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赢利智慧:《道德经 》1-10 原文、译文、点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19:50

道德经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作者:老子  来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可以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的规律,就不是永恒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规律。可以描述出来的形状、特性、功能,就不是永恒的本质。空灵虚无,用来形容万事万物的原始状态。具体形态,用来形容展现万事万物的发展进程。所以保持空灵虚无的状态,可以发现万物的本来、根源;认识具体形态的过程,可以观察万物的演变规律。“无”——空灵虚无和“有”——具体形态,是“道”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起源根本同出于“道”而只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不同,统称为玄妙。不断地探索这玄妙的内涵,就能发现万事万物的真正奥秘。

点评:

本章是对宇宙根本大规律的这个“道”作了个基础性的阐述。

首先,“道”是什么?“道”就是规律。那么规律是什么?规律就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确定不疑的、直接的因果关系。

“道”有大“道”,也有小“道”,有“常道”,也有“非常道”。有一般的“道”,也有特殊的“道”,有局域性的“道”,也有全局性的“道”。

道德经重点讨论的是代表宇宙根本大规律的那个“道”,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所彻悟的“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勉强地翻译为汉语,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这个规律是言语永远无法“说”——解释得彻底的,不是老子表达不出,而是凡人不可能听懂。正如“夏虫不可以语冰”、对先天的盲人去解释什么是红色一样。不但从来没有接触过,连勉强地去想象都是不可能的事。《心经》中说:“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规律不是凡人可以通过一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产生的六个基本识(色、声、香、味、触、法)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思想、文化、理论体系(受、想、行、识)等途径以了解一门“世间法”、“有为法”的方法来了解的。

反之,可以被人们通过以上途径去了解、掌握并运用的任何一门“世间法”、“有为法”,那都不是“常道”——永恒而广大的根本规律。这也与佛在《金刚经》最后重点强调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意思如出一辙。

真正的宇宙大“道”,哪里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呢?这就是个“空中无色”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六根产生六识是向外的,因此,这是一个依靠环境来决定意识的过程。但是这个环境是非常不可靠的,因为这个环境是在不停地变化的。不同的时空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环境,如果我们始终追随着这些林林总总的环境,这叫“心随物转”,很容易就把自己的本心给迷惑掉了。如果,仅仅立足于向外去认识环境的方法去理解宇宙的根本法,那就叫“缘木求鱼”,也叫“刻舟求剑”,根本就是犯了方向性的大错。

比如有一个人,他坐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了一下头,他就好奇:为什么啊?为什么苹果会砸我啊?为什么苹果是往下掉啊?好,根据这个环境给他的信息,他最后在一个大环境里发现了一个规律——万有引力。但是,以他所处的环境他是不可能知道,苹果其实是可以不往下掉的,也就是说这个万有引力的规律是“有漏”的,有破绽的,有局限性的。

现代科学走的就是这么一个方向,不说它是错误的,至少它是片面的。因此,这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必然是漏洞百出的。

我们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间,都知道所谓科学研究的程序是这样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这个假设就是个很唯心的东西,而且从假设到求证中有一系列人为的逻辑判定,如最著名的“三段论”法,这些是否真的是那么绝对正确?本身就是有疑问的。只要在这个过程中与真实的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误差,经过辗转、叠加、放大的效果,也会使所谓的理论远远地偏离现实情况。更何况求证的客体——环境,本身就是个不稳定的客体。不仅同类的这个客体与那个客体不完全一样,甚至自身的这个时刻与下个时刻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如何保证求证的过程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出考察对象的真实面目呢?如果不能做到,那么所谓的实验、试验结果又能有多少可靠性呢?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那些由人(哪怕是科学家)主观制定的规律、法则又能有多大的适用范围、时限和参考价值呢?

话说回来,这就说明“道”如果“可道”就不是“常道”。

那么“常道”是什么呢?“常”是个道家与佛家共有的词,它是指在宇宙特性基础上的不变。“古往今来谓之宇,上下四方谓之宙。”所以说“常”就是在宇宙这个时空层次上保持不变,就是在最广大范围内的永恒。

我认为这个意思是在表达至少在我们这个宇宙的时空层次上来说,它是普遍适用的一个总规则,是宇宙宪法,是古代所说的“天意”、“天命”。我们古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天人合一”说到头,就是要符合这个宇宙根本法。

要研究这个“道”——宇宙根本法,应该用什么途径呢?当然不能仅仅是向外探索,还要向内探索。《道德经》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向内探索。佛家重点要解决的也是这个问题。

这就有必要先说一下“道”的特性,首先,“道”是无所不在的,它是宇宙万事万物的“共性”,任何一个层次上都有“道”的存在,所谓“道在屎溺”、“狗子也有佛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不但有“天道”、“地道”、“人道”、也有“棋道”、“茶道”、“酒道”、“花道”,甚至也有“屎溺道”和“狗道”。其次,“道”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无”和“有”。“无”就是以上所有这些“道”的共性内容,与宇宙根本大道是一脉相承的。而“有”则是千奇百怪的“个性”。而这个“个性”的表现就是“名”。

什么是 “名”?“名”就是“大道”——宇宙根本规则(绝对真理)衍生出来的在各个不同层次(子系统)里的“小道”——局部规则(相对真理)的具体表现形式,等等。这个“名”的有些层次是可以被生活在那个层次的一般人感知的,可以接触到的。所以“名”是可以勉强描述的,描述的精当与否取决于对这个具体的“名”的认识水平。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能对全局性的大“名”描述得很精当、理解得很深刻的,所以“名可名,非常名”。

怎么理解“道”和“名”的关系呢?比如“道”在一个苹果里,是对“名”起决定作用的,而“名”就是苹果的外在表现形式,如:红的,甜的,脆的,含水的等等。但即使是一个苹果,也没有人敢说苹果的所有外在特性已经完整、准确地被掌握了,更加不要说从已经获得的这些外在的特性里去找出苹果的“道”——由宇宙根本法所构成的核心。

顺便说一下,这个“名”的字义是形容、描述的意思,而不是命名的意思。最早人们都是用形容的方法来命名的,后来,这个“名”才慢慢变成了现在的“命名”的意思。

“道”不是用“说”这种低层次的人类沟通方式可以完全承载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说”的作用一点也没有,否则,就没必要有这本《道德经》,佛也不用对大众“说”法。“说”当然是有用的,而且可以说是极重要的,因为“说”可以引导人们去体味、实证“道”,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就不会有以后高层次的沟通,也不会有真正见“道”的一天。但是这个工具又是最容易被污染和充满歧义的,甲传乙,乙传丙,几个人辗转相传以后,一件简单的事也可能会被传得面目全非,更何况是这样深奥玄妙的道理。而且还可能有人为的增减篡改,那可信度就更低了。所以,老子推崇“不言之教”,佛家讲究“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甚至佛临入灭前还反复强调“转了四十九的法轮,未曾讲了一字”,都是怕落下文字障把后人引入歧途。

