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66天上人间线路检测:丁永勋:严惩犯罪是食品安全最后的防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6:44:12

 

 

  9月15日,最高法院等4部门发出通知,要求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通知要求,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犯罪分子,罪当判处死刑的,要坚决依法判处死刑;要加大财产刑的适用,彻底剥夺犯罪分子非法获利和再次犯罪的资本;与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的职务犯罪一般不得适用缓刑。(9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

  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已经成为公众的最大“心病”。不久前,《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12个城市开展公众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食品安全以72%的得票位居公众最担心的安全问题之首,其中超过半数的人表示,会经常因为吃的问题而焦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成立了高规格的食品安全委员会。此次通知中,更是把食品安全提升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并为此再出“重拳”。

  4个政法部门通知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坚持对食品安全犯罪的高压态势,从严从重处罚,通俗地说,就是要让严重犯罪分子付出血的代价、罚他个倾家荡产。从严从重执法,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食品安全问题丛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处罚过轻,违法成本太低,不足以产生威慑作用。

  然而,食品安全的产业链很长,司法所维护的只是最后一道防线,而且往往是事后救济。严刑峻法,对违法犯罪固然有震慑作用,但也不能高估。三鹿奶粉事件中,两人被判死刑,掌门人田文华被判囚终身,一个如此知名的企业轰然倒地,教训不可谓不沉痛。但随后,同样在乳品行业,三聚氰胺魔影再现。执法的威慑力,跟法律的严厉程度不一定正相关,还要看其他两个方面,一是违法行为被揪出的几率是多大,二是能否对所有违法犯罪者一视同仁。

  发现危害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不能只靠人民群众用身体去检验,不能只靠司法的事后救济,这样经济、社会成本都太高。及时发现问题,只能靠逐步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建立可信赖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和体系。近期的金浩茶油事件等,暴露了监管部门在态度和标准上的双重缺陷。在食品安全方面,西方国家也曾经历了一个由乱到治的过程,借鉴其先进经验,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不过,任何标准都有局限和滞后性,等到被监管发现,一般已酿成比较严重的后果。食品生产的产业链很长,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在食品中添加的,很多是不在现行标准中的非法添加物,比如三聚氰胺、吊白块、一滴香等化工品,压根就不应该出现在食品中,因此,监管有很大难度。连权威的食品安全专家都认为,食品安全问题,“说到底是一个道德问题”。(据9月14日《新京报》访谈)从农田到餐桌,漫长的产业链,需要每一个环节都能坚守诚信,坚持“不作恶”。

  保障食品安全,缓解人们“吃的焦虑”,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严格的司法,需要完善的监管,也需要提高道德水平,建立起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基本信任。因此,建设食品安全体系的过程,也是抵制道德溃败、重建社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