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转运:中印边境战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7:55:20
战争过程

1962年6月起,中方稱印军向中国边防軍开枪攻擊,死伤中国軍人數十人。10月20日印方稱中国军队攻击印度,战争開始。

1962年10月20日至28日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在东段,中国西藏的边防軍暫時攻占了藏南和达旺地区;在西段,中国新疆边防軍驅除了37处据点的印軍。10月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印度表示無法接受,宣布印北地區进入“紧急状态”,并在東線的藏南及達旺地區大力增援士兵。

11月16日至21日为战争的第二阶段。11月14日和16日,印军再次於中印边境發動进攻。在东线,中国西藏边防軍在东、西段對印军施以反击,至11月21日,中国西藏边防軍佔領了印军的16处据点。在西段,中国新疆边防軍則佔領了印军在班公洛地区的据点。由於印度軍隊在東線藏南、西線新疆失敗,印度朝野提議要求美國介入,當時印度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同意此說,向美國要求國際介入調停。1962年11月,美國介入並以物資支援印度軍隊。中國邊防軍宣佈停火,此後兩國即以麥克馬洪線為控制线,但爭議並未就此平息。

[编辑] 中印停战

麦克马洪线示意

中国政府突然单方面宣布停火,各方猜测的主要原因为以下一点或数点:

  • 避免戰爭長期化,不利於中國軍隊後勤補給,當時中國军隊的後勤运输能力差、方式较落后,主要依靠陆地机械运输,缺少空运。而中印战争期间需经过交通险恶地带且可能受到大雪封锁,所以中国军队后勤需要倚賴附近藏民等人力、牦牛拉车,后勤保障不充足、较脆弱。
  • 避免交战两国战争扩大化和全面战争的开启。当时中国军事战略主要集中于三北和东南,如发生战略转移,可能出现很大军事风险。
  • 国际环境复杂,印度受到美英的不同程度的支持,而中国与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歧,不能得到相关支持,同时和当时交恶的苏联在三北也有领土纷争。
  • 国内环境不佳,处于三年困难时期。
  • 大陆和台湾的台海问题存在着国民党的国民政府反攻的可能。
  • 缺乏安置当时藏南区域内数万印度移民的方式。
  • 战争本身出于警告印度在藏南的做法和打击印度及尼赫鲁本人在国际及不结盟运动中的影响。
  • 唯恐战争规模超过冲突起因的需要,防止其他国家等拥有介入战争的理由。

中國方面於11月22日零时起下令邊防軍全线停火。12月1日起,中国边防軍开始全线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内,脱离双方军事接触,实际上未再控制西藏藏南和達旺地區,另外还依約将缴获的武器、军车和军用物资交还印方。1963年5月26日前释放和遣返战俘。

[编辑] 战争结果

  • 中国方面:從1959年实际控制線上,再向北撤退20公里。
  • 印度方面:印度官方將藏南和達旺納入版圖。

1979年2月鄧小平接見印度外長時指出:“中印兩國應該求同存異,世界問題可以通過友好協商,互諒互讓,公平合理地一攬子解決”。1987年印度議會通過法令,正式在“麥克馬洪線”之南建立“阿魯納恰爾邦”。至今印度已有多少移民屯居在藏南,数字不详。但是根据阿魯納恰爾邦总人口数约为两百万来估算,在藏南地区的印度移民约为近百万。然而因为阿魯納恰爾邦和藏南地区并不完全重合,所以中国以后如果再提出边境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些移民将有很大的困难。

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在2006年11月13日晚上播出的接受印度CNN-IBN电视台专访节目中指出:“中国的立场是,你们所说的阿魯納恰爾邦全部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其全部拥有主权。这就是我们的立场。”但印度外交部也公開重申「阿邦屬於印度的事實不容置疑」。2007年5月26日,印度公務員代表團原定訪問中國進行考察,但其中一名印度官員來自阿魯納恰爾邦,北京當局認為一旦發給該員簽證,無異承認阿邦屬於印度。新德里當局因此取消代表團出國訪問。

[编辑] 觀點

西方記者馬克斯韋爾在《印度對華戰爭》(Neville Maxwell ,India's China War,London:Jonathan Cape Ltd.,1970)一書中寫道,「當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候,中國政府突然宣佈單方面無條件撤軍,這與其說讓全世界都鬆了一口氣,不如說是讓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戰爭史上還從沒有過這樣的事情,勝利的一方在失敗者還沒有任何承諾的情況下,就單方面無條件撤軍,實際上也就是讓自己付出巨大代價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化為烏有。」

解放軍作家金輝在《墨脫的誘惑》書中對那段歷史作了這樣結論,「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確的。但是,經過了近三十年之後,結合現在再來看那場戰爭及其結果,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勝利者因為勝利的飄飄然,以至連對勝利成果的徹底喪失和巨大的屈辱都無動於衷。失敗者因為唯獨還沒有得到勝利者的虛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發誓要報一箭之仇。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嘲弄,如果當年印度取得了勝利,那麼現在他們在這一地區肯定不會如此占盡便宜,如果當時中國在此地失敗,那麼現在反而大概不會這麼被動和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