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将来时例句:《读品》杂志策划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32:07

《读品》杂志策划书(上)

关键词: 传媒    杂志    读书    投资    读者                                          

导语

这是一份读书杂志的策划案。谈论读者和书,其实就是在讲述我们自己和我们最真的爱。所以,让我们马上开始,直奔主题。立刻进入——

一、中国读书界现状分析

在一位读书爱好者的眼中,中国读书界的现状,可以用八个大字来形容——“触目惊心”、“痛心疾首”!

我们用事实说话——

事实一:读书爱好者数量逐年锐减

l        【新华社2004年12月3日电】据“中国第三届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全中国依旧保持读书习惯的人目前只有不到52%,比1998年减少了8.7%。

l        这是该项调查自1998年第一次开始以来,我国读书爱好者连续5年呈总体下降趋势。

l        同时,调查也从客观上证实了人们长久以来的一个担忧:新兴的互联网和DVD正在大举蚕食本来就已经岌岌可危的中国读书人口。

事实二:电视读书栏目纷纷停播

l        【新华社2004年9月9日电】央视《读书时间》节目在苦苦支撑8年后,终因收视率长期低靡而惨遭“末位制”淘汰,至此,中国电视银屏上再也看不到读书类节目。

l        而更早前,已有多个读书电视节目相继落马,其中不乏许多极具实力的大电视台。

l        如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书苑漫步》、河北电视台的《读书》、北京有线电视台的《华夏书苑》、北京电视台的《东方书苑》、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开卷有益》、浙江电视台的《书情手册》、广州电视台的《书讯》、上海电视台的《阅读长廊》、湖南电视台的《爱晚书亭》、青岛电视台的《一味书屋》……

事实三:老牌读书杂志曲高和寡

l        中国读书界最负盛名的三大老牌杂志——《读书》、《万象》和《书城》,仍然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其精英文化的学术和思想路线。

l        但自九十年中后期以来,这三大杂志不约而同地陷入读者大面积流失、销量锐减的窘境,在经营上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l        现在,三大读书杂志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已仅限于文化和思想的象征意义,读者则是廖廖无几,门可罗雀。

对中国读书界现状的深入分析和再认识,把我们带到营销学上一个最经典案例的十字路口:悲观者垂头丧气,挑战者却欣喜若狂——“太好了,中国人不读书!

但我们没有理由高兴,这是一个心酸的问题——

二、为什么我们不读书?

是“不爱读书”?!

我们为什么不读书?难道在无处不在的电视、互联网和更娱乐化的电影音乐的强大攻势下,现代中国人真的已经不喜欢读书?

还是“无书可读”?!

或是诚如个别媒体危言耸听、哗众取宠的口号:“无书可读”——《新周刊》!(其实她批判的矛头更多的是指向体制僵化、积弊重生的中国出版界)。

对这两种极端的意见,我们的回答是——不!

l        一方面,阅读是人类具有普世永恒价值的基本需求之一,是人与人之间精神交流和所有文化传播样式的母体。没有人不喜欢读书,只有喜欢的类别和方式上的区别。

l        另一方面,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版界春天”的到来。现在,中国出版社每年新版图书的数量和品种以接近20%的增长率超高速增长;更遑论世界二千年文明史积累下来的经典书籍。

所以说,我们不读书的真正原因:绝不是“不爱读书”,更不是“无书可读”,而是因为——“不懂读书”!

我们真的了解读书吗?还是我们一直在“误读”——

三、传统读书观念的两大误区

误区一、读书不能承受之“重”

l        什么是读书?最著名的定义莫过于那句慷慨激奋的誓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长期以来,也可能是古往今来,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就赋予读书太过沉重、过于崇高的使命和责任感。

l        读书=求知=做人=兴国——这是一道无形的枷锁!

l        读书如果不能是轻松的、愉快的、自然的,甚至是有些随意的,谁会真正喜欢读书?

l        中国读书界危机的根源,正是在当今读者消费意识不断增强,出版业日趋市场化,一个以读者为导向、满足读者阅读需要的读者世代已然来临时,我们的读书观念却早就已经不堪重负!