 “说”尽管不好,但没有更好的选择,而且“说”至少能留下一点,总比什么都没留下好。可以提供一点隐约的轨迹给后人去琢磨也好。因此,老子还是开始“说”了。

“道”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核,根本精神之所在,那就是“无”。还有一个是围绕这个核起作用的外在作用,那就叫“有”。“无”是里,“有”是表;“无”是根本,“有”是枝叶;“无”是内涵,“有”是外延;“无”决定“有”,“有”证实“无”;“无”代表了源头,“有”代表了发展;“无”就是“空”,“有”就是“色”。

所以研究“无”,就是向内研究,就是研究根本,就是研究源头。而研究“有”就是向外研究,就是研究枝叶,就是研究发展。

向内研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研究自己。因为人也是宇宙万物之一,人的核心也有“道”,也有与宇宙大“道”相通的那个“众妙之门”。而向内研究才是最根本和最彻底的,因为研究的对象是“无”——“道”的核心、内涵、源头、根本。而现代的科学研究绝大多数都是向外研究,在研究那个“有”。

“无”和“有”这两个部分看起来好象截然相反,但是从本质上说它们是“道”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对立创造了发展的原动力,统一构成了系统的和谐稳定。佛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说“有不异无,无不异有,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这是最高层次的对立统一。因此,“同谓之玄”。尽管有着主次之分,但“无”学和“有”学都同样是很深奥的学问。

“玄之又玄”,不断地去通过修行、实证去接近、探索这个“道”,那么“众妙之门”就打开了,就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道德经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人们都知道美的具体标准而去人为的制造“美”,那就是丑恶了;都知道怎样做能被称为善良,那么其中就已经存在不善良的因素了。所以说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音乐和噪声、前和后都是互相比较、互相衬托而成的,本质是浑然一体的。所以圣人顺应自然不造作生事,发扬的是不依赖文字语言的教化。听凭万事万物自然发展而不去人为干预,生成了不去占有,作育了不去把持,大功告成而不居功德。正由于不居功德,所以永远也不会失去功德。

 

点评:本章讲的是一个从破除“分别妄见”开始,从而保持“清净自然”之心去顺应自然的过程,也就是“无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针。

“美”是什么?“美”的外在表现其实就是能给人身心带来愉悦感受的东西。比如说“美”味、“美”景、“美”女、“美”德等等。

美是很唯心的,只要你觉得那是美那就是美了。汉代美女的典型是赵飞燕的“瘦”——苗条,而唐代美女的典型是杨玉环的“胖”——丰盈。古今中外,美的标准千奇百怪,可以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哪个具体时空里都有一套各自认为的“美”的标准。

但是“美”不好说有什么具体的标准的,如果一定要说,只能是一个笼统的标准,那就是真正的美来自自然,是天然不加雕饰的——“施朱太赤、施粉太白”、“却嫌脂粉污颜色”——那才是真正的“绝色美”。

而这个自然、天然就是“内外合一”的境界。女以阴柔为美——“坤德”、“柔德”——厚德载物,男以阳刚为美——“乾德”“刚德”——自强不息。女子以善良温柔为美,男子以坚毅奋进为美,这都是“本色美”——“有诸内而形诸外”,是内外一致的和谐美,这就是一种“天人合一”——宇宙规律与具体个人的和谐统一。因此,最美的女人一定有温柔善良的特质,最美的男人一定有坚毅奋进的特质。

但是“美”又是个评判的标准,和“善”一样,是一种人为的准则。它又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每个具体的个体总有他(她)最合适的展现自己的美的方式,强求一致就会造成很多的不“美”。比如说现代社会普遍流行的“美”女的外型标准:皮肤白嫩、脸色红润、个头高挑、身材窈窕等等,其实任何一条都不能去细化和量化的,说身高吧,一米六六够了吗?一米六五和一米六七那个更好?欧美人是不是应该高一点?日本人是不是应该低一点?即使在现代,不同的国家、民族、阶层、职业也都有不同的标准,如果一定要去满足所有“美”的标准,是会让人无所适从的。

如果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盲目地去追逐某个具体的“美”的标准——隆胸、整形,成为“人造美女”,本身就是一种丑恶——“斯恶已”。

真正的美是自然美,是符合天性的美,是属于自己的美,不是模仿来的美,也不是流行的、时髦的美。

“善”也是一样,世间绝大多数的人为制造出来的“善恶”都不是真正符合宇宙规律的“善恶”。比如说美国以“反恐”名义发动的对伊战争。也许布什政府会认为这是“善”——反对恐怖主义,但正是在这貌似堂皇公正的“反恐”的大旗下,伊拉克人民被卷入了深深的战争恐怖之中,而且至今仍未能从这种恐怖中完全走出来。对于那些无辜在战争中受害的伊拉克人民和他们的亲属来说,美军就是恐怖主义,布什政府就是恐怖主义的邪恶中心,美国就是个“无赖”国家,只不过他们没有“国际话语权”罢了。那种自以为是的“善”难道不是在行“恶”吗?

所以说,“善”是一个时空性的范畴,任何一种具体的“善”都有实实在在受益的群体——至少对某个个体有益。作用的范围越小,它就是越小的“善”,作用的范围越大,就是越大的“善”。这是讲空间范围。在时间范围上,“善”是在一段整体时间上受益最大化的行为。因此,杀鸡取卵、涸泽而渔就不是“善”,因为只有短期效益,而没有长期效益。而且因为短期效益断送了长期效益,这其实是“恶”。

那么哪些才是真正长期和大范围的“善”呢?老子没有明说,但是在后面的经文我们可以慢慢看到。这里先借用佛经的说法:真正的大“善”是不仅对自己而且对他人和环境长期乃至永久有益的事——是大系统效益的最大化。《十善业道经》中列出了“十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忿、邪见。以上十种行为不但害人而且更深地是害自己,是世间一切灾难动乱的来源。因此,“十善”就是“永离”这“十恶”。不但要有决心去“离”——坚决不做,而且还要“永”——长久坚持。想行善必从断恶开始!

由于缺乏足够高层次的智慧(“般若”或者说是“明”)而看不清长期和大范围因果关系的人,又怎么能分辨得出什么是真正的“善”呢?世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不“明” 的人,因此他们往往都是为了短期利益和小集团利益在行其所谓的“善”,那当然不是彻底的“善”,而且很有可能是真正的“恶”。所以说“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美”和“善”这两个大问题解决了,别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音乐和噪声、前和后说到头都是时间、空间、数量、程度上的略有不同罢了,都是相比较而言的,本质是浑然一体的。

针对这种本质上浑然一体的世界,具体事物的差别其实也就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关系,能看穿这一切,不去生出“分别妄见”,认识到这其实就是一个“大同”世界,那么采取“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世界,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无为”是《道德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而且经中多次提到“无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无为”这个理念,对解读《道德经》会产生很大的误解和偏见。

“无为”不是“不为”,而是高层次的“为”,它和“有为”最大的区别在于“为”的基础。“无为”是建立在“无”基础上的“为”,而“有为”是建立在“有”基础上的“为”。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无”和“有”都是“道”的有机组成部分,“无”是根本,“有”是枝叶。老子提倡“无为”,轻视“有为”,是因为“无为”才是“道”的“深根固柢”,而“有为”不过是“道之华而愚之始”,至于“妄为”,那是根本上违反“道”的,结果必然是“凶”的,是他所反对的。

建立在“无”这个宇宙终极特性上的“为”应该是怎样的呢?

