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三军医西南医院:待月西厢下,举眉凝眸问君愁若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4:29:05

待月西厢下,举眉凝眸问君愁若何
  ——元稹的多情与薄情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宫中呼为元才子,河南洛阳人。八岁丧父,家道贫寒,随母寄人篱下。其母郑氏贤而能文,亲授书法。他自动聪颖灵悟,点到即通,加之发奋学习,刻苦自励,所以九岁能文,十五岁明经及第(比进士科低一段年龄与档次。明经考试为经义,进士考试为诗赋),补校书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举制科,对策第一,拜左拾遗为谏官,从此步入仕途。元稹尤长于诗,与白居易齐名。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又是唐传奇名家。后人多以诗文家称之。


初知元稹是那首最有名的《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原来童话里的永远在这里呵!试想,世间哪里还有比“曾经沧海难为水”更能表达“永远”之意的呢?它气象开阔华美瑰丽之极,就好像站在了珠峰之巅。
  
接着,突然间发现后两句的妙处,就好像放烟花,一个弹子上天,随即化作千百道五彩火光,纵横散乱,灿烂于天际,绚若夏花之后是风景不再的凄惶。
  
想着一个人,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定是情到极致处之人。然后看到他为妻子韦丛写的悼亡诗,似乎更坚定了前念:
  
之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妻子韦丛本是名门千金,自小食珍馐穿绫罗,身边婢仆成群,却甘愿与他共患难,过着日愁柴火夜愁油盐的贫贱生活。“泥他沽酒拔金钗”,这该是个怎样善解人意、体贴宽厚的女子?他知道自己得到太多而给予她的太少。他日思夜想,要加倍努力,以报答妻子的一片深情。终于有一天,他如愿以偿得以一展抱负,有能力报答妻子了,却只能为妻子“营奠复营斋”。悔愧从此永远居住在他的那颗抱憾的心里。这是一个人间最常见的悲剧:愿望与可能总是在时空里错位。
  
之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睹物使人伤,悼亡让人悲。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同过贫贱共过患难的夫妻,一旦永诀,更为悲凄。只一句“贫贱夫妻百事哀”,说透多少人间悲欢离合事。
  
之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李商隐说“人言夫妇亲,义合如一身。”夫妇之合合的又岂仅是肉体?我想死同穴,但愿能续来生缘。
  
这三首诗,第一首生时,第二首亡后,第三首自悲,伤悼之情,千回百转,绵绵无尽,让人暗自神伤。就像人们表述意欲报答父母之恩的那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简简单单的文字,却是平生所读最真挚的情话。先是淡淡然,然后蹙眉神伤,然后泪湿双眶。


然而,终于还是知道了历史的真xiang:娶妻韦丛是对莺莺始乱终弃;纳妾续娶是对韦丛的言而无信……甚至于一面给妻子写着情深深意切切的悼亡诗,一面还与薛涛眉目传情。
  
元和四年三月,三十岁的元稹授监察御史。时韦氏重病,稹独自出使东川并初识“锦江滑腻峨嵋秀,生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似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的才女名妓薛涛。从此,“春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边二人诗歌应唱如胶似漆,那边韦丛郁郁长辞世。
  
可恨,元稹堆砌了哀伤文字几大车,将自己装扮成痴情哀绝模样,却原来“报答平生未展眉”是假,“取次花丛懒回顾”更是假。也许,这么些悲戚戚的悼亡诗就是写给韦丛那位高权重的父亲看的。
  
但是,薛涛也未能幸免被抛弃的下场。相守一年后,元稹离开成都,然后是在四季轮回里的漫长等待。等待中,元稹纳妾了,是平常人家的好女儿安氏;元稹也娶妻了,又是名门望族之女斐淑。
  
都说,在男人的世界里,女人分为两类:能够为男人的仕途送来东风者是一类,黄蓉之于郭靖是,赵敏之于张无忌也是;引诱男人原始欲望的“尤物”又是一类,妲己之于商纣是,杨玉环之于唐明皇也是。在元稹的世界里, “尤物”者,崔莺莺、薛涛之类若;“东风”者,韦丛、斐淑之类若。