误区二、读书不能承受之“轻”

l        另一个可能更为严重的错误是,少数一些自以为拥有思想特权、占据着艺术高度的知识分子,他们把大众阅读圈定在畅销书、通俗小说或者流行文化的领域,轻蔑地贱称现代读者的阅读为“消费阅读”、“快餐阅读”、“轻度阅读”……

l        如果我们不能读到好书,如果还是有人在经典与畅销、高雅与通俗、严肃和娱乐、艺术和流行之间,人为地设置重重障碍,天下当然无书可读!

现在,让我们看看读者世代,那些与读者为敌的人在哪里——

l        读书=求知:《书城》是中国评论界阳春白雪、孤芳自赏的高堂。

l        读书=做人:《万象》是中国文艺界自诩清高、自命不凡的圣殿。

l        读书=兴国:《读书》是中国学术界借书喻世、传经授道的祭坛。

评论界、文艺界、学术界……我们的读者在哪里?!

读者世代,带来阅读观念的革命,我们要去——

四、寻找读者,重新认识读者

第一个勇敢打破枷锁,突出重围,率先为经典文学寻找最广泛的现代读者群的人,竟然来自纯文学内部。

马原,中国现代最优秀的先锋派小说家。2002年,他把他在同济大学教授文学课的讲稿集结成书,名之——《阅读大师》

l        在这本约三十万字的书中,马原历数近百部世界名著,举证四十多位中外文学大师,总结自己三十年来的读书生涯和创作历程,贯穿读者和作家双重身份,明确指出读者阅读,只有一个目的——寻找一个感动自己的故事!

l        故事是文学的起源;听故事是人类永恒的渴望与欲求;故事才是作家与读者之间互相交流最核心的纽带。作家倾尽才华,把故事讲得天衣无缝、扣人心弦;读者则从一个好的故事当中,感悟人生,明了世理——即使所谓文学,也可以定义为更复杂、意义更丰富的虚构故事,是作家与读者之间一个待解的谜。

l        作家与读者沟通的第二种方式,是人。读者会因为读到一个感动至深的故事,而激发对作家本人的好感和好奇,推动他去更多地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进而深入到故事背后的故事中去。

《阅读大师》:一位先锋作家的忏悔,就这样改变了我们的读书观念,为大众阅读指明了方向!

我们无意去推翻传统的读书观念;我们也不想和“XX家”无谓地纠缠下去;我们只是想认识和了解现代读者。他们阅读的根本动机、他们对阅读的真正渴望,是——故事+英雄

这是作家与读者、一本好书和读者之间,一道最坚实有力的桥梁。

有了这道桥梁,我们就可以踏上二十一世纪一次辉煌壮阔的新旅航:我们要去寻找读者——

五、把阅读还给读者

去除掉读书的桎梏,还原阅读的本质,把读书的真谛和权力还给读者,唯其如些,读者才能更好地深入到一本好书最核心的——“故事”——当中去,真正享受得到阅读的乐趣!

而故事和思想、观念和技巧之间,并无高下之分。不是说喜欢故事就多么低级、浅薄,读不懂书中深藏的思想性,无法享受文学精妙的语言艺术。恰恰相反,真正优秀的作品,故事是第一位,所有观念和技巧都是为故事服务;而一个好的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可能比直白说教还要更丰富、更博大精深。

我们并不想去推翻学术界、文艺界和评论界的读书方法,我们宁可承认这不过是读者自由选择的权力,但不能因此而去贬低读者的阅读,更不能否认读者从故事当中,一样能感受文学和思想之美。

我们倡导的观念是:读者阅读既是普遍的,人性的,同时也是正确的阅读!

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其实这样一种阅读观并非我们首创,也谈不上有多么革命或现代。我们只须列举三个与前面情况相类似,但结果却截然相反的例子,即足以印证我们所理解的现代读者阅读观是否正确?


