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二手车报价:青少年如何远离毒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2:45:38
毒品危害的严重,从公安部门最近的数据可以看出 2003年我国内地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103万人 其中74%吸用海洛因,同比上升了11%。在吸毒人员总数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72.2%以上。

        青少年涉毒问题增多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目前毒品泛滥的大环境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据报导,去年我国警方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9.39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6.37万名,缴获海洛因9535公斤、鸦片905公斤、冰毒5827公斤,以及易制毒化学品72吨。一些毒品贩子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采取多种手段引诱青少年上钩,致使染上毒瘾,难以戒断,有些被送进劳教所劳教。据北京某劳教所统计,吸毒的成因,38%是好奇,12%是受亲友影响,26%是精神空虚、追逐时髦,24%是被引诱上钩。

        二是社会、学校对毒品危害的宣传力度不够,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力。毒品对青少年的引诱力是相当大的。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往往采取在饮料、啤酒中放置冰毒或摇头丸的手段引诱青少年上钩。加上娱乐场所管理混乱,易为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薄弱,社区工作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单亲家庭的子女得不到亲情的关爱,因而造成青少年涉毒问题愈演愈烈。

        三是受毒品暴利引诱,毒品犯罪分子猖獗。我国已处于毒品的四面包围之中。国内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与境外贩毒分子勾结,致使毒品犯罪呈现职业化、扩展化、武装化、国际化的趋势。毒品滥用多样化和制贩吸毒一体化,加大了禁毒工作的难度。如广东警方破获贩运冰毒一年竟达五吨之多,可见毒品犯罪何等猖狂。毒品犯罪分子的手段之一,是利用一些社会经验少、辨别能力差的青少年为他们走私贩运毒品,以他们年龄小,处于无刑事责任和只承担相对刑事责任及减轻刑事责任的年龄段,可以逃脱罪行为诱因,引诱他们参与犯罪活动。这样一来,一些青少年不仅仅自己成为毒品犯罪的受害者,同时也成为了毒品犯罪的“害人者”。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涉毒行为,进一步打击毒品犯罪,对于治国安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一项既紧迫、又艰巨,既重大、又长远的任务,必须发挥社会整体功能,开展社会综合治理,方能取得成效。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调动社会各种积极因素,宣传毒品危害,杜绝毒品来源,组织青少年学法、知法、用法、守法,引导青少年远离毒品场所,严防毒品侵害,提高青少年抵御毒品的能力,要求青少年用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精神文明约束自己。

        二、进一步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功能,在学生中大力加强毒品危害教育,严格要求学生远离吸毒人群;对于吸毒的学生,一律按照校规严肃处理。决不能允许毒品流入学校。

        三、加大城市社区和农村居民委员会的禁毒工作力度。社区和居民委员会要关心青少年的成长,特别是对于单亲家庭的青少年,更要给予热情的关怀;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要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于失足于毒品的青少年,要建立吸毒档案,开展帮教工作,组织定期尿检,发挥社区矫正的功能。

        四、对于涉毒犯罪的青少年,要实行重教育、重感化、重挽救、轻惩罚的方针,尽可能少判、轻判、不判,少送监狱和劳动教养所,给予司法保护。实践证明,青少年犯罪送进监狱和劳动教养所后,易受服刑的惯犯和成年犯罪分子的影响,非但自身得不到改造,反而会学习一些新的犯罪手段,不如放在社区,通过社区帮教矫正,更有利于他们改去恶习。对于已经戒断的青年,社会要予以关心,帮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政府要设法给他们安置就业。

        五、加大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禁毒、防毒、拒毒氛围。建议在总结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加快制定《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加强缉毒专业队伍的建设,增加人、财、物的投入,政府每年用于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的经费达30亿之多,应该保证经费、设施和装备都能适应当前缉毒工作的需要。对于收留毒犯的监狱、少管所、劳动教养所,应适当增加一线干警、教师的编制和经费,以适应当前劳改、劳教工作的需要。

        六、政府应支持和帮助戒毒所、少管所、劳教所建立科学的戒毒模式和管理方式,培养戒毒方面的人才,鼓励和支持创办民间戒毒机构。医疗卫生部门应加快戒毒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尽快形成科学的戒毒理论和综合脱瘾方法体系,以便戒毒工作能够较快取得成效。(作者:黄景钧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主任)   为加强青少年毒品预教工作,建议:

      1.把对青少年的预教工作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中,教学的成效得失将作为学校、政府部门及党政一把手领导的工作考核指标。当然,主管部门首先要建立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体系,使这样的考核不流于形式,走过场。

      2.建立一整套针对青少年的危机干预体系。对学校、社区的边缘人群重点进行危机干预服务,目的是有效地遏制青少年新滋生的吸毒者,对初次染上毒品的青少年应及时进行干预服务,使其减低毒品的依赖性,逐步远离毒品。

      3.募集资金,建立市场化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基金。国家每年用于禁毒工作的财政拨款逐年增加,但与维持正常运转的缺口还很大,预防教育基金可以弥补经费的不足。

      4.开展国际交流及项目合作研究。青少年吸毒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问题,通过国际交流和项目共同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心理和生理特性,有利于我们做好禁毒工作。
 最近几年,毒品犯罪问题层出不穷,因此人们越来越关心如何解决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

  吸毒者最初接触毒品的理由并不特别,他们常常是出于好奇、渴望冒险、希望与同龄人沟通、想消除自卑感或受到强迫等。其实,我们哪个人未曾有过类似的感受呢?但是大多数人并未沉湎于毒品或酒精之中。这就是说,我们会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能通过其它不太危险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们谈论预防犯罪问题的实质也就在这里。实际上,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开始在在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和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涉及家庭的教育和生活方式。在这里,我们只谈几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首先,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家庭气氛要融洽,使人感到家庭就像一个避风港,是自己生活的坚强后盾。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就愿意向父母倾诉包括毒品在内的所有问题,并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的怀疑。当然,家长不仅要同孩子交谈,而
且要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对待孩子永远不能说:“没有时间。”此外,家长还要关心孩子结交了什么样的朋友和经常在哪里玩耍。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应当鼓励和支持孩子的创造性活动,培养他们的多种兴趣并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最好是全家人一起进行一些休闲活动或体育锻炼。

  在培养孩子的品德方面,不仅家长的表率作用,而且亲朋友,甚至文化、体育界知名人士的行为和书籍、电影中的英雄人物都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如果家人对吸烟或酗酒采取放任态度,也会促使儿童去接近烟酒。

  由此看来,在预防毒品犯罪方面,家长承担的责任最大,遗憾的是,许多家长认为,这种责任只能由国家、学校或有关专家来承担。

  家长和学校应当对儿童进行反毒品教育。要真实地说明毒品的效用及滥用毒品的后果,不能为恐吓孩子而不说真话。只有孩子自己深切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他们才能真正远离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