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字五行属什么的:常禮舉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03:05

常禮舉要
(李炳南老師編述,徐醒民老師講述)
李炳南 教授編述
徐醒民 老師講述
目次
緣起.1
正文.2
一居家.9
二在校.23
三處世.27
四聚餐.46
五出門.56
六訪人.65
七會客.75
八旅行.81
九對眾.88
十饋贈.94
十一慶弔.101
十二稱呼.104
附說.111
緣起
    禮節這件事,在人群中,是決不能少的;就是極野蠻的民族,亦有他們的一套禮節。人與人交通感情,事與事維持秩序,國與國保持常態,皆是禮節從中周旋的力量。
    自從一般人,不察實際,好奇務怪,起來反對禮教,硬說禮教是吃人的猛獸,主張把他打倒以後,大家就對禮節,存了輕視的心理,自己不去做,也不肯再去教導子弟。這個問題,並不簡單,決不是中國人單獨的問題。行得通,行不通,卻也不敢斷定了!但是現在還是行不通。
    請看今天客來了,明天訪客去,這裡來饋贈,那裡請聚餐,東街慶弔,西街開會。仔細一考查,還是把那些禮節,一套跟著一套的排演。有人說這些事沒有學過,誰能曉得。
    那怕你不曉得,你只管不去做,過後請去聽吧!七言八語,訕笑譏誚,絲毫不客氣的,都發表出來了。什麼某人豈有此理,未曾受過教育、沒有常識、粗卑不堪、不近人情、沒見過場面、真討厭、極可笑、遠著他、少來往,一連串的這些名詞,就都給你加在頭上。你的前途,一切一切,也怕因此受到影響!
    再看那些反對禮教的人,見了比他地位高的人,他也是脫帽鞠躬;見了外國人,也是去拉手;不經通報,你直跑進他的房裡去,他也是不高興;他送你東西,你不說謝謝,他也是不痛快。這真矛盾,為什麼他嘴裡反對禮教,他還去拘泥這些形跡呢?可見他們是空倡怪論,自己也不能實行,專去欺騙他人,尤其是欺騙天真爛漫的青年人。深刻一點說,簡直是損害青年人的社會事業發展!
    我是在社會裡碰過壁的人,也是吃過無限虧的人。知道沒有禮節,萬事行不通。我深恐青年同胞,不懂禮節,也免不了到處碰壁吃虧,特意檢出通常用的幾條來,貢獻給大家,做個參考。要知禮節是不妨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也是自己一種光榮的徽章,是必要通達的!
(編者謹識)

(一)居家
一、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二、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三、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四、長者與物,須兩手奉接。
五、徐行後長,不疾行先長。
六、長者立不可坐,長者來必起立。
七、不在長者座前踱來踱去。
八、立不中門,過門不踐門限。
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腳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臥如弓。
十、同桌吃飯不另備美食獨啖。、
十一、不挑剔食之美惡。
十二、食時不歎,不訓斥子弟。
(二)在校
一、升降國旗及唱國歌、校歌時,肅立示敬。
二、師長上下課時,起立致敬。
三、向師長質疑問難,必起立。
四、路遇師長,肅立道旁致敬。
五、聽講時,應端坐或直立;不支頤交股,彎腰,翹足。
六、考試時,不交頭接耳,或左顧右盼。
七、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三)處世
一、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二、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三、口為禍福之門,話要經一番考慮再說。見失意人,不說得意語;見老年人,不說衰喪話。
四、交淺不可言深,絕交不出惡聲。
五、不侮辱人,不向人開玩笑。
六、與殘疾人會面,須格外恭敬。
七、於肩挑小販苦力,莫討便宜。
八、施恩求忘,受恩必報;開罪於人須求解,開罪於我應加恕。
九、善人自當親近,須要久敬;惡人自當敬而遠之。
十、遇事要鎮靜,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十一、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十二、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十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十四、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須造門請問。
(四)聚餐
一、座有次序,上座必讓長者。
二、入座後不橫肱,不伸足。
三、主先舉杯敬客,客致謝辭。
四、主人親自烹調,須向主人禮謝後食。
五、主人敬酒畢,正客須回敬主人。
六、舉箸匙,必請大家同舉。
七、用箸夾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八、箸匙不向碗盤頂心取菜取湯。
九、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攪。
十、匙有餘瀝必傾盡,方再入公食器中。
十一、自己碗中之餚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十二、箸匙所取餚菜,不倍於他人。
十三、食勿響舌,咽勿鳴喉。
十四、公食以不言為原則,須言亦應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十五、咳嗽必轉身向後。
十六、勿叱狗,不投骨於狗。
十七、碗中不留飯粒。
十八、不對人剔牙齒。
十九、客食未畢,主人不先起。
二十、起席,主遜言慢待,客稱謝。
二一、宴畢,主人進巾進茶。
(五)出門
一、衣冠不求華美,惟須整潔。
二、見長者,必趨致敬。
三、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
四、路上不吸煙,不嚼食物,不歌唱。
五、乘車見長者必下,見幼者亦須與之頷首為禮。
六、夜必歸家,因事不能歸時,必先告家人。
七、車馬繁雜衝區,不招呼敬禮。
八、不立在路上久談。
九、不走馬路中間,越路須先向左右看清,不可與汽車爭路。
十、行走時,步履宜穩重,並宜張胸閉口,目向前視。
十一、遇婦女老弱,應儘先讓路讓座。
十二、途次有人問路,須詳為指示;問路於人,須隨即稱謝。
十三、一人不入古廟,兩人不看深井。
十四、逢橋先下馬,過渡莫爭船。
十五、在舟車上或飛機上,不探首或伸手出窗,並不得隨便涕痰。
(六)訪人
一、先立外輕輕扣門,主人讓入方入。
二、入內有他客,主人為介紹,須一一為禮,辭出時亦如之。
三、入內見有他客,不可久坐;有事,須請主人另至他所述說。
四、坐談時見有他客來,即辭出。
五、坐立必正,不傾聽,不譁笑。
六、不攜一切動物上堂。
七、主人室內之信件文書,概不取看。
八、談話應答必顧望。
九、將上堂,聲必揚。
十、戶開亦開,戶闔亦闔;有後入者,闔而勿遂。
十一、主人欠伸,或看鐘錶,即須辭出。
十二、飯及眠時不訪客。
十三、晉謁長官尊長,應先鞠躬敬禮,然後就座;及退,亦然。
十四、與長官尊長,及婦女行握手禮時,應俟其先行伸手,然後敬謹與握。
十五、訪公教人員,必先問明其上班鐘點,不可久坐閒談。
十六、訪客不遇,或留片,或寫字登留言牌。
(七)會客
一、見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請姓字住址。
二、及門先趨,為客啟闔。
三、每門必讓客先行。
四、入門必為客安座。
五、室內有他客,應與介紹,先介幼於長,介卑於尊,介近於遠,同倫則介前於後。
六、敬茶果先長後幼,先生後熟。
七、主人必下座,舉杯讓茶。
八、客去必送致敬,遠方客必送至村外或路口。
九、遠方客專來,須備飲食寢室,導廁所,導沐浴。
十、遠方客去,必送至驛站,望車開遠,始返。
(八)旅行
一、將遠行,必辭親友,祭祖辭親。
二、遠到目的地,必先拜訪有關人士。
三、歸來必謁親友,或略送土物。
四、遠行之親友辭行,必往送行,事前或贈物,或宴餞。
五、遠方客來拜訪,須往答拜,或設宴接風。
六、旅人歸來拜,須詣回拜,或設宴洗塵。
七、受人之送行及餞別,達到所在地,須一一函謝。
八、人之接風或洗塵畢,須還席。
九、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
十、入國不馳,入村裏必下車馬。
(九)對眾
一、他人正談話,不在中間插言。
二、兩人對談,不向中間穿走。
三、不高聲喧嘩擾亂他人視聽。
四、不橫坐,不橫腿,不捫腳。
五、不隔席談話。
六、坐不掀起椅凳之後方。
七、衣帽不加於他人之衣帽上。
八、不向人噴水吐痰。
九、不向人呵欠,舒伸,嚏噴。
(十)饋贈
一、禮尚往來,來而不往,往而不來,皆非禮也。
二、賜人不曰來取,與人不問所欲。
三、贈人物品,必謙必敬。
四、贈人物品,外必用包裹,婚喪慶壽例外。
五、平素贈物,座有他客,須避觀聽,遠來及初晤,可不避。
六、受贈先略謙辭後受,稱謝,逾日須往拜。
七、長者賜,不敢辭。
(十一)慶弔(吊之繁體字)
一、參加吉禮,不談衰喪話,不戚容,不啼泣。
二、居喪不參加吉禮,只送儀物。
三、喪服不入公門,不觀吉禮。
四、賀婚在眾賓前,辭不諧謔。
五、臨喪不笑。
六、裏有殯,不巷歌。
七、飯於喪家,酒不赭顏。
八、佩會葬徽章者,禮終即卸去,不佩帶他往。
(十二)稱呼
一、初見面之人問姓,曰貴姓,問名,曰台甫。自說姓曰敝姓某,說名曰草字某某。
二、有親戚世交者,應各以其名分彼此相稱。普通稱人曰先生或某兄,自稱曰弟。老者長者,稱曰老先生,自稱曰後學,或稱自名。
三、稱人之父曰令尊,母曰令堂。向人稱自父母,曰家嚴,曰家慈。見朋友之父,稱老伯,母稱伯母,自稱晚或姪。
四、稱人之祖,曰令祖公,祖母曰令祖太夫人。向人稱自祖曰家祖。祖母曰家祖母。見人之祖父祖母,稱太老伯,太伯母。自稱己名即可。
五、稱人之兄弟,曰令兄,曰令弟。向人稱自兄弟,曰家兄舍弟。稱人之姊妹,曰令姊令妹。向人稱自姊妹,曰家姊舍妹。見人之兄弟,稱幾先生,或幾兄,自稱小弟。見人之姊妹,統稱幾姐,稱自曰小弟。(書款則稱侍)
六、稱人之妻,曰令正或尊夫人,向人稱自妻,曰拙荊或賤內。見人之妻稱嫂,自稱己名。(女子可自稱妹)
七、女子稱人之夫,曰尊府某先生,向人稱自夫,曰外子。見人之夫稱某先生,自以避免稱呼為佳,如必要時,只稱本人即可。
八、稱人之子,曰令郎或公子,稱人女曰令愛,或女公子。向人稱自子,曰小兒,女曰小女。見人子稱世兄,自稱弟,稱女曰世姐,自不稱。
九、稱人之孫及孫女,曰令孫曰令女孫。向人稱自孫,及女孫,曰小孫,曰小女孫。見人之孫及女孫,稱幾公子幾小姐。
十、稱人或稱自之已故上輩,統加一先字。如稱人之故父母,曰令先尊令太夫人;稱自之故父母,曰先嚴先慈之類。稱人已故下輩不必另加字,只雲「以前某兄」即可,稱自故下輩,但加一亡字,或雲「以前某某」亦可。
十一、稱人之姑丈姑母,曰令姑丈令姑母。向人稱自姑丈姑母,曰家姑丈姑母。見人之姑丈姑母,稱老先生老太太;交厚者,可稱老伯及老伯母。
十二、稱人之舅父舅母,曰令母舅令舅母。向人稱自舅父舅母,曰家母舅家舅母。見人之舅父舅母,稱謂仿前。
十三、稱人之岳父岳母,曰令岳令岳母。向人稱岳父母,曰家岳家岳母。見人之岳父母,稱謂仿前。
十四、稱人之內姪,曰令內姪。稱人之甥,曰令甥。稱人之婿,曰令婿。向人稱自內姪,甥,婿,曰敝內姪,曰舍甥,曰小婿。
十五、稱人之親友,曰令親曰貴友。向人稱自親友,曰舍親敝友。
十六、稱人之師,曰令師,生曰令高足。向人稱自師,曰敝業師。稱自生曰敝徒。自稱師,曰夫子或吾師。稱自曰受業,或曰門生。
十七、稱人之長官,曰貴某長(院部廳局等)。稱人之屬員,曰貴部下或貴屬。向人稱自長官,曰敝某長,稱自屬員,曰敝同事或敝屬,稱其某姓某職亦可。
十八、稱人之主人,曰貴上,稱人之僕,曰尊紀。向人稱自主人,曰敝上;稱自僕,曰小價。
(附說)
一、稱呼一事,本甚繁雜,各地習慣,直接見面之稱,尤多不同,故難備載。本編僅錄其對外交際通常用者。
二、親戚之間,稱呼甚為微細,每有錯一字而貽笑者。茲編本為舉要,專為常用,故不詳載。
 
常禮舉要講解
這堂課與大家共同研究《常禮舉要》,這一本書大家都有了,小小的本子,這本書有一些同學已經聽老師講過。
    所謂「禮」與佛家的戒律是一樣的,要執持。佛家的戒律在家人當然馬虎一點,出家的有定時的誦戒,為什麼要定時的誦戒呢?就是每誦一遍自己檢討自己任何事照著這個戒律做到了沒有,它有這個意思。我們學禮也是如此,禮在五經裡(現在講十三經)有三禮:《周禮》、《儀禮》、《禮記》。從國家到個人講得很詳細、非常多。這本《常禮舉要》是從那邊摘錄出來的這簡單條文,雖然簡單,但現在學起來都是實用的。老師給我們編這些條,都是看現在都能用得上的,就寫下來,我們一邊研究,一邊就照著這樣辦。
 《史記》孔子世家裡最後講到「贊」,他曾經說他自己到山東曲阜孔廟參觀,那個時候是漢朝,他還看到孔子一代一代傳下的學生,還經常在孔廟裡研習禮:「諸生以時習禮其家。」這是司馬遷在孔子世家贊裡有這麼一句話。可見從孔子講禮,一直到漢歷代,以至於到清朝都是講禮。我們今天也是這樣,無論過去聽過與否,現在講的不必多,一條就是一條,按照這樣做我們在社會上做事情或做學問,都有很大的幫助。就是拿修道來講,我們聽老師這麼講過啊!懂得禮,禮就是秩序。辦事和研究學問都要講究秩序,拿現在來講,一般是說科學的辦事精神,名詞不同,事實上都是一樣的。現在來講是科學的辦事方法,科學的辦事精神。對過去的中國文化來講,就是講禮,禮就是有條不紊,無論是在人事、自然界都是有條理、有秩序。古人講的禮在十三經《禮記》注疏講過,就拿天下來講,天文、星象都是不亂的,若亂了,這星球碰那星球這還了得啊!這就是天地間自然的一種理。拿地球來講,地球上動植物也都有組織、有秩序,我們人在天地之間,人為天地的三才之一,天地之中,人是主宰、是萬物之靈,當然更要講究禮。
因此,禮無論是自然是人生,都是自自然然的,不是勉強的。不遵守禮,才是不合乎自然,破壞秩序。禮是合乎自然,講禮是遵守禮,那合乎自然的本末秩序就是合理,要瞭解這個大前題,所以〈曲禮〉上講:「人有禮則生,無禮則亡。」一個人有了禮,懂得禮,依著這個道理做,他就能在天地之間,在人類社會,能夠生存發展,如果沒有禮的話,就很困難,在人類社會到處碰鼻子,招來很多的障礙,就是不在人類社會上,就是在荒郊野外,原始森林裡,如西洋人所寫的「魯濱遜漂流記」在荒島上,這也要講究禮,為什麼?那是自然的,禮的包括範圍很廣,生活起居、一舉一動合乎自然的理則,這就是禮。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該工作的時候工作,這都是禮。
    我們自己在生活上,若不講究自然法則的話,就把自己身體各方面都破壞了,破壞自己。所以無論講自然講人類社會,都要講求禮。我們修道的更要配合禮。這段講過後,我們看《常禮舉要》,這本書是一篇一篇按秩序編的,也是一類一類的分門別類。「常禮」所謂「常」,示禮、禮之大要,舉共禮之大要。
(子) 居家
    日常在家庭裡要注意那些禮?因為五倫社會裡,家庭為基礎,怎麼知道家庭為基礎呢?一切學都是從家裡做起,我們現在講教育,學校的教育固然很重要,家庭教育亦非常重要,家庭有良好的教育,他的本質就好,將來到學校到社會上,基礎不錯。雖然社會風氣不太好,受了很壞的影響,但家庭教育好的與家庭教育不好的比較起來,究竟是好得多。基於這一點,所以一開始就講居家的各種禮節,第一條就說:
    一、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吾人的教育就是整個文化的整體來講,孝是一個基本的倫常道德,所以一開始就講為人子,做人的子女要怎麼樣?要「不晏起」,就是早晨起來不要起得太晚,要很早就起來。「晏」字有兩種解釋:一是太陽已出來了。早晨的時光,太陽已出來,普通天剛剛明的時候沒太陽的。太陽已經出來的話,時間就不早了,很晚了。二、就是直接的講時間很晚了。無論那一個意思,講時間很晚了就是不錯。早晨不要等到父母都起來了,自己還沒起來,等到父母在叫我們了,還不起來,這就不合乎禮了。年輕人睡眠貪睡的比較多,尤其是十九歲、二十歲是最好睡的,最不知道醒,但依禮來講,不能晏起。要訓練,訓練早就起來,起來以後,也不能一起床,自己把衣服一穿其他事就不管了。衣服和蓋的被子,都要自己整理好,衣服除了穿的衣服穿好以外,還有睡衣,睡衣早晨起來不要穿了,不穿了也要把它折好,放好,每天放在固定的地方,被子也要把它疊好,每天如此。
    軍隊裡,男同學服過兵役的就知道,軍隊裡受訓的時候,早晨起來棉被都一定要疊得方方正正的,這樣要求作什麼呢?就是訓練我們做一切事要有秩序,有條理,不要亂,每天如此。拿現代科學名詞來講,就是一個人的行為訓練,一個人的行為訓練不簡單,無論是任何動物,行動的訓練不是一下子就能訓練得好的,是慢慢的,日久天養成習慣,就會直接的反應了,能直接的反應,什麼樣的行為就大致差不多了。有秩序,長久這樣訓練的話,不知不覺身體就這樣反應,這一點對我們修道念佛的,可是很有關係,我們為什麼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常這樣的念呢:不念時心裡也想呢?這就是「有」門入,從行為上訓練起,一生的訓練到最後,到臨終那一念,那一念頭到處跑不能管束自己,但行為訓練到成熟的時候,就是到生死關頭,直接的反應自自然然的就不會亂,一心不亂包括這個行為上面,這一點很重要。
    因此懂得家庭教育的,從小孩子時就要這樣長時地訓練他,讓他把衣服,被子摺疊好,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為什麼要自己整理呢?大人也可以替他辦啊!不是大人辦不了,而最重要的是要教育,讓他養成辦事獨立的一種精神,什麼事情要自己辦,這是一層。再者「晨昏必定省」晨起早晨,昏是晚間,《禮記》〈曲禮〉中講,「凡為人子」人子之禮是什麼呢?「冬溫而夏凊」「凊」不是三點水,是兩點水,一個青天白日的「青」字。「冬溫而夏凊」是什麼呢?冬天要給父母所睡的床鋪,內地的冬天或者是用暖壺或者用火爐,這火爐是特別捂在被子裡的,外邊很保險,放在裡面很容易一下子把被子暖了。夏天呢?「凊」是一種清涼的,清爽的,夏天天氣熱,做子女的要把父母親所睡的寢室的床鋪,把他所用的墊子,席子抹得乾乾淨淨的,汗氣沒有,再把它扇得很涼爽,「冬溫而夏凊」。
    再來是「昏定而晨省」這個「定」字就是床鋪上用的被子,夏天用的席子,要去檢查,冬天的被子毯子,要把它鋪疊好,夏天用的墊子要把它安置好,這叫做「定」,定就是安的意思,這是晚間的事情,一定要把父母親招呼就寢了以後,再回到自己房子裡邊去睡覺,不能說父母還在那兒還沒有睡,自己老早就跑去睡,這在古時候是不許可的,現在當然有許多已不大講究了,老早自己就去睡了,其實「禮」應讓父母親先睡,睡安、睡好,一切都安然了,自己再去睡,這叫「定」。
    晨呢?早晨要去省,省就是要到父母房間去看看省察省察,看看父母這一夜是否睡得好,早晨起來,再問父母有沒有吩咐的事情,這都是必須的。在古時候的建築,比如說中等以上的家庭,父母是一個房子,子女各有自己的房子,不在一起住的時候,早晨起來要更早,到父母房子裡去問安,如果是貧寒之家,房子沒有那麼多,這個時候也要知道父母習慣在什麼時候起床,這個時候到父母房子那裡去省察,看看父母這一夜是不是睡得很安,這是「省」。定是指晚間講的,省是指早晨講的,為什麼這樣做呢?小時候就這樣訓練,訓練到習慣了,到自己有了年歲了,父母更年高了,年高更是要這樣做。
    現在很多人不這樣做啊!在外國人常常有這個事情,大概在工商業社會,我們臺灣現在也有這種事情了,子女讀完大學以後,各人就業了,不能跟父母再住在一起,到別處去住了,這是沒辦法的。往往子女不住在家中,父母年紀老了,或者是有父母在一起,兩位老人家互相還有個照應,如果是父親先去世,或者母親先去世,只有一位孤單的老年人,一個人守在自己的空房子中,往往有了病,死在房子中還不知道,不只是美國人,其他外國也常常有這種情形,往往死在房中好幾天才被人家發現,為什麼呢?有些老年人不一定有病,但年紀高時,天氣一轉變,身體有點毛病,別人還沒什麼注意,他一夜之間天氣一變化,早晨就起不來了,往往有這種情形。所以,做子女的從小就要訓練養成習慣,到了父母年紀老的時候,他就更要注意了,晚間要去給他鋪好床,當然要觀察他的身體是不是很好,早晨去看,重要的也是要注意父母的健康如何。
    「晨昏定省」這是盡子女的一種孝道,古來人人講「養兒防老,積榖防饑」現在人覺得這句話落伍了,養兒怎麼防老,現在社會很多結構都改變了,然而所謂:「養兒防老」除了衣食的意義以外,還有疾病,尤其在老年人臨終時,更需要子女來照顧,若子女不能照顧而送到醫院,在醫院不見得要子女來照顧,因為醫生護士只是把他當病人看待,好多情況瞭解得不那麼周全,而子女看自己父母則情況不同,這都是要從小開始一點一點在行為上面去練習,去盡孝,這是一條。
    二、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這也是在〈曲禮〉講的,這是從那裡摘要出來的:「為人子者,居不主奧,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門。」有這幾句話,我們就講這兩句「坐不中席」這是講吃飯的,吃飯坐在桌椅之席位,這個自古以來到現在還是要講在家庭裡面就要訓練好,到社會上才知道何種席位在哪個位置,哪兒是首席,哪兒是次要的位子。家庭中不訓練的話,父親坐的位子,小孩子也上去坐,這一點不知道的話,將來到社會上也是不知道,人家修養好的放在心中不講出來,這家子弟家教不好,如果有人不含蓄的話,馬上就表示出來,這就教你難堪,社會上如此,佛家也講禮節,在嚴林寺廟中,正式的過堂那不必說了,就是非正式的過堂,普通的吃飯的席位也要講究。出家有所謂戒臘,比如說你年紀比他大,但你受戒比他晚,戒臘就比他小,你就應該坐在比他次的位子。就有一位戒臘很新的沙彌,他忘記了就坐在首席的位子,其餘的就說:「你去年才受戒就坐到首席的位子,那我們坐到那裡去?」在佛家的戒律講得非常嚴格,你要看身體,主人坐在哪裡,首要的客人坐在哪裡,你都應該瞭解。
    「坐不中席」是什麼呢:座位、桌子有方桌、圓桌兩種,我把它畫圖出來給大家參考:
     按照方桌子是這樣的,按照號碼,一號二號,分別是第一及第二客人坐的席位,家族是以輩份來序的,社會上則以年齡、道德來序,坐的位子就按照這號數次第,空的那個三角形是主人的位置,主人坐在最末的位置,方的是如此。圓的桌子是按照鐘錶形的,排的時候先當中的,一號是坐在靠房子裡面的,背對門口的即是末位,這是中餐的坐法。西餐則不同,無論是四方或長方桌,男女主人是面對面,女主人在第一個位子,男主人在最末,兩旁是客人,愈接近女主人那一邊,位子就愈大,同時男客人是間隔坐的,中間則坐女客人。
    按照中國的〈曲禮〉講:「男女不雜坐」男女不能間雜坐席位,應該要分開的,但西洋人認為男女雜坐是一種禮節,應該如此。所以中西文化正好是相反,我們沒法批評人家,因為他一開始就是這樣,所以現在吃西餐必須守西餐的禮,我們若不習慣他的西餐,不參加就是了,你要參加就得跟隨那種禮。
    所以說這個禮不論是中國或外國,規矩雖然不同,但是一定要遵守它,這個原則不是會變的,譬如吃西餐時,刀叉怎麼拿法,拿麵包是拿那一邊的,除了飲料及酒可以端起來以外,盤子就不能端起來這樣吃,人家會說你一定沒吃過西餐,這都是禮。這裡講「為人子坐不中席」在家庭中為人父母的就要告訴小孩子不要坐在主要的位子,因為主要位子在家中是父母尊長所坐的,你到外面坐客,人家是正式宴會,他首要位子是主要客人,你是不是主要的客人呢?這個不瞭解的話,那你就不如禮了,會招來人家的笑話。
    我們學禮只是個原則,「坐不中席」是一個原則,除了入席以外,其他凡是講禮節的場合都要注意,譬如不是宴會,你到一位朋友家,有三、五位以上的客人,那你就要看房間的方向,愈在裡面的位子愈尊貴,那你就要讓在場那些年紀比你高的坐在裡面,而你就坐在外面,還有現在一般集會的典禮,有臺上或台下的,一般台下位子愈前面愈尊貴,而臺上愈接近主席的愈尊貴,你不能一下就跑去說我跟主席坐在旁邊,那就不行了,要坐到外面來,以此類推,「坐不中席」就是這個意思。
    還有「行不中道」,在古時候,家庭中都講究禮教,到一定的年齡,男女應該異路,女子有女子走的路,男子有男子走的路,所謂「中道」不要走在中間,各有各的道路。如果家中只有一個路,這時候彼此走的時候都要靠邊一點。在《禮記》中講,所謂「禮」不是為某個人講的,而從普通人到皇帝都要遵守,所謂「中道」古時候皇帝走中道,上朝時臣子只能走左右兩旁,中間不能走,是尊敬皇帝。在家做子女的,他父親在家中,就等於皇帝一樣,所以稱父親為「嚴君」中道是父親所走的,做子女的不應該走中道,這也是尊敬長輩。
    我們現在可取其精神應用在日常生活上,譬如在馬路上,我們也要儘量靠邊走,否則就很容易發生車禍。家中的門,也是靠邊走,你讓人家這都是禮貌。所以「行不中道」含有禮讓的意思在上頭。比如現在大建築物都有電梯,人家電梯門一開了,你站在旁邊有次序地進去,如果你不守秩序,在當中一站,等著進去,那人家怎麼出得來呢?你靠到一邊禮讓人家,就到處不會惹人討厭,主要的意義在此,原則都是可以應用的。
    三、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曲禮〉中說:「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習必有業,恒言不稱老。」就是說有事情離家到外面去,無論時間的長或短,都要稟告父母親,因為告訴他以後,他知道子女到什麼地方去辦事,什麼時候才會回來,這是一個;再者,一般所講:「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你出門時不能保證在外面一定能平安的回來,現在交通這麼複雜,就更難說了,所以告訴父母之後,到那裡去,何時回來,父母瞭解了,在這段時間他知道你在什麼地方才放心。如果超過時間沒有回來,他就可以打聽,如果不告訴的話,做子女的讓父母親在家中著急,這是不孝。
    就拿一個團體來講,它都有管理的,比如說到外面旅行,也要受帶隊的人指揮,你不能隨便地不告訴他而單獨地行動,出門時要稟告,再推廣來講,比如說要出遠門,或者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才能回來,這不但要告訴父母,也要告訴尊長,向他告辭,這是一個禮節。
    再說「反必面」是指作子女的,按時回來了要去見父母,看看父母的顏色、健康狀況是否安好,等於「晨昏定省」一樣,「反必面」是必須要注意的。一則就自己來講,看看父母是否和原來一樣,再者就父母來講,回來時稟告他,讓他安心。為什麼呢?做子女的不知道,你自己有了子女,做了父母時,才能體會到做父母的心理,子女年紀小當然不必說,就是年紀大,成年了,在父母眼中,你還是小孩子,他恐怕你一舉一動還是毛毛躁躁,恐怕在外面有疏忽的時候,發生事故。
    就拿到外面郊遊來講,年輕人喜歡冒險,登山玩水那裡都有勇氣去,可是這在「禮」上就不許可。「父母在,不登高,不臨危」父母在世時,你不能攀登很高的地方,也不能去危險的地方,因為萬一發生危險時,父母的心裡會怎麼難過?我們的身體是來自父母,應該要替父母著想,不能為所欲為。「反必面」就是回來時要告訴父母,使他心裡安心,所以「禮」並不是要限制人家,讓人覺得這樣做很麻煩,而是一個人有了良知良能,他天性要如此,必然是這樣做的;有些人不這樣做,他是學壞了,違背了天然的理。
    比如牛來講,母牛養的小牛,母子常在一起,如果用人為的力量把小牛牽走,母牛會一直在叫。小牛也在叫,母子分開來,叫了半天,再把小牛帶回來,這下可不得了,兩個聯合起來在一起叫,好不容易能會面了,高等的畜生都是這樣,何況是人呢?他的天性就是如此。現在有些人學了壞風氣,自己毫不在乎,可是想想看是愧作了這個人,應該如此嗎?這是「出必告」「反必面」。
    四、長者與物,須兩手奉接。
    長者包括父母師長,比自己年紀大的,都是長者,還有同一個家族,他年紀比我小,可是輩分比我高,也是我的長者,或者是外戚,比如說你的年紀比你的小舅舅還要大,但他是你的長者,他給你東西,你也得跟長者一樣看待,不能一手就接過來,必須兩手接著才合乎禮。
    這個「奉」在這裡讀作「捧」兩個字一樣,兩手捧著就是承受的意思。人家送東西給我,我兩手捧起來承受,接受下來,所以這個「捧」就跟「受」字一樣。「受」字楷書是這樣寫法,象形字上面是兩個手,手爪子中間表示是一個東西,一個「冂」下面又是一個手,雙手接才合禮。長者把東西交給我們,為了表示尊重他交付的東西,深怕把它掉下來,雙手捧起來的話,表示把它承受得好好的,不要掉下去。
    學禮要舉一反三,我們從長者那裡接受東西要用兩手,當我們呈獻東西給長者也是要用兩手送過去,而且按照禮應該是齊眉,或者最低限度當胸拿高一點,比如說我們上香時拿過去,長者他負有教導的責任的話,馬上就要糾正你的不對;在外面,這長者沒有負教導你的責任的話,他在心中就會對你的父母師長不以為然,這種簡單的平常的禮都不教。你看我們很細微的舉動,就給父母師長招來侮辱,這是自己的罪過。
現在我們不管人家懂不懂道理,我們送東西給人家,照著規矩來,人家不會以為你怎麼這樣落伍,都會對我們有好感。不但對長輩,對平輩也應該這樣。總之,我們東西交給人家,授給人,「授」是教授的授,除了「受」字外,旁邊還加個「手」字邊,三支手,我們從造字裡面想,更是要自己看重。尤其在現在常有頒獎,頒將時是上面頒發證書、獎狀或獎牌,他當然是長者。長者也要雙手遞過來,接的人更要用雙手穩妥地接過來。若是由你頒發給人,則要穩妥地讓他抓好了,你才放手。如果對方沒接好,你就放手,那獎狀在典禮場合中,這麼一掉下來,就很失禮了,掉下來的獎狀是一張紙或一個木頭牌子,也還罷了,若是大理石雕刻的,那就粉碎了,當時,該難堪呢?所以從小對這些事情就要訓練一舉一動,走路、手所交付的,所接受的都要穩重。
    行為上的訓練,做事一向如此穩重,自然地就習慣了一切的禮,而能一體萬用。就拿寫字來講,從小就要練習一筆一筆的不要苟且,上了國中、高中就變了,到了專科、大學寫得就不成樣了,他一橫一直都是波浪式的,畫得讓人看不出來。你平時寫的字,讓對方不瞭解,有時郵政劃撥買書,對方看不懂位址是幾巷幾弄幾號,可能把書寄到別處,你就無法收了。
    再講到現在一般的考試,普考、高考也好,你的字寫得不正規的話,看卷子的先生一看就頭痛,你文章寫得再好,其他學科也答得很正確,他一看就不行,就算現在用電腦閱卷,你數目字寫得不對,資料處理也就錯了。所以,總要守住規矩,要從小到大訓練不苟且,從寫字到做人做事,一切都不能草率,這樣做什麼事都一本正經,規規矩矩,你修道辦事沒有不成功的,這也關乎一個人的前途。同樣去考試,你字寫得比別人端正,他就比不上你。其他一切無不是如此,所以「兩手奉接」表示尊敬、穩重,應用到日常生活上,則是一體萬用。
五、徐行後長,不疾行先長。
這是走路時的規矩,你跟長輩一同到外面去,走的時候,你要在長輩的後面。「徐」是慢慢的,跟在他後面,你不能說長輩走得這麼慢,我跟在後面不耐煩,就超前走吧!我來引導他,我快一點,也許他就會更快一點吧!這就不對了,不能這樣做。他慢是他的體力衰了,不能夠快,你要耐心的跟他後面走。
    在〈曲禮〉中也有講到「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年紀比我大了一倍,以父親的禮來對待他,「十年以長,則兄事之」年紀比我長上十歲,我就把他看成我的長兄、兄長。「五年以長,則肩隨之」比我大了四、五歲,我跟他一起走的時候,所謂「肩隨之」是可以並排,但也不能完全成齊的,你稍微比他肩膀後一點,所以「隨」字就是你的肩隨著他的肩,這比較寬一點。假如「長十年」兄長,「長以輩」比我大上廿歲,這樣的話,我只能跟在他後面,而不能用肩隨,是應該這樣的。
    對父兄是如此,在社會上對一般年長的人,我們也應該如此。禮是原則性的,比如上汽車或者火車,也應該讓長輩先上,你在後面幫著扶持,避免他不小心跌倒。再如長輩騎車子,你也騎車子,和走路的原則一樣,還是要跟在後面,不過有一個可以變通,這裡是講的跟長者到達某個地方去,那當然要跟在後面,假如不是同時出發,而在半路上遇到,你又有必要的事情,這就可以權變了,你可以跟他打招呼,稟告清楚,恕恕罪,有事得先走,取得長者的諒解,就可先走。若泥於呆板,反而覺得禮礙手礙腳了。