那就是顺其自然,就是敬天知命,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取法于宇宙天地的运行规则。详细的内容将在以后的章节里细说。

顺其自然也是一种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方法,它是与那种人为的炸山填湖式的所谓“改造自然”相对的。它是和平地、和谐地、可持续的、可增值地利用自然。而这里的“自然”指的不仅有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尽管现代科学给它们做了严格的分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但是《道德经》认为“大制不割”,这根本就是不能割裂来看的——本来它们就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系统。

顺其自然就是尊重“道”、服从“道”、维护“道”,因为“道”是宇宙大规律,而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就是建立在宇宙大规律的基础上的。因此,基于“无为”这个理念的教化方式也是顺其自然的,那就是“不言之教”。

“不言之教”是什么呢?“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这说的就是“不言之教”,哪里需要强行的政令呢?日升月落、星移斗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流畅。

在这个自然流畅的大格局里,万物自由自在地以自己最适合的方式生长、壮大、开花、结果、衰亡。有必要对这个过程去干预吗?生成了非得去占有吗?非得去把持吗?非得去认为自己是“救世主”吗?就算有天大的功劳也没有必要去自居功德,自居功德是“道”所厌弃的一种恶习,是“余食赘形”,是自损功德的;而且功德的“业”一旦形成,就会在漫长的生命长河里起作用,而且会“辗转增胜”,所以不居功德,就永远也不会失去功德。
道德经 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提倡具体的贤能德行,才会避免民众效仿形式而争夺贤名,人们才会各安其分,以利于选拔真正的贤能。不把罕物作为奇宝而珍爱,才不会引起人们的贪欲而引出种种盗贼行径。不做挑动人们欲望的事,才能保持民众的心思不致流于迷乱。所以说上乘君主的统治:消解民众的自以为是的成见,杜绝他们主观独断的行为;让他们吃饱穿暖,能够安居乐业;不让他们产生试图胡作非为的野心,以免造作生事扰乱天下;锻炼他们的体能,强健他们的意志,使外敌不敢也不能入侵。经常使民众保持着因循自然不求造事、心境平和欲望清淡的状态,这样那些别有用心、怀有阴谋诡计的人就不敢也不能造作生事了。高明的统治者保持清静自然、不求造作的心态来治理天下,实施“无为之治”,那就一定能够达到太平盛世,天下大同。

点评:本章是在上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无为”的原则,重点以治理国家为例来说明如何达到“无为之治”的途径。说明“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个命题。

第一,“不尚贤,使民不争”,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贤”在这里就是指那些“好的,美的,善的”等优良品质具体体现的形式。“尚”就是提倡的意思。

这么一来那就似乎不对了。“贤”就应该提倡啊,为什么老子要说“不尚贤”——不去提倡呢?

那是为了“使民不争”。因为提倡了,赞美了“贤”,“民”就会去“争”——争斗、争夺、争抢,都是不好的。这个“争”正是“道”所反对的,“道”提倡的是“不争”,而不是“争”。“民”一“争”,天下就不太平了。

那么“尚贤”和“民争”有必然的关系吗?有的。

因为如果提倡某个人的“贤”,势必要说出他为什么“贤”,这就要有“贤”的具体事迹。比如说某个人是大学者,要号召大家来学习他,那么就要说他之所以能成为大学者,是因为他写了多少学术论文啊,主持了多少课题研究啊等等的具体成绩。所以他是“贤”的。

这么一来,问题就来了,最初那个人只是在认真地做学问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写出这么多论文的,课题的研究也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出来的。但是这么一提倡,就有了功利的效应了,那些只想求得“学者”之名或“教授”、“高工”等职称、头衔的人,他们就会去模仿这些成就“贤”名的轨迹去博取、骗取名利,而不是认真地去进行实践。于是,论文的字数是可以凑的,论文的内容是可以抄袭或代笔的,论文的篇数多也不代表质量高,论文、课题的档次高低也可以通过收买来获得好的评价等等。总之,具体的“贤”的标准一旦产生,那么势必群起而“争”之。

这种事,其实历史上也有过,晋代“举孝廉”的取士制度就是一例。朝廷要用人,命令地方官推举具备“孝”和“廉”这两种优良品行的人出来做官,甚至还把“举孝廉”的数量多少作为考察地方官政绩的一个手段。那就造成了一时之间,“孝廉”遍野,不是说真的造就了那么多的“孝廉”,而是人人都去争夺“孝廉”这个头衔,结果是真正具备“孝廉”品质的人不见得多了多少出来做官,反而让很多根本不“孝”也不“廉”的人窃居高位。

由此可见,“贤”不可“尚”。“尚”了“贤”以后出的大都是伪“贤”,而真的“贤”说不定反而被埋没了。

第二,“难得之货”不能“贵”,否则“民”就要为“盗”,这与其说是“民”要为“盗”,不如说是统治者贪求“难得之货”的错误导向使“民”去趋之若骛地为“盗”。

真正有价值的是文化,不是任何稀有的宝物。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根,清朝灭了明,满族夺了汉族的江山,但是文化他灭不了,也夺不了,所以最终反而被汉族同化了。十八世纪以后,多少所谓的“传世之宝”被侵略军夺走了,至今仍不知羞耻地陈列在他们的国家博物馆里。这是我们的国耻,我们应该可惜。但可惜的应该是我们国家曾经是那么的落后,而不是去可惜那些被他们抢走的东西。东西他们可以抢走,但是他们抢不走的是我们的文化,还有我们的民族精神。只要我们真正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振兴我们的东方文明,那么以后再也不会有强盗能来抢走我们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不要把“可欲”去显示在“民”的面前,那么“民心”自然就不会乱。统治者不去追逐“可欲”,那么老百姓也不会跟着心思迷乱,这也就叫“我无欲而民自朴”。

现在很多媒体大搞“超女”、“超男”的选秀,就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青年是可塑性非常大的阶段,过早地把“可欲”显示在他们的面前,给他们看到有一条追逐名利的捷径,只能让他们本来就很不稳定的心变得更加迷乱。除了极少数幸运儿,绝大多数人又能得到什么实实在在的利益呢?更多的是让他们荒废了学业和工作,失去了脚踏实地地去奋斗的精神。即便是那极少数,又有几个能把这作为终身的事业呢?最终当她走出这媚俗的“光环”后,留给她的又将是什么呢?

后面这两句“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只不过是在推广、延伸“不尚贤,使民不争”的意思。这些就是“无为之治”必须遵循的原则。

不过,上面的三个并列句说的都是“不”,也就是“无为之治”不能做哪些事情,那么真正的“无为之治”应该做哪些事情呢?

