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track3中文版:汉字,中华文化的血肉载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2:48:21

汉字,中华文化的血肉载体

2011年12月16日   14:14-解放周末·专稿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杜晓庄

 
  杜晓庄

    汉字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化的血肉载体。由《新部首大字典》编审委员会主任杜晓庄先生讲评、杜冰蟾女士整理的这篇文章,回眸汉字前世,照见汉字今生,并探寻其未来发展之态势,既有感性情怀,更有理性启思。经杜晓庄先生授权,《解放周末》现予以独家发表,以飨读者。

    中国汉字既不繁又不难,大量科学数据证明中国语文的简易便捷

    中国有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历史,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先导。三千年前的殷商甲骨文,已经有部首、偏旁,两三千个甲骨文至今可以识读,已是非常成熟的文字。近年出土的陶文,根据碳14同位素检测,已有八千年历史。陶文是汉字的滥觞。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没有亡国灭族,汉字作为文化纽带一直流传下来。

    经过一代代树碑立传,进行“书同文”的正字规范,实际上获得认可的正字不到一万个,其余的俗体字、异体字、错别字是编入“另册”的,在皇帝诏书和百官奏章中、在金榜题名的科举考试选拔中,是不允许出现的。

    20世纪初叶,由于帝国主义侵略以及军阀混战,革命的新青年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严重侵蚀,全社会没有权威部门管“书同文”的正字规范工作,造成用字极度混乱。不伦不类的俗体字、异体字、错别字一下子冒出十万个以上。再加上客观上,一批洋奴买办崇洋媚外,说英文有打字机、中文没有打字机,外文电报是26个拼音字母用阿斯克码、莫尔斯码,中文电报用死记硬背的1万个汉字的数字流水码,中文打字、印刷、电报大大落后于外文。就这样,汉字被扣上了“繁难”的帽子。

    汉字被扣上“繁难”的帽子之后,不仅外国人歧视汉字——把汉字、辫子、小脚当作丑化中国人的三大漫画符号,而且激进的革命学者与领导人强烈要求改革汉字,把汉字简化和拉丁化,视同剪辫子、放小脚一样是一种 “革命运动”。幸好周恩来总理听取了不同意见,在关键时刻用巧妙的方式给“两化”紧急刹车,只同意将“推广普通话”写进宪法。

    对汉字简化是有不少质疑声的。有人问:现在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用同一种语言的民族有两套文字?大陆强行推广简体字,简体字虽然只有两千多个,但覆盖了全部汉字使用频率的近80%。汉字简化有相当一部分严重违反传统的六种造字方法,即“六书”,闹出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北大有一位博士生,面对一部《後汉书》,说“堂堂北大图书馆怎么没有《后汉书》?”因为书名的三个字都简化了。来大陆参观“展覧会”的华侨,一看到“(尸加一)览会”三个字都简化了,尤其是“展”字简化为“(尸加一)”,像一块尸板上放一具尸体,进门就不吉利。有些简化字被废除了,但用惯了的人至今还在使用。立法规定要用“规范汉字”和“通用语文”,因为有“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两套标准,“国标”一改再改,还有不少错别字。

    汉字拉丁化更是行不通。中国汉字和汉语,是以单音节的文字组词的,单字本身就是一个内容丰富、使用灵活的词汇。拉丁化的外文是拼音语文,识读二三十个字母固然简单,但平均一个词汇大约要七八个字母拼起来,日常生活词汇多达一两万个,在信息爆炸的现代,专用名词、外来语多如恒河沙数,而且越来越长。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国拼音文字都要二三十个字母,是一长串。外语还有性、数、格的变化,有语法要求的前缀、后缀,越搞越复杂。现在联合国和欧盟开一次会议,翻译人员的费用是会议最大的开支。每一个翻译组都要在房间里堆满一部部大词典以及百科全书。据统计,1933年编的《牛津英语词典》,共13巨册,收词汇41万条,有例句200万条,现在又大大落后了,不敷实用了。因为全球化交流,英语中“吃”这个词汇,有133种音变,要引用363句例句才能全面理解。在联合国的五种通用语言的文本中,中文文本最精炼,篇幅比其他语言要短几倍。

    汉字不但是天才的简笔画,而且有音乐美。中国有韵文学的优良传统,有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曲等,是中国独有的音乐之美,要求咬字吐音,有板有眼,如中国美食一样,是连外国人都羡慕的。中国语文不需要那么多的拼音组合,往往一个字就能定局。