 

元稹在他的《莺莺传》(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是其自叙之作,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再改编为杂剧《西厢记》)里托名张生讲述了自己的初恋故事:
  
那一年,张生22岁,莺莺17岁(据有人考证,崔莺莺原名应为崔双文),正是“暗生闲愁万种”的多事时节。他有潘安之貌更兼宋玉之才,而她则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只那临去秋波的一转,惹得他心醉神迷,他下定决心要点燃一场爱情的火。
  
艳极翻含怨,怜多转自娇。
  
有时还暂笑,闲坐爱无憀。
  
晓月行看堕,春酥见欲消。
  
何因肯垂手,不敢望回腰。
  
——赠双文
  
你就是天地间最美的风景,是雨后彩虹映衬着的天空,是点染初春的绿原,你苍白的脸上红红的妆容是我梦中的天堂,守候着你我便守候着一身的阳光。柳梢头有残月挂,清幽深处夜归人。
  
情窦初开的莺莺到底没能抵住张生频频的感情挑逗。她写道: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芳心乱如东南西北风,已经分不出方向了。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正式上演。他这首艳丽柔靡的宫体诗正显示了恋爱娇媚的颜色:
  
艳极翻含怨,怜多转自娇;
  
有时还暂笑, 闲坐爱无聊。
  
晓月行看堕,春酥见欲销;
  
何因肯垂手,不敢望回腰。
  
初见,你带羞来我含怯,道是无情却有情。自此一见,两心相属。才子佳人相见却“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以至于,郎情妾意,“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红浴衣”。
  
欢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一年后,张生辞别莺莺长安赴考。
  
最苦是离别。夜深沉,独自卧;起来时,独自坐,有谁人孤戚似我?莺莺致信张生说:
  
“……自去秋已来,常忽忽如有所失,于喧哗之下,或勉为语笑,闲宵自处,无不泪零。乃至梦寝之间,亦多感咽。离忧之思,绸缪缱绻,暂若寻常;幽会未终,惊魂已断。虽半衾如暖,而思之甚遥。一昨拜辞,倏逾旧岁。长安行乐之地,触绪牵情,何幸不忘幽微,眷念无斁。鄙薄之志,无以奉酬。至于终始之盟,则固不忒。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处,婢仆见诱,遂致私诚,儿女之心,不能自固。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及荐寝席,义盛意深,愚陋之情,永谓终托。岂期既见君子,而不能定情,致有自献之羞,不复明侍巾帻。没身永恨,含叹何言?倘仁人用心,俯遂幽眇;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如或达士略情,舍小从大,以先配为丑行,以要盟为可欺。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因风委露,犹托清尘。存没之诚,言尽于此;临纸呜咽,情不能申。千万珍重!珍重千万!……”
  
与君一别,音讯茫然。相隔万里,各在天一涯。从此看花花是你,看草草是你,回回梦里喊着你的名字醒来,三魂七魄倒走了两魂六魄。别离愈久,会面愈难,相思愈烈。月下西厢的开始,“敛衾携枕”的相伴,如今都变作了无根的等待。是忘记了当初的旦旦誓约吗?春秋忽转换,相思又一年!


 

得之既易,弃之也快,冰冷的繁华市里哪有什么不朽的神话。只一年,爱便弛,情便淡。元稹结识了时任从三品京兆尹的韦夏卿,并深得其赏识。都说权利场上没有人是傻瓜,你没有变,不是你好,只是诱惑太少。韦夏卿季女,19岁的韦丛似一朵娇羞的水莲花,且待嫁闺中。元稹心中的天平早已有了高下之分,他旋即写下了三首决绝词:
  
之一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见,相见故心终不移。
  
那能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
  
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
  
对面且如此,背面当何如?
  