    所以在五四運動那些人,也許自己不善讀書,也許他故意找麻煩,他遇到這到地方就指出來告訴那些先生,你守禮就是有這些不方便的地方。其實那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呢?「禮」是通乎人情,不是死板地那麼講,死板板是不懂,沒有徹底瞭解。所謂「徐行後長,不疾行先長」是兩個同時出去,一起到某個地方辦事,這麼講的,原則是如此,還有變通的地方,這是要瞭解的。
    六、長者立,不可坐,長者來,必起立。
    無論古今中外,讓人家坐是個禮節。站在那裡總是侍候長者時,應守的禮。比如一國的元首,到他國訪問,他都有侍衛長,你不能說元首到一個地方,站在那裡,而侍衛長坐在那裡,沒有這個道理。一定是元首坐下來,侍衛長站在他後面。為什麼有站著有坐著呢?站在那裡總是比較消耗體力,而坐著則比較安逸,坐著則不如躺下來更舒適。當然一般禮節,不能躺在那裡,坐者比較合乎道理。所以有長者在場,他站著,我們身份比長者低,就不能坐下來。家中有客人來,對小孩來講,客人都是長者,客人沒坐下來,小孩也不能讓他坐。
   「長者來,必起立」長者到我們家來,我們還是坐著不動,這當然不敬,外國禮節也是如此。如果洋人來了,我們坐在那裡不動,他也會見怪我們:怎麼那麼傲慢,我來了,你動都不動。所以一定要起來招呼,表示歡迎、尊敬,這也是要慢慢地養成習慣,有客人來,他的舉動不待教,自然就表現出合乎禮節了。
    七、不在長者座前踱來踱去。
    長者的座位,就古時來講,國家中有皇帝的,大臣的座位;家庭中有家長經常坐的位子,它有一定的位置,家長坐在那裡時,你不能在他面前跑來跑去。「踱」字本來的意思,是赤腳在走路,現在一般人講是漫步,踱方步。長者坐在那裡,我們大搖大擺地在那裡旁若無人地走來走去,是不合乎禮的。
    按照禮來講,長者坐在那裡,我們做晚輩的人,沒必要時不要經過他面前,有事情時,要小快步地走過,小的快步走。「趨」字,《論語》〈季氏〉篇,孔子的兒子叫鯉,「鯉趨而過庭」孔子在家中站在那裡,孔鯉經過面前,「趨而過庭」不是漫步地走來走去,而是很快地走過去,這就是禮。
    再講到更重要的場合,在皇帝的座位前經過,更要注意,在朝庭中步伐走錯了就失禮。官位再高,能力再強,連基本的禮都不懂,那就完了。宰相、大臣在朝庭中也有固定的位子,當皇帝辦完事,經過大臣的位子,就是大臣不在那裡,他走到空位子面前,也要表示禮貌,不能若無其事的沒有一點表示。
在古時,不但位子,就是君主所住的房子、宮門,大臣在外面馬路上坐車經過那個地方,都要下車,表示禮貌,何況長者坐在那兒,你更不能旁若無人踱來踱去。尊敬長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瞭解,辦到的,所以古時的教育,從小灑掃、應對、進退都包括在其中。這些似乎都很簡單,但是很多人都辦不到,因為他從小沒有養成習慣,長大時就改變不過來了,好壞習慣都是慢慢養成的,由細節養成一個人的小節,小節就影響到大節、人格。細微的方面就是這個禮,慢慢地就養成一個真正的所謂君子,循著這方面去做,關乎一個人的前途,這是非常重大的影響。
    八、立不中門,過門不踐門限。
    這也是從〈曲禮〉中摘錄出來的,在《論語》〈鄉黨〉篇也有兩句話說孔子「立不中門,行不履閾」。「履」是腳踏到面,「閾」就是門限,「中門」就是中間的門,古時正式的建築都有三道門,這一家的主人都由中門出入,其餘的人由兩邊出入。朝廷中的中門,只有天子出入,臣子都是從兩邊。現在寺廟中也是如此,中門平時都是關起來,而從兩邊出入,從那邊進,由這邊出,這是有一定的。「立不中門」本來是講三個門的,假如像現代一般家庭只有一個門,則取其意思為,在家中不能站在門口當中,而要站在旁邊,以免擋住別人出;再如上下樓梯,也要靠邊走,不能在當中走而擋住人家。
   「過門不踐門限」你經過這個門,不要用腳踩門限,門限現在很少用,過去一般都有門限,就是門的下面有個木頭橫過來,跟地面是齊的,有的叫「門柵」比地面高一尺或二尺,它是活動的,可以放下來或拿起來,平常是放下的。所謂「限」是限制內外,有內外之分,也叫做「閾」。為何不踐門限呢?注解皇侃疏有兩層意思:第一,因為門限是高起來的,腳踩到門限上,身體提高了,這是一種自高的意思;再者,腳踐在門限上,鞋底下有泥灰,把門限弄髒了,別人再過去時,古人都是穿長衣、長袍,拂在門限上,就把人家的衣服弄髒了,有這兩層意思。
    但是到了清儒焦循解釋《禮記》時,又大不相同,他說門限在古時,從朝廷到一般人家,尤其是比較富貴之家,多半都有車子,放在房子中,出大門時,車了要開出去,門限就要拿走,不開車時,門限就放下來。開車時或有正式客人來了,門限撤除,就談不上踐門限的意思。拿這個就代表一個意思,這門限在朝廷來講,是君主出入的通道,在家庭來講,就是一家之主,家長出入的,為臣做子女的就不應該從長者、主人的通道出入,有尊崇長者的意思在當中。並不是說踐這個門限。拿現在來講,我們普通都沒有門限,可以解釋為,到人家門中,要先把鞋底擦乾淨再進去,同樣道理,到人家家裡作客,不要把人家環境弄髒,「不踐門限」廣義的精神是如此。
    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腳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臥如弓。
   〈曲禮〉上講,「立勿跛」站的時候不要像跛子一樣,我們普通人站著要兩腳著地,很正直地站在地上,跛子因為一隻腳壞了,只有一個著地,另外一個懸空起來無法著地,這叫跛子形狀。一般人常常右腳站著,左腳伸出來,腿還彎起來,站起來就跟跛子一樣,在儀態方面是不對的。我們男同學服兵役時,立正時兩腳站得穩穩的,稍息時,兩腳仍是平均地著在地上,這才正確。以前的稍息不是如此,右腳著地,左腳往前踏一步,可以輕鬆些,那就是跛。一腳跛著那種形狀是隨便的,尤其我們與人家談話,或是見了長者,平時養成這種習慣,那就很失禮了,所以站的時候,要有站相。
    坐呢?「勿展腳如箕」坐在那裡,應將兩腳自然地放在地上。「展腳如箕」則是把兩腳分開分得很大,箕就是鄉村裡用竹子皮編成,畚土的畚箕,上面是小小的,到前面展開成很大的面積,我們坐在椅子上,如果把兩腳斜斜地撐開來,就跟畚箕一樣,這樣展開來是很不雅觀的,尤其是女生更不可以。再說,把腳撐很遠,人家經過時一不小心就給絆倒了,所以坐時不要展腳如箕。
    睡眠呢?不仰不伏,右臥如弓。曲禮中說「寢勿伏」,趴著睡叫伏,它只說不可以伏,但可以仰臥或側臥,仰臥就是仰著身體睡,側臥就是側在一邊,側那一邊呢?它也沒講。我們老師比注解的高明,因為他這裡講「不仰不伏」固然不能伏,也不要仰,伏是不雅觀的,仰更不好,因為在坐理上來講,我們的五臟是在前面,後面是脊椎骨,仰的時候五臟張開來,所吃的東西壓在上面,除了吃的東西不消化,傷害腸胃以外,還有其他很多不好的地方。最好是側臥,但不是左側,而是靠右側,依照生理結構來講,靠右的時候,裡面五臟很自然彎一點,不是很直,因為我們人的身體結構,稍微有一點彎血氣的運行很流暢,很合乎自然。
所以古人的養生學上講,「立如松」站在那裡就跟一棵松樹一樣直;「坐如鐘」坐下來就像一個大鐘在那裡,穩穩當當的,腳、身體都很直的,「行如風」走路就跟風一樣,風是往前吹,是直的,走路就是一直往前走,跟風吹一樣。「臥如弓」睡覺時就像一張弓在那裡。過去我們老師講「臥如弓」的時候,他還曾經做過示範。靠右邊臥,右手托腮,右腳打直,左腳稍為彎一點,靠近右腳左手附在左大腿上面,儀態很壯嚴,也非常合乎衛生。所以道家的睡覺就是這麼睡的,因為道家是練氣的,這樣睡的時候,氣不會散,一個人睡眠時,最重要是不散氣,而要聚精養氣的。一個人的精氣神是身上的三寶,晚上仰睡,精神一鬆懈,氣一張開,精就流失了,往往有這個關係,所以,道家養生是側臥如弓。
    十、同桌吃飯,不另備美食獨啖。
    就同一個家庭來講,同桌吃飯時,最好任何人都不要另外預備特殊好吃的東西,某個人專門在那兒吃一份好的,別人不能吃,養成一種不平等待遇的觀念。做家長的這樣吃,就暗示家庭的子弟,他將來做家長也這麼來,就不大好了。
    當然,到子女成人以後,他來奉養父母的時候,那又另當別論。《禮記》上也講「父子不同席」,專門叫父親單獨在一個席上,你弄好的東西,這是應該的,與這個不相關。這是指一家人在同一桌吃飯,或是有朋友,或是普通的宴會,所有吃的東西,都應該是大家一律同等的,你要專門預備某種最好的食物,一個人在吃,別人在看,這總是不大好,讓人家覺得是不平等待遇。
    十一、不挑剔食之美惡。
    吃東西不要挑剔,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或者偏食某種東西,做家長的要好好教導子女。第一層,就偏食來講,吃東西要平均,營養要平衡,身體才能發育正常,否則缺乏某種營養的話,將來身體不會好。再者,即使在營養上沒有關係,專挑好的吃,不好的東西就不吃,養成這種貪吃的習慣也不好,一個人應該從小就養成不要在飲食上這樣挑剔。
   《論語》中孔子講過:「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一個讀書人,其志向是在求道,像顏淵一簞食,一瓢飲,他都能樂在其中,因為他志不在飲食,他有更高的樂趣。當一個人有更高超的志向時,對於其他次一層的,他就不大注意了。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只是要求吃得好,穿得美,專門在五欲六塵上講究,你的道就不行了,不能說兩者兼顧,這是自古以來都辦不到的。
    假如說我又講五欲,又講道,兩者都兼的話,那是假的。凡是用過功的人都知道,他只要將興趣放在任何一門學問或藝術上面,自然他對其餘的就淡薄了,這是研究心理學就會知道的。他對食這方面特別注重,他的興趣就在這上面,不用講人家一看就看出來了,他就沒有道。所以在佛家口講「禪悅為食」禪就是禪定,對於道上有了心得,能夠入門了,興趣在這上面就可以當飯,這是一點也不假的。
    就拿我們現在念佛來講,我們大概普通念佛或者做早晚課時,都是認為定下來,早晚課是定了,希望趕快把早晚課作完,等著要吃飯,看其他的書,或做其他的活動。這樣念佛不行,要養成其餘的一切事情沒有很高的興趣,只有念佛才是最高的興趣,我全天所做別的事情都是為了幫助我來念佛,我一天當中,念佛才是主題,你把心理或者興趣一轉變的話,念佛比吃飯還要有味道,這樣念佛就差不多了,進步就很快了。反過來說,念佛也非念不可,但是比較起來,吃飯、吃好的東西興趣較濃,念佛的興趣較淡,如此要想解脫的話,就很難了,因為吃飯是五欲之一。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看到好看的東西,一引誘佛號就忘了,此乃道力抵不過五欲,所以儒家講,不要恥惡衣惡食。子路是「衣敝縕袍與衣狐褐者立而不恥」,因此孔子很讚歎他,就是嘉許他的心在道上,其餘的都不注重。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也可以如是學,要把心中的境界轉變過來很難,但是要轉,慢慢轉,習慣是漸漸養成的。
     世間萬事萬物覺悟了就是佛法,如何覺悟呢?唯識學講一個「轉識成智」我們的「識」都是迷惑的,「智」才是明瞭,要把迷惑的心,轉成明瞭的心,就在一轉念之間。「轉」就是把世間萬事萬物一般人認為是這個樣子,從一般人看起來,我們也是跟一般人一樣,但是我們的內心自己知道與人不同,雖然我們也跟人家一樣吃飯、睡覺,但是吃飯時,我們心理與人不同。
    在寺廟依照戒律是持午,過午不食,但是現在一般都辦不到,晚上還是要吃飯,他卻講不是吃晚餐,而是「進藥石」就是吃藥品。我們的腸胃從中午吃了午飯後,一直到明晨,這麼長的時候不吃飯,腸胃受不了,得吃飯,可是這不是吃飯等於吃藥一樣,這是有道理的。我們普通人三餐吃飯時,不把它當作飯,而很有興趣的今天又吃什麼好,明天到菜市場去挑選最好的來吃,那興趣就集中在這上面了。如果我們修道人把它當藥石看就行了,吃飯是維持色身的,需要這個色身來養我的慧命,為了這個色身,我們要吃飯,喝水,在外人看來,我們三餐也吃,也喝什麼的,但是我們心中不是如此,這就對道不妨害了。所以,什麼都是在轉念之間,一轉念就行了。
    十二、食時不歎,勿訓斥子弟。
    吃飯時,不要歎氣,自己心情不好,吃飯吃不下去,對同席的其他人也會產生影響。再者,做家長的教子弟要看時候,在飯桌上不要訓斥子弟,他高興地在吃飯,你卻在此時教訓他,心中一肚子不高興,勉強把飯壓下去,氣體與食物兩相衝突,一定會出毛病。自己情緒不好,一面歎氣一面吃飯,身體也會受影響。當一個人情緒不好時,體內的氣體與液體都發生變化,比如心跳加快,血液流通也快,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
    在印光法師《文鈔》中提到一件實在事情,有位婦女在生氣時,喂母奶給嬰兒吃,結果嬰兒竟然死了,檢查結果什麼也沒有,小兒只吃母奶怎麼會死呢?有位醫生很高明,他想辦法在婦女發脾氣時,把奶抽出來,與平時不生氣時抽出來的奶,分析化驗比較,結果發現前者的奶中有很多毒素,也就是說,當一個憤怒時,全身的細胞,血液都產生毒素,擠出來的奶都可以把抵抗力弱的嬰孩毒死,可見得如果毒素存在自己的身體中,當然有不良影響,不良作用,所以有很多情緒在平時不發洩,在吃飯時才發洩,這是非常不合衛生的。
     以上是居家的禮儀,一共十二條,從古至今都非常適用,大家瞭解後,最重要是實際照著做。
   (醜)在校
     這是講在學校的事情,前面在居家的時候,開始先講孝,然後講一般最常見的,應該注意的事情。現在是講在校讀書時,應該遵守的一些禮節。
    一、升降國旗及唱國歌、校歌時,肅立示敬。
    這一條大家一定要這樣做,因為國旗與國歌是代表國家的,向國旗敬禮,聽見國歌肅然起敬,就表示敬重國家。比方說,我們唱蓮社社歌時,蓮友們自然地肅立起來,表示尊重蓮社這個團體。有些學生在學校升降旗時,立正是立正,心中是否很肅敬呢?這就很難講了。不但是外表站在那裡,心中也應該寧靜,專注在國旗上,唱國歌時就一心一意地專注在國歌上面。
    二、師長上下課時,起立致敬。
    不但是在學校中,上下課時要起立致敬,就是在一般場合中,凡是要講敬禮的時候,就要有鞠躬的動作,把腰彎下去,不要像一般的毛病,只是稍為點頭,那是鞠項,而非鞠躬,表示一種傲慢。鞠躬是代表磬折,磬是古時樂器之一,磬字是彎下來的意思,磬折就是表示恭敬對方。自己彎下腰來,比人家低,表示自己的謙虛。如果你連彎都不肯彎,還是那麼挺直地站在那裡,表示傲然看不起對方,我們不管人家地位再高,他要是那樣做的話,就代表他不知禮。禮本身有個標準,我們按照它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三、向師長質疑問難,必起立。
   「疑」是自己有懷疑的地方,「難」是自己有難題還不懂,要請問老師時,一定要站起來問,才合乎禮。當老師的人,如果學生坐著問,你也回答他,這不能說你對學生講自由平等,而是放縱學生,放棄了教學上的一種責任。老師並不只是傳授知識就夠了,還要負責行為修養的指導,所以當學生不懂禮貌,坐著發問時,就得講道理給他聽,讓他站起來問,教國文時固然如此,教其他學科時也是如此,一定要糾正他,做學生的也要知道這種禮節。
    四、路遇師長,肅立道旁致敬。
    走路時,遇見師長來了,要恭恭敬敬地站在路邊,等到師長走到相近的距離時,才向他敬禮或拱手。當老師問你的時候,你就對答,不問的時候,就可離開。這是就路面不寬,在交通狀況許可之下,應該如此做的。如果是在通達大道,彼此距離那麼遠,就不必了。有些學生明明看見老師,卻裝著彼此沒見面,不打招呼,不敬禮就走了,這是不懂禮貌。
    五、聽講時,應端正坐或直立,不支頤交股,彎腰蹺足。
    在教室聽老師講課時,應該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裡,如果在操場或大講堂中聽師長專題演講,而沒有座位時,就要直立地站著,因為端坐直立時,才能聚精會神地注意聽講,對於師長也是一種恭敬。像佛家靜坐用功時,就是讓精神能夠集中,端坐直立也是如此。
   「不支頤」是不要用手把頭撐起來,這表示自己精神萎靡,學習情緒低落,老師看見的話,講課也會不夠起勁的。「交股」就是一支腳放在地上,另支腳就架在它上面,這是非常放肆失態的舉止。到別人家中做客時,長者坐在那裡時,我們不能夠「滿足」。所謂「滿足」是指坐在很後面,將椅子全部坐下去,靠著椅背很舒服,你對長者這樣做,就是不夠禮貌,應該要「危坐」坐在椅子一半,兩條大腿懸空在椅子前面,這樣一坐時,心理意識就不會散漫,隨時都在注意長者有何吩咐。你還可以把腿疊起來嗎?
   「彎腰」呢?也不行,年輕人的腰桿要挺起來,挺直,彎腰表示精神懈怠。「蹺足」是把腳提起來,它跟交股有關連,一交股,腳一定是蹺起來的。在聽講時,這些動作都不許可。尤其在聽經時,除了對講經者是一種恭敬,不應該如此做以外,他所講的經是佛說的,應該如面對佛一樣的心情,端坐直立地諦聽。萬法唯心,你聽的經就跟別人聽的經不一樣,別人聽的經,是講經的人在那裡講,有分別心。你如同對著佛,以不分別心聽,所得之受用自然大得多。
    比方說,一位權威的教授在上課,聽的人是一種心理;若是普通教授,學生對他沒信心,聽起來又是一種心理;如果是位道德很高的善知識來講,還沒開始講解,下面聽的人,已收攝心理了,這又不同。所以問題是聽的人心中恭敬的程度。比如我們修淨土的,如果面對佛像就像面對真佛一樣的恭敬,那麼我們看一次佛像就如同見一次佛,心中就清淨一次,這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在聽經時,恭敬到什麼程度,收穫就到什麼程度,如印光祖師講: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受用,十分恭敬,就有十分受用,一點也不假。同一個班級,同樣的老師教,有的學到百分之百,有的不及格,為什麼呢?也就是學習態度不同啊!(PS:想到過去,一位初學證四果的公案)
    六、考試時,不交頭接耳,或是左顧右盼。
    在一般考試中,都不許可這樣,不守這個規矩是會被處罰的,即使沒有處罰的規定,我們也不這樣做。養成一種自然習慣,求學做事均應有的誠實態度。處罰的規定,是外來加上的,我們從自心這樣做的話,當然比它更好。
    七、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這條中注重的是「安」、「親」、「樂」、「信」四個字,信其道的道是最高的目標。這兩句是《禮記》〈學記〉中所寫,所謂「安其學」就是無論那一種學問,比如詩書禮樂,都要學得很好,能夠學得得心應手,這就叫安。就拿學彈琴來說,開始時手指老是跟琴無法配合好,練書法也一樣,看人家寫的是非常好,也懂得這一筆應該如何寫下去,可是手不聽指揮,寫出來的卻不是那麼回事情,那就沒有到安的程度。
    《禮記》中說:學習分兩種時候,一種是教學時,一種是非正式教學,在教學以外的時間,在此兩者時,都要用心學。比如學琴,在課堂聽老師講解時,要用心練習,下課回到家中休息時,也要不斷地練習指法;上書法課時,有筆、墨、紙,固然在練習,就是沒有筆、墨、紙時,也經常在腦中想,一有空就以手當筆,對空練習一撇、一橫、一直,雖然不是上課時,他的精神還是放在那裡練習,這樣日久天長的才能學得好。
     再比如學詩,詩經中講的鳥獸、草木、蟲魚,更種博物都必須瞭解,所以在正式上課,老師講詩講完了以後,回家後還是要經常研究,如「舜華」,「睢鳩」等相關的學問,當你將這些事物學得很豐富時,你的詩就學得好,這叫安其學。再講到學禮,比如講穿衣的禮節,古時候衣服是代表一個人的身分,平時穿衣服代表身分,而喪禮祭祀時,服裝又有一定的規制,喪服是按照親等級而分為五服,這種服裝制定很複雜,你要是學禮的話,就要把這些服裝研究得清楚透徹,隨時隨地都要留心注意,正式上課時固然要學,課餘時間也心心念念在你所學的學問上面,把你的心理和所學的打成一片,融會貫通,這個才叫安其學。所以學記中講「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拿這種學習的態度來學任何學問,沒有學不成的道理。
     而「親其師」呢?有老師指導學習是最經濟的方法,不必自己再摸索不出,有時自己研究許久還不能得到要領,而老師從旁給你指點一下,就豁然開悟了,所以親近老師有這個好處。有時老師教的學生有很多,你不能常常去請教老師,那怎麼辦呢?就得與朋友砌磋。「樂其友」同門曰朋,同志曰友,這個友字則是包括朋友講的,同學或者志同道合的人,彼此交換學習心得,互相研究高興地在一起相處,對學問的助益是很大的。
    「信其道」呢?這個道字,可大可小,粗淺的講,你學那一門學問,這個道就代表那個學問,所謂科學之道、國學之道、茶道、醫道等,你學這門學問就要對它有信心,一定把它學得好,我們拿研究東方文化來講,儒學的道,當然深奧得很,佛學呢?更是大道了,這時最重要是一個信字,相信這個道,我一定能夠有成就,儒家講:「舜也,予亦人也。」舜是人,我也是人,他可以成為聖人,我何嘗不可以成為聖人呢?要有這個信心。
    以佛家來說,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及藥師佛,都是由凡夫經過三大阿僧祗劫,清苦修行而成就的,那我也是凡夫眾生,當然也可以成就佛法這個信心最重要,所以有了師長的指導,朋友的互相砥礪研究加上我們的信心,就能夠得到法喜。就拿念佛來講,不管是在做早晚課,或者是平時有空,心中提起佛號時也好,我們都認為,念佛是我最接近道、最享受的時候,比世界上五欲六塵,任何的享受都好。全世間的大名大利歸之於我,還不如我提起一句名號這樣清淨。在心中一切輕鬆自在的狀態下提起佛號時,你就能夠和這個佛號相應,那你就做到了安其學;不是這樣,你這個安字就做不到,要安其學就必須先信其道,儒家與佛家的學問都是這樣。
    所以,這樣研究起來,真是對我們固有的東方文化愈增進信心,西洋的一切哲學、宗教,不但不能跟佛家比,也無法與儒家比,儒佛這兩個大道合起來修的話,更容易了生死,這種多生多劫以來,千載難逢的大道,能夠在現今遇到,再不抓住,死心塌地的來求其成功,那麼多可惜啊!這一層,你別看那麼簡簡單單的,這一條是非常重要的,果然照這樣做,就有成就。
    (寅)處世
    前面講孝順父母,在家庭裡面應該注意那些細節:在學校,應該注意的除了遵守禮節以外,還有學習的態度,以及自修的方法,這個都是很切合實用的。那麼,今天就是講處世,就是我們怎麼樣在社會上和人家來往,這個要靠大學問。除了理論的知識外,還要靠經驗、閱歷。我們這裡是這麼講,但是要裡面的內容啊,還是要靠大家隨時注意。就是說,我們跟各種人物接觸的時候,你要隨時留意他的反應。人在社會上,士農工商各種類型都不同,職業不同,心理也不同,心理上不同,你跟他交往的方法也就不一樣,說話也不是一樣的,拿一種話跟任何人講是講不通。
    在學校裡說得是讀書人的話,你到鄉下跟種田的農夫講文謅謅的話,他就是格格不相入。你在商場裡講的話帶到學界談,這也是不行的,所以這個要多注意。這個是包括整個求學的問題。求學啊很難啊,譬如說我們老師,他老人家非常慈悲,希望我們都有成就。最低限度,我們拿古人注解的本子,我們自己能夠看懂,能夠有所辨別。這個辨別,是怎麼個辨別法呢?就拿《論語》集解來說,歷代註解這麼多,如果不是老師指出要點出來,那麼我們很難選擇。《論語》如此,其他的各經也是如此,都是這個樣子。《禮記》、《春秋》、《書經》、《易經》、《詩經》,你翻開深入研究的話,筆墨官司打得凶得很呢。
     一、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處世第一條我們一看就明瞭了,不要說人家的短處,反過來說,不要說自己的長處。雖是這麼簡單,可是做起來非常不容易!《論語》〈衛靈公〉那一篇裡面,孔子曾講:「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孔子自己講,我對於人,對於一般人,我譭謗了誰了、譽是誇獎人家,我又誇獎了誰呢?毀,聖人是不會譭謗人的;但是誇獎人,聖人有時候有的,假如有所讚譽的,對某人有所讚譽,「如有所譽者,其所有試實。」我所誇獎的人,一定是名符其實,實實在在的,不是虛偽恭維他。虛偽恭維他,聖人是不會這樣做的。
    所以孔夫子不但不譭謗人,而且也不輕易地誇獎人。自己說自己的長處,那孔子更不必說了。孔子明明是聖人,他從來沒有說自己是聖人。孔子曾與子路、顏淵這幾位坐在一起談天的時候,孔子叫他們「盍各言爾志?」你們說自己的志向。顏淵說:「願無伐善,無施勞。」所謂伐善,就是不要自誇自己,也就是說,不要說自己的長處。所以我們看這句話這麼簡單,為什麼顏老夫子講這個?其他人卻很少講到這一點,子路都不知道講這句話。
    我們想想看,可見得真正不說自己的長處,是相當有修養的功夫,為什麼呢?普通人自己有了某種特殊的學問,特殊的技能,或自己在品德方面,比較高人一等,不知不覺當中,自己顯露出來,有點自己誇獎自己的情況,一般人都有這種情況。所以在孔門當中,顏子在說他志向的時候,特別說出毋伐善,不要誇獎自己的好處。沒有高度的修養,不說自己的長處難,不說人家的短處也難。我們在跟人談話當中,也是不知不覺說著說著,就把人家的短處說出來。這個我們各位之間,平時沒有留意這方面,就不知不覺。你念了這兩句書,從現在開始,我們一天跟人家談話當中,自己檢點檢點,是否有這種情形?或者自己警覺之後,還沒說出口,就先提醒自己。不要在不警覺時,讓不該說的話沖出口。
    說人家的短處,說自己的長處有什麼不好?說人家短處,是妨礙人家,說自己的長處,是損了自己的德性。所以學佛叫人不要自讚毀他,自己讚嘆自己,譭謗他人,這個是不許可的,一個學佛的人自讚毀他就完了。他的功夫怎麼樣?不但是沒有功夫,而且還造口業,這個有因果關係。我們說人家一句壞話,人家不會不知道的。我們兩個人在房間談話,談某某人的不好,人家不在這裡,怎麼知道呢?不要這樣想法。只要一句話出口,總之對方是瞭解的。所以《大學》裡面曾子講:「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無論是在心裡,或是口裡的話,要時時有這樣的警覺。就如同有十個人眼睛在看我們,在監視我們,我們不能一點不注意。
 如果給別人知道我們說人家的壞話,對方不管有沒有修養,總是不太高興,有修養的人放在心裡面,沒修養的人,他就要對你報復了,你說他一句壞話,他就要說你十句壞話。這樣我們社會上遭遇的麻煩可多了,我們想做一點好事,人家也把我們破壞掉了。這個一定要注意,特別要防範這個事情。
說自己的長處,是損了自己的德性。會傷害哪些德行呢?其中深意如何呢?詳解如下: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刹。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
    就是這四句。『我』是法藏自稱。『若』是很謙虛的話,為什麼?他已經證得了,這不是假設的話,他已經證得。已經證得還說「若」,這是謙虛,一絲毫的傲慢自滿都沒有。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與別人交談要學著會說話,要學謙虛,要學恭敬。言語,在孔老夫子是列在第二門功課。孔老夫子教學是四門功課,第一門是德行,第二門是言語,夫子把言語看得多麼重要,你要學會說話。過去教學,實在講,學說話是從小學開始,念了《詩經》就會說話。小朋友這一開始讀書認字的時候,念《千家詩》、念《唐詩三百首》;以這個為基礎之後,再念《詩經》。教給你說話要含蓄,說話要謙敬,謙虛恭敬,你將來一生無論做什麼事情,就能夠得到許多人的幫助。
    如果不會說話,你雖然有能力、有經驗,得不到別人的幫助。說話帶著傲慢自大,到真正自己有困難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幫助你,在言語當中無形,自己都不知道,得罪了許許多多的朋友。平時你不能夠覺察,到能夠覺察到之後,就後悔來不及了。所以說話跟平常寫這些文字,文字是言語符號,都要認真的學習,這是人與人溝通的管道。這個管道要疏暢,你才能夠得到外面的助緣,
 -----------------------
3、說人家短處,是妨礙人家。這是傷害他人的事,我們不能做。
禪宗六祖大師在《壇經》裏面教人:「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一句話跟普賢行願相應。不見不是沒有看見,沒有看見,你的眼睛有問題;見了之後,不要去計較它,處處想到別人好的一面,不要去計較別人錯誤的一面。錯誤是正常現象;他要不錯誤,他就成佛了,他就不是凡夫了;他是凡夫一定會犯過失,這是正常現象。既然是正常現象,何必掛在心上,何必計較?所以不見是不計較,決定不放在心上。
27   六祖惠能講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他那個範圍大,「世間」不是指人,一切人事物裏頭都沒有過。自己沒有過失,決定看不出別人有過失。
28  世法、佛法都從謙虛裏頭得益。《易經》謙卦裏面所講的「滿招損,謙受益」,世法、佛法都一樣。只有真誠恭敬謙虛的人,他能夠得到。驕傲就是滿足了,佛菩薩給他東西裝不進去,他是滿的。像個杯子,你要問人要水喝,你這個杯子是滿的,裝滿東西水倒不進去。空虛的,那人家的東西就送給你了。人決定不能自滿,必須要知道任何人都有長處,有我們做不到的,你能從這方面想,你恭敬心就生起來了。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德能,你看人家的長處,每個人都值得我尊敬;你要看人家的短處,自己貢高我慢心就生起來了。
29  你說那個人不好、那個人可惡,為什麽還有很多人喜歡他?要是他真的可惡,不應該有一個人喜歡他,為什麽喜歡他的人還不少?所以自己從這個地方,要回頭好好的去想一想。善惡的標準不在外面,是在我們自己起心動念之處。
 34  我們想一想,惠能大師在五祖黃梅道場八個月,五祖黃梅有沒有過失?如果惠能在那個道場也常常聽別人講五祖的不是,常常看到五祖的作為也未必以為然,那他就不能覺悟了,五祖不會把衣缽給他。傳法的弟子必定是對老師有十分誠敬之心,老師才把衣缽傳給他,這必然的道理!為什麽?有一分疑惑,你誠敬有虧,誠敬有虧你的道業不全,祖師把衣缽傳給你,傳錯了人。傳錯人他要背因果責任。這些事情如果我們很冷靜細心去想一想,不難明瞭,我們從這些地方去學習。
35 善人惡人都是我的老師,都是來教我的,善人為我示現善行,做好榜樣,我要向他學習;惡人為我示現惡行,示現惡的果報,提醒我,警覺我。我見到之後要反省,「我有沒有這個惡行?我將來會不會受這個惡報?」警惕自己,認真反省,斷惡修善,那個惡人也是我的老師。一個從正面教,一個從反面教,都是老師,都是善知識,我們對他都要恭敬供養。
37  真正修道人,只見自己過,不見別人過;真正修道人,這一生當中只順從別人,恒順眾生。無論是什麽人、無論是什麽境界,學著順從、隨順。佛家常講隨緣,緣有善緣有惡緣,有順境有逆境,學著隨順。要學什麽?我隨順一切眾生,我隨順一切境緣,可不能叫境緣隨順我,那就壞了。你們想想境緣隨順我,壞在哪里?增長我執,增長我見。我執跟我見是煩惱裏頭的根本,根本的根本,這一關不能突破,你永遠搞六道輪回。不論你怎麽修法,不論你做多大的好事善事,你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你的果報是六道裏面的有漏福報。
38 所以世間再兇惡的人,善學之人、會學的人,都是善知識。再兇惡的人就是《華嚴經》上甘露火王所示現的,那個火王是兇惡到極處,他前面加甘露。誰能在火王裏頭嘗到甘露?會學的。會學的人,六祖大師在《壇經》裏面所講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那就是會學的。
43 看不到世間過失,世間那些五逆十惡,搞三途地獄的,全是在表演的,不是真的。為什麽說不是真的?我看到,我覺悟了。身治則天下治。
 
47 《壇經》上六祖講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只見自己過,不見他人過。我們凡夫真的,最大的毛病,最普遍的毛病,就是喜歡批評人,喜歡說人的過失,這個罪過很大很大,果報在拔舌地獄。
  為什麽?說別人過,別人聽了他會傳,傳的時候他不是忠實的傳,他會加油加醋,所以愈傳愈訛。你說這人是小過失,別人傳出去就是大過失,你要負責任,你要背因果。常常批評人一些閒事,自己沒有肚量,不能包容,沒有慈悲心。儒家教人,這是最原始的,中國老祖宗教人,堯舜禹湯那時候教我們待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希望別人批評我們嗎?我們不希望別人批評我們,我們就不能批評別人,尤其我們不希望別人在我背後批評我,我就不能在背後批評別人。世出世間聖賢都把這個做為第一堂課,有沒有想到?
