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篮球针:2011年换届武都镇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3 06:21:23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1 年 8 月 29 日在武都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常遇春 各位代表: 各位代表: 现在, 我代表镇人民政府, 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 并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 年和“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各项工作取得较大突破的一 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 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五 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以“三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扩 权强镇试点和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好中求快,以快促好,统筹抓 好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有力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圆满完成了镇十五届五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始终坚持跨越发展,经济增长提速增效。全年共实现工 始终坚持跨越发展,经济增长提速增 发展 农业总产值
  85.1 亿元,其中工业产值
  81.2 亿元,分别增长 40%和 4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5.3 亿元,增长 49%;财政收入首 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 103
  84.2 万元,增长
  38.5%。以项目建设和 招商引资为抓手,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年共新上各类工业 项目 72 个,其中光伏项目 8 个,光伏产业的数量和产能“双双” 实现了翻番,光电和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被 省经信委授予“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新增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 8 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 5 家;实现规模以上工
-1-
业增加值
  18.26 亿元,增长
  34.3%。全年粮食总产 56187 吨,增长
  14.5%, 再创历史新高。 外贸进出口加速回升, 共完成 8750 万美元, 其中出口 8250 万美元,分别增长 20%和 16%。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 增长,实现 8350 元,增长
  19.6%。积极落实“三下乡,两换新” 等政策,全年共补贴家电 12586 台,汽车、摩托车 904 辆,发放补 贴资金 3
  56.6 万元。 (二)加快推进城镇建设,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围绕深入开展 加快推进城镇建设,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推进城镇建设 “丰乐杯”小城镇建设竞赛,加强了集镇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 善规划编制,先后完成了城镇总体规划修编、住宅园区控制性详规 编制和孝文化广场、 天成商业广场二期工程等一批建设项目的规划 设计。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先后完成了计生服务所大楼、电子商会 专家楼和四期农民自建房以及住宅园区大圆弧人行道配套等十五 项城镇重点工程建设。加大了老镇区的补缺补差改造,实施了秦关 南路路面硬 化及绿化、亮化配套、镇区排涝站及防洪大堤、供水管 网改造等一批工程建设并投入运行,启动了前李功德桥危桥改造。 进一步调整和充实了城管监察队伍,完善了环卫、路灯和绿化维护 工作机制。开展了创建文明乡镇专项整治,实施了道路命名、门牌 号码清理、公交站牌设置,城镇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去年滁州市的 “丰乐杯”竞赛,我镇又取得了“特别优秀奖”殊荣。
(三)实施园区扩容升级,招大引强取得突破。编制了开发区 实施园区扩容升级,招大引强取得突破。 园区扩容升级 8 平方公里控规和开发区扩区规划,使开发区控制面积扩大到了
  30.68 平方公里。完成了四个村民组近 4000 亩的征地拆迁工作, 投入 5000 万元先后实施了一批绿化、亮化、供排水和二期路网及 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五十米大道绿化及慢车道、新鑫路绿 化、路灯及人行道、金庄小区配套设施等工程已经完成;中小企业
-2-
促进中心、新北循环路、新鑫路延伸段、开发区供水管网和安置区 等工程正在按序时进度加快推进。充分发挥省级开发区的品牌效 应,深入开展了“百日竞赛”“百日攻坚”“百日冲刺”三大招商 、 、 活动,招大引强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共 引进外来投资项目 45 个,其中 5000 万元以上的项目 8 个,亿元以 上的项目 3 个, 协议总投资
  18.15 亿元, 实际到位资金
  11.82 亿元, 增长 95%。 (四)积极推动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加大了农业 积极推动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 推动现代农业 稳步发展 基础投入,先后完成了官桥水库除险加固、牧马湖十点撇水河清淤 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充分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投入 330 万元实施了 39 项道路、小型水利等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推进 了现代农业发展,土地流转新增面积 5500 亩,涌现出百亩以上种 田大户 11 个,其中 1000 亩以上的大户两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 社 8 家;新增插秧机 30 台,实施机插秧作业面积 19800 亩;政策 性农业保险参保面积达 6 万亩,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完成了两个 批次、共近 1600 亩的土地置换项目,并通过了上级部门的验收。 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调整了村庄布点规划,投入近 500 万元完 成了一批中心村道路、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安排农民建房 220 户。围绕新农村建设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投入 180 万元新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 1 座,砌筑垃圾池 62 个,购置了 压缩式垃圾运输车、装载机等环卫设备,垃圾处理初步实现了“组 收集、村集中、镇运转” ,农村环境面貌显著改善。
