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开个烤鸭店怎么样:人本主义与肿瘤的新防治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4:55:23

[内容简介]
《癌症只是慢性病》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裕民先前编著的《博导谈肿瘤》的升级版。此书阐述的观点是:癌症只是慢性病,可防也可治!本书全面汇集了作者30多年来从事抗癌工作的宝贵经验与深刻反思,分新观点、新治疗及新康复三部分,从国内外两个视角出发,提出了一些独到的抗癌主张、新观念,书中还配有大量病例加以佐证。
常识告诉人们:对复杂事物的应对,首先要对该事物本质特点有一个正确或比较正确的认识,人们方可找到相对有效的解决方法,也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除此以外,一切应对只能说是盲目的,甚至是有害而无益的。
近20~30年来,以WHO为代表,人们不断呼吁要揭示癌症的真面目,以利于形成对癌症的正确认知,并逐步成为世人的共识。欣喜的是,在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关于癌症的奥秘正一点点被揭示出来,正确认识正一步步成为现实。只不过这种认识要替代过去错误的认识并被广为接受尚有待时日。
其实,人们并不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20世纪80年代初,WHO就开始寻求:“我们对癌症能够找出什么样的共识?”
很显然,当时,要很好地回答这一点是很困难的,因为任何正确的认识(不用说“共识”了),都有一个“提出假设→遭受检验(证伪/证实)→作出修正→逐步形成”的过程。何况癌症这类涉及因素复杂,人们对其基本特点尚了解不多的难题呢?
然而,临床上人们还是注意到了少数癌症会自愈;不少癌症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可长期健康生存,甚至痊愈;也有不少可能发生癌症的高危人群,通过正确的预防性治疗和多环节干预,有效阻止或减缓了癌症的发生发展……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初,WHO明确提出了3个“1/3”的观点。即: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治愈,1/3的癌症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尽管这3个“1/3”观点在今天看来仍属粗糙,鼓励的意义多于实证的价值,但它的广泛传播,也确实在当时阴霾密布的恐癌氛围中,给了癌症患者和癌症防治工作者以极大的精神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WHO大力倡导3个“1/3”的同时,中国著名作家柯岩于1982年出版的《癌症≠死亡》一书,在中国肿瘤患者中也激起了很大的反响,书中的实情,足以感化、鼓励很多人。在中国的癌症防治史上,这本书的历史意义不容低估,尽管它不是一本专业书、权威书、学术性的著作。
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人本主义”思潮回暖。促成这股回暖大潮的因素众多,发达国家进入了战后相对稳定和富庶的社会现状,人自身的价值大幅提升,这也许是主要因素之一。在这股大潮中,人们更多地关注、呵护人类自身的利益和健康。在医药学领域,至少有两股思潮与之多少有点瓜葛:一是药学界和饮食营养界的“回归自然”风尚;二是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出现。
就第一类风尚而言,加利·纽尔就极力推荐在癌症治疗中充分运用饮食营养等自然疗法。他列举了北美许多成功运用这类方法治疗癌症的医师或机构的事例,加以宣传、推广。而笔者曾接待过的美国肿瘤医师G.Nun教授,更是极力主张用无伤害的自然疗法帮助肿瘤患者生存下去。总之,注重人本主义,强调回归自然,从理念上来说是正确的;在医学领域,它也是对过度伤害性治疗(特别在肿瘤领域)的一种反叛。尽管该股思潮远未整合成一股得以完全独立应对肿瘤问题的科学势力,所运用的具体方法上也经常支离破碎,存在着许多可商榷之处,但这一理念已深刻影响到了肿瘤治疗。例如,在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第38届年会(2002年)上,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学者就再一次强调了他们对肿瘤治疗的学术观点,叙述了他们从过去的以治疗患者癌病灶为中心,转向以患者的疾病、心理、生存质量和其社会适应能力为中心的重要转变,而后者正是“人本主义”思潮的一种体现。
对于这股思潮,我们也做出了明确的呼应。在笔者所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中医肿瘤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中,我们把“‘以人为本’新防治观的确立”定义为近20余年来国际肿瘤治疗的重大新趋势。并进一步阐述为:“治疗中应摈弃只杀癌不顾‘人’的弊端,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强调医疗的‘增悦’原则,强调应以较小代价取得最佳的长期疗效。”“因此,应强调科学、合理、综合原则,应借助循证医学提供的证据,科学地组合多种治疗方案和方法,对各种创伤性治疗,应强调适度原则,努力避免治疗过度,伤损太大而得不偿失。”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医学界崛起了“循证医学”思潮。所谓循证医学,说得通俗点,就是所有的结论和疗法都要有充足的临床证据。以往,人们对化疗药物的疗效及其短、中、长期治疗意义的评估,很大程度是依赖于经验。循证医学的出现,让人们评价这类疗法有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标准,并可兼顾中、长期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广泛借助循证医学方法来评估化、放疗的中长期效果,但结论几乎完全一致:在常见的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的治疗中,大剂量、长疗程的化疗不仅不能提高患者远期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时恰恰相反,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都受到消极影响;而适度化疗却有较好的效果;有时对于比较单纯的癌症,不化疗的远期效果甚至相对最佳。
适度治疗不仅涉及化疗,同样也涉及创伤性的手术与放疗等,现在这在发达国家的肿瘤治疗中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如2003年12月在美国圣安东尼奥召开的第26届国际乳腺癌会议上,人们就明确提出:对乳腺癌的手术应从过去的以扩大根治术为代表的“最大耐受性治疗”,转而改变为“改良的”或“保乳”的“最小有效性治疗”;化疗要从过去大剂量、长疗程转向最适剂量和程序;放疗也要从传统的包括区域淋巴结的“大野照射”,转向强调目标性的“小野”照射。
作为例证,从20世纪末开始,笔者就陆续接收了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的乳腺癌、肠癌、肺癌、胃癌患者求助于中医治疗,总人数不下20~30例。其中既有华裔,也有地地道道的外国人。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我们就感受到了一个鲜明的差异:他们所接受的化疗剂量和疗程上都大大低于国内同类患者,许多乳腺癌患者一次化疗也没做。
WHO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有一半的药物在被不合理使用,这有可能使患者产生耐药性甚至死亡;全球的死亡患者中有1/3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这在肿瘤领域也许最为突出。故世界卫生组织近十多年来特别强调合理用药,反对过度治疗。
正是在“人本主义”精神的感召下,受WHO呼吁的影响,注意到化放疗等过度的临床惨景,且尊重了循证医学研究的结果,许多国家的癌症防治学者反思了过去习以成俗的“对抗性”治疗模式之利弊,开始了有益的新探索。
http://kb.dsqq.cn/html/2011-12/09/content_1437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