    如果真的把汉字拉丁化了,就等于把五千年的中国文化都化掉了。拉丁化只适合推广普通话,只适合电报电脑编码,而不适合全方位的套用。已故语言大师赵元任在中美都有很高的声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为民国政府制定国语规范,奠定了新中国推广普通话的基础。赵老以自己多年研究心得,最终坚决反对汉字拉丁化。他编过一段奇文,成为传世佳作,宣告汉字拉丁化死路一条: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失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石室。石室拭,氏始拭食是一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如将方块汉字化为拉丁化字母,便是一长串的“shi”之声,谁都听不清,谁都认不出,只听得一片老鼠、毒蛇的“咝咝”“吱吱”的叫声,以为是蛇鼠大战。

    汉字简化与拉丁化,这两条路到头来都是要碰壁的。现在有了电脑网络,有了杜冰蟾发明的汉字全息码,汉字笔画再多、专业名词再长,都最多击键四次就能发送信息,比外文平均要快几倍。

    在全球化信息爆炸时代,拼音语文遭到不堪重负的灾难。词典越编越厚,电脑也有限量,对世界各国汇总的达到天文数字的词汇量,大家都束手无策。只有用汉字汉语的意译加音译,只要用一二千个常用汉字组词就能大大简化。典型的例子是将“Coca-Cola”译成“可口可乐”,使美国这种饮料受到众多华人的喜爱。其他如“miniskirt”译成“迷你裙”,“hippies”译成“嬉皮士”,在中国不查大词典与百科全书,也不是很难懂。反过来,外文要这么译中国汉字就太困难了,恐怕连一张菜单都难以翻译。若将“夫妻肺片”直译出来,怕是要吓倒外国朋友了。

    如果只用上面的数据对比中国语文与拼音语文,可能还缺乏充分的说服力。中国有五万多个笔画繁多的汉字,单就这一点,就足以令人望而生畏。我与女儿杜冰蟾近年来利用电脑和最新的数学工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隐藏在多如牛毛的一大堆汉字中有一个秘密:即极大多数汉字是备而不用的,真正要学好汉字汉语,只要掌握一二千个常用汉字就足够了。我们不用传统的从欧几里得几何到牛顿、莱布尼斯微积分的线性数学,而是用近现代的拉普拉斯和皮尔士的概率论非线性数学,可以对不连续变化的、离散随机的汉字进行精确的数理统计。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学会20个最常用的汉字,达到五万多个汉字的使用频率的20%;而150个~200个常用字覆盖全部汉字使用频率的50%~60%;1000个常用字覆盖95%的使用频率。花三年时间学两千个常用字,不但可以入门,还可以像写 《半夜鸡叫》小说的高玉宝一样当作家。大作家老舍的《骆驼祥子》,用字不到两千个,老舍是使用常用字写作的高手,故他的作品被中学语文课本采用最多,竟达29篇之多。

    我从20个最常用的汉字中,挑出18个字编了6句“三字经”:

    一是大,和为上。中国人,了不得。这个的,要会用。

    这18个字,连三四岁的学前幼儿也能教会。对成年人来说,也值得认真补课。最常用的字由于使用频率高,组词能力强,往往以一当十,以一当百,甚至以一当千。也不需要像外文一样背几十个、上百个、上千个一长串的词汇,在汉语中只要记住、理解一些常用的关键的字,可以省掉许多功夫。

    以“一”而言,是汉字中最简单的字,但意义重大。许慎《说文解字》说:“一,惟初大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所以我说“一是大”,一横过来代表天、代表地,竖起来代表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的人。“一”字的组词在汉语中有几千条之多。我的父辈在商务印书馆编过《一字长编》,付印前被日本鬼子狂轰滥炸毁于战火。在《汉语大词典》出版前,我建议特别要贯注“一”字条目的编写。《汉语大词典》有“一”字条目大约有二千条之多。不要看“一”字简单,字典往往编错。《辞海》在改版时,常务副主编严霜先生来找过我三四次,我提出 《辞海》释“一”为“数之始”、“最小的整数”、“最小的自然数”,都是错的,后来严老照我主编的王竹溪的《新部首大字典》,改为“最小的正整数”,才改对了。现在大部分字典都照此改正。可惜的是,严老故世之后,《辞海》又改回成“一,数之始”。

    中国汉字造字六法之“六书”,简明合理,具备科学性、道德性、艺术性

    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印刷、火药,外国近代也有四大发明——蒸汽机、电灯泡、无线电、黄色炸药。而在我看来,中国汉字是最古老最伟大的发明,其文化品位远远超过古今中外的八大发明。

    说到文化品位,就要说到文化。什么是文化?文化有一千种以上的定义,我却有自己的见解。我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对自然及其自身的改善。

