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验收是什么意思:柳智宇:在巴黎·出世与出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21:57

     柳智宇高中同窗


       回巴黎已经一个星期了,慵懒得令人可怕!实习报告拖过了最后一天才上交,答辩PPT捱到了最后一晚才收工。今天上午终于了结了自己的暑期实习答辩。
       回国待了一个月,法语的语感消退得很快,快得连我都不得不准备去背稿子上台了。两位评委,一位是光电系我最崇敬的负责人,另一位是法式口音很重的英语老师。他们两位都没有特意为难我,而这也是我所期望的——因为在匆匆赶制的报告和苍白的答辩稿面前,我没有奢求,我很有自知之明。所以此时,我便已经铆足了劲想早早为明年的实习未雨绸缪。
       但这些天,每当筚路蓝缕的雄心壮志被激励,我就不由得立马浮想到了柳智宇——有时候是脑袋里充斥着无尽的问号,问自己这么多年还是否坚持当初的梦,问自己即使实现了梦那是成为了我自己还是扭曲了我自己。每每念述至此,我就独卧孤灯,久久不能成眠,任凭自上苍坠落的雨点透过天窗拍打在我的书桌上,那晶莹的雨滴再把对街的昏暗天灯折射入我的眼眸。
       也就是前几天,柳智宇弃MIT的OFFER而选择入寺庙修行的消息在校内上不断被转载、分享、讨论,我就知道这世上很多事情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这个立于鹤群而广受崇敬的校园传奇,这个不谙世事而浮游天地的木讷同桌,这个厚积薄发而让众生汗颜的数学组标杆,这个在华师一可以足足影响一代代青年才俊的畸形丰碑,他终于还是无论无何也藏不住他的慧根。
       慧根这东西,极有可能是天赐的,我想。
       我想,慧根这东西,有时是指你在某一科学领域具有过人的造诣,更多时候是指你对自己的内心有着超越一般力量的洞察力。
       如果要我自问是否有慧根,我自认为是有的。不过我的慧根,主要还是由悲悯之心和恻隐之情相生,这也是由老派中国人的儒家积淀所传承给我的。于是,在我的世界里,总是叹华夏沃壤已成文化荒原,天地不仁致使民生多艰,物欲浮华侵蚀人性纯真,绝对权力滋生贪腐纵横。每每念及于此,我便有舍此傲骨以成天下大义之痛触快感。
       进入大学后,我常常又想,若天下无人能读懂你,即使有天大的抱负也不免为肉食者鄙;何不如先趋大势,随大流,逐中原之鹿而执天下之牛耳。于是,我也按部就班地入了Party,留了学。
       然而,这些都是我独自站在俗世的山谷之中,为自己设计的上山的优化线路。这也是一个儒家读书人一辈子也逃脱不了的命,既然说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然说了“学而优则仕”,既然说了“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那么你一辈子就注定是“牛”的命,不断地往前耕耘,最后难免年老弯了脊梁,落寞而终。不过这都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但是,既然做事效儒家之风,那么做人则应若道家之骨。高中过后,大学四年一抖擞,再无人与我一同引西江之水、临渭水之滨,再无人与我困陈蔡之上、踏濠梁之汀,再无人与我诵方生方死、诀小大之辩,其间孤寂无人可知,唯有佝偻承蜩而已。
       我有时候怀念这些往事,当然不单单是忆起柳智宇。柳智宇高二后也很少把时间留给班里的同窗们,可我们会知道他也常常很疲累烦闷,他也愿意和我们分享青春的间隙。彼时班上之绝伦不凡者有,埋头苦干者有,仁和谦恭者有,但今时今日再去观之,我们生命之沉浮自有时代所主,我们急切之间改变不了什么,也没有勇气去挣脱出去。
      挣脱出去?为什么要挣脱出去?挣脱,我想,就是出世吧!
      其实,儒家的哲学体系是经不起无赖的反问的。
      你说,人一生当有为以“修治齐平”;我也可以说,世道因人为而成糟糠,无为方能平治天下。
      你说,天地不仁以至民生多艰;我也可以说,天地本就不仁,其以万物为刍狗,它怎么会在乎人的感受呢?相比天地,有些人难道不是比天地更残暴吗?
      之所以我一直都主要信奉儒道,倒不是不愿意挣脱,或者不愿意出世,是的确囿于周遭的天地和内心的枷锁而不敢出世啊!
      相比之下,柳智宇难道不是比我们又早跨出了这一步吗?虽然,我们都已不能和他一样纯粹执着,但我们至少可以在卑微的俗世中、在心中澄澈见低的泉眼处,为他燃烛祝福。
      我想,我们真的是要感谢柳智宇。在我们的心智都还懵懂之时,在高中伊始便把道家尤其是庄子思想带到了班上,在暑假补课的第一堂语文课上就以他独有的铿锵语音一字一顿地把濠梁之辩稽读成诵。
      然而,他也不是完人。他的智商应该不像现在网上有人说的280+,我坚信班上有比柳智宇聪明的,但却没有比柳智宇纯粹执着的;我也不大相信有人说他在幼儿园就思考“幂数列求和”的问题,因为在高二寒假之前,普遍都默认柳智宇和数学组另外一个同学之间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我是这么认为的,柳智宇的强不在于他的锋芒毕露或者解难题能力超群,而在于他的稳健与执着。每次假期归来,数学组很多人都会水平倒退,简单题、难题会全面告急,但柳智宇却能让人感觉到他明显的进步。于是厚积薄发,他是以他惜时如命、锲而不舍的韧劲和那孱弱的身体为砖石,而成就了今天大家口口相传的“柳神” 吧。
      昨晚,把柳智宇的那篇《远慰风雨夕》又读了两遍。他高二还在班上上课的时候,一次语文课下了他过来问我,他问我高一高二我所有的课堂作文、札记乃至随笔都还在不在,他想借过去集中阅读——这是因为他实在不明白,为何老文总念叨我的文章有江流直下的气势和诙谐幽默的专属风格。我扔给了他一本我高一的札记,也礼节性地借阅了他的札记本。之后的一年里,他和班上很多人都会不定时但很守时地交换札记。
      我发现,他的本子上,那厚厚的一本,满满的蜘蛛体的字,原封不动地抄录了屈原的《九歌》和《天问》。之后,他又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模仿屈原的禀气,写出了他自己的《涉江》。
      那时候的我,不明白他的世界和他的执着,后来几年,我的文笔也变得收敛许多。
  
      后记:现在许多网友评论,说柳智宇不懂得感恩,国家、家庭、亲人把他培养大,最后没有为国为家作出一个“天才”应有的贡献就去修行出家了。
      其实,当下的中国也许真的不缺给国家报项目揽资金的专家了,不缺建设重大基建项目的指挥者了,这些都已经让华夏大地三十年来热得发烫。
      而,我们的民族,难道在这个关口,不是正需要一批开启数理、人文、美学、哲学、宗教、历史学、社会学、逻辑学诸多天窗的巨擘出现吗?而这些天窗,只有当你完全静下来之后,才能打得开,譬如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