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团队建设方案:阿蒙得森:真正的大事,得默默地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01:48
默默打好基本功
A(成功)=X(艰苦的工作)+Y(休息)+z(少说废话)。
爱因斯坦的这个著名公式,从正面道出了取得科学事业成功的艰辛。但是,翻开科学家的传记、论文、演讲,我们发现,他们说得最多的却足另外两个字:失败。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戴维说:“感谢上帝没有把我造成一个灵巧的工匠。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另一个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凯尔文说:“我坚持奋战五十五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法拉第说:“世人何尝知道:在那些通过科学研究工作者头脑的思想和理论当中,有多少被他自己严格的批判、非难的考察,而默默地隐蔽地扼杀了。就是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得以实现的建议、希望、愿望以及初步的结论,也只不到十分之二, 从失败中得到启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是失败,都说明要成就一件事业,不遇到困难挫折是不可能的。法拉第的话里虽然没有明言“失败”二字,但实际上,在那9/10以上的建议、希望、愿望中却孕含着落空的事实。换句话说,成功与失败的常规比例是l/10:9/10。因此,我们在各项工作中,能否经得起失败的严峻考验,就不能不是衡量我们是否具备艰苦奋斗品质的另一个重要标志。艰苦奋斗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断战胜失败的过程。
世界上任何工作,若不愿平平庸庸,而力求取得创造性的成果,就都会遇到困难,因而也就难免遭受挫折而失败。学习想有刨见,则越深入越见疑难;技术想有提高,则越革新越有矛盾;科学想有突破,则登攀越高险阻越多。因为失败,有人就唉声叹气,激流而退}有人就动摇不前,半途而废;有人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然而,失败的境遇却并不由于人们的退让而有丝毫改观。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要对失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态度。拳败是成功的台阶。任何成功都包含着失败,每一个失败,又是通向成功的台阶。有作为的人,并非因为他们掌握了走向成功的捷径,而恰恰在于他们没有在失败面前怨天尤人而蹉跎岁月。欧立希发明治疗昏睡病和梅毒病的606(砷凡纳明),前后碰壁了605次。几百次的失败,使他痛苦万分,但他并未怯步不前,而是继续试验,终于在第606次取得成功。爱迪生试制电灯也是这样。那时候,他和工人们经常连续工作24小时、36小时,破碎的灯泡扔得满地都是。为了找到理想的灯丝,爱迪生先后试验过六千余种不同的物质,但大多失败了。第一盏电灯的灯丝是用缝纫线做的。仅仅为了把那么短的一小截线放进玻璃泡内,爱迪生和他的合作者就失败了无数次,最后整整干了两夜一天,用光了一轴线,才取得成功。但这盏灯的寿命是短暂的,只亮了45个小时就灭了。爱迪生并不就此退却,在失败面前,他继续试验用哪种合理的纤维有机物来做灯丝。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试验室里拾到一把蒲葵扇。葵扇四周缠绕着的细细的竹丝立即吸引了他,用来一试,果然大放光明。就这样,爱迪生用竹丝做灯丝的电灯为人类服务达十年之久。事后,爱迪生在总结这段经历时说:“我对电灯问题,钻研最久,试验最苦,但是从未灰心,更不信它试验不成!”确实,在失败面前是不能灰心丧气的。一种新药要试验606次,一根灯丝要试验六千种物质,这是何等的艰难,然而,最后的成功不正孕育在那几百次、几千次的失败之中吗?有位著名的杂技演员,顶碗技艺十分高超,有人问她成功的经验。她指着床底下成堆的碎盘子说:“这就是!”没有成堆
的碎盘子,就不会有最后惊人的一招。从前者到后者,说明成功之路是有一定的里程的,非到这里程的尽头,拿不到成功的果实。谚语说得好:“百花盛开的时候,园丁累弯了腰。”没有耕耘,哪有收获。而收获本身,就包含着失败和挫折在内。可是,人们却往往只愿意成功不愿意失败,只喜欢顺利不喜欢挫折。有的青年见伟人出了名羡慕感叹不已,殊不知,他们的成功是由