所以對人,要常常回過頭來想想自己,自己有能力、有才華,別人不見得跟你一樣。你能做的事情,別人未必能做得到,要常常為別人著想,這叫大慈大悲。只想自己不想別人,沒有慈悲心。我工作能力很強,我也希望他跟我一樣,他做不到,那你就是給人為難。給人為難,你就給人痛苦,你的慈悲心失掉了。
  
許許多多人替我消災。替我消災不是說你們念經給我回向,災就消掉了,不是,那個我也很感謝你,你有這一番好心,消不掉。真正消災是什麽?是受到這些挫折、麻煩,我能夠接受,心平氣和,這才真的消災。不但沒有報復,沒有怨言,我歡喜讚歎,所以我寫的是「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災才能消掉!你要不感恩,災消不掉。受人家的侮辱、譭謗,有一點點怨恨心,災消不掉。我在這一方面真的是很清淨了,不留痕跡了,「留難」,不留難!災消,福慧就增長,因為它是障礙福慧的。
常禮舉要(03)(言語篇)(2008-12-27 11:48:54)
二、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家裡的事是好事,是壞事都不要跟外人說。所以《禮記》〈曲禮〉稱謂「外言不入閫,內言不出於閫。」閫就是門檻的意思。古時候,婦女都是住在家裡面,不出門的,是閨中的。這就是說,古時候,男子不在外面把家裡的事往外面說。外面的事情呢?也不准許帶回家來,跟家裡妻子說。就是內外不要互相這麼說。為什麼不要這麼說呢?比如家務事,古人有一句話「家醜不外揚」,家裡有很多事情向外面宣揚,向外面說,總是不合適。你向外面說,人家也不能給你解決問題,毫無用處。
    有時不但問題不能解決,反而引起更多家庭糾紛。所謂家庭之事,包括很廣,有夫妻之間的事,家庭之間的事,對父母的孝順、對兄弟的友愛、家裡的財產,經濟的問題種種。你把這些家庭的事跟外人講,往往破壞自己的門風,讓人家看輕你家裡的家教。古時候家有門風,家有家規,家務事在家裡有家長作主處理。
    又譬如說,家裡的財產,你把它說出來了,外面不良的份子,他知道你家的底細,家務情形都瞭解了,他就找出機會來妨害你家裡的事情。再如家人的行蹤,也不必讓人家瞭解,男主人是什麼時候出門,什麼時候上班,主婦什麼時候上街買菜,什麼時候回來,這一天家裡什麼時間沒人,真空狀態,或是什麼時候,我有一筆收入,這些情形一講,小偷摸得清清楚楚,就選在這個時候偷劫,這是最顯而易見的。所以這些事情不必跟外人講。
    再有,我們現在當然不能避免的,在古時候,婦女沒有重大的事情,比如說,結了婚就是住在丈夫家裡,非有大故,不能回娘家。大故是什麼?娘家有喪事,或是重大的喜事,可以回娘家。沒有這種情形,出了嫁就是在夫家,娘家都不輕易回家,何況是到別人家走動的,所以很少出入。拿現在拿講,好像關在家裡是不好的。其實關在家,有它的道理,她在家裡,就是教育子女,子女從小就在家裡受家庭教育,到了上學的年齡,就到學校受學校教育,這當中是一貫的,從家庭教育到學校教育是一貫的。這一貫的教育,從父母到師長,他們所說的話,所表現的行為,所做的示範,都是好的。
    這個人到了能夠辨別是非的程度,然後才能看其他的書籍,接觸外面的事情,他已經是定了型了,沒有問題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家裡的事固然不必對外面講,外面的事情也不用拿到家裡來講,講給家裡的小孩聽到沒有好處。外面社會的事情很多,罪惡的事、抽煙的事情、殺人的事情、放火的事情、很多很多。大新聞在家裡一講,聽起來這是奇聞啊!但是在心理上就受了影響。兒童的心理像一張白紙,聽了什麼,心理就有個印象,他就自己表演出來,就模仿了。
    所以古時候,人心厚道、風俗淳厚,他在心志沒有定型時,不讓他與外面接觸。當然現在就很難了,現在一點點大的小孩子就看電視,這就沒辦法了。小的不懂,大小孩子在外面看看報紙,看看新聞,回來跟小的講,這是沒法避免的,家長就要注意家庭教育,這要多費點心思,所以現在講家庭教育很困難,外面的事情不在家裡面講,事實上辦不到。現在那一家沒有電視,沒有新聞報紙?這就很難了。這是上一段,家裡的事不對外面講,這是避免很多的麻煩。
    三、口為禍福之門,話要經一番考慮再說。
    第三條「口為禍福之門」。話要經一番考慮再說。這話看起來也很簡單,很容易瞭解,但做起來就不容易。口是禍福之門,一個人的吉凶禍福,大半就決定在口。今天我們老師講《論語》的時候,他引用《易經》裡面的:「躁人之辭多。」他老人家說,一個人說話太多了,他的前途不會樂觀,而且壽命也不會太長。聽了之後,當時一想,回憶我所接觸的人,的確是如此,無論過去在社會上,在一般場合中,凡是碰到人自己就滔滔不絕,講個沒完的人,這就是煩躁之人。這種躁人,多半是前途不平,遭遇很多的挫折,而且想活到很高的壽命是不容易的。事實上確實是如此,我們老師講不是純粹的理論,是經過事實觀察,和經驗累積得來的。
我們一個人的身體是四大假合,是因緣生法,因緣和合起來。這種因緣和合,在道家來講,我們人身體有,精、氣、神三種要素,精力、氣體、無形的神這三種。同樣的人應該都是一樣,為什麼有人壽命高,有的人壽命短。所以道家講養生之道,要注重收斂,收斂自己的三要素。這種收斂,無論白天,或是夜間,他都講這個用功的方法。
    在夜間睡眠前面講過,老師也提示過,不要仰著,不要張口,氣吐得那麼大,這是不夠衛生的。在白天也是這樣,在白天沒有必要的時候,要閉著嘴,用鼻子呼吸,很均勻、很調和、很柔和的呼吸,我們一個人心理不正常,很急促,或是運動後很急促呼吸,很不正常,那對一個人身體裡細胞損失很多。所以在白天沒有必要時,不要多說話,把呼吸調得很均勻。在做事的時候,心理也要很定,不要浮燥。有些人他一面做事,一面心裡著急,有些人做心裡不想做的事情,越是不高興,越是在做,心身兩方面都是虧本。在遇到人的時候,把心裡面一股悶氣發洩出來到處講,這個受到的損失更大。一個人要是真修,要做到心平氣和,心裡很平,氣也很和,在心理很柔和,在生理方面也不會傷氣。
    所謂這個口,話說得越少越好,說話不要多。說話的內容,無非是表達自己的心裡,講人、講事,凡是牽涉到人與事,就關係到人的利害,關係事情的成敗。這些話對人有沒有害處?有沒有好處?有修養的人,他的腦子稍為轉一轉就知道了。沒有修養的人,或是一時沒有注意,他沖口而出,也不知道自己已經把人給傷害了!他自己不考慮。不光是說話,寫文章、發表各種言論也都是如此,殺了人家,往往自己還不瞭解。對方知道了,人家要報復我們;有時候雖然對方不知道他受了損失,但有因果上的報應,我們也逃不了,我們一句話,損了人家的名譽、權利,讓人受了損失,這個在因果上,我們還是要負責任。這個責任對方雖不知道,我們還是有過。
    當然我們講話時很小心,就有「福」了。福是什麼呢?我們說一句公道話。佛法佈施裡有無畏佈施、有法施,都是要用口說的啊!法施講一切道理。講經說法,不要違背經旨。為了人家在那裡受了恐怖,我們仗義直言,給人家解圍,給人家壯壯膽子,在精神上給人家一個支援,這個我們也是一種功德,所以我們的口,看我們怎麼來用它。你用得好,就能替人造福,自己也有了功德。用得不好,就造了口業,妨害了人家,也害了自己。
    在《論語》〈顏淵〉篇裡面有一章講:「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焉?』」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君子講質,講本質,何必講文呢?這個好像對人也沒有損,可是他對人影響很大,所以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談君子也!」可惜啊!老夫子你這話說君子,說錯了。君子不是如此啊!君子是文質彬彬,不是只講本質,而不講文的。當然只講文而不講質,這個不好;但是只講質不講文,這個也不好。
    所以一定要評論君子,話說出去,錯了以後呢?駟馬難追,子貢說「駟不及舌」。用四匹馬拉著車子追,也追不上!所以一般就根據這句話,成為兩句:「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確如此。是非善惡,你一句話說出來就決定了,在《論語》〈子張〉篇,子貢說:「君子一言以為智,一言以為不智,不可不慎也。」君子一句話說出來,說得好人家就說你有智慧,一句話說得不好,人家就認為你沒有智慧,所以看看這個重不重要呢?言語代表一個人的心理,修養學問都在這個話裡包含,所以說這個言不能夠不謹慎。而且顏淵問仁於孔子,孔子也是告訴他:「克己復禮為仁。」然後顏子請問其德目,條目有四條,其中一條就是非禮勿言,說話要合乎禮。禮包含很多,恭敬人家,不要損害人家,這個都是。凡是不合乎禮的話,都不能說。  [PS:  顏淵問仁。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矣。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細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再看佛家,佛法講十善業,十善業的反面是惡業,你看看意三業,身三業,口四業。口是最重要的,它有四種業,這四種業仔細推敲看看,我們每天都表現出來。拿口業來看,現在人在社會上,一開口、一動筆,很有可能就犯上了口業,想想看是禍是福呢!他就種下了這個種子,所以我們這個口,是成就道業最重要的一環。
    在《孔子家語》面有一個故事,孔子到了周家去觀禮,觀禮到後稷,也就是周家的始祖後稷廟,到了廟的門口,發現有了金人的塑像,這個金人塑的口被封起來,很奇怪的,同時金人的背後,刻有幾個字,也就是「銘」,這個銘寫的是「古之慎言人也」,說明這個金人是個慎言之人,也就是對言語非常謹慎,可見周家在研究這個學問。古人講這個禮,對於口非常注意,因此你無論講佛法、講儒家,都要「守口如瓶」,謹防口業,為什麼呢?儒佛兩家都是要注重修道的,你修道,口不好好的修,這個道也修不了。所以我們平時無論說話做人,都要注意口,不要造業,一造業就是因果,不能背了因果。
    我們說譭謗某一個人,固然是不可以,但你說了一句普通的話,雖沒有針對一個特定的物件,特定的一個人,可是句話說出來傷風敗俗,也會影響社會大眾的心理。害了公眾的心理,那這個罪過更大。現在做大眾傳播事業的人要特別小心,想做大眾傳播的事業,包括電視、報紙、廣播從業人員,最好都要學過佛的人。他們都懂得因果,知道怎麼下筆,話在說出口之前,在寫出去之前都要好好考慮,那麼這種傳播的事業,風俗不會壞。
    可惜現在用人,哪裡能夠像我們的理想,都能夠懂得因果道理。我們這個蓮社,受到古德的庇蔭太大了,不管社會上風氣如何,情況如何,有一分力量就貢獻一分力量,所以老師常常講有共業,有不共業。共業如何,我們儘量影響共業,影響到什麼程度,就到什麼程度,那麼最重要的是不共業,自己能不受外面壞影響,我們自己要有相當的功夫,再儘量地影響外面不好的環境。
     四、見失意人,不說得意語;見老年人,不說衰喪話。
     這都是人情世故,我們老師曾寫過一幅對子,「人情練達是文章」,人情練達,通達人情世故,就是文章,就是學問。見了失意的人,他各方面都受到打擊,很不得意,或者是破了財,或者是丟了勢,或是種種不如意,你見了這樣的人,應該說點讓他得到安慰的話。相反的,你要是說自己很得意,人家破了財,你卻說自己中了獎券,人家失意你自己高興,人家丟了差事,下了台,你說做了大官,自己得意了,這是教人家不堪忍受的。我們讀書、做人處世,就是要處處讓人家受得了,假如我們自己處在那種境遇,我們看見人家儘說些得意話,表揚他自己非常得意,我們自己心裡也很難受,為什麼呢?一個人總希望比人家高明。
    你們大家研究佛學,《百法明門論》中提到很多,論中提到眾生都有煩惱,有根本煩惱,有隨煩惱,根本煩惱裡有傲慢,隨煩惱有嫉妒,你講這些話都容易挑起別人的煩惱。所以我們見失意人說得意語,把人家的煩惱引起來,這是自己不太好的,有虧於自己的德、厚道。對方已是煩惱,我們再說這話,使他更増煩惱,我們就是惱害眾生。佛教是慈悲,慈悲的精神就是儒家講的仁,仁道、仁厚。無論是學儒學佛,都要講忠厚之道,不要讓人家聽了起煩惱。
    見老人不要說衰傷話。老年人,這個老師常講詩的時候,男子悲秋,老人每逢秋天,天地之間的氣象,人體與天地自然界之間,是息息相通,天地這個時候都是收斂,都是閉塞,身體也自然而然受影響,所以往往一到秋天,男子上了年齡,會有衰傷、悲傷的感覺。這種心情容易使然,向這種人我們再說一些悲傷、衰傷的話,更會使他哀傷。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是不錯的,的確,你要看見七八十歲的人,和他說七十古來稀,對方聽起來不好受,那就要變變方式,固然現在有一個流行的口號,人生七十才開始,這話大不合道理,但說出來給老人家聽聽,也未嘗不好。懂得道理的人,明明是不合理,但比聽七十古來稀要好一點,這些話都是要注意。
    五、交淺不可言深,絕交不出惡聲。
    第五條「交淺不可言深,絕交不出惡聲」。交情淺的不可以講深的,交是交朋友,交朋以不是一下子就很深。道家講,儒家也講。《莊子》裡講:「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君子交朋友淡淡的,像水一樣。水的味道雖然淡,但卻能細水長流,這是水的基本味道。「小人之交,其甘如飴。」甘是很甜的味道,濃得像酒,如酒一樣濃烈,但那個味道不會長久。比如說再好的酒,放在外面不把它對起來,在外面風一吹,沒好久味道就變沒有了。
    所以交朋友,一上來一見如故,三生有幸,真是不得了。可是過不了好久,情勢一轉移,彼此跟路人一樣,甚至反目成了仇人。小人是如此,君子不是如此。君子就像是《論語》〈公冶長〉篇所說的:「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久而敬之,是受人尊敬,為什麼善與人交?他知道交友的道理,開始的時候由淺入深,慢慢的交往越久,朋友之間的友情越是濃厚,越是尊敬對方。那麼這個交淺,朋友在剛剛交往的時候,交情還不是很深,一見傾心,把所有的話都跟他講了,將來一旦朋友的關係不能維繫的時候,或者將來做不成朋友,成了仇敵了,那麼你的毛病都給對方抓住了,這個不能不注重。
    再說朋友之間勸善規過,是交友很重要的意義,朋友之間不能勸善規過,那要這個朋友幹什麼呢。可是勸善規過也要有分寸,交情到什麼地方,就說什麼話,交情不到那個程度,雖然你是一番好意勸他向善,改除惡習,但他接受不了,往往認為你是在教訓他。這就是《論語》所說的:「君子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人往往有這種心理,所以沒有到彼此信任度相當高,言語無絲毫隔閡之前,與人說話都要注意。不是所有該說的話,都可以不必考慮地說出來,在有些情況下,反而說出來沒有效果,而且還會結怨。
    還有現在學佛的人,一見到人,都希望把自己瞭解的佛法,能夠與親朋好友分享,希望他也能夠學佛,即使這個出發點是不錯的,但一定要觀察對方的根基,他現在的程度如何?是不是對佛法有了一些好感,好感到什麼程度,是不是已經相信了?有好感時,你說的話是一種,開始相信時,講的又是一種,相信到很深的時候,又是一種,那是大不相同。他程度還沒到的時候,剛開始有好感,你就把很深的道理告訴他,又叫他去吃素,又叫他念佛,又叫他了生死,他還不知道生死,你就叫他了生死,他怎麼了法?你這麼呼嚕呼嚕把所有東西一下子教給他,當他受不了時,麻煩就來了,他感覺自己入不了門,一下子就不想學了,這是常有的狀況。
所以佛為什麼要五乘說法呢?你一下子給他一大堆金剛鑽,雖然是無價的珍寶,但是他受不了的。所以交淺不言深的意思,包括很多很廣,包括自己的、彼此的私事,學問、道德等等,你要看對方跟自己交往到什麼程度,你說什麼話,否則不但是失了言,也可能失了人,這兩種都有所失,就如《論語》所說的:「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這個是交淺不可言深。(見後面備註)
    再來,「絕交不出惡聲」,朋友之間絕交往往是有的,絕交是絕了原來交往的朋友。朋友是五倫當中的一倫,也是道義的結合,跟家人父子不同。家庭中的父子、夫婦、兄弟,這是天倫,是不會分散的。君臣、朋友這兩倫的交往,則是以道義來維持,彼此志同道合,當然交情會一天一天維持下去。如果有任何一方違背了道義,對方當然要勸告他,但始終勸告不來,只好作罷,那就絕交了。絕交後是否和現在一樣,兩個人互相對罵一頓,或對打一頓,然後彼此也就不往來了?小人才是如此啊,小人彼此罵了一頓,三天之後又為利害而相互結合,又言歸於好,好了一陣子以後,利害又衝突,又互相罵一頓,這不是君子之道。君子絕交是在不得已的時候,對方稍微有能夠挽回的情勢,他不輕易絕交,實在沒辦法挽回了再絕交,到了絕交時不出惡聲,一句讓對方聽了有惡感的話也不講,彼此也不過是淡淡的疏遠而已。
    在《史記》中記載,燕家大將軍樂毅,燕國派他攻打齊國,攻下了七十多城下來,只剩下莒城、即墨二城沒下,齊國固守在那個地方,樂毅的軍隊就圍困在兩城之外,齊家部隊知道燕家大軍,樂毅名將在那兒統帥,想突圍也不簡單,所以齊家就用了反間計,派了人到燕王那兒,告訴燕王說,你知道為什麼派了樂毅在那兒攻打我們齊國,開頭那麼快連打了七十多個城池,現在只剩下兩個城,他為什麼打不下來?而且在那裡觀守、觀望,知道是什麼用意嗎?使者就對燕王說,你這個燕軍有個大將領,你將來的禍患不在齊國,而在你自己,言下之意,他這兩城攻不下來,就是說他要倒戈相向,要降你的君位,這一聽燕王就不得了了,趕快想撤換樂毅,把樂毅調回去。
    樂毅一想,既然君臣之間有了隔閡,受了人家利用,他不會有好結果的,所以他寫了一封書信給燕王,留一句名言:「古之君子,絕交不出惡聲。」交情雖絕,但彼此不出惡聲,好來好往,寫了一封信之後,他沒回去燕國,到外國去了,他把他自己的心跡和一番忠誠,說得清清楚楚,說明他之所以不能回去的原因,是他已經中了人家的計策。也就是說,君子之人他有修養,雖是到了絕交的時候,也不必說對方難聽的話,這個雖是絕交,但君子厚道,總是希望將來對方聽到了覺悟之後,還是能志同道合,還有餘地,這是厚道的話。
    六、不侮辱人,不向人開玩笑。
    侮辱人是不好的,無論什麼人,地位高、低,就是一個乞丐,你侮辱他,他都受不了。《禮記》〈檀弓〉有一個故事,這個齊國飢荒,黔敖準備了食物在路邊賑濟災民,一個飢餓不堪的人走來,黔敖左手端飯,右手端湯喊著「嗟!來食」,這個人因為不肯接受,所以最後就餓死了,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上是給人家吃好的,但對方聽了是侮辱他,他就不吃你的飯,不吃嗟來之食。明明是走幾步路就死了,他也不吃,他不受這個侮辱。在歷史上受到侮辱,再加好幾倍報復給人家的很多。為什麼呢?儒家說:「士可殺,不可辱。」一個讀書人,你殺他是可以的,你侮辱他是受不了的,這是很嚴重的。所以,我們不要侮辱人家。
    現在民主國家作戰,俘虜對方的降帥、士卒,你說怎麼做就怎麼做,但是就是不能侮辱,對別人快意侮辱的時候,你不知道對方什麼時候記恨在心裡。遭受侮辱對一個有志氣的人來說,會引以為終身最忍受不了的奇恥大辱,他將來有機會的時候,那種報復會讓你受不了。所以不向人家隨便開玩笑,有時玩笑是開不得的,這和污辱有連帶關係。譬如你跟一個有幽默感的人,開開玩笑或許無傷大雅,沒什麼關係。可是這個人平時就是一本正經,沒有幽默感,當你認為是在跟他開玩笑時,或許他當作你是在侮辱他,他就不能忍受,而且結下怨恨,這個在社會上是常常有的情形。
    有時候我們說一個笑話,想引起彼此愉快的氣氛,可是對方並不是這樣想,造成他的誤解,那我們又何苦呢?划不來。所以不要隨便開玩笑。在歷史上,《左傳》記載兩個國家辦外交,那個國家派的外交使者是個跛子,只有一個眼睛,而這個國家相同也找了一個跛子,有一個眼睛的使節來迎接他,好像很有趣啊!可是後來人家記在心裡,回來以後找機會,找個問題,派了軍隊就把你的國家滅掉。 原來只是增加興趣而已,開開小玩笑,可是後果那麼嚴重。
    所以對方是個嚴肅的人,不管他是在什麼地位,你說話要小心,不可隨便開玩笑,那是不行的。而且不論是任何人,開玩笑多了,就失之於輕浮,我們求學要注意莊重。《論語》孔老夫子說:「以約,失之者鮮矣。」總而言之,無論在什麼場合,莊重一點比較好,輕浮了不太好,輕浮的辦不了大事,到緊要關頭,還是要仰賴穩重一點的人。莊重的人他無論說話,無論做什麼事,說一句就是一句,做一件事是一件事,他不會輕浮。有時候為了緩和氣氛,開玩笑是難免的,但是要注意節度,這一層要特別注意。
    七、與殘疾人會面,須格外恭敬。
    這也是研究人的心理,殘疾的人往往心眼很細,忌諱比較多,再一方面,殘疾的人行動往往有所不便。比如,走路不方便要拄柺杖;或是眼睛不好,看不清楚;或是說話發音習慣不健全,說話不很流利,有接不上的地方,遇到這些人,應該怎樣呢?無論是儒家、佛家都要講究仁慈、厚道。因此遇到這些人,我們儘量給他幫忙,能夠扶他一把,譬如遇到這些人他上車不那麼輕便,我們一定是讓他先上,或是幫他上下車,他眼睛不好,我們也幫助他注意什麼的,有危險的地方他注意,這就是存心厚道,所以要特別給予恭敬。
    《論語》〈衛靈公〉篇記載,孔子與魯國的盲人樂師見面的情形,其所給予的特別關懷,令人感動:「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孔子在接待盲人時,特別的細心關懷,當師冕快走到階梯或是座位之前,孔子都會預先提醒。當師冕坐下來之後,孔子立刻將在座的人,一一介紹給他,在座都有誰、坐在何處,俾其說話時有所顧忌,從這些細節都可以見到孔子的仁愛之心。
    在《論語》〈鄉黨〉篇也講過,孔子見了這些人也要變色。所謂變色,這個很難講,要自己細心體會,遇見這些人,在精神態度表現出一種關懷他,一種同情他,就是沒有言語,用動作、表情讓對方有一種感覺,感覺你對他一種親切、關懷的味道,這些表現出來都叫變色,變變顏色。所以遇見這些人,要特別恭敬,因為他不是平常的人,他有某方面殘缺的地方,特別需要人特別來幫助他、關懷他。有些醫師刻意對患病的當事人隱瞞病情,也是同樣的道理,有些人得了某種嚴重的疾病,就怕人家說他的這個病很嚴重,無可救藥,有些病人一聽心裡很難過,本來病只有六、七分,一聽這個話就增加到八、九分。所以病人有時候不是因為疾病死的,而是被周圍的人嚇死的。
    八、於肩挑小販苦力,莫討便宜。
    現在肩挑比較少了,過去肩挑小販,都是推著車子,在菜市場裡面,賣著水果、小菜,他一般都是從鄉下運來的。古時候的市場與現在不一樣,過去稱為趕集,也就是每個月在固定的日子裡,大家聚集到城市裡來,另一個日子,又聚集到另一個地方去,凡是鄉下的東西,通通聚在城裡的市集去賣,這種趕集的方式,都是人老遠地從出產的地方,把東西用擔子肩挑到城裡來,很不容易的,必須出很多的力量。所謂小販他的本錢很小,從一個地方把東西買過來,再賣到另一個地方去,只賺一點點微薄的利潤。另外還有苦力,過去鄉下交通不太方便,往往雇車夫給自己拉車,雇轎夫給自己抬轎子,這些人真是苦力。
    你向肩挑小販買東西,跟他討價還價,雇車夫、轎夫之類的苦力,你還跟他講價錢,給他很少的酬勞,都是不合適的。因為這些人都是出賣他的勞力,賺的錢很少很少,你儘量地討他的便宜,我們想想,究竟有能力買他的東西,能夠雇他,說明我們的經濟狀況比他好多了,能夠多給一點,就給一點,不要討他的便宜。拿現在來講,雖然不是肩挑,他用交通工具,運到菜市場來,可是他終日在市場裡賣東西,在那兒餐風飲露,夏天太陽曬得這麼熱,冬天風又吹得冷,我們住在家裡,夏天有冷氣,冬天門一關,暖和和地,想想他在市場那樣辛苦,我們買個東西,還要貪他的便宜,這個心就是不仁。
    我們要處處存養厚道,養不忍之心!那麼不但是對做小生意的人有好處,對於我們自己也是在存養厚道。所以印光祖師在文鈔裡常常提到,我們買東西時,對小買賣不要還價。當然,如果發現兩處賣的價錢實在相差很多,我們也不必還價,下次到別處買比較便宜的就可以;但是如果二邊的價錢相差不了多少,貴一點其實也沒什麼關係。
    九、施恩求忘,受恩必報;開罪於人須求解,開罪於我應加恕。
    這個也就是厚道,幫助我們修道。佛法修菩薩道,第一個要佈施于人,施恩於人。儒家講的道理很高深,一個人要體天地之仁。天地的雨露,讓萬物都能長生,我們人有能力的時候,要效法天地這種大德。看看人家過不下去了,我們要儘量地幫忙人家,救濟人家,這是施恩。施恩是不是說我有恩於你,你將來一定要報答我呢?不是的。我們給人家好處,當下就要忘記。
    不但我們讀書人如此,大家看歷史,韓信在少年沒得志時,窮得沒有飯吃,在河邊釣不到魚,正餓得不得了的時候,河邊有一個連名字都不知道的洗衣婦女--漂母,送了一碗飯給韓信吃,而一飯救活了韓信的命。離開前韓信向漂母說出了感激的話,將來我發達的時候,要怎樣的報答你。漂母聽了就生氣著說,你把我當成什麼人,我送這碗飯給你是希望將來你報答我嗎?不是如此啊!我只是看你現在受苦而伸手救濟,不是求報答的。我們想想看,那個時候,一個河邊洗衣服的婦女,都明白施恩不求報的道理,當然韓信後來還是報答了他。
    在施恩者來說,自己不要求報;但是另一方面,受了恩的人,無論如何點滴都必須回報。韓信到後來發達的時候,用千金報答人家,古人都是如此。古時候的風俗是很濃厚,他從小就是這樣學。對人有恩,我要報恩;對於天地生長五糓,也思報恩。五糓當然是人種的,但如果沒有天地,天不下雨,土地沒有泥土,這個五糓長不起來。所以我們吃的五糓,雖然是自己用勞力種得,但在吃的時候感謝還是感謝天地的恩德。這種報恩之心,對任何人都該如此。我們受之於天地,受之於父母,受之於朋友,一切一切的,所謂「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在社會上任何有貢獻力的人,都對我們有直接、間接的恩德,想到這裡,才知道我們欠社會人群的太多太多了,而現在我們可以回報給社會人群的卻非常少,想到這裡感覺非常慚愧,所以無論我們做哪一個行業,都要思兢兢業業地來報答所有人。
    至於「開罪於人」是難免的,我們智慧不到,考慮不周,不免有得罪於人的時候,當我們有意無意說的話,讓人家聽了受不了,傷了人家的心,或是我們做了有損害對方的事,事後知道自己不對了,一定要求解。不要把這個解看得那麼單純!我們說話向人家道歉,有時候人家還不願意接受,所以除了用言語外,還要用行為,用事實證明我們不是有意要傷害他。這個解字,就是化解這個結的意思,讓被我們所得罪的人,心裡一點芥蒂都沒有。
    十、善人自當親近,須要久敬;惡人自當敬而遠之。
    這裡就是跟佛家所講的一樣,「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這個大家都知道的。
    十一、遇事要鎮靜,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有些人都很容易犯這個毛病,凡是任何事情都要事先有準備。《中庸》上講:「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任何事情你事先有預備,這事情辦起來,就一定能夠成功,如果沒有預備是不會成功的。在有些情形下,我們看到某人臨時事情一來,他沒有事先想到,也能把事處理得很好,這是什麼道理呢?其實並不是臨時靠他的天才,而是平時他有很深的修養功夫。日積月累有很多辦事的經驗,臨時事情來了,他可以應付自如,可以處理得了。這告訴我們,無論做事求學都要用心,隨時都要預備臨時突發狀況。
    平時需養成靜的功夫,遇到任何問題要冷靜下來,稍微分析一下這個問題要怎麼辦?怎麼處理?有很多事的決斷往往在一刹那之間,不可能讓我們用長時間來研究、分析,所以在那一刹那間,心裡要沉著,要鎮靜。這種沉著、鎮靜,都是靠平素修養練習來的。譬如說平時面對任何問題,都是拿做學問的態度來看,不是只看一個面,要從好幾個方面來看,所以臨時遇到緊急問題要處裡的時候,就不會只看一個平面,而是可以看出一個立體,那麼臨時處理的時候就會鎮靜,不會慌亂。
    再來,做不到的事情不要逞能,我們不能說什麼事都做得到!雖然做不到,但一定是盡力想辦法幫忙。千萬不要好大喜功,承諾超過我們能力範圍以外的事,如果我們勉強去做,往往會招來不好的後果。譬如朋友有一件事需要有人幫忙,當然我們有能力忙最好,如果沒有能力卻答應了他,對方天天指望我們辦好,可是到時候我們實在是辦不到,那不是耽誤人家嗎。假如我們不是輕易就答應他了,那他還可以另外再找別人!就不至於耽誤他的事了。所以自己有很大把握可以辦到的,才可以答應人家,這並不是做事不熱心,也不是對朋友講道義,事實上這才是真正負責任的態度。古語說「輕諾者,必寡信」!一個人輕易的答應人家,什麼都沒問題,結果最後什麼都有問題,那就不好了。
    十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瓜是長在地上的,在種瓜的田裡,為什麼「不納履」呢?履是鞋子,如果我們走在瓜田邊,走著走著累了,想休息一下,把鞋子整理整理,這就不行了。因為你說是在穿鞋子,但人家遠遠看,以為你彎腰下去,是想偷他的瓜,所以瓜田不納履。至於李是在樹上,我們走過李樹下,或走過桃樹下、杏樹下,上面結著就是果實,這時你把帽子扶正,人家遠遠一看,好像你想趁手摘他的李子,你說我明明是要把帽子扶正,可是別人會想,你為什麼別處不扶,恰好在李樹下才整冠呢?這理由辯解不清,所以這是要避嫌疑的。古詩有雲:「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前面二句是講,君子對一切事都要防患於未然,不讓自己處在嫌疑的情境之下。君子是一個讀書明理之人,他一舉一動都要防患未然,想到將來的後果。
    面臨有嫌疑的時候也很難居處,有時候連聖賢都很難避免。孔子與弟子厄陳蔡時,在面臨絕糧之際,好不容易弄到了一點米,請顏子煮一鍋粥飯,正在煮的時候,忽然屋上掉了一片土塊,顏老夫子看到土塊掉下來,趕緊把它撈起來,而撈起來的粥丟掉實在很可惜,於是顏子就把粘了土塊的粥飯給吃了,這一幕正好被子貢看到,他以為顏夫子平時很有修養,到了危難沒有飯吃的時候,他居然失了節,修養就不到了,我們大家都還沒吃,他就先吃了。於是到孔夫子那裡去告狀,孔子說:「別慌,你看事情不要這樣衝動,我來問問他。」孔夫子好意思直接問嗎?當然不好直接問!他跟顏子講:「粥煮好了,我們先祭祀吧,等祭祀過後我們才吃!」顏子說:「不可能了,今天不能祭。」孔子問:「為什麼今天不能祭?」顏子才把原委講出來。在祭禮當中,凡是祭祀的東西,必須是事先沒有嘗過的,凡是嘗過就不能祭祀,因為剛才掉灰塵下來,雖然不是存心先吃,可是但也算是嘗過了,所以不能再祭神了,孔子這樣一聽才瞭解事實真象。
    這椿故事是在《孔子家語》裡面。《禮記》〈曲禮〉是曲曲折折的意思,要通人情世故。所以禮儀當中,禮有揭疑的意思。凡是有懷疑、嫌疑的時候,假如不講禮,專講法律,凡是拿法律來問一問,那多尷尬,多傷感情,而且也辦不到的事情。可是如果一味地不好意思問,始終存在心裡面,那也不行!所以委曲婉轉,非常善巧方便的一問,很輕鬆地就把問題給解開了。從這件事我們知道,聖賢之間難免都有這些嫌疑,何況我們普通人。我們日常處在社會、處在團體,隨時都會遭遇嫌疑問題,甚至家人父子之間。在過去歷史上,皇帝往往跟他的太子之間也有很多嫌疑。大家讀讀《左傳》就知道父子之間,往往因為皇后、妃子間的挑撥,就把父子間一點嫌疑事情挑撥起來。
    所以瞭解這一條是原則性、是一個比喻。我們社會上到處是瓜田李下,例如我們拜訪朋友,敲朋友家的門,如果沒有人在家裡,而他的門正好沒鎖,只是虛掩著,你只能在門邊喊喊人,不能夠進去。要是進去了,將來他家裡面有東西丟了,那你的嫌疑很大,說不清楚。在過去抗戰時候,軍事行動最忌諱讓一般人知道,有些人不瞭解隨便問,別人會以為你在打聽軍事行動,以為你有什麼企圖,是不是替敵人來試探我的行動,這種情形都是有嫌疑的。所以瓜田李下特別是告訴我們要避嫌疑,處世很難,自己要隨時注意,要懂得禮。禮教導我們明瞭人情事故,讓我們不要處於嫌疑當中。
    十三、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合乎理智,因為理智是講公道的;凡是感情都是偏向私人的好惡。假如我們在公家做事,一切都要依法令規章來辦理,要是遇到自己的好朋友來接洽公務,我們應該熱心地為他講清楚,這是應該的,可是不能超過法令的範圍以外,如果超過了,那就是偏重感情,違背了理智。理智是讓我們替一切人平等辦事,而感情則是專門替自己要好的人辦,這時候公共的事務反而被我們擺在一邊,這是不行的。不過人情也不能不講,假如說替親戚朋友辦事,不妨害大眾,當然可以。如果妨害到大家,這種事絕對不能辦,人情也不能講。這個是主要原則。
PS:
                               失人與失言
  孔子作為萬世師表,《論語》上有關於他在與人打交道方面的記載:“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這句話的大意是說:可以跟他談話的而不跟他談,是錯過人才;不可以談的卻跟他談,是浪費話語。聰明的人,既不錯過人才,也不浪費話語。孔子的話也許是對的,可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又如何遵照聖人之言準確把握其分寸?誰又敢說自己已經準確把握了分寸?