老子所提倡的“圣人之治”——“无为之治”是这样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这一段话是过去经常受到批判的章节,批判的原因是认为这是老子在教唆统治者搞“愚民”政策。这其实是在断章取义,是在望文生义,是根本没有经过系统研读、全盘思考、理性总结就乱下结论的典型的“文革”式思维。这种不严谨的治学态度才是应该被批判的。

现在我们来给老子的“无为之治”正名,让我国古代这位学究天人、功参造化的一代宗师苦心孤诣留下的文化瑰宝不致于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就此湮灭。

首先,“虚其心”。其实就是要虚心,这是一个大命题。简单的说,虚心才能客观公正地去对待包括自己在内的世界一切。心虚就是谦虚、谨慎,没有成见,就是实事求是,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这个实践,不仅需要向外,更重要的是向内。

往高层次上说,心是什么?《十善业道经》中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说到头这个“心”不是心脏,也不是任何人类身体上可以找到的物质器官,它是看不见也抓不到的,这是世界在人意识上的反映,而且是建立在六根六识上的虚妄不实的“诸法”的反映,是局限性很大、存在着很多谬误的反映。所有这些虚假的反映构成了一颗自以为是的“心”。——这种“心”,那真是还不如把它“虚”掉的好。“虚”掉它,才能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从而到达——“明”、“彰”、“有功”、“长”的境界。

 “虚其心”的目的说到头是要人们客观、公正地遵循“道”——宇宙根本法。

其次,“实其腹”。简单的说,就是让人们吃饱饭。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老百姓吃不饱,就是统治者的罪过。

进一步说,不仅要吃得饱,而且要吃得好;不仅要吃得好,而且要穿得好、住得好、玩得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就是要达到小康的标准啊!统治者是必须去关心这些最广大人民最关心的切身利益的。

“实其腹”的目的就是要老百姓都安居乐业,就是要建立一个丰衣足食的小康社会。

第三,“弱其志”。这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这个“弱其志”是建立在“虚其心”和“实其腹”的基础上的。如果统治者没有很好的做到“虚其心”和“实其腹”,那么也就不可能做到让绝大多数人“弱其志”的。只有先做好了“虚其心”和“实其腹”,才可能让绝大多数人“弱其志”——不去试图用非“道”的途径去满足个人的私欲和一己的野心。

做到了“虚其心”和“实其腹”,绝大多数人才都能“弱其志”和“畏死”,那么就好治理了。然而,还是总不可避免地会有那么几个别有用心的“为奇者”——喜欢搞阴谋诡计的家伙,那怎么办?那么就应该“执而杀之”——抓起来杀掉。杀一儆百!杀的目的是为了震慑所有蠢蠢欲动的潜在的“为奇者”,让他们“不敢为”——安分守己,而避免更多“不得已”的“杀”。

“弱其志”的目的就是建立公平、公正、有规则、有秩序的和谐社会。

第四、“强其骨”。锻炼人们的体能,强健人们的意志。弘扬民族的文化,挺起国家的脊梁。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使外敌不敢也不能入侵,保卫幸福家园。

“强其骨”的目的是为以上这三项提供抵御外来侵害的力量保证。

其实“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这个实施原则不仅适用于治理国家,也适用与修心养性等其他方面,这其实是一条通则,在以后的章节再展开讨论。

最后,达到“常使民无知无欲”的境界。“无知”就是一切智慧、技巧都服从、服务于“道”这个大前提,没有不符合“道”的智慧和技巧。“无欲”就是一切需要、欲望都服从、服务于“道”这个大前提,没有不符合“道”的需要、欲望。这样,就能“使夫智者不敢为也”——那些别有用心、怀有阴谋诡计的人就不敢也不能造作生事了。

最后,再来点一下题。“为无为,则无不治。” “圣人之治”就是“无为之治”,统治者实施“无为之治”,那就一定能够达到太平盛世,天下大同。
道德经 四章 道冲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道是空灵虚无的,无形无象无音无色的,然而它的运作起来却是无穷无尽:深远得好象是万物的根源一样。难于捉摸却又确确实实地存在着。我不知道它由什么发展而来,只觉得好象在天地形成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 

点评:本章是对“道”这个宇宙根本法进行描述。

 “道冲”,“冲”就是“无”,就是“空”。但是这个“无”和“空”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没有”。说它“无”,其实是“有”之“极”,是“大有”;说它“空”,其实是“色”之极,是“大色无色”,是“空中无色”。

因此,它才是“用之或不盈”——运作起来却是无穷无尽。基于具体的“有”的基础上的规则必然要受到“有”的具体范围——“有尽”的限制,而基于“无”的基础上的宇宙根本法它的应用范围就是“无尽”——内涵丰富至极所以外延也就无极限。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渊”和“湛”都是水深的意思。说“道”是深不可测的。深到了象这世间万物的祖宗“天下母”、“天下之牝”一样。不但深,而且远,远到了一般人不容易感觉到它存在的地步了——当然它并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它还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

这是说“道”是很深远的。但是老子为什么要用“渊”和“湛”这两个字来形容“道”,却不仅仅是因为“道”是很深远的,而且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道”非常象“水”。

其实应该倒过来说“水” 非常象“道”。

“水”是这世间万物里最接近“道”的东西了。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用了整整一章来称赞“水”,说它是“上善”,说它“几于道”——非常接近于道。这个意思到第八章再详细点评。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那么“道”这样一个宇宙根本法是从何而来的呢?老子微笑着说:我不知道啊,但至少比什么三皇五帝啦、玉皇大帝啦、上帝啦什么的要早。

说不知道,其实他是知道的,这里显示出了老子的幽默。因为就在第十四章上,他就说了“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最古老的原始状态就是“道”的纪元。
道德经 五章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冲。

译文:天地用自然的法则驾御万物,并没有对万物施以特别的仁爱和恩惠;圣人对百姓也没有仁爱之心,只是引导着百姓顺应自然的生活——生老病死。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整个宇宙就好象是个大风箱:好象很空洞但却运作无穷,越是运用,开发产生的东西就越多。越向外求证,具体的法则越多人反而越迷惑、越困穷,倒不如安守空灵的本心。

点评:本章讨论的主题是:“道”是“不仁”的。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规则与适用范围的关系。

“天地不仁”。首先,“仁” 是什么?