 五)认真实施民生工程,和谐武都扎实推进。完成了上级布 认真实施民生工程,和谐武都扎实推进。 实施民生工程 武都扎实推进 置的 23 项民生工程。建成了新白路、林芦路和牧马湖渔场路砼路 面;实施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核实和扩面工作,将符合政
-3-
策规定的 1176 人全部纳入了低保范围,发放低保金 50 万元;提高 了五保供养标准,集中供养人数达到 113 人,集中供养率提高到了
  52.5%;推进了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共为 445 名对象发放救 助资金
  19.1 万元;扩大了特困群众医疗救助范围,共为 103 名对 象发放救助资金
  25.8 万元;完成了武都卫生院住院门诊楼主体工 程和新华社区、庆祝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实现了村村有标准化卫 生室的目标;加大了新农合资金的征缴力度,农民的参合率达到
  99.8%, 实现了应保尽保; 兑现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 17 万元; 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资金
  47.5 万元;建成了综合文 化站、留守儿童活动室并通过省级验收,新建农家书屋 5 家。武都 小学综合楼、联盟小学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启动了新华九年制 学校第二教学楼和新华幼儿园建设;推动了社会办学,引进了园丁 双语幼儿园。以加强孕情监测、政策外怀孕处理、长效节育措施落 实为重点,计生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圆满完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 普查工作任务。围绕“双百日维稳攻坚行动” ,加强了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 “五五”普法顺利通过验收。加大了信访接待和人民调解 工作力度,有效化解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注重源头治理,集中开展 了企业消防安全、重特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此外,武装、档案、 群团等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去年,我镇又被滁州市委、市政 府授予第二届“文明乡镇”称号。 (六)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政府效能全面提升。建立了政府工 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政府效能全面提升。 效能全面提升 作推进机制,对重大建设项目和民生工程进行了任务和责任分解。 进一步推进了政务公开,完善了重大决策公开公示制度,规范了重 大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加强了电子政务、政府网站和信息公开平 台建设,信息公开在去年的考核中名列全市第一。推进了行政服务
-4-
中心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帮办服务水平。加强了行政效能监 督检查,进一步完善了机关内部管理制度,机关工作效能和工作作 风明显改进。认真落实《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深入开展了反腐 倡廉警示教育, 提高了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 识。 2010 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回顾“十一五 ” , 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三年倍增、五年翻 两番”的奋斗目标, 深入实施“工业向园区集聚、 农民向城镇集聚、 居住向社区集聚、耕地向大户集聚”战略,扎实推进园区建设、城 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攻坚破难,特别是经 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考验,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扎实 推进,全面并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全面提速 实力不断 (一) 十一五”是我镇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综合实力不断跃 “十一五”是我镇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综合实力不断跃 上新台阶的五年。 上新台阶的五年。 的五年 “十一五”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
  26.7%, 是“十五”末的 3 倍多;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8.9 亿元, 年均递增
  35.9%, 是“十五”期间的近 6 倍;财政收入跨过了亿元 这个标志性台阶,年均递增
  21.2%,是“十五”末的
  2.6 倍。五年 间,全镇共新增个体工商户 1082 户,民营企业 296 家,总数达到 了 2234 家,其中,工业企业和制造业工商户达到 894 家,累计新 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9 家,总数发展到了 67 家,其中产值超千万 元和亿元的企业分别达到 43 家和 13 家。五年来,武都镇先后被授 予“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文明 、 、 村镇”和安徽省“扩权强镇试点镇”“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等荣誉 、 称号。 经济结构加速调整 (二) 十一五”是我镇经济结构加速调整,产业水平不断实 “十一五”是我镇经济结构加速调整,
-5-
现新提升的五年。 现新提升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之比由“十五”末的
  12.
  8:
  80.
  4: 的五年
  6.8 调整为“十一五”末的
  7.
  1:
  84.
  99:
  7.