证据一:美国《纽约时报》书评

l        美国《纽约时报》书评,从一开始就把图书对象分为“虚构”和“非虚构”类两种,以叙事文体为主,排弃其他教科书、专业书和知识用书等,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

l        现在,《纽约时报》书评已经成为美国民众最重要的读书指南,也是美国出版界最具权威的风向标,其在西方读书界的地位,无人可及。

l        在他每周评出的畅销书榜单上,既有通俗流行小说,也有严肃文学的优秀艺术作品;每部上榜图书,皆能达到令人咋舌的百万销量。

证据二:美国温芙瑞主持的读书电视节目

l        无独有偶,在美国,也有一档读书电视栏目,但却是全美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每期可吸引一百多万的观众。

l        这档节目由著名的黑人脱口秀明星温芙瑞主持,影响力之大,可左右美国图书的销售排行榜。

l        这个节目最大的特点,是温芙瑞关注的重点并不在书本身,而是追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是有着什么样的生活遭遇,以怎样的思考和情感写就的;整个节目讲叙的——是人。

证据三:法国《读书》杂志

l        在法国,也有一本同样名为《读书》的杂志,但命运和境遇却迥然不同。

l        在素以人文发达著称的法国,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矛盾十分尖锐。《读书》创办于1975年,她把自己定位于普及性的书评读物,面向大众,立足一个新字,在包装和宣传上也采取非常商业化的模式。

l        现在法国《读书》杂志每期的发行量已高达12万册,而各个出版社向杂志编辑部寄发的待评新书,每天足有20箱之多。

中国读者的观念改变,西方业界的成功经验,我们怎么办?

六、办一本读者阅读杂志——《读品》

把阅读还给读者,我们别无他法;我们是传媒人,我们只能——办一本读者阅读杂志

什么是读者阅读?

l        读者读书,关注的是故事和人。读者不会去关心作者是用何种方法、以怎样的技巧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这是评论家和作家(或准作家)才会关注的事。

l        读者从阅读中得到的感悟和心得,更渴望是读者与读者之间相互交流,而不是交由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理论家一评高下。

l        读者只愿以书为介,与作者平等对话,相互启迪,他们不会盲从作家的精神权威;作家对读者的影响力也仅限于故事本身。

什么是读者阅读杂志?

l        正如书评不能取代图书,读书媒体永远也不能替代读书本身。因此,一本好的读书杂志,应该是读者与图书之间双向交流的平台——“为读者推荐好书,为好书寻找读者”。

l        所谓读者阅读的杂志,就是要既能够用好的故事激发读者对书籍的强烈兴趣,又能够引导读者更准确、更便捷地从书中找到这个感人的故事,并帮助他们发现作家!

可是,纵览中国读书杂志,我们已经有了——

l        思想界阅读:《读书》——从书中读出思想;

l        文艺界阅读:《万象》——从书中读出观念;

l        评论界阅读:《书城》——从书中读出技巧。

在中国读书杂志市场上,唯独没有一本读者阅读杂志!

《读品》杂志:与时俱进、应运而生!

l        《读品》=激发+引导+帮助=读出故事

人人在问:《读品》是什么?可惜我们没有先例,只有启示——

七、来自《看电影》的启示

《看电影》,是近年来从众多中国电影杂志中异军突起的一本新锐杂志。她旗帜鲜明的定位——“中国影迷第一刊”,从创刊第一期起,就与杂志名并排印在杂志封面的醒目位置上。

影视文化,可视为电子传媒时代的新型现代阅读。可是,在电影这一大众娱乐领域,一本属于影迷自己的刊物,她成长的道路却仍然是不平坦的。

反对方:理论界和专家

l        时至今日,《看电影》的某些作法,如追逐市场主流,倡导娱乐大片;借鉴网络文化,影迷观点包罗万象;文风华丽,有哗众取宠之嫌;以及她噱头十足的封面和商业味浓重的设计包装,仍处处遭到部分理论界和专家的诟病。

