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track5 u盘版下载:智慧10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0:34:10
《智慧100》(1)

  

《智慧100》(1

 

第一篇 智慧之眼

 

.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

 

——法句经.多闻品

 

多闻是博闻强记,博学勤学的意思。在佛的弟子中,多闻第一是阿难尊者,他只要有所听闻,就牢记不忘,且能条理分明。此处所讲的多闻是指一方面经常追求新知识,一方面又不断地温故知新,对自身专业的知识要求深入,对各种不同领域的学问要求广泛,然后加以贯穿通达,自成一家的创见。不会读书的人,一旦多看了几本书,讲出来的话可能陷于自相矛盾的窘境。真正多闻的人,却能把各家各派的知识化成自己的学问,这才是智者。所以多闻可以确定自己的方向和志趣,不会因为看多了书反而迷失自己。

 

明了自己思想的道路,确定努力的目标和处世的原则之后,智慧日日增长。智慧可以从读书而来,同时也会从体验中开发。若无体验,智慧欠塌实,不过是人云亦云,东扯西拉,不能成为与自己生命相结合的学问和见解。有了智慧才能像名厨那样五味调和百味香,高明的厨师能善用种种材料变化出风味独具的佳肴。如果不能建立自己的风格,便不是真有智慧,也不能称为多闻。

 

智者博解众义,有智慧的人都能一门深入,又能门门相即相容。不仅通达佛经,对一切学问也有如探囊取物,顺手拈来皆成妙谛的功夫。

 

理解真实的义理之后,必然要即知即行,并且如法而行,自安安人。以他自己所理解的义理去实践,继而从实践中体会更深一层的道理。其思想和行为既能安顿自己,也能安顿他人。

 

.三无漏学

 

以戒降心,守意正定,

 

内学止观,无忘正智。

 

——法句经.诫慎品

 

这四句话讲的是道德的生活、精神的安定、智慧的修养,也就是戒、定、慧的三无漏学。“以戒降心”是以道德纲领,轨范身口两类的行为;“守意正定”是以止观的方法达成定心安心的功夫;“无忘正智”是以正知正见正念正思的修养,达成开发正慧的目的。用此戒、定、慧的三种功能来对治人的贪、瞋、痴等根本烦恼。

 

许多人听到“戒”这个名词就会害怕,觉得是些教条式的约束,不受戒还没事,一旦受戒就这也不能那也不行;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戒不是叫我们什么都不要说,也不是叫我们什么都不要做,而是不说不做有损于己有害于人的事。杀人、窃盗、邪淫、妄语等等不善的行为,都是先由心中产生不满足,贪求、嫉妒、愤恨,才会去做的;如果有了戒,就可以降心。所谓降心是降贪心、降瞋心、降痴心。降心之后,不平衡的心理现象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安定。

 

把心安定之后要守住它,不让它受环境的刺激诱惑而起波动,渐渐就能入定。正定与邪定相反。正定是从正念而来,对于物质环境的引诱,当以少欲知足的心态,运用止观的方法修行。“止”是心念止于一境,“观”是关照心念的动静状态,在同一个焦点上不断地反复地止与观,便能定心安心。换言之,妄念不起叫做“止”念念分明叫做“观”。心无邪思即是正念,以正念修止观,便的正定。

 

由正定能产生正智,正智和邪智不同。邪智是用心思、走歧途、经偏门,取不义之利,争虚浮之名;正智是洞烛先机,明因果曲直,能够安定人心,不受诱惑,并能恰到好处地面对、处理、化解各种人我的问题;其立场绝非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这四句话可说是佛法的基本原则。“戒”能保护自己身心健康。“定”能使人心平气和、情绪稳定,乃人生一大享受。“慧”能使人经常保持清明的观察力和明快的决断力,以客观态度处理问题。三无漏学在在使人活得更幸福,即使未信仰佛教的人也可以运用得益。

 

.智慧之眼

 

世俗无眼,莫见道真;

 

如少见明,当养善意。

 

——法句经.世俗品

 

世人没有慧眼,不见正道,就如盲人见不 到光明。这个偈子勉励我们当以培养善意来开智慧之眼。“世俗无眼”是说一般人囿于一己之私,没有深见和远见。有智慧的人,则已放下了私利的追逐,所以凡事都能从小处着手并且从大处着眼;从近处着力而是从远处着想;不从个人看得失而从整体论成败;不是从自私自利的立场出发,而是已全体人类的幸福为起点。有智慧的人明察秋毫,不仅能事事洞烛先机,还能时时超越当下;不但看清正面,也能了解反面,且能超越正反两面,落实于绝对的客观,这才能看得到真正的事实、真正的原因和真正的结果。一般人则因自私自利而蒙蔽了眼心,看不到正道真理,老在烦恼在黑暗中跌跌碰碰。有智慧的人,所见的日日是好日,所遇的人人是好人。愚人被环境捉弄,智者能改造环境。愚人看世界是人间的地狱,智者看世界是光明的净土。

 

如何培养智慧?即当培养“善意”,有两个方向:一是透过智者的观点来认识世界,一是用修养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心向,先使身心平衡,然后以平常心看待世界。前者是知识的,在观念上疏导;后者是实践的,在方法上练习。如此双管齐下,可培养出智慧的眼睛。

 

当我们说世间差劲之时,那表示我们是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如果培养善意,即使无法立刻看到佛国净土,也会心平气和一点,不会那么忿忿不平。

 

.面对现实

 

观诸法生灭,一切本来空;

 

知世间成败,从业而有生。

 

——华严经卷廿五.十地品

 

此偈是说,以智慧的观点来观察一切现象的 生生灭灭,就会体悟到一切现象的本性,是无生无灭的,本来就是空的;也知道世间的一切现象之所以有成败起落,是因为众生所造种种业而产生了种种现象。

 

有一次一位居士要介绍一位女士来见我,说她有名有钱有地位、有公有婆有父母、有儿有女有丈夫,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快乐,所以希望能指点她几句话。见了面,我问她,要我告诉她什么?她说她已不少什么,只是感到缺少一些自由,也好像一辈子都在为他人而活,所以不觉得有什么幸福,我告诉她:“你不是没有自由,也不是没有幸福,只是少了一点智慧,缺了一些慈悲。也许最近太累了,你需要休息几天吧!”

 

我告诉她:智慧与烦恼相对,不快乐是因为太在乎自己的存在,也太在乎周遭环境的存在,这是很累人的。慈悲与怨瞋相对,不幸福是因为自己不想付出太多,相反地他人却还嫌你付出太少,这是很烦人的。如果你有智慧,就知道一切世间的事物,起起灭灭来来去去,都是暂时有而本来空,何必那样的在乎自己在乎他人。如果你有慈悲,就不会计较付出的多少,不会在乎他人的反应如何,只是为了爱护环境,照顾他人,而做奉献。有智慧者能够放得下,因为一切本来就是空的;有慈悲者能够提得起,因为有世间就有业,多造善业,多结善缘,正是菩萨的心怀。如果即有智慧又能慈悲,就会发现你是天天都在自由自在地生活,天天都在心甘情愿地奉献,当然不会累也不觉得烦了,连休息几天也用不着了。

 

此偈告诉我们的消息是:因为一切事物以及人的观念和想法,都在起起灭灭,所以从空而有,由有归空,不必为了成败得失而起烦恼。可是,既然生活于此世间,一定是在成败得失的现实之中,不论是苦是乐、是成是败、是的是失,都是由于自作自受;不论你记得不记得,通过三世因果的观点来看,你必须面对现实,改善未来。

 

.现在主义

 

过去是未来,未来是过去;

 

现在是去来,菩萨晓了知。

 

——华严经卷卅四.普贤菩萨行品

 

此偈是说,以菩萨的智慧,发现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是相互交错而不可分割的,所以说过去就是未来,未来也就是过去,现在就是过去及未来。这对一般人的常识世界的认知来说,是无法理解的。

 

这儿绝对不是玩文字游戏,颠三倒四,事实上,它有既深奥又浅显的道理在里面。

 

在现实世界里,一切动物之中,人类居于最高等的层次,因为有记忆、能思辨、累计经验,形成了文化。这都是时间感的反应,所造成的结果。记忆着过去的经验,变成生活于现在的知识和技能,运用过去的记忆加上现在的事实,便能展现出未来的景观。

 

正因为人类具备在时间上的条件,朝向正面发展,便是不断地改正过去,更新未来;朝向负面延伸,便是对过去的眷恋与追悔,对未来的梦想与忧虑,对现在的不满与不安。这就为人类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和生活上的苦恼。

 

因此菩萨慈悲,告诉我们:时间虽然是有的,而且也是人类所需要的,但是不要被时间所骗,不要以为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一定会来,现在的永远不变。站在你现在的立足点上,你是带着从前,走在现在,你又立即带着你的过去和现在,走向未来。所以不论你的记忆力如何,也不管你的推想力如何,现在的你,虽不等于是过去的你,也不就是未来的你,确实是和你的过去和未来,联系在一起的。

 

曾经有一位禅师,离家数十年,再度回到家乡时,他的亲人都认不出他了,经他自我介绍后,他的亲人便惊讶地问:“变成这么老了,你真的是我家那个人吗?”

 

禅师回答说:“那个人的确就是我,我这个人的确不是他。”这两个人的对话,点出了时间的前后,虽不可分割,但又历历分明。

 

不用牵挂过去,不必担心未来,塌实于现在,就与过去和未来同在。

 

.求学要诀

 

夫学有二,常亲多闻,

 

安谛解义,虽困不邪。

 

——法句经.教学品

 

求学有两个要诀,第一是常亲近善友,第二是遵守真理。“学”是指圣人之学,解脱之学,也就是离烦恼之学,安心安身之学。

 

“多闻”是多多学习待人接物,与人共处,化解烦恼,增长智慧的观念和方法。简言之,多闻者是学问渊博,知识丰富的人;在佛教界称之为“善知识”,指的是良师益友,能为我们传递经验,解惑纾困并授知以正确实用的方法。

 

“解义”是指对理论的了解,对学问的洞悉。“多闻”是多听、多学、多读书;“解义”则是对听到、读到的任何学问都能了解其内容。这又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种是从语言文字的表面去理解,望文主义,却不一定是真正的意思。第二种则是以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及对佛法的修行来通达、识透文字的内涵,根据实际经验,根据证悟层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认。

 

懂得这两个名词之后,知道求学要常亲近、请教、请示博闻强识的人,或见多识广的人,由此可以获得智慧的启发和学识领域的开拓。然后便能安住于正确的、正当的真实的道理。若能如此,即使遇到思想上、生活上、身心上、环境上的困难,皆可迎刃而解,也不会被错误的观念或不良的环境所诱惑而走上邪道,像一些人在平常时候,仁义道德都听得懂也讲得出口,一旦面临利害关头,却可以出卖良心,追求不正当的利益去了。

 

.不如无知

 

诸法无自性,一切无能知;

 

若能如是解,是则无所解。

 

——华严经卷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一切现象没有固定不变永恒的本质,也没有一定不变永恒的真理让我们认知。假如有谁能理解到这样的事实,也就没有什么大道理可以被了解说明的了。

 

所谓“诸法无自性”,是说任何现象没有不变的恒常性,任何现象都会由于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变迁而产生变化;任何物质现象及精神现象都是如此,故世上并无永恒的真理和不变的事物。

 

然而,一般人即使在观念上有此认同,事实上却难以体会;总在茫然迷惑、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对一切现象在心理上产生正负两面的反应。正面反应是想迷恋它、追求它、占有它。形成贪得无厌,永不满足的苦恼;负面的反应是,想要的追求不到、无法占有,已经到手的,担心失去,真的失去了,那就产生了永远没有安全感的苦恼。这是非常辛苦的,天天忙忙碌碌,居然就是为了自寻苦恼而忙。有人说是为了生活,为了事业,为了成就感。其实只是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想法或似有实无的事物而忙。

 

一般人是被物欲牵累而辛苦。知识分子的思想家们,则为对于某种想法或所谓意识形态的坚持而辛苦一辈子。有人认为他们的理念、想法和判断是绝对正确的。其实,世间任何事物包括思想观念在内,没有一样能够不受时间、环境的影响而一成不变的,现实情况经常改变,思想观念也就无法不让它随之改变。所以,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只能代表你自己的现在,说不定你到明天就会修正你自己的见解。但往往有些人为了意见的出入,争得脸红脖子粗地形同水火。人不能没有自己的立场,但也该尊重他人的立场,否则,不仅困扰自己,也困扰他人。

 

正因为任何东西都会变化,于是求知就仅是一桩比较的行为,而不是造成独断行为的手段。求知是为了生活的方便,不是为了要抓住一样东西不放,否则知识反而成了生活的累赘,那又何苦来哉。现代人的资讯发达,消息来源丰富,大家一方面希望知道得更多,另一方面又被想要知道的东西,冲击得头晕目眩,忘了自己是谁。

 

.战胜自己

 

千千为敌,一人胜之,

 

未若自胜,为战中上。

 

——法句经.述千品

 

这个偈子是说,若以一个人的力量去战胜成千上万的敌人,当然是够勇猛的战将了,但是,还不如 战胜自己的烦恼心来得有价值。这四句话是意味着“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人的一生,总是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作着适应及克服的努力,因此有人形容人生如战场,勇者胜而懦者败,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中,所遭遇的许多人、事、物,都是战斗的对象。其实,自己的心念,往往不受自己的指挥,那才是最顽强的敌人。

 

一般人认为,如果没有危机感、竞争力或进取心,可能会失去生存的空间,所以许多人都会殚精竭虑地为自己、为孩子安排前途,以作为发展的战场。

 

人生的战场上,千军万马,杀气腾腾。一位在作战时,能够万夫莫敌,屡战屡胜的常胜将军,功勋彪炳,使得敌军望尘披靡,但他内心是否平安、自在、欢喜,就大有问题。例如拿破仑在全盛时期几乎统治半个地球,战败后被囚禁在一座小岛上,相当烦闷痛苦,难以排遣,而说:“我可以战胜无数的敌人,却无法战胜自己的心。”可见能够战胜自己的心,才是最懂得战争的上等战将。

 

要战胜自己很不简单。一般人得意忘形,失意时自暴自弃;人家看得起时觉得自己很成功,落魄时觉得没有人比他更倒霉。惟有不受成败得失的左右、不受生死存亡等有形无形的情况所影响,纵然身不自在,却能心得自在,才算战胜自己。

 

平常人很难不受环境影响,矛盾、冲突、挣扎,经常发生,如何调伏烦恼,非常重要。发生在心外的事 比较好应付,发生在心中的事则较难处理。这需要做自我排解、自我平衡的功夫,在观念和方法上都要努力。在观念上要想到这是种种因缘配合之下所产生的 结果,自己仅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所以无法掌控,心中情绪自然会安定。在方法上则要做些自我约束与宁心安心的功夫,若能随时随地安心安身,便是真正战胜了自己。

 

.用佛智慧

 

如来智如是,众生悉具有;

 

颠倒妄想覆,众生不知见。

 

——华严经卷卅六.宝王如来性起品

 

此偈是说,人人都具备跟佛相同的智慧,可惜一 般人的心智被痴迷的颠倒妄想所蒙蔽,所以不知道有这样的能力。

 

很多人以为自己非常优秀,头脑反应快、见识广、懂得多、学得勤,就觉得很有智慧。另有不少人以为自己非常愚笨,反应迟钝、手脚慢、理解力低、记忆力弱,就觉得没有智慧。其实,如果依据此偈作判断,这两种人都还不曾知道佛的智慧是什么?

 

三年前有一对夫妇遇到婚姻危机,先后都来请我指教。两人都是出身于农村,结婚已二十多年,当时都只二十来岁,男的初中毕业,女的小学程度,后来男的由工读而出国留学,回国后升到了一家中小企业公司的总经理。太太老是怀疑丈夫在外面有了姨太太,男的便来告诉我,本来他没有想到要娶姨太太,反正太太天天都在冤枉他,他就真的交了女朋友。太太知道实情之后,也来告诉我说,既然丈夫无情,她也要另外去找男朋友了,反正她的丈夫嫌她愚笨,迟早大不了离婚算了。

 

这对夫妇,受的教育程度有差距,知识水准不相同。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两人都没有如来所说的智慧。妻子冤枉丈夫已是错的,丈夫岂可将错就错?丈夫有外遇已是错的,妻子岂可也去找外遇?两者都已四十多岁,还不珍惜患难夫妻,竟来互斗意气,把幸福婚姻的营造,当作儿童的游戏,是多么的愚痴!幸亏两人都来见我,被我各批评一顿,避免了家庭的破碎。

 

这个例子,正好说明此偈所谓被“颠倒妄想覆”盖了心窍,不见了智慧,任由情绪奔放,惹得烦恼不已,痛苦不堪。

 

请不要误认为佛的智慧,要等到成佛之后才有份,那是一些学问家们的高论。事实上,佛在人间,就是要帮助一般的凡夫俗子,告诉你本身就有佛的智慧,不一定要等到成佛,只要能于生活中,少闹一些无意义无道理的情绪,少为自己制造烦恼,常以心平气和的态度,谅解人、包容人、帮助人,你就是一个能够生活在如来智慧中的人了。

 

不要指望,等你成了佛,才有佛的智慧,你应当马上开始运用佛的智慧。否则,你是永远没有机会体验到智慧,你也永远不会成佛了。

 

.提起放下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

 

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

 

——大智度论卷三.释初品中住王舍城

 

此偈的表面是说,孔雀虽有华丽的外表,但是不如鸿雁能够远飞,在家人虽然富贵而有势力,但不如出家人的功德殊胜。好像是说,从外表上看,在家人比出家人高贵,其实却恰巧相反。

 

这是出家与在家两种生活形态的比较。很多在家人一生中所追求的不外名利权位势,即使不一定受人尊敬,但却要受人瞩目,才算成功。可是很少人在成功之后,不被牵累,直到晚年,仍在名利场中打滚而不能脱身。这好比披着华丽羽毛的孔雀,是众目的焦点,受人赞美欣赏,但孔雀尾巴太长,身体太重,飞不高也飞不远。鸿雁是一种候鸟,长得并不漂亮,夏季来时向北国去避暑,冬天到了往南国去避寒,翱翔于沧溟,一飞就数千里。如此海阔天空的大胸襟,决定不是孔雀所能比拟的。

 

这不是说,在家人有了财势富贵,便不能远走高飞,而是因为有家有室、儿孙成群,加上田产房产,要想说走就走可就不容易了。纵然年老退休乃至临终之时,还对眷属产业牵肠挂肚地放心不下。由于不自在,所以患得患失。富贵者更求富贵,有权者希望权加一级,有势者力求巩固并扩张。自古以来,许多尊贵权势人物,往往至死不愿让出权位,要待子女逼下台,要等后起者赶下台。提得起放不下,是非常痛苦的事。

 

出家人的功德在于随遇而安,随缘奉献。没有一定要做的事,没有一定要去的地方,没有一定要在世间扬名立万或完成大事业。如果事实需要,也没有一定不愿见的人和不想做的事。有一位海外回来的学者见我们法鼓山的计划不小,远景庞大,对我说:“圣严法师,你的野心不小。”我说:“阿弥陀佛,我哪敢有野心?随缘而已!如果因缘许可我就做,而且不逃避、不后人;因缘不许可的话,我是不会强求的。野心是想要追求、想要征服、一定要达成什么;我没有野心, 佛法要我做的、众生要我做的,在不违背智慧和慈悲 的原则下,只要我能做,一定尽力而为。”出家人没有 私人的事业和财物,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在任何地方落脚乃至一晚,就把那个地方当作自己的家来照顾,遇到任何个人乃至一面之缘,也把他当作自己的家人那样来看待。情深礼隆而不存占有之心,所以 能随缘结缘而又能随时放下。

 

此偈虽然是以在家和出家的两种身份作对比,其实,有大智慧的人:不论在家出家,都能提得起放得下,所谓置名利权势于度外,乃至也置生死于度外。如果是非常愚痴的人,不论在家出家,他们的心中也都被名利权势占满。不过出家人的生活方式,若非已经拥有寺院及徒众的大和尚,要想占有名利权势,相当不易。所以,若非道德修养已有相当火候,担任丛林道场的方丈,是要特别留心的。有道的出家人,处处努力建寺,随时可以离开。

 

.知识智慧

 

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

 

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见。

 

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

 

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

 

——大智度论卷五.释初品中菩萨功德

 

智慧是心地无染,多闻是博闻强记。如果心地光明而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学问,不能用适当的语文工具来向人表达自己内心之所体验;如果仅有渊博的学问,而无明净的智慧,便等于睁着两眼的盲人,所说所见,都像盲人摸象。

 

一般人所认为的智慧大概是指聪明或博学。这种人见多识广,反应敏捷,分析和观察深刻而独到。其实,从佛法的观点来说,聪明人,不等于有智慧,学问家也不等于智者。离开了自我中心的分别、执著,才是离烦恼而得解脱的有智慧者,那是亲自体验到工真我无我,实相无相的究竟空相。

 

在这个偈子中,多闻的意思是懂得很多佛法,不一定用耳朵听闻,也可用眼睛阅读,和用心分析研究经典。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他把佛在各个时段所讲的佛法都记得清清楚楚,被形容为“如瓶泻水”,从佛的口中,进入阿难耳中,一字不少、一义不漏地全部承受。但他直到释迦牟尼佛涅槃时,尚未悟入智慧、尚未成阿罗汉。可见多闻和智慧并无绝对的关系。只有多闻而无智慧,虽然身在光明之中,但好比没有眼睛,看不到光明,无从知道光明是什么?反过来说,有智慧而无知识、学问,只能说自己没有烦恼,但无法用智慧来帮助众生,这好比在黑暗之中,有眼睛却看不到东西,不知道佛法是怎么说的?不会说开悟的境界是怎么发生的?所以佛陀时代有些已证阿罗汉果而没有学问辩才的弟子,遇到请他们说法开示的场合,只好表现几下神通来感化人。可见有智慧而无多闻,多闻而无智慧都不够好。

 

.如法实践

 

如法应修行,非法不应受;

 

今世及后世,行法者安稳。

 

——大智度论卷十六.释初品中毗梨耶波罗蜜之余

 

此偈是说,若合于正法的道理,应该照着去做,违背正法的观念,便不该接受;不论今生或来生,如法修行的人,都会获得安稳的心境。这四句话中,有四个名词是重点:如法、非法、行法、安稳。

 

一般人讲“如法炮制”,是依照正确方法炮制药材,才能使人药到病除。此偈是说照着佛所说的道理和方法去做,便是“如法”。“法”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讲解除苦难的原则,便是从因果的事实而说有,从因缘的现象说空。佛所说的每一部经,都是为了适应不同时地及听众的情况而方便说法;从不同的角度谈同一个问题,或对同一个问题向不同的角度去发挥。因此,原则只有一个,修行法门则有无量。合乎此原则的道理,不论出于何人所说,都是如法,若不合原则,纵然大家说是佛法,也要视为非法。

 

佛法的原则是因果法及因缘法,佛法的实践早以戒、定、慧的三学为基准。“戒”是应该做的必须做,不该做的不得做,自利利他的事应该做,让自己产生困扰、让他人受到伤害的事不该做。“定”是心不受环境的刺激诱惑而动摇,不受内外的困扰所影响,随时随处,能使自己的心,处于安乐、安适、安稳的状态,不仅自安,.也能安人,使得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安定。“慧”是既能提得起也能放得下,提得起责任,放得下权利,提得起是帮助他人,放得下是心无牵挂。放下以后,心中清清朗朗,提起之肘,心中毫不拖累。此叫做如法。

 

“非法”,是身口意三种行为,不合因果及因缘的观点,违背戒定慧三学的基础。

 

如果照戒定慧的原则努力修行,便可避免、预防产生非法的行为,则今世后世都会得到利益。现生如法修行的人,身心会平安,即使环境不如意,有种种打击阻碍,但内心不会受影响而产生怨天尤人的烦恼。何况存善心、说好话、做善事的人,多半会受大多数人的欢迎、爱戴和信任。假如今生并未得到外在环境的回馈,也没有关系,还有无穷的来世,无限的前程。

 

“安稳”是安乐稳定,不受干扰,不愁得失,超越于善恶有无的解脱自在。

 

.剑及履及

 

闻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

 

如是之过失,皆由懈怠心。

 

——大智度论卷十五.释初品中毗梨耶波罗蜜

 

此偈是说,如果你在听了很多微妙的道理,却对自己的身心没有多少帮助,问题就在于没有身体力行地照着去努力。

 

世间的许多知识分子,读了大量的图书,写了不少的文章,仅在贩卖学问,糊口维生,光在坐而言,不能起而行,对人也许有用,于己等于无益。有些学佛的人,读了许多经论及祖师的语录,却不能开悟,也 无法减少烦恼。懈怠不精进,能说不能行,是其关键所在。

 

此处所谓的“妙道法”是佛所说的离苦法、解脱法、成佛法,即是成熟众生的大乘菩萨法。有人听了佛法之后,如饥得食,如渴得饮,奋不顾身,全心投入,深怕时机难再。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很不简单!听到了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心境立即豁达,觉得死而无憾。可是对佛教来说,仅仅闻道又能悟道,虽也可以死而无憾,如能不死而将经验分享其他尚未闻道悟道的广大众生,那就更好。做为一个菩萨,听了佛法之后,如果尚未悟道,当然要自己修行自己用,同时也要介绍给别人。这是“自身未度先度人,是为 菩萨初发心。”

 

“闻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是说听到佛法却不 能拿来利益自己,即如禅宗语录所比喻的,走在江水边结果渴死,坐在饭锅边结果饿死,这都是懈怠心在作祟。连举手之劳都不肯,难怪渴死饿死。佛法称这 些人为睁眼的瞎子、有耳的聋子、有嘴的哑巴,佛法对他们水泼不入心,听是听到了,但跟他们的生命不相应。

 

凡事因循,得过且过,虽然手中握有无价宝库的钥匙,懒得打开宝藏之门,懒得运用库藏的财宝,那就等于没有财富的乞丐。

 

知识学问,贵在学以致用,不用便无用,无用便无益。凡事剑及履及,精勤不懈,必能利人,也能利己。

 

.禅的力量

 

禅为金刚铠,能遮烦恼箭;

 

虽未得无余,涅槃分已得。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禅定是最坚固的铠甲,可以抵挡烦恼的利箭,纵然尚未达到无余涅槃,但已在走向涅槃之路了。

 

禅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四禅八定;第二种是惮定和智慧不二,也就是《六祖坛经》的“即定之时慧在定,即慧之时定在慧。”是中国禅宗所讲的禅。印度:的禅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与外道相通的层次,即瑜伽派,修四禅八定,浅的时候心止于静,心无杂念,深定时,自己就是存在于无限的时空。这是世间禅,因为自我的价值执著还在。另一个层次是释迦牟尼佛的禅,在四禅八定之上,另加第九定,名为灭受想定,便是超越于时空的执著,名为解脱定,又叫罗汉定,这已是由定发慧的禅了,如果有定无慧即不解脱,定中无烦恼,出定之后尚不能无惑。第九定后,一了百了,烦恼尽、生死断,虽在世间,已超越世间的束缚。

 

此偈讲的禅是即慧即定的大乘的禅,这种禅可以用打坐进入定境,但有了功夫之后,不一定是在打坐的情况下得智慧。出定之后只要心不受外在干扰、诱惑,也是在定中。所以禅宗说,坐也禅立也禅,吃饭、喝水都是禅,日常生活即是禅。

 

“铠”本是古代武士在战场两阵打仗时用来护身御箭的战袍,此处以“金刚铠”比喻禅的力量,就如金刚做成的铠甲,可以保护心的清净和稳定,不会受到心内和身外射来的烦恼箭所伤害。有些烦恼箭看起来是来自身外,其实箭和弦都是出于内心。倘若心定如金刚,身外纵有千军万马的烦恼之箭,也奈何不了你。如果心禅的力量,虽尚未得无余涅槃,仍有一些 微细烦恼,但已不起作用;虽仍未得究竟解脱,但已得到若干部分的涅槃功德,尝到了一些烦恼不起的味道。

 

一般人或刚学佛的人不易到这个程度,但在生活之中多保持一份宁静的心,多保持一份向内看的心,就会少一点被外境困扰的可能。我常告诉人,如果烦恼当前、逆境当道,要向内看自己的念头,不要看对方的情况;或者注意呼吸出入的感觉,不要注意使你烦恼的现象,否则烦恼不易平伏。这实际上就是禅的力量,也是一种定的方法,可使烦恼减轻。

 

.禅能离欲

 

欲乐著无厌,以何能灭除?

