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链接结构:资料1107宁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1:02:58

访鸣鹤古镇(中国古村镇·古民居)    郑陆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浙东古镇鸣鹤再也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了。
    初访鸣鹤,见白洋湖上七座石塔映水而立,岸边垂杨拂水,如是月明之夜会唤起人们“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联想。路两边是青瓦白墙的老房子,墙脚都用条石砌筑,旁是明沟水道。夹道多马头墙,有三马头、四马头,最多的为五马头。
    慈溪鸣鹤人早年多从事国药业。经商营利后,自然衣锦还乡,求田问舍。现存的五房、六房清代建筑就是叶氏经营药材生意发家致富后所建。叶氏的“廿四间走马楼”,居中正堂,两旁厢房,构成“回”字形,楼上的房间曲曲相通。主人领着我上楼下楼、前庭后院转了一圈,最后还拿出几块压屋脊的压栋砖让我看。这几块巨大的厚砖上刻有龙凤和蝙蝠图案,从刀法上看是烧就了砖后工匠现刻的。木结构雕梁画栋,尤其是那些柱子与枋接交之处的托座———“雀替”,刻有花卉图案,也有人物故事图案,这里的雀替比起徽派建筑里的显得大而厚实,人们既重视它的装饰审美作用,似乎更突出它的加固构架的作用。在“廿四间走马楼”里,廊下枋与吊柱交合处有一种悬空的建筑装饰构件叫花篮,可惜30多年前被锯去。我在别处的一座拆毁的古宅中看到了这种“花篮”,扁方形,四面和底部都雕花镂图,极为精美。
    叶氏古宅的过道墙门也十分精致。石库门处隔墙中,石梁石柱。门梁下部正中有孔,估计是穿绳挂灯笼,或是清明端午系菖蒲艾叶等物的。宅子有门楼,多为庑殿顶,翼角上翘,鸱吻向天。大门有两道,里面一道又厚又重,关后一丝风也休想吹进;外道门上下两截栅栏式,可能是观察外面情况之用。
    转过弄堂有一门,正中镌有“云渚分华”4字。门久已不启,从边门进入,堂屋堆满杂物。但见正中板壁上一排贴着八九张科举中试捷报,遗憾的是大都被人撕过,用硬刷刷过,字迹模糊不可辨读,只有西边第二张还可以看出字,上写道:“捷报奉学官报……考取贵府相公沈名某某高中庚辰科岁试入泮慈溪学第四十二名。”这是沈府里一位读书公子考中秀才的捷报。退出沈宅,忽然下起雨来,只好打道回府。
    又是一个星期天。有朋自远方来,得略尽地主之谊,与客人一同去看鸣鹤。
    领着客人走在鸣鹤的古街上,两边民居店铺夹着一带绿水。我们从街西清代古桥沙滩桥信步投东,来到了运河桥边。重建于康熙八年的运河桥如长虹饮涧,拱跨河两岸,桥保护得尚好,仅桥栏板上的字被水泥封住———这是动乱年代保护古桥的方法。
    运河桥南岸是十来间房面40多米的廊棚,廊棚从河南岸街面房子延伸到河边,使人们行走风雨无阻,雨雪天也不用撑伞,穿着布鞋可以一条街走到头。客人用微型摄像机摄个不停。很快夜幕降临了。
    不到半月,我再次来到了鸣鹤。这次着重看看“新六房”。只见房两边丈多高封火墙尚存,沿着墙根走,一个“Z”字形弯角,便是东西相距十多米两个洞门。洞门给人以一种别有洞天的幽深感。两个洞门间有一座门楼,中为大门,门上面用钹形铁头衔住铁环,铁环下又有铁球,铁环扣击铁球发出哐啷哐啷声。没见到这扇门真的难以体会什么叫“侯门深如海”。
    徘徊庭院内外,忽在门楼旁发现一块刻着阴文如意图案的断石,有“咸丰”字样,推知此屋已有150多年了。
    看不尽这古镇的百年沧桑,待有机会,还得再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年08月30日第六版) 