支持方:影迷和市场

l        但杂志在广大影迷中的影响力非但丝毫未损,反而与日俱增,发行量在短时间内即跃居同类杂志首位,现在每期销量达到惊人的十数万册,拥有了庞大的忠实读者和购买群。而《看电影》在商业和广告运营上的成功也十分引人注目。

然而,无论争议多大,任谁也不能否定的是,《看电影》不是一本电影理论杂志,也不是电影界或导演、演员及其他人等的专业杂志,她是一本真正的“影迷杂志”!

l        这本并不是由电影专业人士,而是几位诗人出身的电影爱好者主创的杂志,他们把对电影的狂热和痴迷毫无保留地投入其中,从观众角度对电影进行解读,已经同时得到来自影迷和电影界两方面的认同。

l        有人惊呼,影迷居然比专家还要专业,还要精准;而电影专业人士,即便不尽认同文章观点,也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得到影迷们一颗颗真诚炙热的心,《看电影》成为他们了解观众需求的最佳读本。


小结:《看电影》的启示

无论胜败,亦无论杂志是否实现了她自我标榜的宗旨——“中国影迷第一刊”,《看电影》在竞争激烈、几近泛滥的电影期刊市场上,独树一帜,逆向而行,另辟天地,牢固确立了自己的独特定位,牢牢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顽强地生存下来。今天,她还在不断发展壮大中……

我们也能够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八、《读品》——中国读者第一刊

在借鉴《看电影》的同时,我们坚信,凭着比影迷数量更庞大的阅读人口,比电影更为丰富的、人类二千年积累下来,而现在还在飞速膨涨的图书和文学资源,我们完全可以把读书杂志办得比电影杂志还要更精彩!

借鉴一、精确定位

l        《看电影》:观众立场,影迷观点。

l        《读品》:以大众阅读的叙事体书籍为主,旁及文史哲等各类人文学科,对科普读物也有所涉猎,直击书籍在故事上对读者产生的强大感情冲击,不作形而上思维,弃绝学术专研,亦无文学理论或出版界的专业内容。

借鉴二、资讯先导

l        《看电影》:追踪报道市场热点的商业大片。

l        《读品》:第一时间、独家报道出版界和读书界的新书动态、明星作家和读书热潮,以资讯为先导,提升读者对新书及其故事内容的强烈兴趣。

借鉴三、新闻手法

l        《看电影》:以新闻手法撰写电影评论。

l        《读品》:我们将新闻特稿的写法引入书评,结合新闻与文学之长,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叙事性书评文体,就事论事,夹叙夹议,在满足读者永远是求新求变的阅读心理同时,将精确的故事概貌,配同相关知识、资料链接乃至强烈的个人主观观点,及时、全面地向读者提供。

借鉴四、专题策划

l        《看电影》:每期精心策划一个大型选题,构成全书最具知识含量、极具促销力的卖点。

l        《读品》:配合新书上市的热点,透视读书潮流,以独特的宏观大视点,对大量的新、旧资讯重新进行解构重组,为读者就新书故事的背景知识,提供“集跨时与即时、活力与沉思、严肃与趣味等阅读需求于一体”的深度延展阅读。

借鉴五、文采飞扬

l        《看电影》:文章质量高,可读性强,大有以阅读看电影之势。

l        《读品》:要在短短数千字文章中,浓缩图书精华,准确描绘故事精彩之处,在文字上就要化繁为简,冼练直白,摈弃专业术语,文辞生动,极尽文学化渲染,方能道出读后感想,尽抒书迷对书籍的拳拳挚爱。

借鉴六、大信息量

l        《看电影》: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高阅读率。

l        《读品》:大板块、大专题、多栏目、小块文章、图片量大、文字密集(每期文字量高达15万字),配以色彩悦丽、标题醒目、封面冲击力强……以此加大杂志信息含量,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以内容质量取胜。

