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新区建设:我国中小学合唱艺术教育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8:23:40
发表日期:  2009-05-22 13:27:05
我国中小学合唱艺术教育的思考
吴灵芬
“合唱”,是一个团队集体创作音乐的艺术形式。其以特有的生产过程,在艺术创作的同时也锤炼着唱歌的人群。因此,世界各国都将合唱视作训练社会高级人才的重要科目。
西欧从儿童6岁开始,用教堂唱诗班或儿童合唱学校(大部分为男童合唱学校)开始了这种纪律与和谐的集体教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公民。日本则整合了欧洲的经验,从上世纪70年代全面开始了全国自6岁到大学以合唱为主的音乐课教学,“合唱团里没有我,只有我们”就是日本合唱教学的宗旨。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的课堂音乐教学从演唱故乡的老歌到演唱世界名著,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合唱教学体系。
在我国,随着“美育”正式写进国家的教育方针,中、小学合唱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显著加强。这一成效显现在合唱艺术课程教育和学校社团活动两个方面,首先在大、中型城市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
以北京为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每两年一度的中、小学合唱比赛,使得合唱的发展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参与的人数,都已经是今非昔比。1990年,大部分学校的合唱团只是能齐唱,还谈不上是“合唱团”,只能是大家一起唱歌的“歌咏团”。而现在,除了校级合唱队之间的比赛外,还设有班级比赛。即使是班级合唱队,大部分也已经是多声部,甚至是无伴奏的艺术性合唱表演,有些合唱团已经走出国门,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广东省的中、小学合唱走在全国合唱艺术教育的前列。其中广东省直属实验中学、深圳中学、深圳高级中学等已经多次在世界舞台上展示风采,在我国当代文明建设及外交事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在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加强学生思想建设,增强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发挥了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巨大作用。
这些地区合唱教育成绩的取得,无不与教育部门的重视有关。政府部门观念新,有政策,有措施,特别是在提高音乐教师指挥技能水平的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就给各个学校的合唱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合唱团所在的学校有必要的经济资助,有相应的合唱排练教室,有具有较高能力的音乐教师,也有较好的社会辅助力量。同时,参与合唱表演的同学在优秀的团队中接受和谐教育,有力地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状态。
然而,对于大部分省市的学校来说,合唱的教学仍然处于落后状态,甚至是空白。从整体上讲,我国中小学合唱教育的发展不乐观、不平衡。其原因,在于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本身存在着与合唱教育相违背的问题。
第一,许多领导部门仍然片面地理解音乐教师应有的教学技能与艺术课程的价值和目标,从而导致了音乐课程的知识点之一——识谱教学基本上无法完成。音乐教师在大学里学习的,只是所谓“双基”(声乐、钢琴)课程,而十分缺乏对于各类作品的阅读能力,因此许多教师充其量只能完成“口传心授”式的“教唱歌”,致使所教的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中,仍然不具备自己读谱唱歌的能力。
第二,合唱的教学是个具有专门技术的学科,它需要教师有很好的选择作品的能力,有调节声音的技术,有驾驭多声部平衡演唱的能力和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团队的管理能力。这些都亟待在师范教学的观念上进行改善,在有条件的地方要给音乐教师以专业进修的帮助。
上述问题,只是围绕“合唱”这个轴心所表露的现象。
渴望合唱的学生、渴望做好合唱教学的老师,正在以极大的热情在创作、学习。如何借鉴、学习世界的先进经验,如何给急需学习合唱的师生一个根本的解决途径,是目前亟待思考的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艺术教育的深入发展,学校的合唱教育也会在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下大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