 

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掸波罗蜜

 

此偈是说,淫欲之乐往往使人沉迷,无法自拔,如果能使用不净观的方法修行,贪著于淫乐的心,自然会如釜底抽薪、无薪火自灭。五欲之中以男女的性欲最强。男女的性欲之乐是非常令人着迷的,只要是正常的男人或女人,都会有兴趣。即使是出家人,在未离欲之前,多多少少也有这种倾向,因为有戒律保护,所以不会去做。

 

佛经中说,人间的五欲以淫欲最乐,仍不如天上的欲乐,则因没有肉体负担.故也没有疲累厌恶感。经中又把五欲之乐和禅定之乐相比,禅定之乐远胜于五欲之乐。禅定是从身心得到松弛、解放,身轻而心安,欲乐只是一时间的刺激、陶醉,而不是神经肌肉的放松,没有轻安之乐,二者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有禅定经验的人对性欲就不会那么地迷恋了。而修禅定的方法中,不净观是专门对治淫欲重的。性欲强烈,一方面表示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显出气质粗浊,也有些人,由于体质虚弱,火气上升,性欲的反应亦强,这是要命的现象。人非禽兽,切勿让性欲奔放,造成严重的后果。

 

不净观是观自身的不净和观他身的不净。性的冲动或反应很强烈时,观察身体,每一个毛孔都不断在分泌,只要一段时间不清洗,臭不可闻。用这个观点看自身不净,欲念会下降;再观他身不净,欲念即平息。有人看到特定形象的男人或女人时,会特别有兴趣,这时就宜想像:掀开这个人的头发之下是头皮,头皮之下是血肉筋骨。如果喜欢他的眼睛,眼睛内部是神经、是脂肪,没有任何可爱的东西。再进一步观想,害病时如何?我见过一位本来很妖娆美艳的女士,当她生病时便非常憔悴,口有胃臭,身有体臭,一点也不美了。再往下想,当美女死了之后又如何?死了几天将如何?死了几个月又如何?只剩一堆骨头,最后连骨头也没有了。修不净观观到这种程度时,就不会再有欲念产生,观到最后,身心没有了,心外的境界也没有了,便入了禅定,其最高境界是离欲,证阿罗汉果。

 

不过,不净观不容易学,须由有经验的老师教。如果没有这样的老师,欲念产生时,不妨观自己和他人的不净,也有用处;至少不会放不下,离不开、不断想追求。

 

.摄心入定

 

摄心入禅时,以觉观为恼;

 

是故除觉观,得入一识处。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本偈是说,进入禅定所遇的障碍,是觉和观,若不离开觉观,就不能进入深定。

 

“觉观”是心理活动现象,又被译为寻伺。粗思绪为觉,细思绪为观,寻求事理的粗性作用,及伺案事理的细性作用,合称为寻伺。这是思考性,探索性的心念,与专注性、集中性、乃至统一性的禅修心态是相违背的。进入禅定时,如果还有觉观,就打搅了定境的完整和宁静;若能把觉和观的心象彻底摆下,就能进入深定。觉观对于分辨好坏善恶而言,是善的心理现象,对于禅定的修行者来说,却是不善的心象。因此《大智度论》说;“觉观虽善,而是三昧(禅定)贼。”

 

摄心是把散乱的心和攀缘的心集中起来。散乱的心,是天南地北、胡思乱想。攀缘的心,是对外在的环境,不论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嘴所尝,只要是喜爱的就追求、贪取,不顺意的就讨厌、排斥。若要集中这个散心,需要使用摄心入定的方法。有的直观实相无相、念头无物可缘,念头无立足处,便是三昧定境。有的用数息观,把杂念妄想用数呼吸的方法排开,唯一的念头就是数呼吸,等时间长了、功夫深了,就能进入禅定。禅定有深浅之别,入深定之后即进入“一识处”,只有一个自我识存在,其他一切分别识都不起作用了,这个自我识不是对外攀缘的意识,也不是对内寻伺的意识,而是还有自我中心的存在,存在于禅定之中,可见若不除我执,禅定再深也未必解脱。

 

另在禅修的现象和方法上,也用觉观二字,不过不是此偈所用的寻伺心。

 

觉是禅修者的觉支,凡打坐时会产生种种觉受,如冷、暖、呼吸顺畅或不顺、身体清凉轻安等。由身体的现象产生心理的反应。如果执著这些反应就不能入定,必须放下才能入定。

 

观是观想的方法,如因缘观、数息观、慈悲观、不净观、界分别观等,合称五停心观;我们必须经过这些修观的方法才能入定。如果在入定之后尚有观的方法可用,则表示未入深定。正如坐船过河,若不肯离船,即使到了彼岸也是不能登岸,所以执著觉受及观法,也是禅定的障碍。

 

更进一步,倘若入了深定而耽着定乐的享受,也不得解脱,必须先将觉观放下,才得入定,然后必须将定境也得放下,方为无私无我的自在解脱。

 

.事实如此

 

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

 

念想观已深,言语法亦灭。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得到般若的智慧之后,所见到的才是不虚妄、不颠倒的真实法,那已不是思想语言所能形容的境界。通常称为不可思议。

 

梵文的般若是“智慧”,波罗蜜是波罗蜜多的简称,是“超越”。但般若无法仅用“智慧”两字来表达,因为一般人认为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凡有创造性的人,都有智慧。但这跟般若不一样。般若的智慧,也有一般人的智慧的功能与作用,但无一般人的自我中心的执著。这才能从烦恼的苦海超越而成为大解脱大自在的智者,叫做“波罗蜜多”。因此,开发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便不会再有颠倒意见了, 因为他已体验到了真实的佛法。

 

什么叫“颠倒”?共有四种: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这是人间凡夫对于身心和环境所持的正常心态,但从佛法的立场看来,却叫作颠倒。因为世法无常,所以身心世界皆非真我;因为一切现象无法永久保持或保证不变,所以有生老病死等诸苦;因为有烦恼的心念,所以不清净,有血肉的身体,所以是臭皮囊。

 

然而开发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便已超越了烦恼的分别执著,也可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就是真实的佛法。而真实的佛法,必须是得到般若波罗蜜多的人,才能体会到的。这样的真实,已非言语、思想所能说明思考的领域。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宗所说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也就是指的“般若”的事实。

 

通常,几乎人人都曾有过“尽在不言中”的体验。 有人形容大智若愚,其实不是装成憨厚笨拙,根本觉得用任何方式辩论、解释说明,都是不必要的,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多说不如不说,否则离开事实真相就会愈来愈远。

 

.无私无我

 

般若之威德,能动二种人;

 

无智者恐怖,有智者欢喜。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般若能使两种人震撼,一是使得没有智慧的人恐怖,另一是使得已有智慧的人欢喜。

 

梵文般若的意思是无私无我的智慧。在没有智慧之前,不知般若是什么,有了智慧之后,没有自我、没有执著,因为警悟到,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身心,都不是永恒的自我。不过在般若的智慧尚未从心中显现之时,纵然在认知上能够接受无私的观念,却无从体会到无我的状态。甚至一听到般若是空,空即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就会恐惧警怖。因为既然无我,自己的身心究竟又是谁呢?可是对于已经有智慧者,认为达到这种境界实在太好了,能够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所以盼望协助那些无智的众生,在尚未断除烦恼之前应当断除烦恼,未得大智慧之前应当开发智慧。因此要用种种观念种种方法,帮助众生,开启智慧,并且鼓励大家,总有一天大彻大悟,显现出大智者的功能。

 

然而,一般人害怕失去自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害怕在体验到无我之后,就会像一个好端端的人,突然失去了记忆、不认识自己,当然也不认识亲人,没有了自我,当然也会失去本来属于自我的一切,那该是多么悲惨可怕的事了!他们以为,如果没有了自我,比起失魂落魄的幽灵更加寂寞。我的弟子中还有不少是这样的人,甚至随我打了几次禅七的人还有这种心态。一讲到无我,他们就说:“不能没有自我,一旦没有自我之时不知会发生什么事。现在这个我已很习惯了,我有我的身体、环境、家庭、财产、事业等等,偶尔虽有困扰,但还不觉得有多少不好。如果没有了自我,实在不堪想像,可能我会发疯,也可能变成一个植物人那样的行尸走肉了。”

 

事实上,无我的经验,是以无私的般若智慧,超越了主观客观,超越了时间空间,超越了相对绝对的:自我中心,除了没有自私的立场,所有的一切都还照常。如果你是在家人,由于禅修而开了悟,那就是获得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无我智慧,因为没有出家,所以太太、先生、孩子、事业等原有的一切,还得由你去照顾。所不同的是:开悟之前,是你的私有,所以被你在心理上占有,开悟之后,是属于各人所有,你已没有自我的私心,在心理上是尽慈悲关爱奉献的责任。这种心境是很难说明的,唯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你欢喜地获得般若的智慧之时,自然就知道了。

 

一般人也可以学习着用智者的观点来放下自我,特别是在被烦恼所苦的时候,学习着暂时放下自我也会有益于身心的健康。

 

.不用议论

 

若人得般若,议论心皆灭;

 

譬如日出时,朝露一时失。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如果一个人得到了般若智慧,从我见、我执所生出的议论心就没有了,好比早晨太阳一出来;露水都不见了。

 

般若本身不是用语言讲的,即使说是得到了文字般若、语言三昧,还是要以语言来表达,用文字作工具。但以文字语言作工具,是为了利益众生,因材施教,不是为了自己要申述什么真理。所以,得到般若的人,心中朗朗乾坤,对任何现象皆不需揣摩,当下就明白。若是哲学家及科学家,则需靠理论表达,分析实验。彻悟以后的圣者,对于宇宙人生,都是如实观、如实知、如实说。是直观而不是直觉,无相无不相,是如实相,无念之念,即是般若。既然如此,已不需要议论、辩论、争论,因为一切都已清清楚楚,还要议论什么?但是未得般若智慧的人,仍需要思辨的逻辑,才不致陷于盲从、迷信、迷惑。

 

凡是辩论的、讨论的、争论的、计较的、衡量的、分析的、综合的,都叫议论心。这些都会因无我智慧的出现而消失,好比太阳一出来,朝露就被蒸发了。佛见人就说法,但不要认为他喜欢议论。佛的大弟子中有议论第一者,他是为了使大家对佛所说的法,理解得更透彻,是为了帮助别人而不是表现自我。因此直到今天,中国西藏的喇嘛对议论依然很重视,用议论达到消灭议论的目的,使讲的人不会似是而非,听话的人也容易进入主题。所以,已得般若的人,本身不需议论,若是为了他人,则仍然需要议论。

 

.智慧无痕

 

若不见般若,是则为被缚;

 

若人见般若,是亦名被缚。

 

若人见般若,是则得解脱;

 

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两偈是说,不论你以为已见到般若或者没有见到般若,都是未得解脱,相反地也都是已得解脱。

 

这两个偈子,乍看之下是彼此矛盾的。第一个偈子说,不论见不见到般若,都被烦恼束缚。因为未见般若的人,不知道有般若,也没想要见到般若,因此 是在烦恼之中,另一种人已知有般若,并且在追求般若,这本身就是执著;或者他自认已得到般若,是一 个有智慧的人,这也是个笑话,因为般若是无我的,怎么会把有了智慧当成我了呢?所以自认得到般若,也是束缚。

 

第二个偈子说,见到般若是得到解脱,相反地,不见般若也是得解脱。这是对智者或悟后的人说的。悟后的人即使告诉别人他见到般若,自己心中并不会执著般若。比如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已放下了自我中心,但他为了帮助他人,依旧处处说到“我是佛”、 “我是大觉者”、“我是世尊”、“我是法王”、“我度众生”。这究竟是执著,还是解脱呢?这是为了证众生起信心,所以告诉人他是佛,他已得解脱,藉此让众生知道,他是值得依靠的人,是能让众生得解脱的人,要跟他学习。这些“我”字,是为众生而说的假名,不是为了凸显佛的自我而说。

 

“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对于大彻大悟之后的人来说,般若也是因为众生需要而立的假名,在他们悟者的心中并没有任何痕迹叫作般若,这才是真正得解脱。倘若某人自己认为有智慧,自己认为已解脱,自己认为于众人之中高人一等,这是固守着自我价值、自我成就的心象,乃是傲慢自大,不是解脱自在。

 

我常对修行已有一点心得的人说;不要执著悟境,不要等待开悟;如果真的开悟了,不要大惊小怪,逢人就显示自己已经开悟。真正开悟的人。心中了无痕迹,如果有开悟的感觉和开悟的傲气,那是证明你不是真悟,未得解脱。

 

世间有些人自称他们是解脱者、大师、大禅师、或者自谓最高最究竟的自在者,很难讲他们是否名符其实。如果是方便法,让人起信,那没有问题;如果骄慢自大,自认为解脱者,那决不是解脱。该如何判断呢?但看他们在平常生活中是否有傲慢心?是不是和光同尘地平易近人?如果是在从事神化自我及个人崇拜的活动者,就可能是骄慢,而不是般若了。

 

.原来如此

 

诸法之实相,则是众生相;

 

若取众生相,则远离实道。

 

——大智度论卷二十.释初品中三三昧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

 

众生相就是诸法的实相,二者没有差别。但是此偈又说,如果执著众生相,那就离开了真实的佛道。

 

这是般若的辩论法,也是《大智度论》的句法。首先说这个就是那个,然后说若取那个当成这个,就已离了这个。以此偈为例,不要执著莫须有的名相叫实相,但离开名相又如何知道实相呢?

 

实相是实际的、根本的形象、现象,原来就是这个样。但真有实相这个东西吗?从语言上、思想上讲是有的。若从实相的本身来说,实相是无相,无相不离一切有的现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东西叫实相,可知世界一切现象都没有离开实相。

 

佛学所讲的空,永远不会有被破坏,是最可靠的。什么叫空?只有空中才能出现种种有的现象,但这些现象不断迁流变化,因此,一切的有,也从未离开空的真实相。佛说不要以空洞的名词或形而上的哲学理念,来错认实相这个东西。

 

众生相就是实相。众生相是以人为主,但除了人之外,还有其他类别的众生,众生开悟,即见自性是空,自相也空,所以本来是空的实相就是众生相。但你如果以烦恼的众生相便以为等于已经体验到了实相,那又是颠倒的看法了。众生相只是实相的一部分。实相不离世间的任何现象,但不能把世间的任何现象当作全体的实相,因为它是一直在变化的幻象,岂是实相?

 

.没有异端

 

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

 

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字。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般若智慧虽没有二相,佛却随着对象及时地之不同,而以各种名称来称呼它,用不同的方式来介绍它。

 

“般若是一法”,更深一层来看,般若之中不仅没有异端,也可以说,般若并无一法。但对一般人不能这么讲,否则佛就无话可说了。佛为了度众生,还是要用种种名词、语言、方式、技巧等,来让不同的人接受到同一个来源的讯息,并为大家指出相同的方向,勉励他们去努力。也就是说,发源于般若智慧,归向于般若智慧。倒底有没有般若这样东西呢?未悟的人不知有,已悟的人不居有。

 

不过,此偈中的般若,是指佛的大觉智慧,人人心中皆有佛性,不论悟或未悟,人人心中也都有与佛相同的般若,只是未悟之时只见烦恼不见般若,悟了之后离去烦恼即是般若。悟后的人用般若智慧来自利利人,未悟的人,如金在矿不能自利也无法利人。般若的智慧,如灯照暗不照明,凡夫迷时不知有般若,无从用般若;智者悟后用时则有,不用则无,是随众生而有,‘众生无边,所以从般若产生的佛法也是无边。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说了四十九年的法,遇到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众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人和鬼所听到的都是指向相同的目标,那便是开发众生心中的般若智慧。用智慧的剑斩烦恼的贼。

 

《维摩诘经》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以一音一名一语,演说同一法,而众生所理解的各自不同。《大智度论》这个偈子则说,佛只说一种般若法,但给他种种名,不同的人听到之后的结果, 却是相同的般若。可见佛法是从般若出发,最后又是回归般若。正像水从海面升空为云、为雾、为雹、为雪,化而为雨、为露,降而为霜、为冰,最后都成为水,入湖川、进江河,而回归于海,水性未变而作用万千。般若也是这样,只有一味,为了因应种种人而有种种作用种种名称。

 

世间也有许多的智者,能够活学活用,不拘一格、不限一侷。遇高则高,遇低则低,当简则简,须繁则繁;见深则深,见浅即浅,不论大小方圆,总是恰到好处。不论是兼善天下,或者独善其身,都能过得称心如意。

 

.不喜不忧

 

若了知无我,有如是人者,

 

闻有法不喜,无法亦不忧。

 

——大智度论卷廿六.释初品中十八不共法

 

一个人如果彻底明白了“无我”的道理,听到说“有”,不会喜形于色,或听说“无”,也不致忧愁恐慌。

 

如果已知无我的道理,即知“我”这样东西,不过是由身、心、环境的三种因缘结合而成,我是暂时的假相,不是真实持久的存在。一旦达到这个境界,听到有什么可得,不会欢喜,听到没有什么可得也不会忧愁。

 

法的另一种涵义,是佛所说的种种道理及修行的方法。如果已知无我,对于有没有佛法,都不会有问题。此偈的“法”,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也是任何一尊佛成佛之后所传授的修行理论和修行方法。

 

台湾今日虽有不少佛教徒,但仍有很多人听不到佛法,有的即使听到佛法也听不懂,有的听到了却加以拒斥,有的到民间神庙去求签问卜而没想过去寺院听闻佛法,佛在世时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是指闻法的因缘不容易。闻法是向谁闻呢?最好是听大善知识说法较可靠。闻法是闻真实法、闻究竟法、闻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法。但对已得无我智慧的人而言,有法可闻或无法可闻都没有关系,因为不论鸟鸣、虫叫、风声、水声、红花、绿树,乃至一举一动都是法,也都不是法。若把这些当成佛法,对他们来说,有没有都一样,若当成非佛法,对他们而言,执著这些没什么意义。但为了众生需要,还是得说法。

 

.最高智慧

 

行者舍诸法,亦不依止慧,

 

亦无所分别,是为决定智。

 

——大智度论卷四五.释富楼那品第十五

 

此偈是说,一个人若能不执著种种现象,也不执著智慧的追求,在他心目中,也不分别诸法的现象和智慧的功用,这种境界就是有了最高智慧的人。

 

行者是旨修行菩萨道的人,是以无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来自利利人。所谓“行者舍诸法”,这个人应该把世间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不挂在心上。甚至凡是以自我中心所见的种种现象,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及其互相的关系,都该放下来。这本身虽然就是智慧的功能,但在放下一切之后,连你有智慧这样的观念,都该放下来。《大智度论》不断讲智慧、讲般若,似乎应该依靠智慧来帮助自己,或拥有智慧作为自己的归依处,这是错的。因为菩萨行者不应执取世间现象,也不可依赖执著出世间的般若智慧。

 

未大彻大悟之前,的确需要依靠种种形相,包括言语文字所介绍的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道理和方法来帮助我们,也就是用这些设施作为工具,让我们来体会自在解脱的智慧,同时又用智慧来帮助我们如法修行。一旦彻悟之后,就不用再依赖智慧了。若把所得的智慧力当成本钱、靠山,就会变成狂傲、骄慢,那就等于没有智慧。

 

“亦无所分别”是说彻悟之后的人不再需要把入世与出世、智慧与烦恼、众生与佛、有与无、善与恶、多与少、美与丑等看作不同的事象,那才是清净无染的智慧,也就是最高的智慧。

 

普通人能如此吗?很难!但若能理解《大智度论》这个偈子,就能帮助我们减少很多烦恼。当面对取舍之间、权衡之际的两难情况,不妨用这样态度来作判断,一定有些用处。

 

.永不疲倦

 

不寐夜长,疲倦道长,

 

愚生死长,莫知正法。

 

——大智度论卷卅三.释初品中到彼岸等

 

失眠时觉得长夜漫漫,疲倦时觉得路途遥远,而愚痴的人生死无尽,是因为不明正法。

 

这四句话以夜长、路长来比喻愚昧的人,走在生死的道路上也是很长。梦多的时候、失眠的时候、有病痛、有心事的时候,辗转反侧,还见不到天亮。走远路的时候,越走越疲倦,举步维艰,拖着一具笨重的死尸,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夜长、路长大家都体验过,但很少人知道,生与死的道路也很长。

 

人的生命过程,佛经中形容为生死苦海,或比喻成漫漫长夜,恶梦连床。生死之中虽也有欢笑,但苦难的时候居多。不论有钱没钱,不论有势无势,一样有苦有难,却还不知道苦难是来自各人的内心,这是愚痴。愚痴是指不知道出离生死的范围,也想不到要改变内心的方向,于是无可奈何地继续不断地受苦受难下去。

 

其实,有很多很好的路可以免于生死的苦难,关键在于能不能知道正知、正见、正行的人生方向;有没有明了因果、因缘的人生原理,是不是有了智慧、慈悲的人生修养。知道因果的人一定不会逃避现实,知道因缘的人一定会用努力来促成现实的转机,有慈悲的人一定会以心平气和的关怀心包容他人,尊重他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照顾自己,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随着魔鬼的音符起舞。这样的人,便是知道正法,便不致将人生的过程,视为失眠状态的长夜漫漫,不会对于人生的经历,当做疲倦的长途跋涉,也不会永远沉缅于生死的苦海。他应该是不会疲倦,而是乐观、积极、健康、愉快的人了。

第二篇 真人无垢

 

.七佛通诫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法句经.述佛品

 

这个偈子相当通俗。唐朝鸟窠道林禅师说它“三岁儿童皆道得”,可惜八十岁的老翁也做不到。实际上这四句话在很多经典中皆可看到,乃是有名的“过去七佛通诫偈”,这是过去的七位佛用来教诫弟子们的话,亦可说这四句话已涵盖全部佛法的精义。

 

“诸恶莫作”是消极的持戒;“诸善奉行”是积极的持戒,“自净其意”是定慧并重、定慧双修,“是诸佛教”,是说一切诸佛都用以上三句话来教导弟子。某些译本把“诸善奉行”译成“众善奉行”,意思是相通的。

 

有人批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是天方夜谭,即使是圣贤也不可能一点过失也没有,而善行无边无数,怎么可能做得完?也有人批评“自净其意”是脱离现实的梦想,因为人心充满七情六欲、恶念,不善与生俱来,连婴儿也不能免。所以有人怀疑这三句话有问题,其实这是劝勉我们学着去做,做一点算一点,“诸恶莫作”,不论什么恶,都不要做。有人认为大恶不做,小恶无妨,然而大恶是从小恶扩大养成的。

