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格吃炸鸡mp3音乐:六祖在《坛经》中说:“世人愚迷,不见般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6:55:24

六祖在《坛经》中说:“世人愚迷,不见般若。”

意不住诸根,不住色与中,
不住内或外,余处亦不得。
我们每个人明明清清、起心动念的心识,在分析法无我时要抉择为不成立。当然,名言迷乱的现相中,谁都承认有一颗了了分明的心,它能了知万事万物的本体、特征、分类等,这样的心是存在的。此处抉择心不存在,是从万法真相的侧面来讲的,在胜义空性中,我们正在起心动念的这一颗心,远离一切四边八戏,这就是母般若的实相。
要想认识心的本性,可以通过中观的观察方式(如《智慧品》),也可以依靠密法的窍诀。上师如意宝以前讲过,中观所用的是显宗的方法,而在密宗中,依靠善知识指点,凭自己的信心即可了达心的本来面目。这两种不同的窍诀,所达到的目标完全一致,只不过密宗的窍诀比较方便,利根者只要具足信心,依靠上师殊胜的指点,不需苦行便可当下顿悟。这样的成就者,在禅宗和藏传佛教历史上比比皆是。
我们今天在这里,以显宗的观察方法来抉择心到底在何处。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心是个什么东西,虽然都明白心没有颜色、形状,不可获得,但它到底是什么样的本体,谁也说不清楚。而在佛教中,完全能详细诠释这一点。所以分析的过程中,大家不要耽著在字面上,一定要用心来抉择:“我这颗心要是存在的话,理证面前应该能成立,但若以理证无法建立,则说明它的本体是空性。”
下面就开始具体分析:
首先,心不住于眼耳鼻舌身五根上。因为心没有形体、没有味道、没有颜色,而按照内道或世间的说法,眼耳鼻舌身皆由微尘组成,是一种有形体的色法。一个是有碍物、一个是无碍物,二者在本质上显然相违。或者按有些讲义的说法,假如心在根上存在,则可观察:心识与根的关系是他体还是一体?如果说是一体,那眼根就成了眼识,这样一来,有眼根的尸体也应该能看到东西了;如果说是他体,这也不可能,因为离开了眼耳鼻舌等诸根以外,识的本体无法建立。因此,心肯定不是住于根上。
那么,心是不是住于外境上呢?眼睛看见的色法或耳朵听见的声音,这些五境上是否存在心呢?也没有。因为五境完全是由四大微尘所聚合,而心就像刚才所分析的,它没有形体,这两者本质上是矛盾的。而且,假如说外境上有心,那心识就变成柱子、瓶子了。尽管我们到花园里去时,看到五颜六色的鲜花,心好像跑到外面去了,但这种感觉只是一种假立,外境的色法上不可能存在心。
再分析,外境与根中间是否存在心呢?比如说,我前面有一根柱子,我的眼根跟柱子中间有没有心呢?绝对不可能有。因为我前面只是一个空荡荡的虚空,虚空里有一颗心飘来飘去,这样现象谁都不会承认。
那么,心是不是在身体里面呢?很多人认为心应该在身体里面,上师也曾讲过,有些人认为心在大脑中,有些人认为心在心脏里,故有时候生嗔恨心,自己心里很不舒服。但这只不过是一种分别念,真正来观察的话,假如心安住在心脏里,那到底住在心脏的上方还是下方?或者说,现代科技非常发达,有人做了心脏移植手术,换了一颗猪心,他会不会也变成猪呢?肯定不会。但换心确实有一定影响,据说有一个年轻人,他移植心脏的时候,当时没有找到人心,无奈之下就用了猪心,结果手术成功之后,他经常喜欢跑到垃圾堆里吃不净物,表现出很多猪的习气,于是人们就认为心在心脏中。但这种说法也不合理,我们讲《前世今生论》时提过,身体对心有一定的反作用,好比住在宽敞舒适的房间里,心情会好一点,而住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心情就很不舒服,同样,身体变化时心情也会受到影响,但这只是名言中的现象而已,实有常存的心不可能在身体里面。
身体里面没有心,那么身体的外面,比如手、脚、骨头、肌肉等上去寻找,所谓的心也不存在。
既然身体里外都没有心,除此之外的他处,如衣服里、缸子里、钱包里有没有心呢?也不可能有。(不过,喜欢钱的人天天都想着钱包,心好像一直跑到钱包里去。)
这样通过分析以后,有智慧的人就会慢慢了解,正如《宝积经》所云:“心于内无有,于外亦无,二者亦无有且不可得。”所谓的心,在里面也没有,外面也没有,内外二者的中间也没有,完全是了不可得,就像《金刚经》中讲的那样:“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种不可得,并不是存在却得不到,而是通过观察真正认识到:其本体原来不存在。
我们有时候生起极大的嗔恨心或贪心,当时好像真有这么一个恶心,但详细去观察它的本体,无论是它的来源、住处、去处,全部都不存在。无上密法中也经常提到“破除实质心房”,即通过观察心的来龙去脉,认识到心体无实。这种方式,其实在显宗也有,比如《楞严经》中,摩登伽女以幻术迷惑阿难,后被文殊菩萨适时搭救。阿难回到佛陀住所,悲痛啼泣,恳请佛陀宣说破妄显真之法。于是佛陀七处征心,问他:心是否在身内?心是否在身外?心是否潜伏根内?心是否在暗内?心是否随所合处?心是否在根境中间?心是否无所著?通过佛陀的这种引导,阿难终于了达了心的本体。
你们有时间的话,也应该这样观察一下。利根者依靠上师或者书中的教言,当下便可斩断生生世世轮回的根本,而愚者再怎么闻思、再怎么修行,始终也得不到真实的受益。六祖在《坛经》中说:“世人愚迷,不见般若。”我很喜欢这句话,现在人真的是很愚笨、很盲目,不要说对般若空性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就连古人珍贵的道德、善行和优良传统,他们也都一一践踏、置之不理。
在这样的时代中,真正能证悟空性比较困难,然即便如此,我们也一定要明白,佛教中抉择空性的方法,其他任何宗教和世间学问中都没有,佛教对身、心、受等的剖析,任何人也无法反驳。佛陀在《楞伽经》中说:“分析无和合,非如外道见。”一切万法表面上有自性,实际上本体了不可得,它只是一种缘起显现,这就是佛陀所说的法,不同于一般外道的见解。
有些知识分子可能也感觉得到,自己对很多世间问题,几乎毫不费力就能通达,可是遇到佛教之后,越深入探究越会发现更深的密意。我们虽然不是学外道的,但对他们的见修行果也稍有了解,很多道友从小学到大学也看过不少书,可是这些理论在佛法面前,尤其是进入因明和中观领域之后,简直显得微不足道,根本没有反驳空性真理的能力。有些知识分子平时表现得很傲慢,觉得自己的智慧极其锐利,没有一个穿不破的,然而遇到了中观的盔甲后,要想反驳根本无能为力,只有剩下连声的赞叹。所以,一般的凡夫人要推翻佛陀高深莫测的智慧,这是绝对做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