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康平县人民医院:段俊平:“不三不四”与当代为官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5:22:33
                    段俊平:“不三不四”与当代为官之道                                                                                             2011-12-14 15:25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备受士大夫推崇的为官之道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处世做人的哲学,但历代对中庸之道的解释却不尽相同。其实中庸之道与成语“不三不四”有很大关系,"不三不四"其实就是中庸之道的另一种诠释。
  成语“不三不四”其实是从《易经》里演变的一个词,中国古代把“天、地、人”作为一个宇宙整体,《易经》里用六个爻辞代表这个宇宙整体,其中天位在五、六位置,人位处于三、四位置,地位处于一、二位置,并认为天道的本质是阴阳,人道的本质是仁义,而地道的本质是刚柔。认为人的天性就是仁义,而人道又处于中间的三、四位置,所以“不三不四”就是人没处于人道上,也就脱离了仁义的属性,所以“不三不四”可翻译成不是人的意思。
    因为人居在天与地之间所以要坚守中位。这与中国文化对中庸的解释如出一辄。汉语的“中”字有几种解释,在先秦古籍中就有三层含义:一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这里的两者之间其实就是天与地之间。二指适宜、合适、恰好、合乎一定标准。这里的标准就是处于三、四位的人位。三指人心、内心,即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这里的内心世界其实就是一定要有“仁义”之心。儒家的伦理思想的“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中庸的德行已经在民间很少有了。到了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重新对“中庸”诠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程颢之定理。”他们认为遵循天下的正道就叫中,而坚守这正道不改变就叫庸。这里的正道与定理其实就是处于三四位的坚守“仁义”之道的人伦之道。所以“中庸”之道就是:人要在宇宙中遵守作为人的天性,不走极端,要尊重自然的客观属性,不要违背宇宙间万物的规律,要以人的本性出发,深刻体现仁义的道德伦理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也就是不要“不三不四”的处世与为人。
    我们当代很多人对中庸的理解就是不作为,当老好人。这其实是对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的误解。其实中庸之道是告诫为官者要坚守正道和社会法则来治国、平天下。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庸之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为官者,它成了中国官场上一条人人遵守的哲学法则,中庸之道对当代为官者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一个地区有决策权的为官者们更要有中庸之道的哲学理念。(更多有关爱维龙媒董事长段俊平先生相关观点可以参见《段俊平:孔子的三畏与企业家的心智模式》)
  首先中庸之道要求为官者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敬畏的主体应该是我们古人的天地观。决策者们一定要从客观规律出发,不要违背自然和社会法则,在城市的建设规划和发展过程中注意社会、自然和人的和谐发展,一定要摒弃人定胜天的理念,如今一些城市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过度发展其实就是违背规律的表现。有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凸显政绩,大上快上高污染的经济开发区,为了招商引资,为了一个企业,不惜铲平一座青山,为了一个企业,不惜一个地区和城市的污染,决策者们嘴里还振振有词,“宁让百姓呛死,也不能让他们饿死”。好像只有不呛死就必须饿死的一条发展之路,再无其他出路。还有的地方肆意破坏污染河流与湖泊。就连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也难幸免遇难。所有这些都是有违中庸之道的哲学理念,真正的中庸之道,是以人性为主体,以尊重社会发展与整个宇宙的大发展和谐与统一为目标,同时追求整个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所谓的构建和谐社会。决策者们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最终必定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第二、中庸之道管理思想要求为官者们一定要“因时、因事、因人、因地而制宜”,也就是决策者们在考虑问题时要考虑大局,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问题,不可使用自以为是的理性分析,不要总是用自己的惯性思维来解决问题。这样会导致执政上的偏差,执政还要从人性的特点出发,要有执政为民的思想。“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理念不只是戏剧里封建社会的清官的口头禅,也是当代为官者应有的执政理念。例如对社会敏感的待拆迁问题,一定依照民情和法律,用教育和法制的手段以人为本的工作,而不是动用公权力进行强拆。这不符合因为中庸之道的哲学理念。孔子说:“不教而杀谓之虐 ”,如果不经教育就强拆这叫虐。
第三、为官者要遵循中庸之道还要讲原则,要坚守诚信、责任、公平和公正的价值观,决策者不能“不三不四”的妄意肆为,要有天地的精神法则是决策必备的修身涵养。中庸之道不是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孔子曾说:“乡原,德之贼也”。这里的乡原是不讲原则,四面玲珑,自私伪善的意思。所以不要把中庸之道的看成和稀泥,在大是大非面前为官者必须坚守原则,不要随波逐流。真理,正义是为官者必须要坚守的。我们很多官员不顾自己的身份和使命,盲目的追求时尚和时髦,结果雷人雷语辈出,贻笑大方。给社会以误导。我们的大学校长作为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角色,竟然以迎合学生及吸引眼球为目的媚俗的盲目跟风网络语言,不仅不受到社会所诟病,却受到热捧,这是我们文化的堕落,是对中庸之道的歪曲。(更多有关爱维龙媒董事长段俊平先生相关观点可以参见《段俊平:管仲论领导者的仁心与慧思成》)
  总而言之,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思想很重要的修身处事理念。孔子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为官者们要贯彻中庸之道管理思想一定要遵循人道原则去为官和执政。
作者:段俊平,爱维龙媒董事长,著名国学专家,书法家,管理学者,联系电话:(专家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