借鉴七、图文并茂

l        《看电影》:为能够提供更多的精美图片,不惜压缩文字字体。

l        《读品》:版式简洁,2-4栏竖排;为方便阅读,结合内文故事选配大量的说明图片,每页图片量要求占至版面50%以上,在视觉上图文并茂,设计美观。

借鉴八、先锋艺术

l        《看电影》:以多元化手法灵活处理曲高和寡的艺术电影。

l        《读品》:对于有极大文学价值的先锋小说和实验读本,更需要深入挖掘深藏底层的故事,以清晰易懂、简洁明快的编辑手法重新再包装,积极向读者引荐。

借鉴九、国际资讯

l        《看电影》:有大量偷盗、抄袭外国电影杂志和网站之嫌,但亦做深度的本土化改写加工。

l        《读品》:在中国,翻译书籍的重要性有目共睹,国外高度发达的读书媒体亦同时提供海量的书讯、新书摘要、故事梗概和文笔生动的书评等文章。如美国《纽约时报》书评,《纽约客》,法国《读书》杂志……

无论是报道新闻、传播资讯、专题汇总、新书推荐,还是深化背景、延展阅读、交流观点、资料引进……《读品》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故事核心,只为一个目的——

《读品》=激发+引导+帮助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读品》是什么了——

《读品》杂志策划书(下)

关键词: 传媒    杂志    读书    读品    书城                                          

九、《读品》简介

l        刊 名:《读品》

l        定 位:一本读者世代全新的读书杂志

l        广告语:“中国读者第一刊”

l        刊 期:双周刊

l        页 数:100页,除封面封底外,正文内容86页、广告10页

l        版 式:封面:157双铜;内页:65g进口中涂

l        定 价:每期10元

读者世代的到来,带来阅读观念的改变;阅读观念的改变,市场呼吁新型的读书杂志。这些对传统读书杂志而言,无论是观念、内容还是形式上,都需要一场彻彻底底的革新!

我们从基础做起——

十、《读品》栏目设置

传统的读书杂志,基本上按一书一文的方式向读者作推荐,不仅容量小,每期杂志只能推荐十几本书籍,而且形式刻板、样式单一,根本不考虑读者的不同需要。

我们从服务出发,动用一切现代化商业流行编辑技巧,最大限度地涵盖更多数量的推荐书籍,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从各个角度满足读者多元化阅读需求。

为此,我们在杂志中设置——七大版块+25个子栏目

七大版块:新闻专题人物书评专栏资讯服务

栏目一、双周新闻

l        读书界、出版界双周新闻的扼要汇编和快速扫描,包括双周人物、双周数字和双周精彩语录等,图文并述,廖廖数页即可让读者掌握最新书界动态。

栏目二、封面故事

l        书界热点新闻的独家报道。只要内容劲爆,就可以不拘泥任何文体,特写、书评、作家专访、杂感皆可,是读者最关注的焦点人物和事件,也是杂志最具市场冲击力的卖点。

栏目三、特别报道

l        新闻特写专稿,独家深度报道最新读书潮流、热门新书和明星作家的内幕新闻。

栏目四、人物专访

l        著名作家面对面访谈,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故事,塑造作家中的英雄、明星级的作家。

栏目五、专题

l        创意策划,敏锐视角,每期以约2万5千字的篇幅,分4至6篇文章,就单一主题,从不同侧面为读者提供全景式、大跨度、延展性的纵深阅读。

l        如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盘点年终各大图书排行榜、性书大观、商场英雄传、动物图腾、小说的美食报告、预言未来20年最重要作家等等。