    文化注重科学性、道德性、艺术性三性,注重“真、善、美”、“信、雅、达”六品,从文化的三性六品进行比较判断,世界上的所有发明创造,在我看来都不能与中国汉字相比。

    中国汉字是笔画、部首、偏旁的最佳组合。组合方法有六种,就是1900年前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言里归纳出来的“六书”。许慎说: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的古文可能年代太久比较难懂,选字择例分类未必恰当,造成大家理解困难。更重要的是,汉字不是一个字只有一种造法,而常常利用几种方法进行组合。王竹溪先生曾经奉劝过唐兰等一批著名文字学家不要去挑战许慎的“六书”,“六书”还是很有用的。我以为,掌握“六书”很重要,是汉字教学的基本功。有时身边没有老师,手头也没有字典,但只要掌握“六书”,凭悟性就能基本识读汉字,大致不会出错。

    比如说“恒”字。左边的竖心旁,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是“象形”。中间两点顾盼生情,也代表良心要放在中间,做人要有情有义,是“指事”。右边的“亘”是“亘古”之意,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是日、月的变体,代表宇宙的久远与广阔,是一个“会意”字。左右两个偏旁进一步会意,其表意为胸怀世界,永不变心。“亘”与“恒”的韵母相近,用以注音。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注音文字,由同音或近音注音,所以俗语说“秀才识字读半边”。“恒”字也可以说是形声字。在中国汉字中,形声注音的字占到80%以上。这个“恒”字包含了“六书”中的“四书”。

中国汉字的三性六品,不仅体现在造字“六书”之中,还充分体现在中国书法之中。

    书法在中国文化中地位很高。汉字之所以能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推广,书法功不可没。孔子说的“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的三同,是对礼乐之邦社会交往的三大规范。最早的汉字用刀刻、漆写记载在竹简木简上,写篆书、隶书费时费力,很不方便。自秦汉蒙恬发明毛笔、蔡伦改进造纸以后,促使了汉字的书写向快速简便的草体演变。汉章帝为了“书同文”,请出杜度加以约束,以有章法的“章草”向全国推行。到了唐代,唐太宗又拜杜如晦为师,进一步推广楷书,楷书成为后世一千多年的规范化的书法。我主编的王竹溪《新部首大字典》,王竹溪这位大科学家之所以肯花半个世纪编写这部大字典,我之所以肯花三十年功夫协助王老出版这部大字典,目的是规范汉字达到“书同文”的目的。

    书同文很不容易。一是要正字,从被历代搞乱了的汉字中整理出一万个正确的汉字,王竹溪先生花了五十年,我花了三十年,把正确的正字与俗体字、异体字、错别字一一分开。二要推广楷书。周总理的书法很好。在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时,毛主席起草碑文,请总理写成楷书,作为全国人民的规范。总理在日理万机中认认真真写了三个月。总理关怀爱护王竹溪先生,多次关心他倾注心血编写的大字典。值得欣慰的是,辞书界权威人士朱德熙评价这部大字典为 “中国历代字典中最优秀的大字典”,荣获国家优秀图书奖。我父亲杜子熊先生为这部字典写的楷书也被我的故乡——“中国书法之乡”绍兴评为“楷书之最”。我总结父亲教我学习楷书的点点滴滴心得体会,写成通俗易懂的四章三十二句押韵的口诀,介绍给大家:

    正心正身,意在笔先。掌虚指实,悬肘运腕。

    起落往复,笔断意连。中锋注墨,笔笔回转。

    侧点正描,顾盼传神。横鳞直勒,撇捺舒卷。

    勾提蹲跳,折方势圆。墨有五彩,黑白点染。

    大字收紧,小字展宽。主笔遒劲,架构稳健。

    字守中宫,外拓内敛。字贵瘦硬,气血精神。

    练功百日,楷书入门。碑帖观摹,墨迹为珍。

    平而追险,回归沉稳。人老书老,道法自然。

    第一章八句是讲握笔运笔。正确的握笔,要使笔提得正、提得稳,又使手指和手腕的起、落、回、转舒心灵活。“笔笔中锋”的提法是有欠缺的,行笔固然以中锋为主,但也要适当配用侧锋。中锋行笔,是为使墨水贯注,使笔画写出如古人所说的 “如印印泥”、“如屋漏痕”、“如锥画沙”,使墨色贯注,力透纸背。严格地讲,书法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一起一落点出来的,是一回一转转出来的。

    第二章八句是讲“永字八法”八种笔画。点最重要,点的起笔和轨迹构成其他的七种字画。点在古代书法中叫“侧”,顾名思义以侧锋落笔,再转成正锋细描,点对点要有照应,如人的眉目顾盼传神。横画要提、按、回、转如同鱼鳞一样,直画要提、按、回、转如一刀一刀勒出,横直切忌边界平直光滑,一点毛头都没有,这种书法是“油滑”之作。撇、捺要写得舒卷,犹如兰叶菊瓣风姿绰约。勾、提要犹如青蛙跳水,先蹲后跳符合势能转变为动能的力学原理。我们中国人讲究“天圆地方”、“外圆内方”,所以折笔要讲究“折方势圆”。写字不是涂鸦,要懂得留白。墨色的浓、淡、枯、润之外,留白也是一种墨彩,才有黑白点染的韵味。

