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车一族论坛:抓住关键 紧扣主线 确保开好局起好步—六盘水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52:32
抓住关键 紧扣主线 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硕果累累,六枝郎岱蔬菜基地喜获丰收。

  

  本报记者 李曼 王珲 杨秀勇

  2011,“十二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站在新起点,准确把握六盘水发展阶段性特征,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将我市列为资源富集区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与“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加速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相衔接,对全市经济工作谋篇布局。

  大力实施

  三大战略

  [数字]

  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以上。

  城镇化率稳步提高;

  提升农业增加值。

  [解  读]

  ●工业强市战略

  特色产业 我市特色产业定位为“六大支柱产业”和“四个新兴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煤炭、电力、冶金、建材产业,加快发展煤化工、装备制造业,提高对工业增长的支撑能力;加快培育高新技术、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医药工业、特色旅游商品等产业,促进工业结构的高新化、轻型化。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以上;煤炭产量达到6100万吨以上,钢材产量突破400万吨,发电量突破350亿度,水泥产量突破600万吨。

  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建设是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平台。今年,要抓好12个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投资高地,确保全年完成投资500亿元,其中红桥、红果园区各100亿元以上,其他重点园区30-50亿元。积极创造条件申建国家级产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承接基地和无水港。

  企业挖潜改造  这是我市迅速发展壮大工业经济的优势所在,也是一条捷径,对于盘活存量、推进节约集约发展、破解土地等要素供应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把企业挖潜改造作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来抓,上半年要出台支持企业挖潜改造的政策措施。

  ●城镇化带动战略

  规划引领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进一步加强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尽快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城乡规划体系框架,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要在抓好城市规划的同时同步推进产业规划。今年,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完成市中心区城区、县城近期建设地区详细规划,为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打下基础。

  产业支撑  坚持把强化产业支撑作为拉动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加快二、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容量,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不断提高城镇化率。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商贸会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面向生产、生活的服务业,以产业集聚引导人口集聚。努力建设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城镇。同时,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旅游。

  优化布局 市中心城区要以外环高速公路的内圈作为核心发展区实行组团式布局如“老鹰山—滥坝”组团、“汪家寨—大河”组团、“玉舍—勺米”组团等,外围布局卫星城如大湾、木果、南开、化乐等;盘县红果要与城关、火铺、西冲、刘官、两河等乡镇实行一体化布局、组团式发展;六枝平寨要与新窑、大用、落别、木岗实行一体化布局、组团式发展。

  ●农业产业化提升战略

  三大重点产业  结合实际,把马铃薯、生态畜牧、商品蔬菜培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最稳定、最持久的主导产业。瞄准建成南方重要的马铃薯商品生产基地目标,今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建成30万亩马铃薯商品基地。实施好省、市确定的重点生态畜牧项目,实现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城市蔬菜自给量。

  农业产业化经营  要按照“大加工、大市场”的要求,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提高农产品就地就近转化增值的水平,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要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探索农村股份合作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今年,要新增2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个以上市级龙头企业。

  自觉做到“五个准确把握”

  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数字]

  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

  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

  [解  读]

  从总体上看,今年我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我们必须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自觉做到“五个准确把握”:

  一是准确把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今年要在建设“四大基地”、“一个屏障”,即国家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上实现重大突破。

  二是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主战略。要加快实现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资源城市向综合城市的转变,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巩固和提升我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三是准确把握“好”与“快”的关系。要在增加总量中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结构、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抓好节能减排,做到快中求好、好中求快、又好又快。

  四是准确把握当前发展的大趋势,唱响加快发展的主旋律。不发展是落后,发展慢了同样是落后;不发展是退,小进、慢进同样是退。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常规,创新实践,努力在发展理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能力素质、干部作风上有一个质的转变和改进,不断实现思想境界、精神面貌、工作状态的自我超越和提升。

  五是准确把握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大力抓好事关群众利益的生存性民生问题、发展性民生问题、安全性民生问题,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大幅提升,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

  [解  读]

  领导干部带头招商  要比照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结合我市实际,抓紧制定《领导干部招商引资的考核及奖惩办法》等有关政策,建立领导干部招商引资责任制,并严格兑现奖惩,确保招商引资工作长期、持续、全面、系统地开展下去。

  推行专业队伍招商  加强专业招商对伍建设,加强与中央企业、沿海发达地区、对口帮扶城市的对接,全方位承接产业转移,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强企业到我市投资兴业。

  突出产业招商  重点引进一批规模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参加全国各种投资贸易洽谈和产品展销活动,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市投资创业。以消夏文化节为载体,开展投资贸易洽谈活动。

  千方百计扩大投资

  [数字]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以上。

  [解  读]

  投资拉动  必须牢牢把握扩大投资这个重要抓手。我市正处于投资拉动型阶段,投资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我市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关键是要抓好投资,抓好投资的关键是要抓好项目。

  抓投资就是抓项目 牢固树立抓项目、抓投资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切实解决项目投资主体单一,项目落地难、推进慢等突出问题,加强项目储备和项目库建设,形成项目建设梯度推进的良好格局,使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六盘水;

  工业类投资占到50%以上   要坚持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和招商引资一起抓,重点增加对新兴产业的投入,确保工业类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以上。

  基础设施投资40亿元以上 今年,要集中财力加大投入,全力以赴抓好凤凰山片区开发、水城河综合治理和老城改造,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明湖湿地公园和“一场两馆”等,确保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亿元以上,房地产投资60亿元以上。

  实施“十大

  民生工程”

  [数字]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11万人,建设美好家园工程7000户,新增城镇就业2.8万人以上,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4300套,公共租赁住房2200套,改造棚户区11400套。

  [解  读]

  扶贫攻坚  全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11万人,继续实施好六枝特区陇脚乡、水城县玉舍乡和新增六枝特区梭戛乡、水城县金盆乡、杨梅乡“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培训转移4300名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

  促进就业  新增城镇就业2.8万人以上,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00人以上,帮助15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扶持10个以上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为100名以上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辅导和支持,组织200名以上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工程;建立1个就业见习基地。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的创建工作;实施“万户小老板行动计划”,增加200户以上小老板,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

  劳动力素质提升 完成100个中小学校校舍安全项目、3个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完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15000人以上,培养输送2500名以上技能人才。新建20所农村幼儿园,每个县城所在地启动建设1所公办幼儿园。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统筹培训城乡劳动力15000人以上。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的覆盖面,确保参保人数分别达6.6万人、63万人、9万人、19.2万人和8.7万人。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7万名城镇困难人口和43万名农村贫困人口。扎实推进钟山区、六枝特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保障性住房建设 全面完成4.9万户农村危房改造,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4300套、公共租赁住房2200套,改造棚户区11400套,基本解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启动实施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和中小学教师安居工程。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开展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完成11个村庄整治和1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点建设任务。申报并建设农村户用沼气1.2万户。建设“美好家园”工程7000户。实施“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完成农家店500个以上、农贸市场1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