 

此外,若不以小恶为恶,会逐渐失去警觉和反省心,对大恶也就不以为意了。如果知道小恶是什么,更会知道什么是大恶。能够不作尽量不作,能够少作尽量少作。

 

“众善奉行”,道理亦同,善不论大小,凡在手边、在面前,需要做而能够做的,即应随喜、随分、随力、随时去做。但好事也分层次:没饭吃的人马上给他饭吃,这是一般的好事,较高的好事是使他经常有饭吃,以后永远有饭吃,最高的好事,则不但使其物质生活没有问题,而且提升其精神生活,有智慧、有慈悲,净化自己净化社会。

 

“自净其意”更难,但不是做不到,要随时随地觉察自己的心念是在什么状态下。如果出现烦恼,要用观念及方法来帮助。在信仰的立足点上,当然有佛菩萨来帮我们,在心理转移的功能上,也有化解烦恼的作用。然在理性的疏导方面,可以使心灵渐渐明净,贪瞋邪见之火渐渐消灭,便是无私无我的伟大人格显现。

 

.知不如行

 

虽多诵经,不解何益;

 

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法句经.述千品

 

这个偈子提醒我们,诵经不如解义,了解经义,又不如塌实地奉行;实践经义,哪怕只有一句,就可以得道。

 

此偈训勉我们不要贪多诵经功德,而要明了经义,才有实益。诵经不在卷数多寡,而在如法实践。《六祖坛经》中有一位法达和尚,曾诵三千部《法华经》,自认功德很大,来礼六祖,头不至地,六祖见其

 

高慢,便告诉他:“纵然诵经万部,解其经意,亦不为胜。”可见诵经而解经义固然重要,但了解经义而照着去体验,则最为重要。佛经不仅是让我们诵的,更是让我们用的。

 

这个偈子是不是告诉我们不要诵经?不是。经可以多诵,但亦务须了解其义理。即使经典不易全部了解,但多诵之后若有人指点一下,整部经就可能豁然贯通,这仅算是解悟,仍需如法修行,使得理论与生活相契相印,体会更深一层,才是证悟“得道”。

 

这四句话对一般人也有用处。世间的学问太多,如果什么书都看,博杂而不精,只能拿来聊天而不能实用。知识学问及技术,贵能专精,再参考其他直接相关及间接相关的学问,便可以把心胸扩大,眼光放远,才是最好的读书态度。

 

.有大方向

 

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

 

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

 

——法华经.方便品

 

此偈是说,小乘的声闻跟大乘的菩萨一样,听到佛所说的法,甚至只要听到一个偈子,都一定可以成佛。

 

佛法虽分小乘和大乘,目的都是大乘,就像学校有小学、中学、大学,大学生是从小学中学升上来的一样。其实问题不在于小乘的声闻,愿不愿意成佛,重点是《法华经》所说的,都是成佛的大法,不论声闻或菩萨,只要有缘有心听到《法华经》的,就必定可以成佛。就像是一个学生,不论他愿不愿做医生,只要他有缘有心接受子医师的教育训练,就有做医师的资格。

 

“声闻”的意思是听到佛说法而开悟解脱的人,佛经中有小乘声闻,是自了汉、是出世者,他们独善其身,他们得解脱后,不再受生死烦恼所苦,进入涅槃之后,不愿再来世间广度众生。也有大乘声闻,那就是自在的菩萨,意思是“觉有情”,他们在听闻佛法之后,就能自觉觉他,自利利人,自己悟道解脱之后,希望其他众生也能悟道解脱,自己修行成佛的方法,也帮助其他众生修行成佛的方法,自己脱离烦恼的苦海,也协助其他众生脱离烦恼的苦海。

 

听了《法华经》的一个偈子,就会种下成佛的远因。菩萨根性的人,本来就已发了成佛的大愿。成佛是果,菩萨的自利利人,是成佛的因。至于小乘的声闻,本来只想早日解脱,无意要成佛,一听《法华经》,便发成佛的心,就要修菩萨行了。

 

因为《法华经》除了肯定发了菩萨心的人,菩萨不断地来往世间,广度众生,也肯定小乘根性的人听了成佛之法,也会转小乘为大乘。所以《法华经》比喻先得解脱的小乘人就好像在中途站休息一下,这时再告诉他们,大乘的菩萨道,才是悲智双运的大路,让他们继续往前行,菩萨道的终极站,便是圆满的佛。

 

我人立身处世,也当如此,不要因为天资不好,基础不够,便自我菲薄,而自暴自弃。不可没有大志愿大方向,宁可先从小处着手近处着力,坚定大方向,站稳立足站,步步迈向大方向,虽不能立即到达,总是有一个大目标,遥遥在望。

 

.步步成功

 

诸佛灭度后,若人善软心;

 

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

 

——法华经.方便品

 

从字面看来,诸佛灭度后,具有善软心的人,皆已成佛道,这是什么缘故呢?

 

当佛住世时,亲自听到佛说法的人将来一定可以成佛,这是法华经所做的肯定,但是佛的肉身也会死亡,称为灭度,怎么办?所谓“灭度”是佛住世度众生的时间已圆满结束,佛的精神、佛的心,便进入了涅槃,进入了不生不灭的不动境界。释迦牟尼佛在将要进入灭度之前,预先告诉后来的众生,不要担忧,不要失望,不要没信心。佛涅槃之后,他的色身虽已不在世间,只要他的遗教留于世间,即是法身仍在世间,只要用佛法如法修行,等于亲自见佛住世。这是安慰并鼓励佛灭度之后的众生,还是要依照佛法修行。这是说,人类需要的是圣人的思想学问,圣人是否常住世间,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圣人之学尚在世间,等于亲聆圣人的教诲,那才是最实际的。

 

“善软心”的“善”字,是慈悲,也是智慧的意思,以无我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关怀众生,便是菩萨的善心。“软”是柔软柔顺,是菩萨以随顺众生之根性,需大则大,需小则小,恰如其分地给予不同的教化。柔能克刚,众生多是刚强难化的,有傲慢心、瞋恨心、嫉妒心、怀疑心等等;佛以善软的智慧和慈悲来适应众生、调伏众生,摄受、感化他们。

 

众生学佛能使自己的心善,使自己的心软,这便是成就佛道的方法,将来一定能成佛。“皆已成佛道”不是成佛之路已全部完成的意思,而是多少完成了一部分。走出第一步叫成佛,走完最后一步也叫成佛。成佛不是一步即成或一下即成,而是每一步都是成佛的功德。如果我有这个信心,念念都能成就佛道,随时随地皆能成就佛道,只要有与佛的悲智相应的行为,就是做了成就佛道的功德!

 

这四句话是鼓励我们要有信心,也可以用于一般人。很多人希望成功,害怕失败,其实一生中,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人,根本不曾有过,多数人是失败的时间多,成功的机会少;但若记取教训,不断重新出发,每次的失败,也就是成功的过程。经验本身就是成功的条件,人格成长、品格提升,岂不是成功?不一定要财富增长、名位攀升才是成功。做事做不成,做人也成啊!因此,也可以说,一旦有心于成功,就已跨出了成功之道的第一步,然后是步步成功,时时成功了。

 

.真人无垢

 

不怒如地,不动如山;

 

真人无垢,生死世绝。

 

——法句经.罗汉品

 

这偈子中的“真人”,能够“不怒”、“不动”,也无生死之忧,乃跟中国道家所说的真人,不太一样。道家的真人是修真得道之人,“得天地之道”者谓真人,长生不老、羽化登仙者称为真人,这是道家理想中的仙人,故关尹、老子、陶弘景、吕纯阳等道家人物,均称为真人。此处佛经中所讲的真人是指没有烦恼,解脱自在,不受困扰,不为人我、是非、得失、利害、成败、好坏等等所影响而生喜怒哀乐等情绪者;小乘的阿罗汉,大乘的佛,禅宗的大悟之人,能不贪生不畏,死,不恋生死,不厌生死者,名为真人。

 

世人最难处理和最难接受的是生死大事,面对生死存亡,很难不贪生怕死。但对于到达解脱程度的人而言,死亡和生存是同样的,原因有二:

 

第一,从信仰而明了生与死只是一线之隔,从过去世的死亡,产生现在生的出生,有了现在的生命,必定会带来最终的死亡。一个阶段的生死现象,是无尽时间中的一个小点,死亡不代表什么都没有了,死后尚有另一生死的段落在等待。因此,死亡并不可怕,如果自知生平付出的比接受的多,来生的景况必定胜于今生。

 

第二,从修行的功夫来看,若能修到威胁利诱不动于心的程度,便能解脱生死。心绪不动不摇,如山如地那般稳定,不受烦恼的感染,即是无垢的真人。

 

佛的智慧告诉我们,肉体的生命,是由地、水、火、风的四大组成,一旦四大分散,人的身体便会破坏、消失。一切的是非得失,如云如烟,如幻如化,有什么好计较的?若能体会生命的真谛,也就能够不为生死问题而烦心了。

 

一般人当然不易做到,但也不妨学习如“地”的精神,念头一转,怒气即消:也不妨学习如“山”的精神,念头一转,躁心便歇。纵然不能做到“生死世绝”的自在解脱,总也能面对生死、接受死亡的事实了。

 

.转苦为乐

 

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

 

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

 

——法华经.方便品

 

这是说,薄德少福的人有很多苦恼,他们所持的邪见,多得像是密林,有的执“有”,有的执“无”,这些邪见,都可能导致许多的烦恼和痛苦。

 

有福有德的人,可在任何情况下,能屈能伸,左、右逢源,无比自在。知见不正确的人,有的认为世间是实的、永恒的,有的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累赘,死前是暂时的有,死亡之后和未出生之前,什么也没有。执著有和执著无的两种观念都有问题。

 

执有的人不顾一切,拼命追求,以致妨碍别人,损害自己,而且他们只愿意拥有,而不愿意把自己的所有利益他人。拥有财产、名位、权力、没有什么不好,正可以用来造福人群、庄严众生。如果环境不佳、条件太差,那也没关系,古之贤者,在物质那么欠缺的环境下,都能存活,尚能设法助人,我们岂会不如古人不及古人?因此不要以物质享受的多少而感到或苦或乐,否则即使拥有全世界,仍是薄德少福的人。

 

执空的人玩世不恭,以致不尽义务,不负责任,只知消耗社会共同的资源。他们没有因果观念,生活方式看起来满有个性,但在其内心充满苦闷和挣扎,缺乏安定感和安全感。所以为众苦逼迫,而显出薄德少福的形象。

 

在平常生活中不妨养成“能有,很好,投有,也没关系”的想法,便能转苦为乐,便会比较自在。

 

.念念成功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法华经.方便品

 

这个偈子说,如果有人,心念散乱,到了寺院里,以恭敬心,称念佛的圣号,便已成就佛道。果真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这是因为只要有一个念头是跟成佛的条件相应,便是成就了佛道;从第一步踏出开始,一直到成佛为止,步步都是成佛。这个偈子很有名,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阿弥陀经》告诉我们说: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临终之时,佛来接引。这使很多人听了会气馁,因为那不是平常人容易做到的功夫,健康时都做不到,何况于临死的时候能做到呢?但这不是问题,净土法门是教我们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临事慌乱,平时认定方向,坚定信心,保持愿心,临终时,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往生西方佛国净土。此偈也是这么说的,虽以散乱心进入寺院塔庙,只要信心坚固,愿心不移,恭敬念佛,乃至仅仅一句称佛名号,皆已保证成佛。

 

我们平常的心,都在散乱之中,只有专心读书、专心享乐、专心回避危险时,心念才是集中的。何况,人的心念不可能一集中就永远集中,否则身心都会疲累,需要放松;一放松心念就放松了。散乱有妄想心也有烦恼心,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想到去寺院赞佛礼佛,可见已有信心,也有愿心,只要信愿具足,无论要做什么事,都会有愿必成,有信则立,敬业则意诚.心诚则事举。“南无佛”即是恭敬礼佛的意思,既有恭敬礼佛的信心和愿心,便是种下了大菩提的种因,将来一定会得大菩提果,也就是成佛;这个大菩提因现在即使尚未发芽、尚未结果,但已有了发芽结果的成佛之因。

 

任何事的原动力,都是出于人心的取舍及向背,只要有心,虽仅一念,也必有其影响的功能。如能善用自己的心念,则念念趋向成功;若不能善用自己的心念,则念念都会为自己制造出困扰的环境和痛苦的命运。

 

.缘起成佛

 

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

 

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

 

——法华经.方便品

 

因为诸佛的福德与智慧已经具足,知道一切现象皆无不变的自性,故也明白众生心中的成佛种子,是从因缘而产生,只要因缘具备,每一个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佛说唯一的佛乘。

 

这个偈子的重点在“缘起”二字。缘起的意思是没有一样东西的完成是凭空而起的,一定有其原因,而且必然是由许多因素的相加相聚而成,称为因缘和合,由于聚散无常,所以也称为缘起缘灭。

 

缘起观念是佛教的最大特色,不论是人生及宇宙,都是从缘起,从缘灭,没有绝对的创造者,也没有权威的支配者,既非一元论,也非二元及多元论,乃是众缘聚散的因缘论,又称为缘起论。

 

此项缘起论认为,不论圣人或凡夫、有形或无形、精神或物质,皆由于众多因缘的相聚而起,离散而灭,故说“佛种从缘起”,没有定性不变的众生,只要促成其成佛的因缘够了,众生即能成佛。诸佛最初也是众生,因发现佛法、广度众生而成了佛。

 

在这迈向成佛之道的过程中,福德与智慧逐渐增长,最后能以平等的慈悲和无我的智慧照顾一切众生,此时智慧与福德皆已圆满,称为“两足尊”,亦即福足慧足的意思,一切的佛都是这样成就的。

 

佛之所以成佛,除了福德圆满,也是智慧圆满,以佛的智慧,发现诸法的一切现象,自性即是无常,没有不变不坏的自性,即名为空,就用发现空性的智慧,离烦恼而度众生,因为法无自性,也无定法,佛说法都是随机随缘而说的方便法。而且,从佛的立场来说,众生是自度的,不是佛度的,否则应该能于一时之间一网捞尽所有的众生才对,事实上,由于因缘尚未具备,很多众生,并未得度。所以众生是因本身的福德因缘而自度。因缘好,则容易脱离罪恶而修行佛法;因缘差,就在烦恼、罪恶之中,接触不到佛法。但是,因缘不可思议,今天无缘接受佛法,并不表示明天也无缘接受佛法,只要因缘改变,他们就会改变,所以叫“诸法常无性”。若能接受缘起的观念,你就永远不会对任何事物失望。已有的因缘要增长它,未熟的因缘要成熟它,未有的因缘要开创它:好的因缘要使它更好,坏的因缘要使它变好。尽心尽力,能做多少就算多少。

 

佛法虽有声闻、缘觉、佛的三乘,但最终目的是唯一的大乘。只要努力没有永远是小乘的人,也没有永远做凡夫的人。只要因缘成熟,就能接受大乘,最后得以成佛。

 

欲语说“将相本无种”,出将入相,乃至历朝开国之君,往往都是出身寒门草莽,今日的各界菁英,往往也非出于豪门大姓,而是来自升斗小民。请不要迷信“朝中无人莫做官”的论调,今日的权贵朝臣,往往也是昔年的吴下阿蒙。不论主动或被动,只要努力于缘起,人人都有成功的潜能。

 

.差别平等

 

佛平等说,如一味雨,

 

随众生性,所受不同。

 

——法华经.药草喻品

 

佛陀说法,视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就像下雨,一味平等遍布大地,但随着众生根性有别,所感受到的法益也各不同。

 

佛陀说法,都是为要我们众生,发起大菩提心和大悲愿心,所以佛陀平等普度一切众生,平等普结一切善缘、平等普示一切佛法。但是真的平等吗?站在佛的立场,是平等的,站在众生的立场而言,听法的大众,是有等级差别的,各有各的福德因缘,所得的利益也各不相同。

 

《法华经》中有个比喻:天降大雨平等普润大地之时,地面的植物则有大小不同。大的树木所接受的滋润面和吸收量都比较大,小的草木因本身器量小,承受面和吸收量都不及大树。这也可用太阳来比喻,阳光从不选择要照射何处,但有云有雾的地方,见到的阳光就不彻底。

 

因此,佛虽平等说法,众生所受利益却各不相同。佛愿度一切众生,而众生当中,有人早得度,有人晚得度,有人只学到小乘法,无法学到菩萨的大乘法;有人听了佛法学到做人的标准法,没有学到解脱烦恼的离苦法,有人听到的是升天法,没有得到入世而不恋世的成佛法。

 

世上也有雷同的事,例如同一个老师所教出来的学生,有的获大成就,有的就是不行,这应该不是老师偏心,多半是学生本身的问题。同一父母所生的孩子们,也有智愚贤不肖的差别。世上不平等的事实有很多,好像是在于环境、在于制度、在于他人的不公平,其实各人自身的条件不具全,例如先天不足,后天失衡,才足主要的原因。

 

.超越两边

 

我虽说涅磐,是亦非真灭;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法华经.方便品

 

佛陀虽然讲说涅槃寂灭之法,但也不等于是什么都没有,因为一切现象本来就未离开涅槃的寂灭相。这个偈子,把不动的真实相与一切现象的虚幻相,不即不离、不一不异的本质,一语道破了。

 

此偈纠正了一般人对大乘佛教所说“寂灭”的错误看法,也纠正了小乘佛教对“涅槃”在认知上的偏差。

 

涅槃并不等于消失、毁灭或什么也没有。涅槃是不动、寂静的意思。什么不动?一切现象的共同性,即是暂时有而毕竟无的空性,即是一切现象的自性皆无,无即不会变动,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若能体验此自性,便是无我的智慧现前。从烦恼凡夫的角度谈论涅槃,理解涅槃,它是无垢净无生灭的,若有垢净生灭之分,便不是涅槃,所以涅槃是“真灭”。若从悟后的智者来谈论涅槃,是离开垢净、生灭、增减等一切两边的执著,亦即超越于世人所认知的范围来看世间现象,所以涅槃不是真的消灭。

 

“诸法从本来”的“法”字,有二义:()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道理和修行的方法,()一切物质现象及精神现象。一切符号,一切表现,合起来叫做“诸法”。“从本”的“本”字,是指由无幻有、由幻归无的空性,即是一切法的自性,原来就是不动不变的,空的本身没有生灭、增减、垢净等一切两边的问题。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清净与不清净等,都是人为的分别认知。

 

例如人的善恶标准,是从动作行为对自我中心的立场所表现出来;善与不善是出于每一个自我对行为结果的判断,与客观的行为本身无关。例如老虎吃人,对人而言是可恶的行为,对虎而言只是求生的本能,无所谓善恶。又比如用刀,善抑不善?医生用手术刀是救人,土匪用凶刀是杀人。因此用刀的行为本身没有善恶,加上各人自我立场的价值判断才有善或不善的区别。

 

“寂灭相”即是一切现象的本来相,便是空相,不能说没有,但毋需执著其或有或无。如果说,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没有涅槃,圆寂后才进入涅槃,是错的。涅槃的寂灭相既不离现实的一切现象,当然是本来就有,一直都有,不过是在佛陀成道之后才发现世间现象,本来就是涅槃。也可以说,如果当你体悟到绝对的、超越的智慧之时,你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一切都与涅槃相契相应。不是死亡之后什么都没有才叫涅槃,也不是永远离开世间才叫寂灭。

 

.第一义谛

 

说诸行处,名世界法;

 

说不行处,名第一义。

 

——大智度轮卷一.缘起论

 

这个偈子是说,心中有牵挂,便属凡夫世界,心中无牵挂,便见超越境界。“世界法”亦称世间法,世上凡事凡物,都有它们的界限,故名世界,世是时间过程,间是空间位置,故名世间。由此可知,人有生命过程,也有生活的范围,所以活在“世间”。如果我们的心理体验,只限于现象界,行为价值,亦局限于现象界,也是在世间,没有出世间。

 

“说诸行处”的“行,,字,主要是指我们的心理行为,由于外界环境的刺激而使心理产生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等六种困扰,称为六种根本烦恼。如果心不受环境影响,也就不致产生这六种心理活动,便得解脱,这时叫做“心行处灭”,这儿形容为“不行处”,也叫做第一义谛。此时的烦恼分别相,自我中心的执著相,便不起作用了。

 

第一义谛的不动相,相对于第二义谛的虚妄,一旦洞明第一义谛,一切现象都是那般的完美现成、无理可述、无心可动、无物可障碍自己的心了。第一义之中没有烦恼分别的执著,却有无私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慈悲心类似同情心,而不等于同情心,同情心是有特定对象,也有特定的时段,慈悲则是平等视一切众生,永远关怀一切众生,依众生的差别需求,以无私的智慧作反应,给予适时适切的帮助。第二义又名为世俗谛,是以自我中心出发,来看世间事,先有自我的价值判断,次有自我所执著的模式,所以是主观的,亦即《金刚经》所说的“有所住”心,这时所见的世界,就是能够引起烦恼痛苦的世间法。

 

要达到第一义,很不容易,一般人能从理论知道‘有这种境界,也算不错了,虽然不能真懂,也不能真的做到,但不妨揣摩一下这个偈子。每当心里混乱困扰之时,告诉自己:不要接受环境的摆布,不要接受烦恼的作弄,对人要存慈悲心,对事要有智慧心,如此一来,也就不致于那般的痛苦和烦恼了。

 

.种福有福

 

世间人心动,爱著福果报,

 

而不好福因,求有不求灭。

 

——大智度论卷一.缘起论

 

一般愚人只希望得豆得瓜,而不想去种豆种瓜,只想要享福而不愿去种福。《大智度论》这个偈子把众生的愚味颠倒,很明确地点了出来。

 

“世间人心动”,为什么动呢?因为有贪爱幸福的果报,却不喜好努力去培养幸福的原因。一般人都希望多福报、少灾难,所以人心就像猴子,整天处心积虑动脑筋,看看有哪些幸福的机会之门,正在等待着他们进去尽情地享受,也像母鸡带小鸡,一天到晚在地上东啄一嘴、西啄一嘴,找找看有哪些美食,正在等待着它们去享用,它们终日忙着找可吃的东西,似乎永远没吃饱的时候。是不是真有那么多的机会,是不是真有那么多东西可吃?当然没有。明知机会不多,还是不能死心,这样子虽然给人希望,也使人心变得不能安定。

 

人与一般动物不同,例如老鼠,不种五谷,可以偷吃五谷,例如野兔,不种菜可以偷菜吃,但它们不知道那是不道德的行为。人类求生存,必须付出努力生产的代价,如果不事生产而坐享其成,便为社会所不容,亦被识者所不齿。要是大家只受福报而不种福因,福从何来?因此,“人心动”只要动得正确,便是智慧的奉献,动得不正确,便是投机取巧走歪路的邪念妄想了。

 

这四句话的前三句,是告诉我们,人心轻躁浮动,因果颠倒,则是制造苦恼的根源:人心谋定而动,但顾努力耕耘不问收获多少,乃至只顾种福而未求享福,才是最有福,最享福的人。第四句“求有不求灭”,是说人人希望拥有福报,希望福报增长,谁都不希望福报减损、福报消失。这便是患得患失的心态,也是烦恼痛苦的原因。事实上,世事皆无常,有了福报而担心没有保障,无异自寻烦恼。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可靠的,连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都不是永远可靠的,岂能要求以身外之物来保障自己?

 

事实告诉我们:种瓜可能得瓜,也不一定得瓜,不种瓜而得到了瓜,一定是借来的、偷来的、或者是抢来的,借的必须还本付息,偷抢的必须遭受犯罪的惩罚,都不是好玩的事。有的必然归之于没有,没有了还可以努力来促成其有,能知如此,必定有福。

 

.平等不二

 

道及淫怒痴,是一法平等;

 

若人闻怖畏;去佛道甚远。

 

——大智度论卷六.释初品中十喻

 

在一般人的想法中,正道和淫怒痴,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但此偈却说它们是平等的,这是什么道理呢?又为什么说听了这句话而心生恐惧的人,距佛道很远呢?