    第三章八句讲架构。平衡、对称是一般的美学原理,书法之美还要追求主体突出。每一个字里都有一个主笔,主笔如同房屋里的横梁、立柱、地基一样重要。主笔写坏了,其他的笔画、偏旁写得再好,也是一副破相。九宫格、米字格的中心,是字的重心所在,守住了重心,这个字就显得稳健。中国人写字还讲究瘦硬,杜甫有“书贵瘦硬方通神”的名句传世。

    第四章八句讲练书法怎么从小写到老。中国书法是人人可以终生练习的全民健美运动。俗语说:“字无百日功。”若用正确的方法,从楷书开始,认认真真练习,花一百天就能入门写得一手好字。书法没有什么神秘。学书法最好是从幼儿开始。我父亲就是从四岁开始练书法的。在进私塾前就当了小朋友的书法老师。他勤学苦练,一直写到老。他收藏很多碑帖和手迹,经常用灯光照着真迹反反复复细看,研究行笔的轨迹,悟出用笔的轻重缓急、起落回转。他拿起筷子、香烟,都要当作毛笔提、按、回、转,成为一种习惯动作。我静静地观察他的习惯动作,我知道这是他最舒心、最得意的状态。他告诉我,他在中青年时已写得一笔好字,但因年少气盛、血气方刚,追求个人风格,写过各种奇字、险字,一心想学李北海、米芾,但到五十岁左右还是回归平正沉稳。他告诉我:“人老书老,道法自然”最好,向大自然学习,顺其自然的平衡、对称、和谐、中正,才是书法的最高境界。

中国汉字走向世界,道路曲折漫长而艰难

    在汉字发明、创造、应用、传播的数千年中,从焚书坑儒到十年浩劫,从鸦片战争的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到美国公司妄图用“智能+拼音”取代汉字编码来势汹汹的围剿,中国汉字遭受过无数次的冲击破坏,但都没有撼动中国汉字在世界的地位。已故香港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得好:“撼山易,撼汉字难。”

    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中国汉字也具备两面性。用一句不恰当的比喻,作为一名学者,我深为痛惜的是:中国汉字可谓“红颜薄命”。中国汉字真要走向世界,为全人类认同和应用,其道路曲折漫长而艰险重重。

    我曾说过,要花一百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将中国汉字推向世界,这不算保守,因为要做的工作太多太多。英文推向世界,法文推向非洲,西班牙文推向南美,阿拉伯文推向中东和亚非某些地区,都花了一百年以上的时间,有的还是依靠战争和宗教的力量才实现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汉字不借助于战争和宗教得以在最众多的人口和最广阔的地域获得推广。

    将汉字推向世界,要切记以下三点:

    首先,汉字本身要“瘦身”,要“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历代中国想做“仓颉”和秦始皇的人太多了,杜撰的、生造的俗体字、异体字、错别字太多了,大大超过全民族约定俗成的规范正字。误译的、夹杂的外来词太多,网上的八卦词汇令人眼花缭乱,都要在正字的基础上严肃认真地正词。汉唐两代规范化的音、形、义俱全的正楷体汉字,只有一万个左右,其中读写方便、组词能力很强的常用字只有一二千。传承优秀文化要注重优秀传统,这一万个左右的正字与一二千个常用字,就是中国文化的“邦本”。

    其次,中国人有爱国情结,但爱国主义不是民族沙文主义,不要忘掉国际主义。推广汉字,要团结友爱外国朋友,要尊重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母语。而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正如荀子在《正名篇》中所说的,是民间“约定俗成”的。没有生活、风俗的“俗成”就没有文字交流的“约定”。我们要通过国家的外交,生产的投资、合作、贸易、分配,生活的衣、食、住、行的交往、共享,才能在文化上同化。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细心的感化过程。中国的陶瓷、丝绸、茶叶、武术和四大发明在全世界的推广,无不通过感化使外国朋友都乐于享用。推广汉字则更要下感化的细功夫。

    第三,推广汉字是一种义务投入。中国人“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的投入往往是不计成本、不讲回报的。对外国朋友教汉字汉语,据我所知,收费太高。过去在汉唐两代,朝廷和民间人士都不惜花费大量的黄金、白银、财帛向西域取经和传播文化;在明清两朝,也都积极向东亚、南洋、西洋直至非洲、南美洲进行友好交往交流,造成万国来朝的太平盛世。推广汉字,我建议要像做慈善事业一样,慷慨捐助,免费教学。汉字走向世界,为全人类所享用,才是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