  著名的歷史學家錢穆抗戰時期在西南聯大講授中國通史。西南聯大繼承北大自由講學之風,允許任何人來旁聽。錢穆講課時,結合現實,發揚國粹,因而聽者雲集,教室總是被人擠得滿滿的。椅子坐滿了,人們就坐地上,坐在窗臺上,再沒辦法的就倚牆而立。課後,仍有許多人去拜謁他,這些人之中,有聯大學生,也有中學教師、報人、銀行職員等等。錢穆極少問人姓名、職業,一視同仁,和顏悅色。有些問題提得非常幼稚,錢穆仍認真作答。有學生對他說:“有些人似是慕名而來,何必那麼認真作答呢?”
    他說:“你知道張橫渠(載)謁範文正公(仲淹)的故事嗎?當時範以兵事住陝西,張年方十八,持兵書求見。範文正公授以《中庸》一卷,說:‘儒者自有名教可樂,何事於兵?’張幡然而悟,遂成一代儒宗。可見有時話不多,影響卻不小。我寧失言,不肯失人。”

常禮舉要(李炳南老師編述,徐醒民老師講述)04(2008-12-27 11:51:42)
十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在《論語》大家都聽過的,理論都知道,可是這是個人修持問題。遇到境界時我們是否能依照這樣去做?不論大小事,譬如說人家托我們辦,我們感覺能力辦不到,而且又很為難,那這件事我們就不能讓人家辦。凡是自己能做的事,最好不要交待別人去做,學道的人,凡是能自己做的事情,都要自己動手。曾經有一位住在大坑的杜老居士,好像比我們老師大一歲,他在七、八十歲的時候,一切飲食、住、行都還是自己照料,那麼大的年齡,還自己換洗自己的衣服,什麼事都自己辦,這有他的道理,這就是惜福。
富有的人,他不雇傭人,一切都自己做,這就是愛惜自己的福報。假如一切的事都叫人去辦,等到福報享盡了,就換人家叫我們辦了,尤其在現在的社會裡,有本領而不得志的人很多。同樣的在外面做小差事的一些人,你認為他是替我做幫傭,我就應該讓他做,可是他的能力辦不上,我們也不能勉強!有些人身體不好,就是因為平時動手太少,一個人手也不做,腳也不動,身體不會好起來,其實自己多做事,跑跑腿多好呀!自己的事情我們儘量自己辦。有些事實在是辦不到的,當然也要請人家幫忙,這個社會是講互助的,人家有事需要我們幫忙,我們要幫人家,因為有些事也需要人家的協助。對於自己能力不足的事,需要人家幫助一臂之力這是可以的。否則的話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講恕道,凡事都要設身處地替人家著想。
十五、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須造門請問。
造門是登門,是到人家家裡去,我們有事求教人家,不能打個電話叫人家到家裏來,這個是不行的。固然朋友之間,不能這樣做,就是長官對部下,在辦公室裡只辦公事,不能要求部下替你辦私人的事情。如果有事請託,你還得到他家裡去。不過對於感情非常融洽的朋友,不必到他家裡去,在見到時,當面跟他拜託也可以。按照古禮,凡是我們有事求教於人,包括學問、自己不懂的事情,或是請託別人辦事,要求人家來講解,都是要專程去拜訪。事情愈大愈是要慎重,你看自古以來,愈是這樣謙虛慎重,愈是能夠得到人才。周家有八百多年的天下,周文王到渭水去禮請姜太公,並親自為他駕車,以高規格的禮節來禮遇他。劉先主三顧茅廬,三次誠懇地求教於諸葛孔明。歷史上我們看到只有以真誠的態度求教於人,人家才會推心置腹地給你分析,並給你貢獻意見。假如自己很輕慢,人家會敷衍就算了。
這相處世學問很廣,事情也很多,不過這十五條,每一條都這樣做,那麼在世間上就可以明哲保身,無論亂世,還是太平盛世,身心都能處得平安。一個人想得到身心平安是不容易的。亂世固然不必說,就是在太平盛世時,人與人之間都難免有相害,互相鬧意氣的,特別是有學問的人、讀書的人,很容易鬧意氣的,東林黨黨禍都是這麼來的。看看情勢不對,我們不必參加這個。所以讀書人,什麼事都要看情況,能夠說我們就說,不能說時也要免得激起對方反對的意見。
最近有些人主張,中國文字要從原來由上到下,由右到左,變成由左到右的橫寫。似乎從左到右橫寫的那一派勝利了,現在規定橫寫都可以從左到右。另外還有人主張,不但橫寫要從左到右,直寫也可以從左到右,有些人說最早甲骨文上的文字,就是從左到右寫的,這就是理論根據,其時甲骨文是用來占卜的,有特殊的寫法。像是易經乾卦的六橫,並不是從上往下寫的,它是從下往上寫的,所以占卜的寫法不一樣。
後來又有人說,唐朝顏真卿的「大唐中興頌」是直行從左到右寫的,好像振振有詞,可是文化大學有個姓史書法教授,寫篇文章說「大唐中興頌」原本的寫法不是這樣,這個是有心人偽造的。顏真卿是大書法家,他不可能有這樣奇怪的寫法。現在偏邪的說法太多,不懂禮的人,你跟他講有時也講不通。中國經典的書寫方式,最大多數還是從上往下,從右到左,十三經、二十五史以及現在一般通用書籍,無一不是如此,不能因為找幾個特殊的例子,就否定最大多數行之最久,最有習慣的方式。我們學處世學了十五條,看看社會上這些情形,我們力量能做到的,要儘量做,做不到的,我們省一些氣力。社會上一個是明哲保身,再進一步是能夠轉移社會風氣,看自己力量如何,都在這幾條當中,能夠辦得到,要盡力去做。
(卯)聚餐
這章是聚餐禮節,在一般社交場合聚餐的機會非常多,無論是普通的宴會或者喜事,都免不了有宴會,外交上當然就更不用說了,凡是在社會上與人接觸來往,這個應酬是免不了,有這些應酬就該懂這方面的禮節。
一、座有次序,上座必讓長者。
第一條說明座位問題。在前面我們已經把座位還劃出來,中餐有中餐的席位,西餐有西餐的席位。上座照例要讓給長者來坐,有些人不懂得,自己坐在上位還不知道,那就太欠缺禮了。所謂長者,要看當時情況,譬如說這一席所坐的人如果是家庭,他以輩份來計;如果不是,一般是以年齡來看;如果在機關,則是以職位高下來區分。譬如說市長的年齡只有四十幾歲,而市政府的職員有五十幾歲的,那你不能按照年齡來算,你跟他同席吃飯,他是長者,這是看當時的場合。就一般都是普通朋友,一切都不認得,不是家族,不是公務機關,是普通的一般親友,按照年齡也有高下的,誰比誰大,這個也要推讓一下。
二、入座後不橫肱,不伸足。
把座位安排好了,長者坐上位,其餘按年齡身份,除一個上座以外,還有次要座位不同,按照身份坐定。入座後無論坐在哪裡,個人在個人的座位,不要橫過來。肱是上肢,坐定後兩隻手不能橫放著,你把兩手一橫,旁邊的人就無法坐了,吃飯時不能妨礙人家,所以不能橫肱。再來是不能伸足,古時候的飯桌像是日本式,擺在塌塌米上的低矮桌子,我們坐在席位上,假如你把腳一撐開,撐到對方那裡去,別人就坐不了了;現在的餐桌雖然比較高,但腳也不能伸出去,這一條提醒我們,吃飯時要注意身體姿勢,也是提醒我們,隨時顧及到身邊人的感受。
三、主先舉杯敬客,客致謝辭。
做為宴請賓客的主人,在客人都入座之後,要為客人斟酒或是上茶,然後把菜上齊了,主人照例要先拜客,再舉酒敬客。古時候的禮節是要拜客的,現在不必拜了,因為禮要從俗。雖說拜客可以免,但是做主人的,一定要先舉杯敬客。敬完之後,凡是做客的要致謝辭,主客當然不一定要致謝辭,但其他陪客可要致謝辭,這是應有的禮貌。
四、主人親自烹調,須向主人禮謝後食。
這一點是另外一條需要注意的事,這時看席位是在什麼場合,如果是在外面餐廳宴請,或是主人請你到他家,從外麵包席、叫外賣送到家裡,致謝時不必特殊表示。如果是主人親自做菜,這就是很隆重的宴請,這個時候作客人的首先要向主人致謝,然後再開使享用。在《禮記》〈曲禮〉中,就有講:「主人親饋,則拜而後食。」「親饋」就是主人親自做的菜肴,客人要先拜了再吃。「主人不親饋,則不拜而食。」這是〈曲禮〉面講的。因為主人親自做菜,一方面是辛苦,再另一方面是特別敬重這個客人。在家裡面做子女的,對於父母長者,都必須親自弄飲食,自己才放心,你要叫家裡傭人做,有時候還不放心!親自做表示你對這件事情最敬重,最慎重。我們對待客人親自做,那客人表示你特別看得起他,所以作客人的,必須要特別來感謝。
五、主人敬酒畢,正客須回敬主人。
請客的慣例,古時候都是有一個主要客人叫正客,除了主客之外,譬如說某人要出遠門了,我們給他餞行,或是他從遠地回來,要給他接風洗塵,這個人就是正客。要是只請一個人不大合適,所以就要同時請幾個陪客,但陪客也不能隨隨便便的請,那可不簡單,要是請的陪客和正客相處不好,交情不夠,話也談不出來,那請這些陪客來的場面也不太好。因此所請的陪客必然是跟正客私交很好,在一起談得投機,這樣的人可以做他的陪客。最好同時請幾位,這樣一起宴會,主客就非常融洽。這時候主人當然要敬酒,主人先舉杯敬客,敬畢了之後,一般人不知道,陪客等主人敬完了酒,先別急著動,你要是好心好意要多禮回敬,那失禮了。要看看誰是主客,誰是陪客,主人當然不講,在主人的立場,他講這些人都是客人,不過只要看看當時所坐的座位,就可以辨別出來了。坐在第一個重要位子的,他就是主客,正客。
當主人敬完酒之後,要讓主客先回敬,這是應該,在正客回敬主人時,陪客再隨著敬就可以了,千萬不要搶先敬。不過做正客的,也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不要主人敬酒了之後,我就不回啦,那就失禮了。所以說參加一個宴會可不簡單啊!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形必須瞭解,譬如說,我們這一席跟年高德劭的正客敬酒,其他席或許也有主人派來的代表,在酒過三巡之後,那些客人都要到主要席上敬主客,到這時候你是這席上陪正客的陪客,他們來敬主客時,主客當然是站起來,拿起杯來接受;這個時候陪客不能站起來,要是你站起來,他是要敬主客呢?還是敬陪客?這個是不合理,所以你要坐在那裡不要動。一般人可能不瞭解,人家來敬酒,我們還坐在這裡,好像不對。其實我們要清楚,他不是來敬陪客的,而是敬主客。如果是主客吩咐,因為你在席上做陪客,他認為你的地位很重要,敬正客後,也一一敬了陪客,也有這種情形,那麼這時候做正客的他交待了,大家就一起來,不要一個個來,這是在主客吩咐之後,大家才可以起來,如果不吩咐,你仍要坐著不能動,這是事先要瞭解的。
六、舉箸匙,必請大家同舉。
主人照例在每一道菜上來時,都要先舉杯向客人敬酒,敬了之後請主客舉著夾菜,這時候當主客人人,不能只有自己舉筷子而已,要請大家一起來,一起舉著。當然喝湯舉匙同時,也要大家一起來,這是平等的,主客必須要懂這個禮貌,不能自己以正客自居,要大家同舉,這個各位將來都有機會,現在雖然都還年輕,以後一眨眼年高德邵,成了長者時,要注重這個禮。
七、用箸夾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在席間用筷子夾菜的時候,無論菜有多少盤,都夾向自己一方的盤子,離自己比較遠的,不要繞過去夾,要是從左邊、右邊、後面,從那一邊都會侵犯到人家,假如人人都是這樣橫過來,互相侵擾或者是筷子打架,那怎麼行呢?同時不要站起來,這桌子很大,菜離我很遠,我坐著搆不上,於是就站起來伸手過去,這是不許可的。不過現在很多餐桌,當中有一個圓盤可以轉動,往往可以避免這種情形。但有一些人,雖說桌子能轉,但不懂禮的時候,也會發生一些失禮的狀況,例如說在上菜時的規矩是,新上的菜要先放在正客那裡,先請正客舉著夾菜,桌子那麼大,菜還沒到轉到你這一邊時,如果我們等不及你站起來夾菜,這也是很失禮的。
八、箸匙不向碗盤頂心取菜取湯。
    筷子或湯匙不要向碗或盤中央取菜、取湯,這個是為什麼呢?因為禮讓,頂心中間的菜是要禮讓人家的,你先吃靠近你這一邊的。赴約是一種禮,不能說要吃個夠本,沒有吃到好像很吃虧,其實少吃就少吃一點,〈曲禮〉講:「共食不飽」。拿現在來講,參加宴會不要多吃,因為很容易就吃過量,一吃過量回到家,腸胃消受不了,所以在宴會上,不能像在家裡一樣,明明可以有兩碗的飯量,就只吃一碗,保留一點才不會過量。飲食過度在年輕時也許感覺不出來,年齡稍大一點,胃沒有彈性了,多吃一點點,胃就發生障礙。一旦胃不好,各種毛病就跟著來,所以老年人不必勉強,不必勸他多吃。古時我們對客人要努力加飯,現在不要了,不能免強人家多吃。禮貌上當然還是要禮讓,適可而止,在宴會上不能貪求,如果說好吃的我們儘量取,然後向中間、兩邊去取,甚至在曲的過程還要侵犯人家,這都是不合適的。
九、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攪。
公食之器,就是宴會上擺在桌子中心,大家共用的公筷、公匙,一道菜旁邊擺一套,大家一起用這一套食器,把菜夾到私人的碗裡,再使用私人的餐具進食。以衛生的角度來講,在家裡最好都有自己專用的杯子、碗筷等食器,每一餐所煮的菜,最好這一餐就把它吃完,如果吃不完要預先分出來。再者要提倡用公筷、公匙,否則東西很容易壞掉,因為筷子與口中的唾液接觸,再去翻攪盤裡的菜,有時我們口膜的細菌,沾到飯菜裡,天氣一熱它就繁殖得很快,菜往往就很容易變味,在自己家裡都要這樣注意,何況是和公眾在一起吃飯。
一堆人吃飯如果不用公筷、公匙,例如裡面還有一些生客,我們不知道對方身體健康狀況如何,沒有傳染病?一不小心就容易交叉感染。還有,公食之器無論是筷子、匙子,也不能在碗盤裡面翻來覆去的攪,這是講究衛生。再加上個人有個人的口味,所以不能在盤子裡翻來覆去,大家都在找好吃的,你找好的,他也找好的,大家不守禮,這樣很不衛生。家庭有小孩子的,從小就要訓練,如果沒教,讓他養成壞習慣,長大糾正不過來就麻煩了。
十、匙有餘瀝必傾盡,方再入公食器中。
舀湯的公用湯匙子,舀了湯之後,要把它的餘瀝湯水完全倒淨了以後,才可以再到公器裡面舀。有些餐廳湯菜上來以後,公食裡面都有大湯匙子,不需要用各人的匙子舀,服務人員會先給你分好,一人一碗,如果不是事先分好,除了私用的匙子以外,另外要預備一個公用匙子,舀過來放在自己碗裡,然後再吃。到人家裡做客,也應該這樣。有的人家講究衛生,準備了公匙,我們就必須使用公匙來舀湯,用好了以後仍再放回湯碗裡去。如果主人沒有預先準備,那又另當別論,不管是哪一種情形,還沒有倒完的餘瀝要倒乾淨,當然要倒在自己碗裡,傾乾淨了以後再舀,從公食器當中舀出來的湯,不要直接放到嘴裡,要放到碗裡再吃。在〈曲禮〉也有這樣一條要注意的,喝湯不能把自己湯匙子放在公器裡面舀來舀去的,要注意這些事項。
十一、自己碗中之餚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你已經夾菜,放在自己碗裡吃不了,或夾錯不是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想把它再放回去,這個不行的,誰叫我們不看准了再夾!這個不可以的。所以〈曲禮〉裡面講「勿返魚肉」,自己夾的魚、肉,不能再送回去。除了你自己夾的不能送回去外,還有一種情形,主人以公筷敬菜,已經夾到你碗裡了,你不能說這個我不要,又夾回去,那樣不衛生,也不禮貌。
十二、箸匙所取餚菜,不倍於他人。
倍是加倍,你無論是用筷子或是杓子,無論是菜、是湯,有些人對於一般的菜可以禮讓,對於自己喜歡的菜,人家夾一份,我要夾兩份,這是不行的。譬如到餐館裡面,有時候上來的菜份量有限,如果一席坐十個人,這道菜有十二份,一人一份就剩兩份,我們不能因為喜歡吃,把剩下的兩份占為己有,因為別人可能也喜歡吃啊!此時剩下兩份,就讓它剩下來。如果數量沒有限制,在各位客人都吃過了以後,下一道新菜上來了,那麼你對這菜特別愛好,可以多吃點沒關係,什麼都可以通融的。禮雖然說不能倍於他人,但是在大家都吃過的情況下,這盤菜還有剩,快要被端下去了,此時大家都不吃,我也不敢吃,那剩的這些菜也是浪費,不是那樣拘泥的。只是在開始的時候,必須要注重那個禮節。
十三、食勿響舌,咽勿鳴喉。
在〈曲禮〉有句話「勿乍食」,乍食〈曲禮〉的解,漢儒所解的舌與口做聲,菜放在嘴裡,是試驗味道,要嘗嘗辨辨這味道,這味道是好是不好,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呢?你這樣一辨味道好像嫌主人菜做得不好,好,你嘗一點,不好,你不吃了,不可以這樣,你不可以拿到用口用舌這樣乍一乍,乍了主人一看你這個舉動,心裡一想我這菜做得不好,讓客人試驗試驗,主人心裡就不大好受了,所以不要乍食。食勿響舌,就是勿乍舌。咽勿嗚喉,就是自己的風度,吃菜喝了湯,按照自己的份量,細嚼緩咽,嚼得很細很爛,然後緩緩的吞下去,如果不細嚼又不緩咽,糊亂一下喝湯,喝湯一喝一杯一嘴咕嘀,喉嚨響了,那讓主人或者是其他客人聽到都不是滋味,看起來也不太文雅,不太斯文。
吃的時候,不要讓喉嚨有聲音,喉嚨有聲音既不雅觀也不衛生,怎麼不衛生呢?譬如吃葷菜的人,有時候魚肉裡面有骨有刺,當嘴裡的份量少時,肉裡細的碎骨,在嘴裡嚼的時候,很容易被察覺,你不會把它吞下去;假如口裡放入的食物很多,沒有細細的嚼爛,就囫圇吞下去,可能就把喉嚨刺破了,有這種情形。還有無論是葷席、素席,有種湯剛燒上來時浮著一層油,看上去冷冷涼涼的,沒冒熱氣,這是因為油把熱氣蒙住的緣故,這時候湯匙一舀,往嘴裡一大口吞下去,這個就麻煩了。那個滾熱的湯,就會讓你的舌頭受不了,喉嚨薄薄的膜也很容易燙爛了,所以在宴會上往往很容易喉嚨出了毛病,這個都是要注意的。
平常如果沒注意吃飯的習慣,吃東西時就像古人所形容的「狼吞虎嚥」,像豺狼吃東西囫圇吞下去,像老虎吃東西,連小動物的皮毛骨頭一起吞下去,那種吃相多難看啊!既難看又危險,在人家那裡做客吃餐飯的時候,把身體吃壞了,多划不來!所以吃的時候養成習慣,咽勿嗚喉,緩緩的,要試驗試驗,最好舀湯,不要舀滾燙的,要有這個經驗,要稍微讓熱氣散開,到嘴裡面先喝一點,不要一匙子都喝下去,喝一半或喝四分之一,淺含在嘴裡,看舌頭受不受得了,在平時就要如此,無論在家或在外做客,當這樣的習慣養成之後,到別處去做客時,才不會如此,一切都是平素養成的。
飲食可以說是烹調方面最講究的,大家一起吃飯,實在在衛生方面比較不注意,吃飯禮儀方面,在〈曲禮〉講得很多,可說是人人都曉得吃,但是人人都不會吃,所以聚餐這一項寫得特別多,看起來似乎是小事情,實在中間存著大道,假若這些威儀都能做到,實在可以考驗我們這個道是否有進步,吃飯可以考驗出來,可以體會出來。這些考驗要教小孩,他可以一樣一樣做到,但是不一定立刻可以體會出大道來,學佛的人如果能夠再去體會它,就會體會出很深的道理出來。
我們老師講他食把學食先講求味美,把中國吃飯的道理在那食序裡面寫進去,可見吃飯方面很不簡單。尤其中國的出家人,很注意吃飯的規矩,到寺裡看過堂裡那一種嚴格,好像這一餐飯把人拘束得不得了,實際上一頓飯吃下來以後真是衛生,雖然拘束一點,可是真衛生。這在其他場合裡面很少看到,過去在軍隊裡面比較講究,入伍時會教吃飯的規矩,軍隊的主官叫士兵也注意這個,可見這事情的重要。我們學過佛的,再來看這些地方,體會應該比一般人多,要再細細玩味,有很多味道在裡面。我們就算有些體會,很多事情我們還是有所欠缺,即便照這個完全做到了,那個味道也不見得體會出來,還是要多體會些。
十四、公食以不言為原則,須言亦應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聚餐就是飲食吃飯,普通人認為吃飯還不容易!可是不講就不知道,我們把常禮舉要看一看,就知道當中有很多事情必須要注意。拿我們過去與這裡一對照,才知道過去也曾發生過很多毛病。這一條就是說公食以不言為原則,須言示應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公食就是眾人在一起吃飯,大家同席有很多菜,無論宴會是否為正式的,只要幾人同席就是公食,公食照說不應講話,孔子曾說「食不言,寢不語」。吃飯的最好不要講話。講話有什麼不好呢?因為這個嘴已經用在吃飯了,同時再講話。有些人年輕不知道,尤其是年紀老的人,一邊吃飯一邊在講話,很容易把舌頭或是腮咬破了,常有的事情。除此之外,最不好的是吃飯時高談闊論,嘴裡的口水飛出來,飛到菜盤裡,這都是不合乎衛生的。大家注意觀察,吃飯談話時,假如有一道日光照進來,嘴裡噴出的水分看得很清楚。所以大家一起吃飯的時候,以不說話為原則。
這只是講原則,不能說一成不變。在宴會當中,大家如果都不發一語,那也顯得太過沉悶,宴會中總是要說幾句話,所以在說話的時候,就要謹慎小心,避免唾沫到菜碗裡去。現在一般館子裡,有些人一邊吃飯一邊喝酒,喝得醉薰薰的,又是猜拳,又是喧嘩,我們冷眼旁觀,曉得菜裡面不知加了多少味道。所以必須要講話的時候,不要高聲,以對方聽得到為原則,口最好是不要對著菜碗,這一條要遵守的。
十五、咳嗽必轉身向後。
人難免有咳嗽的時候,要用手或是手帕把口遮起來,這是可以的。這裡講轉身向後,是最妥善的辦法。咳嗽時噴口水的力度,比講話更厲害,有些人連咳嗽、打噴嚏,不但是把口沫噴出來,連口裡的飯菜、菜屑子、飯渣子,統統噴出來,那全席的飯菜還能吃嗎?
