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9300 4.1.2官方rom:《杀人犯》——敬鬼神而远之 □玄曦皓 (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19:48

《杀人犯》——敬鬼神而远之

 

□玄曦皓

 

影片名称:《杀人犯》 Murderer

导    演:周显扬  Xianyang Zhou

编    剧:杜致朗  Chi-long To

一言评论:现实的异鬼激活心中的厉鬼,让人难以预想到的结局不禁让人啧啧称奇。

个人评分:8.0/10

 

人活一世,总该有点信仰、有点追求。信仰是基于精神层面的,片侧于唯心;追求是基于现实层面的,片侧于唯物。信仰绝非盲目地信、无目的的信,否则将会陷入空想主义的泥潭;也不能无节制的信、泛滥的信,否则就不再是信仰,而是迷信。简而言之,一是信的方向要明确,二是信的尺度要把握。西方人信宗教、信上帝,他们信仰心中的那个万物之神,他们信仰代人赎罪的耶稣,那么中国人信什么?信佛的轮回?还是信道的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人没有那么明确的信仰,信佛的有,占少数;信道的有,也占少数。信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的也有,同样也是少数。少数难以把持多数,要不然就不会有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制,同样少数也不能代表多数。也许还有那么一句“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这样看似有道理的话,可是绝大多数时候,真理还是存在于广大的民众之中的。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中国人有没有信仰?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要说几千年文明一脉相承的中国没有信仰,恐怕也没有人会赞成吧。既然有,那么紧接着的问题自然就来了,信仰是什么?答:鬼神。

鬼神这个概念在中国人的心中可谓早已根深蒂固了。鬼、神,前者代表了邪恶,后者代表了正义。可是这种邪恶与正义并非魔鬼与天使那般对立,反而有点含含糊糊,不清不楚。正如七千年前一画开天的伏羲与炼石补天的女娲人面蛇身纠纠缠缠一样,鬼与神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暧昧关系。这就是中国人文化基因中的阴与阳。阴离了阳,难以独立;阳离了阴,也难成阳。所以,说鬼就要说神,就像一只手的手心和手背,抛去哪一面都会使其变得不完整。

要说鬼神,可以说的奇闻异事真的要堆一箩筐了,在这里,不讲故事,只讲观点。中国人为什么信鬼神,这两者都非实物,你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在心里却总有那么一个疙瘩,就是解不开。人都害怕鬼,但是却又没见过鬼,正是这种未知的状态才让你的恐惧进一步加深;人都想见神,但是却又没见过神,也同样是这种未知的状态让你对神有了太多太多的好感。现在的科学如此发达,也还对这个世界存在诸多的未知和谜团,同样也无法证明鬼神并不存在这一命题。千百年来,令人疑惑的是究竟有没有鬼神?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看待鬼神?关于这个问题,两千多年前,孔子早已给了我们答案。他说,“敬鬼神而远之。”所谓敬鬼神,自然是承认鬼神的存在,这不是简单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是一种最全面的辩证思考方法——不要管他有没有,你尊敬他们就是了嘛!无论事实是怎样的,你尊敬他们总没有错,总是给自己找了一个有利的定位。当然,尊敬归尊敬,绝对不代表着要迷恋或是迷信,如孔子所说,敬而远之。你尊敬鬼神,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具有优势的定位,在此基础上,你要远离他们,不要被鬼神所困。这显然是一种万全的上上策,可以确保你的生命不会成为鬼神的奴隶。

 

 

 

在《杀人犯》这部电影中,整个故事所要表达的其实就是人与鬼的抗争。这里的鬼不单单指代我们脑海中那位虚无的鬼,同样指代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鬼。有人又有疑惑了,刚才不是说了鬼是无形的、不可见的么,怎么又成了实实在在的鬼?这里,就是之所以我将鬼神定义为中国人的信仰的原因了。鬼与神,在千百年的转变中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彼此含糊的程度变得更高。可越是这样,越容易让人相信,越容易习以为常,越容易慢慢地变成文化基因深嵌入中国人的骨子里。所谓的文化基因,不是你每天都像背书一样的背诵一遍,让你懂得他们的存在,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做人处事的行为。于是,你常会听到人们这样借鬼来说话,“你看你打扮的像个鬼一样,吓死人了。”你又没有见过鬼,你怎么可以说别人像鬼呢?可见,在人的心中,鬼这个概念已经变形了。从一种虚无的形态变成了一种确切的形象,这一形象用几个词来概括就是奇怪、诡异、不合常理,诸如此类。那么如果具象到这部电影中举例的话,就是患有不老症的仔仔(凌光同父异母的兄弟)。当凌光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时,他眼中的这个小儿子就是一个鬼,这个鬼制造了令人咂舌的杀人案,同样这个鬼也唤醒了凌光身体里潜藏着的那个象征邪恶与暴力的厉鬼。原本正义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凌警官就在心中这具厉鬼的操纵下面露凶相、大开杀戒。

