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热门的培训:阅读推荐:《都市边缘的村庄—广州北郊蓼江村的实地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0:13:46

作者:万向东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3月第1版  页数:246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大城市边缘的村庄——广州北郊蓼江村的实地研究报告。全书从城乡体系和城乡互动的视角对农村社区调查研究,介绍了蓼江村的地理环境、建制与人口,蓼江村管理制度和社区组织结构、经济状况及其变迁,家庭经济和成员的社会生活。该书揭示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村社区的深刻变化,对中国农村乃至整体中国社会的研究有着深刻的意义。
 
作者简介
万向东,1959年出生,湖南岳阳人,先后毕业于湘潭大学哲学系和南开大学社会系,现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兼任中山大学劳工研究与服务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城乡社区和劳工问题。著有《都市边缘的村庄——广州北郊蓼江村的实地研究》等。
 
目 录
总 序  /1
引 言  /1
第一章 地理环境、建制沿革与人口  /10
1.1 研究对象的意义——区域与地理及其比较  /10
1.1.1 本村自然状况  /10
1.1.2 蓼江村的类型学意义:优势和局限并存的大城市中部郊区的一个村级社区  /17
1.2 建制沿革及上属下辖  /22
1.2.1 村名的来历和开村时间  /22
1.2.2 蓼江村及其上属的建制沿革  /22
1.2.3 蓼江村下辖的范围及其沿革  /25
1.3 居民、街巷、住宅与人口  /27
1.3.1 居民——民族、姓氏、方言、迁徙、宗族和宗族史  /27
1.3.2 街巷、建筑物和住宅分布  /31
1.3.3 人口  /36
第二章 蓼江村管理制度和社区组织结构  /44
2.1 农村社区社会结构的三个维度  /44
2.2 村(经济联社或大队) /45
2.2.1 全村组织结构——在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之下的“机构构成” /45
2.2.2 党支部及村民委员会的具体构成  /46
2.2.3 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制度及其他村务制度  /50
2.2.4 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的日常运作: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50
2.2.5 村干部会议  /51
2.2.6 村干部及其日常工作  /52
2.2.7 村与乡镇的“边界交换”——村及村干部和“上级”的交往关系  /56
2.3 村民小组(经济社或生产队)  /61
2.3.1 村民小组的管理模式和构成  /61
2.3.2 村民小组的运作方式——村民的生产与生活  /64
2.3.3 村和小组的关系及村干部和村民的交往  /65
2.3.4 村民小组的经济行动——国家的“退却”、社区与家庭的“突显” /70
2.3.5 关于国家“退却”与家庭“突显”假设的进一步讨论  /74
2.4 农村社区组织结构的分析与评价  /76
2.4.1 农村社区组织结构层次的划分  /76
2.4.2 农村社区“正式”组织机构的主要角色作用  /77
2.4.3 农村社区正式组织工作运作的内容  /79
2.4.4 “综合目标导向的博弈”——农村社区正式组织的运作方式及行动者的角色扮演方式  /80
2.4.5 农村社区“正式组织”行动中的二重性  /83
第三章  经济状况及其变迁 /85
3.1 全村总体经济情况 /85
3.1.1 全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历程  /85
3.1.2 村、组集体经济  /97
3.2 产业结构之一——农业的基本条件与发展  /105
3.2.1 全村劳动力构成情况  /105
3.2.2 农业的基本条件、结构及组织形式  /106
3.2.3 农业的专业化与商品化  /113
3.3 产业结构之二——非农化发展  /122
3.3.1 私营或个体企业的统计与个例访谈  /122
3.3.2 个体经销和服务行业统计与个例访谈及观察  /132
3.3.3 全村机动车拥有情况及运输服务 /139
3.3.4 家族“强关系”的“弱势影响”——革江村非农化过程/140
3.3.5 外来投资——东山电器三厂和叶之叶服装厂的情况 /142