 

在没有学佛、不知佛法的人心中,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很清晰鲜明。但许多人也知道,大贪大瞋不是好事,所以需要修身养性。有修养的人能控制情绪,而且能调整情绪。否则不仅对身体不好,也是对自我的惩罚。

 

淫怒痴就是贪瞋痴,名为三毒,是烦恼之中力量最强,而且是最难断除的三种心魔。淫是过分的贪求,怒是瞋恨,痴是不信因果、不知因缘、没有正见。

 

“道”是持戒、修定、得智慧的方法,修道的人通常是运用戒定慧的三无漏学,来对治消融淫怒痴的三种心毒。在一般人看来,道与非道相对,就像智慧与烦恼是对立的一样,二者截然不同。然就佛、菩萨等已解脱的人而言,淫怒痴与戒定慧是平等的,因为已经没有淫怒痴,所以也用不到戒定慧了。这个思想,在禅宗的《六祖坛经》有“烦恼即菩提”的名句。又在《维摩诘经》<不二法门品)讲得很清楚。例如善与不善不二,罪与福不二,正与邪不二等,因为已得解脱的人,心中已没有对立的事物存在,没有道和非道等的两种极端。如果认为有道,就有非道的一面。如果认为有智慧,也就还有烦恼。世上若无邪恶,则一切的道德观念也就用不到了,世上若无烦恼,则用来除烦恼的智慧,也就不必要了。

 

佛道是平等的、解脱的,没有对立的现象、感受、经验,是真正的大自在、大自由。一般人如果发生不愉快或不幸的事,能把它当成平常事来看是相当难的,不过我们必须练习着以平常心来待人处世。平常心亦即平等心,不仅烦恼与智慧平等,凡是偏执一端的,均宜知道平等不二,才能不起对立的冲突。

 

.脱离魔网

 

有念堕魔网,无念则得出;

 

心动故非道,不动是法印。

 

——大智度论卷入.释初品中放光之余

 

起心动念是一般人在一天当中,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事,这个偈子则说,一有念头就堕入魔网,无念则不被魔网束缚。这对一般人而言,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不过要看如何来解释有念与无念的意思了。

 

首先要了解“魔”是什么?魔境扰乱我们的心,使我们自恼恼人。只要有烦恼的念头生起,便是内心有了魔动,就跟外来的魔境相应,这是物以类聚,常人说心中无鬼,心外的鬼就奈何你不得,心有弱点,外魔便趁虚而入。所以,没有心魔不会惹魔,此乃邪不敌正,如果心中有邪念,外魔很容易来利用你而做为工具。所谓外魔,也是因为你自己不能把守,受到外境的干扰,如果你能借力使力,、也可将干扰转为训练,就不是魔了。

 

可见念头的有正有邪,心外便有佛有魔,不能说所有的念都会堕入魔网,有正念才能脱离邪念。正念的心念是与智慧与慈悲相应,是与持戒及禅定相应,由正念的过程更进一步,便是无念,无念不等于没有心理活动,只是不与自私的贪瞋等烦恼心相应,便是无念。一旦提起正念,魔阵虽强,也奈你莫何。一旦无私的智慧现前,烦恼平息,心中清净,正念也不需要了,即是无念,便也脱离了魔网的范围。普通人先从正念的功夫着手,哪怕短到仅仅一念保持不受环境干扰,也便是正念。无念虽不容易,总是可以略微体会。

 

在正念之时,外魔已奈何你不得,到了无念的境界,魔根本找不到你了,因为无心可找、无念可着,完全解脱自在。这叫“无念则得出”。邪念、正念都没有了,才真正出离魔网、离开魔境。

 

“心动故非道”,是说心有念,便是心动,心无念即不动,倘若有念,不论邪念正念,均为妄念,都不是无私的智慧,所以跟解脱道及菩提道不相应。“不动是法印”,所谓法印是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句话,称为三法印,合乎这三语原则的道理,便是正确的佛法,否则便不算佛法。运用在此处,则是说如果心有妄念,心是动的,那一定没有体验到真正的佛法。如果心不动了,你可以体验到正确而究竟的佛法,佛法也可以证明你已经验到了无私的智慧。

 

一般人也可以用到这四句话,在危险惊恐的环境中,至少可使心安静一点,脱险的机会大一些。平常在心理上也较为健康、客观,不会动不动就情绪失控。纵然无法永远摆脱魔网的干扰,至少不会经常被笼罩在魔网中头头乱转。

 

此所谓魔,是指内心的邪念,是指助长你邪念生、邪念动,烦恼生、烦恼动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若对正念者而言,那就不是魔,而是助长你修道得道的因缘。

 

.生活规范

 

大恶病中,戒为良药;

 

大恐怖中,戒为守护。

 

——大智度论卷十三.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

 

戒是生活的规范,故在很多经典中,都可以发现对“戒”的强调和重视。因此,这个偈子说,生了大恶的疾病,戒是良药;在大恐怖发生时,戒可以保护你。

 

戒律未必是教条的约束,所以并不可怕。戒是勉励我们当做则做,不当做则不得做。它的精神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大恶病的“病”不一定是生理或心理的病,杀人、窃盗、邪淫、妄语等大恶事本身就是病。身为佛教徒,就该净化自己的身心,同时净化众生的身心,达到自利利他、救人济世的目的。如果不这样做,就是害了病。生理不健康的人,明知不该做的事也会去做,明知不该说的话也会说,不该想的念头也会想。如果受了戒,就像吃了药一样,受戒时的决心能使尚未作恶的人不会作恶,已经作恶的人改过迁善,受戒与宣誓相同,就职、入党、入籍、结婚等的宣誓,便是志愿遵守共同的生活规范。

 

受戒是对良心宣誓,对戒师宣誓,对佛菩萨宣誓。在隆重的受戒仪式之后,心向会转变。好比原来需要天天吸毒的人,被送往烟毒勒戒的医院:毒品的来源没有了,想吸食的时候也会提醒自己不应该。所以说戒是恶病的良药。

 

“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最大的恐怖是死亡,其次是受伤害,再其次是被人冤枉、诽谤、欺负。换个角度看,做恶事的人老是恐惧被人发现,怕受报复或遭法律制裁,一生都在恐怖之中。如果能受戒,过去已犯的错误会直下承当,该受的果报会心甘情愿地勇于接受,此外可用持戒的功德来将功赎罪。过去因瞋怨而骂人,现在因持戒而赞叹人,过去因贪欲而偷盗,现在因持戒而作大布施,过去因愚昧而伤害人,现在因慈悲而多做救生护生的工作。这是积极的持戒。由于现在行善持戒,恶报也许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能坦然地面对。因此,有大恐怖的话,受戒持戒最有用。

 

.瞋为毒根

 

杀瞋心安稳,杀瞋心不悔;

 

瞋为毒之根,瞋灭一切善。

 

——大智度论卷十四.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

 

此偈是说,灭掉了瞋恨,心中就得平安,灭掉了瞋恨,就不再后悔,瞋恨是烦恼毒的根源,所谓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许多人由于喜怒无常,常发脾气而害人害己;辛苦了一辈子的成绩,很可能只因说了一句狠话而前功尽弃。

 

凡夫的烦恼心有三种,贪欲、瞋恨、愚痴,这三种烦恼心当中,以瞋心表现最明显。贪心往往可以隐藏,不易让人发现,可是只要心中有瞋有怨有恨,很快就从面色、言辞、行动上表现出来,修行人要得心安稳安定,感到喜悦安乐,一定要把瞋心除掉。有些人没有表现贪欲,但瞋心很重,他不求名位、利禄、权势,也不想追求男色、女色,但对很多事情、很多人都看不顺眼。既然对任何事都怨忿不平,对任何人都采对立的心态,心中岂能安定?

 

瞋心灭除后就不会有后悔的心,“悔”也是忏悔、悔过。佛经中说“一念无明起,火烧功德林。”无明是烦恼心的潜在力量,有了瞋心,会无缘无故地动怒,用语言、动作或其他方法伤人,后悔的事就来了,这时就要忏悔。

 

贪瞋痴称为三毒,其中以瞋心的毒最大。因为贪心使自己烦恼重,却不一定伤人,但瞋心一定会自伤伤人、自害害人,是双重的罪恶,所以“瞋”是“毒之根”。

 

如果能灭瞋心,就能修行一切善法。当瞋心的火熄灭时,对人会生起慈悲心,会以关怀、原谅、同情的心待人,当瞋心消灭时,对一切事物的决断,会以纯客观的智慧来处理自己的问题,分析他人的问题,化解一切麻烦的问题。所以说一旦瞋心灭,一切善法生了。

 

.不留痕迹

 

若观无生法,于生法得离;

 

若观无为法,于有为得离。

 

——大智度论卷十五.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之余

 

从这个偈子看来,无生法和无为法是得智慧、断烦恼的依据。无生法和生法相对,而无为法和有为法也是相对的。若要明白此偈的内容,先要了解这几个名词的意思。

 

“生法”是让人生起种种烦恼的执著心、分别心、 生灭心。前念灭、后念灭,心有所生、心有所灭,叫生灭法,又叫生法。我们在平时无法感觉生灭法,如果安静下来体会心念的活动,非常频繁,就会知道念起念灭的心理状态,为什么要称为生灭法了。前一念想到的是某某人的恩德,下一念又想到他虽对你有恩,但也曾经使你很难堪。如此前一念“他是好人”滑过去,后一念又是另一个形像的他,这就是生灭法。

 

“无生法”的意思是又名“无生法忍”,是专门用于已经断除烦恼的菩萨或阿罗汉。断尽了自私自利的心理行为,便是断除了执著、分别的各种烦恼,叫无生法,“忍”是确认、肯定、明了、无疑、可靠、实际如此,即是智慧的功能。有烦恼的心理现象叫生法,脱离烦恼困扰的心理功能,叫“无生法”。一旦悟得无生法忍的人,一样也有心理现象,且对世间事物,反应得更透彻、更明朗、更客观,甚至超越于主观及客观。故已没有自我立场的好坏、是非、得失等分别心,事情该怎么处理就恰如其分地处理掉,心中不留痕迹,但不是不留记忆,而是不留情感上的执著心。

 

“有为”讲的也是人心现象,是指有企图、有期待、有计较、有得失的心理活动。例如希望要得到什么,丢弃什么,得不到生瞋恨,丢不掉起怨恨,得到了尚不满足,盼望计划获得更多。通常说:人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似乎有所为是有为,有所不为是无为,其实这两者都是有为法,因为都是心有所期、心有所寄的。

 

“无为”是指离开了有为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超越了我人、是非、利害、得失的自我立场的价值观。与人相处时,只有慈悲的行为,面对事情时,只有智慧的功能。这已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心胸了。

 

因此,有为也不一定全是不好,有为的心,可让人知道好坏、多少、善恶、公私、上下、苦乐等等的心理反应,虽然不得解脱,但是能够生活下去。若能从有为进步成无为,我们就能体验到自在解脱的心境,活活泼泼、无拘无束、无牵无挂,虽然时时救人、处处行善,却能随时放下随处放下,正如《金刚经》所说,纵然度尽一切众生,实无一众生得度。对众生而言,他是度了众生,对他而言,度与未度,都是一样的无有增减。这样宏大的胸怀,虽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总也可以学习向往的。

 

.欲海回头

 

著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大智度瓷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若有人沉缅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如何使他醒悟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观想人生过程的老、病、死的苦状,才能出离苦海。

 

所谓“著欲不自觉”,是指欲念强烈,房事过多,自己却不能反省约束,正当盛年时,也许不自觉有什么不对劲,纵欲的人在年岁稍长时,后遗症就会渐斩出现了。如何提醒自己不沉溺在情欲大海中?则宜首先弄清楚,欲海看起来快乐,事实上没有节制的性活动,对身心健康、对家庭和乐、对社会安宁,都有不良影响。节制的方法,便是观老!观病!观死!

 

“四渊”是生老病死,也叫四苦。若不超越生老病死的四大深渊,就不得解脱。圆觉经说,众生()之所以有流浪于生死之间的生命,皆由于贪著男女淫欲的关系,因为有两性的需求,所以一生又一生,生了死死了生,永远沉沦在生死的大海之中。要求人人断欲而不婚嫁,乃是不可能的事,节欲少欲而勿纵欲,应该是做得到的,人类号称万物之灵,若从两性关系正常状态而言,人类的确比其他的动物优胜,如果没有节制地放纵情欲,便会给当事人带来灾难,所谓衣冠禽兽,其实尚不如禽兽。

 

人生有生老病死的四苦,不过生是苦的开始,不是苦的本身,所以不需要观,大家认为出生是好事,生命也是好事,见到婴儿的生出谁都想是可喜的现象,唯有人的老病死的遭遇,一般人都不会喜欢。实际上人的老病死是从生而来的,但要一般人把“生”观成是苦,便无法了,所以观其他老病死三种现象就好。

 

淫欲心重的人,观想纵欲容易衰老,容易罹病,死得快!想想自己老态龙钟时如何?再观想自己生病时如何?追求满足淫欲的念头就会减少。还有,须明了一个事实:每个人多多少少或隐或显地潜伏着一些病因,当您想到启已是个病人时,哪里还有心情去纵欲?不是找死吗?想到纵欲会死得快一点,:想到死就在面前等待着时,哪还提得起纵欲的念头!

 

只要欲念不起,那就出苦海了;欲念的醒悟要从节欲少欲着手做起,到了断欲的程度,已不是凡夫而是解脱了烦恼的圣人。

 

.忏悔安乐

 

若人罪能悔,已悔则放舍;

 

如是心安乐,不应常念着。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这个偈子讲的是忏悔。对自己的过失一旦忏悔了,就要把已忏悔的事不再挂在心上,这样才能平静安乐地过日子,所以悔过,不等于悔恨。

 

忏悔的意思是,反省自己已犯的过失,愿意面对它,承担起过失的责任,从此改正错误,决心不再犯过。通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知过当改,所以忏悔的修行,比任何法门都重要。正因为自己还是凡夫,随时随地会犯错误,所以不但要随时随地忏悔,并且要定式定期忏悔。忏悔虽不必拘泥一定的形式,但是犯了重大过失的忏悔,必须面对当事人或几个与你共同生活的人求忏悔,小过失的忏悔,则是对自己的良心自责即可。

 

当人心受到污染或被罪恶感困扰时,忏悔的方法能有助人脱困的作用,所以《阿含经》及戒律圣典中,教人要忏悔,忏悔则安乐,用忏悔来洗涤罪垢,鼓励人重新出发。一旦经过忏悔,就把罪恶感放下来,这不是说没有罪了,而是在认罪之后,心理的牵挂障碍没有了。如果犯了过失,自己不肯承认也不愿让人知道,这是没有惭愧心;从表面上看,他似乎不知有因果等着他,但在他的潜意识中,罪恶感的阴影老是笼罩着他。绝大多数作奸犯科的人,在被法律制裁或执行死刑之前,会觉得后悔,往往会叫别人不再学他。可见罪恶不悔改,心中是很痛苦的;忏悔以后,就把不愉快的、恐惧的、不安的心境改善了。所以此偈要说“如是心安乐”了。

 

能知忏悔,则能把犯罪的负担和压力减轻,甚至可以摆下,这是使内心安乐最好的办法。所以要常念着:“小心勿犯罪,犯罪要忏悔,忏悔得安乐”。即使非佛教徒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帮助自己。忏悔以后不致马上再犯,即使尚会犯罪,犯罪的机率应当会越来越少,人格便越来越健全了。

 

.精勤无难

 

人有不惜身,智慧心决定;

 

如法行精进,所求事无难。

 

——大智度论卷十五.释初品中毗梨耶波罗蜜

 

这个偈子的重点在于“精进”两个字,这是大乘菩萨道的六度之一,用普通话说,就是勤奋不懈怠的意思。

 

“不惜身”和“心决定”都是精进的表现。意思是说,只要是以智慧的抉择所认定的事业,就当努力不懈,乃至不惜奉献全部身体的生命,无怨无悔,勇往直前,再接再励,则任何困难都阻碍不了你的成功。

 

不惜身命的意思,不是不顾一切的牺牲,而是有始有终的决心,如果盲目地牺牲了身命,以后就没有机会了,而努力投入之后,换得了经验,成就的还是自己,当然不是牺牲。这是非常积极的实践精神,不只成就了自己,也利益了他人。

 

六度法门中,布施、持戒、忍辱的三项,都需要精进地去做,否则修行禅定和智慧也得不到力。其中以智慧指导修行,以智慧解脱烦恼,故以智慧为六种自度度人之法门的最高目标。可是,只要缺少精进,其他五项都会落空。由于不惜以身体奉献给众生,所以能用精进心成长自我的智力、财力、体力,修大布施、持清净戒、行大忍辱和入甚深禅定。所以在佛经中说到,舍身修布施、舍身护净戒、舍身大忍辱、舍身入禅定、舍身慧解脱,也可以说菩萨为了广度众生,必须不惜身命,方会难舍能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以必死的肉体生命,修成不坏的金刚法身。天下无难事,只怕无决心,不怕修不成,只怕不精进。

 

为了求福报求智慧,必须先要付出努力以赴的决心。如果虎头蛇尾,或者做一天休息三天,不能趁热打铁,这种心态只能做些零碎的小事,无法成就艰巨

 

的大业。许多人,过分地保护身体,舍不得用,养尊处优的结果,是体能衰退,心力不济,无病有病,都是懒洋洋慵落落地,真是浪费了天生的本钱。身体的好坏,可以用心来调,心调好了,身体就不是问题。所以我主张“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只要我们不去糟蹋身体,也不用过分疼惜身体,便能难得能得,难成能成了:只要精进,佛道易成,何况是一般的事呢?世人能够成功,条件很多,其中必然有一项因素是精勤。

 

.心中佛国

 

或有佛刹地,垢秽不平正,

 

众生烦恼故,起如是佛刹。

 

——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

 

有的佛国脏乱污秽、高低不平,这是因为该佛国的众生烦恼多,才形成这样的国土。这个偈子是在形容我们这个世界。

 

佛刹就是诸佛所居的国土、诸佛用来度众生的舞台。佛国应该是无染清净的,是平平整整的,那是以佛的功德福报所完成的世界。我们众生虽与诸佛住在同一个世界,由于心中有烦恼,所感受的环境便是脏乱不清净的,也是崎岖不平、参差不整的,故叫“垢秽世界”。释迦牟尼佛说这个世界对于众生而言是五浊恶世,但他不论在《法华经》或《华严经》都说,他的佛国净土,就是这个世界,在他心目中的众生,也是跟他一样,具有佛的智慧、功德、福报。所不同的是,佛已体验到众生跟他无差别,但众生不知道自己也能跟佛一样,不能体会净土就在面前,不晓得福报也无量。只因众生在醉生梦死中自我作茧,受苦受难,并且继续为自己制造更多苦难的原因,也为他人带来许多苦难的事实。这样一来,越来越觉得所处的环境不安定、不安全、不清净。

 

有人问我;“佛国净土是什么情况?”我说:“根据经典介绍,佛国净土实在太好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无有烦恼,不愁生死。”“如果有一个人在我们这个世界烦恼很重、满眼仇人、凡事抱怨,能不能去佛国净土?”我说;“他不能去。即使佛国净土就在他眼前,他所看到的也是众苦交煎的众生世界。”所以一定要放下怨恨、不平;贪念,才能体验到佛国净土的状况。也可以说,十方的佛国,不外乎内心的世界。

 

.似有实无

 

众生心不同,随起诸妄想;

 

如是诸佛刹,一切皆如化。

 

——华严经卷四.卢合那佛品

 

此偈是说,因为众生的心彼此不同,由心生起的妄想也各形各色,因此十方诸佛的净土,也是如幻如化并非真实的。

 

一般人认为,现实的世界是真的,不信佛教的人,认为佛国净土是人类想像中的虚幻世界。一般信仰佛教的,知道现实世界是虚幻的临时的,诸佛的净土是真实的永久的。此偈则说,诸佛净土也是由于众生的妄想而有,其实如幻如化,并非实有净土。这是因为《金刚经》也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说有十方佛土,是对凡夫方便说,凡有方位时段,都不是究竟的净土。究竟净土遍于一切处,互于一切时,处处是净土,时时见净土,只要体验到实相是无相,无相也不离一切现象,处处有佛土,样样都是佛。但因众生的心动乱不定,妄想心尚未消灭,烦恼执著,起起落落,所以不知佛国何处,不识佛是何人。因此诸佛不得不顺应众生的所喜所求,运用悲智愿力,化现出种种佛国净土。

 

希望求生佛国净土的人,一定是还带着烦恼积习的凡夫众生,这些众生在人间本来就看不到佛和净土,只听说有佛国净土,尚未觉察到人生有多苦,还没有意愿要去什么佛国净土,也怀疑是不是真有佛国净土,如果已有往生佛国的愿望,那是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典中获得的消息。根据古来有些祖师们的介绍分析,凡是容受凡夫往生的佛土,尚不是真实的。诸佛自己的净土,只有佛与佛之间可以体会到,别人无法揣摩也无法进入:那是遍于一切时空的存在,也超越于一切时空的存在。

 

由于众生的心不同,因妄想而起种种佛刹,所以种种佛国净土也是如幻如化。如幻如化的佛刹,是有形象、有方位乃至也有时限的,是一种方便的接引,不是究竟的佛土。但我们也一定要相信,诸佛各有国土,用以度化各类有缘的众生。例如跟释迦牟尼佛有缘,就生到这个娑婆世界来;跟阿弥陀佛有缘,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众生在不同的佛国中修行佛法,称为梦中的佛事,所以佛国是似有而实无的。

 

.众生成佛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发无上意。

 

——华严经卷六.净行品

 

此偈是说,当自己认识了佛的精神,知道了佛的意思,接受了各人自己也能成佛的理念,就会盼望一切众生,都能理解佛的道理,并愿人人都能成佛。

 

佛是自己彻悟,又能觉悟众生、安慰众生、鼓励众生的大觉智者、大慈悲者。佛是由众生之中产生的,是在断尽烦恼,又能常度众生而福德智慧究竟圆满了的人。

 

一般的佛教徒,只知道在苦难紧急的时候,才求助于佛,等待佛的救济,没有错,佛度有缘人,有求有应。可是此偈的“自归于佛”,是自动地向佛的伟大人格致敬,但愿自己也能具备成佛的条件。不仅自求成佛,也愿所有一切众生,将来都能发起成佛的大心,走向成佛的大道。

 

然而,成佛之道有顿有渐。说顿,就是在一念善心起,一念烦恼断,便能亲自体验到佛的智慧和慈悲,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便是这样的道理,但他尚不是福智圆满的佛,必得继续修行。说渐,就是要从高处着眼,先从低处起步,成佛当从做人开始,然后具备生天的条件、解脱烦恼的功力、广度众生的悲愿,最后才能成为圆满的佛。

 

有的人开始信佛,就发愿成佛;有的人只是迷迷糊糊地希望成佛,但不知如何修行才能成佛,也有的人听说从初发心到真正成佛,需要历劫的修行自利利人的菩萨道,就心生气馁而畏缩不前了。

 

其实,所谓历劫成佛,目的是勉励我们,不要老是在期待成佛的结果,切实的努力,无限期地来做自利利人的修行工作,是最重要的。否则,经常指望着成佛的结果出现,本身就是一种烦恼,不仅不能成佛,也就不能解脱了。最好是先学菩萨精神,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成佛是努力耕耘的事,不是计时计日的事。

 

这么说来,发愿成佛岂不是遥遥无期的事吗?这倒未必如此,当烦恼重的时候,时间才长,如果心中的烦恼少些,时间就过得容易,如果没有了烦恼,至于自己何时成佛已不是问题,你的目标是在使得一切众生都能成佛。

 

.开启智慧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华严经卷六.净行品

 

此偈是说,自己认识了字宙人生的道理和自利利人的方法,就要拳拳服膺地照着去实践和体验,同时也希望把自己觉得是最好的哲理,分享与一切需要它的人。更要紧的是希望大家都能自己来向佛法的宝库中探索,才能启发出你自性中深广得像大海一般的智慧。

 

此处的“法”,是宇宙人生的原理,也是规范人生修养的方法,它更是指导人类离苦得乐的观念。有属于思辨的部分,有属于实践的部分,有属于内心世界的经验部分。

 

佛所说的“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也不以为有一种永远的真理叫做法。佛说法四十多年,在他肉体死亡之前,却对大众宣布说:“我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着一字。”甚至在《金刚经》中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因为佛是应机说法,随缘应化。佛没有一定想说什么,只是为了适应各种层次的对象需要,而说离苦得乐的慈悲法及智慧法,随着不同时代环境的需要,而为人间留下慈悲和智慧的语言。

 

佛是一位具有高度智慧的人,他不希望人间大众把他当作个人崇拜的对象,所以提出“依法不依人”的主张。若仅信人,是主观的、会有变动的,若仅依靠佛这个人来救济,在时空之中,都有其极限,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广大。如果以佛所说的法,也就是以慈悲和智慧的理念,作为信仰和实践的重点,情况就不一样了。

 

因此,一般的佛教徒,在他们尚未知道佛法的重要之前,是以佛的人格为信仰崇拜的对象,一旦理解了佛法,便会以学佛求法为信仰佛教的目的了。所以鼓励大家“深入经藏”,开发智慧。

 

.安众和众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华严经卷六.净行品

 

这一偈子是说,自己认同了这个和乐融洽的团体,也希望所有的人都来信赖它、维护它、尊重它、尊敬它,彼此间相互关怀照顾,不为私利争执,便能够和众、安众,没有任何障碍。

 

此所谓“僧”,是梵文“僧伽”的简译,是有组织规范及伦理体系的社团。佛教分有出家众及在家众,又分大众及小众、男众及女众。也分圣贤众及凡夫众,沙门众及菩萨众。而在佛教圣典中所称的“皈依僧”,必定是指出家的沙门众,它是象征着:

 

().少欲知足,

 

().清净无私,

 

().和谐无争的精神。

 

僧是学法、弘法、护法、依法共同修行、依律共同生活的团体及其成员。在佛的时代,主张全民民主,财物属于团体共享,个人也属于团体共有,个人在团体中有接受培育照顾及发表意见的权利,也有爱护团体、维系团体、以及遵守团体纪律、认同大众利益的责任。

 

佛也尊重团体,并且主张“佛不领众,佛也在僧中。”佛是指导人生方向的导师,至于大众之间的各种问题,均交由团体的会议来处理。佛是至高无上的智者,不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心。

 

佛教重视的三宝,就是因为要依“僧”学“法”,法由“佛”说,以佛为法的源头,以僧为体验佛法、弘传佛法的老师。所谓高僧,就是团体中的高明之士,能为大众以身作则,使大众安定和谐,给大众解惑释疑,异中求同,是为大家排除障碍困难的人。

 