“仁”就是爱,是一种大范围的爱。“仁”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观念和行为,它的主要内容就是:要爱人,不仅要对自己好,要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好,而且要对所有和你没什么关系的人甚至是敌对派系的人要好——这就是佛家所提倡的“无缘大慈”,也是儒家所提倡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进一步推广出去的“大慈(仁)”,就是不仅对人类的每一个成员要爱,而且要爱这个世界的一切:要爱“众生”——佛家所说十法界里的一切众生,包括从最高层次的佛到最低层次的在无间地狱受万劫不复苦难的鬼。还要爱我们赖以生活的环境中的一切(植物和无生命的物质)。

“仁”的确是很伟大的功德,一个人如果想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外貌、体力、气魄、健康、财富、功名等等)甚至说是提升生命层次(佛、菩萨、天神、人、畜生、鬼),他就一定要从“仁”开始。但“仁”毕竟只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是从“人类社会”这个“有”里产生出来,不是从“道”这个宇宙根本法里产生出来的东西。因此,服从于“道”的天和地运作起来不会去服从这个“人类社会”的法则“仁”。

 举一个例子吧。传说释迦牟尼的一个前世遇到过这么一件事:有一天,他走在路上,看到一只老鹰正在追捕一只鸽子。我们都知道佛提倡“大慈大悲”,“大慈”是“无缘大慈”,“大悲”是“同体大悲”,就是众生受什么苦,我都感同身受,象自己受苦一样。那只鸽子已经处于生命最大危机的关头,他救了鸽子。于是老鹰不乐意了,它说:你救了鸽子,但我没有吃的就要饿死,你不等于害了我吗?这是一个很要命的问题,佛想了想说,我把我的肉给你吃。老鹰说一点点肉我是不够吃的,至少要和鸽子一样重。佛答应了,于是就搬来天平,鸽子坐一头,佛往另一头放割下的肉。可是怎么也是鸽子重,最后佛涌身跳入天平,才取得了平衡,从而也成就了他伟大的功德。舍却己身救一个微不足道的众生,这就是“大慈大悲”。

应该说“大慈大悲”非常伟大,但是这只是“人类社会”的法则,而且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这么去学着做的,这件事的理论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对一般人来说,不但可操作性差,甚至连想都不能想象的——如果你遇到老虎追捕兔子,你会选择舍身饲虎吗?除非那只兔子对你的重要程度已经超过了你对生命的珍爱和对死亡的恐惧,当然那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说,自然界的法则不是“仁”,而是“弱肉强食”。这是很公平的。老虎吃兔子,兔子吃草,是很自然的。如果一定不让老虎去吃兔子,那么首先老虎要饿死,第二,草会被吃光——那才是真正的灾难!“弱肉强食”才能保证物种多样化和生态平衡。

反过来,“弱肉强食”这个法则也是一样不能超越自然界而用到人类社会来的,否则就是人吃人,天下大乱了。欧洲殖民者血腥屠杀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希特勒的“纳粹”主义导致的席卷欧洲的法西斯暴行,日本人在中国曾经犯下滔天罪恶而且至今仍旧死不悔改——就是因为他们都认为“弱肉强食”也可以用作人类社会法则的。确实,如果“弱肉强食”真的是人类社会的法则,那他们就是“无罪”的,不过是战败了而已。

所以说,一个再好的规则,也不能超越它的适用范围,否则就是谬误。因此,“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一切万物的生老病死,让它自然而然地来吧!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刚才说过“仁”是人类社会的法则,那为什么“圣人”也不去遵循这个“仁”的法则呢?

因为这里的“圣人”不是一般人,他是负有治理天下重任的最高统治者、是为天下作表率并且立法的人。他不是不需要遵循“仁”的法则,而是他有更重要的任务——遵循“道”的法则。

“圣人”的任务是什么?他首先应该让老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其次进一步应该让国家(天下)在制度上和具体实施上保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些事情——“无为之治”全部做到位了,他就可以“垂拱而天下治”——没什么需要他去做的事了。

我们做事情要学会分清主次,把握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仁”这件事应该谁去做就让谁去做,反正它不是最高统治者应该关心的主要问题。

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最高统治者能把天下治理到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地步,那么他还需要对谁去施加特别的“仁”呢?如果一个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总是出现在那些重大灾难、重大损失的现场去安抚受灾的群众,难道能证明他是一个称职的国家领导人吗?他是否就应该扪心自问:我把我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吗?灾难的根源找到了吗?可以让老百姓以后不再为类似的灾难而受苦了吗?

所以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才不来管你今晚吃米饭还是吃饺子,反正你有饭吃;我才不来管你喝汤还是喝茶,反正你有水喝;我才不来管你住什么样的房子,反正我知道你住得满意;我才不来管你玩什么,反正我知道你玩得快乐。

真正好的法则是简而不繁的,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看起来不起眼,用起来不得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冲。”——有必要管得太多太细吗?只要守住“冲”,守住“无为”,守住“道”,这就足够了。
道德经 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空虚而灵动的元气是不会灭亡的,这被称为万事万物玄妙的发源地。而这个发源地的萌生之处,叫做宇宙中生生不息的根源。绵软悠长、若存若亡,作用却是无穷无尽。

 

点评:本章重点阐述“无”的利用——“谷神”,即“玄牝”的性质和作用。

“谷神不死”,“谷”最简单的来说,就是指我们所通常说的山谷和河谷等地域,特点是四周由高地为主所围成的中央低洼的地域。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说,一般这类地形都能“藏风聚气”,是“风水宝地”。

这是什么道理呢?现在就要讲一讲我国古代各大宗派中普遍流行却又充满神秘色彩的一个术语——“气”。

“气”这个字我们并不陌生,比如 “内气”、“外气”、“真气”、“清气”、“浊气”、“先天之气”、“五谷之气”、“节气”、“五色之气”、“王气”、“浩然之气”、“书生意气”等等不可胜数。

那么“气”到底是什么?现代科学认为,“气”就是气体,常见的是空气,它由氮气和氧气为主与一些少数气族共同组成,都是由气体分子构成的。有的风水师认为,“气”是磁场或微波。有的气功师认为,“气”是一种能量。应该说,以上说都有道理,但都不完全。

“气”其实是一种遍布整个宇宙的物质。说它是物质,是因为它的客观实在性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但它又和任何我们所知道的具体物质不同:它并不由任何基本粒子构成,本身没有任何质量、速度、能量等可以被实实在在测量出来的东西。如果一定要用现有的物理名词来表达它,那么最接近的就是“真空”。

 它的特点是依附于世间万物。而且有“动则生,静则死,急则散,缓则留”等基本特性。它是最接近“道”的物质。

道家修真要诀中有“心死神活”之说,前面是说“虚其心”,“虚其心”才能“活其神”,后面说的就是这个“活其神”——神一活,气就来归附了。所以“气”不是“练”出来的,而是用正确的方法从宇宙中“吸收”来的。

而风水学上最好的“地”也要具备两个基本特征:既能藏住“气”,又不是一潭“死气”。前者保证“气不散”,后者保证“气不滞”。由此可见,生命需要运动,但生命不需要过分剧烈地运动。

话说回来,“谷”就是一个善于“纳气”的处所。这个“谷”在天体上就是“黑洞”,在地理上就是“山谷”,在人体上就是“气海”,有了宇宙物质“气”,那么“丹田”里才能结出“丹”来。

从自然界来看,什么地方的水是最好的水?不是瀑布的水,那太“急”——气散,气散则浮;也不是静止的潭水,那太“静”——气死,气死则僵。最好的是山间小溪流,清泉汩汩,气缓而生,那是一等一的好水,所以喝茶、铸剑、炼药都用它。

所以说“谷神不死”,“气”死的地方那不是“谷”地,而是“绝”地。

“玄牝”是什么?