3.4 关于蓼江村经济发展及其前景的评价与分析  /144
3.4.1 “内发”模式的局限——村组集体、农业与非农业的问题  /144
3.4.2 “外发”模式的局限——外来投资或招商引资的可能性较低  /149
3.4.3 边缘性特征、经济发展的前景——访谈与评述  /153
第四章 蓼江村家庭和社区成员的生活  /158
4.1 关于抽样调查的情况说明  /158
4.2 样本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  /159
4.2.1 样本及其家庭的规模、人口、教育、技术、职业构成  /159
4.2.2 样本家庭的财产、收入及支出  /163
4.3 样本家庭的经济行为  /171
4.3.1 就业——外出打工人数与找工作的途径  /171
4.3.2 积累与投入意向——存起来的钱准备做什么用?  /173
4.3.3 借贷的用途与来源   /174
4.3.4 消费市场的选择及区位分析  /177
4.3.5 请客吃饭——社会性消费的行为模式  /177
4.4 村民社区生活与交往互动  /178
4.4.1 人际交往  /178
4.4.2 社区行动和参与  /181
4.4.3 宏观的社会参与和融入  /185
4.5 生活方式  /186
4.5.1 工作与生活的地理范围(活动圈)  /186
4.5.2 日常生活  /190
4.6 观念与意识  /192
4.6.1 家庭关系、婚姻与生育观念  /192
4.6.2 社会认同、社区公共事务、社区归属感以及关于社区组织与权力的评价  /199
第五章 总结  /205
5.1 关于研究对象与方法  /205
5.1.1 关于中国农村社区的区域分布的假定  /205
5.1.2 在理论和方法上,需从城乡体系和城乡互动的视角来做农村社区的调查研究  /205
5.1.3 农村社区研究的对象选择——自然村、行动村还是乡镇  /206
5.1.4 研究对象的代表性问题  /206
5.2 关于地理、环境与人口  /207
5.2.1 以大都市为中心的梯度分布——社区区位划分的类型学讨论 /207
5.2.2 研究对象的区位性质1——中部郊区  /208
5.2.3 研究对象的区位性质2——“城中村”和“夹心镇” /208
5.2.4 研究对象的区位性质3——“都市边缘的村庄” /209
5.2.5 边缘村庄的“边缘性”特征——利益和妨碍并存  /209
5.2.6 研究对象所在区域上属的建制沿革的特征及意义  /209
5.2.7 研究对象所在社区自身建制沿革的特征及意义  /210
5.2.8 农村社区姓氏与宗族情况的特征及意义  /210
5.2.9 蓼江村街巷和住宅的分布特征  /210
5.2.10 农村社区人口统计的复杂性  /2l0
5.3  关于农村社区的正式权力组织  /212
5.3.1 农村社区结构和社区成员日常生活的三种维度  /212
5.3.2 村庄社区与乡镇的“边界交换”  /212
5.3.3 村干部和“上级”的关系  /213
5.3.4 社区组织的“向下”管理  /213
5.3.5 村民小组的权威与权力  /213
5.3.6 农村社区正式组织的向上“交换”与向下“管理” /213
5.3.7 农村社区组织的运作及其角色扮演方式——“综合目标导向的博弈”  /214
5.3.8 国家、政府、群体、组织、个人的行动方式的层级关系或发生学(genetics)意义 /214
5.4 关于农村社区的经济  /215
5.4.1 原村办集体企业盛衰的原因——经营机制与市场变化 /215
5.4.2 分散的个体和私营非农经济——优势与局限的比较  /216
5.4.3 农村社区非农化——个体和集体经济的两难选择  /216
5.4.4 国家权力动员地方资源的代理人行动与改革后集体经济的过度解体及功能丧失 /217
5.4.5 企业化的家庭农场——一个微观样本的象征意义 /217
5.4.6 家族“强关系”的“弱势影响”——非农化过程中的一个现象的讨论 /217
5.4.7 边缘性特征与大都市郊区的农村社区的发展机会 /218
5.5 关于社区家庭和成员的社会生活  /219
5.5.1 估计在所调查的社区中一个普通家庭的年度总收入  /219
5.5.2 农村社区的妇女外出打工者较少的原因——机会成高、期望收入低  /219
5.5.3 关于农民经济观念的测量 /220
5.5.4 人际交往——交往圈与活动圈 /221
5.5.5 社区行动和参与  /222
5.5.6 宏观的社会参与和融入 /222
参考文献  /223
附录1 蓼江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工作制度及其他制度  /231
附录2 村社(组)干部会议记录(节录)  / 235
附录3 第十三组组长梁展文的访谈记录  /241
附录4 蓼江村外迁人口  /244
鸣谢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