“皈依”是尊敬、认同、接受、信赖的意思。如果仅皈依佛而不皈依法与僧,只是一种神格崇拜,不能接受到提升自我精神领域的讯息。若只皈依法而不皈依佛与僧,则仅相当于学问的探究,不能接受到经验的传承。如果只皈依僧而不要佛也不要法,就好比结拜义兄义弟,或认义父义母,那仅是世俗感情的结合,而与平等超越的佛法不相关了。因此,皈依僧并不仅仅等于拜一个师父,而是以一个安众和众的清净团体,为修习智慧之学的依止及榜样。

 

.佛在眼前

 

法身非变化,亦非非变化;

 

诸法无变化,示现有变化。

 

——华严经卷十四.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

 

此偈是说,佛的肉体,也有生老病死,佛的法身是永不变化的,但是一切变化的现象也并未离开法身,一切有形无形的本性虽没有变化,但在显现作用之时有很多变化。

 

“法身”有两个意思,一是以法为身,法是现象,以一切现象作为他的身体,只要有现象,就是法身。二是以法性为身,诸法以空为本性,叫作空性,既是空性就没有变化:相反地,正因为是空,所以不妨碍种种的变化。

 

请不要把佛的法身,想像得那般的神秘,只要心中无私、无忧、无牵挂,就会发现佛的法身,根本未曾离开过现实的世界,不论是山色水声、鸟语花香,不论是春夏秋冬、风雪雨露,不论是人是物,乃至一块顽石、一粒泥沙,都是佛的法身在现身说法。所以可说,处处有佛,样样是佛,只因众生愚痴,见到心爱的就想占有它,遇到讨厌的就想排斥它,结果是佛在眼前不见佛。

 

禅宗的传记中,常常可以看到,学生的问话问得非常高深,老师的回答,总是平易近人,把日常最普遍的事物说给你听,让你发现,原来踏破铁鞋寻找不到的东西,竟然是唾手可得的现成事。

 

一般人总是迷信,总以为佛是神圣不可捉摸的,佛是神秘不可想像的,那是误解了佛。佛的人格,的确非常人所能相比,佛的爱心与佛的智慧也非一般人所能衡量,但是佛的人格人人可以学习,佛的法身遍于一切时空的一切现象。

 

我们每一个人,根本就与佛的法身同穿一件衣服,同吃一碗饭;甚至有一位禅师说;“每天吃饭未咬着一粒米,每天走路来踩着一片地”。-内内外外都是佛的法身,无分彼此。因为它是空性,它无变化;因为它有现象,它也有变化。不论变与不变,均未离开法身。

 

.信心基础

 

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

 

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

 

——华严经卷六.贤首菩萨品

 

正确坚定的信心,是成就佛道的起步点,是成就功德的基础,可以增长一切美好的事业,可以灭除一切疑难及困惑,可以展现开发成佛之道的因缘。也就是说,要想得到学佛的利益,一定要从正确的信仰开始。

 

不论何人,凡是跟人相处,都得把彼此间的关系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凡是交一个朋友或聘用一个人,首先要相信他是可以信赖的人,即使他不是那么可靠,如果你还是希望结交他这个朋友,或者你必须用他这个人,你仍得相信他是尚算可靠的人,否则你就很痛苦了。

 

不论读哪一类的书,首先要相信它至少不会对你有害,即使人人都说那是一本坏书,你也要相信对你不致有什么损害,否则你读那本书就很痛苦了。

 

不论从事什么行业的什么工作,首先你要相信,对你增加收入、成长经验等有些帮助,即使不是理想中的工作,你也得相信有胜于无,有钱赚当然好,没有钱赚可以换取经验;纵然连经验也谈不上,能有机会用手用脚用头脑,也是健康人生的表现。

 

此偈的内容就是说,若求成佛,必须断疑起信)灭恶兴善,所以信心是一切源头的根本。在茫茫的人生大海中,信心就像指北针,又像船锚,它能给我们方向感和安定力。

 

.真知灼见

 

无见乃能见,一切真实法;

 

于法有所见,彼则无所见。

 

——华严经卷八.菩萨云集妙胜殿上说偈品

 

不要存着想见什么的主观态度,你才能见到纯客观的事实真相。但是如果你认为自己对事实真相确有所见,实际上又偏离了佛说实相无相的原则。

 

在所有的佛教圣典中,都叫我们要努力,又叫我们要放下,叫我们要上进,又叫我们不要期待;叫我们要肯定,又叫我们不要执著。这就是佛法的优越处和高明点。

 

我们一定要有着力点才能努力,但抓住着力点之后要能放下,亦即提得起也要放得下。提得起是方法,是着力的开始,放得下是为了进步,级级上升,就像登山的人,由悬崖绝壁向上攀登,必须步步扎稳、步步放下,否则就不上不下了。所以在全力提起之后,必得彻底放下,才能有大担当,才会有大远景;唯有能够彻底放下自我私利的人,才能把一切众人的责任担得起来。

 

这个偈子的意思是说,没有可见,乃能见到一切的真实,不得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你的观察判断才会客观。人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从自己的立场看景色,从自己的角度看方位,从自己的兴趣看人、物、世界。这都是已经有了主观立场的见解。凡不是客观的,就很可能是不公平不正确的。只要设定了立场,看什么都不是完整的。从东面看到你的脸孔,从西面看到你的背影,即使从四面八方的全方位来看你,也看不到你的内脏结构。若把内部剖析出来看,整体的你又不见了。只可说你于某一时段看到某一现象,不要据以判断说你已看到全体事实的真相。

 

因此,对待一切现象,须要全心全力,却也要坚守不执著、无定所、无定向、无定法的原则,这才是叫做见到了“实法”。放下主观意识、也要放下客观意识,超越了主观及客观的看法,就能体验到正确的、真正的宇宙人生的真相。

 

.菩萨的心

 

菩萨未曾染著色,受想行识亦如是;

 

不住一切诸三昧,所有功德悉回向。

 

——华严经卷十五.金刚幢菩萨回向品

 

此偈是说,菩萨在人间,也和我们一样,有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所构成的肉体生命,但却不像凡夫那样地贪恋执著;菩萨虽已修成一切禅定的三昧境界,但也不会耽着那些禅定境界的享受,而把他们所有的成就,都奉献给广大的众生。

 

菩萨有两类:

 

()是初发心凡夫菩萨,不论是谁,任何人只要有心学习菩萨的精神,并且发愿将来成佛,便是菩萨。

 

()是已证无生法忍的圣者大菩萨,无生法忍是不再有烦恼生起的意思,也就是只有慈悲而没有情绪的智者。最具代表性的,如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等。

 

这两种菩萨,前者必要来世间受生为人,后者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也会接受人身,以人间身来度化人间的有缘众生。一般凡夫是以所造的业力受生,菩萨则是以所发的慈悲愿力受生。同样都有五阴组成的生命,一般人迷恋贪著生命,菩萨则将生命当作自度度人的工具,使用工具、珍惜工具,但不会把此工具当做舍不得放不下的自我来执著。菩萨不恋生死,不畏生死,这叫自由生死的大解脱者,他们没有一定要活多久或不活多久,没有一定要活得如何的风光或不风光;尽心尽力,一切随缘。

 

三昧是智慧与禅定的相加,即是安稳及解脱的功能。一般人在努力得到成果之后,通常是拥有它、享用它,而菩萨在获得解脱的成果之后,却不住于解脱,而用智慧将慈悲的爱心奉献给需要他们帮助的众生。

 

请不要把菩萨想像成那样地高不可攀,只要有心学习菩萨精神,你就是菩萨的化现。

 

.满月清凉

 

映蔽于二乘,小智萤火花;

 

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华严经卷四四.离世间品

 

被小乘的声闻乘和缘觉乘所掩盖的人,虽然已得解脱智,却像萤火虫的光,是属于小智小慧的层次。不如菩萨的智慧,就像清凉皎洁的月亮,游遍于无限广的虚空。这四句话是用光的大小来比喻大乘和小乘的智慧,深浅广狭,非常地不同。

 

“映蔽于二乘,小智萤火花”,是说声闻和缘觉的小乘圣人看起来似乎有智慧,其实已经把他们应该可以显现出来的大智慧盖住了。他们仅有点小智慧,然而得少为足。所以大乘经典常批评小乘的人是自了汉。

 

小乘的人自求自了、自断烦恼。他们觉得在世间非常痛苦,视世间环境如毒蛇猛兽那么可怕,如洪水火宅那么恐怖,因此从二乘佛法中找到避风港,从此出离生死,不想回到生死之中度众生了。

 

大乘菩萨则是着重“心”的解脱。面对苦难的众生和本身的烦恼现象,知道有烦恼,其实不存在;只因自己不能掌控自己,所以经常受环境诱惑而造恶业,故起种种烦恼。知道这个原因之后,就能不受烦恼所困所转,当下即不是烦恼。他知道众生为什么烦恼,能够放下就没有烦恼。烦恼本空,生死如幻;这些都是临时的现象,不是真有那个东西。了解之后心中就没有恐惧也没有苦恼;现象归现象,但那并非烦恼。

 

二乘已经体验到,烦恼是由心造业,而得苦难的果报,所以修行解脱之法,自己离开烦恼,这也算是一种智慧!不过大乘菩萨不为自身求安乐,但使众生得离苦。拿个比喻来形容:菩萨的智慧如八月中秋夜晚的月亮,清凉圆满,辉映苍穹;小乘的智慧如田间水边的萤火虫,光度微弱,忽隐忽现,勉强自照,不足以利人。所以菩萨的智慧是自立立人,自己能离烦恼也帮助他人离烦恼,自己得大智慧也帮助他人得大智慧。这就是关怀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

 

“毕竟空”可解释为虚空,也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自己没有烦恼,但不离开有烦恼的众生世界中,自己不受烦恼困扰。心如虚空包容一切众生,在有如虚空的无量空间中广度众生,永远无罣无碍。故名为毕竟空

第三篇 假戏真演

 

.小道放荡

 

莫学小道,以信邪见;

 

莫习放荡,令增欲意。

 

——法句经.教学品

 

这四句话内容相当丰富。

 

“小道”是指看似有趣其实没有大用处的杂技、艺能、命相、方术等,可以谋生及消遣,但是对于经国济世、广度众生的伟大人格没有多少帮助,也不能提供真正的幸福人生。

 

“邪见”也叫不正见,又名愚痴。比如不以正当的、正常的方式规划人生,却用投机取巧、走捷径、抄小路的方法占便宜,得利益:自己不努力付出,却希望坐享其成。凡此等与因果相违的都叫邪见。

 

“放荡”是语言的行为浪漫,和身体的行为不受约束,没有规矩,在生活中不受团体的、风俗的,甚至道德的规范。独处时是如此,在与人相处时也一样,可谓害群之马。凡以非正规方式生活而追求刺激,戕害身心,对他人有所损害者,皆属放荡。

 

“欲意”是指奢侈的、过分的追求,又叫贪欲。我常说:“人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但想要的东西非常多。”必需晶的取得,虽然是欲,但那是正常的需要。所需的东西用正当的方式获得,是为每个人生存的依据,不致造成他人的伤害或社会混乱。“想要”则是贪得无厌的追求,不但使自己非常疲累,非常烦恼,非常痛苦,也会对别人造成困扰。即使得到一时的满足,事实上是永远不能满足。

 

.不爱不忧

 

不当趣所爱,亦莫有不爱;

 

爱之不见忧,不爱见亦忧。

 

——法句经.好喜品

 

这首偈是说,不要拚命追求所喜爱的东西,也不要对迎面而来的事物有所厌恶。对凡夫而言,喜爱的东西不见了会忧愁,讨厌的东西出现了也会忧愁。这是讨论欣喜与厌恶的统一和对立。教我们不要在爱恨好恶之间挣扎,陷自己于矛盾痛苦之中。

 

人如果希望生活得快乐,对于所爱的东西尽量少一点,乃是没有偏爱;最好也没有不爱的东西。《六祖坛经》也劝人学习着“瞋爱不关心”的心境,不要让自己有瞋有爱,否则就是烦恼。瞋爱是相互关联的,没得到的想得到,追求时担心得不到,得到了的又愁着会失去。心里永远有负担,永远没有安定感。凡有所喜爱、有所厌恶,就是有所困扰、有所束缚,不得解脱。换句话说,只要世上有一样东西是你所喜欢的,便是痛苦的人生。

 

心胸豁达的人,应该养成超越于欣厌及爱忧的观念,没有非要追求到手不可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已讨厌到非得除去而后快的事物。看到喜欢的东西遇到喜欢的事物,要问一问为什么喜欢?是跟自私的自我有关呢?还是与大众的幸福有关?事实上,有的所谓喜爱及忧虑,根本没有意义,也没有道理,只是一时的风气,或者是一时的兴趣使然。因此,希望活得幸福的人,最好不要有爱或不爱的东西,也不要有或喜或忧的事物,应当练习随遇而安、随缘而动的修养功夫,环境需要自己怎么样,就怎么样去面对它、因应它,就可到处安心和安身了。否则对所爱的东西拼命追求而到不了手,对不爱的东西拼命排斥又挥之不去,都是很烦恼的事。

 

.身心言行

 

节身慎言,守摄其心;

 

舍恚行道,忍辱最强。

 

——法句经.忿怒品

 

此偈是说,把身、口、意的三类行为都好好照顾,对外来的刺激或攻击都不起瞋恨心,就是行的正道,也就是忍辱产生的力量。“忍辱”是柔韧的表现,因为柔能克刚,所以是“最强”。

 

这四句话,把人的行为都点出来了,包括身体的、语言的、心理的行为。其中的心理行为最难约束,但 也最需加以注意。心理行为收敛之后,身体及语言的行为也会随之受到规范。

 

“节”是有分寸,有节制,“节身”是对人要有礼貌节度,不得有打杀、窃盗、邪淫等三种行为。

 

“慎言”是谨防口过,俗语说祸从口出,不可不小心,语言是用来做为人与人之间沟通、协调、交换意见等的工具。不该有的语言行为,便是以谎言骗人,以毒口伤人,挑拨离间,闲言秽语。

 

“守心摄心”是守住自己的心,不让心念散乱,不仅不起邪念,同时要练习做到心口一致,身心一致,不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把心放在那些事情上,把心放在那些语言上,即使在散步时,也不胡思乱想,或者专心走路,或者专心欣赏风光。那就不会有杂念、恶念生起了。心中经常保持清净宁静,遇到人时,你的身体及口头也会随之彬彬有礼了。

 

“舍恚”也是心理行为。“恚”是瞋恚、难过、愤恨、讨厌、敌视。瞋恨心强的人,心理不平衡,理智也降低,发怒时不清明、不客观,所认知的环境和所做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这种情况要靠容忍的修养来帮助。所以,调治瞋怒的最好方法是从忍辱下手,在有人故意激怒你时,最好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体验呼吸在鼻孔出入的感觉。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能忍一时之气,可保百年之身,能占到很多的便宜,得到很多利益。至少可以免了血压上升,不致当场中风,省得自己那么愤懑,可以保持健康的身心,同时也不会用恶劣的言行回应对方,就不致遭到更多的侮辱和更大的损失。忍辱者必多福,原因就是能忍的人弹性最大,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柔韧的人比刚强的人有更多的回旋空间。表面看来忍辱是受委屈,其实那才是真正的勇者。

 

.勿出恶言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

 

所以斩身,由其恶言。

 

——法句经.言语品

 

偈子中的“士”字,是指一般人士、普通人士。言语用之不当,就如斧在口中,佛经里往往形容恶毒的言词为“口出刀剑”,凡是邪恶的、锐利的、讥讽的、刺激的、刻薄的、中伤的、得理不饶人的言语,都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剑斧钺。

 

许多人好逞口舌之能,享受快意直言之乐,但是有没有想过:一句话就能使人受伤一辈子,一句话就能使人丧失自信心,一句话就能断送一个人的前途………。有人说谎说得异常巧妙俐落,结果使他人蒙受损失,甚至要人丧家失命。恶语毒言的力量实在太强了!

 

“恶言”又名为妄语,是十恶中的大恶之一,有几种类别:第一、说谎、欺骗。第二,恶口、骂人。第三,挑拨离间。第四,无意义的、无聊的、挑逗的、唆使人做坏事的话。这些恶行,不仅佛教徒要避免,普通人也不能有,否则自招祸殃,也可能有人因你的言语而遭受损失灾难,于心何忍?再者,凡是尖酸刻薄、随口伤人的人,谁都会回惧他,因为大家都不希望受到伤害。

 

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如果多积一点口德,少造一点口过,实在是培福求福的大功德。常使用柔软语、关怀语、慈悲语,以欣赏的、赞叹的、劝慰的、勉励的口吻对待人,双方皆得利益。当然,在必要的时候以毒攻毒,用强有力的话才能惊醒梦中人。这是出于关爱心、慈悲心的作法。但必须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双方的关系,以及对方对你的信心够不够深切,万勿随便使用,正如非高明的医生不能使用毒药治病是同一个道理。

 

.语言艺术

 

是以言语者,必使己无患,

 

亦不剋众人,是为能善言。

 

——法句经.言语品

 

此偈劝诫我们不仅不用恶言,更应常用善言。善言,就是慈悲语、智慧语;而弘扬佛法、代佛说法、复诵佛法,来帮助他人,也都是善言。善言必须是用言语助人,并且使被助的人不再用言语害人害己。这样衍生出去,一人帮助二人,十人帮助百人,都是用慈悲语、智慧语来利益自己和众生。所以说“必使己无患,亦不剋众人”。

 

当自己使用粗暴的、中伤的、讥刺的、攻击的语言时,好像在发泄,感觉很痛快。其实那就是愤怒心、嫉妒心、失衡心的表现,本身就是烦恼。在这种心情下,自己已经遭受损失;何况对方可能会报复,导致相互用语言杀伐。所以使用如刀似剑的言语,既害人又害己,非常不理智。我们该用礼貌的、尊敬的、赞叹的、轻柔的言语,对待所有的,甚至包括仇人和敌手。古人说君子反目不出恶言,君子绝交好聚好散,绝不谩骂攻讦。这是一般人该有的基本修养,何况是佛教徒呢?

 

语言是道德行为,也是艺术的表现,用之得体,可以提升人品,也可以受人欣赏。所以最好不用粗俗语、低俗语、流俗语,以免形成俗不可耐,那就违背了道德也远离了艺术。

 

.善言淑世

 

出言以善,如叩钟磬;

 

身无论议,度世则易。

 

——法句经.刀杖品

 

此偈的大意是我们说话要柔软、慈悲,并且不要论人是非。这应该是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很遗憾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相反的情形发生。

 

“钟”和“磬”都是打击乐器,是在庙堂、寺院、佛殿上,用来集合大众,用来隆重气氛,用来肃穆仪礼,用来庄严会场,用来震摄人心安定人心。钟磬之声虽然洪亮,但有稳定平和的功能,入耳有安心定神的作用,而且可以声传数里,能使很多人听到,发人深省,使人对自己的内心更加清楚平静。所以,形容贤者的善言善语,如钟如磬。不论什么身份,待人应该用欣赏的、勉励的、赞叹的态度,对方才会感激、会认同,有错会改善、好的会更好。

 

相反地,人身攻击或议论臧否,常引起争端是非,以至伤害别人制造敌人。很少人没有论人长短的毛病,人前说好话,人后作批评。有的出于嫉妒心,有的出于莫名其妙的无聊心态,不一定是诽滂,但就是喜欢谈论是非。“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是做人的基本修养。仅仅不论人是非、不作人身攻击还不够,应该更进一步用柔软语、慈悲语、赞美语、勉励语、安慰语等与人广结善缘。

 

最后一句“度世则易”,即是善言淑世,有两层意思(一)如果以善意出善言,这种人容易被他人接受,()如果不攻击人而成就他人,不诽谤人而赞叹他人,不打倒人而帮助他人,这种人能使社会安定世界祥和。

 

民主社会,每到选举期间,常见参选的人彼此之间,各人为了凸显自己的声望而把对方说得一文不值,甚至岂有此理。如果选举游戏非有不可,为什么不用卓越的施政方案来争取选票,而要用人身攻击的批评谩骂来羞辱政敌呢?

 

.贪为苦本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法华经.譬喻品

 

此偈是说,各种痛苦烦恼的根源是贪欲,如果把贪欲的问题解决,就等于拔除了苦果根源。可见“贪”是众生众苦之本,若不先治此病,便永远在苦海中浮沉。

 

此偈点出,贪欲是一切痛苦的原因。贪欲的意思是人家有的,渴望着自己也有,已经有了的,还想要得更多。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取得基本的生活所需,不名为贪欲,只是想要而超过需要,便叫做贪欲。人的欲壑难填,不仅追求五欲的当下享受,还想拥有更多五欲的资产,以备永远享受,那就会产生患得患失的痛苦了。比如一男一女的婚姻组合是需要,不会造成太多问题,两男一女的感情会有麻烦,两女一男的感情也会有纠纷。在物欲方面,凡是过了分的追求和占有,都是贪欲,不仅造成心理的负担,也为人间的伦理所不许,不但造成他人的不便,也为自己带来痛苦。

 

许多人觉得,为自己谋取名利、财产和爱情的满足,是人人都有的基本权利,也是鼓励人力争上游的动力。所以人的贪欲,能给自己带来享受以及安全的保障。其实贪欲心越重的人,越没有安全保障,为自己带来的不是安乐,而是不安和痛苦。拥有的越多,越需种种的安全设施,安全设施的需要越多,即表示着没有安全。所以物质方面的少欲知足,能为你营构安定的心境和安全的处境。少欲不是什么也不要,而是有的多也知足,有的少也知足。知足不是懈怠懒惰不事生产,而是安于自己能得到的和所得到的,并且常常有余裕,分享给他人。

 

若把贪欲的念头及行为,从少欲知足而进步到离欲无欲,苦的原因就没有依止了,也不会为自己制造苦恼,为他人带来困扰了。好比树倒了,栖息于树上的猢狲就散了;蜂房废弃了,蜜蜂也不见了。古代的智者贤者,安贫乐道,而且还能济世利人,便是少欲知足的结果。乞丐武训,一无所有,却能创办义学。出家人一切属于十方,没有私人财产,但在自修自利之外还能利益他人。多贪多欲的人,纵然富甲天下,还是无法满足,等于是个穷人;经常少欲知足的人,才是无虞匮乏的富人。贪欲重的人,表面上可能拥有很多的财富,其实他们拥有的是痛苦的根源而非幸福的靠山。

 

当然,拥有名位财富,并不即是痛苦的根源,如果贪欲不已不择手段而唯利是图,便是诸苦的原因。

 

.有子有财

 

有子有财,愚惟汲汲;

 

我且非我,何忧子财。

 

——法句经.愚暗品

 

许多人有了子孙、有了财富,整天还是汲汲营营放下下,其实,这个“我”都不是永久属于自己的了,又何必为子孙、财富忧虑?这种情况大概是很多人想不通的。

 

这四句话所表示的,跟一般人所追求的,所认为最可靠的东西,正好形成对比。“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希望老了有儿女奉养,死了有儿孙祭祀,并且传宗接代,香火不绝。财产则是生活的保障、安全的倚靠,俗语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财富即有权势,因此,不仅今天要有财产过日子,明天也要有财产过日子,不但自己活着要财富,儿孙也要靠财富活下去。尤其是有吃有穿有房子住仍不够,还要吃得精细、穿得漂亮、住得豪华。所以“多子多孙多发财”的吉祥话,人人爱听。

 

但儿孙是不是可靠?财产是不是有用?所谓“富贵不过三代”,财产多了,虽让后代子孙,无冻馁之虞、无后顾之忧,却往往养成挥霍无度、懈怠放逸的习性,把财产用来做糟塌自己又无益于他人的坏事,成为败家子。

 

若从整体社会的观点看,人的财产应该积蓄在众人之中,也就是能为大众作贡献谋福利。中国古人主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了阴德,后代子孙也可受益。祖上积德在人群之中,世世代代的后人,都会感怀追念,一般人对其子孙也会起感谢、尊敬之心。佛法相信永远的三世因果,若将财产做布施功德,便成无尽。所以积财不是只为自己的房屋、土地、存款、股票,汲汲营营,而是要尽自己之所能所有,积蓄在社会大众的公益公德之中。子孙及财富,生不曾带来,死无法带走,虽有功德,无人争夺,无法破坏。

 

“我且非我”是指“我”的存在,不出于生命现象所拥的价值观念,当你一旦面临生离死别之时,便会发现这个自我是非常虚幻的,生命及财产都不属于永恒的自我,儿孙亦非属于自我的支配,既然终究无法支配,那又何必为了财富及儿孙担忧!