无数失败的心血凝结而成的。德国科学家亥姆霍兹有一次这样形象地说:“我欣然把自己比做山间的漫游者,他不谙山路,缓慢吃力地攀登,不时要止步回身,因为前面已是绝境。突然,或是由于念头一闪,或是由于幸运,他发现一条新的通向前方的蹊径。等到他最后登上顶峰时,他羞愧地发现,如果当初他具备找到正确进路的智慧,本有一条阳关大道可以到达顶巅。在我的著作中,我对读者自然只字未提我的错误,而只是描述了,读者可以不费气力攀上同样高峰的路径。”如果有谁真的只想走一条成功的阳关大道,那末,他是注定要堕入失败的绝境的。失败是锤炼意志的燧石。马克思把科学的入口处比作地狱的大门。如果把成功当作天堂,那失败的种种苦处就是地狱。怕进地狱的人,固然没有失败的苦处,他也就没有进入天堂的可能。而每进一次地狱,经受一番“上刀山,下火海”的煎熬,他的意志也就更坚强。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一降生后连遭不幸。天花使他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当他刚刚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时候,父亲又因负债不能继续供他读书。失学之后,他只得在自家经营的小客栈里捉洒打杂。到结婚年龄了,他因贫困而只好娶个寡妇作妻子。婿后的生活不但没有给他增添乐趣,相反更加重了他肩上的担子。但他并不因此悲观,反而更加发奋研究天文学。在得到天文学家第谷的支持后,他决心去布拉格同第谷会面。路途遥远,困苦不堪,妻子担心开普勒身体受不了,劝他放弃此行,他义无反顾地说:“无论怎样我们一定要去。”最后,终于历经艰辛到了布拉格。但好景不长,不久,第谷溘然长逝。这不仅在事业上使开普勒受到严重损失,而且使他一家生活也因此陷入困境。接着妻子又扔下两个孩子,不幸去世。生活的重担压得开普勒透不过气来,可他一刻也不放弃对天文学的研究,终于发明了天体运动的三大规律,在天文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有人说:“开普勒的一生,大半是孤独的奋斗……第谷的后面有国
王,伽俐略的后面有公爵,牛顿的后面有政府,但是开普勒的后面只有疾病和贫困。”然而,没有任何困难能阻止开普勒的前进,他倒下了,又站起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他又把这些失败收拾起来,建成一座高塔,终乎抓着了天空的定律。他虽然体弱多病,但还是与宇宙、星辰奋斗不已,最终获得了永垂不朽的成功。真理在燧石敲打下闪闪发光,失败就是锤炼我们艰苦奋斗意志的燧石。只要不在失败中垮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在失败中变得更坚强。
失败还是一所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大学校。如同成功有各种因素一样,失败也有各种原因。或因方法上的差错而失误,或因认识上的模糊而被动,或因社会上的压力而失利,或因生活上的折磨而搁浅。不管哪种形式的失败,只要我们善于总结经验,找到陷于绝境的主客观原因,我们就会变得比较聪明起来,为今后的成功创造条件。那些献身于人类伟大事业的革新者,在连连的挫折与失败面前,为什么能做到万劫不摧、磨难弥坚?从根本上说,就在予他们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有益的教训,从而使自己更透彻地理解人生和社会,坚定不移、吾折不挠地朝着既定目标艰苦奋斗到底。当然,自身的失败对于别人也是宝贵的经验,这也是不言而喻的。英国政治家博克说得好。“一个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许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错误也终于为真理的事业服务。”是的,失败的困扰是痛苦的。在四化建设的新长征巾,面对着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会遇到多少次失败和挫折。然而,失败既然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一定要经受住失败的严峻考验。鲁迅说过:“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每一个立志献身四化的青年都应该这样,争做我们伟时代的脊梁。
“丑小鸭”怎样变成美天鹅?
