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岛医院:- 津菜兴盛起点——八大成- 文/杜琨 梦瞳- -今晚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35:14

津菜兴盛起点——八大成

文/杜琨 梦瞳
  • 发布日期: 2011-12-01 00:00
  • 作者:

清清爽爽的炒合菜

久盛不衰的清炒虾仁(本文图片均为由国庆提供)

端上席面滋滋作响的罾蹦鲤鱼

古语有云“烹调最说天津好”,谈及天津菜系的发展历史,就不得不提“八大成”这浓墨重彩的一笔。闻名遐迩的“八大成”饭庄是天津饮食辉煌发展的真实写照。从清朝鼎盛时期的陆续开张到民国初年的相继消失,恰也是天津饮食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

创立津菜饭庄基本模式 彷如当今高端商务会所

所谓“八大成”就是天津早期最著名的八大饭庄的总称,即由八个带“成”字的饭庄组成。它们分别是聚庆成、聚和成、聚乐成、义和成、义升成、福聚成、聚升成、聚源成,都坐落在侯家后、估衣街一带的繁华商业中心。

“八大成”以经营天津风味菜为特色,一般不接待散客,只招待提前预定好的成桌酒席。饭庄门前悬挂着“满汉全席”、“南北大菜”、“旨酒佳肴”、“山珍海馐”等金字牌匾。经营范围从最高档的满汉全席(又称烧烤席,108件)、燕窝鱼翅重八席(48件)到中档的鸭翅席(36件),再到低档的海参鸡席(16件)等。

而且“八大成”饭庄都有着共同的装潢布局特点——均为庭院式房屋结构,四周厢房为装饰华丽的雅座,庭院中间有可供唱堂会的戏台。门前可停车轿,院内有花园,可供顾客在凉亭走廊闲谈歇息。客厅陈设着红木家具、各种古玩、名人字画。饭庄使用的成套高级瓷器均绘有“万寿无疆”、“喜寿福禄”、“子孙万代”、“四季常春”等字样和图案。

据知名民俗学者、天津食文化研究会理事由国庆介绍,老话“吃主儿如财神”,高级饭庄更是懂得如何把客人伺候得舒舒服服。从客人进门,饭庄的堂头儿就会笑脸迎接并引路,先礼让到茶台小憩,递过热毛巾,沏上茶,敬好烟,再上干鲜果给顾客品尝。宴席开始后上热菜前先上四样甜品,俗称“开口甜”,吃罢要供茶水让食客漱口,然后才是正经的大菜。吃完饭要上小馒头供客人擦嘴用,再递热毛巾、牙签和漱口水。同时再次请宾主到茶台品茶聊天,一并送些槟榔、豆蔻等。另外,客人吃剩的饭菜按规矩由饭庄派伙计为主家送回,俗称“送回头菜”。大饭店的细致服务有始有终,自然生意盈门日进斗金。

“八大成”承办宴会档次分明,堂柜管理细致规范,厨房操作分工明确。这些都为以后天津传统菜系的高级饭庄在建筑风格、陈设、经营、管理等方面创立了基本模式。

名震津门“通天翅” 礼贤下士“鹿鸣宴”

“八大成”中最早开张的是“聚庆成”,创设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传说饭庄是为庆贺康熙登基而开,地处繁华的估衣街宝宴楼胡同,成为当时规模最大、菜肴也最讲究的饭庄。聚庆成开业标志着天津地方菜的真正形成,也成为了津菜之兴的一个起点。相传乾隆皇帝来津,一日三餐全由聚庆成包办,每一顿饭都是各具特色,几天下来没有一道菜重样,水平如何不言而喻。聚庆成主要名菜有“罾蹦鲤鱼”、“酸沙紫蟹”、“高丽银鱼”、“通天鱼翅”等。后来聚庆成迁至南市时,虽已无清朝中叶时的鼎盛之势,但仍有大型烤炉,当时出品的津门烤鸭、烤酥方等仍为天津卫食客津津乐道。

八大成后期则以“聚和成”为代表。聚和成饭庄擅长油爆、清炒、干炸、软溜、勺扒、拆烩、清蒸、红烧。利用天津特产的河海两鲜和大小飞禽烹制出“罾蹦鲤鱼”、“软溜黄鱼扇”、“清炒虾仁”、“煎烹大虾”、“酸沙紫蟹”、“高丽银鱼”、“金钱雀脯”、“麻栗野鸭”等独具津门特色的名菜佳肴。另外对燕窝、鱼翅、鲍鱼、干贝、海参等干海味的发制和烹调技术也极为讲究,如“一品官燕”、“扒通天鱼翅”、“蛤蟆鲍鱼”、“桂花干贝”、“扒大乌参”等。值得一说的是该店小灶厨师王恩荣,他是天津有名的“鱼翅大王”,制作的鱼翅菜除红烧、黄焖、扒排翅外,最拿手的就要属“通天鱼翅”。这道菜用上等鱼翅采用红扒的方法制作,两斤多的鱼翅在1.2尺长的碟面上整齐排列,菜品精致壮观且色香味形俱佳,无愧“通天”二字,是当时天津富商巨贾、达官显贵每宴必点之菜品。

当时天津的名家豪绅请客吃饭、喜寿宴会非聚和成莫属。从清朝王室的皇亲国戚到历任直隶总督,对津菜的热衷都达到极致。特别是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坐镇天津期间,凡是用中国宴席宴请洋人,都由聚和成应差。

“八大成”中的“义和成”善做满汉全席,且专做官宴,这种席面不是经常有人预定。清朝规定,知府、县官用以酬请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和新考中的举人,进士可以入席作陪。因为出席此种宴席的都是钦差大臣,主人又都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入席时大小官员一律按照职位、顶戴、公服就坐,侍应的公差分别站立席后。这种官宴名为“鹿鸣宴”(《鹿鸣》原出自《诗经·小雅》中的一首乐歌,其意为鹿发现了美食不忘伙伴,发出叫声招呼同类一起进食,古人认为此举为美德,展现君子之风。于是上行下效,天子宴群臣,地方官宴请同僚及当地举人和地方豪绅,用此举来收买人心,展示自己礼贤下士。)。所上菜品又称“龙门宴”,大菜、热炒、冷荤、点心、糖碗、压桌饭、干鲜碟都是纯正的天津风味,共计六十四道菜肴。

被迫迁址转南市 薪火相传延津味

1912年“壬子兵变”后,繁华的侯家后地区遭到洗劫,“八大成”也被殃及。侯家后街道商业环境已不适应商家继续发展,天津的商业中心开始转移到旧城以南与租界交界的南市一带。义升成、聚升成、聚源成、福聚成在此过程中倒闭,义和成、聚乐成、聚庆成、聚和成分别迁到南市的东兴、广兴、荣业、平安四条大街上。但与此同时南市地区也陆续出现了一批带“成”字的大饭庄,如庆乐成、铭利成、裕华成、聚德成、聚兴成等,人们开始将其合称为“新八大成”。三百多年来“八大成”对津菜的发展起着博采兼收、创新完善、普及推广的作用,将津菜的发展推向高潮达到鼎盛。“八大成”对津菜饮食文化做出了特殊贡献,让“烹调最说天津好”的老话成为津菜实至名归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