 

不是不要财富,财富经营得当,能够庄严福德;不是不要儿女,儿女教养得当,能使父母成长。善于理财者不为财累,优于育子者不为子苦。

 

.学习观音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

 

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很多佛教徒在遇到灾厄时,会祈求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来解救,其实,我们自己平常也应该效法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这才是更积极的离苦方法。

 

根据佛教经典记载,让我们知道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而且无一处不往,无一人不救,他随时随地会予众生帮助。如果众生自己忘了念观世音菩萨,他当然不会现前,你的心中一定要有祈求,观世音菩萨才会因应前来。有一个譬喻是这么说的,众生与佛菩萨的关系,就如叩钟的人与钟的关系相同。叩钟的人用的力量越强,钟的声音越响,如果那口钟没有人去叩撞它,不论它有多大,什么声音也不会发出来,这是感应之间的关系;所以一定要对观世音菩萨有信心,时时处处要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如果要等到苦难临头时才想到祈求观世音,可能也有用处,这叫临时抱佛脚,会有它的功能。不过若是平时不修行观音的慈悲法门,等到情况非常危急之时,恐怕已想不到要念菩萨名号了。

 

因此,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不能仅仅于灾变、疾病、急难之际,求观世音菩萨帮忙,也该效法观世音菩萨,学习着变成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代表,去帮助苦难中的众生。如果自己经常学习观世音菩萨,虽然尚不是大菩萨,也能够为他人做消灾免难的救济工作。若能为他人救苦救难,自己的苦难也就不成为苦难了。唯有身体力行,才能体会出菩萨的智慧卓越,菩萨的慈悲伟大,由此也能逐渐增养自己的慈悲心,增长自己的智慧心。当你体会着菩萨的智慧和慈悲的时候,不仅能为他人解救苦难,跟自己过不去的事也少了,为自己造成的困难危险的因素也少了,即使发生困厄或生命危机,也会用观世音菩萨慈悲的力量和智慧的观点来解决问题。

 

这是双重救济,一方面用观世音菩萨的精神来帮助他人,同时学习着用观世音菩萨的智慧协助自己,接下来不需要观世音菩萨帮忙了,自己可以解决困难,最后不仅自己没有困难,而且能够专门帮别人解决困难。

 

.做人原则

 

贵而无智则为衰,智而骄慢亦为衰;

 

持戒之人而毁戒,今世后世一切衰。

 

——犬智度论卷十三.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

 

这个偈中为我们指出:权贵中人没有智慧,智慧之人心生骄慢,持戒之人不守戒律,这三种人的下场不会好,这也可以看作是做人的原则。

 

“贵”是身份高贵、地位高贵。有人出身名门,因祖上余荫而贵,有人后台可靠,藉他人之势而贵;也有人因财富而贵,因权势而贵;也有人因为助人脱离苦难危险而被尊为贵人。不论这高贵的身价是由于自己努力得来或凭藉他人靠山而有,如果贵而无智便不算贵人。拥有财富权势而没有智慧来善用财富权势,为天下人营造幸福,便成土豪劣绅,便成守财奴,便成为富不仁,便成恶官行恶政。智慧是公而忘私,是舍己而从人,是对是非曲直、利害得失、公私内外、上下左右都分得很清楚,且能当机立断、明察秋毫。如果有财势权势而无智慧,则被人瞧不起,高贵的地位也可能保持不久,纵然此生可以保住,身后英名不保,前途多苦,甚至遗祸子孙,遭人不齿。这是衰的意思。

 

“智而骄慢亦为衰”,这跟贵而无智不同。有人得少为足,有些小悟境,便起增上慢;有人恃才傲物,认为自己才气纵横、高人一等,在任何场合都觉得是鹤立鸡群而自高自大。骄慢是骄恣傲慢、目中无人。其实这种人仅有小聪明而不能谦虚,不会受到尊敬和拥戴,以致怀才莫遇,觉得世人皆醉我独醒。他不能接受社会,社会也不能接受他:往往消沉悒郁或愤世嫉俗,最糟的可能走上玉石俱焚自毁毁人的绝路。

 

倘若“持戒之人而毁戒”,对一个修道人而言,他的今世后世一切都不必谈了。这是告诫佛教徒一定要有行为的准则,不可做的不能做,必须做的非做不可。

 

这叫持戒,否则,不仅现在受人轻视和批评,来世也将受恶报。一般人也可用到这个准则,在任何团体中,必须遵守该团体的规则和伦理。若该负的责任不负,所行之事有损团体的形象和荣誉,当时固然得不到好的结果,甚且由于因果的关系,在未来的生涯中也可能会受到很多的影响。

 

.目不邪视

 

宁以赤铁,宛转眼中;

 

不以散心,邪视女色。

 

——大智度论卷十四.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

 

从字面看,这是说宁可把火热的铁块放在眼睛里,也不要以邪念去看女色,似乎是把女色看成极可怕的事物。佛教对女性如何定位,对两性关系是否重男轻女呢?

 

这是对出家比丘的教诫,因为出家人最重要的生活守则,便是禁绝男女的性行为,所以非关重男轻女的观点。不过,如果已对佛法有了相当认识的一般人,已对菩萨精神能够体会的在家居士,也会养成这样的人格修养。此处最要紧的是说,不应邪视女色,未说必须厌恶女性。

 

一般人的经验,眼中进入一粒砂子,都会痛苦不堪,更何况此偈是用烧红了的铁块,在眼中转来转去,这种痛苦可想而知;而用散心邪念去看美丽的女人,其结果所受果报,可能更比赤铁在眼中宛转来得严重。这不是讲女人不好,不是讲女色罪恶,而是因为自己是修道的人,如果念头不是放在利益众生或关怀众生的立足点,却以邪念去看面前的美色,这是犯戒的行为,跟着来的可能发展出更可怕的结果,为了坚定持戒的誓愿,所以要下如此的决心。

 

同时,任何人若以神不守舍的心情,再以邪恶的眼光看人,便是不尊重自己的品格,也是对于对方的不敬,女性也是人,岂可以邪念邪视她们。倘若以邪念看女性,接下来可能对于当前的女性,造成更大的伤害,一个出家的比丘,到了这一地步,不仅他自己失去了出家人的身份,也对全体出家人的形象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即使是在家的男性,如果是有教养的君子,也不应以散心邪视女性,不论美丑,当以庄重礼貌的态度相待。为了防止欲念的冲动,在与美艳的女性相遇之时,不妨把年长于己者视作母亲或胞姐,年少于已者视作女儿或胞妹,乃至将之看作是来救助自己的观世音菩萨的化身,那就不致有邪思绮想了。

 

其实,女人也爱看美色,不仅爱看俊男,也爱看美女。也有女性会以挑逗的眼神看男人。因此,如果释迦牟尼佛教诫女性的出家弟子,应该也会说:“不以散心,邪视男色”了。问题不在于女色与男色,乃在于邪视与正视。

 

.莲华功德

 

柔软慈心根,无上大悲茎;

 

功德叶智华,持戒为妙香。

 

——华严经卷四四.离世间品

 

以大慈为根。以太悲为茎,以功德为吐:以智慧为花,持戒则发出微妙的香气。《华严经》以植物比喻菩萨,具体而生动,一般人也都可以自我期许的。

 

这个偈子是用莲花作比喻。佛经中说,诸佛菩萨的世界叫莲池,并且形容诸佛菩萨的出生是莲花化生。一般凡夫是父母所生,是血肉之躯。这四句偈,也是形容佛和菩萨的心境、智慧及其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力,给人美好、可亲的感受。

 

什么样的人会受到众生热忱的欢迎呢?是佛与菩萨。人间有没有这种人呢?有!有的在片段的时间会表现出来,有的在一生之中一直默默奉献而未张扬。有的名气大,有的籍籍无名,直到他做完了、离开了或过世了,影响力依然存在,才让人发现他的伟大。这些人,都可以被看成是佛菩萨的化身,或者在学习佛菩萨的精神。

 

“柔软慈心根”,柔软与刚强相反,佛法说柔软比刚强好,慈悲比忿怒好。柔软能动人、感化人,而且本身不会受伤,刚强的人一时可能占到便宜,但时间一久必伤己伤人。我们学习佛菩萨,以柔软态度、慈悲的心肠做为处世待人的根本,必能广结人缘,博得社会的依赖。

 

“无上大悲茎”,茎是莲花从根部到花叶之间的干部。根在水底泥下,不显现于外,茎则在泥上,从水中伸出水面。也就是形容菩萨的慈心蕴于内而悲心现于外,故以大悲来称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功德叶智华”,这里讲的功德,主要是作布施,即是以慈悲心结众生缘,帮众生忙,做一切对众人有益的事。好比红花当以绿叶相配,莲叶出了水面,是为了与莲华相配,慈悲功德,是从无我的智慧产生,智慧灿烂鲜美,功德庄严殊胜。莲花不能离开根、茎、叶而单独存在,象征着悲智必然是相辅相成。

 

“持戒为妙香”,莲华代表佛菩萨利益众生的功德庄严,那就是慈悲及智慧的功能,对于他人的影响,就像是莲华的芳香。而此微妙的芳香,是从诸佛菩萨的威仪戒行中表达出来。菩萨持戒有两层意思;()应该做的一定做,()不该做的绝对不做。这种人是大善知识,是人间的善友,为大众所喜亲近。

 

一般人虽不是大菩萨,但是这种悲智及持戒的心行,是可以学习的。

 

.做人本分

 

不应作而作,应作而不作;

 

悔恼火所烧,后世堕恶道。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不该作的去作了,应该作的却不去作,这两种情况都会使人后悔,若犯了严重的错误,今生后世都会面对恶劣的环境。可见谨守做人的本分是很要紧的。而什么是该作,什么是不该作,一定有其准则。

 

如果没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没有一定的信仰和方向,就不知道什么是该作、什么是不该作。但什么该作、什么不该作,不能由主观立场作决定,需要智慧作客观的判断。如果仅凭主观立场,不该作而作,该作而不作,则很可能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行为。其实自私而不损人的话也不算坏,自私是为保护自己、成长自己、为自己作种种安全措施打算,自己才有生存发展的空间。但仅从主观决定应作或不应作,对他人而言,并不一定公平。若为全体所需要而作,或为全体的利益着想不应该作就不作,那便是客观的标准。但在个人判断之下,认为什么是大家所需或什么是大众所不需,也是主观,虽然自己觉得在为大众设想,其实还是出于个人的成见而已。存心是为大众设想,做出来的事却可能损害大家,所以个人的判断不一定可靠,必须参考大众的意见,才可得到比较客观的标准。

 

社会团体共同的规章制度、风俗民情,许可我们做的、要求我们做的,叫做该作,而且必须要去作;否则叫做不该作,而且不能作。例如佛教的戒律,在佛的时代就是因人因事因地而有不断地改动,但有一个不变的原则,便是保护身、口、意行为的清净健康,便是顺应化导当时当地的制度规章及民情风俗。

 

如果应作而不作,不应作而作,会使你于事后生悔恨起烦恼,可能因此而把功德燃烧了,把前途毁灭了。今生受苦难,后世堕恶道。如果坚守原则,应作而作,不应作不作,便是行的菩萨道,不仅不堕恶道,而且永远在人间,是现成的菩萨。

 

.勇猛向前

 

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

 

应当一切时,勇猛大精进。

 

——华严经卷六.菩萨明难品

 

此偈是说,我们在任何时间,都应当以勇往直前的信念和毅力,尽可能地避免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无量过失。

 

儒家的圣贤君子,闻过则喜,知过必改。人生在世,有功有过,只是每一个人往往记得自己有功,很少反省有过。此偈认为人之有功是应该的,人如犯过,必须要改,否则就要愧对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本分了。却有不少人以为;“人人都犯过,自己也犯一点过,没有什么了不起。”那是自甘堕落的心态,很不健康。一想到自己做为一个人的责任,就应产生精进心,这不是因为恐惧犯了罪过要受惩罚的关系,而是珍惜可贵的人生,珍惜现在的因缘:错过了机会,就很难说什么时候再有这种努力改进自我、成长自我的因缘了。

 

有人说,做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事实上,无论做什么事,不能进步,便是退步,纵然保持原地踏步,若跟继续前进的人相比,你已成了落伍。一个人的体力、财力,以及所能运用的各项资源,一定有其极限,一个人的信心和愿心,则可以是无限。所以不能由于生命的资源有限,便放弃了努力,特别是在人格的修养方面,只要有一天尚有烦恼,乃至极其微细的妄想杂念未除,总得继续精进。凡是发觉自己,往往心不由己,甚至身不由己地轻举妄动,就该生大惭愧,起精进心。虽不能做到一切时中都能勇猛精进,至少要比完全不想自我检点的好。

 

.不计功德

 

善分别众生,而无众生想;

 

善解一切语,而无言语想。

 

——华严经卷九.初发心菩萨功德品

 

菩萨善于了解一切众生的各有所需,但在菩萨心中,并没有“我度众生”的想法;菩萨明了一切言语的语意所指,但在菩萨心中并没有“我有话说”的想法。

 

一般人能够为社会大众服务,为国家民族献身,已是难能可贵的事。功成名就而不居功不念功的人,表面上会有,打内心起则极少。建功而未获得适当的酬劳褒奖,甚至像岳武穆那样精忠报国,反遭杀身之祸,不仅当事人的心有不平,旁观者也会觉得遗憾。当作戏剧欣赏,能够动人心弦;当作人生的现实来看,毋宁是痛苦的灾难了。因此,人间的不平,需要用佛法来抚慰疏导。

 

因为诸佛菩萨,必先受苦受难,才能为众生救苦救难,他们不论是受苦受难或者救苦救难,都是出于心甘情愿。不要以为诸佛菩萨广度众生是无往不利的,就像父母照顾儿女成长的过程,样样乖巧,事事孝顺的儿女是极其难得的,若想做个称职的父母,必须付出千辛万苦的耐心和爱心。若想做个够好的父母,是不能期待儿女回馈什么的,只有一心盼望儿女的成就比自己更高更好,那就心满意足了,万一生了几个怎么爱护培养也不能成器的儿女,就会牵肠挂肚一辈子,一直到死为止,还是放心不下。那就最好来看看佛法是怎么说的吧!

 

学习佛菩萨的态度,恰到好处的帮助众生,这是应该做的;尽心尽力去做之后,有的众生会感恩图报,有的改善了情况,有的于事后又恢复原状,而且一再地扶起来又自己跌倒了,有的众生不仅不领你的恩情,甚至反过来恩将仇报。而佛菩萨因为早已对于众生的习性,了解得非常清楚,所以不会介意众生的反应,不论是正是负,或有或无,都可以一概不放在心上。

 

至于“言语”,是用来作为与人沟通的工具,智者为了利人,必须学习,必须精通。但是言语毕竟不是它所表达的那些事实真相。连带着凡是用言语的符号所组成逻辑理论,虽然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知性的能力和各种各样的讯息,但它不是真理的本身,不能执著,否则又可能被言语的观念所困而当作武器来自害害人了。

 

.发菩提心

 

一切功德中,菩提心为最;

 

能得无碍智,从佛法化生。

 

——华严经卷九.初发心菩萨功德品

 

此偈是说,在一切功德中,发菩提心是最大的功德,由此可以得到无碍的智慧,那是从实践佛法衍生出来的结果。

 

“菩提心”,又被译为道心,是因为见到众生受苦而情不自禁地生起一种慈爱心,一种舍己而救人的悲愿心。此在一般人之中,也会发现类似的故事,在我的学生之中,曾有一个女孩子,由于母丧父病,便日以继夜地打工做家教,照顾父亲,维持四个弟弟妹妹的生活及学费,一直等到她父亲病故,弟弟妹妹都能独立时,她已是三十多岁,才想起再返学校读书。

 

菩提心的着力点,是时时刻刻想到许多人的苦难和需求,时时刻刻以成就众生为他的使命。例如释迦牟尼佛年轻时,正在王宫里过着王子的豪华生活,却发现了人人都有生老病死的四种苦难,又见到众生界有相斗相食的残酷景象,因此生起了要为人类为众生,寻求离苦得乐的真理,寻求和平相处的方法,便舍弃王宫的生活,到处寻师访道,最后自悟自证,完成了最高的人格,开发出最高的智慧,接着就用他的智慧,为人间作普遍而平等的救济。这便是发菩提心的模范和榜样。无怪乎此处要说,一切功德中,菩提心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功德了。

 

发了菩提心的人,便不敢懈怠,不会伤害众生,也不会自寻烦恼。因为在他的感情中,众生的事最要紧,只要尚有众生在受苦受难,就等于他自己在苦难中挣扎。由于众生愚昧,不知道用佛法来治疗心中的烦恼,以致自我伤害,彼此残杀,因此需要发了菩提心的人,来让他们身有所安心有所寄,疏导他们脱离贪欲、怨嗔、恐惧等烦恼的苦海。这种人能以有限的生命发无穷的悲愿,常做不求回收成果的功德。

 

有菩提心失能得无碍的智慧,原因是,无私的人,必定是光明磊落的智者。同时,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必定要不断充实知能、开发智慧。

 

.假戏真演

 

众生虚妄故,是佛是世界;

 

若解真实法,无佛无世界。

 

——华严经卷十四.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

 

此偈是说,当众生生活于虚妄之中时,要告诉他们,有诸佛及诸佛度众生的世界,当众生明白了什么是究竟的真实之时,他们就知道,既没有诸佛也没有诸佛度众生的世界。

 

换言之,对于虚妄愚昧的人们而说,是有佛有世界的,对于已开慧眼的人们而说,佛与世界都不是真的。

 

这观念的正反两面,都不是真实的存在,如果不了解的话,以为是消极,了解的话,便是积极,误解的话,就会觉得这样的人生太没意思了。

 

“虚妄”如戏剧,不论是演戏或看戏,都知道那是在表演,不是事实。所以演员出场时演得非常逼真,到台后他的心情便不是台上的那个人,看戏的人欣赏演出时可能会被剧情感动得热泪盈眶,离开戏院后,也会清楚那是一场精彩的表演,而且知道自己根本就是那一出戏的局外人。因此,不论是演戏或看戏,都不会被戏中的情节困扰。

 

常常有人说“人生如戏”,这也是看出人在生命的舞台上,历尽悲欢离合,尝遍喜怒哀乐,到头来曲终人散,便从舞台上淡出。可惜人生的舞台,没有前台后台,演戏的人就不知道自己是个演员,因为既不知是怎么出场上台的,也不知道何时退出舞台,更不知道后台是在何处以及淡出舞台之后有什么情况,所以不愿意接受人生如戏这样的事实,也无法承认人生是虚妄这样的观念。

 

不管大家怎么看待我们的人生现象,你、我、他,没有一个人能够在舞台上永远演下去的,再以为那般真实的人生,也无法永久拥有它,这就是说,事实就是虚妄,虚妄才是事实。

 

有你、有我、有他、有佛、有世界,都是虚妄的,无你、无我、无他、无佛、无世界,才是真实的。不过,唯有假戏真演,再以超然的态度欣赏逼真的假戏,才能成为一个积极洒脱而且幸福的人。

 

.善财四德

 

成就直心性,具足智慧性,

 

严净世界性,度脱众生性。

 

——华严经卷五九.入法界品

 

这四句话是弥勒菩萨赞叹年轻的菩萨行者善财童子的功德,说他已成就了直心,具足了智慧,净化世界,普度众生。这些功德也正是修菩萨行的每一个人都应努力的项目。

 

在这四句话中都有一个“性”字,既是四德的特性,也指的是由诸佛菩萨的智慧所见到的一切现象的本质,都不离空性。一方面说善财有四种德性,另一方面透过佛菩萨的智慧来观察,没有一样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存在的。这就是“空”。这个空不是相对于“有”的空,不是“有”和“无”对立的空,而是超越空有的空,是不即不离而又不执著任何一边一点的空。

 

“直心”的意思是事实如此,照实际的情况来判断。不用猜测,不用想像,不用犹豫,不加入自我中心的各种背景,如生活背景、知识背景、性格背景、利害现实的背景等等的成份。撇开这些东西来看一切现 象,就叫“直心”。一般人会认为这很难得,但也不是做不到的,只要愿意学习,便可做到。换言之直心就是无染无私的公正无我的心。若能少一些自我的偏心,就多一些无私的直心。

 

“智慧”是心的反应功能,对自己不起烦恼,对他人绝对客观,作判断时超越主观及客观。智慧本身也不是一样可以捉摸的东西,没有一定要做什么,没有一定要表现什么。大智若愚的人,不会自以为有智慧,他只是恰到好处地应对处理各种需要应对处理的事。

 

用智慧和慈悲的功德来庄严世界、净化世界。即如维摩居士所说“心净国土净”,他自己的内心清净,众生受其感化而使众生世界也清净。庄严清净了世界等于没有庄严清净世界,也没有这样的世界存在。不执著,所以空。

 

前述的“成就直心性”也好,“具足智慧性”也好,“严净世界性”也好,都是为了“度脱众生”。诸佛菩萨发愿永远度众生,永远成就众生,把环境准备妥当让众生受教育、受感化而离苦得乐。度众生之后,既不觉得自己度了众生,也不认为有众生被度,这种精神意境很高,但也不是不能学习成功,因为诸佛菩萨也是由一般人修成的

 

第四篇 不死之药

 

.生命有限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法句经.无常品

 

一般人对这四句话的解释,常常偏向于悲观与消极,对生命的消逝,充满了无可奈何。其实不然,佛法所谓的无常,是具有警惕的作用,能让我们时刻心存危险感,激励我们要珍惜光阴,并且善用有限的生命,来成就无限的慧命和功德。

 

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也就是人的生命,比世间的任何宝物都值得珍惜。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如果把每一口呼吸相加起来,即使活到一百岁,也算得出总共有几口气,绝非是天文数字,更何况很少人能活到一百岁。由此可知,生命的确是很有限。

 

这个偈子警惕我们,今天已经过了,寿命又减少了,好比鱼活在些许的水中,而且水愈来愈少,不久就要干涸。鱼和水相逢是很快乐的,得其所哉是一种享受,一旦水逐渐消失,鱼还有什么欢乐?也就是说,死在眼前,还不珍惜生命!

 

不过,这不是叫我们及时行乐,反而是要赶快精进于智慧和慈悲的增长,并且对他人全心全力奉献。唯有珍惜生命,才会脚踏实地,才会努力,否则会懒惰、放逸,得过且过,在无聊的状态下,悠悠忽忽,白白地空过了一生,而当生命结束的时候,还不知道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因此,修行佛法的人,对自己所拥有的生命是非常宝贵和感恩的,不会轻易浪费。

 

.恭喜发财

 

信财戒财,惭愧亦财,

 

闻财施财,慧为七财。

 

——法句经.笃信品

 

中国人在新年见面时都会说恭喜发财,发的是物质的、有形的、有限的,而且很不可靠的身外之财。

 

所以佛说财产为五家所共有,即是水、火、盗贼、恶政、不肖子,这五种因缘随时随地会把身外之物的各种财产,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因此,佛法教人重视的是“七圣财”,即是信、戒、惭、愧、闻、施、慧等七种道德的、心灵的、精神的、永恒财产。

 

“信”是自信,知道自己有所能有所不能;是信人,用人者不疑;取信于人,对人诚实不欺。“信”也是宗教的信仰,一般宗教信仰神或上帝。佛教徒则信仰佛、法、僧三宝,相信三宝能指导我们的人生方向和安身安心的方法。

 

“戒”使我们在生活上不糜烂、不狂乱,维持规律保持健康,在语言行为和身体行为上不自害害人,不当做的不得做,当做的不得不做。

 

“惭”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足,自知当行善而尚未行善,不当作恶而作了恶业,知道自己的行为应该更好而尚未做到,便有惭于己,当力求改善。

 

“愧”是自省对于别人未能尽责负责,而觉得遗憾对不起,因此要提醒自己,全心全力地去关怀人、帮助人、有益于人、感恩于人。

 

“闻”是听闻佛法和一般学问,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养成随时随处博学多闻的习惯,除了专业的学问,也得无限地拓展通识的胸襟视野。

 

“施”是给予,新约曾说“施比受有福”,老子说;“既以予人己亦多”,佛说:“布施功德,第一功德”。有东西可以布施,表示你已有福,想布施而有所不足,就要努力增加物质的、体能的、智慧的财富,因此在布施的过程中,自己先有了财富。

 

世上最可贵的是“智慧”财,最贫穷的是因为愚蠢而贪得无厌。如果有智慧,不但自己不起烦恼,而且能为别人解决问题,所以智慧对修行人和一般人都很重要。再说,用体能赚钱很有限,若用智慧赚钱则是无限的,可以四两拨千斤,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这不是最好的财产吗?

