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冲呼啦圈舞蹈视频:【引用】肚脐与历代五行学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18:16

【引用】肚脐与历代五行学说  

2011-11-02 16:57:09|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聆海沐心《肚脐与历代五行学说》 

肚    脐

肚脐、脐,俗称肚脐眼,中医称之为“神阙”,从本质上来说是胎儿出生後,脐带脱落後留下的疤痕。肚脐位于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线上,直径约为1.0至2.0厘米。它通常可以是一个小凹陷或是一个小突出。肚脐下面的腹部肌肉形成一个凹陷。

肚脐的细小通常带来一定的组织弱化并使它易受脐疝气的影响。肚脐是柔弱的部分,日常要注意保护,不可受冷或手抠等。

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阙。神阙穴是胎儿生前从母体获取营养的通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直接相连,药物易于通过脐部,进入细胞间质迅速布于血液中,而且它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宫、皮肉筋,因而历来被医家视为治病要穴。

人的内脏可以通过肚脐获得部分的氧气.如果你用胶带把肚脐贴上会出现便秘的情况. 对于女性而言,肚脐神经与阴蒂紧密相连,也是一个重要的兴奋点,很多女性对肚脐的亲吻、爱抚都会有强烈的反应。

从肚脐形状看健康状况

肚脐又名肚脐眼,在中医学中称之为“神阙”。根据国外医生临床发现,从肚脐眼的形状可以看出身体健康与否,详述如下:

1.向上形:肚脐眼向上延长,几乎成为一个顶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这种肚脐的人,应多留意胃、胆囊、胰脏的健康状况。

2.向下形:应注意预防罹患胃下垂、便秘、慢性肠胃疾病及妇科疾病。

3.圆形:女性肚脐若为正圆形,表示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男性则表示精力充沛、血压正常,五脏六腑都很健康。

4.海蛇形:为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征兆,要小心注意。

5.满月形:看起来结实丰盈,下腹有弹性,对于女性来说是卵巢功能良好的表征。

6.肚脐偏左:应预防肠胃功能不佳、便秘或大肠黏膜病变。

7.肚脐偏右:应注意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8.肚脐凸出:当腹部有大量积水或卵巢囊肿时,肚脐就会向外突出。

9.肚脐凹陷:肥胖或腹部发炎时,如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肚脐会向内凹陷。

10.肚脐浅小:身体较为虚弱,体内激素分泌不正常,浑身无力,精神状况不佳。

前胸、后背、脊柱、肚脐、脚这5大部位的保健

做好前胸、后背、脊柱、肚脐、脚这5大部位的保健,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很大帮助。

    前胸:是人体阴气所汇之处,做好前胸保健,不但可以起到宽中理气的作用,还对改善人体肺部功能、提高抵抗力有重要作用。

    建议可以采取虚掌叩拍的方法来保健。将五指并拢、掌心中空,对准胸部正中间的胸骨,以适当力度拍击。每次拍击3—5下,每次停10秒左右,每天3—5次。此外,也可以每天坚持用手掌,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摩擦前胸(上自颈部下至心窝部),每次摩擦数十次至百次。

    后背:与前胸相反,是诸阳之汇。后背保健做得好,能去邪气、治疗诸虚劳损、强身健体。现代医学也发现,人体背部皮下还蕴藏着大量免疫细胞,如感冒或中暑后,“按摩背部”和“刮痧”就可以激活背部免疫细胞。

    平时可采用热水袋热敷、配处方药敷背等办法来保健,也可以通过手掌拍打、叩击来疏通经脉。此外,在背部涂抹精油或冬青膏等按摩背部,擦至皮肤温热潮红,对抵抗感冒、扶助正气、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好处。

    脊柱:是人体神经中枢,并且直接连接大脑。做好脊柱的保健,对于刺激神经系统功能、增强大脑功能、调节脏腑功能、提高人体对病毒侵袭的抵抗力有很好的作用。

    脊柱的保健也可以采取热敷、涂抹精油或甘油等摩擦的办法来进行。

    肚脐:是精气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中医里的一个重要穴位,被养生学家视为保健“要塞”。做好肚脐的保健,对调整人体气血、改善体内脏腑功能有效。

    常见的保健方法是对肚脐进行适当的热敷和按揉。热敷时,可用略高于体温的热水袋或热毛巾,轻轻敷在肚脐上,数分钟后取下,每天坚持敷1—2次,如果在室外,也可把温热的手放在肚脐上面来热敷。按揉时,将手心放在肚脐上面,采用逆时针和顺时针交替的方法轻揉肚脐及四周。长期坚持,对增加肠胃蠕动、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有很大作用。

    脚:此处穴位较多,且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体现人体局部和整体之间相关关系的典型部位。

做好脚部保健,对保持身体经络穴位的强弱平衡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脚部保健可以采用热水浸泡、搓脚、叩击、按压等多种方式,可以起到温经通络、开窍醒脑等作用。

五宫

①                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灵枢·九宫八风》:“太一居五宫之日,病风折杵木,扬沙石。”   

②                指中央土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五宫。”亦即胜夏之邪,损害所及的方位是中央。   

③                指藏精神的五脏。《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张志聪注:“五宫,五脏神之所舍也。”   

④                指宫调名。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

长夏(長夏)

   长夏 古人以五行配四季,缺一,所以想出长夏来弥补,于是春夏秋冬加上长夏就合乎五教.

