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邀请码:关注规划,从学科建设开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谈城乡规划学升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8:34:57
关注规划,从学科建设开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谈城乡规划学升级 http://csgh.hbsjst.gov.cn  2011-5-25 0:00:00

    前不久,国务院学位办下发通知,将城乡规划学升为一级学科。从此以后,城乡规划学将不再是建筑学的“小弟”,而是从建筑学中分离出来,自立门户。然而,“立户”有“立户”的烦恼。由于学科的建设对规划行业的影响并非立竿见影,所以未能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
    “我们现在正在组织专家研究探讨如何更科学、合理地设置城乡规划学的二级学科。”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介绍说,“职业制度设计、职称制度设计,包括其他服务业等分类,都可能以此为基础。所以说,二级学科的设置很重要,希望整个规划行业都能重视起来,积极参与。”

        升级——社会需求使然
   

    我国从1952年设立城市规划专业,其作为工学门类下建筑学一级学科之中的二级学科,已经经历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建筑工程类的知识面已无法应对城乡综合发展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规划工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石楠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规划基本等同于建筑——房子怎么盖才结实,结构怎么搭建才合理,立面怎么才能漂亮,施工程序怎么管理才科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相对于技术层面,规划更强调公共政策属性——努力协调多方关系、尽量满足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石楠指出,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使得城乡规划学科的研究领域和范畴不断延伸,知识体系不断扩充,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等方方面面。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使城乡规划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国家注册规划师执业制度的建立,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政策管理的影响……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学的知识结构和职业需要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建筑学为专业主体的传统内容,学科升级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反思——“供需”尚有差距
  

   “庞大的需求推动了规划学科和规划行业的发展,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反思,社会对学科的需求有哪些。”石楠指出,作为“供给”方,学科的知识构成与社会需求紧紧相连。简单地说,城市在不断发展壮大,需要规划人才来解决各式各样的城市问题。而现实矛盾在于,规划管理部门、规划院等用人单位普遍觉得规划专业的毕业生“不好用”。“这就需要大家来共同关注学科建设,不断探讨和沟通,规划管理部门、规划院等用人单位说出需求,高校则根据需求调整知识体系,设置二级学科。”
   “除此之外,对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认识不足也值得行业反思。”石楠分析指出,城乡规划学能升级为一级学科,与其公共政策属性密不可分。然而,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认识到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认为规划只是工程技术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承认其公共政策属性,但却没有按照公共政策的规律来做规划。“规划不仅仅是测量、设计、画图,而是要广泛了解居民的困难和需求,了解居民对城市未来的期待,是一种社会共识,所以公众参与和社会调查很重要。现在我们这方面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发展——紧抓核心内涵
  

    城乡规划学升级为一级学科,无疑是让其有了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如何在这个平台上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服务公众?“发展平台越大,研究领域越广,我们越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核心价值,把握住学科的内涵。”石楠说道。
   目前,城乡规划学的外延并不清晰,与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都有交叉。“现在大家的兴趣似乎都在交叉点上——做生态城市、畅通城市规划等等,忽略了学科的核心内涵。”石楠认为,保证城市土地和空间的集约利用、综合协调各方利益应该是城乡规划学的核心价值。“综合协调是城乡规划学的核心方法,土地和空间利用是其载体。这两个是其他学科拿不走的,应在学科建设中予以强化。”
   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同样应受到重视。不难理解,规划是为公众而做,规划的“业主”是公众。规划师应该思考,项目该不该做、是不是符合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并向相关管理部门提出建议。石楠指出:“很多项目从技术角度来看都是可以做的,但从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来讲却不能。这是规划有别于其他很多工科门类学科的地方,需要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