 

佛法虽也主张增加物质的财产,但更重视信、戒、惭、愧、闻、施、慧这七种圣洁的财产。

 

.珍重人生

 

得生人道难,生寿亦难得,

 

世间有佛难,佛法难得闻。

 

——法句经.述佛品

 

此偈是说:生而为人不容易,做人而长寿也不简单,生于世间能遇到佛很难,遇到佛又能听闻佛法则更难。如果这么多的难得而得,正好都加在一起,实在很幸运了。这是勉励我们,应当珍惜难得而已得的机遇,否则稍纵即逝,追悔莫及。

 

这四句话强调人身可贵,寿命无价,有佛难遇,佛智难得。

 

有人认为生命或生存是一种无奈或折磨,也有人主张应当尽情冶游享乐.这两种人的人生态度,一是厌世、一是玩世,都不太好。人的生命就是一项福报,若能得到健康的身躯,且能活过一段较长时间,实在是幸福的事。佛看一切动物,都有佛性,都是现在的众生,未来的诸佛。但在一切众生之中,唯有人的身心,可以作用修道的器具,其他众生都不具备修福修慧的条件。唯有人类,有祸有福,有苦有乐。灾难及苦难的磨练,所以引起危机感,生起警惕心,改过迁善,悛恶向善之心,也由此而起。因此,人比其他类别的众生幸运得多。既已获得人生,便要好好地运用。

 

得生为人而又有长寿,也很难得,长寿即是福,不是用来享福,而当用来培福种福,可比短命的人多积福德,多长智慧,自利利他的机会也相对增加,因此更要以感恩之心来珍惜自己的寿命。

 

世间要有佛出现很难,释迦牟尼佛住世,已是两千五百数十年前的事,幸好他留下了佛经,让我们依旧有佛法可用,但这也不容易,即使有不少人不遗余力地弘扬佛法,世界上能听到佛法又愿意接受佛法的人仍然不多。有人信了佛但并且了解佛法,不能如法修行,无法以佛法解决烦恼,也无法用佛法帮助别人处理问题。

 

这个偈子是要我们珍重且充分地善用人生,来成长、充实、奉献自己,用佛法的观念和方法来净化自己和净化人间,才不辜负生而为人的此一人生。

 

.不死之药

 

戒为甘露道,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失道为自丧。

 

——法句经.放逸品

 

这个偈子,是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的价值,善用生命,生命的价值便能成为永恒。

 

现代的台湾,流行着一句话:“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这是放逸颓废不负责任的观念。

 

“甘露”是印度的梵文,中文叫做不死药。“戒为甘露道”是说:持戒是生路,能使人真正不死;死的是肉身,精神的生命、功德的生命不会死亡,可以带到永远的未来,持续地成长,直到成佛为止。

 

不放逸等于持戒,有益于众人的事必须做,有益于众人的话必须说,有害于众人的事不要做,有害于众人的话不要讲;这样的话,可使自己身心平衡,长保健康。“放逸”是恣意放荡、行为不检、狂赌、滥嫖、酗酒、日夜狂欢、男女行为不节制、饮食无节度、生活起居没有规律、损人害己……。这种人易招致短命早死的横祸,而且可能死得很惨痛。

 

“贪”是贪得无厌,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快活、物质享受更多些。贪欲之苦,如饮海水止渴,越饮越渴,所以贪的作用是一切烦恼的根本,贪不到就会瞋,贪与瞋是一体的两面,有贪有瞋,便有无尽的烦恼跟着发生,如果没有要贪要瞋的人、事、物,一切烦恼便无从生起,自然得到平安。

 

“死”有两层意思,一种是因放逸而自掘坟墓,走上死路,另一种是精神生命的腐朽或消失。精勤努力,为众人作奉献,永远活在众人的心中,活在文化历史中。就佛法来说,佛教徒藉着佛法的指导,若以无私无我的立场和观点持戒修善行,能够成为福智圆满的佛陀。若以有我的果报观点,持戒修善行,则能得享安乐的福报。

 

死或不死,并不单指肉体的生命,也包括精神的、功德的生命。持戒不但能使我们现生健康长寿,也使无形的生命不断延续。相反地,放逸只会使这两种生命提早毁灭而已。

 

.制意调心

 

轻躁难持,唯欲是从;

 

制意为善,自调则宁。

 

——法句经.心意品

 

若为当前社会把脉,轻率浮躁是一般人的通病,它们所衍生出来的行为,真的是“唯欲是从”’一切向欲望看齐。《法句经》提出了“制意为善,自调则宁”的对治方法。对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人,都是一帖很有效的清凉剂。佛法注重心的调柔、调顺、调伏,所以叫作调心,其实人心本身是不会动的,是因为人的五官和身体,跟外在的声色犬马名利权势等等环境相应,而使心随境转,正所谓随着魔鬼的音符起舞。

 

人的身体有其本能的需求,但其需要的东西相当有限。比如睡觉只需一张床,衣服只需冬天可以御寒、夏天可以遮体就行了;饮食只要吃饱止渴,住宿只需遮风蔽雨。人的生活可以非常简单,但为什么欲望无止境?是为了满足虚荣和贪欲,因而不断向外追求,越追越不知足,越追越想追。欲壑难满如无底洞,求得越多,越不能满足,困累不已,结果死路一条,若把贪欲之心放下,就能活得逍遥。

 

人常常忘掉自己的需求只是心理的饥渴,于是轻躁难持,不断贪取,越享受就越想追求更多的享受,心无法安定下来,这就是烦恼的缘由。贪欲使人失去智慧和慈悲,变得自私自利,越来越露出动物的本能而失去了人性的温馨,一味自私,别人也不会放过你,因为他们也在追求同样的东西,或者他们追求的正是你所拥有的,斗争在所难免。因此,若希望生活的安全、安宁、安定,最好减少欲望,指挥自己的心,保持稳健和平静。

 

如果我们的心无法不受外境诱惑,该怎么办?可从观念上告诫自己:为什么如此愚蠢、自私?为什么如此不满足?也可藉念佛、拜佛、打坐等方法,使得心有所寄,心有安置和集中,就能不受外境的影响了。

 

《遗教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只要把心安定在某一点上,慈悲和智慧都会成就,一切好事皆可完成。如果心受到外境的诱惑而不断在动,人格必不稳定,事业也不会顺畅。

 

想做个成功的人或活得平安的人,都可用这个偈子的四句话来帮助自己。但它不是叫我们消极得什么都不管,而是叫我们不要因欲望的饥渴而轻举妄动。即使环境很乱,心还是活在安宁之中,这实在是一种福报!

 

.大能容小

 

无乐小乐,小辩小慧;

 

观求大者,乃获大安。

 

——法句经.安宁品

 

这偈子,是劝我们不要耽于世俗的五欲之乐,同时指出,小辩才、小聪明,也不可靠。要就追求解脱自在的大乐与无我无私的大辩才和大智慧,才能获得大安定及大安全。

 

这个世界到处有危险,时时有灾难,人人有苦恼,故有“火宅”的比喻。纵然也有欢乐的时光,却是相当的短暂,欢乐是以辛苦的代价而得,欢乐之后,接着又是面临苦的考验。人生虽有欢乐,往往是苦中作乐,所以称为“小乐”。

 

世间并没有不散的筵席,故也没有真正的快乐。一般人从物欲的享受,获取官能的快乐,那是刺激和麻醉,被假想为快乐,但在心灵的深处,并没有安定喜悦的欢乐。短暂的快乐后,依然生活在身心交瘁的状态之中。

 

“小辩小慧”是指以世俗的思想知见作辩论,即使能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却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世间的知识学问有其时代性、地域性、局部性、片面性,一旦过时出局,就不是真理。江山代有才人出,前人的发明固然有用,后人的发现却可能将之推翻或超越。又说隔行如隔山,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见解。可见世间的任何论辩,都不是究竟的真理,故称为小辩小慧。

 

佛法并不否定世间的学问,但是教示我们不要把自己之所见当成最高最后最究竟的真理,否则会因执著不同的思想而产生人为的灾难,例如宗教战争、政治迫害、各种文字狱等,皆由此而起。

 

什么才是大乐、大辩、大慧?此“大”不是大小相对的大,而是超越绝对的大。不要执著任何一种世间的现象、观念和思想,这就是“大”。此大能够容纳一切的小,而又不受任何一个小的局部束缚而产生分歧摩擦。“大”是不执著任何东西,所以能容纳一切。

 

没有要坚持什么立场,只要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做恰到好处的应用和处理,就是好的。不要认为有什么东西是最高的、最好的、永远优势的,否则便无法得到最大的平安和最大的快乐。

 

一般人也可学习这种精神,需为人间开发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但不要自认为那是最好的、最高的、最后的、最具权威的,应当随时随地从事更新的发现或发明,那不是更好吗?

 

.解脱自在

 

但离虚妄,名为解脱;

 

其实未得,一切解脱。

 

——法华经.譬喻品

 

此偈在字面上非常浅显,只要不被虚幻的世象所困,便得名为解脱,但是尚须更进一步,也要不以解脱为实有,才能超越于真妄及缚脱,那才是“一切解脱”。

 

一般人都希望从烦恼的苦海,罪恶的环境,获得解脱,这应该是正确的观念,但是还不够彻底。

 

必须深入了解,从现实生活得到解脱,并不等于逃避现实生活,也不是教你离开这个世界,要在困顿的现实生活中而有自由自在的心境,才是真正的解脱。

 

这个解脱是指内心的经验,而非身体所受的遭遇和所处的环境。换句话说,旦要内心不被人虚妄的现实境界所困扰,就是解脱。如果处身在虚妄的现实之中,而把现实生活,当作是安全的寄托、当作生命的靠山,向瞬息变动的现实环境,追求安慰,追求保障,就不得解脱。

 

有人以财产为靠山;有人以名位权势为靠山,有人以某位人物为靠山,有人以某种观念、某种理想、某种信仰、某种力量,作为最大的救济或最后的归宿,从这些皆无法获得解脱。只要有所期待,有所寄望,有所依赖,就会被所期待、所寄望、所依赖的东西所困、所苦,就不是解脱。因为这些都是幻起幻灭的虚妄现象,只要是现象,都会随着无法预知的因缘聚散,而变化莫测。有如万花筒中的图案,图案是有的,但只要一转动就变了样。如果以为这些不可靠的东西是可靠的话,便是执迷不悟,便会被其困扰。

 

如果有人听说现实环境都是虚妄不可靠的,便想厌弃它、离开它、逃避它,去做一个遗世独立,独善其身的人,这也无法解脱。因为逃避现实的本身,即是执著,是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做绳子,自系自缚自我作茧,岂能得解脱!要来的一定会来,要去的终究会去,唯有凡事都能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便得解脱。

 

真正得解脱要如《六祖坛经》所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不离世间且不执著世间,才是真正解脱。也就是说,不把现实当实有,也不视现实为虚无,才会自由自在,才是真的解脱。

 

.火宅清凉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法华经.譬喻品

 

此偈是说,我们所处的环境,不论好坏,都像是火宅一般,充满各种危险,实在恐怖可。但是众生无智,没有警觉,都活在醉生梦死当中。

 

何谓“三界”?根据人心的体验、感受和认识,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种范畴。欲界是五欲或名为七情六欲的层次,色界是禅定的层次,无色界是只有自我执著而已,没有意识活动的深定层次。欲界耽恋于官能的享受和追求,色界执著于生命的贪恋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无色界已没有对于身心的贪恋和爱惜,心理活动已终止,但仍有潜在的自我中心,维系着对于“我”的执著。

 

三界都是水深火热的环境。

 

若以一般人的判断,所谓眼不见为净,耳不闻为净,到了色界、无色界的程度,应该已是安乐的境界,怎么说也是火宅?住于定中的人,人间的烦恼、自然的灾害、社会的困扰,都不会影响到他,好像已得解脱。事实上凡有自我中心,出定之后,仍在欲界,依旧要接受人间环境的种种干扰,依旧有水深火热似的烦恼。故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火宅是失火的房子,充满了危险恐怖,但有幼儿、愚人及盲人,身陷火宅,却不知失火的危险恐怖。因此在《法华经》中有一寓言,以火宅为喻,是讲一群贪玩的稚儿在失火的大宅院中,看见失火了还拍手大笑,看见小动物仓惶逃窜还当成好玩。可怜这些愚痴无知的孩子,站在父母或成年人的立场,要想办法赶快把他们救出来。佛是众生的大慈悲父,所以告诉一切众生不要苦中作乐,赶快离开。

 

其实,一切境界,出于心造,源于心受。心境烦恼,便处于火宅之中;心境清凉,便生于佛国净土。环境随心,没有一定的安危,若是人心浮动,环境即混乱,便成三界火宅,若是人心安定,环境即太平,便见世外桃源。因此,我在访问祖国名刹五台山时,曾写了这样的两句话:凡夫以烦恼制造了苦乐无常的三界火宅,圣者以慈悲建设了广度众生的清凉世界。”

 

.不落两端

 

无常见有常,是名为颠倒;

 

空中无无常,何处见有常。

 

——大智度论卷一.缘起论

 

此偈是说,若把多变的时空现象,看成永恒的宇宙真理,便叫做颠倒。一般人错认无常的事实为永恒不变的东西,结果为自己带来迷失感的苦恼。因此有人便以无常为真理,又为自己带来虚无感的失望。

 

常是永恒,无常是变异,两者是相对而言的哲学观念,常是宗教信仰有神论的思想,无常是平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经验到的事实。生活本身就是无常的现象,只因一般人不想承认,以致视而不见,不愿意说这就是无常,所以是颠倒。人的种种苦难和问题都跟这种颠倒的印象相关,错把无常当做永恒,不希望接受无常的事实,烦恼就出现了。有人希望年年十八岁,可是十八岁只有一年,再过一年决定是十九岁了。天天面对无常而不承认无常,还要遮遮瞒瞒,恐惧年老,怕人老珠黄没有吸引力、没有人爱,把生存的价值寄托在隐瞒年龄,而不敢面对事实,不来善用生命,岂不是颠倒!

 

要知道,对于无常的认知,未必是负面的,从有到没有虽是无常,但从不好,可能变成好也是无常。我们常希望好的永远好下去,不好的永远不要来,这也是颠倒。月有阴晴圆缺,水有雨露冰霜,时有春夏秋冬,人有悲欢离合以及生老病死,这些都是无常的注脚,绝非人力所能改变,何不承认事实,乐天知命。

 

无常的认知,固然可使不好的要想办法让它变好,至于好的,则当然要有接受发生变化的心理准备,那就不必提心吊胆。保持现状既然不可能,使现状继续成长则是可能的,但是任何事物的成长,必定有其极限,希望永远成长下去也不可能。成长的过程中有变化,变化之后的危机,其实也就是转机,自然有另一个景况出现。所以,若把无常当成常,一定苦不堪言。

 

世间既没有任何东西是永久不变的“常”,也不是把虚无飘渺称为“无常”。从这个偈子看来,执著世间是常固然不对,执著世间无常也是错误,因为无常的涵义是一切现象不断在变化,在变化之中也有许多新的现象在发生,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是无常,经常变化的东西虽不是实有,却不等于没有,从因缘聚散而言是空,从因果相系而言是有的,切切不可认定了无常的理论,而就否定了因果的事实。所以要说“空中无常”。以此可见,连无常也是假设的名词,当然更不用说还有不变的常了,所以要说“何处见有常”了。此偈连贯前后的公式是;常等于无常,无常等于无无常。也相当于《心经》所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的意思。

 

此偈给我们透露的讯息,是要我们勇于面对多变的现实环境,观察它、了解它、改善它,但却没有必要为它神魂颠倒地不能自主。既不悲观失望,也用不着兴奋得发狂,学着做一个心胸豁达自由自在的智者。

 

.因缘是空

 

若法因缘生,是法性实空;

 

若此法不空,不从因缘有。

 

——大智度论卷六.释初品中十喻

 

这个偈子点出了“缘起性空”的道理,是说一切现象,都是依空而缘起,缘散而归空,空不等于没有,有也不等于实有。因缘而生起,其实是空的,若说有什么东西不是从空而有的;那就没有这样东西了。

 

如果说,一切现象的任何一法,都是从因缘而生的话,它的实性便是空性,因其既从因缘起,必由因缘灭,没有真实性。如果一切现象以及佛所说的理论、观念、修行方法,不是空的,那就不是从因缘生的,但在世上不可能有这样的东西。

 

因缘生的意思,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再加上另一个或另几个次要的因素,也就是促成任何一种现象发生的种种条件。主要的叫因,次要的叫缘。比如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自己是因,而父母是缘。又如一个家族的组成,最早出现的父母是因,子女的陆续来到是缘。彼此相成相待的关系,便是互相为因、互相为缘。但在这种关系出现之后,不是永恒不变的,实是幻起幻灭的。因为渐渐地,父母会与世长辞,子女又变成了父母,而且永远变化下去。从时间上看,本来没有的生命现象,暂时出现,复归于消失,从空间上讲,父母生子女,子女生孙儿女,那是因缘和合,缘聚时则生,缘散时则灭。若把这些因缘拆散解体,暂时有的现象就无法成为事实。所以一切法都是因缘所成,本身并无不变的法性,如果一定要说它有一种本体的实在性,那就可以给它一个名字叫做“空性”。

 

世间的一切现象皆由因缘而生,又名为缘起,例如人的一生之中,会有种种遭遇,有的人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有才能,越来越有人缘。有的人恰巧相反,经过几番风浪之后,便再也没有勇气面对残酷的现实世界了。同样的现实环境,有不同样的人生体验,这就是各人的因缘使然。

 

我曾见到一位女士被男友遗弃时,几乎希望找她的薄情郎拼个同归于尽,后来知道他的男友早已另有新欢,铁定不再回头,便来告诉我说:她已想通了,既然因缘如此,为了自己还能好好地活下去,也不想痛恨他一辈子了。可见“因缘”即是“空”的观念,能够助人摆脱痛苦。

 

.疏导人心

 

诸法如芭蕉,一切从心生;

 

若知法无实,是心亦复空。

 

——大智度论卷八?释初品中放光之余

 

这个偈子用芭蕉来比喻一切现象,是由心生。其实芭蕉没有心,可知一切现象并非实有。人人知道人皆有心,如果深入观察,不仅一切现象的法是虚妄,生出诸法的心也是空的。

 

芭蕉树粗看似有干,细察则不是实心的,是由一片片的叶子层层包卷而成,如果把它一层层的叶子剥掉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食用的洋葱也有相同情况。

 

“诸法”的各种现象,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物理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若将诸法透明来看,都是因缘聚散的现象,并无一法有其主体存在。

 

有些人会说,今日社会的主导者是某几个人,而社会变成这个样子,症结在于某个团体,若把他们赶下台,或把某几个集团消灭掉,就会天下太平了。其实,任何现象都是众缘和合,没有孤立的事件,也没有突发的现象,少数人及少数集团之所以能够兴风作浪,也必有让他们兴风作浪的原因,必须标、本兼顾,始能解决问题。若把一个个现象的成因和助缘拆解之后,里面就什么也没有了。众生共同的业力促成各种现象,人心的浮动造成环境的不宁,几天一个风潮,使得人心更加不安。总是有某些人发展某些观念,带动风潮,我们要探究这些观念是怎么出来的?是从何处吹来的?怎么会有那许多人随着附和跟着跑?一定有其原因!若把各种近因及远因加起来,就促成了动乱的社会现象。若能正本清源,解决了这些动乱的原因就不乱了。那就是先从观念的疏导做起,先从人心的盲点及偏误点的纠正做起。

 

所以,一切现象如芭蕉树,看起来是围绕着某一个中心点产生,但那个中心,就像芭蕉心,虚妄非实。如果知道没有一个实在不变的东西在那儿,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严重的问题了,因为一切现象都会随着因缘而变的,不必害怕,只要努力,不必失望,动乱的现象不会永远在那儿的。

 

改变环境当然重要,改变人心的偏差,更加重要,人心能带动环境,环境又能影响人心。知道人心非实,人的想法会变,知道环境随人心而变好变坏,因此疏导人心,要比改造环境更重要。如果你于一时间无法改变环境,至少自己的心不要去接受环境的影响,环境再坏,你既无从逃避,就面对它,而告诉自己,心是空的,环境亦非实有,正如西哲所说,面临黑夜时,知道黎明已不远了。

 

.欲望得失

 

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

 

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欲望并不能带来快乐,不论是追求的时候、得到的时候或失去的时候,都是苦恼。像这样的经验,可以说人人都有,可是大多数人没有办法觉悟,老在贪欲之中转个不停。

 

“诸欲求时苦”,诸欲是指一般所说的七情六欲以及佛经所讲的五欲,所谓七情,是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是《大智度论》所说: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五欲有两说:()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第二类是对眼、耳、鼻、嘴、身而说的。贪欲永无止境,欲壑永远无法填满。有了一个太太还想要第二个第三个,这是贪得无厌,每天晚上只睡一张床铺却希望有更多的华屋,以此纵情享受,以此炫耀财富。

 

欲望强的人,一心想得到又怕得不到,拼命追求,越陷越深,以致苦恼重重。对已经到手的东西又怕失去,心中充满恐惧怖畏。一旦失去则哀痛不已,懊恼不已。明明是多余的东西,没有它也不至于无法度日,但是贪欲却让凡夫的心永远不得安稳安定。

 

欲望初得时,可使人当下欢喜,接下来就是不够满足的空虚。这种人即使于一时之间有假象的满足和快乐,但一下子就过去了,心理上马上出现害怕和忧虑。

 

能少欲知足就能平安无事、快乐自在,但少欲不是不要任何东西,就算是出家人,需要的还是要,当做的还是得做,对自己要少欲要知足,对众生要奉献要布施,这才是努力的重点。

 

.时间无限

 

无量无数劫,一念悉观察;

 

无来亦无去,现在亦不住。

 

——华严经卷五.如来光明觉品

 

此偈是说,在一念之中即可观察到无限长的时间现象,因为时间没有来也没有去,连现在也不存在。

 

我们的生活之中,过去、未来和现在的时间感都是,有的。刚才、现在、马上,昨天、今天、明天,去年、今年、明年,不论或短或长,不能否定时间实有。然而,真的有现在、过去、未来吗?真有客观的时间吗?值得探讨。例如一九九五年十月间,美国的哈伯太空望远镜,拍摄到六千光年距离的宇宙体形成奇景,而我们却于现在看到,若融通这中间距离来看,便可将过去、未来、现在,合为一体了。

 

此偈的“无量无数劫,一念悉观察”是《华严经》的时间观。把无限长的时间缩短到一念之间,也可以说,已将一念的时间延伸到无限的绵长。此在一般人是无从想像的,其实,恶梦连连,就觉得夜长漫漫,欢乐终宵,就觉得春宵苦短。人到晚年,如果百无聊赖,就觉得活着好腻:如果兴致勃勃要完成好多有意义的事,就有不知老之将至的感受。有的人在一生之中完成了许多伟大的事业,还有时间轻松地休闲,有的人,紧张忙碌一辈子,却一事无成。究竟是谁的时间更多或更少,更长或更短?由此可知,没有一定的时间标准,长时间可容纳短时间,短时间也可涵摄长时间。

 

佛已超越了时间,所以在一念中,能观察无限的时间。其实众生虽无此能力,而众生现在的一念是从过去无量的时间传递过来的,这一念之中根本也摄含着所有过去无量无数劫以来的业力,包括福业和罪业,同时也以此现前一念为基础,又再向未来展开生命的无限远景。由于佛的心中没有时间的执著,没有烦恼的起灭,所以一念即是无限,这是可以理解的。而

 

以佛的智慧观察任何一个众生的任何一个念头,就能从这个念头观察到这个人的无限时间的前因后果,就比较难以理解了。

 

请不要想得那般高深莫测,其实,时间是“无来亦无去,现在亦不住”的。只要看众生现在这一念,就没有必要去追究过去,也没有必要探讨未来;这一念本身就已包含过去和未来。而现在的本身,又非得介于过去和未来之间不可,如果过去已去,未来尚未来,则现在也无着落之点。可见,虽仅一念,也无踪迹可求,哪儿还有什么时间。

 

.处处如来

 

十方空无异,众生起分别;

 

如是取如来,虚妄不见佛。

 

——华严经卷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遍宇宙的空间,到处都是一样,人类心量小眼光浅,所以有四面八方上下前后的界定差别;如来的智慧广大如虚空,如果也用一般人的心量去认识如来,根本就见不到如来。

 

《金刚经》中也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说,如来的功德作用,遍于一切时空,也超越于时空,有智慧的人随时随处见得到他,没有智慧的愚人,仅把如来的肉体、形貌、音容,当作是佛,那就是认错了对象走错了路,当然也无法见到佛了。

 

此所谓“十方”,涵有虚空和空间两种意义。虚空之中不留一物,八方上下,没有任何阻隔障碍,而空间是由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间距所形成。此二者名异、义异而实同。空间不离虚空,虚空之中含有空间的事物;万物由虚空幻现而成空间,又必幻灭而复归于虚空。任何现象都是变化无常的,就像天边的晚霞,一下子像许多动物,一下子又像群山叠翠;形形色色,幻化莫测。其实这些形象都是出于人的想像罢了。晚霞仅是云层而已,并没有一定要变成什么,由于人的感情丰富,可以美化这种幻景,也可以丑化这种幻景,那与幻景的本身毫不相干。

 

可见空间本身就是虚空,活动在空间中的人类,也不过是幻起幻灭的景象,人人认为自己是真实的存在,其实本来不存在,最终也不存在,并非真正的有,所以人人都会说“两手空空地来,两手空空地去。”只是为了现实的生活,为了本能的需求,人是不能不争取生存空间的。如果能在生存的过程中,多一些为他人设想的心,少一些为私利打算的心,多一些慈悲心,少一些怨恨心,自己的生存空间会更大一些。如果遇到无法突破的困境时,就告诉你自己;“虚空广大,何必分别。”你就觉得是处身于海阔天空的内心世界了。

 

此时,纵然没有见到如来佛,也不要紧了。其实,当你心中已放下了痛苦的感情世界,还需要佛来帮你什么忙呢?

 

.宇宙真理

 

世间非自作,亦复非他作;

 

不知真实性,生死轮常转。

 

——华严经卷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这个宇宙中的各种事物,是怎么形成的呢?依据佛的智慧来说明的话,既不是自己产生的,也不是由什么人或什么神创造出来的,如果不知道这是从因缘而产生的真实性,就无法从生死之中解脱出来了。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自从有了人类的思想及文化以来,总会有人追问:这个世间的一切现象,是怎么出现的?最早是怎么开始的?一直到现在、到最后的未来,是由什么力量在掌控支配?