十六、勿叱狗,不投骨於狗。
叱就是叱責,大聲來嚇唬狗。「勿杖狗,勿叱狗」,講的是我們到主人家裡去作客,主人家有狗,當吃飯的時候,狗有時候會跑到桌子底下,或是座位旁邊,好像要我們拿東西給他吃似的。作為客人的不要叱責牠,這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打狗還要看主人。你叱責主人的狗,等於對主人沒有禮貌。在《禮記》〈曲禮〉裡面有另外一個角度的講法,「尊客之前不叱狗」。這是就主人方面來講的,尊客是有客人來的時候,作為主人的,不要叱責狗。因為這樣會讓人聯想,我來了你家,你是否正好借題發揮,用叱責狗的方式來表示對我的不歡迎!恐怕引起客人心裡的懷疑。
根據這個原則,客人來了不但不叱狗,就是家裡小孩子鬧的話,也先不要責備,因為你罵小孩的時候,客人心裡會發生懷疑,這都是要注意的。「不投骨於狗」,是說在吃飯的時候,有些人把肉吃掉了,骨頭不能吞,就給狗啃一啃吧!這個不可以的,為什麼呢?一則照鄭康成的注解,主人供給我們吃的東西,我們作客人的,一律都要把它看得很珍貴,很敬重。如果把骨頭丟給狗吃,就等於看不起主人的供給,有輕賤的意思,這是古時候的講法。再有一點意思,我們老師講過,假如有兩條狗,你丟一塊骨頭下去,就可能引起糾紛,兩條狗爭著打架,呼嚕呼嚕叫的時候,這一頓飯就不能再吃了。你想想看,場面多麼難堪呢!對主人也是不好。
十七、碗中不留飯粒。
作客人吃飯的時候要先量力,飯量有多少就盛多少,要把它吃完,如果留下來,那就浪費掉了。不是給人請客如此,就是在自己家也應如此。在寺廟裡出家人吃過飯後,還要在碗裡面倒入開水或茶,用筷子涮一涮,然後把水喝下去,在我們一般人看飯粒吃完了,應該是好了,但出家人愛惜五榖,吃東西時一點點都不浪費,這是培養自己珍惜物質。不管怎樣富有,物質總是有限。我們自己夠了,還有很多人不夠,要培養愛惜物質的心理!不敢處處浪費,其他穿衣吃都要節儉。
居家就是「勤儉」兩個字,辛勤勞作就是開源。節儉就節流,居家能把握開源節流,這個家庭將來不會受到困難,這是居家有道,自己、小孩都養成這個好習慣,到外面作客也是!雖然有時我們看別人不是如此,只有我們吃完後用水涮過再吃下去,不甚利便,但最低限度碗裡不要有剩,要把它吃完。吃多少就取多少,這是養個人的美德。
十八、不對人剔牙齒。
不對人剔牙齒,在〈曲禮〉裡邊,講毋刺齒,刺齒就是剔牙。為什麼毋刺齒呢?據鄭康成的注解,我們一個人的嘴除了說話,吃飯必須要動之外,平常最好不要動。雖然是講話、吃飯,嘴巴的動作也有禮貌的。有受過教育的人,吃東西的時候嘴巴是閉著的。無論是飯是菜,放在嘴裡細嚼緩咽,一方面比較不顯得粗野,再來也合乎衛生。
不但是吃飯時口要注意,同樣的說話的時,無論是笑、是講,嘴巴也要有一定的儀錶。平常口不要隨便開,講口的容止,止就是止住,就是口不要常常動,假如一群人同桌吃飯,我們拿著牙籤叨在牙縫中刺來刺去,口張著很大,人家看起很不雅觀,而且給人心理上不舒服。因為齒縫裡面有很多菜渣子,一點一點往下剔,讓人家看了飯都吃不下去,這一層心理作用是要注意的。所以觀乎儀錶,不要讓別人心裡不舒服,這是就是禮貌,就是處處替人著想。
十九、客食未畢,主人不先起。
作主人的一定要等菜都上完,客人全部吃飽,看到大家筷子都放下來了,這個時候你才起來。如果還有客人沒有吃完,你不能先起來。如果吃到一半主人先起來,那麼懂得禮的客人,他不管吃飽沒吃飽,也必然要跟著起來,主人起來就等於是辭客的意思,所以主人不能先起來。作主人必須如此,而作客人也是這樣,在被邀請的客人當中,有主客與陪客之分,在席上作主客的人也要觀照所有陪客是不是都吃好了,還有一個客人還沒吃完,主客就不能起來,你起來就失了禮。
在舊式的婚禮中請客宴會,也有個主客,通常都是年高德邵的長輩,或者是家族中輩份年長的長輩,此時主客所坐的席位,位於正當中最裡面一席,其餘的客人都看得到這一席,此時坐主要席位的主客,就要看全部的客人是不是都用完了,如果還有一個還沒用完,主客就不能起來。因為主客一起來,其餘的客人也都得站起來,這是禮。不過現在有些地方不知道這個道理了,大家認為請來的客人應該都是平等,各走各的,不過我們既然知道這個道理,不管人家懂不懂,我們依定要遵守,這樣才不會失禮。儘管最大多數人不瞭解,但萬一其中有人瞭解的話,他看到你失禮,心裡對你的看法就打了折扣。
一般作學問,無論是寫字或是說話,引經據典都不能錯誤,不要認為現在錯的人很多沒有關係,一百個人當中哪怕有九十九個人不懂,其中有一個人知道的話,這就不行了。所以一切的禮,一切的學問,不論人家知不知道,就應該盡其在我,我們自己知道了,就一定要照著去作。

常禮舉要(李炳南老師編述,徐醒民老師講述)05(2008-12-27 11:52:44)
標籤:雜談 
分類:儒家教育二十、起席,主遜言慢待,客稱謝。
宴會完畢,大家都吃好了,主人要謙虛地表示慢待,沒有把客人招待好。而作為一個客人呢?要向主人道謝。中國的禮和外國不同,在外國作主人的,在客人吃好了以後,問客人吃得怎麼樣?如何?表示自己的菜作得多麼好,自己感覺到值得驕傲。這樣的國情跟我們不相同,他有他的道理,我們中國自古以來不是如此,雖然是很好的宴會,很好的菜,我們還是謙虛的講粗茶淡飯、薄酒!而在外國,你跟客人講粗茶淡飯,客人就不高興了,觀念上相反,很多是不能相通的。
二十一、宴畢,主人進巾進茶。
整個宴會結束了,主人要進巾進茶,不是一吃完就散席了。吃完以後出來餐廳,還要到另外一處,譬如出來到客廳,再上毛巾、茶水,這是必須要的禮貌,然後整個宴會才算是有始有終,才不失禮。這些規範我們把它推廣開來看,從入席、讓座到宴畢這些過程,我們要隨時留意,這當中很不簡單,有些看起來很容易,可是自己參加宴會的時候往往就忘記了,所以平時要訓練有素,隨時照這個作。學而時習之,這就是時時練習,照上頭學習、練習。
(辰)出門
下面講出門,我們無論在社會上作事,或不在社會上作事,都要出門。一出門有應該注意的事情,當中包括禮節,交通安全等種種需要注意的。一共有十五條。
一、衣冠不求華美,惟順整潔。
這裡講穿的衣服,戴的帽子。衣冠是一個名詞,古時候為什麼講衣冠?因為當時的人出門,必然要戴帽子,就是不出門,有客人到我們家裡來,我們見到客人,就要把帽子戴起來。古時候懂禮的人都是這樣,不管是讀書人家裡,或者一般不讀書人家裡皆是如此。在家裡我們穿的衣服很隨便,但有預備一套出門用的衣服掛在家裡,平常沒有出門的時候,這個衣服放在那裡也是有作用的,一旦有客人來時,要趕快把衣服穿起來招待客人,客人來訪當然穿恭敬的衣服,他對主人恭敬,主人也穿相對的衣服,穿戴整齊,也尊敬客人,這就是衣冠。
現在講衣冠,當然不必講求華美,個人經濟情況不一樣,經濟允許的可以買質料很好,衣服可以講究,經濟情況不太好,就不一定穿很好的質料。質料好不好沒有關係,但是要穿得很整齊、清潔,衣服常換洗,不要髒了還穿出來。一件衣服其實可以穿很久,最重要的是整齊一定要注意。古時候物質艱難,不像現在科學發達,經濟比較富裕,一件衣服總是穿得年歲比較久一點,尤其質料好,比如皮衣服、絲織品,那些是真正的絲織品,不是人造絲,一件絲織品穿得很久的。但是普通人家,皮衣服、絲織品的衣服,是不容易的,那麼布料子衣服也行。布料衣服你要穿出去,人家也不會笑話的,懂得道理的人,也不會批評,就是衣服穿舊了把它補起來,洗乾淨還是可以穿!弘一大師他的一件海青大袍子補了一百幾十個補在上面,可見他老人家愛惜物力之徹底!我們當然不必那樣子,穿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的就可以了,你出門這樣子就不會失禮。
二、見長者,必趨致敬。
出門遇見長者,或是年齡比我們長,或是輩份比我們高,或是有道德學問的尊長,必然要趨進!趨是走得很快,比如長者在前面,距離我們還有幾十公尺那麼遠,我們就要快點走到長者跟前去,向長者致敬,在〈曲禮〉裡面這麼講的,「遭先生于道」,在道路上碰到先生,這個先生包括老師,或是叔叔、伯伯,父親要好的朋友,父執這一輩的,都叫作先生。在路上遇見這樣的先生,就要「趨而進」,很快得走上前去,「正立拱手」,走到適當的距離,對著先生恭恭正正站在那裡拱手,「拱手」就是抱拳。「先生與之言,則對」,長者見著我向他致敬的時候,如果他有話要問,要跟我們說話,就讓長者把話說完了,我們再有條不紊來答復長者;如果長者「不與之言」,只是給我們表示一個禮,他也不問語,那麼「則趨而退」,我們致敬致完了就退下來。
在現在來講,也有例外的,在馬路上我走這邊,先生長者走那邊,馬路車輛很多沒辦法跑過去,那就不必趨前。當然如果沒有車輛,或是紅綠燈正好開了綠燈,有這個方便的話,可以穿過去,交通安全還是重要的,你硬是要跑去向長者致敬,中間有很多車子往來,彼此都不方便。但情形許可的話,則必須要這樣作。
三、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
在〈曲禮〉裡邊是這麼講的,「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城是指城牆,登上城牆時不要往下指這個,指那個,同時也不能夠呼喚,不能喊什麼人,什麼人。這裡講登高,是指在城裡邊講的,不是指高山。現在市區裡面沒有城牆,但是有高的建築,意思是一樣的。讀書不能「舉一隅不以三隅反」,那就不能變通了。比如說在建築物二樓的陽臺上,往下高呼,街上人那麼多,不知道你在上面發生什麼事,下面的人一聽到呼喊,都要跑上來了,所以登高不能呼。還有在任何一個高處一指,下面那些人不知道你究竟指的什麼,車輛來往得那麼多,你這麼一指,大家都停下來,這時交通就阻塞了。
還有這個「不招呼」,我們認為,下面那麼多人,其中有個是我的朋友,我向他招呼一下,下面那麼多人,誰都發生懷疑了,究竟是招呼誰啊?給你這一招呼,大家就亂了,恐惑了,你在上面這麼一招呼一指,就把人家的秩序擾亂了,這是不對的。
四、路上不吸煙,不嚼食物,不歌唱。
這是指一般人,當然我們學道人不會抽煙的,正在走路的時候,不能夠一邊走一邊吸煙,這樣是失了儀態,做外交官的人,不管他會不會吸煙,在正式外交場合裡面,他不會吸煙的。除了衣冠整齊以外,他手裡拿著什麼東西,都有他的禮貌、規矩。如果這個外交官手裡還拿著煙捲,那這個外交官就完了,把國家的禮喪失了。至於一般情況,現在公共場所很多都是請勿吸煙,在電影院裡不能吸煙,在一個大的禮堂裡面,也不准吸煙的。在路上人來人往那麼多,一邊行一邊吸煙,在規矩上也不許可,除了儀態不好,還有吸煙的味道讓不吸煙的人聞了難受;而且煙頭的火苗如果沒有熄滅就隨手亂扔,也會造成危險。
還有不嚼食物,一邊走一邊吃東西,拿個香蕉,拿個橘子吃,這個普通人家都不許可,我們是修道的人,邊吃邊走那不像話。有些人他不但邊走邊吃,還隨吃隨丟,自己不知不覺,這種習慣養成了,往往是失了禮自己還不知道,別人看起來,非常不雅觀。現在還有一種毛病容易犯,就是吃檳榔,邊走邊嚼檳榔,很不好看。政府現在呼籲不要嚼檳榔,本來檳榔可以當藥治,是一種藥,我記得在飲食須知裡有一部書叫學海類編,記載檳榔是在南方產的東西,用得好可以治很多毛病。但臺灣很多人拿它當零食吃,在口裡嚼,吐出來的水紅紅的很難看,同時根據醫生研究,這個東西吃多了會引起口腔發炎,嚴重的形成口腔癌,這是不好的。
除了這個以外,現在還有口香糖,一般學生邊走邊嚼的狠多,這個也不行!習慣不好,尤其在公眾場所,很不雅觀。還有人喜歡吃東西,你在吃的時候,會引起周遭人的食欲,讓人家垂涎三尺,這都不好。一個懂禮的人,飲食有節制,有定時、定所,也有一定的地方。不但在馬路上,你就是在家裡吃東西的時候,都是大家一起吃,你單獨享用也不好,在公家機關或是在學校裡,同事在那裡,你單獨拿東西吃,很不恰當,所以這個都是要平時養成。
再者,在路上邊走邊唱歌,現在很實行,尤其唱流行歌,這個也不好,懂得禮的人,他自自然然就不會這樣。一般講旁若無人,他眼裡看不起別人,我行我素,這種人太放肆了,一個知禮,能替別人著想的人,他走在路上既不吸煙,也不唱歌,他自己知道節制,不肯在路上,或是公共場所做這些事。凡事要考慮別人的感受,一個人他不考慮,不會別人著想,就是自大無禮。唱歌也是如此。不管自己歌唱得好不好,不考慮別人,這就是狂妄。我們講禮,這些都要守住。
五、乘車見長者必下,見幼者亦須與之頷首為禮。
我們乘車子見到長者,無論是叔叔、伯伯這一輩,或是老師,凡是比我們這一輩大的,都是長者,見到長者就要下車,表示對他的尊敬。見到幼者,幼者是他比我們年齡小,或是輩份小的,我見到他只要是認識的熟人,雖是不要下車,但還是要打個招呼,頷首,跟他點點頭作禮。在〈曲禮〉裡面曾經這麼講,「君子式黃髮,下卿位,入國不馳,入裏必式。」式黃髮,式就是古時候車子前面一個扶手的地方,一根橫的木頭,當乘車子的時候,有時必須站起來,這時候手可以扶著那根橫木。所謂式就是乘車時必需站起來,手扶著車前面的橫木,然後鞠躬作禮,這叫做式。黃髮代表年紀老的人,陶淵明桃花源記裡面講「黃髮垂髫並怡然自得。」一般年輕人黑頭髮,到了年紀老的時候,頭髮變黃了。見了黃發的老年人,一定要在車上起立作禮,鞠躬作禮。
下卿位是遇到大夫的位子在那裡,不能只有式,還要下車。而入國不馳是指到了國內,雖然不要式,也不要下車,可是車子不能跑得很快,恐怕把人壓到了。入裏必式,你到鄉里一定要式,跟式黃髮一樣。論語講,「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這鄉里的人,一定有道德學問之人在當中,所以車子經過時,就要表示禮貌,不然就太倨傲了,看不起人了。
這裡所講的君子,指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國君,國君出來的時候,見到老年人,都要站起來鞠躬!在車上式黃髮。而下卿位是指他從朝廷裡邊,乘車上朝時,經過朝中卿大夫的位子,必定要下車,才過那個位子,退朝的時候,也必須如此,經過那位子後再上車。所以我們曉得,式黃髮是敬老,下卿位是尊賢,尊敬賢能的人。所以我們乘車子見到長者,我們不是國君,更應當要下車,光是在車上表示禮還不夠。不過現在也有例外的,如果乘的是公共汽車,那你就不能下車了。
還有如果是自己開車,前後都有車子在馬路上魚貫前進,容不得你把車子開到旁邊來,下車向長者作禮,這個也沒辦法,在能下車的情況,必須要下車,比如說騎腳踏車的人,那就方便了,在路邊看見長者,我們就要下車。可以辦得到,一定要這樣子作,這就是禮敬長者,培養敬老尊賢的德,同時在社會上也提倡這麼做,風俗就淳厚了,我們一個人帶頭作,別人觀摩了也照作,社會風氣就好起來。
六、夜必歸家,因事不能歸時,必先告家人。
我們到外面辦事情,出去的時候,要讓家裡的人知道,預計什麼時候可以把事情辦好回來。到了夜間一定要回家,否則家裡人會擔心哪!如果有時候參加會議,開會的時間延長了很久,或因為交通問題,或是事情沒辦好,事先能預料到夜間趕回不來,這個時候一定先打電話回家,先告知家人,讓家裡的人放心。尤其是作子女的,外出時父母總是一直望著,哪怕是比預計的時間超出一點,家裡面就著急了,因為不知道你在外面發生什麼事情,所以古人講,「慈母望子,倚門依閭!」靠著自己大門口看望,然後不但是自家的大門,甚至還走到閭,也就是巷子的口,在那裡一直望著,可見父母擔心到什麼程度!瞭解這種情形,一定要謹守時間,到時間一定要回家,就是不能回家,臨時也一定要打個電話。
七、車馬繁雜街區,不招呼敬禮。
市區裡面車輛很多,在這種地方不必招呼,也不必敬禮,就是遇見長者也不用,要知道事情是講原則,它有變通的地方,你在這些車輛煩雜的地方,就是遇見長者你不招呼,長者也不會見怪,反而你一招呼的時候,會引起更多的麻煩,別人也不知道你是在招呼誰,會擾亂人家的視聽,所以這個時候不必敬禮,也不必招呼,這是有關交通秩序的問題。
八、不立于路上久談。
我們在路上遇見了熟人,你站下來三言兩語表示禮貌就分手了,向這樣的情況是有的。可是一旦遇見老朋友,好久不見了,一見面談得比較久,可是路上來往那麼多人,那麼多車子,你在那裡就阻礙人家的交通,所以在路上不要站在那裡久談。
有些人的毛病是,喜歡談得沒完沒了,這非常使對方受不了,因為社會上一切都講究時間,講究秩序,我們認為都是好朋友,一見面就抓住人一直講,說不定他有很重要的事情,或者跟人家有了預約了,你跟他喋喋不休,對方又不好意思馬上拒絕你,等你這段話說完了,他也把時間耽誤過了,所以既妨礙交通,又耽誤對方時間,所以在路上不能久談,這是一個原則。同樣的道理,老師在過去曾經講過,就是我們到人家家裡拜訪,當辭行出了門口,也不必站在那裡再多談了,根據這個原則,多方面都要注意。
九、不走馬路中間,越路須先向左右看清,不可與汽車爭路。
在交通規則中這些一定要遵守,走路時騎樓下是最安全的,慢車道上最好不要走,摩托車橫街直撞的非常危險,更不可以走馬路中間,走在快車道上。另外什麼情況下才能穿越馬路?有斑馬線的地方,遵守紅、綠燈的指揮,大家濉然都知道,但仍有很多人不能遵守。還有一種情形,在沒有紅綠燈管制的時候,只有斑馬線,通過馬路時要特別小心,不要認為在斑馬線上,可以放心大膽地慢慢走,在國內汽車駕駛素質不像國外,外國的汽車一定是讓人的,你在斑馬線上行,車輛也停下來讓你。但我們現在還沒有這樣的習慣,汽車駕駛老遠就在按喇叭,你得趕快通過。有的甚至不按喇叭,一呼嘯就過去,所以要先看清左右,尤其不能跟汽車爭路,與汽車爭路,這是最容易發生危險。
十、行走時,步履宜穩重,並宜張胸閉口,目向前視。
走路時步伐要穩重,大家平常沒留心,看相的人把這個看得清楚,例如看流轉相法,麻衣相法,我小時候看流轉相,麻衣相,相書裡面寫得清清楚楚,一個人他說話,眼睛怎麼看人,靜態的時候,看人的五官、四肢、手掌等,動態的看一舉一動,眼睛怎麼看,言語怎麼說,頭怎麼動,相書裡都有,一舉手一投足,步伐怎麼邁出去,都看得出來。這個人貴、賤、氣質,看他的走路就看得出來。不但相書上看相如此,作領袖的人也要會看,清朝曾國藩用人,選一個年輕人,準備把他培養出來成為一個將材,要先看一看他是否可以有成就大器,他著了一篇冰鑒,字也不多,裡面說的都是經驗之談,蔣介石總統特別介紹那本冰鑒,還作了注解。
在軍隊裡邊上校升少將,要看他的步伐,有不對的就不行了,一般講貴人走路就是很穩重,一步一步穩重的很,人走路就代表他辦事、做人的精神,走路腳前後都要落地,有輕浮的人,用腳尖走路,後跟提起來,這個人做事是不會可靠的,也不會踏實。佛經裡邊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有什麼樣的心裡,表現出來的動作,就是心生法。然而動作也影響心裡,我們走路、言語一切一切都要注意穩重,這也是在訓練心裡。
走路時張胸閉口,張胸是抬頭挺胸,不要低著頭、駝著背。修道人不必裝得挺得很高。但要自然地心胸張開來,不要閉塞起來,很自然的平直張開。此外走路的時候要閉口,口不要張開,因為走路已經用力氣了,口再張開你氣體出得多,會傷氣的,這就不合衛生。照道理講,走路就不能夠講話,也不能吃東西,一邊走路一邊吃東西,一邊講話,是不合乎衛生的。古代行軍的時候,尤其在晚間,嘴裡面要放東西,就是銜枚疾走,不講話,口裡不吐氣,不會損元氣,腿力可以持久而不會疲乏,走得又快又好。
「目向前視」,眼睛要看著前方,不要低著頭,很容易發生危險,要看清楚前面路上有沒有障礙物,地下有什麼小動物,都要看清楚!所以要向前視,眼睛就代表心,你眼向前視,心裡也跟著往前,注意力也在前方,行動也自自然然跟著心意走,含有這些道理在當中,所以要細細研究。
十一、遇婦女老翁,應儘先讓路讓座。
出門除了自己注意安全,注意禮貌,還要同情別人,尤其現在市區裡面交通非擁擠,對老年人、小孩子,還有婦女要多關照,婦女身體究竟比男子要弱一點,儘量在路上要讓讓步,不能爭,坐在車子上就應該讓座,老年人當然必須要讓,婦女帶著小孩子,穿高跟鞋,或者提著東西的,都比較不方便,應該要讓座。
十二、途次有人問路,須詳為指示,問路於人,須隨即稱謝。
到一個生疏區,總是難免要問路,如果人家問你,當然要盡你瞭解的,很詳細的告訴人家,有時候在我們認為很簡單的路,對於陌生的出外人可能就不大容易了,有一次我找一條路問了好幾次,附近人都還不知道,很多小路也不大容易找,要體恤別人外出,儘可能清清楚楚的告訴人家,老師不是常常講,他初到臺灣來,問人路的時候,人都很熱心,還會跑很遠帶他到那一條街。現在是很難遇到這種情形。但是最低限度我們要給人家講清楚。
另一方面我們問人家路,問路於人,人家告訴我們,我們隨頭就要向人家道謝,這是應該有的禮貌。在問的時候也要注重禮貌,人家是個女子,上了年紀的,你稱呼他一聲太太,或稱一聲女士都可以的。現在一律稱小姐,這是從外國學的。那麼男子稱呼一聲先生,不能出口就問人家,一個稱呼都沒有。不管是人家問我,還是我們問人家,我們希望人家告訴我們比較清楚一點的,那麼人家問我也是一樣,假如我們自己不懂,不能隨便告訴人家,讓人家路走錯了,這個罪過。
十三、一人不入古廟,兩人不看深井。
禮包含的事情很多,出門事事都要小心,沒有家庭的,有親戚朋友在這個社會裡面,對你都很關心;有家庭的,出門時家裡的人,全都替你掛念,在外面不能遇到任何危險,所以什麼事情都要小心,不能粗心大意。「古廟」,在深山裡面那些破舊的寺廟,裡邊可能藏有歹徒,你不是他們一夥,也不是他們敵對的人,那一派黑道人物藏在那裡邊,機關在那裡就怕被人看破,你到那裡面去的,最低限度他要不害你,也把你抓起來,深怕你看破後,到外面宣傳,造成他不能自保;再壞的就殺人滅口。
「兩人不看深井」,現在井沒有了,古時候一個村莊有好幾口井,井很深,上面有一個攔竿,叫井榦(ㄏㄢˊ) ,井榦大概有半人高,有的人很好奇,從外面往裡邊看,看井下有多深,但兩個人時你就不能看,這也是安全問題,一個人看可以,三個人也可以,就是兩個人不能看,為什麼呢?人與人之間的利害,或是私人之間的恩怨,自己不知道嚴重性往往是有的,假如對方有惡意,或是這個人希望得了他的財產,在你看的出神的時候,他一把把你推到井裡去,神不知鬼不覺,法醫也驗不出來。
同樣的,兩個人到懸崖上往下看也要避免,中年以上的人,利害關係就是複雜,總要注意一下,
古時候平劇有演,夫妻為了有什麼隔閡,在坐船的時候,乘他不備,就把他一手把他推到水裡去,這一情形都有的,同樣的這一個原則,現在坐電梯,或是機關裡邊,你身上有財物,或者你是單身女子,一個人最好不要同另外一個生人,一起去陌生之處,會發生很多麻煩。即使你是一個男子,別人跟你一起進電梯,也可能是進來搶奪的。尤其現在這種情形太多了,隨時都要注意,要是真的遇到搶奪的人怎麼辦呢?在外國暴徒往往要你先舉起手來,遇到這種情形,你最好手立刻舉起來,有的人以為把錢拿給他就好了,手伸入口袋拿錢,對方誤會你要掏什麼來對付他,就先發制人,一槍就把你打死,你看多冤枉,所以「一人不入古廟,兩人不看深井」,這是一個原則。
十四、逢橋先下馬,過渡莫爭船。
古時候騎馬,經過鄉村裡的木造橋,一般這種橋都是不很寬,想從這座橋過去最好先下馬,否則很危險,為什麼呢?因為你騎的這個馬,未必是良馬,良馬那過橋沒問題,《周禮》上講良馬有八種德性,其中之一就是過橋,或是過險路,牠自己知道小心,不會傷害主人的,這種馬很少!普通的馬不小心,一個腳沒有踩穩,就會翻到橋下去,古時候過橋,或是過山上的險道,往往多很翻下來,如果能下來牽著馬,就能順利通過,等過橋以後再騎馬。
那麼過渡莫爭船呢?這個渡船與現在乘的船不相同,所謂過渡是從江河上橫過去,專門把人從這一岸運到那一岸,坐這種擺渡的水船,不能爭著上下船,因為很容易會重心不穩,搖搖晃晃的,要是有秩序,很穩重的上船,就不會發生翻船的事故,還有要注意船載重量是否超過了?否則也發生意外。
現在雖然橋都很寬,也沒有人騎馬了,但是騎車與開車也是一樣的意思,也要注意安全。如果橋不是很寬,或者正在拓寬的時候,它也可以通行,只不過這時候要特別小心。還有走到巷子裡,路面寬度不大,在加上轉彎的地方,都要特別注意。船有時候還是用得到,也一樣不能疏忽。
十五、在舟車上或飛機上,不探手或伸手出窗,並不得隨便涕痰。
車子、船隻都有窗子,老式的飛機窗戶也可以打開,但是飛機一飛,窗就關閉了,現在新式的飛機,窗戶則是密閉的狀態,不會有問題。我們在這些交通工具上面,不能把手伸到窗戶外面,因為非常危險,手很容易被障礙物打中。
還有不能隨便涕痰,吐痰不但不雅觀,也很不衛生,受過生活舉止教育的,在公共場合就不會隨地吐痰,平時自己要隨身帶衛生紙或手帕,有痰時包起來放在口袋裡,平常痰可以不咳,有時候遇到感冒,不能隨地把它丟掉,這是一般公共衛生的常識,守這個禮到外面去,不會讓人家厭惡,隨便吐痰叫人家看見了,心裡很厭惡的,「涕」是從鼻孔裡面出來的,吐涕也很令人厭惡,同樣道理,公共場合最好不要抽煙,有很多不抽煙的人,聞到煙味也是受不了。
總而言之,讓人不舒服的事,在旅途上儘量少做,出門這十五條,能夠注意到,那麼出門的時候,保證是逢凶化吉,如果好管閒事,沒有禮貌,就很難講了,這個都是要注意的。
(己)訪人
一個人免不了有訪問人家的時候,訪人一定有其目的,沒有事情何必要訪問人家呢?這當中也有很多應該注意的事,瞭解之後照上面做,如不照做也沒有用處,果然照做的時候,主人會很愉快,自己目的達到了,事情也辦好了。彼此皆大歡喜,兩相方便;反過來說,如果不遵守訪人之禮,不但把人家耽誤了,自己的事情也妨礙了,留給人家不好的印象。
一、先立外輕輕叩門,主人讓入方入。
到人家的家裡去訪問,不能說不管有沒有人,我們就推門而去,這個不行的,人家的房門鎖著,我們固然推不開,就是門沒有鎖,我們也不能推,要輕輕的扣門。而現在一般家庭有門鈴,只要按一下鈴子,裡面人就聽到了,就會來應門。我們按門鈴也要注意,注意輕輕的按一下,主人不會聽不到的,有些人深怕裡面的人聽不到,按的很用力,而且還不放手,裡邊人真是就像發警報一樣的,給人第一印象就不好,說不定主人心臟不好,或者有小孩正在睡覺,給你這麼一來的話,把人家小孩吵醒了,讓人家不大愉快,所以要輕敲門、扣門。
就是主人在家裡,你不敲門就推門沖進屋子,主人會認為你沒有禮貌,常有的禮貌你不懂。人家要歡迎你、接見你,都會措手不及。一般人平常在家裡都穿便服,夏天有些人甚至不習慣穿長衣服,都穿短衣服,你扣門或按門鈴,他在門裡邊知道外面有人來了,他可以有個預備的時間,把能夠見客人的衣服換上。
這時主人必須先答應,請客人在門口稍待一下,他把衣服換好,有個預備,彼此不失禮。反過來說,一推門就進去,是男主人就罷了,要是女主人衣著不整齊,那彼此怎麼辦呢?這都是不相宜的事情。再有,有些人臨時到隔壁鄰居家去了,門也沒鎖,這個時候正好你來了,你推門一進去,他家正好沒人,你就走進去了,就是要好的朋友,等主人回來發現了,你怎麼交待?萬一他家將來丟了什麼東西,發嫌疑就免不了。所以這種種問題都要注意,這是到人家住家的房子裡面去。
現在公家辦公的機關、辦公室,也不能隨便進去,如果有機密的公文放在那裡,都不能到裡面去看,就是門敞開著也不能進去,如果你進去了,將來機密洩露,我們就脫離不了幹係,就是這個原則。一般家裡面先扣門,主人要是在裡面,答應了之後才能進去,進去以後還有其他應該注意的事情,到人家家裡去不能左顧右看,現在一般人不注意,總覺得看看有什麼不好,《禮記》〈曲禮〉講得很清楚,就不能隨便看,懂禮的人看客人一進門,左顧右看,他就知道你這個人沒有受教育,把你看輕了。
二、入內有他客,主人為介紹,須一一為禮,辭出時亦如之。
這個是按照次序來的,經過扣門主人請進以後,有時候主人不見得單獨在家裡,他裡邊可能還有別的客人,知禮的主人當然要一一把先來的客人,介紹給後來的客人。後來的客人要一一向他們作禮,須一一為禮,這裡沒講作什麼樣的禮,就按照現在通行的禮,通行握手禮是就握手,鞠躬禮就是鞠躬,按情況來決定。如我們信佛普通就是合掌,假如先來的客人不學佛,就不必用合掌的禮,用普通禮,或握手,這禮從俗。
過去講敬禮的時候,也曾經提示過,學佛的人對佛行跪拜禮,與拜祖宗一不一樣呢?老師說不一樣,我們對祖宗就是跟在世時一樣,我們拜祖宗按照平常行的跪拜禮,一般世俗的禮節來行;佛拜的時候就按照佛家的禮,不是執著一成不變的,所以一一為禮也是這樣的。「辭出時亦如之」,事情講完了,我們不必待很久的時間,應該要辭出去,而出去之前,必須要跟原來屋子裡邊的客人一一行禮。
三、入內見有他客,不可久坐,有事,須請主人另至他所述說。
除第二條是講見到其他客人的禮貌,第三條也是,既然見有別的客人在那裡,也許他們正在商議事情,而我們去的時候就不能干擾人家。我們看到主人跟別的客人話正投機的時候,我們就不能再久坐。如果我們來的是辦事情,跟主人要商討事情,有的不能讓別的客人知道,這個時候就可以請主人先到另一個地方,我們把所要講的事情,要商討的話,說完了以後,就可以告辭了。那樣主人也感覺很方便,其他客人也不感覺為難,這就是禮貌處處與人方便。
四、坐談時見有他客來,即辭出。
凡事都有兩面,第三條講你是後來的客人,見到別的客人原來在那裡,應該守這個禮。可是另外一方面,假如我們是先到的客人,我們跟主人在談話,事情也已經談完了,這個時候見到有別的客人來,我們就要替人家想,他來當然有事情,尤其現在大家時間都很忙,他辦事不見得就願意讓我們知道,所以這個時候,見到別人來,我們就趕快辭出,向主人告辭。
有些人對這兩條都不太注意,後面來的客人見到前面的客人,也是坐下來大家一起談起來了,談得摸不著邊際,事情也沒辦,其他客人的時間也耽誤了,我們自己的事也沒做得了,主人當然也有自己的事,我們在那裡談半天,主人不好意思下逐客令,偏偏我們又不識相,那主人對這個客人,下次就不敢領教了。我們到人家家裡作客、辦事情,不要讓主人感覺這些麻煩。
五、坐立必正,不傾聽,不譁笑。
到人家家裡作客,無論是坐姿、站姿,都要注意。在大陸上,老年人教訓小孩你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坐、站都要端端正正的,《禮記》〈曲禮〉講「立必正方」。比如說你去拜訪一個人,或是見到尊長,對他講話時,總是把正面對著他。你不能一邊對他講話,一邊臉朝其他方向,這是失禮。
「不傾聽」,傾是耳朵對著他聽,主人跟他講話時,你用耳朵對著人家聽,一方面表示我們的耳朵聽覺不好,再一層表示你嫌棄他聲音太小,讓人心裡產生抱歉之感,一個人儀態總要注意,聽話時用耳朵對著人家,就是失態,所以佛家講儀規,戒律是戒律,戒律之外還有行、住、坐、臥,這些在一般的儀錶上也要講,所謂禮三百威儀三千,都是要注意的,一個人要是不莊重,在言語行動上都可看出來,言語行動一輕浮,就影響一個人的做事能力,為什麼呢?一個人心裡和外表,都是誠於中形於外,凡讀過中國書籍,這些情形一般都瞭解,五經四書念的懂一些道理,就看得出來,這個人將來前途如何,替你辦事是不是很確實,是不是敷衍,都看得出來。
不嘩笑,嘩是譁然,很高興的大笑。老師常常講,現在社會上推行人與人見面要微笑,見著人表示微笑,既然一般人都這麼推行,我們也不必說這是不對!但是最低限度,見著自己尊長,或是最敬佩的有道德學問之人,都不應該一見面就笑開了。見面這個禮,晚輩見長輩應該是正色嚴肅,笑就表示自己跟長輩是平等的,不但把他看成平等,而且還像古人所講的狎昵,好像彼此很常開玩笑,所以見到尊長不能隨便笑,當然也不能繃著臉,好像生氣的樣子,要和顏悅色,嚴肅當中有尊敬,這個講起來很難,自己慢慢體會,總有一番誠意表現出來,對長輩如此,對一般親友,最好也能夠如此。
雖然見面可以笑,但是古人也講,不是哄堂大笑,譁然大笑,古人講笑,笑不啟齒,不露齒,牙齒不能露出來,這個就是有一個分寸,不失儀錶。嘩笑表示這個人很狂妄、放肆,尤其三、五人以上時,高聲笑起來,就表示旁坐無人,很容易得罪人,瞭解禮貌的人一看,印象就不大好了。
六、不攜一切動物上堂。
去作客不要帶小動物,一般人學外國人養狗,自己覺得很心愛,到哪裡就帶到哪裡,這不大合適。人家家裡的東西,有一定擺放的秩序,狗帶到別人屋子裡去,亂闖亂闖的,說不定碰到花瓶、茶杯,給人一碰打碎了,都是很尷尬的;還有動物的腳很髒,人家家裡地板擦得很乾淨,你把人家地板都弄髒了,這也不合適。假如再解小大便,那怎麼辦呢?這都是要預防的。
所以出門不要帶動物,萬一要帶也要栓在屋子門口,古時候送人家東西,譬如送一隻雞、送牛、馬的,不能送到堂上,所謂大雅之堂。普通人講「不能登大雅之堂」,雞犬這些東西,不能上大雅之堂,你送人家是在上堂之前,跟主人先講好,放在堂下,另外一個地方,不能帶到堂上。比如送馬,可以帶個馬鞭子,以此代表馬呈送給人家,這在過去是講得很清楚的。
七、主人室內之信件文書,概不取看。
我們去作客,在主人房子裡面,所謂室內,在古代室與堂不同,堂比如現在的客廳,規模比較大,除客廳之外,通常有一個書房,還有臥室,不是很親密的朋友,主人不會領他參觀臥室,一般泛泛之交,你到人家裡商量事情,都是在客廳裡面,有時在書房裡,我們是讀書人,客廳裡邊也放有書籍,這些東西千萬不要自己去動,尤其是信件,不要自己翻開來看,不論古今中外都講究這個,人人都有他私人的事情,大多不願意讓別人知道,所以私人的信件,文書不能看。就是到人家商店裡面拜訪主人,你不是去買東西,這時候店裡的商品也是不能自動拿來看,這些原則是一致。
八、談話應答必顧望。
跟主人談話,或是其他一般人交談,不管在任何地點,談話的時候總是要看著對方的眼睛,曲禮上講,我們的眼睛要平視,看對方的眼,你看高處表示驕傲,看不起他。古人講「白眼看青天」,眼睛長在頭上就是驕傲,這是不可以的,如果往下看也不合適,上次老師講,我們低頭看不合乎道理,應該是稍微往上看一點,表示有一種仰慕的態度,仰而親之、仰而親之,稍為往上一點,對於長輩,好像「高山仰止」,不能低下頭來聽,好像滿腹憂愁,有心事。
往側面看也不行,表示心不在焉,心不在焉的跟人家談話,也是失禮,我們不但跟人家對答的時候,要顧望人家,要用心傾聽,就是跟人家握手的時候,也要看著對方,很多人在大眾場合,客人來握手,一邊握手,一邊望到其他地方去,那也不大合適,所以談話應答的時候,一定要顧望,顧望就是代表心、眼、手一致。
九、將上堂,聲必揚。
這是曲禮的兩句話,進人家房子之前,當然是先在外面叫門,主人答應了我們才能進去。古時候建築跟現在不同,進了大門還有庭院,然後是堂屋,現在的房屋都比較簡單,一進大門就是堂,進門的時候,聲必揚,揚就是說出話來,進門的時候,聲音稍微用力一點,好讓屋子裡邊的人能夠聽到,讓他有一個心理準備,譬如說原來各種東西擺著,沒有什麼秩序,或是訪客剛剛離開,剛喝過的茶水還沒有撤掉,桌子也還沒抹乾淨。這個時候讓主人有時間,可以稍微處理一下,有時候也可以整理一下衣服,不要讓人措手不及。曲禮說「將上堂,聲必揚」,注解提到「足以戒人世」。戒就是警告大家,叫人家知道,提醒人家有客人來了,讓家人作一個適當的預備。
十、戶開亦開,戶闔亦闔;有後入者,闔而勿遂。
作客時主人叫請我們進去,大門不管原來是開著還是關著的,都要保持原來的樣子。譬如說門原本是關著的,我們進去前固然必須先扣門,就是門開著的,我們也不能直接進去,也要扣門。假如門原來是關著的,主人是為我開了,那麼我進門之時,就要順手把門照原來的樣子關起來;如果門原來是開著的,就不必把它關起來,還是讓它開著。
假如跟我同來的不止一個人,還有兩個客人魚貫而入,第一個、第二個進去了,輪到我是最後一個,也要按照門開亦開,門闔亦闔的原則。原來的第一、第二個進去的,不能關門,他一關的時候,後面的人就進不去了!雖說不要關門,但必須要有一個表示,在第一、第二個進去的時候,都要做「闔而勿遂」的表示。闔,就是把門稍微動一動,做一個關門的姿勢,然後才走進門,到了最後一個人,他就知道這個門是要關的,因為走在前面的人,已經做了一個關門的表示,我們在最後的人,要順手把門關起來,所以「闔而勿遂」就是指在前頭的那幾個客人,要作一個關門的姿勢,不要把門全部關起來。
這點說起來簡單,可是不提醒,還是有很多人沒注意到,往往小地方不注意,就讓客人覺得不大方便,尤其是不同的季節,有的主人習慣把門窗打開,有的主人則習慣把門窗關起來,各人不一樣。而照理上來說,應該是客從主意!作客人的一進門,就把主人的家,當作是自己的家裡一樣,照我的意思辦,那就失了客人的禮貌。主人要涼快,而我們把門關起來,讓主人不舒服,這就不行。
如果是主人無論在什麼天氣,就是習慣把門窗關起來,或者是他的習慣,或者是他身體上需要,尤其現在腦中風很多,他的身體虧虛,要是能細細的注意調養,不致於一下就發作了,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風吹,一般門窗大開反而關係不大,反倒是門留了一點點空隙,這小小的風是最糟糕的。還有窗戶也是一樣,主人原本將窗戶全部關起來,而我們一進去,不好意思全部打開,於是只開了一點點縫隙,結果這一點點縫隙比全部打開的力量還大,風從縫隙灌進來,跟水流的道理是一樣的,我們看長江三峽的水為什麼那樣厲害呢?它就是兩岸合在那裡擋住,當水經過那裡遇了阻礙,發揮出的衝力也最大。
一般風吹進室內,當窗戶開的越大,它的衝擊力就越緩,當縫隙很小的時候,全部的風力集中在那裡,一次沖進來,這個力量最厲害,年輕人被那種風一吹也容易感冒,何況是老年人,他原來身體虧虛,或者有高血壓的話,一下就中風,這是最厲害,所以我們作客,拜訪人家,到主人家裡去,這些事情都要考慮到,也許人家身體不好,懂得這個道理,他把門窗關起來,我們去不但把門打開了,也把窗戶打開了一點,小而言之,人家說我們不懂禮;嚴重來說,可能會讓人家發生不幸,究竟這責任誰負呢?這道德責任我們負擔不了!所以古人講禮,固然是禮貌是儀錶,還是要講這些層面。
十一、主人欠伸,或看鐘錶,即須辭出。
到人家裡去訪問,跟主人談話,把事情談完了,當然就走,還有要注意主人在欠伸,欠,就是在打呵欠,伸,是發出「哎」這個聲音。人打呵欠就表示氣力不夠,昏昏欲睡了,有打嗑睡的情形,表示他的精神不夠了,他才打呵欠!一般人要想睡才打呵欠,坐在那裡很疲倦了,身體很難支持了,這是自然反應,身體自己來調劑,此時作客人的,當看見主人有這種表現時,就知道要告辭了。
有時候當主人一直望望鐘,或看看手上戴的錶,這個時候我們要知道,主人心裡另外有事,或跟別人有預定,在什麼時候需要見面,談另外一個事情,總而言之,必然是主人有一些時間受到限制,時間到了他才看鐘,看錶。古時候沒有鐘錶,這《禮記》裡有這麼一句話,「視日朝莫」。古代房子有空隙,或者有牆縫、有院落,古人看太陽光的影子計時,依著早上、中午、下午太陽光影照的角落,知道什麼時候吃三餐。一定在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跟看鐘錶差不多。
「朝」,指的是早晨,「莫」是暮,就是黃昏,這是古字,看那個太陽是朝是莫,你作客人的,看見主人眼光落在那裡,就等於是看鐘錶一樣,就要注意時間了。還有主人是年紀比較長的老人,他手裡拄著拐杖,當他不時提一提拐杖的時候,也表示現在時間差不多了。還有,古人還一個禮,比如說客人一進門,主人最起碼的禮貌是倒一杯茶,這杯茶除了知己的朋友,一邊喝茶,一邊談天之外,一般普通的、新見面的朋友,或是純粹辦事情,沒有什麼深交,當主人倒杯茶的時候,並不是馬上喝,而是先放在那裡,等事情談到差不多了,主人講請用茶,這時就等於事情完了,可以走了,一聽到請用茶,客人當然可以預備喝茶,然就稱謝,向主人道謝辭行。
不能說茶喝下去了,希望主人再跟我倒一杯。我再談一個時候,主人會認為這個客人不識相。現在當然很多人不懂這個禮,但是還有懂的人,假如主人懂得這個禮,而我們不能遵守,那就失禮了;當然熟人是例外的,不必這樣。這個一本小冊子裡邊,包容得很廣,我們照著做的時候,無論到那裡,讓人家彼此都方便,多麼好呢!