春风撩乱伯劳语,部况是此时抛去时。
  
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
  
君情既决绝,妾意亦参差。
  
借如生死别,安得长苦悲!
  
你从了我会不会也从了他人?我担心你如那庭前红槿花,“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
  
此般无根据的臆断之词,若莺莺读此,定只有一句话可以说:“我聪慧过人,却终是遇人不淑呵!”
  
之二
  
噫春冰之将泮,何予怀之独结?
  
有美一人,于焉旷绝,
  
一日不见,比一日于三年,况三年之旷别!
  
水得风兮小而已波,笋在苞兮高不见节。
  
矧桃李之当春,竞众人之攀折。
  
我自顾悠悠而若云,又安能保君皑皑之若雪?
  
感破镜之分明,睹泪痕之余血。
  
幸他人之既不我先,又安能使他人之终不我夺?
  
已焉哉!织女别黄姑,一年一度暂相见,彼此隔河何事无。
  
桃花自妖艳,人人能得摘。我在千里之外,怎么能够杜绝红杏出墙来呢?所幸的是,我在他人之前摘到了第一支花。
  
这般说辞不但无情之极,而且刻薄之极。莺莺读之只有气绝。
  
之三
  
夜夜相抱眠,幽怀尚沉结。
  
那堪一年事,长遣一宵说?
  
但感久相思,何暇暂相悦!
  
虹桥薄夜成,龙驾侵晨列。
  
生憎野鹤性迟回,死恨天鸡识时节。
  
曙色渐曈曈,华星欲明灭。
  
一去又一年,一年何时彻?
  
有此迢递期,不如生死别。
  
天公隔是妒相连,何不便教相决绝!


 

其实,一开始元稹就对莺莺在他生命中的位置有清醒的认识。《梦游春七十韵》中,他写道:“一梦何足云,良时自婚娶”。崔莺莺只不过是年青时的一场游戏一场梦而已。否则,饱读圣贤书的他怎会不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竞会做下这“桑中之约”的事情来。
  
月儿沉,钟儿响,鸡儿叫。本来以为我们的相遇是段不朽的传奇,没想到这只是我生命中的短暂的插曲。枕前也发过千般愿,说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情也不绝。也曾想到过恩情中道绝,但没料到爱情保质期如此短,昨日的芳草,今日就成了萧艾。
  
颤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万种思量,泪珠儿滴落花枝俏。我只是你仕途的一个过客,上空的一朵浮云,风一吹便散,缘一尽即离。
  
崔莺莺不是白先勇笔下的玉卿嫂,她的泪只向东风流,她的伤只对落花诉。玉卿嫂用一把剪刀结束自己与爱人生命的决绝,她学不来。
  
“薄命千年恨,芳心一寸灰”。痛过之后才知道浮生有千山路,收拾好旧情,整理好心绪,从此不再相信爱。她默然地嫁作他人妇。
  
据说后来元稹听到崔莺莺已经嫁人,就想以表哥的身份见她一面,但崔莺莺坚决不见他。看到元稹“怨念之诚,动于颜色”,表情非常难过的时候,还写了诗劝他:“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这是一个自尊温婉得令人心痛的女子。
  
正如张爱玲所言:“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莺莺就如元稹心口上的那颗朱砂痣,要用他一生的不眠夜来回味。二十年后,元稹作诗《春晓》追忆当年初次幽会的情事: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娃(女换作犬)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往事如梦,当日双宿鸳鸯早已成分飞劳燕。种种温馨记忆只能途增烦恼。如此看来,莺莺比要薛涛看得透。
  
公元831年,元稹在武昌因疾暴亡。借用陈寅恪先生对元稹的评价:“综其一生行迹,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岂其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
  
斯人已去,当日的情与事早已沉入光阴的故事书里:
  
一行青苔外
  
岁月覆盖了落花的颜色
  
远处传来几声夜莺的轻柔细语
  
告诉我
  
你已经静静悄悄地
  
离开了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