“牝”是女性(雌性)的生殖器官,生命从这里起源,生机从这里开始。

“玄”是“天”的颜色,这里代表了宇宙层次。

“玄牝”就是天地间至吉至祥的众生萌生之地。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就是“气”的特性。到以后章节再详细讨论。
道德经 七章 上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古语说:“天长地久”。天和地为什么寿命很长而且活力持久呢?因为它们不刻意追求长生不老。正因为它们不刻意追求长生不老,所以反而可以长生不老。所以圣人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人的后面却反而能够领先一步,把一己生死置之度外反而可以保全自己。这不正是因为他的无私无畏吗?所以就能够成全自己。 

点评:本章是在“天”和“地”的层次上讨论“道”的作用。

“天长地久”,“天”是什么?

“天”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说是指地球外表面包裹着的那个大气层,更广的说,“天”就是整个宇宙除了“地”——地球以外的所有部分,甚至可以说“地”也是“天”的一部分。《易经》中用“乾”卦——阳来象征“天”和一切与“天”具有相似特性的东西,并确定了“天”的德是“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就是土地,就是人类所居住的这个地球。《易经》中用“坤”卦来象征“地” 和一切与“地”具有相似特性的东西,并确定了“地”的德是“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的主要的特性是阳,向上,向外,运动,刚健等等。

“地”的主要的特性是阴,向下,向内,静止,柔顺等等。

“乾”卦和“坤”卦是《易经》中最重要的两个卦,它们代表了所有事物的两极——“阳”极和“阴”极。其余六卦(针对八卦而言)、六十二卦(针对六十四卦而言)都是这两极之间的一系列中间状态。

 从我们这个现实社会来说,“天”在上、在外,“地”在下、在内。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处于这两极的包围之中。因此,这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直接受到“天”和“地”的影响。具体地说,就是都蕴涵阴、阳二气,只不过分量、位置、组合不同罢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天”和“地”就是这个世界的基础,如果它们崩坏了,那么这个世界哪里还能够存在呢?所以说:“天长地久”。

然而,作为一种比较的形容词,“长久”的也必然会有它的“短暂”性。因此,“天地”的这个“长久”是针对我们这个物质世界而言的,不是对“道”而言的。对“道”来说,“天地”是“短暂”的。将来地球毁灭了,我们所居住的这个物质世界就不存在了,但“道”依然会在宇宙这个层次上永恒的存在。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因为这世间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二气,“阴阳和合,万物乃生”,所以,它们都可以“自生”——自我繁衍,自我发展、自我变化。但是自然规律是,有“自生”就必然有“自灭”,而且“自生”与“自灭”必然要保持宏观上的平衡。否则,这个系统就要不平衡,不平衡就会让系统崩溃解体。

“天”和“地”是构成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两个基本要素,“天”是纯阳,“地”是纯阴。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它们在这个层次上是“不自生”的,因此,就不会“自灭”——也就是“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是一个很朴素的矛盾论,有“矛”才有“盾”,有“生” 才有“灭”。那么很自然地推论,“后”就会导致“先”,“外其身”就会导致“身存”,“无私”才能最后成就“私”。事实上,我们人类社会的潜在法则还真就是这样的。
道德经 八章 上善若水  

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   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好的德行就象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功德,能够在众人都厌恶的环境中安居乐业,所以它就接近于道的境界。安守着无人来争、与人无争的善地;心境如深渊一般清明宁静;行为因内心的祥和而对众生充满慈爱;言语因清静无为、不求名利而自然信义卓著;政治上也会因为无私无欲,不刻意追求有为之功而能因循自然地治理;在去除一切私心杂欲,求名取利好大喜功之心后,才能真正把所有的心力专注于办事,从而无所不通;行事也会看清真正应该发动的时机,而且善于把握时机。正由于他不刻意地去争权夺利、争功钓名,所以他既没有来自内心的忧虑、忧郁,也没有来自外界的忧患、忧难。

点评:本章主要是赞颂“水德”,进一步指出“人德”要仿效“水德”,才能达到“上善”的境界。

“上善若水。”最上乘的“善”就象水一样啊!前面我们说过,“善”是一个时空性的范畴。它是“道”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一种应用——“德”的具体评价。“德”是从“道”这个宇宙大规则中演化出来的。

在“道”层次上,没有“善”或“不善”的区别,但在“德”的层次上,不仅有“善”与“不善”的性质分别,而且还有“上善”、“中善”、“小善”的量化分别。

世间万物都有一个“德”,常见的如“天有天德,地有地德,春木德兴,夏火德兴,秋金德兴,冬水德兴。四季之交土德兴。”,再比如君主有“圣德”,“君子”有“仁德”,练武人讲“武德”,学艺人讲“艺德”,普通人讲“私德”。

那么什么是衡量这些“德”究竟是“善”还是“不善”,究竟是“上善”、“中善”还是“小善”呢?唯一的标准就是看它与“道”的符合程度。符合就是“善”,符合得越多,就是“上善”。水“德”为什么是“上善”?就因为它“几于道”——非常接近“道”。

这个非常接近“道”的“水德”,究竟有些什么具体“功德”呢?就是因为它“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功德,能够在众人都厌恶的环境中安居乐业,也就是说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白求恩式的共产主义高风亮节啊!

水是我们最熟悉的东西了,我们身体里四分之三都是水。有关水的具体的例子是多到不可胜数的,老子就重点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讲。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是老子对“水德”进一步展开了,而且把它与“人德”相比较了。

“居善地”。水的特性是向下,这个特性是针对我们这个世界(地球)而言的。因此,水一般都是一刻不停地、毫不犹豫的奔向那些低洼之处——世俗的人们最厌恶的地方,这是“水往低处流”,但人是要“人往高处走”的。如果在人际交往中,大家都要往“高处”走,那就势必要“争”,轻则拳脚相加,头破血流,重则你死我活。如果有人能注意放低身段,自居卑下,保持谦和的心态,那么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上善”的行为之一。而“上善”是最符合“道”的,所以最终是占大便宜的。所谓“吃亏是福,得便宜处失便宜”、“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回过头来再看水,尽管它不停地奔向低洼的地方,但是没有哪一刻停止过自身的升华(蒸发),最后它又以一种崭新的、更为纯净的形态遨游于蓝天,那就是白云——没有任何人可以居高临下地俯视它。正所谓“一下一下又一下,一下下到深渊里。自有老天不我欺,青云直上居九天。”

“心善渊”。水的本质的清明宁静的,从来不受任何外来物的影响,它的物理化学性质极为稳定:无色、无味、透明。它在急速运行时可以混杂夹带着泥沙砾石,但一停下来,就慢慢澄清了,回到了它本来的面目。它可以包容很多的无机盐和矿物质,但当它升华(蒸发)的时候,它又回到了本身的纯净。

 我们做人,能象那样始终不被环境所迷惑吗?始终保持住清明宁静的本心吗?能不改变天然的本性和善良的初衷吗?