十二、飯及眠時不訪客。
訪人的時候要替人著想,無論什麼時候,主人總有他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尤其在現代工商業社會,時間比什麼都寶貴。在差不多的時候,比方說一般人平常都有工作,吃飯或是睡覺的時間,大多數不能夠再見客人了,假如此時候還要會客,那真是太忙了,而我們講周公一飯三吐哺,那又另當別論,普通人在吃飯的時候,最好不要去打擾。還有睡眠時間,也不要去訪問人家。
我們拿現在來講,吃早餐後有的人要上班,路遠的早餐大概六點鐘左右就必須吃,不到五點鐘就要起來,吃飽飯再趕到辦公的地方。總而言之,在早晨上班之前,最好是不要訪問人家,早晨除了吃飯、洗臉,還有很多事要做,拿學佛的人來講,還要做早課,這早課不能不做!這時又占一段時間。中午多數是在十二點左右吃,一般叢林大概在十一點到十一點半左右,過午不食,這段時間也最好不要訪問人家。假如普通人他習慣十二點鐘吃飯,如有要緊的事,在十一點鐘還可以去訪問,但也不能談話談得太久,談太久是耽誤人家吃飯。晚餐大致是六點半到七點鐘,個人情況不一樣,既是訪問某人,對他三餐的時間要瞭解。
下面講睡眠的時間,現代睡覺的時間和過去不同,過去人吃了晚餐後,一、兩個小時就睡眠了。現在則不然,假如我們到圖書館聽經,大約六點半就要吃飯,聽經回來已經十點鐘了,還要洗洗澡澡什麼的,已經十一點,十一點自己還要看點書,差不多就是十一點半到十二點了,這個時候,當然不可能再去訪人了。按普通來講,大概超過十點鐘以後,如果不是很緊急的事情,十點鐘以後,最好不要訪人。原則上吃飯、睡覺的時候,不要去訪問人家,還有辦公的時間訪問也是不合適,這個要注意。
十三、晉謁長官尊長,應先鞠躬敬禮,然後就座;及退,亦然。
晚輩去見長輩,就叫「晉謁」。晉是往上,謁,是拜謁。指晉謁長官或是輩份長的尊長,長官是就機關公務來講的,尊長就不是機關的了,或是親戚、家屬、師生關係,或是社會上與父親同輩的「父執」,還有一看年齡比我們要長得多的,這都是尊長。無論是長官、尊長,見面的時候要先鞠躬。見到長官的時候鞠躬敬禮,在後面一條會講到,我們不要先伸出手來跟人家握手,但見到晚輩則可以,長者遇到晚輩可以先伸手來跟晚輩握手。
做晚輩的要先跟人家鞠躬。長官或者是尊長讓我們就座,然後才就座。辭退的時候,也是這樣,要先鞠躬敬禮,然後再辭退。如何應對辭退,現代一般人不懂了,在學校裡也沒講,所以不但是小孩,連很多從外國留學回來的碩士博士,也不見得瞭解。他無論見到什麼人,都不知道進退的分寸,為什麼呢?他們只知道一般人講學者啦!學人的習氣,學者就是研究學問,我只懂得研究學問,其他的不必講了,過去是講「書生本色」讀書的人啊!就是為人處事,做人做個君子,那是書生本色,言行一致。這是表示禮。「禮」愈是讀書人愈是要懂得這個道理,因此,這條我們知道之後,就是很簡單,在日常和長輩或者晚輩見面的時候,都應該注意。
十四、與長官尊長,及婦女行握手禮時,應俟其先行伸手,然後敬謹與握。
在社交場合握手時,要先讓長官、尊長、婦女伸手,這個都是表示尊重。西洋的禮貌是尊重婦女的,但並不是說中國人就不尊重婦女,不是這樣講法,中國人對婦女表示的禮,在形式上不同。古時候男子沒有跟婦女行握手的禮,因為男女接受不親,甚至東西還不能以手親自遞的,可以先放在桌子上,然後再間接拿起來,哪裡還能握手!現在一般都西化了,就形式上來講,西洋人對這方面是注重的,譬如上車讓婦女先上,在一條窄路上,讓婦女先走。而即使是西洋式的,也有它的道理。那麼,例如我們冒然地伸出手來,婦女不跟我們握手,怎麼辦呢?自己不是很尷尬嗎?這事情要注意。
「然後敬謹與握」所謂「敬謹與握」是指,無論長官、尊長、婦女,他先伸手出來,那當然我們就伸出手去跟他握手,在他伸出手來,我將要伸手去的時候,先要向對方鞠躬,鞠躬敬禮然後再握手,表示尊敬對方的意思,假如普通人,當然就是不必這樣。
十五、訪公教人員,必先問明其上班鐘點,不可以久坐閒談。
假如要訪問這個人,他是公務員或者教員,要先和他約好,問清楚上班的時間,有話見了面,簡單扼要的講完就可以了。訪問的時候,不能讓人家耽誤了公事,這是最主要的。公務員上班的時間,大約是早晨八點鐘,下午多半是一點半鐘,有的是兩點鐘,這段時段大約都不大合適九談。如果沒必要的事,就不必訪,有必要的事情才去訪。當老師的人也是一樣。
無論是公務員或教員,在中午都有休息的時間,這段時間非常緊湊,有的人中午有休息的習慣,或是休息、靜坐十分鐘。古代人中午是沒休息的,孔老夫子講:「宰予晝寢。」認為那是朽木不可雕也,現在當然觀念上改變了,很多人中午都休息,這又另當別論。一般人白天要上班,晚間有其他的活動,比如,我們學佛的人要聽經,晚間都是很遲才睡眠,有些人到深夜才能休息,一天的時間拉得很長,跟古時候完全不一樣了。
古時候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沒有這麼複雜,工作的時間沒有這麼長,所以他中午不休息可以。我們有事去訪問人家,不能夠坐得很久,閒談很久。除非問明對方沒有其他事了,那麼談談也未嘗不可。除此之外,談的事不在道中,只是人我是非,那談了有什麼用,那就不要多談。這一條是有正當的事要辦,去訪問人家時,不要妨礙人家上班、休息的時間,話說完了就應該離開。
十六、訪客不遇,或留片,或寫字登留言牌。
我們去拜訪主人,主人正好不在家,這個時候或者留下名片,或者如果他家裡有留言牌,在上面寫幾個字,我什麼時候來訪問,表示你來訪問過了,當主人回來時,就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曾經來的,有些什麼事情,有時候是禮貌上的訪問,或者有要事辦理,種種不同。寫在名片上面,讓主人瞭解一下,這是必須要的。
訪人一共有十六條,果然都能注意到這幾點,去拜訪人家時,就不致於給主人添什麼麻煩,自己也不失禮,可以說對彼此都好,可是我們仔細檢查檢查,一般人在這方面犯了很多,如果我們是學校的老師,在上課時要隨時注意的告訴學生,不要犯這些過失。如果對方不是學生,當然不能以教學的態度來告訴人家,否則人家就會反感。禮是自己約束自己,不是來要求別人,自己知道了就去做到,不要糾正人家,要糾正的話,只限於自己的子弟,自己的學生,這是需要的,別人我們不能講。


常禮舉要(李炳南老師編述,徐醒民老師講述)06(2008-12-27 11:53:57)
標籤:雜談 
分類:儒家教育(午)會客
     前面「訪人」是作客時應有的禮貌,這裡講的是作主人應有的禮貌。當有客人來訪問時,做主人的也要懂得一般的禮節,客人來了我們當然要到門外去接待、歡迎。這裡還要視情況不同而調整,若是同住在一個地方的,比方都住台中市,那麼你走到門口迎接就可以了;若是遠路來的客人,我們知道他什麼時候來,最好是在下車的車站歡迎。有的客人怕主人這樣遠路歡迎他,刻意不告訴抵達的時間,那當然就從便了,也不必勉強。如果知道時間的話,就要做到這一點。
    這是講專程來拜訪的,還有順便來拜訪的,情況不一樣。專程來的固然應該如此,若是順便拜訪,情況又不一樣。常常你在家裡,原來不知道有客人要來訪,突然外面有人敲門了,就有人來訪問了,這也是常有的事,這個時候就要跑到門外去接他。
    一、見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請姓、字、住址。
「見先致敬」見到客人,先要向客人致敬,致敬的時候,如果是熟客,常見面的或者原來就認識的,不管是好朋友,或者是一般的泛泛之交,只要是認識的人,都叫熟客。熟客要「道寒暄」,所謂道寒暄,不是一見面就問:「你來幹什麼啊!」不能這樣講,看看這「寒」字,是寒暖的意思,普通人見面先問最近寒暖情形,講「寒暖」是不在正題上。中國人見面向來問天氣如何?吃了沒有,這就是寒暄。還有請問您老人家現在可好,問一下他的健康狀況,這都是寒暄。道了寒暄後,才引起訪客來訪的來意。
    既是熟客,請他進門寒暄幾句,前面說過客人應守的禮節,懂禮的客人來訪的時間不會很久,談話也不是漫談,他會簡單扼要地把來訪的意思說明。而生客道寒暄呢?從來不認識的人來訪,首先要請問他,「姓、字、住址」。因為這是生客,原來不認識,要請教他「尊姓」,一般人講「尊姓大名」這不對,「尊姓」可以,但不可以講「大名」,要說「字」,字是字,名是名。為什麼不能不能請教他的名呢?因為長輩才能叫晚輩的名,平輩不能叫名。前輩叫他的「號」,叫他「字」,所以是請教他的「尊姓大號」或是「貴字」。
    還有請問住址,我們不能直接說:「你住那裡?」跟問案子一樣,當然不可以的,要善巧方便地問:「您從什麼地方來的?」他當然會告訴你。先問清楚生客姓、字、住址,客人知道禮,你請他號,他會把名字告訴你,不會把號告訴你,因為來往社交上,彼此見面都是講名字,公文書、身份證上都是記載著名字,不是記載號。這是見面的禮,現在還有一種情形,你在家裡可能會有推銷物品的,你一看也知道,他不必你主人經過許多過程來問,推銷員自己就主動就告訴你了,這也沒關係,一看就知道。這所謂「生客」,他不是來推銷物品,純粹是來拜訪的,當然要這樣問,這是必須的,問了之後,無論熟客、生客就迎他入門。
    二、及門先趨,為客啟闔。
可見是跑到門外來見客,那麼到了門,自己先快走到前面,走在前面幹什麼呢?準備給客人開門,進去之後,給客人關門,這是你給客人的服務,盡主人的禮貌。
    三、每門先讓客先行。
    現在的建築跟過去不同,過去的房屋,還有好幾道門,按照《禮記》漢儒的注解,說是天子有五重門,諸侯有三重門,大夫有二重門。到了清朝有些儒者考據說,不論是天子諸侯大夫,都是有三重門,其區別在於門有大小、有寬窄,這個不同,比方天子之門很寬大,諸侯門比較次一點,大夫的門又次一點,其實都是三重門。諸侯大夫都是有位的人,一般人沒有位,一般讀書人與其他普通人家也有三重門。所謂「每門必讓客先行」,到大門時就是「及門先趨」,必先趨為他開門,開門後讓客先行,客進了門以後,若門原來是關著的,再把它關起來;然後再陪客人往裡走,走到第二個門時,又讓客先進門,客人也讓主人,大致都是主人先走,為什麼呢?因為做主人的應該在前面作引導,引導客人進去,雖是走在前面引導,但每經過一道門的時候,在禮節上要先讓客人進門,這就是:「每門必讓客先行」,要請客先進門,這是做主人的道理。
    四、入門必為客安座。
    進門以後要給客人預備好座位,請他坐在客人的位子,客人的位子是什麼呢?一般家庭裡面,有主位,有客位,客位依餐式的不同而有別,西餐是主人坐在上位,中餐是客人坐在上位、主人坐在下位。一般不是宴會,有客人來訪的時候,主人也應該讓客人坐在上位。上位位子怎麼定呢?比如說拿這房子來看,進門的時候,位子愈接近外邊這個門的,位子比較低,愈接近裡邊的位置比較上。主人請客坐在上位,不是只有長輩、平輩如此,就是晚輩也應如此,你是他機關裡的長官,或是尊長,他是你的部下或晚輩,他在機關裡面要聽你的指揮,可是他到你家裡來,他是你的客人,那麼就要讓他坐在上位,這個我們老師在講書的時候,講過多少次的。
    前清時做府台大人的,縣官到巡府辦公室去見他的時候,當然行跪拜禮,但到巡府家裡,私底下去見他的話,巡府還要出門迎接,到他家裡面的時候,他還叫你坐上位,出來的時候,還要把你送到門外,因為你是他的客人。一定要為客安坐,在〈曲禮〉裡面講了很多。
    此處第四條跟第三條有連帶關係的,第三條說:「每門必讓客先行」。在〈曲禮〉說:你引導客人,從大門往裡邊走,一道一道的門走,那麼就拿三道門來講,走了第一道門當然要讓,第二道門又要讓,讓到第三道門叫「寢門」,正寢之門,就是說過了這門,那就登堂入室。所以這個「寢」不是睡眠的地方,而是在堂屋的後面,前面有前庭,前庭之後有堂屋,堂屋之後才有寢室。寢有門,就是第三道門,到了寢門的時候,主人請客人稍微在門外停留一下,自己到裡面去把座位安好,然後再出來請客人。
    不過這句話古時候注解就有好幾種說法,有一種講法是說,主人到寢門之前,主人先去安座,安座好了,然後出來請客人進去,這個手續比較麻煩。清儒考據了以後認為,這一句應該一直念下來:「主人請入為席。」主人請客人等一下,自己到寢室裡面,為他安席,「然後出殷客」,「出殷客」不是表示有實在的行動,而是說話的語氣。這一句話並不是說請客人等了以後,自己實實在在的進去,真正把位子鋪好了,自己再出來,不是指行動,而是指言語,因為客人來事先是知道,座位事先都安置好了,所以到了寢門不要請等,預備位子表示慎重的意思,表示對客人的禮貌,再進去檢查一下,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
    這時懂得禮的客人就會說:「不必,不必了」。下麵講:「客固辭」,一再地說「不必了,不必了,這進去就行了」。所以「曲禮」中間曲曲折折的,無非是表示這個禮。講到人情,當中分析起來,雖不是這麼簡單的,但也不是那麼的麻煩。第四條講客人入了門,現在一般建築不見得有三重門,甚至只有一門,一進門就到客廳了,進到裡面,你就為客人安排好很尊、很高的位子,坐得很舒適,這一條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五、室內有他客,應與介紹,先介幼於長,介卑於尊,介近於遠,同倫則介前於後。
    假如「室內有他客」,主人的家裡已經先有別的客人在了,現在又有客人進來,假如這些客人都認識,當然不用再介紹了,若客人之間彼此不認識,做主人的就應該給客人介紹,你不介紹的話,彼此不認識,話不好談,按照中國的道理來講,彼此都是客人,都是要好的朋友,應該互相認識,再說認識後談話也比較融洽,所以這是第一個原則,要給其他客人介紹。
    介紹也是有禮貌的,「先介幼於長」幼與長是就年齡來講的,就是先把晚輩介紹給長輩;「先介卑於尊」表示地位的尊卑,大家族中有輩份排行,有的輩份高反而年齡低,這種情形是把卑的介紹給尊的人。「介近於遠」對一般的客人來說,有住在近處的,也有遠路來的客人,我們就把近處的客人介紹給遠路的客人,這就好分別了。還有同倫,就是彼此的年齡、地位、身份、輩份尊卑等都相等時,也就是平輩的人,怎麼介紹呢?就依來訪的先後來介紹,也就是「介前於後」,把先到的客人介紹給後到的客人,這是介紹的次序。
    從前講禮節的人,自然知道這樣介紹,可是現在知道這個規矩的人不多,所以研究了「常禮」之後,就一定要照這樣去做,沒有照做就等於沒有用,這不但是背誦的問題,而且要真正做到。
    六、敬茶果先長後幼,先生後熟。
    客人來了最起碼的禮貌要倒一杯茶,再弄一點水果,或是糖果,茶、果這一類是少不了的,敬茶果的時候也要注意,先敬長輩,年紀長、輩份長的尊長,然後敬比較幼一點的。還有「先生後熟」,先敬生客,後敬熟客,這是敬的先後次序問題。還有主、客之間也要分清楚,老師講過,老師到蓮社來,我們招待遠路來的客人,同學拿毛巾、茶來了,這時候老師我們所尊敬的,在我們認為要先敬老師,這就錯了,老師這個時候是主人,在這裡是招待客人,所以我們必須把毛巾跟茶先敬客人,客人敬過了以後,再敬主人。這是講純粹主人敬客人,而客人之間也要分長幼、生熟。不但敬茶果如此,在宴會上敬酒也如此,要知道吃飯時大有文章。不懂得敬酒,往往在宴席上得罪客人。他坐在這個位子,次序顛倒了就不行。
    七、主人必下座,舉杯讓茶。
    不管客人他是長輩還是晚輩,到你家裡來作客,就要請他坐上位、上座,主人自己就要坐下座,把茶果端來以後,就是舉杯,舉起茶杯,「讓客」就是請客人喝茶。這是最普通的,注意這一個禮節。
    八、客去必送致敬,遠方客必送至村外或路口。
    客人訪問完了要辭去時,做主人的不能坐在家裡不動,或者只是送到門口就停止了,必定要送客致敬,假如同樣是住在台中市,那麼送到門口,等客人走遠就差不多了,如果客人是遠方來的,不是住台中,而這客人又是專程來拜訪你,當客人走的時候,你要把他送遠一點。要是在鄉村的話,你要把客人送到鄉村以外,比如住在村莊東邊,客人往西邊走,這個村莊還有許多家族,那你就要陪他把這個村莊走完,送到村莊以外上了大路為止。
    如果村莊一走出來就是個路口,那麼送到路口上就可以了。可是送到路口之後,客人一走就轉身回來也不合適。必得站在那個地方看一段時間,當客人走的差不多遠了,這個時候你再回來,中國文化就跟西洋文化不同,西洋文化不講究這個,他送到門口就完了,中國文化友情是非常厚的,朋友好不容易見一次面,見面之後又分別,要表示感情,必須送遠一點。
    九、遠方客專來,須備飲食寢室,導廁所,導沐浴。
    遠方客專門來訪問你,那就不是普通的交情,我們要必須要備飲食、寢室,並且要引導廁所、與沐浴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中國有句古話:「賓至如歸」!歸就是歸家,客人到我們家裡來,要讓他好像回到自己家裡一樣,一切都習慣舒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飲食,還有晚上休息的地方,寢室,這必須預備的。有的家庭有客房,如果沒有的,臨時可以騰出來。也有些客人不必住在主人家裡,他知道主人家裡房子不夠,他可以住旅館裡面。
    家裡如果沒有房子可供客人住宿,主人必須事先預訂旅館。這一條是指住在主人家裡,要事先預備飲食、寢室,另外要告訴客人廁所在什麼地方,設施如何使用等,要引導他知道。普通人家朋友從遠方回來,我們說給他「洗塵」,這個塵就是灰塵,請他吃飯也叫洗塵,也就是一路風塵僕僕,客人受到一路的風塵,所以讓我們為他洗塵以後,使他感到一身輕鬆,所以是借這個名詞,表示我們對客人的盛情款待。這是做主人招待客人,最起碼要注意到的這幾個層次,飲食起居這些事都給客人預備好了,讓他一切都能像在自己家裡一樣方便,這是盡到主人應有的責任。
    十、遠方來客,必送至驛站,望車開遠始返。
    客人來時我們要到驛站接他,客人離去,也要把他送到驛站。所謂「驛站」就是車站,車站有遠有近,比如在你家門口就有一個汽車站,這個時候你送到他到車站就可以了。假如是坐火車,也要送他到火車站,下麵說「望車開遠始返」,火車子開動,我們要站在那個地方,望著車子開遠,等火車看不見了才回來。所以必須買一張月臺票,在月臺上送他上車。古人送別就是這個情形,大家都念唐詩,李太白送孟浩然,他說從黃鶴樓江邊乘小船,慢慢由近而遠,依直到看不見人了,只看到帆船的影子,後來連帆船的影子也看不見,被山擋住了,他還在看江水流向天際的情況,這就是他對朋友的那一種交情!還有汪伯琦,他住在山上,把朋友從山上送到山下,然後自己再回住的山上去。這個都是古人守禮,也是朋友的郊遊之道。
    現在一般人時間都沒有那麼充裕,也做不到那個樣子,但最低限度,把朋友送到車站,這個可以做到的,做主人的在招待客人時,從見面入門,為客人介紹、敬茶果、讓座、然後送客,知道這幾條,大概也就差不多了。對客人可以說是盡到地主之誼,禮貌上也是可以說得過去。
    (未)旅行
    下面是旅行,旅行也有規則,也講求禮。
    一、將遠行,必辭親友,祭祖辭親。
    一個人要到遠地方去,一定要向至親好友辭行。所謂「遠行」,古代和現代觀念有點不同。古時候我們由台中到臺北去,這就是遠行,因為古代沒有火車,沒有高速公路,用的是人力車或走路,光是路程就需要走好幾天,到那個地方還不是短時候就回來,或者是辦事,或者做生意,必須留一段相當的時間,這就是「遠行」。現在當然交通很方便,從臺中到臺北幾個小時就到了,不算什麼遠行。
     假如你要離開這個地方,不是幾天就回來,得經過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那也算是遠行。過去在大陸上,從這個省份到那個省份地方廣大,沒有車輛,就是坐汽車橫跨幾個省份,也要半個月之久,這就是遠行。在這種情況之下,至親好友要向他辭行,所謂「朋友」,同門為朋,同志為友,不是泛泛之交,因為我們認識的人太多了,在機關裡邊同事那麼多,要是每個人都要辭行的話,那怎麼辦得到呢?