如果细细的剖析一下凌光心理活动的变化,就能够清晰的看出这个现实中的异鬼(仔仔)是如何唤醒了他心中的那个厉鬼。起初,他从劫后余生的万幸中试图去解开这个不幸的谜团。他废寝忘食的工作,寻找线索,不曾怀疑过自己,也不曾感受过他人给他的怀疑。因为在他的心中,还是一片正义的阳光,纵有战友遇难的乌云,也只能制造一隅的阴沉。可是随着他的步步深入,所有的疑点竟然开始指向了自己,于是惶恐与不安开始浮上心头,质疑与揣测让他的理性日趋弱势。他开始质疑周围的一切,也开始质疑他自己。这时,他心中的那个鬼伸了下腰身,却仍在沉睡。紧接着,当质疑声加重,他逐渐陷入腹背受敌的信任危机之中,鬼醒了,心凉了,一切也开始失控了。他刻意隐瞒证据,失手杀死兄弟,随口编织谎言,心中的恐惧成为了主导,理性被彻底赶走。发生的这些种种,都有一个起因,就是那个异鬼。而当这个出乎意料的异鬼坦白一切的时候,凌光的心理防线已经彻底的崩溃了,所存不多的良知也已陷入垂死的挣扎。狰狞的面容、带有浓烈仇恨的杀戮,便都理所应当的发生了。

 

 

看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那部经典的《神探》,刘青云饰演的神探具有看穿人心的本领,他能够看到别人心中的鬼。说是鬼,其实更应该说一个人所具有的不同人格。这不是代表着人格分裂的病态,而是象征着人格的复杂性与混沌性。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东西,也没有纯粹的东西,正如《杀人犯》中再三出现的混沌天空中随意乱飞的鸟群,一切都不纯粹、一切都在变化。我们的老祖宗盘古用那把硕大无比的斧头劈开了眼前的混沌,让他们清者漂浮而成天,浊者下沉而成地,却没能完完全全的将他们割裂开来,因为他们原属一体,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于是,在我们的文明诞生伊始,这种阴阳共生共存、不离不弃的观念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基因,遗传至今。那么说回人格,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是每个人却都有一个非独立的人格。正如《神探》中用超现实手法表现出来的那一个又一个人格的分身一样,我们的人格中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分体。你的善、你的恶都不是绝对的,正像我们常说的再好的人也会做坏事,再坏的人也会做好事。没有人是绝对的善或者绝对的恶。正如一贯正义、马上就可升职的警官凌光,他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扮演着除暴安良的善的角色,可是在一个变故之后,心中恶的那一面就暴露了出来。善的就是神,恶的就是鬼,我们所苦苦寻找的鬼神不在别处,就在我们心中。

善并非绝对的善,恶也并非绝对的恶。同样,神绝非纯粹的神,鬼也绝非纯粹的鬼。七千年前,伏羲一画开天,孔子给这一画取了个非常契合的名字——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文王又在八卦的基础上,通过排列与组合演变出六十四卦,成为解读宇宙人生的终极密码。偌大的宇宙,复杂的人生,全都可以归于这六十四卦,归于太极。太由“大”与“点”组成,象征大和小,后面加上一个极,就是极大与极小,因此太极的意思就是极大又极小的东西。如此对立的大和小竟然同处一体,这真是令人折服的伟大思想。那么,善与恶,自然也可以用这个思想来做诠释。善中必有恶,恶中必有善。因为他们同处一体,难以完全割裂开来。

凌光是善大过于恶,而仔仔则是恶大过于善,更有意思的是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这似乎又在印证着那个善恶共生共存,出于一体,难以区分的思想。在影片的最后,凌光没有跟妹妹说自己是冤枉的,也没有警告妹妹要去提防仔仔,他知道这样的一个鬼是他的妹妹难以去降服的,他用自己的亲身教训得出了这样的经验。于是他变相的让妹妹离这个鬼远一点,再远一点,不是距离上的远,因为鬼之所以成鬼,就隐含着阴魂不散,只能从心理上远一点,那么就是不要让妹妹知道有这样的一个鬼的存在。这是一把用无知构筑成的保护伞,之于鬼来说,他们最害怕见到光,因此任何能够识破他们的人都会成为他们下手的对象,无知反而是一种自我保护。从凌光的角度来说,他的善已经越来越模糊,而复仇的心则越来越重。这也正应了那句古话,“冤冤相报何时了”,与人之间是这样,与鬼之间不更是充满了变数么?与其与鬼争个你死我活,确切点说是九死一生,还不如离他们远远的。正如凌光在看到老婆死了之后说的那样,还不如当初不这么急切的查这个案子,还不如不告诉老婆,还不如让老婆不相信自己。可见,他最后也期望不曾与这个鬼交手,不曾与这个鬼有什么瓜葛,抛弃那么多的求知与好奇,老老实实的“敬而远之”。   

鬼神并不可怕,可怕的你把他们当做能够主宰自己的主子。与其让他们当主子来奴役自己,还不如将他们奉为上宾,用一种恭敬的态度去迎合他们、供奉他们,适可而止,便是一种信仰。如果你害怕他们,那么他们就会变得更加可怕。中国人信鬼神,也信天信命。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天地人的统一,因为在中国的传统里但凡说天就一定涵盖着地,他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天与人的统一就是神,地与人的统一就是鬼,基于此,鬼神都是源自于我们自己,所以与其去怕他们,不如去敬他们,恰如其分的敬、切忌盲目的更从。敬神达成自己与天的统一,敬鬼达成自己与地的统一,最终达成自己与天地的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