  91。现代农业和传统农 业同步推进,产业化经营和优质高效农业稳步发展。工业转型升级 步伐明显加快,电子产业生产已由传统的高压包、遥控器扩大到液 晶电视变压器、开关电源变压器、手机充电器、电动车充电器、控 制器和无极灯等领域, 被省政府授予 “电子产业集群专业镇” 称号; 培育和发展了光伏、 光电和汽车、 摩托车零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初步形成了以单晶硅棒、切片、电池、组件等产品生产的光伏产业 集群,被省发改委认定为“安徽天长光伏产业基地” 。三产服务业 快速启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信息中介、金融财会等行业规模 不断壮大。 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三) 十一五”是我镇园区建设快速推进,招商引资不断取 “十一五”是我镇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得新突破的五年。五年来,开发区面积由“十五”末的
  1.2 平方公 新突破的五年。 的
五年 里扩大到 5 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总投资
  1.2 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 设投入 5500 多万元,基本完成了一期开发区域的路网、供排水、 供电和绿化、亮化等项目建设,二期开发区域的路网及配套设施工 程正在加速推进。到“十一五”末,开发区入驻企业已达 179 家, 其中外来投资项目 115 个, 总投资
  27.22 亿元, 形成了电子、 光伏、 光电和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等四大特色产业。 “十一五”末,开发 区完成工业产值 53 亿元,实现税收 7010 万元,分别占全镇总量的
  65.4%和
  67.5%。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面貌不断 (四) 十一五”是我镇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不断发 “十一五”是我镇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不断发 生新变化的五年。 生新变化的五年。目前,以镇区为中心,新华、官桥两个集镇为两 的五年 翼,新民、联盟等 8 个中心村农民居住点为支撑的镇域城镇体系格 局已经形成。 随着省级武都经济开发区和省级农民小康住宅示范区
-6-
的相继扩容,引导农民向城镇、工业向园区、住宅向社区这三个集 中所需的公共平台和基础设施基本完成; “一校一园(标准化学校、 中心幼儿园) 、二院(中心卫生院、敬老院) 、二站(综合文化站、 农村综合服务站) ”以及上、下水、强弱电等公共服务设施比较完 备;耕地向大户集中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正在兴起。到 2010 年底, 镇区面积已扩大到
  8.6 平方公里,官桥、新华两集镇亦扩大到 2 平 方公里,集镇集中了全镇 85%的工业,90%以上的商业,全镇人口 城镇化率达 56%。 (五) 十一五”是我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获 “十一五”是我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得新改善的五年。 得新改善的五年。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了官桥中心学校教 学楼、武都中学综合实验楼等教学设施。完成了官桥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康复住院楼、武都卫生院迁址重建工程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建 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计生奖 扶政策和免费孕检等政策得到较好落实,计划生育率控制在 94%以 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 4‰以下。加大了对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 完成了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一批体育设施的建设。启动了失地 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 业保险和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提高了各类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农民 人均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005 年的 4501 元提高到 2010 年的 8350 由 元,年均递增 13.2%。与此同时,广播电视、库区移民、民政优抚、 殡葬改革、统计、档案、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益保护、关心下一代 等各项社会事 业建设也都取得新的成效, 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 展。 这五年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是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 领导下,全镇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来之不易,令人鼓
-7-
舞。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 全镇人民和私营业主, 向长期以来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 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武都发展的有关 部门和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 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 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与武都的知名度相比、与省内的先 进乡镇相比、与上级的要求相比,发展速度不够快,经济实力不够 强,特别是财政收入不高,强镇与富民不对称的问题依然存在;二 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农业和三产服务业比重 偏低,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大企业培育方面难以实现有效突破,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繁重;三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 镇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推进城乡统筹 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四是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金、电 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瓶颈更加突出,机制体制创新跟不上发展的 需要,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亟需巩固;五是民生和社会事业建设与 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构建和谐社 会的任务还很艰巨; 六是少数部门和干部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跟 不上发展的要求,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措施有待加强等。对于这 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刻剖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认真 加以解决。
二、 “十二五”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 “十二五”是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 的关键时期,是我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工业
-8-
化、 城镇化向更高水平跃升的加速时期。 当前,随着国家“十二五” 规划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加速实施,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建设的全面推进, 将对我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起到强劲 的助推作用;上级财政对重大基础设施和农业、农村以及改善民生 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将会为我们今后一段时期的又好又 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武都作为全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和安 徽扩权强镇试点镇以及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主体, 将会更加受到 上级的重视和支持, 这些都为我们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 良机。当然,我们也决不
 能忽视前进道路上存在的挑战和困难,特 别是兄弟乡镇和省内先进乡镇的迅速发展和崛起, 让我们切实感受 到争先进位的巨大压力。 为此, 我们必须强化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奋力开创转型升级、跨越 发展的新局面。 “十二五”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 为主线,以跨越崛起为主调,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建设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开放承接、全民创业、工业强镇、城镇 带动、科教兴镇五大战略,继续纵深推进园区建设、城镇建设、新 农村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宜业、宜居、文明、和 谐新武都,努力在全省农村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 现代化。 “十二五”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十二五”末,全镇工农业总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产值达到 350 亿元,年均递增 33%;财政收入达到 4 亿元,年均递 增 31%;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 160 亿元,是“十一五”的四倍;