 

从哲学家及宗教家的角度而言,对世间现象的产生,有两种看法;()一切现象是自然形成的,是现象本身自己发展出来的,也就是“自作”。比如一口水塘,干涸的时候不会有鱼虾,下雨积水之后不久,便出现了小鱼、小虾、逐渐又有泥鳅等比较大的水族生物了。那肯定不是任何人去放养的。()一切现象的发生,都有它的创作者,智慧能力强的人,能够生产生活及生存所需的各项物品,至于那些不属于人力所能创造和掌控的现象,一定是有一位大能的造物主在作主宰了,这是“他作”。这两种观点,都给人类带来了生活的智慧及生存的勇气。

 

如果用佛的智慧来看这个世间的现象,任何一样东西只能是因缘促成,不可能无中生有,也不可能凭空创造,即使是大发明家,也需要有各种主观及客观条件的配合,才能有发明的成果产生。

 

释迦牟尼提出的论点,是请大家不必坚持己见,因为各有各的道理,只是不可能有一种观点是最后最高的真理。客观的环境和主观的自我,互相影响,彼此牵连,小至个人的一个念头,大至全体宇宙,都是息息相关的存在,没有独立及孤立的事物。

 

用这种观点,生活于人间,便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谅解他人、爱护他人。因各有各的因缘,便会努力于每一个现在;因为只要努力,因缘的结果是可以改善的,便不致于没有希望,也不致于感到失望。不论主风及客观的因缘,往往是无法预料的。这就是宇宙的真理。

 

.生命奥秘

 

一切众生类,悉皆三世摄;

 

一世诸众生,皆为五阴摄。

 

——华严经卷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一切的生命现象,都离不开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过程,而在这时间过程中活动的生命现象,又都摆脱不了色、受、想、行、识等组合成生命现象的五种要素。

 

所谓“众生”,虽有许多层次的许多类别,那是指一切动物,乃至无形的灵体,但主要是就人的立场,讨论人的问题。即使仅在人类之中,也有许多族类,许多族群,各有所喜,各有所不喜。

 

所谓“三世”,是时间距离,有长有短;长时间的三世,有无量久远的过去,也有无量永远的未来;短时间的三世,可以把一秒钟分成前、中、后的三个段落,也可以把每一个念头的起伏,分作念前、现念、念后,亦称作前念、现念、后念。人心除了入定时及熟睡时,暂时不浮动之外,其余时间,都在活动。所以也离开不了三世,被称为世间现象。

 

五阴又叫五蕴,前者是唐玄奘以前的旧译,后者是唐玄奘开始的新译。五蕴是如云层遮住了天空的日月光明那样,遮住了智慧心光的功能。超越了五阴的障碍,便可透露出解脱自在的慧心。五阴中的色阴,是指人体的物质部分,其余四阴,是指心理的运作,是受、想、行、识,当过程完整的一个心理反应发生时,它们四阴就会依次连贯出现,构成自我中心的运作。“受”是感受,“想”是判断所感受的;“行”是判断之后采取行动;“识”是身心活动之后的另一种坚持自我及延续自我的功能,它是生命的连接体。我们昨晚睡着了今晨又起来,这一生的肉体死亡了,另一生的生命又出现,也是这个“识”的功能,

 

.心的画家

 

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

 

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

 

——华严经卷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我们的心,就像一个非常高明的画家,能够极其细腻地画出身心活动的一切现象,甚至于我们的环境世界,也都是由这个内心的画家,创造出来的。五阴是人生现象,世界是宇宙现象。

 

这是一种唯心论的观念,粗看不容易理解。例如说,人在心情烦闷时感受到身体状况不会爽快,接触到的各种环境现象,也不会舒服。如果心情愉快时,就觉得一切都是这么美好。不过,若说我们的身体、家族、乃至整个世界,都是由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所造,恐怕就很难体会出来了。

 

所以必得说明,这不仅仅是从心理现象来解释的,即如“我思故我在”的理论,是由自己的心理活动,感受到自我存在于这个世界,心理先有活动、有主宰、有计划,因而才有外在世界的活动出现。这样的唯心论,不曾考虑到每一个人所处的全宇宙,也是自己内心创造的。因为无法想像这个环境是他所造,何况人生短短数十年,怎么可能造出已有几十亿年乃至千百亿年寿命的宇宙世界?

 

若以佛的智慧,说明人生宇宙,每一个人的人生宇宙是各有因缘的,而且是随着时空的变迁及其心念的变动,经常都在变化。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同一个时段,每一个人的环境世界,也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却绝对不会完全相同。

 

宇宙世界及人生的际遇,每一个人都是由心所造,由心感受,处身同一个时空的许多人,各有各自的宇宙人生,当你出生的时候,你的世界为你自己所有,若不珍惜它、爱护它、美化它,你的世界就可能是人间地狱,如果你能全心努力于身心世界的保健培养,你的世界就是人间的净土。当你这一期生命终了之后,你的这个宇宙人生也就随着你消失。虽然其他的人还在照常生活,但那已不是你的世界了。

 

.即心即佛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华严经卷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只要你的心态像佛,你就是佛;你的心已和佛相同之时,就会发现众生跟你也是一样。因此要说:你的心、佛的心、众生的心,这三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差别。

 

一般人只知道把佛供起来焚香膜拜,认为佛是高不可攀的。其实人与佛的不同之处,不在于外表的形象,乃在于内心的态度,如果体会到佛的智慧心及慈悲心,你就认识了佛,如果学习着以佛的心态照顾自己关怀他人,佛已住到你心中了,你也能以佛那样的心情看待众生了。

 

若说对于佛、对于众生,做到完全无差别的态度,那人必定已经成佛,要不然,他还不知道佛是什么?

 

不过,现代人多半已能接受,人人有立足点平等的人权观念,诸如居住、工作、受教育、参与选举投票等的权利,都是平等的;至于各人能受多高的教育、得到多少的工作待遇、享受有多好的生活条件、赢取多大的社会荣誉,那是要看各人本身的问题了。

 

佛看众生平等,是说众生都有成为佛的可能性,只要学佛就有机会成佛。并不是说众生都已是佛。正因为众生不自觉也可以学习佛的智慧和慈悲,佛才不辞辛劳地广度众生。

 

不过,站在众生的立场,纵然已经知道,佛、众生、我,都是平等的,还是要从差别的立足点开始做起。否则,佛不必度众生,我们不必学佛,众生也不用去度化了,那就不是佛的心态了。因为佛毕竟已经成佛,我毕竟还没有成佛,众生毕竟尚在苦难之中挣扎;许多众生还在茫茫然地,不知道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也不知道生存的目的是什么?更不知道在生活之中是苦是乐是忧是喜的感受就是烦恼。因此我们要以佛的平等心出发,经过差别,再回到平等。

 

.不即不离

 

虽闻如来声,音声非如来;

 

离声复不知,如来等正觉。

 

——华严经卷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人们虽然听到了如来说法的声音,但那个声音并不就是如来,可是,离开了如来说法的声音,也无从知道如来便是已经成正等正觉的佛。

 

如来的声音是指佛在说法。释迦牟尼佛当时并未写书,每讲一段话或连续几天讲同一主题的话,皆以口耳相传,后来才记录下来。当时记忆力特别强的人,能把佛所说的内容记得很清楚,然后传诵给他人。所以每部经典一开始往往是“如是我闻”,表示这是他亲耳听释迦牟尼这样说的。

 

有人迷信特定的声音,具有神秘的威力,佛是不赞成的。声音言语,仅是表达及沟通的工具,甚至佛也不主张对他个人当作神来崇拜,不以为唯有佛说的话才是真理。佛的声音不是佛,也不是法。对于声音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必须用心去领会,照着去实践及体悟,才能知道如来是什么。

 

因此,我们也不能不要如来的声音,不能不听如来所说的法,不能不通过佛经看如来,否则无法知道如来的名称,也无从知道佛是怎么觉悟的?为何觉悟?觉什么悟?

 

许多人看伟人及名人的传记,许多人爱读时人的丑闻。如果是为求知、是为益智、是为励志,非为消磨时间,非为寻求刺激,那就把书本当作镜子来看,才算是懂得看书的人。否则看书被书骗,岂非上了当!

 

.救人救心

 

无量无数劫,常行无上施;

 

若能化一人,功德超于彼。

 

——华严经卷十四.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

 

此偈是说,累世累生不断地做大布施,当然是大功德了,但还比不上化度一个人脱离苦海的功德大。

 

在中国旧小说中会读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话,救人的命比造七层佛塔还有功德。但救命可分成两个层次,一是救人身体的命,另一是救人智慧的命。救人的身体免于死亡,当然是大功德,如果抢救人心免处于罪恶的深渊之中,不仅使此人暂时脱困,永远自在,也能使得此人改头换面成为一救人的人。

 

救人身体的命有几种方式,比如饥饿的给他饭吃,受冻的给他衣穿,贫病交加的给他医疗诊治,当有人畏遇到强盗劫匪等恐怖或水深火热等灾难,把他们从怖辅助困境中拯救出来。这些救人方式都有功德,也叫布施。凡施衣、施食、施钱财、施医药、施种种安全、教育、社会的设施,都叫布施。

 

救人的慧命,是用佛法的智慧及慈悲的精神帮助人,使人从烦恼苦海中获得自在解脱。

 

但是第一种容易,第二种困难。有的人愿意接受但没有恒心,他来听过一两次经,有困难痛苦时来找你,把你的一句话奉为圭臬,等当前问题解决了,压迫感没有了,他又把你的忠告忘掉了。有更多的人,仅想接受你的经济帮助,无意听你什么智慧和慈悲的大道理。

 

遇到这种人时,你必须付出爱心耐心和时间,千辛万苦以种种方式去帮助他,一旦受到你感动,那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菩萨了。所以仅仅度化一人,也是功德无量。但请勿误解,度化不是仅靠语言,更重要的是你的行为、你的真诚感动了他。

 

.心不在焉

 

心不在内外,心亦无所有;

 

妄取故有法,不取则寂灭。

 

——华严经卷廿一.金刚幢菩萨回向品

 

此偈是说,我们的认知分别心,既不在身内也不在身外,说穿了,根本也没有心这个东西。如果把心当作真实不变的东西,就有各种虚妄的现象出现;如果能够不把心的现象当作自我,你就没有种种烦恼了。

 

人人都有心,用心、谈心,而把它形容成良心、忠心,黑心、坏心等许多名称,但是心是何物?心在何处?感觉上既是实在的,也是抽象的,因此大家见仁见智,各说各话。禅师们干脆说:“无心”。可是还有心的功能和心的现象,因此,永嘉禅师的描述是:“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心这样东西,运用它的时候不能说没有,捕捉它的时候又不知它是什么了。

 

许多人认为心属于精神层面,是内在的力量、境界、体验或活动的根源。如果说心不在内而在外,身体之外有心所寄托的地方,这是说不通的。但如果说心在内,“内”又在哪里?头脑里有心吗?心脏里有心吗?神经系统里有心吗?肉体任何一部位都不是心,否则人在死亡后肉体还在,心的功能怎么没有了呢?

 

活着之时,心脏停止跳动,也不等于无心;全身麻醉时,亦不就是无心;熟睡时、沉醉时,头脑不起作用时,也不等于心已死了。可见,心虽与肉体有关,却并不就是肉体的任何一点。

 

人心是什么?是一种维系自我中心及自我价值的力量,如财富、地位、权势、名誉等,乃是身体、心灵和外在环境的三结合。换句话说,心是叫他人给你肯定及注意的自我价值,也是你追求满足及对抗外力的各式念头。它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

 

一般人不了解心在哪里,也不知道心是起于虚妄的执著,所以常常看不开、想不通、闹情绪、起烦恼,伤害了他人,又糟蹋了自己。如果你有智慧,认识了心的本质,只是从虚幻的自我价值而起,并不是真有一样东西叫做心,你就是一个能够生活得非常快乐的人了。

 

.要走正路

 

生死为旷野,烦恼诸恶道;

 

边见为贼难,痴盲迷正路。

 

一—华严经卷四四.离世间品

 

有生有死的众生,如同旷野中的流浪汉;在烦恼中生活的人,已经像是在恶道受苦的众生;不论说有永恒说无永恒的生命,都像是在旅途中遇到了盗贼,把他们的功德财产抢光;这一些人都是因为愚昧无智而像盲人一样地迷失了正确的前程方向。

 

“生死为旷野”,旷野是没有人烟、没有文明的地方,一片草莽密林,野兽、盗匪出没,随时会遇到危险。这里把生死形容为旷野,因为从生到死之间经常活在恐慌、畏惧、忧虑、焦急、无奈之中,生不知何来死不知何往。

 

“烦恼诸恶道”,恶道是险恶的路途,古代的印度交通不发达,一般人只走大道,不愿走小路、险路;只有邪恶的人能从这种路得到好处,在犯罪的路上冒险。此处用恶道形容烦恼,因为烦恼促使人们冒险、造恶业,做自害害人的事。

 

“边见为贼难”,边见包括常见和断见,这两种见解不是正见,不是中道见,而是旁门左道,流于独断、偏激或特别消极。“常见”认为神、灵魂、我是永恒的。这种见解的好处在于认为“我”永远是我,永远存在;坏处在于“我”既永远存在,做好做坏都一样。做了坏事,一时挨人咒骂;做了好事,一时受人赞叹。咒骂也好、称颂也好,都没关系,“我”还是好好的。古代中国临刑杀头的黑道汉子会说:“砍头没什么不得了,十八年后又是好汉一条。”这就是常见。

 

“常见”蛮可怕,“断见”更危险。“断见”是不信有生前,也不信有死后,没有过去生、没有未来世。这辈子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不必讲过去,也不相信未来。想搞钱图享受的人不择手段,只要能弄得到就好,不必考虑未来有没有恶报,反正没有未来,这就是断见。佛教讲因果,一定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现在的行为必然逃不掉将来的果报。否则就像是走错了路,遇到了强盗土匪,把一切功德都抢劫掉了,把未来的好路全给阻绝了。

 

“痴盲迷正路”,这一句与上一句相关。不信因果是断见,不信因缘是常见,都叫痴盲。邪见之人没有正路可走,遑论成佛度众生!这四句话是叫我们不要堕入生死旷野,不要步上烦恼恶道,不要落入边见贼难,以免迷失正确的成佛之道。

 

.风游虚空

 

不离于世间,亦不著世间;

 

行世无障碍,如风游虚空。

 

——华严经卷五六.入法界品

 

菩萨不离开烦扰的世间,也不贪恋繁华的世间;游化世间,没有障碍,犹如风游虚空,不牵不挂。

 

这个偈子讲到不离世间和不著世间,反过来说,也有一些人是逃离世间,那是还对世间有所执著。就像怕火而避火,虽已离火,仍在厌火,岂非执著!厌离世间的人是小乘,贪恋世间的人是凡夫,这两类人都是执著。唯有大乘菩萨是既不离开世间也不贪恋世

 

间。菩萨在世间到处游化、时时游化而不为世间的罪恶及烦恼等所困。大乘菩萨住于世间是为救度众生,一般凡夫住于世间,却是自恼恼人。可知智者到人间是为入世救世,愚者在人间是为混世。

 

《六祖坛经》说:“佛法出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因众生而有,有众生才需要佛法;唯世间才有众生,唯世间才需要佛法,所以,离开世间不需要佛法。

 

有人以为,入山求法求道,得道之后就要离开世间。这不是正确的观念。释迦牟尼佛为度众生而修行,成佛之后,四十多年中都在人间辛苦忙碌救济众生。若无众生可度就不需要佛,佛也不需在这个世间出现。修道应该从世间的立场出发,得道之后依然在世间行道,这才是真正的佛教。

 

一般人在有所表现、有所贡献时,多半踌躇满志,自认有功劳、有功德,这就是执著,把成就当成是自己拥有的东西。

 

大乘菩萨的精神是,虽然做了功德,帮助了人,却以为众生是自己成长、自己成熟、自己自助,凭的是他们自己的善根。当众生沉溺于醉梦之中时,菩萨仍要努力让他接触,尽量给予帮助。但有一些人既不主动接触也不被动接触。你要帮他,他也拒绝。菩萨对这种人不会失望,不会怨恨,不会认为他是魔、是鬼。菩萨不会强求,却愿以耐心和悲愿来等待因缘成熟,在因缘未成熟时,不会认为那些人是无可救药、没有希望的。因此,菩萨心中没有怨怼,没有仇恨,也没有永远不得救的人。谁是菩萨呢?只要愿意作如此学习的人,你、我、他都可以是菩萨。

 

“行事无障碍,如风游虚空”。世间不可能没有障碍,时间、空间、人际、心理、身体皆有障碍。但菩萨不离世间也不著世间,不论因缘成熟与否都同样努力。他知道要使因缘成熟,必须有主观条件配合客观因素,因此既不失望也不视之为障碍。若有任何情况发生,那是因缘不成熟之故,继续努力便可了无障碍。“虚空”有二义。()空中什么也没有,风可自由吹拂。()空间有物,风遇物体会转弯,不觉得那是阻碍,高吹低掠只是在运动而已。若学习到了这样的心态,保证天天都会过得非常自在。

 

.自投火焰

 

开发犹如焰,妄想取世间;

 

能断世间想,则离三种倒。

 

——华严经卷三十.十忍品

 

世间好比火焰,众生的妄想颠倒,就像飞蛾投火,误把这烈焰火堆当作是光明的乐园,若能切断对世间的执著妄想,就可以摆脱想、见、心的三种颠倒,就可避免火焰了。

 

对佛菩萨来讲,因为已离颠倒,世间等于虚空,也可以说,凡夫的世间等于佛国的净土。但从佛菩萨的角度,所见的凡夫众生,处身于火焰世间,竟不自知世间的环境犹如火焰。焰不是火,但它比火的燃烧力更强,焰是因火而有,一旦火熄灭了,焰也就没有了。众生在世间生生灭灭、恩恩怨怨、爱恨交错、你争我夺,产生种种苦恼,就像在焰中接受火灼。这是因为妄想执著,把世间的幻象当成永恒的富有,所以苦难连连。

 

凡夫众生为什么有妄想执著呢?因为我们有身体,身体有渴求的需要,也有不安定和不安全的恐惧,所以就有种种争取和种种排斥。对于喜爱的,贪得无厌,得到之后,又怕失去;对于不喜爱的,拚命躲避,却又挥之不去,因此惹出种种的烦恼。这好比把自己放在热锅上,釜底添柴加油,看似一个无辜者,在火焰中被煎熬,其实是自作自受。

 

若能断除对“世间相”的妄想执著,就能离开三种颠倒。也就是对于世间的社会现象、心理现象、物质现象、生理现象,不过分贪恋,也不逃避厌离,就可以离开想、见、心的三种颠倒。

 

想颠倒是妄想,不该思想的问题思想了,不该想到的念头产生了。见颠倒是邪见,又称为不正见,那就是以无常为永恒,以人死如灯灭,不明因缘的道理,不信因果的原则,便是颠倒。

 

心颠倒是随着环境威协利诱,而失去自我主宰的理智,如能无欲、无瞋;、无怨、无悔,便是智者。普通人虽不易做到,但不妨练习;能做到多少,被火焰煎熬的感受就会减少多少。

 

.菩萨的梦

 

菩萨所行行,一切诸妙愿;

 

明解悉如梦,于彼无所著。

 

——华严经卷三十.十忍品

 

菩萨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所发的一切伟大的悲愿,无非都是梦境,所以对于这些了无执著。

 

菩萨有智慧。,所以他们已没有烦恼;菩萨有慈悲,所以他们永远地、不断地、无限地帮助众生解除苦难。因此,菩萨行就是智慧行与慈悲行。

 

菩萨行有六度万行;六度是总纲,万行是凡为菩萨该做的事都要做。该做的事太多太多了,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不同的众生,都需用不同的法门、方式、形态来协助众生离苦得乐。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看起来似乎只有布施是度众生,其实不然!如果该度众生而不度,就是犯戒,所以持戒也是度众生。精进是继续不断地布施、持戒。忍辱是对一切众生所加于菩萨行者的打击或赞叹、服从或挑衅等等,不起任何爱恨等的烦恼。禅定是心不动摇,在帮助众生时,即使得到负面的反应,也不因此而灰心气馁,遇到恩将仇报的众生,菩萨行者也当以平常心看待。智慧是对不同的众生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安慰、勉励,自己亦不因挫折而产生心理上的障碍。

 

因此,所谓六度,无一不是为了度众生,而万行不仅是一万行,更可以是千万行,人有千千万万不同的性格、需求、层次,佛菩萨会很有耐心地满他们的愿,菩萨所发的基本宏愿是:度一切众生,断一切烦恼,学一切佛法,成无上佛道。除此之外,时时要有无量的心愿,愿愿都是愿助众生离苦难得安乐,要到第八地以上或成佛之后才不再发愿,不用发愿,自然而然都在大愿海中。所以,菩萨的‘一切诸妙愿”可以用另两句话来表达,那便是“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然而,发了这么多的大愿,帮助了这么多的众生,自己都很清楚这些愿行,都像空中的花、水底的月、梦中的情景一样,不会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真的做了多少好事,积了多少功德。菩萨进入众生的梦中,与众生一同做梦,所不同的是,菩萨在梦中知是梦,众生做梦时常不知是梦。一旦明心见性,大梦醒时,便知什么也没发生。不过,菩萨明知是梦,菩萨一定要进入众生的梦境才能把众生唤醒。

 

这是非常积极的奉献,又不以为自己度了任何众生。一般人虽不是佛菩萨,也该学习这种菩萨的胸襟,就会发现人世间跟佛国净土是没有距离的。

 

.水中电光

 

众生无缚无解脱,一切世间不可说;

 

世间非内亦非外,如彼水中电光像。

 

——华严烃卷三十.十忍品

 

此偈的意思是说,众生本来无所谓束缚也无所谓解脱,一切的世间现象也都没有什么好议论的,而且世间也没有心内和心外之分,这些就像打雷时映在水中的电光那样,看来似有,其实是幻非真。

 

这是在表达空的观念,同时也在形容大菩萨的心胸襟怀及其无边的智慧。

 

佛和菩萨已得解脱,众生既不在他们的心外也不在他们的心内,由他们看众生,众生同于佛,但他们还是要那么忙碌地度化众生,何苦来哉宁?既然知道世界是虚妄的,何必来来去去度众生?然而,只要多一点修行的功夫,努力持戒、修定,多看佛经,自然而然会体验到;世界与众生固然虚妄,可怜的众生,却不知世间虚妄,惹来无尽的苦恼,佛菩萨就自然而然地要努力度众生了。

 

智慧越高的人,自私自利自求安乐的心越少,慈悲利他的,如越强;好比一口水井,挖得越深井越空,出水量也越大,而为供给更多,就挖得更探更大,出水也就越来越多。所以,空和有之间的关系,不是凡夫能够想像得到的。

 

“众生无缚无解脱”,众生本来不被烦恼所缚,也没有需要解脱的问题,佛菩萨还有什么事好做呢?“一切世间”既然“不可说”,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还要讲那么多佛法?世间既不在心内也不在心外,又在哪里?一般人认为,众生被烦恼束缚,所以需要用佛法来修行解脱,也认为世间现象是可以观察、说明、理解的,又认为内心世界和心外环境是历历分明的。如果明白了第四句话“如彼水中电光像”,就能体会到前三句话的含意了。

 

第四句话点出了主格的众生及宾格的世间,事实如光如影,如幻如化,众生不明真相,所以有烦恼有痛苦的束缚,一旦明白了真相,便与诸佛菩萨相同,当下便知本无烦恼困扰,又何须求取解脱。

 

上述这些都在世间发生,就众生而言,一切都是有的,从佛菩萨来看,梦里明明有六趣众生,觉后空空无大干世界。没有众生的演员,没有世间的舞台,那还有什么心内心外。不过,映在水中的电光,还是让你看得清清楚楚,只是少了一个看得眼花缭乱的人。

 

.自我圆融

 

若有诸菩萨,不厌生死苦;

 

具足普贤行,一切莫能坏。

 

——华严经卷四六.入法界品

 

此偈是说,如果有人发了要学做菩萨的心愿,便不该厌离生死之苦,应当学习普贤菩萨那样,一边常随佛学,一边恒顺众生。不论有多艰难的逆境困扰,也不会让他退失救度众生的大菩提心。这是描述菩萨行者的信愿坚贞,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一般人如果厌苦离苦,便想逃避现实世界,菩萨行者则是知苦、耐苦,救度众生脱离苦难,所谓“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所以菩萨不厌生死之苦。

 

有一对老夫妇,移民到美国纽约,依靠一位做护士的女儿生活,住在医院附近,隔邻是教堂,教堂的后院是一大片墓场。因此逢人就说,他们的家是在生老病死的娑婆世界,精神上相当困扰,很希望搬出那个环境。他们的女儿却持不同的意思说;生老病死,正是她所服务的工作项目和工作场所。这两种心态,正好反映出厌离和不厌离的两种想法。很多人希望后世再来做人再来相会,也有好多人希望这一生过了之后不再来到人间受苦,也有很多人希望活久一点,以为好死不如歹活,活着虽然有许多麻烦,还是不希望死亡。

 

但是发了大愿的菩萨,不贪恋生死也不厌离生死。他们为众生而来,在生死的世间帮助在生死中受苦受难的众生。他们好比进入监狱帮助受刑人,‘跟他们一起生活,同甘苦共患难。这样才能使众生亲近、信赖、接受,才能对众生有所帮助。

 

“具足普贤行”,普贤菩萨具足万行,发了十个大愿,愿学佛法愿成佛道的目的,乃是为愿一切众生,同出苦海,同成佛道。凡是开始信佛学法的人,就是初发心的菩萨,就当学习普贤菩萨广度众生的大悲愿行。

 

“一切莫能坏”,是由于菩萨有信愿行三种心的坚贞不拔,所以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他们失望、退却、后悔、中止,他们会继续地再接再励。如何才办得到呢?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发愿要学习普贤菩萨,不恋生死,也不厌生死,便能做到。如果迷恋生命,就会贪生怕死,如果厌倦生命,就会逃避责任;生命的可贵,不在于贪求一时的享受;死亡的价值是在于完成了奉献的任务。就在一生又一生的生死过程中,成长了自我的悲智,消融了自我的得失,便是生命的大圆满及大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