一只天鹅掠过长空,那洁白的羽毛,端庄的体态,引得人们喷啧赞叹不已。可是,你可知道,在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这只美天鹅原先不过是一只“丑小鸭”。当它刚刚破壳而出的时候,因为生得瘦小,还被自以为是的鸭子们所瞧不起。只是由于它默默地日复一日地坚持锻炼游水,才在一个早上振翼飞向蓝天,使得那些会叫不会飞的鸭子们嫉妒不已。“丑小鸭”可以变成美天鹅,美天鹅原是:丑小鸭”。也许,这个童话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对我们锤炼艰苦奋斗的品质会有所启发。
历史上功名显赫的伟人名人曾激起多少人的羡慕钦佩之俏。但是,如果以为他们天生就是丰功伟绩的幸运儿,那就错了。因为,这里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许多伟人名人实际上几乎都有过“丑小鸭”的经历。他们的成功,并不在其生来就是天鹅,倒在于他们虽然地位低下、生活贫困、遭人白眼,而不甘沉沦,奋发有为,经过长期的埋头苦干,终于登上了历史的殿堂。当高尔基在俄罗斯大地上浪游的时候,谁瞧得起这只“丑小鸭’吗?只是当他怀着对人间的不平,顽强攻读,刻苦钻研,决定用自己的笔投入战斗,接连写出了一系列好小说的时候,他那天鹅的本色才渐渐为人所知。同样,苏联教育家兼作家马卡连柯,原先不过是个普通的教师,开始谁也不注意他的教育思想,直到他在高尔基的热情帮助支持下,几易其稿,终于出版了厚厚三大本的长篇小说《教育诗》之后,他的名字才轰动了世界。这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有名来自无名,成就来自实千。要想成为美天鹅吗?请先做“丑小鸭”。“丑小鸭”的精神,就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青年人总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们对于限前的工作、未来的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愿望和奇思遐想。这是好事。然而,幻想却常常使人把严峻的现实涂上美丽的色彩,看不到它的实现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如果仅仅停留在愿望或幻想上,而不付诸于扎扎实实的努力,那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空想家。大生物学家拉马克,最初想自学当个气象学家。后来,他想当金融家。很快的他又爱上了小提琴,想成为一个音乐家。这时,他的一位哥哥劝他学医,他又想当医生。可是从16岁到24岁,由于他从未在一门学问上扎扎实实地下苦功,终究一事无成。
直到后来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帮助下,拉马克决心献身科学,他才走上了事业成功的道路。他埋头苦干,整整花了11年时间研究植物学,写出名著《法国植物志》。为了研究动物学,他花了35年时间。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终于成为著名的博物学家。李大钊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证之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就拿读书求学来说吧,没有一点求真求实的精神,就不可能有所得。南北朝时,有个人叫傅迪,平时喜欢读书,但不求甚解,他的朋友刘柳则全力攻读《老子》。傅迪常常小看刘柳书读得少,刘柳却说:“卿读书虽多,而无所得,可谓书簏矣。”在刘柳看来,傅迪书虽然读得很多,但因为并未下苦功读懂其中的道理,最多不过是书簏罢了。朱熹读书的座右铭是:“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于此,则不敢志于彼。”清代的陆垅其则认为,读书须反对贪多求快的浮夸态度,而要做到日积月累,“若刻刻欲速,则刻刻做潦草工夫,此终身不能成功之道也。”我国明代的大学者顾炎武也是这样。他从7岁进私塾启蒙,每天能识几十个字。儿岁起,他随祖父读《资治通鉴》。《通鉴》凡290卷,很少有人读完全书。顾炎武却规定自己每天必读完一定页数,并抄写一遍。三年以后,读完全书,一部书变成了两部书。到45岁,他又读完各州、府、县地方志和朝廷大臣奏疏文集一万二千卷,还读了廿一史和各朝实录以及天文地理、诗赋谢章等书,总计好几万卷。顾炎武说:“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正是靠着这种长年累月地坚持“日进”的埋头苦干,顾炎武才成了学识过人的大学问家。读书如此,做其他任何事情也都要有这种脚踏实地的作风,才能成功。极地探险家阿蒙得森,有一句著名的生活格言:“真正的大事,得默默地干。”这也许道出了古今中外一切有识之士的共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