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人心的意思是什么:应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培养国民素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30:21

应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培养国民素质




 

“半部《论语》治天下”典故出自《宋史赵普传》。赵普(922——992年)是北宋开国功臣,跟随赵匡胤打天下,是陈桥兵变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为了巩固政权,策划了“杯酒释兵权”,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并大量起用文臣,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本来赵普文化水平不高,赵匡胤经常提醒老干部们多学习,赵普就每天下班回去读书。平时遇到朝中棘手的问题,他不立即表态,一般是第二天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后来人们发现,他读的书就是一部《论语》。

宋太宗当上皇帝后,赵普继续被任为宰相。宋太宗有一天问赵普:“人家说你山东粗鲁汉子,只读过一部《论语》,是真的吗?”赵普回答说:“我这一辈子确实只读了这一部书。过去用它的一半辅佐太祖安定天下,现在打算用一半来辅佐陛下实现天下太平。”

清朝末年,翻译过《天演论》的严复曾写过《救亡决论》一文,文中也曾说:“从此天下事多,吾以半部《论语》治之足矣,又何疑哉,又何疑哉?”人们称之为“半部《论语》救亡论”。辜鸿铭也说:“半章《论语》可以振兴中国。”

赵普有宰相之才,严复、辜鸿铭是学贯中西的思想家,他们为什么如此推崇《论语》?连宋代大学问家朱熹也高呼“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如果《论语》中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他们能如此推崇吗?

一般人是不相信“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观点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问题是出在解读路径上。前人释读《论语》常忽略两个问题:其一,《论语》谋篇布局及其内在逻辑。其二,《论语》中反映的天道信仰思想。

前人读《论语》常看其杂乱无章,凭度己意,自设篇目,逐一拆解《论语》所引史料,自编归类。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清代焦循的《论语通释》分十五部分:一、一贯忠恕;二、异端;三、仁;四、圣;五、大;六、学;七多;八、知;九、能;十、檥;十一、义;十二、礼;十三、仕;十四、据;十五、君子小人。曹廷杰《论语类纂》内分:论事、论人、论政、论学、伦教、论圣七卷。赵纪彬的《论语新探》分:上部:历史事件,释人民、人仁古义辨证、有教无类、君子小人辨、原贫富。中部:儒学究元、自然稽求、学习知能论、两端异端解、说知探源、崇仁恶佞解、仁礼解放。下部:孔门异同、先进一体异同考、后进异同考。于丹《论语》感悟分: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许多解读《论语》者都类同上述学者,忽略了《论语》内在自有其严密的逻辑。

《论语》谋篇布局,逻辑谨严。孔门学说看重文以载道、语言辨证,这是打开孔门德行、政事、语言、文学四科中的文学、语言两科的基本要求,这也是贯穿《论语》的精魂。因此读《论语》,不能忽视它的篇章逻辑。理解《论语》的篇章逻辑,必须认清章句里的话里之话。《论语》所录皆为孔门师徒言行片断,每个片断之间又不连贯,作者是依据片段内在隐喻连缀成篇的。要挖掘言行背后的隐喻才行:首先,解读章句所反映的生活片段,恢复当时场景中人物的言行风貌。其次,释读章句包含的本质含义,但这还不够,因每个句读都可以有多种本质解读,这就需要选择贯通上下文的理解,才能领会谋篇者择取材料的用意,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话里有话”。中国经典如《道德经》、《金刚经》等,在逻辑方面也与《论语》有相通之处,通一经方能通百经。

有关孔子的信仰方面,后人常将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等,释读为孔子不信鬼神,忽视了孔子领会天命的真诚虔敬是纵贯《论语》始终的,我赞成有学者将孔子理解为古代大巫师,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董仲舒读懂孔子是信仰天道的,那是符合历史的。但他扭曲了孔子信仰,他将每个人都有的承接天道资格只划拨给了天子,其实今天历代王朝的古都,如北京、西安保留的天坛遗址,就是历代君王们祭天及信仰天道的最好注脚。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成为东方极权专制主义的基石,此后的历史中不断强化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但却忽视了五常的真正践行。即只关注了肉体的秩序安排,却忽视了心灵的排位。

《论语》前半部分侧重理论,即如何道成肉身。后半部侧重实践,即肉身如何弘道。当然理解了理论也就知道了如何实践,同样,通晓了如何实践,自然也就吃透了理论。因此可以说,赵普所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所说的半部,无论是上半部分还是下半部分都是可以的。当然,因赵普作为宰相身份,他有较多的政治实践机会,他说的半部《论语》当指前半部。至于能否用半部《论语》就真的治理天下了,这也是个信心的问题,是对中国文化传统是否确信的问题,也是对天道信仰是否真诚的问题。可以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个理性信仰问题,只要相信,赵普立论的观点就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