(1)指阴历六月《素问六节藏象论》“春胜长夏” 王冰注:“所谓长夏者,六月也。”

(2).指夏日。因其白昼较长,故称。 唐 沉佺期 《有所思》诗:“坐看长夏晚,秋月照罗幃。” 金 蔡珪 《寄通州王倅》诗:“长夏少人事,官闲帘户深。” 清 刘大櫆 《游百门泉记》:“亭外廊四,周廊之内,老柏十数株蔽日,长夏坐其内不知有暑也。”

     中医学将一年分为五个阶段,春、夏、长夏、秋、冬,与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对应,也就是中医学的五行。

     春季养肝(从立春到立夏,2月4日—5月6日)  

     夏季养心(从立夏到小暑,5月7日—7月7日) 烈日灼身

    长夏养脾(从小暑到立秋,7月8日—8月8日)共计30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又往往伴着湿气,所以这段时间炎热多湿。蔬菜瓜果大量上市,能促进消化功能,要注意对脾脏的保养,防止饮食带来的消化道疾病。宜:芳香醒脾,少吃油腻,多吃素食   

      秋季养肺(从立秋到立冬,8月9日—11月8日)

    冬季养肾(从立冬到立春,11月9日—来年2月4日)

     什么叫长夏?长夏是夏到了尽头,秋还没接上的那段时间。这段时间是阳气由释放转入收藏的转换过程。转换出了问题,四时老停留在夏的位置,会如何?夏气就会生亢,这一亢,害便随之而生。我们应该有切身感受,每逢夏秋交接不利,炎热烦闷的秋老虎就特别难过,这就是亢害。

    上海市著名老中医丁学平医生说,夏之后有一个长夏,长夏是指从立秋到秋分的时段,这是中医学的范畴,又被俗称为“秋老虎”。正如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时令 湿邪侵袭 :“长夏应脾而变化”。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脾脏与之相应,古人指出“长夏防湿”。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

 长夏时节由于天气闷热,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物和食品都容易返潮,甚至发霉、长毛,人也会感到不适。若穿着返潮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吃了霉烂变质的食品,就会引起胃肠炎,甚至导致中毒,所以在长夏一定要重视防止湿邪的侵袭。

 饮食 祛湿健脾 :这个时令容易产生肠胃道疾病。中医上说,因为湿困脾,升清降浊的功能削弱,吃油腻或者过甜的东西就容易产生呕吐。所以饮食尤其要控制,喝酒也要控制,因为酒亦主湿。因此,在长夏季节里,饮食应以清热祛湿、健脾和中为主。所以也有“长夏防湿要淡补”的说法。

在日常生活中,除食用冬瓜、绿豆芽、小白菜、苦瓜之类的清热食物外,还要吃些薏苡仁、芡实、赤小豆。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丁医生推荐“早饭有一碗粥、晚饭备一碗汤”。同时,大鱼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尽量少吃。

起居 谨防着凉 :虽然眼下丝毫未见秋色,但稍有大意,就容易诱发感冒。尤其是邻近秋分的时候,温差大,中午热早晚凉,暑湿隐藏在身体里。早上着凉之后就产生伏暑,伏暑的症状表现为发热、腹泻。越是邻近秋分温差大的时候,越要小心预防着凉。

  秋令气温多变,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提早备几件秋装,如夹衣、春秋衫、绒衣、薄毛衣等,做到酌情增减。

  

历代五行学说多有差异,尤其五行与四时(五季)相配问题,说法更不统一。大致有6种学说:

①一年分五季,分别与五行相配,每季时间均为72天,一年360天;

②长夏分主四季中每季最后18日;

③长夏为夏季最末一个月,即农历六月;

④长夏有名无实;

⑤一年均分为五季,每季时间均为73天5刻(100刻为1天);

⑥一年为12个月,每季3个月,分为四季和24节气,一年共365日余。

  

农历: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古书常把这些名称作为月份的代名词。

    《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这里的仲春指的就是农历二月。《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 同样,这里的季夏指的就应该是农历六月。

于是,“农历六月”就对应了木火土金水中的“土”,介于火(夏季)和金(秋季)之间,四时与五行的关系就演变为:春——木;夏——火;六月(长夏)——土;秋——金;冬——水。《吕氏春秋》中,六月(长夏)即从四时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时节。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吸收了此理论,把农历六月作为四时之外的一个时节。《春秋繁露 ?卷十?五行对第三十八》道:“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

湿邪的基本概念: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即农历六月,时值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水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若湿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湿邪。湿邪为病,长夏居多,但四季均可发生。湿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病证,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

【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其中,夏季的第三个月(农历六月),又称为“ 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