    此外要祭祖,出遠門的時候,要祭祀家裡的祖宗。現在一般小家庭,也應該供一個祖宗牌位。在內地還是這樣的,一個村莊裡面同樣一個姓,會專門建立這個姓氏祖宗的宗詞,除宗祠以外,他還有一個祖廟,供最近幾代的祖宗,還有呢造房子時,內地有四合一的房屋,這種四合一的形式,四周都是房屋,中間有天井,在後面的正中,照例有供祖宗的位置,先所供的是已過世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等,大概這幾代,這幾代以上的就供到村莊的祖廟。再遠的就進到祠堂裡面,全族共一個祠堂,好幾層的,無論多少代數,都供到裡面。
    這裡講祭祖,隆重一點是到祠堂去供祖先。現在沒有那種情形了,大致一般家裡,四合一的房子也不多見了,所以家裡必需供一個祖先的牌位,你要遠行前就要祭祖,祭了之後,再辭別自己的父母親。祭祖辭親表示孝道。祭祖是中國人的禮,中國古時候沒有其他宗教,佛教不是中國的,是從印度傳來的,研究宗教的人認為,在佛教沒傳來之前,墨家是宗教,其實墨子相信有鬼神,應該說起來,不算是一個宗教,不過他有宗教家犧牲服務的精神而已。那麼儒家注重慎終追遠,其實也不是宗教,宗教是現代的新名詞,固有文化沒有「宗教」這個名詞。
    中國文化維繫我們人類道統、精神的,就是靠祭祖,這是孝道。孔子講「祭者得福」,祭是祭自己的祖宗。然而「非其鬼而祭之,諂也。」不是自己的祖宗而祭他,這是諂媚的行為,當然是祭自己的祖宗。為什麼出遠門要祭祖?希望祖宗在天之靈保佑他,在外一切平安,有這個道理。辭離自己的雙親,讓雙親知道我們所去的地方,所以說:「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有必要到遠方去,要讓父母知道你到那裡。所以有辭親的禮,祭祖宗要拜,辭親也要拜,這是遠行一定要這樣。
    二、到達目的地,必先拜訪有關人士。
    你到了遠方去,都得拜訪有關人士,包含得很廣。比如說你到那地方去做生意買賣,走江湖更是需要,人家說:「江湖愈老,膽子愈小。」你有通天本領,那個地方有關的上下人士,都是事情成就的關鍵,任何地方都不要小看,說不定有江湖的老前輩,隱姓埋名在那兒,你不知道所以要打聽好當地有些什麼人。你要先去拜訪他,
    拿現在選舉來講,選舉也不簡單,選舉有人拿錢買票,但買票也不見得就成功,也有很多不買票成功的,這就是禮的關係。有關人士拜訪禮貌到了,就能夠得到支持。所以到遠方去,當然要事先瞭解那一個地方的人,問有關人物如何如何,一到那個地方就先去拜訪,向他請教,這是應有的禮貌。人就怕驕傲,一驕傲就覺得,憑我的才能到這小地方來君臨天下,一切都聽我的,其實不見得,就有人不聽,就是做官,作官在古時候是官家派的,皇帝派下來的知府、知縣,到地方作官的時候,我們以為地方上一切以他為大嗎?如果那個地方的有關人士,他不去拜訪,這些人就會給很多的阻礙,很多事就沒辦法推行。
    上海過去有個文人杜月笙,大家都知道的,上海那麼大一個地方,他任何官也沒作,但適任何地方都他清清楚楚,例如某某大官身上掛的貴重東西丟了,不知什麼時候丟的,找杜月笙,他一句話,說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歸還,遺失東西的人到時候,到那個地方,人家把東西送到他口袋裡,他還不知道,跟玩魔術一樣。那個時候抗戰,上海是一個淪陷區,你找員警沒有用,無論是那一道人物,沒有人不找他的,那一類人物都掌握著地方上的資源,他一句話就沒問題。這個就是有關人士。
    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必得要謙虛。在那個地方,他是有關人士,一切都瞭解得清清楚楚。就是我們學道,大家都知道都是在台中講,在老師的道場,你到遠路去講講看,遠路你怎麼講法呢?不是這麼簡單的,遠路實實在在我不敢去講。
    三、歸來必謁親友,或略送土物。
    旅行回來的時候,要去拜謁原來出門辭行的親友,拜謁時要略送土物。土物就是該地的土產,到高雄去可以帶一點當地的土產;到國外也有地方的土產。東西不在多,一點表示禮貌就可以了。比如從國外旅遊回來,帶一包小糖果,就代表那個地方的產物,這是表示心意。
    四、遠行之親友辭行,必往送行,事前或贈物或宴餞。
    就另一方面來講,你的親友也有遠行的,他要到遠方去,來向我們辭行。既向我們辭行的話,那我們就要去送行。要打聽他什麼時候、乘什麼交通工具,是火車站走呢?還是飛機場走?總之要有送行的表示。在送行前,或是送一些禮物,或是給他餞行,就是設宴。這是對於辭行的人應有的禮節。
    五、遠方客來拜,須往答拜,或設宴接風。
    遠方來的客人,專程的來拜訪,在見過面以後,我們作主人的,就要去答拜他。除了回拜之外,還可以設宴給他接風,接風就是設宴款待遠來或歸來的親友,其實就是請他吃一次。
    六、旅行歸來拜,須請回拜,或設宴洗塵。
    這裡講「旅行歸來」,這個旅人必然是原來住在這裡的,到外面旅行,現在才回來,他歸來的時候,前面講過「歸來必謁親友」,他來拜訪的時候,我們也要回拜,或者設宴來給他洗塵。就是旅人回來,在旅途上受一些風霜灰塵,現在給他洗塵的意思。儒家最注重就是倫常團聚,無論親戚、朋友就是倫常關係。天倫當然不必講,就是朋友團聚,也是人生一大樂事,分離是不得已的,謂佛家講「愛別離」苦,所謂愛別離就是感情好的,友誼很好,不能不離開,兩方面都感覺到不愉快,所以辭親表示對分別的鄭重其事,當回來時也要告訴親友,完全在於敦厚親友的倫常關係,。
    所以自古講禮和現在大不相同,現在知禮的人還常注重,有些不注重禮的,來就來了,去就去了。有些人走了好久,後來朋友才知道。「某人怎麼好久不見面」,後來一打聽,才知道他已經離開此地很久了。這個都是受了現代風氣影響的關係。
    七、受人之送行及餞別,到達所在地,須一一函謝。
    要遠行之前,我們向親友辭了行,親友也給我們餞別,這一些禮彼此都做到了,那麼餞別之後,到了目的地還要一個個「函謝」,寫信回來時,也不能夠一封信把所有的名字都包括在內,大家傳閱,這個不大合適。要一人一封信,報告自己已經抵達,告訴大家那個地方的情況如何,讓這些人能夠放心。再者感謝他們的關懷、餞行,這是必有的禮節。
    八、人之接風或洗塵畢,須還席[見PS(1)]。
    我們從遠方回來,或者從遠方來到這個地方,親友為我們接風、洗塵。這個時候我們要還席。什麼叫還席呢?人家請我們,我們照樣要請人家再聚會。這就是借接風、洗塵還席,增厚交情。古人講五倫之中,父子、兄弟、夫婦是天倫,不能分開。現在有不孝兒,實在不能教化,做父親的就在報紙上登個廣告,與他脫離父子關係,實際上無法脫離,天倫怎麼脫離呢?兄弟也不能脫離兄弟關係。古時候有休妻的禮,沒有離婚的規矩,沒有這個法,休妻那是非常嚴重的,那不是普通的事情。除此以外,夫婦結了婚是百年好合,是終身的,也跟天倫一樣,何況有了子女之後,那更是不可分離了。
    現在有了子女,他意見不合還是要離婚,現在不能談啦!夫婦、父子、兄弟就是天倫,家族的關係。家族以外就是君臣關係。君臣,拿現在是公務員,機關領導與部下的關係,就是君臣關係,這是職務上的關係。還有朋友是道義的結合,朋友他既不是天倫的關係,也不是職務上的關係,他是道義之交。朋友注重交,所以稱朋友至交。這個交包括彼此互相研究學問、修道,或是在事業上彼此能很接近,願意作朋友,這就算是交了。朋友之義在交,如果不交,就不稱為朋友。就這個「交」字來講,旅行到外面去還要辭行,還要送行,到了外面之後,經常還要有書信往來,不要失去連絡。這是朋友的可貴。所以朋友有接風、洗塵、還席,這個都是連絡感情。
    九、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
    境就是一個地界,《禮記》上的禮是周家定的,講的就是孔子那個時候,春秋時代周天子的天下有很多國家,這個人從這個國家到那個國家。一入邊境就要問他的「禁」,禁就是一個國家法令、規章,都必須要問明,不問明就不知道這個國家的法令,不小心就會犯了他所禁成的事情,假定以違警罰法來說,各地都不同,南方有南方的,北方有北方的,因各地的特性不同。到了一個新環境之後,不能一下子犯了人家的禁忌,那是不行的,一定要入境問禁。
    入國是問「俗」,古時候國都有城牆,你入了城要問他的「俗」。「俗」是的風俗習慣,這也是每一個國家都不同的。不瞭解這個國的家風俗習慣,就往往違反了風俗。小而言之被人笑話,大的就會遭遇人家的排斥。所以先到一個地方,總要把那個地的習慣搞清楚,這就是禮,禮有不同的習慣。送禮是表示禮節,無論婚、喪,或是什麼慶典,要瞭解當地的風俗習慣,禮怎麼送法,應該送什麼,都有習慣的,往往我們認為這是禮,在人家看起來不是,那就壞了。所以必須要問俗。拿禮金來講,你送人家這個數目,是多是少沒關係,人家注意的是這個數字,不但中國人有忌諱,外國人也常有,他有特別有喜歡的,也有討厭的。外國人有時候,不喜歡十三號,你說何以然呢?也說不出所以然來,一發生這種事,好事也被大家認為是凶事,要打聽清楚。
    「入門問諱」就是無論到遠方或到近處,到人家家裡去拜訪人家,必須先問諱,諱是什麼呢?比方你拜訪這個主人,他家裡的老年人,他父母親的名字,祖父母的名字,這叫做諱。現在不講求了,做兒女兒的有時後介紹「我是某某人的兒子」,首先把自己父親的名字都說出來了。在古時候不是這樣,古時候稱父母名字,都是叫上下,家父上某下某,不是一下就直接把名說出來。別人也不能夠當面,說人家父親的名字。
    在《禮記》上講的諱,一般是父母長輩還在世時,要求還比較寬一點,可是去世以後,就一定要諱。《禮記》上注解,父母死後一百天,叫做「足哭」,事情辦完了叫足。從死那一天起百天之間,做子女的隨時都哭,沒有定時的。過了一百天以後,就不能如此,不能說想起來就哭,應該有一定的時候。從百日足哭以後,父母親的名字就要諱了,絕對不許人講。你入他的家門,要是提到已人家經過世父母的名字,就犯了大忌諱。因此作客入門前先要問問諱,問去世父母親的名字。究竟怎麼問法呢?當面問當然是不可以的。當面問主人答也不好,不答也不好。所以要先問「介紹人」,就是主人派他家裡的人,或傭人或是家裡其他的人出來,看看是什麼訪客,可以先問這個人。還有最好在拜訪之前,就打聽他家裡有那些諱,應該忌諱那些事。
    十、入國不馳,入村裡必下車馬。
    本來這一條是講皇帝的,古時候做皇帝是一國之君,他無論是乘車或騎馬。「入國」就是在城市裡面,「不馳」就是馬不能騎得很快,因為都市人馬來往很多,馬走得很快容易撞到人。所以古注講,入國不馳是愛護民眾。一個國家的領袖,乘了車出來都不能夠走得很快,何況一般人。所以現在一般人在都市裡邊,車開得很快,都是不合乎禮的。交通規則規定什麼樣子的汽車,在城市裡邊開什麼樣的速度,違反了這個規則,在古時候就是失禮。古時候講禮治,現在則是違反交通規則,員警就找你開罰單,遵守交通規則也是講禮。
    還有「入村裡必下車馬」,到了村莊鄉里,無論是乘車或騎馬,必然要下來步行走過去。《論語》裡面講:「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也。」不要看這地方小,十幾家的村莊,說不定有高人在裡面,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在這裡隱居。我們經過這個地方,就要尊重這個地方,假如我們還是傲然地坐在車上,一直沖過去,懂禮的人就在後面譏諷了。老師講了好幾次,在內地村莊裡,有些人照樣騎車、乘車,後面人家就講嫌話了。所以這個「不馳」「下車馬」既是遵守交通,也是守禮節。
    旅行一共有十條。從辭親到回來,以及在外面注意的事情,保證我們都能遵照這些禮節去做,到哪個地方都會非常愉快,受到賓至如歸的禮遇。反過來說,我們到外面去,不按照這個禮,無論在本地或是遠方,必然都會遭遇到很多麻煩。這些麻煩其實都是在自己找的。自己小事注意到了,環境就好,沒注意到,環境就不好。佛家講「萬法唯心」,「心」字廣泛得很,我們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把這「心」字用到了,都是在這當中。「諸葛一生唯謹慎」,諸葛亮一生做任何都非常謹慎,任何事情他都注意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事,這個事都寫在曲禮裡邊,曲禮就是曲曲折折,曲盡人情。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有時表面看不出來,心裡很微細的,必得從微細中去領略,不是粗心大意能夠體會出來的。要把一句話說好不容易,一句話說出去沒有分寸,讓對方聽起來就發生誤解,這就找出麻煩來了。說話讓人家誤會,往往解釋不清楚,這都關乎我們這個心思用到了沒有。我們怎麼樣用心呢?所以講這些禮,提出這些原則,有了原則,根據老師所開示的舉一反三,處處留心去體會,就能轉逆境。一個人處的環境好壞,完全在乎自己。尤其是受教育愈高的,往往在這方面注意得很少,這個不行。一個人受的教育越高,辦的事情也越大,這個禮若不注重,就會壞了大事。
    普通小事遭遇阻礙失敗了,還沒什麼大關係,你辦的事多了,有關眾人的事情,如果遭到人家的反對,給人家破壞了,損失就大了,這個損失是自己沒有通達人情事故所致。在社會上真正的君子很少,君子之人是公私分明的,你跟他個人之間有不愉快的事,他可以放在一邊,處理公務的時候,他能不受影響還是照樣去做;但一般人就不是這樣了,普通人都是把公私加在一起,個人之間有不愉快,在處理公務的時候,他就跟你過不去,因私害公。
    所以我們處人處事,無論如何自己總要謙虛,想得周到。在社會上碰釘子比較多的人,他可以體會出一點。也有些人就是年紀老了還不覺悟,他個性很倔強,什麼事都堅持自見,別人意見他不能採納,自己犯錯,還是照錯的去做,不承認自己的錯誤,這種人沒辦法教他,勸告也沒法勸告,他碰的釘子再多也不覺悟。我們瞭解這種情形,自己就不要這樣子,隨時要發現自己的錯誤。常常拿這幾條原則自己對照,我們是不是合乎這樣子?在人情方面,禮節方面都要做到,做得不夠時自己要補救。
    不過有些情況,也不一定必須這麼做,譬如說講接風、洗塵,原則上是要做的,要誠誠懇懇的表示,但是朋友確實不喜歡,不願意接受餞別,那也不能勉強,我們的誠心誠意表示到了,他能不接受,我們也要隨順,不能說我一定要拉你來,請我吃一餐飯,這樣也不好。當朋友從遠方回來的時候,也要誠懇地來給人家接風或洗塵,但是人家實在不願意,那也就算了。
    凡是總是要盡到禮貌,禮貌盡到了,看對方的好惡如何?我不一定就要固執己見,非要這麼做不可,這樣反而違背禮的原則,禮是講什麼?講曲禮啊!曲禮是曲曲折折,不是那麼一成不變的,是原則性的,這還是靠我們自己多多留心就是了。
   (申)對眾
   凡是三人以上就叫「眾」。我們處任何一個場合,只要有三人以上,都是「對眾」。在群眾當中,我們應該表示什麼樣的禮貌,這個也非常重要,不懂這個道理,往往遭來很多人的譏諷。
    一、他人正談話,不在中間插言。
    當甲乙這兩個人正在談話時,我們就不要把人家的話岔開來,或者跟甲,或者跟乙講話。因為這兩個人可能正在討論重要的事,或是私人的事情。我們第三者插進去,妨害兩人的談話,這是很不好的事。假如我們自己,正在跟某人談話的時候,突然有第三者進來插話,把我們之間談話討論的事打斷了,我們感覺這個人合不合道理呢?所以這一點很重要。
    二、兩人對談,不向中間穿走。
    這裡討論到兩個人在那裡面對面地談話,或者是坐、或者是站的情況。《禮記》〈曲禮〉講:「離坐離立,毋往參焉。」「離」字不當離別講,離就是兩,兩個人對坐在那裡、或是站在那裡,或者談話、或者不談話,只要兩個人對面坐著、站著,不要去打擾他們。還有不能從他們中間穿過去。在房子裡面,假如說兩個人對坐,當然不能從他們中間穿過去;但是如果在路上,兩人對面站在那裡,你要通過這個路,他們妨礙了你的通行,是不是要從他們兩人中間穿過去呢?也不要,這個時候我們繞過去,從他們背後過去,如果從面前過去,就是妨害他兩人。
    就另一方面講,禮是雙方面的事,假如站在我們的立場來講,我們不能和任何人站在道路上面對面的說話,妨礙人家走路。禮是只管自己,不管別人,別人不對不要緊,我們可是管不了別人,儘管他不對,也不要去從他們中間穿過去,也不要糾正人家,「你怎麼站在這裡?把路擋住了。」這都是不可以的。我們還是自己盡自己的禮貌,繞過去就可以了。
    三、不高聲喧嘩,擾亂他人視聽。
    在眾人相聚的場合,或是公共場所,我們可不能很大聲在那裡講話、喧嘩,旁若無人在高談闊論。有一些人不懂得這個道理,愈是在公共場合,愈是提高嗓門講話,其實在公共場所不是不能講話,例如在火車上,同行的兩人要說話的時候,無論什麼情況,以對方聽得清楚為原則,聲音不要說得很高。你這聲音一高的時候,有的人需要休息,怕人家吵他。有些人不瞭解這一層道理,故意把自己得意的事說出來,譬如我中了獎券,或是學校裡考試得了高分,一筐一筐地說個不停,這些事情人家聽起來是不是夠膩的了。表示這個人好表揚自己。又喧嘩,又擾亂別人的視聽!
    所以我們常常說:「語驚四座」,這一句話說出來驚動四周的人家,都聽這個人來講,然而說的是什麼呢?不正經的話固然不可以說,就是談道,也不要高談闊論。談道也是彼此聽的清楚就好了,我們聲音談得很高,是故意借這個機會,想讓所有人接受我們的說法,其實這會引起人家的反感。我們事事要自己反省,如果在火車上、車站或其他宴會上,某人在那裡左一聲上帝,右一聲救主,我們聽起來作何感想?這就太沒修養了。在他以為這樣可以宣揚主的道,也是自己對教的一番好意,可是別人感受不了,也讓別的宗教徒起反感。
    禮貌都是互相的,事事自己考慮清楚。你在大眾場合,不是必要的話,儘量保持安靜。因為公共場合,那麼多人聚在一起,可能已經很吵了,喜好安靜的人都會感到不耐煩,而如果我們再高聲談話,那秩序就更不好了,讓人家更受不了。所以不高聲也不喧嘩,免得擾亂別人的情緒,這是應有的禮貌。
    四、不橫坐,不橫腿,不捫腳。
    我們坐的凳子就要坐得端端正正的,有些人把身體橫過來坐,這樣叫「橫坐」,那就不合禮了,也不雅觀。還有「橫腿」,把腿伸到長條凳上去,這個也不行。既不能橫坐,也不要橫腿。古人坐的話要求端坐,《禮記》上講,對尊長坐的時候,還不能「滿坐」,就是把椅子坐得滿滿的,靠在椅背上坐得很舒服。在長輩面前這樣滿坐是失禮的。應該要「半坐」,坐椅子的一半,古人叫做「危坐」,也就是「正襟危坐」,坐得肅然起敬。這當中有隨時聽候長者吩咐的意思,危坐時人比較容易站起來。你泰然坐在那裡已經失禮了,尤其再這樣橫坐、橫腿,那更不像話了,不但對尊者、長者,不能夠這樣,就是同輩在一起坐,也不能夠這樣。平常在家裡就要養成習慣,到外面做客的時候,就不會不知不覺地把腿拿起來。腿拿起來一橫,別人看起來會覺得失了,自己還不知不覺,一定要自己多留心。
    還有「捫腳」,捫是摸的意思。有些人坐稍微久一點,就把鞋脫下來讓腳透透氣,最常見的是坐火車,或坐汽車,再更進一步,把襪子也脫下來,用手在那裡把腳丫子扳過來扳過去。我們這個腳穿了鞋,空氣悶在裡面,一旦把它脫下來自己也受不了,這個氣味不好,你如果坐車上把鞋子脫下來,讓別人聞了難受,這一股味道往鼻子一沖不好,所以不能捫腳。不能把鞋襪脫下來,用手摸這個腳。我們做任何事情,講這個禮,處處要替別人著想。
    假如我們座位旁邊的人,也來這麼一下的話,我們感覺如何呢?我們受不了人家這樣做,我們也不能這樣。所以曾子講:「吾日三省吾身。」我們什麼事都要反省,事事反省都來不及了,有時候還有考慮不到的,還是小毛病很多,經常不斷地犯!尤其在公眾場合,或者是坐車子,吃飯的時候,那更不得了。許多人同席吃飯,我們把鞋子脫下來,一下子脫鞋,一下子又捫腳。用手去摸摸腳,然後再去夾菜吃,別人看了怎麼吃的下去。
    五、不隔席談話。
    參加宴席、宴會的時候,我們不要「隔席談話」,頂多與旁邊這一席的人小聲交談,不要與相隔比較遠那一席的人談話,那樣談話一定要提高聲音,才能談得起來,當你高聲談話的時候,一定會妨礙別人,那對方跟你談呢,還是不談呢?他跟你談,聲音要放很大,若是不談,那你已經問話了,這也不好。現在一般的宴會的桌子都很大,圓桌談話的時候,原則上話還是不要多。有必要談話時,最好只跟左右談。與對面的人距離那麼遠,也就不好談了。假如說與對面談話,他對著你,你對著他談,這個中間隨著談話言語,飛出去很多口沫,往菜裡面落,那菜裡面就是五味俱全了!所以不要隔席談話。
    六、坐不掀起椅凳之後方。
    你坐在那裡,不要把椅子的後方掀起來。一個單獨坐的凳子,正常情況在坐的時候,椅子四腳都是落地的,但有些人不如此坐,他故意把椅子後方兩根腳掀起來,你這樣坐雅觀不雅觀呢?也許你自己滑跌倒了,也許人家從後面一絆跌倒了,這都不好。
    七、衣帽不加於他人之衣帽上。
    我們或到外面旅行,或在餐廳裡宴會吃飯。尤其在冬天,外面穿的衣服比較多,譬如風衣、大衣等,進餐廳後要把外衣、帽子脫下來,餐廳裡面照例有一個掛衣服的地方,最理想的是每個人都有一個掛鉤,如果沒有那麼多位置,當我們看到人家的衣服已經先掛上去了,就不要再把自己的衣帽加在上面。或者人家把衣服折好放在凳子上面,我們就不可以再把自己的衣服、帽子放在別人的衣帽上,除非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說「你把這放在上面好了」,那就沒什麼問題,如果是生人或是普通交情,當你把衣物加在上面時,他會不高興,因為個人有個人的習慣,有愛好清潔,他的衣服乾乾淨淨放在那裡,我們的衣帽戴得髒了,再加在他的衣帽上,他就不高興了。
    再者人都有一種脾氣,不願居在人下,衣帽也不願意居在人下。所以大家要留心,例如參加宴會、喜事,有簽名禮簿,大家都是認識的朋友,所以參加的人名字都是簽在最下面的。再來有人開畫展,來的人都互不認識,這時候大家都簽在上一層。由此可以知道一個人的心理,都喜歡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上面,不願意寫在下面。既是一般人心理是這樣,我們就要自己謙卑,處在下面,不要居在人上,居在人上就跟人起衝突,這就是不好了。小事如此,大事也是如此啊!凡事你只要謙讓,讓人一步的話,什麼事都做得通順,不會有什麼阻礙的。
    所以聖人制禮,教我們讓人,實際上還是對自己好,大家都禮讓的話,這個社會團體多麼和衷共濟,多好呢!非得要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互相競爭,就跟現在競選一樣,大家就這麼爭,實際上風氣是如此!大家也不能不競選,制度就是這樣,民主時代要競選,可是現在這種方式,六、七十年前的人看到這種情況,是受不了的!
    老師講在前清的時候,乃至於到民國初年,對日本抗戰的時候,在家鄉內地所見到的,還沒有選舉啊!地方上的鄉長,當時叫「連保主人」,連保主人下面,現在叫村裏長,當時叫「保長」,保甲啊!當時實行保甲法,就是中國歷史上所行的保甲法,保長相當於現在的裏長、村長;甲長相當於現在的鄰長。保長、甲長大家都不願意當。大家互相推薦,彼此都是讓的。鄉長也是很謙虛的,鄉長是政府派下來的,也不是選的,派的都是有資格、有能力的人,整個風氣不跟現在一樣。
    現在有了選舉制度,我們請那時候的人到現在來,他一定不願意選舉,現在選舉都要自己宣傳自己,宣傳還不算,還要拿錢出來。拿錢不是這麼簡單的,拿錢買票還要找對人。所以我們處在這種風氣,你叫孔夫子到現在來,教他老人家來選舉,他也沒辦法。民主時代一個人有一張票,這張票是選民拿在手裡面,他選什麼呢?當然是認識的人,如果沒有認識的,他怎麼選法呢?所以完全靠競選人自己儘量宣傳自己,儘量表揚自己,用盡各種方法。所以,現在很難,風氣是這樣。但我們不管風氣怎麼樣,瞭解了之後我們守住自己的本位,把事情做好。
    人家好戴高帽子,我們就讓人家戴,不要把帽子加在自己頭上,這樣到任何地方,我們不會受人家的輕視。時代雖然如此,儘管個人都願意宣傳自己,但在另外一方面,也都不願意聽到自吹自擂的人,聽起來都不大高興。這是矛盾的時代,既不願意聽人家自我表揚,而自己又免不了要表揚自己,看這多麼矛盾的事。
    八、不向人噴水吐痰。
    噴水、吐痰這是不好。什麼情況下噴水?我們不會無緣無故在大眾場合,含一口水來對大家噴。但是有一種情況,過去一般人有漱口的習慣,喝一口茶在嘴裡面咕嚕咕嚕,然後往地上吐,也不顧公共衛生。過去往往有犯這個毛病,還有吐痰也是,過去隨地吐痰的現象很普遍,往往嘴裡有痰就隨地吐,既不衛生又不雅觀。
    還有在團體生活中,早晨起來漱口刷牙,大家在一起漱口時,當漱口水漱下來時,應該要小心,有些人往下吐的力道很重,「呸!呸!」吐下來的時候,往往噴到站在旁邊人家,把人家的衣服也弄髒了。或者水龍頭開的很大,嘩!水一沖下來,到處水花四淺,濺到人家的衣服,水龍頭應該小小的開。這種人都是屬於「狂者」,不能夠小心,不能夠考慮到對方的人,到處就受人家討厭,讓人家不高興。
    有些人他知道痰不可吐到地上,也知道把痰吐在手帕,或衛生紙上,可是吐痰的方式也要注意,人家在吃飯,你嘩地吐出來,人家聽聲音就不高興,因為吃飯的時候,總是往喉嚨口裡吞,一聽到你在吐的時候,心理就不好受,起反感吃不下去了。還有一些上年齡的人,喉嚨裡面習慣性的,不管有痰沒痰,一進門的時候,就「嗯!嗯!」好像有痰,這樣連嗽幾聲,別人聽起來也不好受所以,在習慣上要儘量改善,讓人家看起來順眼。假如這些事情沒有顧慮周到,會增加人家不好的印象。
    所以,噴水固然要不得,吐痰最好也不要,有痰的時候儘量找無人之處,不要把吐痰的聲音讓人家聽到。還有講到噴水,現在走在路上,有些人洗車子,往往你走到那個地方,他用水在那裡沖車。還有油漆店的噴漆,他也不顧往來的行人,把行人道就當作是自己的工廠。你走到那裡,他正好把漆噴過來,噴得你滿身都是。還有些人怕來往的汽車,把灰塵揚到店裡邊去,所以經常往外灑水,可是要灑水之前,要在沒有人的時候才往外灑,這些地方,都是要顧慮到人。所以既不能向人家噴水,也不能向人家吐痰,讓人家產生反感。
    九、不向人呵欠,舒伸,嚏噴。
    這一條討論到跟人家談話的時候,向人呵欠的情況。我們前面講,去訪問人家時,看到主人呵欠,表示主人的精神疲倦了,這個時候應該向主人請辭,不能再繼續談了,假如主人昏昏欲睡的時候,一邊和你談話,一邊打著瞌睡,勉強打起精神,這很難受的,做一個訪客叫主人這麼難受,心裡也是不安的!從另外一方面來講,無論我們是否做為主人,在任何場合,只要跟朋友,親戚或者是熟人談話時,最好不要打哈欠!你一打哈欠的時候,懂禮的人,就不能跟你談話了,他心裡會想,你太疲倦了,不能再談下去了,他就要結束談話。
    有些人習慣哈欠,說幾句話呵欠就出來了,他也不是真的精神疲倦,就是有這種小毛病,這個小毛病要改。還有人習慣咳嗽,咳嗽和呵欠的習慣都是不好的。還有舒伸,有些也是習慣性的,坐不到多久就「嗨!」舒伸起來,這個舒伸就叫做「欠伸」,欠是呵欠,伸是把手伸開來,真正疲倦的時候,當然是情有可原,但習慣性的舒伸就不可以,這樣讓對方看見了,會以為你是有意下逐客令。還有打嚏噴也是一樣的,咳嗽是從口裡面咳出來,嚏噴是同時從口鼻裡面沖氣出來,如果正好對面有人,我們這麼一沖出來,口裡微細的唾沫,可能就會噴到人家的臉,人家有修養的人,他不肯拿手帕出來擦乾,故意裝作沒有噴到臉上的樣子,但是他心裡很難受。
    有的不懂禮的人,唾沫一噴到臉上,他馬上拿衛生紙、手帕擦乾,對方看到你在擦的時候,心裡多難受啊!所以這些情況我們儘量避免,當自己實在要打噴嚏的時候,把口捂起來,或是轉身對外,不要對著人家。對眾一共有九條,就是處處不要教人討厭,讓人有一個好印象。也是原則性的,根據這些原則,凡是教人家起不好印象的,我們儘量避免去做就行了。

常禮舉要(李炳南老師編述,徐醒民老師講述)07(2008-12-27 11:55:02)
標籤:雜談 
分類:儒家教育(酉)饋贈
    贈送東西給人家,包括吃的、用的東西,以及錢財等,都叫饋贈。贈人家東西是一種禮,這種禮在一般沒有研究之前,總覺得送人家東西都是好的,當中沒有什麼學問,然而把這幾條看過後,或者是諸位有機會研究《禮記》,就知道這當中很不簡單。我們送人東西要遵循禮,人家才接受,禮貌不周全或是不合於禮,人家可以拒絕不要,到時候一番好意,因為送得不對,反而變成害事。
    一、禮尚往來,來而不往,往而不來,皆非禮也。
   《禮記》〈曲禮〉講:「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然後接著講:「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這一段即是上面那兩句話,我們也要瞭解個大概,所謂「太上貴德」,這個德聽老師講《禮記》也聽過了,我們固有的文化,最高的是道,道下面次一等的是德,再次一等是仁,再來就是藝。仁、藝、禮。
    道、德、仁、藝這四個字都不講條件,那就是說,我們幫助了人家,或給人家任何好處,做了就做了,該做的我們就去做,對自己來講是禮之當然,不要求對方將來怎樣報答我,道、德、仁、藝是這樣的,下面再來即是禮,禮尚往來,即是講禮。人與人之間,我有禮往,你有禮來,彼此於是來往,這個就是情份。一天一天加厚,這就是〈曲禮〉所講的「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什麼叫做「太上」呢?古注講是在三皇、五帝的時代,但也有人講這也不儘然。固然在上古時代,人情都是很純厚的,講施是可以,不必講報答。可是到三皇以下,以至於到了後代,也是有些道德高尚的人,做了有道德之事,不希望人家來報答他,這也是有的!在歷代有一些高人、隱士,我們看《高士傳》,那些修道的人也是有的!所以有人主張,「太上」是指就人來講,不必就時間來講。若就時間來講,周家以前有,那周家以後就沒有了嗎?周家以後還有,不過少一點就是了。
    就人來講,凡是這種人,他的德性最高,佈施而不求報答,拿佛家來說,佈施講三輪體空,這就是行無漏法。有漏呢?我們做一點好事,就希望將來對方給我們報答;或者他不希望對方回報我,但也希望這份功德做出去,將來有一種好的報應,這個都是希望報答,是有漏的。在佛家來講,古時候這種人當然特別多,在後代甚至是末法時代,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這些人,不過是這些人不大出名就是了。真正的修行人,他佈施講三輪體空,不然生死怎麼了呢?無漏功德怎麼講法?因此「貴德」貴重的是德,道、德、仁、藝這個德,德是不講求施報的,事情做出去了,就做出去了,但是這種人不論在古今中外,究竟是少數。
    教育立場來講,總是以社會當中,最大多數人為主體,社會上多數是中人,上智下愚都是居少數。「太上」的人,這是上智,很少。所以儒家講禮,「尚往來」、「務施報」,有施就有報,因此講「禮尚往來」。既是講禮尚往來,禮就注重有往有來,如果別人送禮給我,而我不往,沒有報答別人的禮,或者我以禮往,而別人不再回答,這統統不合禮,也就是「非禮也」。聖人所以制定禮,就是叫人家守住這個禮,一步一步的往上追求。禮這階段如果還做不到的話,那再來就要講「法」了。
    法是講權利、義務,有義務就一定要求權利。例如國家有法定明文規定,私人之間可以訂立契約字據,想想看「法」這樣做的話,禮的精神就沒有了。禮是不必講權利、義務,都是出於自動,基於人的情分,自願彼此交往。如果就「法」方面來講,就只有法律條文規定,那人家還要鑽法律漏洞,還有很多人不能遵守,所謂「犯法」,那社會風氣就一天一天的薄了。所以,聖人講禮是道德的最後一道防線。所以子夏問詩,孔子答「繪事後素」繪事後素,後來悟到禮後乎?這個禮是到最後的,換句話說,如果不講禮的話,那整個道德都不能維繫了。
    因此禮尚往來,就中國文化來講,這是必須要講究的,在今日之下,不管人家懂不懂得,守不守,我們自己都這樣做保準沒錯,人家就是不懂禮,我們還是照禮的要求去對待人家,人家心裡也受感動,人都是有良知良能,他所以不明,是因為沒有受到教化,沒受到聖賢教育。當人的良知遇到有禮之人這樣待他,他自然會受到感動,所以在古注裡面講,這是一個基於本性,真實的情感發揮出來的,絲毫不勉強。例如我們受人家的恩惠,人家不講,我們自己心裡總要記得,找個機會就要報答人家,這是報德還本。
    中國有一句話講:「飲水思源」,我們喝了這杯水,要想到水的來源,那麼在社會上,一來一往,與人交往,都能這個樣的話,這個禮就沒問題了!這一條在這一大段當中,是個原則。瞭解這個原則,我們才知道為什麼要講禮,跟人家來往,都是出於人的天性,必須如此,人的心才會安,沒有這樣,人的心總是不能安。
    二、賜人不曰來取,與人不問所欲。
    賜人,這些字眼我們總得要知道。凡是賜給人家,是年齡地位比對方高,或輩份高一點,才講賜。說是這麼說,但真正送東西給人家時,就不能說:某某人賜。可不能這樣講,你就是長輩的時候,送給晚輩,也不能說賜,這裡是為了說明才這麼講的。你以長者的地位,賜東西、送東西給晚輩的時候,你不能講:「哦!你自己來拿吧!」或是「我送什麼東西給你,你什麼時候自己來取吧!」這個不合乎禮。為什麼不合乎禮呢?因為我們講禮,無論任何一個人送東西給對方,對方總要表示辭讓,辭讓一下子,然後再接受下來。
    你叫對方自己來取,人家總是不好意思來拿,叫人家感覺為難。尤其你在長者的地位,你叫他來拿,他不來拿就是違背你的意思,來拿又不好意思。這很為難的,因此不要叫人家自己來拿,你可以自己,或是請其他人送過去。我們讀論語都知道,孔子在魯國的時候,魯國那些大夫,或是魯君,送東西給孔子的時候,他都是送過來的,就是「不曰來取」這一條。
   「與人不問所欲」呢?我們送東西給人家,現在也受西洋風氣的影響,這是難免的,世界各國一開放,每一個國家的風俗習慣都互相在影響,我們要完全拒絕外來是沒有辦法的。人與人接觸,看到別人的樣子,就自然地想去模仿。西洋人要送人東西之前,會去問對方喜歡什麼,喜歡吃什麼!外國人是這樣的。既然你問我喜歡吃什麼,我就告訴你,我喜歡吃巧克力,或是其他什麼湯,什麼水果,照他所說的買送給他。
    在中國就不是這樣,中國自古以來,東西送過去以後,對方都是推辭不好意思要。現在你問對方喜歡吃什麼,想要什麼東西,人家會礙於出口,很難講出來,這是一層意思。再一層意思,真正遇到有些不懂禮的人,好!你問我所需要的,我就把需要的講出來。這時候對方要的東西,也許和你準備的不相合,那你怎麼辦呢?你預備送他的東西他不要,他要的是另外一種東西。這不是麻煩嗎?還有,對方所需的東西價值很大,你拿這個錢買不起,譬如需要一架飛機,好啦!你送他一架飛機吧!你不能送,那又何必事先問呢?你問了總是想要滿人家的願望。
    這有種種道理在當中!我們送人家東西,當然希望人家對這份東西很愛好。也能夠符合他的需要,對此我們不妨事先多多觀察,事先從旁瞭解,不必當面問他本人,這個都可以辦到。如果說他是吃素的,我們送他葷菜,這就不大合道理了,這個平常都知道,是不是呢?類似這種情形,我們就必須事先有個瞭解,再根據觀察,送對方真正需要的東西,這就可以了。所以送人家一件東西,不在於錢花的多少,如果對方不喜歡你送的,就是花了錢很多,對方都不稀罕,沒什麼大意思。你錢花得很少,但對方一看,覺得很滿意,很能合他的意,所以送東西很不簡單。大原則是不能問人家你喜歡什麼?這個不可以,我們就中國的禮,中國人自古以來都含蓄、謙讓,心裡的意思,不好意思直接說出來,這個國情與人心,和外國人大不相同。
    三、贈人物品,必謙必敬。
    我們贈送人家物品,無論是什麼樣的東西,就算人家再怎麼需要,或者我們是在救濟他,無論如何贈送的時候,都要非常謙虛,非常恭敬。中國人凡是懂禮的,他都知道這個,尤其是讀書人,都有一種傲骨,就是人窮志不窮,因為他志不窮,遇任何事情都是不肯低頭,都是方方正正的,你對他沒有禮貌,他還是不屑於低頭,中國過去不僅是讀書人講禮,就是不讀書的人,他也知道禮貌,送人東西也知道表示恭敬、謙虛,總是說我這個禮很淺薄,不知道值不值得送。絕對不能說,我這東西多麼高貴,多麼好送給你啊!這也是外國人那一套,中國人不這樣。
    假如來這樣一套的話,中國人他就不接受了,在《禮記》〈檀弓〉裡面記載,齊國黔敖這個人是不錯的,他看見齊國年荒收成不好,就預備很多食物在外面,普遍供應人家吃,這個事情在今日下很難得,他既有錢,還肯這樣佈施給人家,可是有一個餓者,饑得路都走不動了,黔敖一看說,哎唷!趕快來吃吧!趕快來吃吧!那個饑餓的人一聽,覺得對他有一種很輕視的意思,掉過頭來就走了。就是不吃「嗟來之食」。「嗟」就是一種歎息,可憐的聲音。黔敖看到這樣的情況,當下就對他道歉,那個饑餓的人還是不接受,還是不吃,走了幾步就倒在地上死了。
    所以要做好事救濟人家,也要禮貌周全。我們佛家施食還要念咒,做一切事還要念咒來讓他得到真正好處,這是救濟貧困,是自己在種福田,不是可憐對方,這個都有道理,要是輕視對方,存不恭敬的心裡,本來有十分功德,這下子就打對折。如果對方不接受呢?我們的功德就沒有了。這是要知道的,必得要謙要敬。
    四、贈人物品,外必用包裹,婚喪慶壽例外。
    我們贈送人家的東西,無論吃的、用的,都叫物品,這個物品外面必得用包裹包裝起來,也許我們在食品店裡買來的東西,已經用禮盒包裝好了,外面還要用個紅紙把它包起來,這個叫做包裹。為什麼外面再加一層?讓人家看這不是一個禮物,而是普通的東西,這樣送到人家裡去。這個禮很麻煩,人與人之間的來往很複雜,你送人家禮,在你認為很單純的,是聯誼性質,沒什麼其他的用意。但是,接受人他心裡,或者他鄰居,或是當時在場還有別人,也許會引起很多其他的猜測。如果他是公務員,那麼你送禮去的話,本來只是純粹私人的聯絡感情,與公務沒有關係,但別人一看,某某人又送禮來了,是不是利用職務之便,感覺總是有點不安。
    要避免種種懷疑和猜測,這種的誤會並不是送的人,或接受禮的人,而是避免外人看見了,作出種種不當的猜測。你把東西外面包裹起來,別人看見了,也沒覺得有什麼,所以講人情世故,這就是人情世故。但是有例外的,「婚喪慶壽例外」,譬如結婚、喪事,或是作壽。此處作壽不是現代一般人所講的,四十幾歲,五十幾歲也作壽,做了大官,五十歲也作壽,其實在古禮,我們老師一再講,六十歲還勉勉強強,一般這個年齡都還不作壽的,七十歲才可以。
    在中國來講有上壽、有中壽、有下壽。上壽就莊子裡面所講的一百歲,中壽八十歲,下壽六十歲,相差二十年,到了六十歲,一個花甲子可以算是壽了。他的標準比較低一點。在左傳注解裡還高一點,上壽一百二十歲,中壽一百歲,下壽八十歲,依這個標準來講,八十歲才能夠作壽,想想就是不以高標準,我們折中來講,七十歲的時候才是壽。
    這裡講結婚、喪事、慶祝及作壽,送禮物可以不用避人耳目,人家不會猜測的,它是公開的受禮,公開送禮。除此以外,禮物總要避諱一點,免得彼此都有麻煩。送人的也要避嫌,譬如你是在公家機關工作,逢年過節的時候,你準備一份禮物,預備送給與公務無關的人,純粹是一個親友,可是你這份禮物在公家機關裡面提進提出,人家一看,某某人一定是想送給某某長官的,巴結長官。這不是招來誤會嗎?你在外面買東西,直接送過去就好了,何必要提到機關來呢?
