫西、晋西为西北三线。这两片统称“大三线”。在“大三线”之外,还有“小三线”,那就是沿海和中部省份的腹地山区。国家集中力量加强“大三线”建设,各省区负责“小三线。”


  当时面临的国际环境的确比较严峻。美国在越南不断搞战争升级,把战火扩大到北越,逼近中国南大门,中美之间又一次走到战争边缘。蒋介石反攻大陆计划失败后,转而不断对大陆进行骚扰。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之后,两国边境对峙并未缓和下来,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北方边境变得紧张起来。面对这种现实,提出加强战备是必要的。作为战略家的毛泽东,总是居安思危,重视有备无患。在他脑子里有两根弦是始终不松的,一是阶级斗争,一是战争。


  毛泽东关于准备打仗和加强三线建设的话,引起了党内的共鸣。大家都感到领袖的深谋远虑,一致拥护加强战备,并且具体落实到三五计划的编制中。


  毛泽东关于三线建设的思想,还引起了人们对改变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格局的想象力。周恩来就是从这方面考虑问题的。1964年5月28日,周恩来在中央常委扩大会上说:


  我觉得,主席提出这个战略思想,我们从中可以引申出许多认识来,中国过去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人口也不平衡,经济发展更不平衡,以后就是要逐步走向平衡……要走向平衡,那是一个大的经济斗争。


  周恩来为三线建设和以备战为中心编制三五计划倾注了很大的热情。


  从以后的发展看来,当时对世界革命形势和战争危险的估计都过头了。然而很难测算,中美之间、中苏之间没有爆发战争,在多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有了准备。不过,有一点是确实的。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使中国获得了一个意外的结果,即用国家的力量在一个较短时间内,使中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改变。严重倾斜的金字塔稍稍得以扶正。


  传统体制的优势或许就在于它能集全国之力,干一些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想象的事情。三线建设的展开,有两个字:一是建,二是搬。关于建,三五计划新建项目大都摆在三线,并且按照“分散、靠山、隐蔽(林彪进而提出‘进洞’)”的方针布点。据统计1964年下半年到1965年在三线新建和扩建的大中型项目达300余项。关于搬,就是把一线的重要工厂和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全部或者部分搬到三线。这可能是空前绝后的一次工厂大搬家。一年半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入三线的第一批工厂就有49个。后来“文化大革命”爆发,但三线建设并没有停止。经过这次经济战略的大转移,在大西南和大西北那些落后的甚至是荒漠的穷乡僻壤,陆续出现了一批工业、科研、国防基地和城市,如攀枝花钢铁基地、酒泉航空基地、十堰汽车城等等。


  三线建设中的消费、损失,效益的下降,机会成本的增加,过分的分散、选址的失当种种经济上的利弊得失,非本书所能断定。


来源: 《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节选 | 来源日期:2011年10月 | 责任编辑:王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