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烧香还有吗: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8 21:25:44
时代先锋
受职工之托 忠职工之事
记深受群众爱戴的云南省昆明市总工会主席杨丽(下)
新华社记者 伍晓阳
什么是困难?困在家里就难;什么是出路?走出去就是路
解决职工困难,有效的办法是让他们再就业,通过劳动获得稳定收入。昆明市总工会采取办职业技能培训班、扶持创业带头人、建再就业基地等措施,搭建起一座再就业的桥梁,帮助数万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什么是困难?困在家里就难;什么是出路?走出去就是路。”杨丽经常这样和下岗职工们说,实现再就业,首先要转变就业观念。为了让人们心服口服,她曾带着一些下岗职工走上街头,亲自给人擦皮鞋。从此以后,擦鞋队再也不觉得有啥不光彩了,他们都说:“我们是杨主席的兵。”
费玉珍原来是昆明百货公司职工,下岗以后意志消沉,迷茫之际,帮扶中心指引她参加了一个育婴师班。在培训班上,费玉珍发现学员都是下岗女职工,她顿发设想:把姐妹们组织起来,办一个月嫂公司,闯出一条新路来。
她的这个想法得到杨丽的大力支持,2006年12月,费玉珍创办的昆明成长快乐家政公司开业了,资金不足,帮扶中心又为她担保办理了小额贷款。如今,这家公司在昆明已小有名气,有员工80多名,其中绝大部分是下岗失业的女职工。
昆明王旗营幼儿园,既是困难职工再创业的一个成功示范,也是市总工会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服务的基地。园长宗月茗原来是一名下岗职工,在她和同事们辛勤耕耘下,幼儿园办得红红火火,接收的孩子接近400名,其中近一半是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幼儿园的43名工作人员中,有一大半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下岗职工和农民工。
多年来,杨丽坚持把再就业作为市总工会重点工作来抓,举办各类培训班493期,免费培训3.8万名职工,帮助6.4万名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实现就业、再就业。争取到5000万元小额贷款,帮助2200多名职工创业。帮扶中心因此获得“全国再就业先进单位”等荣誉。
捧着一颗心来,不衔半根草去
杨丽的办公室墙壁上写着一句话:受职工之托,忠职工之事,解职工之难,暖职工之心。她倡导的这条原则,如今已成为云南工会系统的职业道德。她的办公桌旁还贴着字幅:捧着一颗心来,不衔半根草去。这是她的座右铭。杨丽是工人出身的工会干部,曾在昆明市农业机械厂、云南汽车厂当了10年工人。受从小教育环境和自己经历的影响,她对工人阶级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工会事业抱有极大的热情。
“文革”后工会恢复组建时,杨丽成为厂工会业余广播员,工作之余,她一边采写播报劳动竞赛的稿件,一边收集宣传好人好事。调到云南汽车厂后,杨丽被选为兼职车间工会干部,依然热情地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在云南省首届职工文艺汇演中,杨丽挂帅的云南汽车厂文艺队几个节目均拿下大奖,一时红遍昆明机械工业系统。
崭露头角后,杨丽被厂工会任命为俱乐部主任。俱乐部一切要从零开始,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一间破落的大会场,里面四壁空空。杨丽背着不满一岁的儿子,没日没夜地在“俱乐部”布置装修。经过几个月艰苦努力,俱乐部终于按期开业,电影院、图书馆、娱乐室、茶室和小卖部等一应俱全,职工们载歌载舞庆贺,一位90多岁的老工人东瞧瞧、西看看,高兴地说:“好,好,太好了!这是为工人办的一件大好事啊!”
在全国推行工会主席“海选”的热潮中,杨丽以超过98%的高票当选厂工会副主席,后来又当选主席。几年后,她被调到市总工会任副主席。长期朝夕相伴的工人兄弟姐妹舍不得她走,每天晚上都有人到她家哭着挽留她。离开云汽后的18年中,每年杨丽生日,云汽的职工们都为她送生日蛋糕,聚会庆祝。
工作期间,杨丽一直坚持自学。在市总工会,有一年她同时报考云南省委党校和中国工运学院,两份录取通知书在同一天被送达。有人和她说:“到党校学习,对今后发展更有利。要是到工运学院,以后就只能呆在工会了。”杨丽最终打定主意上了工运学院,从此之后,再也没有离开工会战线。
担任市总工会主席,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在家的时间就很少了。88岁高龄的杨母倪鸣华说,自己经常守着看当地电视台的新闻,因为只有在那上面才经常看得到女儿。每年除夕夜,老人家做好了女儿最喜欢吃的菜,可总也盼不回女儿,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庭每次团圆饭独缺杨丽,这个时候她总是和不能回家过年的职工们在一起。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杨丽一直觉得亏欠着孩子的,经常说起儿子受的委屈就哽咽起来。懂事的儿子能够理解母亲,他说:“妈妈的爱是大爱,是无私的爱。她有那么多人要关心,怎么可能只照顾我一个人呢?” (新华社昆明5月1日电)
3 上一篇语音朗读放大缩小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