栏目六、书评

l        面向读者的创新性专业书评文章,每期评点8至10本最新上市的图书,逐渐发展成为在读者心目中具权威性的读书阅读指南。

栏目七、新书推荐

l        抢鲜发布6至8本即将出版新书的故事梗概,配以作者及作品丰富的相关新闻链接,有时这些图书周边的故事亦可能是该书的主要卖点。

栏目八、舞文弄墨

l        几位个性鲜明的写手,以同一本书为题,写出的天马行空的另类书评,极尽荒诞、嘲讽、搞笑之能事,迸发出机智幽默的火花。

栏目九、港台书讯

l        香港、台湾是华语图书的两大市场,我们将第一时间报道两地书界的最新动态。

栏目十、美国/法国/南美/日本来信

l        美国、法国、南美和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图书市场之一,对其他地区也有着强大的示范和辐射效应,我们聘请驻外记者,走马观花看域外读书风情,报道世界各地新书书讯和读者百态。

栏目十一、名家专档

l        大家名人以读者身份,自述读书感悟,为读者提供阅读经典书籍的专家观点和专业指南。如余华、格非之《影响我的十本小说》;舒婷《世界上100首最美的诗词》;卫慧《我最喜欢的二十本“性经”》等。

栏目十二、独立书评人专栏

l        挖掘网络优秀的独立书评人,以读者对读者的方式,推荐一些偏僻冷门、深奥晦涩的优秀图书。

栏目十三、文学故事

l        以故事化手法,直白流畅的语言,饶有兴趣地娓娓道来,讲叙文学史上鲜为人知的著名作家逸闻趣事和名著背后的真实故事。

栏目十四、缩写本

l        以作者自己的语言,用2到3千字,压缩、简化、重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核心故事,浓缩图书精华,帮助读者快速阅读经典文学故事。

栏目十五、书殿

l        以榜单样式,重新梳理历史上的精品图书,配发简明扼要的权威点评,一册在手,读尽天下好书。

l        如影响世界的100本书;中国小说100强;八十年代最值得重温的50本书;回忆录排行榜;侦探小说排行榜等等。

栏目十六、先锋报告

l        以新闻记者的眼光,扫描世界文学最新的实验理念及前卫思潮,为渴望展望图书未来的读者,提交一份生动活泼、清晰易懂的目击报道,进而带出一系列先锋读本。

栏目十七、十八、十九 侦探、爱情和心灵鸡汤

l        侦探小说、爱情小说和心理励志类图书是图书市场上的三大畅销书系,出书量大,更新速率快,《读品》杂志当然要独辟专栏,专业报道、重点推荐,率先引述几则精妙绝伦的流行故事。

栏目二十、连载

l        长篇纪实文学报道连载,深入、客观、详尽地讲述经典名著的诞生历程和著名作家的创作生涯,记载图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非凡卓越的名人名著。

栏目二十一、畅销书榜

l        同步发布亚马逊网络书店、美国《纽约时报》书评、法国《读书》杂志、台湾《中华时报》和内地各大图书销售排行榜,附简要综述,通览图书市场的潮流资讯。

栏目二十二、新书进度

l        以进度表形式,即时发布新闻简讯,连续追踪报道市场热点图书从策划、创作到出版的全过程,包括作家本人的最新动态,一步步推动读者对新书的期待不断高涨,最后在新书上市前一刻达到最顶点。如《哈里·波特》……

栏目二十三、读者大考验

l        编辑与读者的智力互动游戏。1、编辑提问一系列刁钻古怪的问题,考一考你是哪种程度的书迷(或作家迷);2、读书心理测试,通过阅读调查测定读者的个性和品格。

栏目二十四、读者来信

l        编辑解答读书爱好者来信提问的各种疑难问题,提供诸如作家的通讯地址和电子邮箱;图书版本优劣比较;购书指南等图书实用性信息服务。

栏目二十五、封面、插图典藏

l        装帧设计是图书之美的组成部分。我们以专业视角,美术观点,按主题系列,为读者提供图书优秀的封面设计和插图画的美术赏析,附精僻评介,点题图书概要;同时亦可美化杂志版面。如红色激情、圣经插画等。

读者的利益点=用半个小时,就能读到一、二则喜欢的故事

这么好看的一本杂志,我们该怎样宣传?

