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战队名字大全最拉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就业需要掌握的本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10:35:52
根据国家教育部1998年7月6日公布调整后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把原来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等专业合并为管理学学科门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代号为110102),这对专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给专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原经济信息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谈谈对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和培养目标定位的一些看法。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历史与现状
十分明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集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于一体的交叉学科。一般说来,交叉学科总是通过若干不同的传统领域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衔接处产生的。计算机及其它现代信息技术属于传统的工科领域,而经济管理在我国则属于文科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文明进步服务,本世纪40年代以来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自然要广泛地应用到经济管理中来。在经济管理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显然就产生了信息管理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
早在60年代,世界上一些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就开办了信息管理专业,最开始叫“电子数据处理”(EPT),到了70年代就有了比较规范的专业名字,即“管理信息系统”(MIS)。现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大学都开设了这一专业。我国于1978年率先由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对应的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其后,差不多所有的财经院校以及具有经济管理优势的综合大学陆续建立起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我国的大部分具有计算机及通讯技术优势的工科院校从80年代初开始陆续办起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通过将近20年的发展, 办有这类专业的院校全国已达100多个(据《中国教育报》今年2月份报道,开办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74所),且已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多种层次。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已是一个客观事实。这表明社会对这方面人才是迫切需要的。可以预见,随着全球信息化建设热潮和识经济的到来,这种需要还会不断增长,其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但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主要有:
(1)对专业内容、专业范围的理解不一致,导致培养目标模糊,教学方案混乱。
(2)专业名称不规范,不统一。出现了招生、教学、分配上的许多混乱现象。以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有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等多种专业名称,而这些专业本身之间没有什么区别而且与计算机应用专业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现在教育部已把这些专业统属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给出了一些主干课程,基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3)由于认识上的不一致,必要的办学条件,如设备、师资往往得不到保证,从而使培养人才的质量受到了影响。
二、专业发展问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于1997年6月对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在管理学门类下设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包含系统工程、管理科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原有的11个学科(专业),并明确规定该一级学科下不再设二级学科。我们认为,这种处理方法很不合理,严重制约和阻碍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
1、管理科学与工程界定不清,致使出现许多挂羊头,卖狗肉的混乱现象。一些学校还在该学科下招金融、会计、国际贸易方向的研究生,好像暂时没有硕士点的都可以挂在这个学科下招生。
2、按照入学考试的规定,一个专业下的各个研究方向考试课程要一致,且各校又千差万别;在硕士培养过程中,学位课程要一样。这些就给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考研及硕士培养带来了困难。
3、近两年高校体制改革,许多院校合并了,一些学科进行了调整。但由于各种原因,在许多学校出现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在一个院(或系),而管理科学与工程又在另一个院(系)的现象。由于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的不对口,造成了教学、管理上的诸多不便。甚至出现本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生不考本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而研究生专业也没有适合校本科生的研究方向的奇怪现象。
我们强烈呼吁尽快调整研究生专业目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以利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发展。
为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今年教育部批准在部分院校试办电子商务专业,这给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延伸和发展,反过来企业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和前提。也就是说,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是企业外部的信息系统,内部与外部信息系统的结合才构成现代企业完整的信息系统。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和管理学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是相通的,这是两个互相补充、互为因果的专业。我们应研究这两个专业的内在联系,以深刻揭示它们的相通性、互补性和共享性,依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加速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利用电子商务专业促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
三、培养目标与专业内容
学科建设的出发点是社会的需求。每当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时,对于从业人员的能力与知识结构就会提出新的要求。显然,我们在这里讨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无疑也应当由此出发。
(1)信息时代的人才需求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是当今时代的特点。虽然人们对于所谓信息社会或信息化问题有种种不同的看法与观点,然而对于人才培养方面的新需求则几乎是没有异议的。
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来说,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才呢? 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技术人员:包括研究技术、制造设备(包括硬件、软件)等类人员;
②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这是指在某一应用领域中引进信息技术,建成特定的应用系统;
③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运行人员:应用系统投入使...