鸣鹤镇 “鹤皋风景赛姑苏”
    鸣鹤古镇位于慈溪东南部、五磊山下,栲栳山北麓,是三北一带的古老集镇之一。
    古镇鸣鹤形成于公元8世纪末。唐元和年间,乡人虞九皋,字鸣鹤,第进士,殁于京,乡人哀之,称其故里为鸣鹤。宋以降,鸣鹤以乡建制,北宋咸平年间,设鸣鹤买纳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鸣鹤盐场课司。民国时期仍以乡建制。1952年改乡为镇,2001年与观城、师桥合并为观海卫镇。
    自东晋始,在这片土地上以虞、叶望族为首推的名人志士辈出,如东晋杰出的天文学家虞喜,东晋思想家、史学家虞预,初唐名臣虞世南,“杜洲先生”童居易,抗倭义士杜文明、杜槐等;至清康熙时,叶氏一族崛起,举人、进士、诗人、巨贾层出不穷,尤其是叶天霖兴办国药业,开创慈溪国药贸易之先河。之后,慈溪人经营的杭州叶种德堂、温州叶同仁堂、绍兴震元堂等国药店纷纷开设,极大地推动了浙江乃至全国的药业发展。
    明清建筑是鸣鹤的最大特色。依湖建镇,依水成市,长街廊棚相连。古镇的建筑遗存面积369,746平方米,其中明清建筑22,000平方米,民国建筑29,768平方米。高高的围墙、江南特色的四合院、雕工精致的格子窗、如意形状的门臼和别具一格的马头墙,每一个细节都流露着江南古镇古朴淡雅的风韵。 [最精美的要数门楼的砖雕了。]
    现存古建筑,除叶氏三、五、六房外,保存较为完好的要数“二十四间走马楼”。该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气势宏伟,用材粗壮,基本格局为七间二弄二十四间两层楼房。此外,古镇的金融机构“银号”,以及岑家门头、大塘俞家、鸿昌弄等老宅亦保存较好。
    拱桥高驼是古镇鸣鹤的又一景观。东大桥、世德桥、三槐桥、当典桥、陡塘桥、运河桥、沙滩桥,众桥争辉。目前东大桥、当典桥等已不存,尚留清至民国期间建造的陡塘、运河、沙滩三座单孔拱形石桥。现三桥均为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鸣鹤古镇(2007-05-17 14:39:47)转载 
 江南多水乡,水乡多古镇.“鹤皋风景赛姑苏”之美誉的鸣鹤镇,就是众多江南古镇中的一颗明珠。
   鸣鹤风光秀丽,古迹众多,人才辈出,还是著名的佛教胜地。浙东第一古寺—-五磊寺,就座落在这里,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鸣鹤的白洋湖畔还有创建于梁大同年间(535—545)的金仙寺。民国期间弘一法师(李叔同)曾在五磊寺创律学研究会,五次云游金仙寺白洋湖上七座石塔映水而立。

   鸣鹤的栲栳山、五磊山郁郁葱葱,杜湖、白洋湖坦坦荡荡,灵山秀水孕育了初唐大书法家虞世南。虞世南的故里在鸣鹤解家村,解家村东临杜湖,西依青龙山,北邻白虎山。村中民风淳朴,古树参天,溪流淙淙。据说虞世南故居原建在定水寺遗址,可惜定水寺在“文革”中已毁。青山依依,竹峰潇潇,难觅虞世南故居踪影,只有那万竿翠竹仍在挥写着人间的沧桑。如果在定水寺遗址立上“虞世南故里”的石碑,建一草亭,游人至此凭栏籍风,吟诵《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同。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岂不美也!

   鸣鹤也是依水成街,沿河成镇。“小桥流水人家”,仅一里路长的古镇老街,就有七座桥,桥下一条清清的小河映着枕水人家。
小河两岸的清代民居鳞次栉比,“马头山墙”高高突出在瓦顶之上,围墙上布满了窗格,造型丰富多彩。最精美的要数门楼的砖雕了,砖雕图案除常见的花鸟、吉祥纹样外,还有不少戏曲人物和小说故事等等。真是美不胜收。

   鸣鹤至今仍保存着全部清代建筑的百分之四十。
   人们游罢鸣鹤自然风光“五磊石湫游遍后,夕阳红近陡塘桥”。进古街品尝“三北特产”,参观“三北古民居”,一定会留恋往返的。

上林湖越窑遗址 浙江省慈溪市鸣鹤镇栲栳山麓上林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慈溪市东南约9公里的桥头镇境内,三北群山主峰拷栳山北麓,西南距古银锭湖窑址群约3公里,东距白洋湖窑址群和上岙湖窑群约2.5公里,是一个以上林湖窑群为中心的群落遗址区。湖东、南、西三面环山,其形状如桃叶形,口狭而腹长...  [宁波北站乘往慈溪的中巴在王家村下车即到。]

越窑寺龙口窑址初步研究丁鹏勃  【摘要】:寺龙口窑址初创于晚唐,停烧于南宋初年,是越窑的重要窑场之 一,属于上林湖窑区。本文在充分占有出土新资料,尤其是笔者亲身 参加的1999年的发掘所获大批新材料的基础上,运用考古类型学方 法,对出土物进行了整理,将其分为五期。并根据相关纪年材料,论 述了各期年代:第一期为唐宣宗至唐末时期;第二期为五代吴越早中 期;第三期为五代吴越末至北宋真宗时期;第四期为北宋仁宗至钦宗 时期;第五期为南宋高宗建炎元年至绍兴三十二年。在分期的基础上, 对各期纹饰进行了综述。并从出土的五代秘色瓷、北宋初年御用瓷、 南宋初年龙窑、南宋初年御用瓷四个方面论述了寺龙口窑在越窑研究 中的重要地位。

河姆渡遗址
位于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发掘于1973年,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发现的稻米残物和上百件骨耜将中国种植水稻的历史提前到7000年前,

保国寺位于灵山山腹中,至今已有970多年历史,以其精湛绝伦的建筑工艺闻名。现存大雄宝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一0一三),是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善的北宋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整个大殿的全部结构皆用斗拱之间的巧妙衔接和精确的榫卯技术,不用一枚铁钉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50余吨的重量。在大殿前槽天花板上,还巧妙地安排了三个与整体结构有机衔接的镂空藻井,用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下面不容 易看到,故被称为“无梁殿”,除建筑风格独特外,还有虫不蛀,鸟不入,蜘蛛不结网,灰尘不上梁之奇。
 []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  http://www.nbwb.net/index.asp[]慈溪市人民政府网站   http://cx.ningbo.gov.cn/[]宁波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7446.htm[]景区详细 - 中国最大、最全风景搜索网-我要走天下网 http://www.51ztx.com/1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