十一、《读品》促销推广策略

我们将动用一切手段!

策略一:增刊

l        《读品》随刊附送16页(或32页)的图书精品消费指南增刊,大量登载书店搜索、新书上市、销售打折和读者好评等购书资讯,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图书购买欲。

l        准确反映读者需求,引导和推动中国图书出版业的良性发展,是《读品》杂志的另一个重要目标,而不会象电影杂志那样,沦为盗版DVD的宣传品。

策略二:折扣

l        杂志将与购书网站合作,赠送图书消费折扣券(通用或指定书籍),令读者在购书的同时,能够享受得到抵扣杂志款、甚至有可能是完全免费购买杂志的实利。

策略三:赠阅

l        为刺激订户量,将一部分有长期购买习惯的读者转为更为稳定的忠实订户,《读品》杂志拟对这二者采取差别对待的促销策略,在内容上定期给予订户比较零售更多的增值服务。比如赠阅夹页(刊载新书的节选或书摘)、图书海报等。

策略四:书友会

l        成立《读品》书友会,增强杂志与读者的联谊,增进读者之间的交流;而书友会另一个重要的商业职能,则是开展团购、预售、征订等业务,为读者购书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优惠。

目前,读书还是最低廉、最便捷的阅读方式,明天呢?明天阅读必将驻世永存,但图书可能会消亡,会被各式各样的新媒体所取代。所以,我们从今天起就开始——

十二、《读品》多元化发展战略

战略一:成立图书出版工作室

l        我们了解读者,也了解图书。所以,如果自办杂志旗下独立的图书出版工作室,与《读品》杂志整合互动,依托杂志强大的影响力,一定能够不断开发和出版更多的畅销书、长销书,在为杂志读者提供从书评、推荐到购书一体化配套服务的同时,获取丰厚的出版利润。而杂志读者购书时,亦可越过销售的中间环节,享受得到更高额折扣的优惠。

l        读书杂志能够自主开发系列关联产品并获取利润,这是许多杂志,包括电影杂志在内均难以抗衡的优势。这项举措应该成为杂志未来长期发展的一项核心战略。

战略二:开设《读品》杂志网站

l        依托杂志庞大的平面媒体资源,开办《读品》杂志网站,使杂志与读者、资讯和服务在线上、线下同步协调互动。

l        网站在开办初期,可与国内、国外购书网站结成协作连盟,当读者为杂志的图书介绍所吸引,通过《读品》杂志网站的链接购书时,杂志网站即可从网络书商处获取利润分成。

l        同时,网站亦可尝试电子书的网上销售和有偿下载等业务,获取收益。网站未来发展的最目标,应该是极具规模的现代网上书城!

战略三:制作读书电视节目

l        中国读书电视节目的失败,恰恰说明了如果没有读书观念的改变,读书节目永远只能是象传统读书杂志一样,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美国温芙瑞主持的读书节目给了我们最好的例证和启迪。

l        我们拟邀请国内知名作家任主持,将杂志的可读性和电视的可视性相结合,制作一档妙趣横生、精彩纷呈的谈话类读书节目,充分发挥电视强大的传播力量,迅速推动阅读普及率的提高。

战略四:移动媒体内容提供

l        在日本,新近诞生了一种以手机短信为载体的新型短篇小说,并迅速风行欧美,现在也传入了中国,受到移动媒体运营商的高度重视,为这些不到一千多字的小说一掷千金。

l        暂且不论这样的小说有多少阅读价值,这至少是新媒体条件下一种崭新的阅读行为,只要是读者需要的,《读品》就应当积极去探索,关注未来的书,为未来的读者推荐好书。

《读品》的未来,应该和我们的读者一样:图书、杂志、互联网、电视、手机……一个也不能少

办杂志,我们既要赢得读者,也要赢得市场——

十三、一份初步的市场评估报告

总结一本成功杂志的经营及发展模式,有以下三大类:

1、广告导向型

l        定  位:高档精品杂志

l        目标市场:广告

l        特  点:重金打造,设计印刷精美,以低于成本的售价招揽读者,配合强大的宣传攻势,拉动对大型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广告促销力度。

l        优劣分析:超高额资本投入,市场导入期短,成败与否取决于广告经营能力和营销策略。

l        例  如:《视觉》

2、销售导向型

l        定  位:大众通俗读物

l        目标市场:批发和零售

l        特  点:严控成本,不讲求包装,内容通俗,资讯丰富,以低廉的售价吸引大量的、不同类型的读者购买,簿利多销。

l        优劣分析:低成本投入,市场导入期漫长,为追求最大限度的市场普及率,在内容及选题上迎合市场一般需求,也因此多吸引低端产品广告。

l        例  如:《读者》、《家庭医生》、《故事会》

3、读者导向型

l        定  位:专业期刊

l &nbs;      目标市场:批发和零售

l        特  点:细分市场,单一题材,以精深、独创的专业性内容和观点见长,服务于特定读者群在个别领域方面的高质素需求。

l        优劣分析:一旦定位准确,市场上即无同类杂志竞争,但市场狭小,成功与否取决于专业性和权威性,因此也仅能吸引到特定商品的广告投放。

l        例  如:经济、电脑、体育、电影等专业杂志

中国期刊杂志市场同时具有容量激增和数量扩张的双重特征。在目前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细分和市场竞争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我们是否还能够在读者、销售和广告三个目标市场当中,确立一个精确的平衡点呢?

不如我们直截了当地问:中国市场上是否能够有这样的一本杂志,她象《读者》一样畅销;又象《看电影》一样专业;也象《视觉》一样创造巨额的广告收入?这本杂志,我们称之为——最佳市场定位杂志!

一本最佳市场定位杂志,应该满足四大准则:最佳市场定位杂志=读者(广泛的读者基础)+发行(普遍的接受程度)+内容(专业、原创、独特和创新)+广告(有力提升产品的宣传和促销力度)

这是梦想,也是奇迹!但绝不是不可能。

《读品》可能是中国最后一本专业化的大众普及读物!

因为——

l        读  者:我们服务的对象是最庞大的消费者

l        图  书:我们经营的产品是最大众的消费品

l        阅 读:我们倡导的观念是最人性化的欲望

l        杂 志:我们探索的领域是最新的市场空白

所以——

《读品》=庞大的读者数量+阅读的人性需求+读书界专业报道和书评+读书群体的广告效应

《读品》=最佳市场定位杂志

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能够赚多少?

十四、《读品》投入产出分析表

预计杂志经营第三年:

l        单期发行量:10万本

l        单期发行总收入:100万

l        全年发行总收入:2700万

l        全年广告总收入:2000万

l        全年总收入:4700万

l        减 全年编辑成本:270万

u      全年印刷成本:810万

u      全年发行成本:1080万

u      全年发行损耗:80万

u      全年运营成本:600万

l        税前净利润=1860万元

当我们满载而归,请允许我说几句心里的话——

十五、结束辞

从一位读书爱好者对中国读书界的现状痛心疾首开始,我们谈到了读者世代的来临,读书观念的转变,一本读者立场、服务读者的全新的读书杂志应运而生;我们还详尽阐述了我们的办刊理念、宗旨还有具体到写作风格、栏目设置的编辑方法,以及我们将会怎样去宣传、推广和促销《读品》杂志;而最后,我们则从图书变迁、市场前景和盈利预期三方面来共同展望《读品》杂志的未来。

也许你会说,其实你就在编织一个故事——

但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故事啊。在这个故事里,我们怀着梦想出发,一路上遇见了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未知、渴望、挑战、创新、征服,还有友谊、爱和智慧;在这趟旅程的终点,我们将会找到成功、荣誉、奇迹,一个美丽的新世界,此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宝藏,里面有数不清的财富在等待着我们;而未来,梦想还在继续。

一个人的一生当中,都应该有一次这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