③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运行人员:应用系统投入使用之后,需要进行认真的管理,不断的更新,精心的维护,这方面的人才需要也是与日俱增的;
④信息产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是指数据库联机查询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各类工作人员。
⑤信息系统集成人员:指进行系统集成、网络服务、分布式处理服务的有关人员。
⑥有关上述各项的教学与研究人员。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必要性
由传统的自动化,无线电电子学,通信等工科专业中,很自然地发展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新专业,这对于满足上述①类要求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对于②、③、④、⑤各类需求,单纯从工科专业中引申出来就不行了。因此这里涉及到应用领域的大量知识与特征,应用领域的业务要求既是信息技术应用的目的,又是应用系统是否成功的标志。各领域的特点又相去甚远,笼统地用“计算机应用”加以概括,是难以界定其学科培养目标与学科内容的。
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最主要、最广阔的领域,这一矛盾就尤为突出。在“计算机应用”的名称之下,培养目标仍为计算机技术人员,知识结构仍以计算机为核心,而管理方面的知识,则始终处于附属的地位。
另一方面,传统的经济学或管理学各专业,由于在文科范围内,无论是师资、生源,还是技术手段都很难适应大幅度加强技术能力培养的要求。
因此,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以满足上述②、③、④、⑤类人才的需求,设立以在管理领域应用信息技术为目标的,属于管理学门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十分重要的,十几年来,这方面的迅速发展,也证明了这种需要的迫切性和现实性。
(3)专业内容
建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要思想障碍来自这样一种误解:这类人才的知识只不过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数学、运筹学的累加,没有什么独特的内容。
事实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类已经积累了关于管理中信息系统的许多成果。作为成果,管理中的许多应用系统已日益成熟,对于他们的学习与掌握已经成为独立的课程:而如何开发与管理这类应用系统也已成为独立的课程;而如何开发与管理这类应用系统也成为区别其他工程方法的新工程方法(信息系统工程或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学,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等学科知识,正是作为这些专业内容的基础而列入教学内容的。
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经济以及信息理论(包括信息社会学等)都属于广义的信息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这一专业不是可以由已有的计算机技术或管理专业所能代替的,也不是若干专业知识的简单累加(即所谓“拼盘式”的专业),它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课程结构。
四、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
建设这样一个新学科,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十几年来,许多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正确的方向与原则是学科健康发展的关键。根据多年来的办学体会,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1)坚持以社会需求为驱动力量。作为一个应用型的学科,必须紧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上都要体现这一基本原则。
(2)以核心课程建设为中心。这些年来。许多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这方面工作不利,形成所谓的“拼盘式”的教学方案出现。一定要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起教学大纲、教材、软件、实验指导相配套的骨干课程体系。
(3)加强实践环节,培养掌握先进技术的,具有管理和系统分析能力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人才。必须通过课程内、外各种渠道,教育与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4)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学科建设,由于师资,设备等原因,学科建设必须分步骤地、逐步进行,而不能指望一刀切,或急于求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四大部分。
(1)课程建设
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即原来的经济信息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计上看,现有的课程体系只是经济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简单堆集,而没有达到融合的地步。而且计算机技术内容也十分陈旧。如现在的数据库技术已经从80年代的关系数据库走向90年代的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但许多书籍到现在还在介绍文件系统。根本没有现在流行的面对象数据库技术,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一门专业要走向成熟,必须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内容,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并影响其它专业的发展。目前管理信息系统真正属于自己的内容不多,一般是计算机经济管理和数学知识的堆集。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类边缘性,综合性的学科专业,如果不从根本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王牌课程,很可能会在市场经济的无情的竞争中失败,被淘汰。也许是许多人目前感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太容易的缘故,不管是什么专业毕业的学生,看了几本计算机方面的书,就去开发管理信息系统。长此下去,鱼目混珠,会砸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牌子。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目前还有一个问题是有关行为科学,心理学方面的教育太少,我们培养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的目标是高级系统分析员,他们的重要工作是组织和协调,而不是程序员(程序员一般由计算机软件或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系统分析员不仅要有广博的管理业务知识,计算机技术,还要有娴熟的人际关系艺术。与人交往过程中,如何获取有益信息,说服对方走上正确道路显得尤为重要。光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师来完成这项任务显然是有困难的,还要从外专业引进人才,并重新设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
众所周知,在企业和业务部门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搞信息技术的不太懂业务,而搞业务的又不太懂技术。所以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时,信息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往往沟通困难,在对同一问题的描述上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效率不高,系统目标难以尽如人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人才就是要充当信息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维护过程中起着组织、协调、沟通等核心作用。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在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上予以保证。
管理和技术,这当今企业发展的两大关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为现代企业培养高级信息管理人才(即CIO--Chief lnformation Officer)这一基点上,即培养以管理为主、技术为辅的管理者。一个专业的教学内容是为其培养目标服务的,在上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