-9-
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 3 亿美元,年均递增 25%。强镇建设实现向更 高层次的跨越。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突破。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十二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突破 五”末,三次产业结构之比调整为 4:84:
  12,形成以高效生态农业、 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三产业万元增 加值能耗明显下降,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 ——统筹城乡发展走在前列。 ——统筹城乡发展走在前列。城镇布局和功能进一步完善,到 统筹城乡发展走在前列 “十二五”末,建成区面积达到 20 平方公里,其中开发区面积达 到 15 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 6 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 65%以上, 基本建成宜业、宜居的工贸型小城市。 ——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家庭财 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产普遍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5300 元,年均递增
  12.9%。住 房、交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条件有较大改善,生活质量 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整体迈向比较富裕阶段。 ——和谐社会建设富有成效。 ——和谐社会建设富有成效。民生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全面发 和谐社会建设富有成效 展。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公共服务更加完善。民主法制和和谐 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 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后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 主要任务是: (一)突出转型升级,主攻工业突破。坚持把工业强镇作为跨 突出转型升级,主攻工业突破。 越崛起的第一方略,依据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继续大力实施 电子产业高端化、光伏产业基地化、光电和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 业规模化工程。一要在电子产业上谋升级。鼓励民营企业利用先进 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电子产业, 加快传统电子产业产品的升级换
- 10 -
代,实现电子产品由与传统电视机配套向与液晶电视机和汽车、摩 托车、电动自行车配套转变。二要在光伏产业上谋突破。抢抓国家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优惠 政策,扶持光伏产业发展;围绕延伸和做粗产业链条,引导电子企 业转型进入光伏领域,做大光伏产业;加大对光伏领域大项目的招 商力度,做强光伏产业,努力引导光伏产业向着专业化、集群化、 基地化方向发展。三要在工业梯次上谋长远。全面推进全民创业和 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 ,引导和鼓励能人创业,加大对高成长型 中小企业,特别是光电和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企业的扶持力度,通 过在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方面予以重点倾斜,促其快速成长形成 规模。 (二)强化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把园区建设作为跨 强化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招商引资。 越崛起的主攻方向, 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 大机遇,全面加快开发区建设发展步伐。一要制定和完善各类发展 规划,抓紧编制开发区建设规划,确保开发区建设有章可循、有规 可依。二要按照“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要求,加快拓展开发区 规模,确保每年新增园区规模 1 平方公里以上,不断提高开发区的 承载能力。三要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 的投入,确保每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少于 5000 万元。四要 创新开发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提高服务和帮办水平,为推进承接产 业转移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五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电 子、光伏、光电和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业,强化主动承接,突出 招大引强,确保每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低于 5 个,并且力争有 5 亿元、10 亿元的项目落户。六要推进开发区产业园、园中园建设, 积极争取战略投资者合作,努力实现共建共招的突破。
- 11 -
(三)坚持城镇城市化,加快产业和城镇互动发展。按照城镇 坚持城镇城市化,加快产业和城镇互动发展。 城市化的发展定位和产城一体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完成城镇 总体规划修编和一批专项建设规划的编制。 根据北进西扩的发展方 向,大力拓展城镇发展空间,进一步拉开城镇建设总体框架。围绕 提高城镇服务功能,谋划好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孝文 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小城镇建设品味。加快实施 “便民便利” 、 “宜业宜居” 、 “互联互通” 等三大城镇功能提升工程, 启动城镇新一轮路网以及供排水、绿化、亮化、环卫等配套设施建 设;继续加大老镇区补缺补差改造力度,不断提高城镇基础设施配 套水平。认真对接上级投资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合做好天 扬一级公路拓宽改造和宿扬高速公路工程, 确保各项工程在我镇能 够顺利实施。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加大文明创建 工作力度,推进集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以管理促环 境的优化和提升。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重点打造,制定发展规划, 出台激励政策。现代物流业上,重点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生产要素 市场,培育和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力争五年内培育 2—3 家机制新、 效益好、实力强、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骨干企业。现代商贸服务业 上,引导多种经济成份投资商贸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电子商务、直 销等销售方式,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特别是人才引进服务 等新兴行业。 现代金融服务业上, 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证券、 信托、保险、风险投资企业入驻武都,逐步构建小额贷款、担保等 多元化融资担保体系;积极培育发展资本市场,鼓励符合条件的企 业上市融资;做好银政企的合作对接工作,力争每年新增贷款超过
- 12 -
2 亿元,满足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融资需求。
(五)推进城乡统筹,狠抓新农村建设。坚持用现代技术和经 推进城乡统筹,狠抓新农村建设。 营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优质、高 产、高效新品种的推广力度,推行健康无污染种养殖技术,不断提 高农业的产出效率和经营效益。大力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积极 发展农业品牌经营,力争每年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2 家。 加快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 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服 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大土地流转工作的 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建设城乡一体的农村 新型社区为目标,统筹实施中心村培育提升工程。加强对农民建房 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