“与善仁”。水对任何物体都是很“仁爱”的,瓦砾和宝玉都可以跟着它一起去旅行,它绝对不会厚此薄彼。参天的大树和卑微的小草它都愿意去滋润,既不趋炎附势,也不故作清高。

“言善信”。水的声音是天地间最美妙的声音,也是最变化莫测的声音,但是每种声音都符合它的身份。它可以是春雨式的“润物细无声”,可以是小溪的“潺潺”,可以是河流的“哗哗”,可以是大海的呼啸,听其声可知其形,这就是是“信”。内外一致,表里如一,既不虚张声势,也不矫情伪饰。

“政善治”。水完全根据“道”的原则和具体地理环境来决定它要走的路,无论东西南北,无论直行蜿蜒,它都依据地势而为,绝对没有什么主观上想要去的地方。它只有一个大方向,奔向低洼,不考虑气派和面子的问题,宽可以数十里,窄可以几米,可以在地上走,也可以在地下走,甚至不考虑最终是奔向大海还是奔向沙漠,绝不会自动自发地去趋吉避凶。水执行的是真正的“无为之治”。

“事善能”。水的功能是最多的。它可以滋润,可以溶解,可以清洗、可以冲刷。可以是一滴救命的“甘露”,也可以“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它不会去计较是不是主角,有多少收益,吸引多少眼球,人气指数有多高,能不能评个院士博导教授之类的,它只是默默地勤奋地敬业地工作。但是,哪里可以完全离开水呢?可以说这世间的绝大多数工作如果没有水的参与,根本是不可能办成的。

“动善时。”水又是最善于等待时机来发动的。春天万物复苏、萌生,需要一定的水,它就来了;夏天万物生长壮大,需要大量的水,夏季的雨水也四季最多的;秋天万物气息收敛,生机转入种子,相应降水就开始少;冬天万物闭藏,生机封固于内,就基本上不怎么降水,即使降水也不流动(雪),留待来春地气回暖、万物复苏时再用。

“夫唯不争,故无尤。”

因为“不争”,所以“无尤”。“不争”就是“为无为”,依据“道”来“为无为”需要“争”吗?“争”,现代社会所最提倡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究竟有多少合理性?“争”说到头,又是“争”的什么呢?

要理解什么叫“无为而无不为”,什么叫“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看看水吧。只有象水这样去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爱情、对待事业、对待家庭、对待师长、对待同事、对待朋友、对待家人、对待人生的所要面对的一切,才能既没有来自内心的忧虑和忧郁,也没有来自外界的忧患和忧难,这才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道德经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哉。

译文:尽最大的能力去把持、占有,欲望无限扩张,不如得放手处且放手;不断地磨砺捶打使它锋芒太盛,就不可能保持长久的锋利而极易摧折。黄金美玉、奇珍异宝满满地装了一屋子,那就没有人能守住他们了;荣华富贵而又不知检点、妄自尊大,就一定会给自己招来奇祸。大功告成就应该抽身引退,这才是应合天意的道路啊。

点评:本章主要谈的是从“持而盈之”开始的一个“欲得”的过程,从反面来说明“道”在“世间法”的具体应用上应该防止哪些不良倾向,最后提出符合“道”的“功遂身退”——“全身远害之道”。 

老子在本章提出了四种他所反对的行为:“持而盈之”、“揣而锐之”、“金玉满堂”、“富贵而骄”,因为那些行为都是违背“道”的,所以是“不如其已”、“不可长保”、“莫之能守”、“自遗其咎”的,是要“遭天谴”的,在此基础上他指出了最符合“道”的一种行为——“功遂身退”,并盛赞这种行为才是“天之道哉”。

“持而盈之”,就是去抓,去拿,到让某个容器满的地步。那么为什么这种行为是不好的呢?

辨证法指出,任何事物如果要保持稳定,都要符合一个“度”,只有当它处于这个“度” 的里面它才是性质稳定的。一旦超越了这个“度”,它就会本质上的改变——“质变”。那时候,它将不再是原来的它,而且很有可能向它的反面去运动,这叫“物极必反”。

从人类社会的角度来说,如果有人只知道毫无节制地去向外掠夺——掠夺他人的,掠夺他民族的,掠夺他国家的,掠夺大自然的,最终当他到了那个“度”,哪个“盈”——或者说是“恶贯满盈”的时候,就会召来极其可怕的后果。

比如,日本在二战期间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西太平洋的国家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和灭绝人性的杀戮,因此,它也成了世界上唯一一个挨过人类所发明的最可怕的武器——核武器两次打击的国家(其他国家一次都没有过)。尽管从“人”的层次上说,这两次核打击中的确可能有一些无辜受难的人,但是从国家的层次上说,这是它罪有应得的——而且,如果它仍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的话,更可怕的打击还在后面呢!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美国的“911”事件,除了去追查幕后凶手,难道美国政府不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国家政策是否太嚣张跋扈了?你有你的游戏规则,别人如果觉得不公平,可以不和你玩你制定的游戏,别人可以制定别人的游戏规则。

当然,这里并不是赞同国际恐怖主义这种行为,但是从“道”的层次上来说,这种“国际恐怖主义”的行为,也是对美国这个超级霸权主义大国的一种制约吧。如果美国政府继续一意孤行,为了其“国家利益”打着“人权”、“自由”等漂亮旗号肆意践踏他国主权,罔顾他国人民的生活、生存权利,继续制造美国模式的国际恐怖主义,那么比“911”更可怕的灾难还会不断地降临到美国的头上。

此外,从十八世纪开始的现代社会史,就是一部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整个人类社会对大自然进行疯狂掠夺的历史。掠夺所造成的后果无疑非常严重——大自然必然会发动更为残酷的反击。火山、地震、海啸、龙卷风、旱灾、洪灾、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土地沙化、气候变易、大规模烈性传染性疾病,各种新产生的以爱滋病为首的绝症等等,近年来都以史无前例的频率和烈度向我们人类社会发起了凶猛的反击。试问,在大自然的“天威”之下,人类的所谓“高、精、尖”的现代科技能有多少反击甚至说是抵御的余地呢?

所以说,如果不想再召来更可怕后果的话,赶快停下来吧——“不如其已”。只有放下不断掠夺的屠刀,进一步把过去已掠夺的东西还给它的主人,彻底忏悔过去的罪恶,下定决心将来不再犯下这样的罪恶,才能最终结束这一切可怕的灾难。

“揣而锐之”是“持而盈之”的途径,“金玉满堂”是“持而盈之”的结果,“富贵而骄”,是对这个结果产生的心态。

“持而盈之”是一个追求“有”的过程,是一个“欲得”的过程,是一个“有为”的过程而不是遵循自然的“无为”的过程,是人类贪欲无限膨胀的一个过程:怀着掠夺的念头,制造了锋利的器具,去实现钱财丰盈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骄奢淫逸的思想,又进一步扩大了想去掠夺的念头,恶性循环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贪欲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狠,钱财越来越多,心气越来越高——真是在自掘坟墓啊!