    關鍵都在自己,很多事情如此,所謂曲禮就是這樣的。人的心裡是捉摸不定的,在書經裡面講得好,「人心唯危,道心唯微!」我們自己一舉一動,都覺得於心無愧,光明磊落可以對天,可是對天是可以的,天看得清楚,而人看不清楚!人看不清楚,他誤會了,你就招來很多麻煩,閒言閒語是小事,但遇到重要的事情,由小誤會就造成大誤會,那障礙就來了。所以你懂得禮的時候,處處總得多考慮幾次,為什麼包裹?有什麼作用?要多考慮。
    五、平素贈物,座有他客,須避觀聽,遠來及初晤,可不避。
    前面講過,我們平時贈送一個東西給人家,若是送到朋友家裡,當然這東西要用包裹包裝起來,你在送的時候,總是要有表示,假若當時對方家裡沒有別的客人在場,你當然可以直接講,如果說主人家裡正好有別的客人在在,那這時候就不太方便講,應該用一個適當的方法,或請主人到另外一個房間,把贈送的意思表達出來,這個都可以。總而言之,不要讓在座的其他客人,知道你是在送禮,因為平素送禮總是有一些事情。其他客人知道你在送禮物,也許他沒有帶禮物來,他心裡會想:我這麼空手來了,覺得很不好意思,很尷尬。所以這些人情,總是需要注意瞭解。
    但有的時候可以「不避」,雖然在座有別的客人,也不必回避。那就是初晤的時候,第一次見面。彼此之間原來不認識,或經由別人介紹,或你主動知道某人,你非常敬佩的來拜訪他,彼此新交情,現在初次見面。凡是初次見面在古禮來講,總是希望表示一點點敬意,帶一點東西意思意思,表示一番禮貌,這在接受的這一方,他也能夠接受下來,心理上沒有負擔,因為你只是禮貌上「約定俗成」,風俗習慣就是如此,初次見面都要表示一點禮物,受者也是認為這是合理的。如果第一次送禮就很貴重,那對方不能接受,這個古書裡面也知道,很多初次送重禮,古人都知道,無功不受祿!你沒有重要的要求,不可能送這樣重,所以他不敢接受。除這個以外,初次見面的禮貌,要送一點少許的,花錢不多的禮物,這個對方可以接受。像這裡的禮,遠來或初晤的送禮者,雖座有他客,也不必避諱,但其餘的則都要注意。
    六、受贈先略謙辭後受,稱謝,逾日須往拜。
    有人來贈送禮品,不能馬上就接受下來,總要略為表示一種謙讓,「辭」就是不好接受的意思,總得把意思表達出來,表示自己不敢接受,但是要真不受的話,也是不行,老師常講到,人家買東西來,你堅決不要,叫人家再提回去,這是很難堪的事情,這是純粹就聯誼方面來講,如果說是有利害關係,特別與職務上有關係的,比如公家機關申請某事,對方正在辦理這個事情,他就不能接受,受了萬一將來出事怎麼辦呢?除了那個以外,一般送禮只是一種純粹的禮貌,價值也不太貴,略為辭了以後,你就收下來。
    收下之後還要稱謝,謝完了以後呢?過一個時候,所謂「逾日」,並不是第二天,指稍過一個時候,你再去回拜他,這就是所謂「禮尚往來」。一般交情是如此,假如交情已經很深厚了,有些是不拘常格,要看情況而定,這裡只能講個原則性的,懂得原則,實際上的運用要看各人,並以彼此交往情況加以斟酌,不是一成不變的。
(以下原稿缺四頁)
    七、長者賜,不敢辭。
(十一)慶弔
一、參加吉禮,不談衰喪話,不戚容,不啼泣。
二、居喪不參加吉禮,只送儀物。
    ……請到外面參加人家的喜事賀客,沒有這心情。至於人家辦喪事,自己也不必去,自顧都還不暇,那裡有心情管人家呢?就是不必參加了,雖不參加,但有至親、好友吉禮結婚、作壽等事,送帖子來了,只要送一份禮物過去「只送儀禮」即可,人可以不必過去。在古代送禮還不算,要人到才算夠交情,只送禮而人不到,這個交情還不夠味道;反過來說,人到了禮雖薄一點,對方看起來安慰。親自來了,這個味道是不同的。但是居喪期間,他送一份禮去,人雖沒出席,對方也不會見怪,他知道禮可以這麼做的。
三、喪服不入公門,不觀吉禮。
    居喪期間,尤其父母親新死,百日之內穿披麻帶孝的喪服,那種喪服,不但不能入公門,就連普通人家也不能去,也不能去觀古禮,為什麼呢?要替對方著想,因為這穿喪服、凶服人家裡去,人家如果在辦喜事,心裡總是不大高興,穿凶服去參加喜事,這個不好。
    四、賀婚在眾賓前,辭不諧謔。
    我們去恭賀人家結婚,這是嘉禮。那在禮堂上,眾多賓客前面,要講話的時候,話最好不要多講,萬一對方要求,你就說些好話,千萬不要在那個場合說不正經的話,也就是不三不四的諧謔話。現在結婚有正式的典禮,古時雖無正式典禮,卻也相當隆重。有六禮成婚,前面不必說,就是到最後的迎親,親郎到新娘家把新娘接回來拜天地。新郎家裡請的賓客,這個大禮是不得了的,貴賓滿堂的時候,這種場合有時候要講話,有些人不懂禮貌,在結婚典禮上說些笑話,笑話要有分寸,喜事場合當然是輕鬆,輕鬆而不諧謔,這要得體。
    一般正式結婚典禮,要求在貴賓致辭,幾乎已經成一個風俗。有些不懂禮貌的,在這些致辭場合,要求新郎新娘報告他們的戀愛史,這下給難題了,這種婚姻大禮場合,是人倫的開始,男女結婚是人之大倫,男女雙方的主婚人、家長,還有媒人、證婚人都在場的時候,你叫他們報告戀愛史,這就是不三不四的話,這新郎新娘怎麼個開口啊!
    假如遇到受新式現代教育的,他真正來個報告,那家長多難堪!在這種場合,家長又不能制止他,那可是出洋相了,這種不可以。同樣的賓客致辭時,講一些不合禮的事,都是非禮的。你不講則已,講幾句話,就是簡單扼要,說些祝賀的言辭,話也不必講得太長,那麼多眾賓客大家都在等,一般的心理,這不是教化、施教的場合,簡單扼要說幾句祝頌的話就行了,務必不要諧謔而失去自己莊重,也使對方難堪。
    五、臨喪不笑。
    臨喪就是人家有喪事,發了訃文,我們去參加喪禮。無論到殯儀館還是喪家家裡,都是喪禮。去參加喪禮叫臨喪,臨喪不能有笑容,不能談笑。古人都懂得這個禮,不會談笑的,不但不談笑,古禮凡是遇到至親好友,有關係的人來報喪,見了面聽到不好消息,當下就哭泣表示,那是誠心的哭泣。現在當然一般都不知道這個禮了,但最低限度,參加親友喪禮,千萬不能笑,笑就是一點同情哀悼的心情都沒有。現在有很多人參加喪事,遇到一些彼此都認識的朋友,平時見面少,這種場合一見面:「唉!大哥,您老哥好久不見面了。」一談起來,把喪事忘在一邊,這時高談闊論自己得意的事,海闊天空的聊,高聲談笑。這種情況就非常失禮。
    參加這個場合,孝子的心情,我們要感同身受,即使不像孝子那樣的心情,最低限度也要有一種同情,一種哀戚的表示,所以不能夠笑。在《禮記》裡面講,不但是參加親友喪事不能笑,就是對於陌生人的喪事,也是一樣的,所謂「望柩不歌」,走在街上望了柩,出殯的棺材抬在道路上,我們遠遠望見了,雖然是不認識的,只要望見人家出殯,原來我們自己在路上唱歌,看見這個就不能再唱了。就是居家看見門外有出殯的,在家裡也不能唱歌,尤其我們學道的人,學佛的人。
    各位看看龍舒淨土文,宋朝的王龍舒老居士,不得了的,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祖師老人家原先眼睛不好,後來看了龍舒淨土文,才一心一意地學淨土,所以龍舒淨土文很重要。在淨土文裡面講,我們念佛人,遇見任何不好的事,都給他念念佛。比如在路上走,看見屠宰的,動物將要被殺了,我們有能力就買下來放生,沒有能力就念念佛替牠回向,這都是很好。根據這個,凡遇到一切眾生,受了悲慘的遭遇時,我們都給牠念念佛回向。念念往生咒,這都是可以辦得到的。遇見大災難死亡很多,慘重的大凶案,我們也方便的給他念佛回向,都可以辦到的,不必等到聽經的時候再回向,聽經的時候當然也要回向,臨時培養自己同情眾生遭遇的心理,修道人這樣做,臨喪更不可以笑,心理要在喪事上面。
    六、裏有殯,不巷歌。
    這個精神還是一樣,同一個鄉里,「有殯」就是出殯。所謂殯就是入了殮,包括停柩在喪宅,還沒有葬,都叫殯。同里間有殯,「不巷歌」就是不要在巷子裡唱歌,就是在家裡唱歌,聲音也要小一點。在巷子裡唱歌,人家聽到了還以為,哪來這個不知禮的人,在這裡還在唱歌呢?別人就講話了。所以鄭康成注解是:「裏有殯,不巷歌」是助哀也。是幫助喪家一種哀慟。
    七、飯於喪家,酒不赭顏。
    內地一般人做喪事,都是請客的,發了訃文出去,定某日某時舉行喪祭。親友當中有的是近路,有的是遠路來的,當然要送禮,舉行喪祭後,雖是喪家,還是要請客吃飯,吃飯間當然也有酒,喪家雖是辦喪事,還是要拿出平常的禮來招待客人,有飯也應該有酒,招待雖有酒,但是來參加喪事的客人,飲酒不能多飲,略為表示而已。所以這個酒不至於「赭顏」,「赭」微微的紅色,泛了紅暈,顏就是面貌,酒喝多了臉上一定發紅。酒稍為飲一點點,不能多喝,多喝就表示作賓客來此,沒有一點哀悼的心理,沒有同情心。
    《論語》〈述而〉篇曾說:「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孔子在有喪者之側,就是在喪家吃飯的時候,不僅酒不赭顏,連吃都吃不飽。如果說非要吃得很飽,跟平常一樣,還是照樣吃喝,注解裡講,這就是沒有惻隱之心!人家在喪事,可以說是哀痛得不可言狀,做客人的哪裡還有心情飲食!鄰居家裡有喪事,自己在隔壁也要克制,買房子你不要在殯儀館、醫院旁邊,醫院照例有太平間。並不是怕鬼,我們學佛人都知道,人死後不一定就變鬼,不知道轉到那一道裡去了。但是有一層要注意,根據儒家講惻隱之心,佛家講慈悲憐憫眾生,像殯儀館、太平間、火葬場,你住在旁邊,新死了一個人,他家人在哀嚎痛哭,假如住在旁邊,心裡很難受啊!是這樣的原因。
    (亥)稱呼
    在社會上跟人來往,「稱呼」是必須要有的學問,無論跟人見面談話,都用得上。如果要考據每個稱呼的來源,那就麻煩了,非常複雜。這裡我們注重實用,懂得什麼人該用什麼稱呼就行了。有些必要的名詞,須得解釋一下。
    一、初見面之人問姓,曰貴姓,問名,曰台甫,自說姓曰敝姓某,說名曰草字某某。
我們跟某人原來不認識,第一次見面,見面的時候,問人家姓什麼,就是叫貴姓,問名呢?問台甫,自己說姓,就說敝姓某,說名字呢?說草字某某,草字是謙虛、虔誠的意思,一般都是這麼的講法。
    二、有親戚世交者,應各以其名分彼此相稱。普通稱人曰先生或某兄,自稱曰弟。老者長者,稱曰老先生,自稱曰後學,或稱自名。
    親戚名分當然按輩份來叫,世交呢?世交最低限度,也是從父親這一輩開始就有交情的,或者再早,就是祖父母,祖父母以上的曾祖父母,往往有的好幾代下來,世交當然都有名分,父親的這一輩份,就是稱呼人家老伯,普通稱人沒有世交也沒有親戚的,普通稱呼某某先生,或某老兄或某兄,自稱是弟。如果是年紀老的,或者年紀雖然不老,但是比自己年齡長,可以稱為老先生,自稱後學,或者稱自己名字,這都可以。
    三、稱人之父曰令尊,母曰令堂。向人稱自父母,曰家嚴,曰家慈。見朋友之父稱老伯,母稱伯母,自稱晚或侄。
    稱呼人家父親,加一個「令」字,令是美善的意思,令尊是父親,母親叫令堂。所謂令堂,這稱呼怎麼來的?根據詩經衛風裡面兩句話,「焉德諼草,言樹之背」,諼又作萱。萱草名叫忘憂草,忘記憂愁,也叫作「宜男」,懷孕的女子常攜帶這個草,可以生男孩子,所以又叫作宜男;「言樹之背」把樹枝,「背」就是北邊的堂屋,稱作北堂,這二句話的意思是說,哪裡能得到忘憂草,把它栽在北邊堂屋的北方,可以幫助忘記自己的憂愁。因此拿這草比喻母親,種在北堂,北邊的堂屋,因此稱母親也叫做令堂、令萱,典故就是從這裡來的。
    「向人稱自父母」對著人家稱呼自己的父母,父親叫家嚴,母親叫家慈。見朋友的父親稱老伯,母親稱伯母,自稱晚或者侄。即使對方年齡比自己父親小,還是要稱老伯,尊重人家的意思,比如普通來往的朋友,他年齡比我們小十幾歲,我們照樣稱他老兄,這並不是以年齡來比的。所以我們的小孩見到他,當然應該稱老伯,怎麼可以稱叔叔呢?這個應該知道的。除親戚、世交、結拜兄弟等有名分的,要依照名分稱呼外,其他的應該都稱老伯、伯母。稱男的可以加個老字,伯母就不要稱老伯母了,女子你稱呼她老,是不大合適的。
    四、稱人之祖,曰令祖公,祖母曰令祖太夫人。向人稱自祖曰家祖,祖母曰家祖母,見人之祖父祖母,稱太老伯,太伯母,自稱己名即可。
    人家的祖父也加個令字,令祖公。祖母呢?叫令祖太夫人。向人稱自租叫做家祖,祖母叫家祖母。見人之祖父祖母,稱太老伯,太伯母,自己稱呼自己名字就可以了。
    五、稱人之兄弟,曰令兄,曰令弟。向人稱自兄弟,曰家兄舍弟。稱人之姊妹,曰令姊令妹。向人稱自姊妹,曰家姊舍妹。見人之兄弟,稱幾先生,或幾兄,自稱小弟。見人之姊妹,統稱幾姊,稱自曰小弟。(書款則稱侍)
    「稱人之兄弟」是令兄、令弟。向人稱自己的兄弟,叫家兄、舍弟,一個字都有一個字的用法,家兄、舍弟,你不能說是舍兄、家弟,「舍」用的是比自己輩份小一點。兄、父母比自己長,加一個「家」字。稱人之姊妹,曰令姊、令妹。向人稱自己的姊妹,叫家姊、舍妹,上面這個字是要注意的。見人之兄弟,稱幾先生,看見別人的兄弟,大先生,二先生,大哥,二哥,自稱小弟。稱幾先生,稱幾兄,自古以來都表示親切的意思。比如說,我們念過唐詩,唐詩往往稱呼某某的排行,魏十八、王十幾,這都是表示一種親切的稱呼,稱人家弟兄第幾位。
    見人家之姊妹,統稱幾姊,大姊、二姊、三姊、四姊、五姊,自己自稱叫小弟。書款可稱一個「侍」。「侍」是侍者,因對女子,比如人家的姊妹講話,談話可以稱小弟,你寫信或是寫書法,人家把作品掛起來,寫小弟在上面好像不太合適,應該用文雅一點。稱個「侍」,就是自己謙虛,是侍從、侍者的意思。不但見人家姊妹要這樣,比如我們老師,現在誰有他老人家年齡這麼高呢?他給一般女士寫字,落款還是加一個「侍」字,這都是稱呼上一個謙虛的意思。
    六、稱人之妻,曰令正或尊夫人,向人稱自妻,曰拙荊或賤內。見人之妻稱嫂,自稱己名,(女子可自稱妹)。
    稱呼人家的太太,叫令正,或者是尊夫人,為什麼叫「正」呢?周易說:「女正位乎內。」女子他是在家裡,處理家裡的事,是正位乎內的,在家他處在正位,所以稱別人的太太叫令正,或者尊夫人;向人稱自己太太就叫拙荊或是賤內。賤內好懂,內是內人、內子,加個賤字,不是什麼高貴,是自己貧賤,要知道這個賤,不是指自己的太太賤,而是自己的賤。至於拙荊呢?拙是很笨拙的,荊是什麼呢?荊是一個樹木的名稱,質料不是很好。古時候女子頭髮上別的釵,在富貴的女子,別的金玉的寶釵,普通人家的婦女,釵也用很好的木料做的。而貧窮人家女子,所用的木料就不很好,是荊木做的。
    在劉向寫的列女傳裡,把漢以前歷代女子,品德學問都非常高的編成傳記。其中有一則是,東漢孟光的傳記。孟光是梁鴻的妻子,梁鴻是個有學問,但家很貧窮的人,孟光則是很賢慧的女子,夫妻二人可說是相敬如賓,孟光頭上所別的就是荊釵,用荊樹做的,荊釵、布裙、布衣,用布料做的衣裙。後來凡是做丈夫的,對人家稱呼自己太太,就叫拙荊,這是謙虛的意思。「見人之妻」與上面「稱人之妻」不同,「見人之妻」是跟人家太太見了面,當面稱她某某嫂,稱嫂嫂,自己稱呼自己名字,如是女子,見到人家太太,也是稱嫂,自己則自稱妹。
    七、女子稱人之夫,曰尊府某先生,向人稱自夫,曰外子。見人之夫稱某先生,自以避免稱呼為佳,如必要時,只稱本人即可。
    女子要稱呼人家的先生,怎麼稱呢?稱「尊府某先生」,某是他的名字,「向人稱自夫」,對別人稱呼自己的丈夫,叫外子。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女子稱丈夫為外子,丈夫稱自己太太內子或內人。見人之夫稱某先生,跟人家丈夫見面,當面稱呼某先生,自己以避免稱呼為佳,對人家丈夫,自稱妹也不合適,所以可以避免稱呼。必要時可稱本人這二個字,也可以了。古時候,女子也謙虛一點,稱妾,現在也不通行了,不能這樣稱呼了,古今名詞變更很多,稱本人就可以了。
    八、稱人之子,曰令郎或公子,稱人女曰令愛或女公子。向人稱自子,曰小兒,女曰小女。見人子稱世兄,自稱弟。稱女曰世姐,自不稱。
    稱呼人家的兒子,普通叫令郎,令是佳、好的意思。或稱公子、貴公子。稱呼人家女兒叫令愛,或女公子。向人稱自己兒子叫小兒,這是現在普通的稱呼方法。古時候還有稱豚兒,犬兒,小豬啦!小狗啦!古時候都是這麼稱呼,現在不必那樣,叫小兒就可以了。女兒則叫小女。
    「見人子稱世兄」,見到人家兒子的稱呼。世兄這個稱謂要特別注意,多半是有世交的才如此稱呼,不能隨便稱人家世兄。比如我跟人家父親見過幾次面,他兒子一來,就稱呼他世兄,這也不好。世兄是有世交、有名份的,才稱他兒子叫世兄,所以是有世代之交的才叫世兄。雖然是稱兄,在習慣上懂禮的都知道,一稱世兄,就是長輩稱晚輩的稱呼。普通人不曉得,也隨便稱平輩的人世兄,那人不懂也就罷了,對方要懂的話,他可以不接受,就是勉強接受,心裡也不高興,你以長者自稱,這不禮貌的。
    以為自稱弟已經很客氣了,不知道這個稱呼代表你跟他父親是同一輩份,稱人兒子世兄,以為加個兄是很恭惟了。就等於現在學校裡面,老師本來稱學生們,稱徒、稱弟子,現在客氣也稱同學,這名詞本來是同學彼此稱呼,現在變老師稱呼學生一個通行的名詞了。既然這個名詞被老師佔用,同學彼此就不好稱呼了,所以彼此稱呼學長這比較恭惟一點,雖然你是同級還是要稱學長。自稱弟。稱女呢?叫世姐,自己不要稱了,你稱人家世姐,自己再稱弟,對女子稱呼也不合適。
    九、稱人之孫及孫女,曰令孫曰令女孫。向人稱自孫及女孫,曰小孫,曰小女孫。見人之孫及女孫,稱幾公子、幾小姐。
    稱人之孫及孫女,那叫令孫,令孫女,令女孫。向人稱自己的孫子、女孫?叫小孫,小女孫,小孫女。自己加個小字,總不會錯。見人之孫及女孫,稱幾公子,幾小姐,你跟人家的祖父有交情,他的孫子,孫女兒,女孫子,你跟他們見面了,還是稱他二公子、三公子、二小姐、三小姐,還是這麼稱呼,小姐、公子還是通稱的。
    十、稱人或稱自己已故上輩,統加一個先字。如稱人之故父母,曰令先尊,令太夫人,稱自之故父母,曰先嚴先慈之類。稱人已故下輩,不必另加字,只雲「以前某兄」即可。稱自故下輩,但加一亡字,或雲「以前某某」亦可。
    稱人或稱自己已故上輩,自己已經過世的長輩,統加一個先字,先就是已經過世了,例如稱呼人家父母,就是令先尊,令太夫人這可以。稱自己的故父母呢?就是先嚴、先慈。稱人已故下輩,不必另外加字,只說是以前某兄,那就可以了。稱自己的已故下輩,下輩加一個亡字,或雲以前某某,就可以。「亡」讀歷史,讀古人的書,叫亡兒、亡子、亡孫,這都是常有的。
    十一、稱人之姑丈,姑母曰令姑丈,令姑母。向人稱自姑丈姑母,曰家姑丈姑母,見人之姑丈姑母,稱老先生,老太太,交厚者,可稱老伯,老伯母。
    稱人之姑丈姑母叫令故丈,令姑母,向人稱自姑丈姑母,是家姑丈,家姑母。見人之姑丈姑母,稱老先生,老太太,交情厚的,可稱老伯及老伯母,就可以的。
    十二、稱人之舅父舅母,曰令母舅令舅母。向人稱自舅父舅母,曰家母舅,家舅母,見人之舅父舅母,稱謂仿前。
    稱呼人家的舅父舅母,叫令母舅,令舅母,向人稱呼自己的舅父舅母,是家母舅、家舅母,見人之舅父舅母,稱謂同前。舅比如說是舅父舅母,現代也有個稱呼,現代男子稱太太的兄弟也稱舅,大舅舅、二舅舅,現在也都這麼稱呼。這裡講的是長輩,比如說自己母親的哥哥,稱母舅,大母舅、二母舅。哥哥有嫂、弟弟有弟媳,通稱舅母。
    十三、稱人之岳父岳母曰令岳,令岳母。向人稱岳父母,曰家岳家岳母,見人之岳父母,稱謂仿前。
稱人之岳父岳母,稱令岳,令岳母;向人稱自己岳父母,稱家岳家岳母,見人岳父母,稱聲老伯、伯母就可以了。大家都講岳父老泰山,泰山就是東嶽泰山。為什麼稱岳父叫泰山呢?因為在泰山上有一個峰,叫丈人峰,過去稱自己太太的父親為丈人。稱人家太太的父親也是稱令岳或是泰山。至於岳母呢?有一個名稱叫泰水,泰山有名字可以考察,至於泰水是怎麼考據呢?古人也沒有考察出來,為什麼岳母叫泰水誰也不知道,我是這樣想法,大概山水這兩個字並稱,有山有水,所以岳父叫泰山,岳母連帶的也就叫泰水,這是沒什麼根據的,也不知出在古人那一本書裡面。
    十四、稱人之內侄曰令內侄,稱人之甥曰令甥。稱人之婿曰令婿。向人稱自內侄、甥、婿,曰敝內侄,曰舍甥,曰小婿。
    太太兄弟的兒女,都可以叫內侄,稱呼人家的內侄叫令內侄。稱人之甥叫令甥,甥是姊妹的兒子叫甥。稱人之壻叫令壻。壻字寫錯了,應該是士字邊,女兒的丈夫叫做婿,妻子稱丈夫也可以稱作壻,現在大部分通行的,就是女兒的丈夫。現在女子稱丈夫,大都稱先生而不稱壻。只有岳父岳母稱自己女壻,為壻,為什麼是這個壻呢?壻這個字就是長的意思,比自己女兒要長一點,是女兒的長,為什麼編個士字邊呢?這個士字邊是儒者、讀書人,士人是儒者的稱呼,士字邊再加一個胥字,胥是有才能有智慧的一種稱呼,一個人家選女壻都是選好的,他就是一個讀書的士人,一個儒者,就是有才有智的好女壻,稱為壻。所以這個字寫邊,要寫士字邊,不寫女字邊了。
    另外,向人稱自己的內侄,自己的甥,自己的壻,統統加一個敝字,敝是自己稱呼,表謙虛的意思,和「令」字相背,稱呼人家加個令字,自己稱則加敝字。這個「敝」字本來不要那個反朋邊,就是左邊那個字,中間是個毛巾的巾字,加上四點,原來毛巾好好的,加了四點表示染汙,或是破了四個洞,這個毛巾就變壞了,拿這個字比喻凡是一切事,不怎麼珍貴的,變成這麼一個字。這是自己謙虛,自己的事情叫做敝,例敝甥,舍甥,或者是小壻,這都可以的,中國的習慣稱呼都可以。
    十五、稱人之親友,曰令親曰貴友。向人稱自親友,曰舍親敝友。
    稱呼人家的親友,叫做令親或者叫做貴友,這是普通的稱呼。向人稱自己的親友叫舍親敝友。
    十六、稱人之師曰令師,生曰令高足。向人稱自師,曰敝業師。稱自生曰敝徒。自稱師,曰夫子或吾師,稱自曰受業,或曰門生。
    稱人之師叫令師。稱人家的學生是令高足,或是令高徒都可以。向人家稱自己老師是敝業師。講到這裡大家注意,稱呼上面都對自己老師加個敝字,寫文章時,千萬不要把自己老師捧得很高,這個不大合適。為什麼呢?老師好,所謂名師出高徒,所以老師好,表示自己也好,有互相標榜的意思!所以寫文章或跟人談話,自己不要失禮,就是人家稱讚我們老師多麼好,自己自然也不能拒絕,但也不能自己再加上讚美,很自然應付過去就可以了。千萬不可以:「哦!你說我們老師好,那你還有很多沒講到,還有更好的,更值得尊敬的地方。」那好了,你這一講話,人家就笑話了。
    許多流行雜誌都是這樣,這是不懂禮,稱自己的徒、生叫敝徒,自稱師,自己稱呼自己的老師呢?稱夫子或者是吾師。民國初年,稱老師還稱先生。我們在家鄉讀書的時候,無論在學校或私塾裡面,我們稱老師一律稱先生,現在也不通用了。這個名詞被太太享用,太太稱自己丈夫,稱先生了。即使那樣,中國的語言文字,自古以來變動很大,有些原來的意思,慢慢就不用了,先生這個名詞就是這樣。現在大家稱老師,就不必用先生了。但有些人還是這麼稱呼,比如說在陽明山的周邦道老師,他稱我們老師還是稱先生,禮謝先生,不是禮謝吾先生,還是這麼稱呼,按照古禮這個稱呼是對的,懂禮是知道的。自己對老師稱呼受業或者是門生,稱徒也可以,稱學生也可以。
    十七、稱人之長官,曰貴某長(院部廳局等)。稱人之屬員,曰貴部下或貴屬。向人稱自長官,曰敝某長。稱自屬員,曰敝同事或敝屈,稱其某姓某職亦可。
    稱人長官叫貴某長。他是部長,稱貴部長;是廳長,稱貴廳長;貴局長、貴院長等,都可以加個貴字,然後加一個職務的名稱。稱人之屬員,他的部下叫貴部下,或者是貴屬。向人家稱呼自己的長官,叫敝某長,如敝廳長等;稱自屬員叫敝同事,敝自己是謙稱,不好意思講他是自己的部下,所以曰敝同事,或者是敝屬就可以了。稱其某姓某職也可以,現在普通人都稱某先生,例如張先生、李先生,或者稱他的職務也行,如張課長、某校長也行。
    十八、稱人之主人,曰貴上,稱人之僕,曰尊紀。向人稱自主人,曰敝上,稱自僕曰小價。
    「稱人之主人」稱呼人家的主人,古時候得用貴上。稱人之僕人叫尊紀。尊紀是簡稱,本來是「紀綱」二個字。紀是紀綱,倫理綱常。左傳魯僖公二十四年記載,秦國秦伯送了三千人給晉國,在魏國魏家有三千俘虜,送給晉家,說是給你作紀綱之僕。僕就是僕人,這僕人不是普通僕人,他可以做紀綱的僕人。紀綱是維護法紀,也就是維護、執行制度。就是說這僕人可以給你辦很多重要的事情。因此稱呼人家的僕人,普通叫紀綱。紀綱再比較客氣一點?綱字不要了,叫尊紀,來源是這樣的。
    自己是人家的僕人,在向別人稱自己主人時,就稱敝上;稱向別人稱自己僕人叫小價。這個價字不要人字邊也可以,古時候賓主見面,主人身邊都帶有僕人,僕人還是有分等的,有些不懂禮的僕人,只能在家裡聽候主人差遣、伺候主人;有才能的僕人,能得體地與人應對進退,這樣的僕人才能帶出去,這一個帶的僕人就叫價,價就是價紹,是連絡的意思,無論是國家或者私人,主人交流之前,彼此間會有一些聯繫或介紹的工作,中間就是由價來完成,上面加上小字,就稱為小價。價字也是幫助的意思,以此來稱稱自己的僕人。
    (附說)
    一、稱呼一事,本甚繁雜,各地習慣,直接見面之稱尤多不同,故難備載。本編謹錄其對外交際通常用者。
    最後說明一些附帶的提醒。稱呼的事本來就非常繁雜,因為各地方的習慣不同,直接見面的稱呼,尤其多所不同,所以很難備載。就是說各地的習慣,實實在在有很大的差異。見面的時候稱呼也不同,比如我們現在稱自己或別人的祖父,叫做爺爺。但在內地,古時候爺字稱父親,不但如此,阿爺是大兒對自己父親的稱呼,江南、長江流域這一帶,這個爺字,稱父親這一輩分,稱伯父稱叔父,伯父稱大爺,叔父稱二爺、三爺,是這麼稱呼的;在北方,爺爺是對祖父的稱呼。
    例如在北方或在臺灣,稱父親都叫爹。可是在江南這一帶,爹爹是稱人祖父的,例如老爹爹、某老爹,都是稱人家祖父的。稱呼各地不同,習慣也不一樣,所以我們到一個地方,還是要特別注意。懂得這個,在稱呼的十八條上,大致都能通用,照這樣做就沒有大問題。大陸內地地大物博,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稱呼。古時候,一個省份或是二個省份,在春秋戰國時都是一個國家,所以他的言語、風俗、習慣都有所不相同。在古時候有一本書叫「方言」,列出各地方的稱呼,種種不一樣,這裡面只是錄其對外交際常用者。至於其餘的還有很多,不必詳細。那本書把各種稱謂來源,考據得很詳細,但現在研究不大適用。
    二、親戚之間,稱呼甚為微細,每有錯字而貽笑者。茲編本為舉要,專為常用,故不詳載。
    第二條附帶說明,親戚之間稱呼甚為微細,中國講五倫,除了家族高曾祖父到自己、子、孫、玄孫等九族以外,還有橫向方面,也就是母系、妻系,女兒出嫁這一系,與兒子娶太太這一系等,這些都是親戚。親戚之間的稱呼很微細,「每有錯一字,而貽笑者」,錯了一個字就留給人家很多笑話。這裡所舉親戚間的稱呼,也有舉其要,不能詳細的記載。
    以上講這麼多,還有共同的稱呼。比如說最常見的,人家夫妻兩個,我們要稱賢伉儷。譬如寫信、給人家祝壽,夫婦二人共同作壽,對方夫妻二個人一起稱呼,就是伉儷,這是出於左傳的典故。還有稱人父子不能說是令父子、賢父子,不好這麼稱呼,要稱人家「橋梓」,稱人家的父子「賢橋梓」。周公教成王時,由於成王是皇帝,要怎麼教法呢?他讓自己的兒子伯禽,陪同成王學習,成王有什麼不對的話,專門教伯禽,打罵伯禽。
    剛開始的時候伯禽與周公見面,父親就先給他三棒,於是伯禽就去請教商子,商子很懂禮貌,很有學問,就告訴他,你跑到南邊的山看看,再到北邊的山看看,南山有很高大的橋木,北邊有一顆梓樹,樹枝往下低垂。南山有橋高而仰,可從下麵仰望,此父道也。為父之道,他就是高高在上,為人子者,應該對父親有一種仰望。北山有梓,低而俯,北山的梓樹,長得很低,頭又低下來,這就是子道,為人子的應有的尊父之道。既是做子的,一切就是要聽從父親的教導。
    所以後來稱呼人家父子,就稱橋梓。像這類稱呼很多,只要自己留心,人家也許不知道這些稱呼,可是將來,大家都有了年紀,年高德邵的時候,有晚輩來信請你跟他回一封信,或是人家請你賜給他一封墨寶,你落款的時候,就要注意,遇到這種情形的話,你要知道怎麼稱呼,不能太俗。現在有很多字寫得好,不知道怎麼落款,麼稱呼,那就是美中不足。題款也是一種學問,這大家自己多注意就可以了。
    這些名詞要詳細考據來源,很複雜,所以知其然就可以了。不是短時期可以把研究得完。但是有能力還是可以涉獵,萬一人家研究,問這個名詞,我們可以為人說明。中國文化普通名詞裡面,含有很多意思,任何一個稱呼,都代表它重要的內涵。父子有父子的這樣,夫婦有夫婦的意思。兄弟有兄弟的意思,都有意思。這個課程到這裡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