那么真正符合“道”的行为是怎样的呢?

就是“无为”,就是“不争”,就是要敬天知命——敬畏大自然,服从它的法则,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功遂身退,天之道哉。”——即使按照“无为”的法则干出了成绩,有了自然而然的“功”德,那么也应该迅速地从这件“功”上面退出来——“功”不可“居”,“居”就会生出骄奢淫逸的恶习,那就又堕到“有为”、“欲得”的陷阱里去啦。
道德经 十章 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精、气、神凝聚于内,抱元守一,能够不逸散吗?调和体内真气达到轻松柔和的境界,能够象婴儿那样自性俱足、纯真浑朴吗?清除心灵的蒙垢,能够达到一尘无染、一丝不挂、空明灵澈、明心见性的境界吗?施惠于民和治理国家,能够顺其自然、不事造作吗?洞察宇宙的巨大变化,神妙莫测的天机,能够安守宁静、顺服天道吗?大智大慧通玄彻悟,能够保持平常心而忘形无知吗?使天下万物生长壮大,滋生了它而不去占有它,施了德行而不以之居功,引导着天下万物的自然发展而并不要主宰的地位,这才叫深远玄妙的德行。

点评:本章主要说的是向内探索——“内修”必须遵循的法则,而这些法则对于向外探索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黄帝内经》上把人体之气分为“营气”和“卫气”。“营气”主管内部,起运化的作用;“卫气”主管外部,起屏障的作用。因此,“营气”就是“内气”。

“魄”就是“魂魄”。我国古代认为人有“三魂七魄”,有时会“失魂落魄”,死亡会“魂飞魄散”。总之,“魄”就是那个精神体,就是那个佛法所说的在肉体死亡后进入六道轮回的那个“业”的载体。

“一”在《道德经》中多处出现。除了这里以外,还有“道生一”、“昔之得一者”等。这里的“一”,我的理解是由“道”化蕴出来的那个阴阳将分而未分的“太极”。

在“太极”的状态下,阴阳已经初步成形,但相互仍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太极”的状态是非常活跃的一个状态,是充满无限生机和最大可能性的一个状态。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万物都是从这个玄妙的“太极”中来的。

“营魄抱一”就是精神内守,守住那个人体与宇宙根本法相通的那个不断流转的“太极”。“能无离乎?”就是能不能保持内守“太极”的状态啊?这其实就是“禅定”三原则中最重要的“调心”的第一步。

“抟气致柔,能婴儿乎?”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气”是一种宇宙物质,其实是遍布天下的,就象无线电波一样,但比无线电波要强大和广泛得多。它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周围,就看你能不能接受它甚至储存它、利用它。

老子这里说的“抟气致柔”,其实有两层意思。第一讲的是外呼吸,要“柔”,要绵软悠长,这样才能符合内气“气缓则生”的原则;第二讲的是内呼吸,就是那个“先天之气”、也是“丹田之气”,一样也是从外面搜集来的,它运作的原则也是要“柔”,要“用意不用力”,甚至连“意”也不可“守”,最好是“介于有意无意之间”。最后,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能婴儿”——象婴儿那样自性俱足、纯真浑朴,甚至结出“道胎元婴”来。这句话主要是讲“调息”的,而且既调外息,也调内息。

“抟气致柔”,这其实讲的是“调息”。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鉴”就是镜子,“玄鉴”就是“心”里的那个“明镜”,“涤除”就是要“时时勤拂拭”,“无疵”就是“勿使惹尘埃。”。

要守住那个“一”是不容易的,刚开始做的人总是杂念纷至沓来,心猿意马。即使是修行高深的人,也未必每时每刻都能守得住那个“一”。更何况那个“一”是不能死守和硬守的,甚至到了某个层次以后,连那个“一”都要“涤除”掉,到达真正的“心境空明”。这其实就是“调心”的第二步——内照。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好象很奇怪,明明在讲练气,怎么一会又讲治国了呢?

其实《道德经》和《易经》一样,都是讲“相同象”的。治理国家其实和养生之道是一会事,说到头都要服从于“道”的。

这句话其实是说,“爱民治国”是要用“无为之治”的,养生练气也要“无为之治”。就是要顺其自然,要“功到自然成”,不要去强行导引,想去突破什么“任、督二脉”,打通什么“天地桥”,说到头,那又不是你的力量可以达到的,那本来就是个水到渠成的事情。这其实就是“调心”的原则——清净守分。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这个“天门”,一般的理解是指鼻息,就是呼吸。但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体内那个掌管与“气”相通的那个“一”——“太极”的内呼吸。事实上,只有那个“门”才有资格被称为“天门”——与天地之气相通的门。

 “雌”是什么意思呢?“雌”的特性就是柔和顺,就是那个“天门开阖”要注意轻柔和顺其自然的意思。这其实也是在讲“调息”。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这是在讲“内修”的境界。这个境界佛家称为“般若”,道家称为“神通”。就是说本性的“智慧”被开发出来了。一般常见的神通有“天眼通”——能看得很远、很大、很小;“天耳通”——能听得很远、很细微;“神足通”——能缩地成寸,自在遨游;“他心通”——能知道别人的思想;“宿命通”——能知过去未来,甚至前生来世等等。

到了那个境界,当然就“明白四达”了,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种“明白”不是看见、听见、闻到、尝到、摸到、想到的,是“照见”。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的,是由“定”中发出的“慧”,是“慧眼”、“心眼”、“天眼”、“法眼”甚至是“佛眼”所见到的。

到了这个境界的人,一般已经没有“有为”的心了,更不用说“妄为”,他的心态始终保持在安守宁静、顺服天道、忘形无知的境界上了。如果说他还有那些残余的“有为”之心,只能说明他修行的火候还不够罢了,那么这个境界对于他来说也是个不稳定的、昙花一现的境界。

很多曾经威名赫赫的“大师”为什么最后会退到常人的境界上去,就是因为他想“有为”了,想显出自己的“知”了,他的“道”心或者说“佛”心退了,所以就保持不住那个境界了。

当然,内修到“明白四达”这一步,离最高的境界差得还远,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明白四达”已经是不可想象的事了。事实上,这是个“道”与“凡”的分水岭。所以,老子不再往下说了。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是对“内修”在做一个“总纲”式的陈述。让“气”生;然后“蓄”;不是“我”让“气”生出来的,当然也不是我“有”的;奉行“无为”的精神不去人为的操纵“气”;让“气”逐渐壮大、发展而不去主宰它——完全地顺其自然。

这样的内修,才叫“玄德”——与“道”合德。

本章完全根据原文字义来翻译,读起来可能会有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但是从“共同象”的角度来看,也并无不当。